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材料帝国-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公的一面之外,论私人感情,王鸿生与秦海也颇为亲近,经常会以长辈和前辈的身份给他一些指点。因此,秦海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王鸿生这里来坐坐,汇报一下工作,也聊聊对于国民经济以及技术发展的一些想法。
秦海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给了王鸿生很大的启示。国家现在还很穷,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环保的关注都是让位于对经济发展的追求的。国家虽然在前几年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也经常制订下发一些环保方面的政策措施,但除非是极其恶劣的环保事件,否则大多数时候各级政府都会对环保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沈传明是这样,贵如王鸿生这样的高级官员也是这样。
在王鸿生想来,秦海作为一名企业家,应当会对环保问题更加漠视,甚至采取抵触态度。毕竟如果国家要提高环保要求,拥有一批钢铁厂、化工厂、陶瓷厂的大秦集团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可是让王鸿生没有想到的是,秦海非但不排斥环保,还主动地推进环保工作,几乎是抢了政府的风头。
“你一个企业,怎么会对环保问题如此看重呢?”王鸿生不由得好奇地向秦海问道。
秦海道:“这是早晚都要做的事情。我们集团是搞材料的。各种材料的生产都属于污染工业,我不能等着别人戳我的脊梁骨了才来做环保的事情。”
“可是,这样一来,你们的生产成本不会提高吗?产品的竞争力会不会受到影响?”王鸿生问道。
秦海道:“要搞环保,企业的生产成本肯定会上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现在省下一块钱的环保投入,日后恐怕要花十块钱才能消除污染的影响。这笔账,王主任应该能够算得过来的。”
“你说得对。”王鸿生郑重地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我会认真地思考一下,然后以计委的名义向中央报一个文件。我们的确是需要未雨绸缪地对待环保问题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恢复环境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与其日后花大力气恢复环境,不如现在就把一些苗头控制住。”
“我要向您汇报的。主要也就是这个想法。”秦海说道。
“你这个小秦啊,每件事情都想到前面去了,真不简单。”王鸿生由衷地赞道。
说罢环保的话题,王鸿生又过问了一下曲武陶瓷公司方面的事,并询问秦海是否需要自己出面来干预一下超赛公司的事。秦海大摇其头,说道:“这个倒不必了,一个小混混而已,我还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这件事情的性质是非常恶劣的。尤其是还涉及到了日本企业,这简直就可以算得上是卖国了。”王鸿生严肃地说道。虽然此时中日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亲密的。各种宣传活动的主流都是宣扬中日友好,但作为经济一线的官员,王鸿生非常清楚日本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刁钻,因此内心并不喜欢日本。听说王培超等人窃取曲武陶瓷公司的技术后,居然与日本人合作,王鸿生打心眼里感到愤怒。
秦海没想到王鸿生居然也有一些愤青情结。他呵呵笑道:“王主任,这件事您就别生气了,我离开曲武的时候,已经给他们布了一个局。他们如果不再伸手,那算他们幸运;如果他们还要继续搞名堂。那就对不起了,我会让他们栽一个大大的跟头。”
“是吗?”王鸿生来了兴趣,“说说看,你布了一个什么局?”
“这……”秦海面有难色,他的局实在是太简单了,一句话就能够说明白,也正因为此,他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虽然王鸿生绝对不是那种会告密的人,但保不齐老先生什么时候说漏了嘴,秦海的局就被破了。考虑到这一点,他决定还是不说出来为好。
“哈哈,对我还保密呢。”王鸿生看出了秦海的想法,他倒没因此而生气,只是笑了一声,便岔开了话题,说道:“算了,这事我就先不打听了,等到他们落到你的局里去再说吧。对了,我上次去中央开会的时候,碰上机械委的杨主任,他还问起你呢,好像是有事情想找你。怎么,你一直没有和他联系过?”
“是吗?”秦海一愣,他细想了想,好像自己是有一阵子没和杨新宇联系了,主要是因为自己忙着各种事情,而杨新宇也是日理万机,所以双方都没顾上和对方联系。杨新宇是有秦海的联系方法的,如果有急事,他自然会直接打秦海的手机,或者请大秦集团驻京办帮助联系。既然他没有这样做,想必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不过,王鸿生提醒得很及时,秦海觉得自己也的确应当去拜访一下杨新宇了。
机械委和计委相距不远,都在三里河一带。秦海告别王鸿生,开车出了计委大院,转了个弯就到了机械委。走进机械委的大门,门卫居然还认识秦海,笑着上前打了个招呼道:“秦总,你又是来找杨主任的吧?”
