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枕香江-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要有上亿港币的票房,影片才能够收回成本,而海外票房上亿的电影,香港一年不会超过十部。”
听林宥伦算完这笔电影账,黄玉郞才发现漫画改编电影居然有这么大的风险,但是他心还有一点疑惑:“不是还有欧洲和北美市场吗?”
“这就是我想和黄先生说的第二个问题,漫画题材。”林宥伦停顿了一下,看黄玉郞自己没想明白,这才开口解释说:“黄先生手上的漫画,基本上是东方武侠题材,而这类型的电影出了华语地区就没有任何市场。香港的大制作电影要想真正赚钱都是在北美市场,而香港漫画改编成的电影受限于题材,在这方面夭生就有缺陷。”
黄玉郞彻底糊涂了,林宥伦一边极力看好漫画改编电影的前景,一边又说这类题电影在市场上存在短板,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林宥伦神秘一笑,“黄先生一开始拍电影的初衷不就是想借电影来宣传新漫画吗?黄先生与其他电影入相比,优势就在于你的主业是漫画而非电影,别入拍电影是为了赚钱,而你拍电影赚钱只是目的之一,甚至不赚钱都可以。”
黄玉郞心里很郁闷,谁说他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
黄玉郞没吭声,林宥伦便继续说道:“赔钱赚吆喝对别入说是一件坏事,但对黄先生却未必,黄先生投资拍电影,变相的也是在给自己的漫画打广告,名气打开了,漫画销量自然就上去了,台湾、日韩、东南亚那么大的市场,你拍电影赔的钱,完全可以通过漫画再赚回来,这笔帐就不用我再和黄先生认真去算了吧?”
黄玉郞一下豁然开朗,此前一直没有想通的问题,此刻全都想明白了,林宥伦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他,指望着漫画改编电影赚钱不现实,但漫画改编电影却可以给他带来电影之外的利益。
林宥伦向黄玉郞灌输的,不过是后世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一点皮毛,但只是这些东西,就已经足够让黄玉郞感到震撼了。
黄玉郞一直雄心勃勃想要建立自己的漫画帝国,林宥伦的这番指点,却是让他看到了愿望成为现实的可能。
第224章手摇镜第一【396月票补更】
第224章手摇镜第一
林宥伦跟黄玉郞说话这会儿,桌上的菜都已经上齐了。
黄玉郞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杯酒我敬林先生!”
林宥伦只浅饮了一小口就放下酒杯,黄玉郞招呼大家动筷夹菜,林宥伦这才想起还没问马荣诚那部新漫画讲什么内容。
马荣诚向林宥伦大概描述了那部新漫画的故事,林宥伦越听脸色越古怪。
马荣诚所说的这个故事,正是后世他的代表作《风云》,只是在林宥伦印象,马荣诚要等到90年代初才开始创作这部漫画。
林宥伦不知道的是,马荣诚提前诞生创作《风云》的想法,却是受了《搜神记》的影响,试图要将玄幻融入武侠,开创出一种新的流派。
林宥伦的这番表情变化自然瞒不过其他人的眼睛,为了掩饰,林宥伦只好低头装作喝酒,心琢磨着要怎么应付眼下的情形,一时间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借口。
就在林宥伦感到为难之际,黄玉郞却忍不住开口问道:“林先生觉得这部漫画可以改编成电影吗?”
林宥伦正愁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化解之前的尴尬,黄玉郞这一问,正他下怀。
“我觉得可以。”林宥伦很肯定地点点头。
后世继徐可《新蜀山剑侠》之后,香港武侠特效电影第二座里程碑就是这部电影,脑有关于这部电影的完整记忆,林宥伦才敢说这么绝对。
黄玉郞大喜过望,马上就问林宥伦拍这部电影需要多少投资。
以目前的特效技术水平,要想做到后世那样的效果不是很难,但投入却不是一个小数目。林宥伦心里大概计算了一下,至少也要投入3000万,才能拿出一部像模像样的作品。
虽然林宥伦提前就给黄玉郞打过预防针,漫画改编电影很烧钱,但一听光特效投入就得花这么多钱,黄玉郞不禁犹豫了起来。
“再加上演员片酬、拍摄经费,加起来差不多得要5000万。”
林宥伦最后报出这样一组数字,黄玉郞心里越发拿不准该不该拍这部电影,便借故去洗手间,起身时朝曾志韦偷偷眨眨眼。
他走后没多久,曾志韦也说要去一趟洗手间,向林宥伦告罪一声,跟着就起身离开了饭桌。
曾志韦来到洗手间,黄玉郞果然等在那里,一见他就问:“拍一部电影真要花那么多钱?”
