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窝在山村-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抛开这种坏心情,王不平简单的吃了顿饭,就出了空间,骑着虹影向着呼伦湖狂奔而去,也不问身上因为速度太快,而凝结的冰。
当快接近呼伦湖的时候,王不平停了下来,感觉好爽,心情也好多了,看来,这狂奔放松,还是一种好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王不平觉得一般人,在这里还是不能用的,没看到,自己眉毛上都凝结冰了吗,就更不用说衣服上了。
虹影的身上,到是一点没有,这到是让王不平有些奇怪。看着自己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被人看到的好,王不平进了空间,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就出来了。
这次连虹影都没有带出来,他准备走着去呼伦湖,这里到那里也没有多远了,要是骑马,还有些不方便。
呼伦湖旁边也是有旅游住宿的地方,不过因为呼伦湖太大,所以,一般要提前找到,要是一个人旅游,一定要查清楚,王不平到是不需要考虑这个,他可不准备去住旅社,自己一个人,晚上钻到空间就可以了。
当王不平到达呼伦湖边的时候,和他想像的差不多,整个湖面都被冰封了,因为这里不是旅游区,连个人都看不到,王不平准备先找到有人的地方。
他要打听出来,捕鱼是在那里的,这可是他来呼伦湖的原因之一,不然,也就自己一个人在冰面上玩,那还有什么意识,等知道捕鱼的地方,他还要去干一件事呢。
这冰面上不是太好走,王不平要不是这段时间锻炼的,身体协调性好,现在都不知道要摔过几次了。
中午的时候,王不平终于是在岸边发现了旅店,这里还有不少的游客,看着好多人在旅店旁边,一处围着绳子的冰面上,在那玩的不亦乐乎。
王不平就走了过去,发现,这也不知道是谁想的办法,在这里开了好多拳头大小的冰洞,一个个拿着个小网子,在那捕鱼呢,王不平就奇怪了,这样能捕到鱼吗,这里人那么多,而且,声音也大,那些鱼又不是聋子,就这声音还不被吓跑了。
不过,看到有人向着那冰洞撒东西的时候,王不平知道了,这些人是靠食物,把那些鱼给引来的,这冬季,水里的鱼也是缺食物的,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
看了十几分钟,王不平终于看到一个大叔,抓到一条巴掌大小的鱼,就那还开心的不得了,旁边的人看着,眼里全是羡慕的神色。
问了旁边的旅店人员,知道,这里谁都可以玩,但是不能破坏冰面,因为这里的冰比较厚,他们打的那些冰洞,都是按照一定的距离,不会造成人站在上面,让冰面破碎,这上面也是不允许很多人向一个地方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方,都是用绳子圈出来的。
王不平准备也试试,在旁边买了下鱼食,拿着旅店给的小网,就选了个地方,开始了自己在呼伦湖上的第一次捕鱼。
半个小时过后,王不平看着空空荡荡的小网,有些失望,那些能捕到鱼的,差不多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这下面因为人的声音,根本就没有鱼吗。
看到这种情况下去,到晚上都不会有什么收获,王不平就准备开始自己的秘密武器,也没敢多弄,就在那些鱼食上渗了些空间水,然后把这些鱼食都放到鱼网里,就等着鱼来了。
没让王不平等久,也就两分钟,王不平就感觉网里有动静了,赶紧拉起网来,当感觉到网里鱼的冲撞的时候,王不平知道,这下麻烦了,这可能是一条大鱼进网里了,但是,那个冰洞太小,根本就无法让王不平把这鱼给拉上来。
旁边捕鱼的游客,没有发现这情况,当看到王不平拎着网,在那发愣。还有个家伙,对着王不平说道:“兄弟,没捕到鱼,你也不用生气,你看看,大家都没有捕到,这个玩的就是一个乐趣。”
王不平被说的哭笑不得,总不能说,我这捕到大鱼了,这冰洞太小,拽不上来吧,想了半天,王不平也没有想到办法,除非把里面的鱼给放了,不然,人家旅店的网,他是拿不上来了。
要不是这冰层有一米多厚,王不平就直接把手伸下去,把鱼给收到空间里,那样就简单的多了,现在看来,还是要找旅店人员才行。