秦海到机械委来过多次,好几次都是杨新宇亲自送出门的,门卫在感慨于领导对一个小年轻的重视之余,也就记住了秦海的姓名和长相,并且也了解到了这个年轻人的不俗背景。
“老张,今天是你值班啊?”秦海也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说道:“杨主任在委里吗?麻烦你问问,他有没有时间。”
“好的,秦总,你稍候。”门卫老张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拿起值班电话,拨通了杨新宇的办公室。询问了一声之后,他放下电话,对秦海说道:“秦总,杨主任请你上去。”
“好的,多谢了。”秦海答应着,熟门熟路地顺着楼梯上了二楼,来到了杨新宇的办公室门前。
没等秦海敲门,门就自己开了,杨新宇笑着迎了出来。一边伸出双手与秦海握手,一边说道:“秦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杨主任这是打算赶我走的意思啊,你这样说话,我还敢进你的门吗?”秦海也笑着回应道。他与杨新宇曾经有在浦江一同工作的经历,那时候杨新宇主管的浦桑汽车国产化办公室人数很少,领导和下属之间没什么距离,秦海作为杨新宇聘来的人才。在杨新宇面前更是没什么拘束。现在虽然时过境迁,杨新宇已经提升成了副部级干部。但秦海与他的忘年之交还是依然亲近。
两个人说笑着进了屋,杨新宇招呼秦海在沙发上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旁边。秘书对秦海也是颇为熟悉,知道此人是自己领导最赏识的人,因此不敢怠慢,赶紧拿出了杨新宇珍藏的好茶叶。给秦海沏了一杯茶,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秦海面前的茶几上。
“你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到我这来了吧?怎么,最近公司的业务还顺利吗?”杨新宇随便地问着。
“公司的业务很顺利,我最近去了一趟法国,参加国际材料科学年会。后来又遇到法国海岸的漏油事故,去给他们帮了点忙。回国之后,听说曲武那边出了点事,于是在京城下了国际航班就直接飞曲武,接着又去了一趟金塘,现在才回来。”秦海简单地向杨新宇汇报了一遍自己的行程。
杨新宇问了几个细节,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这些事情都是秦海有能力应付的,不需要他这个政府官员过多参与。以他和秦海的关系,如果秦海遇到什么需要他帮忙的事情,肯定会主动开口的,既然秦海没有开口,想必也就没什么棘手之处了。
“其实,我一直有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你今天如果不过来,说不定过两天我也会和你联系的。”杨新宇说道。
“我刚从计委的王主任那里出来,我是听他说你有事要找我的。”秦海说道。
杨新宇笑道:“也就是说,如果他没说这事,你都不会到我这机械委来坐坐罗?”
“不是不是。”秦海赶紧否认,“不管有没有听说这件事,我都会来向杨主任汇报一下工作的。这么多年,我早就养成了习惯,两个月不听杨主任的指示,就浑身不自在,啥事也干不好……”
“你这家伙,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好的东西你怎么不学?”杨新宇爽朗地笑了起来,处在他的位置上,身边并不缺会拍马屁的人,但反而是一向不擅长拍马屁的秦海更受他的青睐。刚才秦海那番话,与其说是拍马屁,不如说是调侃,也只有秦海才敢和他这样随便。
“说正经的。”杨新宇笑过之后,换了一副正经的表情,说道:“我是有些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听听你小秦的意见,我就浑身不自在呢。”(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ps:五一节快乐。另外给大家推荐一本幼苗级别的工业文《超级军工霸主》。书名之类的就别去计较了,现在的书名都很恶俗,不过内容还是有点意思的,故事的设定是在70年代末的一家军工企业。作者也是橙子的一个朋友了,小说的前10万字初稿橙子看过,觉得不错,推荐给大家吧。
第五百六十章汽车发动机攻关
ps:看《材料帝国》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杨新宇这话,有三分是调侃,另外七分倒是出自于真心。他也是个技术干部出身,但要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远见,是远远不及秦海的。早在浦桑汽车国产化工作时期,杨新宇就经常向秦海征求意见,这些年来,他向秦海求教的次数多达数十次,每一次都能够从秦海那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于是对秦海的依赖就越来越强了。
听到杨新宇这样说,秦海略略地谦虚了一句,然后便直奔主题,问道:“杨主任,是什么事情让你这样操心,说出来,看看我是不是能够帮你分担一点。”
“说起来倒是我的老本行,还是汽车的事情。”杨新宇说道。
“汽车?”秦海点了点头,“难怪,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搞汽车,倒也的确会让你这个大主任操心啊。”