曾志韦监制过《卫斯理传奇》,那部电影耗资7000万港币,而大部分钱就花在了特效制作上,对于电影特效的烧钱,曾志韦深有体会。
“5000万只是一个保守的估算,真正电影的成本只会比这更多。”
“投入这么多钱,万一拍砸了怎么办?”黄玉郞这下可就为难了,之前他在林宥伦面前曾夸下海口,自己拿钱拍一两部电影没有问题,现在马上问题就来了。
黄玉郞要筹出5000万并不是难事,但把这笔钱拿来拍电影,风险却不是他所能承受的。按照林宥伦的说法,这类型的漫画改编成电影,只在东、南亚地区有市场,能否收回成本都是一个未知数。
曾志韦也觉得这部电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但要是就此放弃,又觉得很可惜。一旦影片成功了,受益的不止是原版漫画的发行,好朋友电影公司也可以籍此打开局面,要是能再多拍一两部这样的电影,迎头赶上徐可的电影工作室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看眼下这情形,黄玉郞十有**不会去冒这个险,曾志韦眼珠一转,心里却是有了主意。
“这部电影可以拍,不过黄先生得先找个稳妥的合伙人。”
黄玉郞摇摇头,找人合作只不过是分摊风险,却不能保证电影稳赚不赔,这和他期望的目标相去甚远。
曾志韦暗示说:“别人不行,但有个人一定可以!”
黄玉郞先是一脸疑惑,然后恍然大悟,“你是说拉林先生入伙?”
曾志韦微笑着点点头。
黄玉郞心里暗骂自己糊涂,刚才在饭桌上怎么没有想到这个主意。林宥伦的眼光在香港电影圈无人能及,至今还从未失手过,只要他愿意投资,就说明这部影片肯定是有票房潜力的。
“黄先生别忘了,林先生还有一个身份是编剧,如果让他来改编这部电影,我觉得胜算还可以往上再增加几分!”
曾志韦虽然是为黄玉郞考虑更多,但在这件事上他自己也是有私心的。虽然林宥伦已经表明态度
不会计较他以前帮潘笛生的事,但别人还不知道这事,曾志韦总不能一个个去和别人说,自己已经取得了林宥伦的谅解,最好的证明方式,就是和林宥伦合作一次。
黄玉郞却不曾察觉曾志韦的这点小心思,和曾志韦商议妥当,他先回去,而为了不引起怀疑,曾志韦又等了一段时间才离开。
等曾志韦回到饭桌,黄玉郞就把话题引到了正题上,他找的借口是说自己最近手上的资金没有那么多,想找合伙人一起投资,言下之意便是想邀林宥伦入伙。
林宥伦对《风云雄霸天下》这部电影本来就很感兴趣,黄玉郞意图这么明显,林宥伦当然不会拒绝,“既然黄先生这么说,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黄玉郞大喜,急忙问林宥伦可以出多少。
林宥伦笑着没有回答,只问黄玉郞还缺多少。
黄玉郞心想着这部电影应该赚不了多少钱,而他看重的只是电影的宣传作用,当然就希望林宥伦能多承担一些,但这个意图又不能表露得太明显,犹豫了一阵才说:“我现在手里只能拿出2000万,我再想想办法,从朋友手上估计还可以借来500万……”
曾志韦在一旁听得直瞪眼,心想着黄玉郞这也太夸张了,开口就要林宥伦出一半的投资。
“我看这样,黄先生那500万我来出,就当是我买断了《风云》漫画的改编权,总共我拿3000万出来,电影版权归我,上映票房和发行收益按投资比例和黄先生分账,如何?”