“我说哥们,你叫工作人员干嘛,我靠!你那好像捕到大鱼了。”
这家伙的一句话,把大家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王不平可被他吓了一跳,这要是被那些人知道,肯定会过来围观,这可是现在人的习惯。
这过来围观,王不平也没什么,可是,在这冰上,要是大家都过来围观,那可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搞不好所有人都要洗个冰水澡。
还好,这会,王不平叫的旅店人员过来了,他可能是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没有第一时间到王不平身边,而是在旁边,拿了个大喇叭喊了起来。
王不平看到这家伙也就二三十岁,这处理事情还真的有一手,他喊的话,让那些人都不敢接近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捕鱼进行
ps:ps:人活着就意味着艰辛,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这家伙,直接对着人群说道:“大家千万别围过来,要是都围过来,下一个被捞起的,那就不是鱼,是你自己了,等我把鱼弄出来,大家在过来看。”
那些人听了这人的话,一个个都呆在了原地,王不平就看到他又回到店里,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个王不平看不懂的东西,后面还跟着两个人。
“这位先生,你能暂时到那边呆一会吗?我怕这冰面会破碎,等我们把这鱼给弄上来,你再过来拿就可以了。”
听了他的话,王不平也表示理解,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到旁边一处没有人的地方站着。
就看到他们三个人,一人拽着鱼网,其他两人,开始用手里的工具凿冰,那旋转的齿轮在机器的带动下,让冰屑横飞,一会,就转出了一个大的冰眼。
王不平看着这情况,在转出一个眼,那鱼就能弄上来了,不过,他现在想的是,这机器,自己能不能弄一个,明天他还要跟着冬捕队,去完成自己来呼伦湖的任务呢。
一个小时过后,王不平的鱼网,终于是被弄上来了,看着里面的鱼,连旅店人员都有些惊讶,怎么会捕到这么大的家伙,这是条一米多的鲫鱼。
按说,这片湖面,应该是没有大鱼的,因为,尝尝有游客在这里玩,那些大鱼一般都会被吓跑的。
不过。他们绝对想不到,王不平这家伙开的作弊器,要是王不平愿意,他可以让这下面鱼虾成群,虽然不能把所有的鱼都吸引来,但是,一小半还是可以的。
鱼被捕上来后,就看到旁边一开始和王不平说话的哥们,直接就奔了过去,准备去看看情况。但是。被工作人员给拦了下来。
现在可不是看鱼的时候,没看到捕鱼的游客,都在看着这里吗,要是造成连锁反应。那可就悲剧了。
当工作人员把鱼拿到岸上。才让大家接近去看。这会,旅店里,出来个戴厨师帽的家伙。来问王不平这鱼卖不卖。
王不平可不在乎这点钱,他准备把这条鱼,请大家吃了,就告诉了来问的厨师,这家伙还对王不平竖起大拇指,说这鱼要是卖的话,也要上千块。
当游客知道,王不平要用这条鱼,请大家吃一顿的时候,一开始和王不平说话的那家伙,直接就让酒店做饭,其它的饭菜钱,被那家伙全包了。
还好,这里的人也不是太多,也就十几个人,都没有超过二十,两桌人正好,王不平的鱼也够吃。
吃饭的时候,王不平开始打听起来,明天的捕鱼是在什么地方,还是导游知道的多,给王不平说了好几个地方,明天都会有捕鱼的行动,王不平准备去离这里有十里远的那处,这个算是不近不远的。
里面也有许多的游客,也准备明天去看捕鱼,王不平可不准备和他们一起,因为,要是和他们一起,根本就看不到下网的过程。
下网都是在早上的五、六点钟进行,要看到整个过程,王不平必须晚上就赶到捕鱼的地点,这个到是好找。
因为,按照冬捕不成文的规矩,要出去捕鱼的时候,捕鱼对的头就要去确定第二天下网的地点,在那里插上自己捕鱼队的小红旗,别的队伍看见后,方圆500米半径内就不会再定点了。