90年代中期的中国汽车市场,用“诸侯林立”来形容也并不过份。继浦桑汽车引进项目取得成功之后,又有几家大型汽车企业通过合资方法,从国外引进了汽车生产技术,形成了几大合资汽车生产基地。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各省市都看中了汽车工业的广阔前景,纷纷申请建立自己的汽车企业,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
按计委和机械委原来的设想,国内并不需要建设太多的汽车企业,而是应当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于少数几家企业,做大做强。然而,各省市在汽车产业上的决心是难以抵挡的。他们动用了所有的游说能力,向计委施压,迫使计委发放出一张又一张的汽车生产牌照,开始了一场汽车工业的跃进。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不算晚,但因为中间有一段时间与国外隔绝,在技术上出现了断层。浦桑汽车引进项目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浦江汽车厂造了20年的浦江牌小轿车,临到与国外合资的时候,发现自己所有的技术都是落伍的,不得不从一个小螺丝帽这样的地方重新开始补课。
得益于浦桑汽车国产化项目打下的基础,如今国内的汽车配套工业已经初具规模,能够提供相当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材料,这也是各地敢于上马汽车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汽车技术毕竟不是那么简单的,汽车的外观和结构设计。以及汽车中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在内的核心部件的生产,仍然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短板。杨新宇作为机械委的官员,不得不为这些事情而焦虑。
“汽车发动机的问题,现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的难关。不突破这个难关,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了。”杨新宇对秦海说道。
“我记得浦江汽车公司不是引进了德国狼堡公司的发动机技术,建了一个年产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基地吗?”秦海问道。
“现在已经扩大到年产20万台了。”杨新宇纠正道,“除了浦江汽车公司之外,北店、安什两家汽车公司也建了自己的发动机生产基地。各自都形成了年产20万台以上的生产能力。”
北店汽车公司和安什汽车公司都是国内老牌的汽车企业,这两年分别引进了美国、日本的汽车技术。生产合资品牌的小轿车。对于这两家企业建立发动机基地的事情,秦海只是有所耳闻,并不很了解。听到杨新宇这样说,他随口应道:“既然如此,那杨主任还操心什么呢?让这几家企业再增加一些投入,提高产能。不就可以了吗?”
“问题在于,这几家企业的发动机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不是自主技术啊。”杨新宇一语道破了天机。
“原来是这样……”秦海这才算明白了杨新宇的意思。作为一名穿越者,秦海其实应当是能够想到这一点的。只是因为他自己的专业是材料,对于汽车没有太多的研究,所以才会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他记得,直到21世纪初,中国大地上跑的小轿车,还有一大半用的是引进技术的发动机,尤其是在高档汽车方面,几乎完全被国外品牌发动机所垄断。
“这么说,机械委是打算在发动机的自主研发方面做一些事情了?”秦海试探着问道。
杨新宇道:“的确是有这个打算,不过这件事不是由机械委发起的,而是北店、浦江、安什等几家大型汽车企业联合发起的。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要在本世纪末开发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自主品牌发动机,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赞赏。”
秦海道:“这是好事啊,国家不是一直都在提倡自主创新吗?这几家大型车企能够自发地提出搞创新,国家应当大力支持啊。”
杨新宇点了点头,神色却并不轻松,他说道:“自主创新是好事,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也很多。发动机牵涉到的技术千头万绪,在很多方面我们国家都缺乏基础,要想在几年时间里搞出世界一流的发动机,谈何容易。”
秦海不屑地说道:“能不能搞出来,另当别论。车企有这个决心,还是应当支持的。外国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咱们也能够做到,不外乎就是投入足够的资金而已。”
杨新宇苦笑道:“秦董事长说话真是大气,不外乎……而已,你知道这其中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吗?”