黄玉郞生怕林宥伦反悔,立刻就答应了下来,曾志韦却在一旁暗自摇头。黄玉郞要是稍微理智一些,就该从林宥伦的态度察觉出一些蛛丝马迹。林宥伦眼睛都不眨就往这部电影里投入3000万,这说明他对这部电影有不小的把握,可惜黄玉郞不肯冒险。
当然黄玉郞也不吃亏,和林宥伦合作是多少电影公司求之不得的机会,再说他还可以靠出版漫画赚钱,如此说来,林宥伦在电影收益上占大头也不过分。
林宥伦答应投资,黄玉郞顺水推舟地就提出由林宥伦负责剧本改编,林宥伦答应是答应了,不过他还额外提了一个要求。
“这部影片必须由我监制,也就是说导演、演员的人选,包括影片该怎么拍都由我说了算,这个没有问题吧?”林宥伦这话实际上是冲曾志韦说的。
黄玉郞入股好朋友电影公司,《风云雄霸天下》当然就交给好朋友电影公司负责制作发行,但黄玉郞说白了就是个投资人,电影公司的运作实际上还是由曾志韦负责。林宥伦对这部电影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想法,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打算让曾志韦这边插手。
曾志韦也很识趣,他知道自己不适合执导这类影片,心里自然也不会生出不该有的想法。
“林先生已经想好要找谁做导演了?”出于好奇,曾志韦多问了一句。
“林岭冬你应该认识吧?”林宥伦随口说道。
林岭冬加入新艺城时,“七人小组”还没有解散,曾志韦对林岭冬谈不上熟悉,但印象还是有一些的。林岭冬的作品总在描写体制对个体的压榨和虐待,风格写实,偏向于关注社会暴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是执导《风云雄霸天下》的理想人选。
曾志韦犹豫着没有开口,接话的却是马荣诚。
“林先生说的那个林岭冬,是不是前段时间上映的《龙虎风云》那部电影的导演?”
林宥伦点点头,马荣诚接着说道:“那部电影我看过,风格冷酷而抑郁,甚至说是有些残忍,片的角色没有活路看不到希望。我不知道林先生是怎么考虑的,但我个人并不看好这位导演能够拍好一部漫画改编成的电影。”
“马仔,怎么和林先生说话的?”黄玉郞担心马荣诚的话会惹林宥伦不高兴,急忙出声喝止。
林宥伦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马先生看过那部电影,有没有发现那部电影在场景转化上做得很好?”
马荣诚看电影时没太注意这个细节,经林宥伦这么一提醒,再想想,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这好像是摄影师的功劳吧?”马荣诚疑惑着问道。
林宥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如果我说,我要找的导演不是林岭冬,而是帮林岭冬拍这部戏的摄影师呢?”
马荣诚脸上一片茫然,曾志韦却猛然省悟过来,“林先生说的是手摇镜第一的摄影师刘韦强?”
(好吧,还差一更,挪到明天补了,也不敢再夸口四更了,保底三更!)(未完待续。
第225章由摄而导【一更】
第225章由摄而导
刘韦强摄影出身,手摇镜是一绝,而这一绝就是从《龙虎风云》开始打响的旗号。89阅读网林岭冬做导演是出了名的挑剔,一部片会请好几个摄影师,拍不好第二天就不用来了,只有刘韦强从头拍到尾。
刘韦强在《龙虎风云》里运用了很多手摇镜的拍摄手法,这在当时绝对是大胆创新之举,有一次麦加到片场找林岭冬,刘韦强一连串的摇摄,看得麦加直摇头,这样骂他:“兔崽,你怎么可以这样拍?!”
摇摄最重要的是稳定,所以摇摄的角度一般都不能太大;其次就是均衡的移动,移动速度太快,会使影像出现模糊不清,移动速度太快,影片则会变得沉闷。手摇镜非常考验摄影师功力,刘韦强只是一个新得不能再新的新人,麦加对他当然不放心。
刘韦强没反驳,只是将自己拍好的片拿给麦加看了一遍,麦加看完之后拍拍他肩膀,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这次之后刘韦强就出名了,事迹一传开,很多人都觉得这小挺牛,连麦加都能折服。
曾志韦不知道林宥伦怎么会突然想到找一个摄影师来做导演,他只把疑惑憋肚里,马荣诚却是当面问了出来。
“对方只是一名摄影师,林先生找他来做导演,他能胜任吗?”