王不平现在要确定地点,只要去找到插小红旗的地方,在那里等着,就可以看到下网的场景,可惜,他还准备了解下,怎么找鱼群的,这个听那导游说,一般都是父传子的,外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鱼宴吃的很开心,王不平觉得还是很多人在一起比较快乐,而且,这次鱼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那个请客的家伙,没想到,这家伙是大兴安岭那里的人。
这让王不平感到运气真好,这里自己弄好后,就要去大兴安岭那里,这家伙叫陆虎,家是住在大兴安岭旁边,前几年,因为搞一些药材和动物养殖,现在也算是小富豪了。
这次只不过是来看看呼伦湖的情况,他想要搞个捕鱼队,不过,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面的情况太复杂,不是他可以干的,而且,干这行的大多都是当地人。
王不平和他说了,自己要去大兴安岭游玩,这家伙直接让王不平到他家,听这家伙说,现在他已经搬到市里住了,不过,他爷爷还在山里,不愿意出来,王不平要是去玩,正好住在他爷爷那里。
王不平答应了他,自己去那里也没有个熟人,要找什么东西,还是有个老猎人帮助,比较快点。
。。。。。。
王不平谢绝了陆虎邀请他,明天一起去看捕鱼,而是晚上就出发了,到的还不是他们要去的捕鱼的地方,就是防止明天有人会认出他来。
当王不平找到插小红旗地方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这湖面上的晚上,还真不是人呆的,王不平都感到冷了,钻入空间里,明天必须比那些来下网的人起来的早才可以,不然,自己这突然出现一个大活人,还不把人给吓死。
早上起来的时候,天还没有亮,王不平从空间出来的时候,也才四点多,这个时候,四周一片安静,今天的天气还好,没有下雪,也没有刮风。
王不平准备先离开这里,等到有人的时候,在过来,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自己想要看下网的游客,大早上赶过来,还要把虹影给带上才行。
当天色见亮的时候,王不平看着这湖面,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冰封的湖面像草原般平坦广阔,白皑皑的一片肆意向周边、向远方伸展。
而且,湖面的白雪反射阳光,越是接近天际线的天空越是像湖面般洁白,远方就这样消失在一片混沌的白色中。
王不平还发现了一处奇怪的地方,那里有点起伏,比别的地方要高,上面还插着个小红旗,走过去才发现,这是不同板块的冰层相互挤压而微微耸起的冰岭,他知道,这是湖上最危险的地方,冰融化时两片冰开裂就是一道沟。
时间差不多快到五点的时候,王不平向着那处捕鱼的地方赶去,当离那里不远的时候,发现那里停着几辆拖拉机,有的工人正在那里装备打冰眼的机械,有人发现了王不平,就看两个四十多岁的人,向着他走来。
他们全身‘武装’,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身上穿着对襟棉袄,外面还罩上了小皮袄,皮裤、棉裤外面套着高筒胶鞋。
王不平和他们比,就比较另类,身上穿的是皮大衣,头上也带了个帽子,穿的是那种登山靴,两只手,戴着皮手套,裤子也是登山的那种保暖裤,看起来有些单薄,再加上,他还牵着一匹马。
两人走到王不平身边,就知道,王不平是游客,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可不会穿成王不平这样的。
“小伙子,这是从哪里来的,到这里干嘛的?”
听到其中一个面相看起来大点的问自己话,王不平回答道:“你们好,我是从那边来的游客,知道这里有冬捕的,就早上赶过来,想要看看你们捕鱼的情况。”
两人听了,愣了一下,心想,这是哪来的游客,不知道,一般来看捕鱼,都是一点以后,那时候,才会开始拉网收鱼。
“小伙子,你来早了,现在才开始打眼下网,没什么可看的,走,跟我们去那边暖暖去,下次来看捕鱼,可要问清楚,这么冷的天气,冻着了,那可不得了。”说着还搓搓手。
王不平跟着两人,向他们的营地走去,路上把自己为什么来这么早的情况,和他们说了一下,当两人知道王不平是来看下网的,就把王不平带到打冰眼的旁边,给他说了起来。
热心的鲁哈大叔告诉王不平,就是那个年龄大的,原来没有机械的时候,他们都是人工打眼,那时候,打这冰眼,可是很累的,现在,直接用机械代替了。