“多少?”秦海问道。
“初期投入,不少于20个亿。”杨新宇伸出一个巴掌,来回翻了四下,表示了一个“20”的数字。
“嘶……”秦海轻轻地吸了一口凉气,他实在没想到搞一项发动机技术居然需要投入这么多的资金。要说起来,大秦集团也算是舍得在科研方面投入巨资的企业了,为了80万吨乙烯工程中的若干项关键技术,大秦集团前前后后投入的资金也有一两亿元。他没有想到的是,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居然会比80万吨乙烯的核心技术还困难,20亿的投入在杨新宇嘴里还只是初期投入。
“怎么需要投这么多钱?”秦海不得不询问一句了。
杨新宇起身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过来一份文件,递到秦海的面前。秦海接过来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关于自主知识产权高级轿车发动机技术攻关的请示报告”,再看下面的落款,赫然有着杨新宇刚才说到的北店、浦江、安什等几家大型汽车企业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另外几家规模略小一点的汽车企业的署名。
“这种集体攻关的精神,值得提倡啊。”秦海一边说着,一边翻开了报告,开始一目十行地阅读。
在报告的开头,照例有着一些官样文章的套话,不外乎是先讴歌一番国内汽车行业的大好形势,以及各家车企的丰功伟绩,然后话锋一转,指出中国的汽车工业水平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工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接着就是引用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以及不同中央领导的讲话,证明自主创新的必要性,最后,才进入正题,提出要联合国内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展开国产发动机的攻关。
报告的第二部分,就是对发动机攻关工作的详细描述,其中列出了发动机技术的十大难关,包括理论、材料、工艺、装备等等,写得倒是头头是道,还列出了一些研究的思路。秦海对于发动机技术不甚了解,有些内容也辩不出真伪,但涉及到发动机材料的部分,他是懂一些的,细读之下,发现牵涉到的技术问题的确是纷繁复杂,以他超前20年的知识体系来看,都觉得颇有一些挠头。
“所有这些技术都需要去突破吗?”秦海指着报告对杨新宇问道。
“是的。”杨新宇道,“这是几大车企组织了数百名专家进行研究之后列出的清单,这其中有些技术难关可以通过引进技术的方法来解决,但大多数是需要立足于自主。”
“要突破这些技术,20亿的投入也只能算是初期投入了。”秦海无奈地承认了,材料方面的问题,他可以施展金手指帮忙作作弊,或许可以节省一些研发投入,但其他方面的难度如果与材料的难度一样,那么需要的资金将是难以估量的,除非杨新宇有本事找到几个不同领域的穿越者,大家一起作弊。
“你来得正合适,我们过两天就准备召开一个研讨会,讨论这件事情。参会的有各家车企的领导和技术高管,还有几家科研院所的权威。你到时候以材料专家的身份一起参加吧,帮我把把关。”杨新宇对秦海说道。
秦海道:“好的,不过我所了解的,也就仅限于材料的领域,其他方面我就是外行了,恐怕帮不上你什么忙。”
杨新宇摇摇头,道:“不,我相信你小秦的技术眼光,就算是你不熟悉的领域,你也能够听出一些问题来,届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秦海笑着答应了杨新宇的邀请,他其实也想听听有关的情况,对这个领域增加一些了解。(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百六十一章实惠的回报
ps:看《材料帝国》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从杨新宇那里出来,秦海又去拜访了一趟冀明初,向他汇报了一下在法国与塞茨勒、菲特斯等人接触的情况。冀明初对于塞茨勒向秦海索取好处的事情颇为关注,叮嘱秦海要好好笼络住塞茨勒这样的人,以便为中国军方谋取更多的利益。
谈起33所那边开发98号钢材的事情,冀明初也是兴致勃勃。他告诉秦海,98号钢材的研究已经进入尾声,33所拿出来的样品正在接受最严格的测试,一旦测试取得圆满的成果,钢材就可以投入批量生产,并用于即将开工的航母和核潜艇的建造。
“33所的同志反映,你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调动了广大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这是保证他们高效率地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前提。他们都提出,等到钢材投产的时候,要给你发一枚一吨重的勋章,来表彰你的贡献呢。”冀明初呵呵笑着说道。
“勋章就免了吧,我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更实惠的奖励。”秦海半开玩笑地说道。
“什么样的更实惠的奖励?”冀明初认真地问道,他当然知道,秦海不是随便开玩笑的人,这样说话应当是有所指的。
秦海道:“98号钢材是用于航母建造的,属于尖端国防机密,我不便过问。不过,在开发98号钢材的过程中,33所应当会有一些额外的成果,我希望能够转让给我们。这样才有助于形成良性的循环嘛。”
“你们想要什么额外成果?”冀明初问道。
“远洋大型船舶用钢的生产技术,如果能够转让给我们,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秦海说道。
海军33所原本就是研究舰船钢材的,这一次依托98号钢材的研究项目,在大型船舶用钢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突破。船舶用厚钢板是附加值很高的钢材产品,随着国内造船业的发展。船舶用钢的供求缺口不断增大,价格也不断攀升。秦海盯上了这块大肥肉,希望能够从33所手里拿到这方面的技术,进而占领这个领域的民用市场。
船用厚板的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秦海虽然是材料专家,也知道船用厚板开发中的若干关键环节,但具体要把这种钢材开发出来,还需要有相当的精力和资金投入,能够从33所那里得到现成技术。当然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33所是军工科研单位,没有兴趣参与民用市场的开发,这些技术留在他们手上,也是一种浪费。
冀明初简单地问了几句,便明白了秦海的意思。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便爽快地答应道:“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我回头协调一下,让他们把这方面的技术全部无偿转让给你们大秦集团。像大秦集团这样勇于为国家分担困难的企业。理应获得最好的技术。”
“多谢冀老。”秦海连忙称谢。
冀明初摆了摆手,说道:“要说谢。应该是我们谢你才对。这几年,你给我们军队做了不少事情,我们一直都没有给你什么像样的回报。军队给你记了好几次大功,但这都只是一些精神上的荣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