林宥伦这样告诉马荣诚说:“我不是要找他做导演,而是要培养他做导演。”
“万一他拍砸了怎么办?”马荣诚不依不饶地问。他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像散着堂鼓一样地“咚咚”响,而这一次黄玉郞罕见的没有出声制止。
“有我在,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林宥伦说话时,眼睛里射出两道坚定的光芒:“采用漫画风格的分镜头方式和构图特点来解构动作场面,就影像的创造和镜头语言的使用,摄影师出身的刘韦强会更有优势。”
“摄影师出身的导演还很多,并不一定要找一个毫无导演经验的人来做吧?”马荣诚并不希望自己精心构思的新漫画改编成电影,被拿去给一个新人练手,尽管林宥伦承诺影片不会拍砸,但他依旧不放心。
“新人就一定不能担当重任吗?至少马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如果真要有经验才能担当重任,那么《华英雄》的主笔还会是马先生吗?”林宥伦反问道。
马荣诚被问住了,反驳的话在他嘴里翻了几翻,最后都被牙齿挡住了。
“在我看来,新人有锐气有想法,关键是愿意学习,”林宥伦耸耸肩,说道:“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香港这么多摄影师里,我只认识刘韦强!”
林宥伦这话,前半句还是解释,后半句却是直接在调侃。
马荣诚还想要说话,黄玉郞却用眼神制止了他。
在马荣诚和林宥伦说话这会儿,黄玉郞刚刚用眼神和曾志韦悄悄交流了一番,虽然不知道林宥伦的信心来自哪里,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林宥伦不会拿自己投入到其的3000万开玩笑。
“马仔,林先生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导演的事情我看事情就这么定了,你没事可以多和林先生交流一下关于电影剧情方面的事情,我相信这方面你们应该会有更多共同话题。”
黄玉郞都这么说了,马荣诚也只好接受现实,不过很快他和林宥伦又在新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在黄玉郞和曾志韦在洗手间商议那段时间,林宥伦从马荣诚口大概地了解了《风云》的故事内容,这会儿和马荣诚说起电影剧情,心早有成熟的腹稿。
影片《风云雄霸天下》除了将孔慈改变成雄霸的女儿而与风、云发生多角情感之外,基本是按照马荣诚提供的故事框架进行,当就是这一点人物关系的改变,又让林宥伦和马荣诚费了许多口舌。
“漫画本身的创作zìyóu度比电影大,而要将几本或几十本漫画书变成90多分钟的电影,难度会比较大,怎么取舍原故事里的情节和加插电影的剧情,如何让电影特技画面衬托演员的表演和令影像更丰富、更精彩,这些都是改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原著里的人物角色,在电影通常需要理智地修饰和塑造,所以必然就会进行一些更符合电影规律的改变,否则不如拍动画片好了。”
马荣诚皱眉沉思,一旁的曾志韦却听得连连点头。《风云雄霸天下》的剧情在人物冲突和故事叙述方式上都紧扣当前的电影潮流,林宥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拿出这
样完整成熟的剧情构思,才思敏捷让人不得不叹服。
“再者,要是电影都按照漫画来拍,那么观众看过电影之后,对漫画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只有让两者有所区别,才能达到宣传漫画的目的。”
从电影改编的角度说服不了马荣诚,林宥伦就把最现实的问题摆出来,果然一听会影响到未来漫画的销量,马荣诚也不再坚持了。
剧本改编的方向敲定,剩下拍电影的事情基本就和黄玉郞、马荣诚没有什么关系了,黄玉郞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端起酒杯提议大家都干一杯。
喝完酒,林宥伦转头对曾志韦说:“我和林岭冬不熟,正好新艺城那边都是曾先生的老朋友,找刘韦强的事,就得辛苦曾先生了。”
曾志韦不敢托大,忙不迭的点头,嘴里直说:“林先生言重了,这是我份内事情,而且我也好久没有和那几个家伙见面了,正好这次可以聚一聚。”
——
麦加优哉游哉地靠在大班椅上,侧着脸,两条腿架在办公桌上,露出黑渗渗的两腿粗毛。
“我说你这家伙怎么老和我打马虎眼,原来是已经找好了下家,害我白为你担心这么长时间。”
坐在对面沙发上的曾志韦嘿嘿一笑,“我不回来,你是不是很失望啊?”
“失望你个大头鬼!”麦加没好气地恨了曾志韦一眼,“你个死矮,从一开始我就应该看清你的本来面目。”
曾志韦不甘示弱地回敬说:“喂,臭光头,话不要说那么难听嘛,好歹也合作那么长时间,香港电影市场那么大,我有没有直接和你抢饭吃。”
“哟,有了新靠山,腰板硬了许多嘛。”麦加把雪茄从嘴上拿下来,放到烟灰缸上弹了弹。
“要不是我这两年走了点弯路,也不能让你这家伙在面前耀武扬威。”曾志韦撇撇嘴,“对了,石天和黄白鸣呢?怎么没见他们人?”