王不平看到,七八根十几公斤重的长柄铁创沿着工长已经划定的下网眼范围开凿起来,最后形成一个1。2米见方的冰洞。
在开凿冰眼的同时,还有其他工人在其它地方各钻出10个冰眼,王不平走过去看了看,这些冰眼直径30厘米,间距差不多有33米。
最后,王不平问了鲁哈大叔才知道,从这10个冰眼以后,所有冰眼则改为沿平行方向向前推移,直到4000米左右,冰眼才又向内侧折向梯形的出网口,整个网场就像一个边长不等的八边形,平行的冰眼宽度使得大拉网在冰下可以延展到600米宽。
当所有的冰眼都打好的时候,已经过去快有一个小时了,接下来,王不平知道,就是下网的工作了,就看,从那些拖拉机上,下来了许多的人,一个个开始从车上向下面拿工具。
这接下来的活,听鲁哈大叔说,才是捕鱼最重要的,网下的好不好,可是直接影响,捕鱼的多少。
不过,这几年因为水质被污染,湖里的鱼,比以前要少了不少,他说,以前一网拉的鱼要是好的话,网都拉不动,还要把鱼给放掉一部分才可以。
看到,那拿下来的东西,鲁哈大叔告诉王不平,那叫‘马神’。
第一百六十九章鱼飞漫天
ps:ps:没有人因水的平淡而厌倦饮水,也没有人因生活的平淡而摒弃生活。
在原来没有机械的时代,都是用马拉绞盘,那时候要用两三匹马才能绞得动套绳,现在用这种‘马神’,就要省事的多了,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王不平看到,有渔工,从车里抬出7厘米x9厘米见方的松木杆,每根松木杆弄开后,都好长,这东西,王不平一开始还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经过鲁哈大叔的解释,王不平总算是明白了,这东西叫‘引杆’,引杆就像缝衣针,起着冰下牵引的作用。
这些引杆,就是让捕鱼网漂浮在水里,那些开凿的冰眼就是为了从冰上控制引杆的走向,有经验的渔工从冰眼探进走杆叉子,在左右拨弄中通过感觉和经验控制引杆沿着冰眼的方向行进。
连接引杆和拉网的是套绳,用那个叫做‘马神’的绞盘机,每隔3个冰眼将套绳钩出绞动一次,套绳一点点被绞动着前行,两片大拉网在入水后也就自然能形成平行的扇面。
杆子末端拴有直径45毫米的大套绳,要是起网的时候,这些150米长的大套绳被绞网机绞出冰面后才是渔网被拖上岸。
当网都下好的时候,王不平总算是搞清楚里面的情况了,整个大拉网由3片组成,两根引杆各引一片410米长的网,两片网连接着一个长25米、直径21米的大网兜。
王不平还真觉得。这捕鱼是项技术活、体力活,就说这钻冰、穿杆、走杆、绞网、出杆,从下网眼到出网眼,一网一般要在冰下运行5公里左右,这些人分工协作,即使一切顺利也要至少5个小时。
当都弄好的时候,差不多快到中午了,这等待收网的时候,也是大家今天休息的时间,王不平看到有的渔工爬进覆着棉布篷顶的车斗里。坐在铺着羊毛的座位上休息。
那车斗里烧着煤炉。扑面而来的温暖与车外的严寒分隔成两个世界,锅内沸腾着炖菜,围炉是烘烤着的白馒头,一壶白酒悬在车篷顶上。午饭时每人喝上一口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
王不平在和他们吃午饭的时候。还得到了一个信息:祭湖。这个因为人家出发的时候已经做了,在这等着也是看不到的,这让王不平有些失望。没想到,都在这等了,还是少了一样东西没有看到。
祭湖,是在冰面上放上供桌,摆上酒、水果、点心、猪头或者整羊,由渔头带领所有的渔工燃放鞭炮、烧纸,在念诵祭词后叩头祭拜,祈求安全高产,祭祀完毕,所有供品被从供桌前的冰眼投入湖中,渔工们才会整队出发。
这也是是冬捕开始时最隆重也最神秘的仪式,是否保留着当地先民对这片大湖的原始崇拜不得而知,渔工们只知道是“老一辈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即使在破除封建迷信最厉害的历史时期也没有停止过。
下午一点的时候,鲁哈大叔,告诉王不平,他们要准备收网了,随着一个年龄有六十多岁的老渔工一声令下,‘马神’开始搅动缰绳,拉着下面的鱼网前行。
最为摄人心魄的一幕便是这破冰捕鱼的时刻,只见长龙式的大网从冰口徐徐拉出,一条条还在冬眠的鱼在睡梦中便被惊醒,在大网里扑楞着、跳跃着。
看到那些渔工用高压水枪不停冲刷湖水,白蒙蒙的水汽随着湖水涌动而向外蒸腾,出网眼周边的渔工裸露出的眉毛、睫毛都结上一层白霜。