麦加脸色一沉,没有说话。
曾志韦想起不久前的一些传闻,试着问道:“他们也走啦?”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麦加叹了一口气。
新艺城初期,黄白鸣、麦加、石天各司编、导、演其职,互相配合,以奇兵的姿态在香港电影圈打下一片江山。石天出主演的《追女仔》、《难兄难弟》、《全家福》等电影票房大卖,证明了他在公司的价值和地位,但是随着麦加和黄白鸣从幕后走向前台,分别以《最佳拍档》和《开心鬼》创下票房佳绩,石天这才感到压力,然后坚持以自导自演的《恭喜发财》替下《最佳拍档》主打1986年贺岁档,结果嘉禾凭借洪劲宝的《福星高照》以3000万票房大胜恭喜《恭喜发财》的1800万,新艺城在连续三年雄霸贺岁档之后让位嘉禾。
经此一役,新艺城三巨头分歧更大,石天前不久也离开了新艺城,在外组建“石天创作组”,准备自己打江山。
曾志韦像个哑巴似的不说话,舌头好像被千钧巨石压住,麦加也一口一口的吸着雪茄,闷声不语。
直到砰砰的敲门声响起,这种沉默的气氛才被打破。
麦加将脚从桌上收了回来,坐正身,“进来!”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推开门走了进来,对麦加笑说:“大佬,是不是又要开工了?”
这家伙满脸机灵,说话的时候眼睛却在往曾志韦身上瞟。
麦加一挥手,“从现在开始,你可以从我这里卷铺盖滚蛋了!”
刘韦强一下懵了,半天没搞清楚状况,自己也没惹麦加生气,怎么无缘无故就把自己踢出公司了呢?
“别傻站在那里了,让你滚蛋是好事!”麦加懒得和他多解释,直接指着曾志韦说:“他你认识吧?跟着他走行了,别问为什么,你小命好得了这么一场造化,我要是不让你走,以后你会恨我一辈的。”
刘韦强听得云里雾里,曾志韦走到他面前,拍拍他肩膀,“小,想做导演吗?”
刘韦强眼珠瞪得大大的,看看曾志韦,又看看麦加,最后苦着一张脸说:“两位大佬就别和我开玩笑了,我一个小摄影师,值得你们这么耍吗?”
“别废话,你只需要回答我做不做就行!”曾志韦瞪了刘韦强一眼。
“真不是开玩笑?”看这情形,刘韦强终于意识到自己这次是走大运了,“做,干嘛不做,不做是蠢蛋!”
(未完待续。
第226章意外来电
第226章意外来电
刘韦强第一次见到林宥伦是在马荣诚的画室,而在林宥伦来之前,刘韦强就已经和马荣诚聊了起来。
既然有做导演的机会,刘韦强当然要好好地珍惜,他主动和马荣诚接触,便是想取得对方的信任,《风云雄霸天下》这部电影以漫画为原型,如果能得到原著作者的帮助,拍摄会方便许多。
林宥伦走进画室时,刘韦强正在和马荣诚谈论目前香港漫画电影的发展现状。
“香港漫画电影的发展,其实已经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极光’特效公司,已经有媲美好莱坞的技术实力,但是目前特效制作对普通的电影公司来说还是一个奢侈品,成本回收也是一个需考虑的因素,不过我觉得,香港电影人的创意还是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你觉得《风云雄霸天下》这部电影现在的投资规模,可以做到像《少林足球》那种程度吗?”这个是马荣诚的声音。
林宥伦突然停下脚步,想听听刘韦强怎么说。
“电影特效技术的成本主要集在研发和制作两个环节,如果《风云雄霸天下》里要用到超出《少林足球》之外的技术,光是研发就需要一大笔钱,现在这点投入肯定是不够的。”刘韦强顿了顿,接着又说:“其实无论是聂风的‘神风腿’疾风狂扫,还是步惊云的‘排云掌’拔水遒劲,亦或是雄霸的‘三分归元气’强横霸道,以《少林足球》运用到的特技就可以实现,这样就省去研发环节的费用,说起来我们还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这样的话,5000万的投入已经就可以拍出一部很出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