王不平开始还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问了那渔工才知道,这是为了防止湖水重新上冻,也可以在渔网被拉出来的时候清洗网上的淤泥。
随着长龙似的渔网被拖上岸,渔头指挥着网两侧的渔工同时摊开网片以方便卷网机收网,到410米长的网片末端,入网的鱼儿越来越密集。
与想象中“欢腾雀跃”的大鱼不同,从网眼探出头来的是密密麻麻的银白色小鱼,长度都在10厘米左右。
看到王不平疑惑,一个工人给王不平解释道:“呼伦湖有30多种鱼,主要有鲤鱼、鲫鱼、油餐鲦、撅嘴白鱼,这种银白色的油餐鲦占到出鱼量的90%。
因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呼伦湖中的野生鱼类普遍生长速度缓慢,一条达1斤重的鲤鱼需要3年的生长期,而这些10厘米长的小白鱼已经长到了最大尺寸。”
最大的收获在最后面的网兜里,当网兜边缘被拖出水面时,小白鱼们已经完全堵住了出网眼。
为防止鱼落到冰面上冻成砣,手持“抄捞子”的渔工将活蹦乱跳的鱼捞出来时都要尽力如天女散花般向上扬洒,以保证鱼儿能均匀散落在冰面上,此时在金色的阳光下,银鱼漫天飞舞着,像是跳跃着的金鱼,阳光鱼影映着渔工们的笑脸,那种感觉就是农民享受着丰收后的喜悦。
王不平也试着抄了一会,发现,这活,要是没有力气,还真的不行,那一抄子,差不多有三十多斤,要是让现在大学生干这活,那是累死的多。
看着这铺满冰面的鱼,那些渔工还在从水里把鱼给捞上来,笑容在所有人的脸上呈现,用力的甩着捞抄子,鱼飞的漫天都是,王不平还看到一头大家伙,几个渔工用捞抄子都没有给弄上来,最后,还是一位渔工拿了个大网兜,两个人一起给捞上来的。
当鱼被捕上来后,王不平就跑了过去,看到这是条红鲤鱼,虽然没有空间里的鱼那吗大,但是,这也算是巨无霸了。
一个渔工还拿着尺子量了一下,这条鲤鱼一米多,通红的颜色,代表着喜庆,也算是好兆头。
当捕鱼结束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王不平看着他们收拾着冰面上的鱼,知道今天的捕鱼要结束了,他也要开始自己来这的目的了。
他们捕的都是些油餐鲦,其它鱼类很少,而且,王不平也不能向他们要鱼,这次他可是来这呼伦湖捕鱼,给空间增加鱼类的。
王不平离开了他们,回到那个因为冰面连接,形成的大口子,这里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去打冰眼,只需要把上面的冰屑给去掉,然后又用铁锹在上面铲铲。
把从旅店那弄来的小破冰器给拿了出来,开始干了起来,半个小时后,看着自己的成果,王不平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力气大就是好,不然刚才那大冰块,自己肯定搞不定。
面前一个一平方米的面积,已经被王不平给挖成大冰洞,然后,就开始向这洞里倒起空间水来,等空间水倒好后,王不平就拿着个网兜在这等着,他知道,一会,这里就会被鱼给挤满。
没让王不平等多长时间,就看到,一条条的鱼开始在那一平方的冰洞中露头,王不平开始捕了起来,好多的鱼,因为不需要,被王不平捕上来,又给放了。
这会鱼是越聚越多,让王不平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下面的鱼太多,有的鱼竟然开始向水面上跳,但是,因为冰层比较高,一般碰到冰壁,又掉入水里,把下面的鱼都砸的不轻,王不平还看到有些鱼,直接就被砸晕了。
这样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现在下面的鱼,开始成片的向上飞,这情况,让王不平都不好去捕鱼了,他又不是所有鱼都要,只是捡一些特殊的鱼。
没想到,这还真的有鱼跳到了岸上,不过都是一些常见的鲤鱼和鲫鱼,这些王不平也没去捡,看着水里,一条体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的鱼,王不平知道这是自己找的一种鱼:细鳞鱼。
赶忙拿起网兜捞了起来,一会功夫,看看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