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最强农民-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去我办公室里坐一坐,这个时候。科研所的同事们都在忙。”王平说道,言下之意,摩尔教授等人最好别去打搅他们的工作。因为这还在工作时间。

到了王平办公室,行政部的经理王玉派了小妹来倒茶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人过来相陪。良美集团的各大经理,一个都没有来迎接。

以色列滴灌农学大家来到良美,对于良美的管理层来说,一切都再普通不过。摩尔教授等人第一次尝试到了普通接待的滋味。他们在其他国家里遭遇这样的接待习惯了,但在共和国还是第一次。

良美集团透露出来的霸气和从容,从这个接待上就能看出来,一切,都很平常,摩尔教授等人远道而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公司老总王平亲自接待,易老一路作陪,这,就是最顶格的接待了。相比之下,跟官方的那种见了老外一脸笑得稀烂,上上下下铺红毯挂彩灯的做法,完全不同。

摩尔教授和他的同事们领教到了王平的底蕴,想想前天还在上京的枫叶酒店嘲笑王平的卑劣,看不起他的实力,认为这个家伙靠剽窃盗取盛光企业的滴灌技术在外面骗取项目赚钱,今天来到这里,摩尔教授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实力。这家粮企,以摩尔教授的阅历和见识,心里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是世界一流的超级大公司了。

喝茶休憩之后,就到了吃中饭的时间,王平带着摩尔教授和易老一行人下楼来到良美食堂,里面早就排起了两排长龙。王平安排易老先坐,然后,他没有任何特殊的站到了队伍的尾巴上,老老实实的排起了队。摩尔教授等人稍稍一愣之后,也不以为然,跟在王平身后排队。其实在超级大公司里面,工作时间里,一般都是排队吃食堂,食堂里面也能点菜,如果时间允许,你想点什么菜都行。

跟其他地方的招待相比,良美企业里排队吃饭,更令摩尔教授等人舒服。他们以前来共和国,享受过官方的特别级别的待遇,要是有人敢安排他们去吃食堂,还排队,一定会被领导k死。

其实摩尔教授很享受这种一视同仁的排队打饭的节奏,他也去过很多一流超级大公司,到饭点了,老板们都是自己拿着饭盒排队打饭,绝对没有一点特殊。这种风气,在共和国的其他地方其他企业里基本上看不见,在良美企业里,摩尔教授等人看见了,也亲身领略到了王平的严谨管理和不卑不亢的沉稳。

良美有底气,有尊严,有底蕴,一切都不需要刻意讨好任何人。摩尔教授来到良美集团,没有特殊。当然,晚上的私人时间,却又是另外的丰盛招待,那属于王平个人的礼貌,跟排队食堂打饭,是两个意义。

官方的自我矮化接待和企业地方的提高规格接待,在良美,都看不惯这些畸形的气质!摩尔教授支援共和国的滴灌农业的时候,经历过政府官员们不安排研究学术和实际工作却总是优先安排吃喝玩乐的接待,他其实非常反感这种安排,吃喝玩乐的铺张浪费达到惊人的地步,只是作为一个友好前来的老外,摩尔教授除了鄙夷官员和增加自己的优越感外,也只得接受。相比之下,良美的食堂排队,令他看见了共和国人崛起和强大的一面,这一切,都在无声的证明着王平的自信。

“教授,吃完饭,我们就去滴灌技术试验大棚,还有未来循环农业试验室。”王平说道。

“非常感谢王老师的安排。”摩尔教授对王平打心眼里尊重。要是照共和国官方的先吃喝玩乐,真正的学术交流,起码要推到明天的时间。这在教授学者们的眼里,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说话间,更多的人排在了摩尔教授等人的身后。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神态安静。

这些老外正是良美的外籍员工,以科研和实习为最主要的两个部分。王平跟米国十大农学院的教授学者们,自从多年前以上京农学院专家的身份访问之后,就跟那么全球瞩目的农学院的关系很不错。

食堂很大,很快,位置就被坐了一半。

“王老师,只有这一个食堂吗?”

“类似这样的食堂有十个,如果有朋友来了,或者是各地的游客,外面有高中低各个档次的酒店,宾馆,不过最实惠的,还是我们的食堂。我们下午看完试验田,晚上开个学术交流会,你们远道而来,气候环境都变了,你们的精力,没有问题吧。”

“绝对没有问题,王老师,我们听你的安排。”摩尔教授对王平的敬意和尊重,远远超过了那些把他当做顶级贵宾提高规格尽心尽力接待他吃喝的官员们。

其实在良美,最近几年,共和国上上下下的大人物也来得不少,自从农业部部长宁娴澜和院领导郭军在良美食堂排队打饭之后,其他的领导们到来,到了饭点,都知道在良美食堂打饭的规矩了,易老来过两次,只是他的身份太过特殊,王平和良美里的人是绝对不让他亲自排队的,先找好位置坐着,饭桌上贴有饭菜的价目表,王平先问好易老喜欢吃什么,然后自己排队,有时候王平不在国内,易老和其他领导过来,都有良美的经理人排队帮易老把饭菜打过来。

今天也不例外!

王平和摩尔教授等人排队,易老,得坐着!

饭后,王平等一行人在卿子文老师和王娟的带领下,开着良美集团的公务车,来到一处大棚瓜果基地。下车,摩尔教授说道:“王老师,我们还是先看滴灌农业基地吧,大棚基地,等会再过来看。”

其他教授都纷纷附和摩尔教授的意见。

王平笑道:“老师们,你们按捺不住想看滴灌农业基地了?”

摩尔教授等人用力点头,一脸期待。能比自己的滴灌技术更进一层的新思维新创意,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这大棚里面就是,走,我们先进去,先考考你们的眼光。”王平呵呵大笑,当先走进大棚。

0662章滴灌技术实验基地

王平走进大棚,摩尔教授跟着进来。大棚高五米,宽二十五米,长数十米。站在入口,无法看见尽头。

一行人跟着进来,卿子文老师和王娟照顾着易老走在最后面。

地面非常的干燥,一条条小型的金属管道铺设在其中,摩尔教授一看就知道这是地面滴灌的技术。这里面大棚种植的是黄瓜,一条条绿油油的黄瓜长势喜人,大多数的黄瓜大约三十厘米长。摩尔教授等人从进水管就能看出来这里面就只是铺设了地面滴灌,水管的材料普通,使用年限是个问题。

在搭设的瓜架子上,有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测量仪器,在仪器的对面,挂着测量大棚温度的专用温度计。摩尔教授抬头看向头顶,找到了上面的有线摄像头,这说明,大棚的瓜果生长情况,二十四小时有电脑在监控记录。黄瓜生长时间段里,电脑会根据存储资料进行对比,以此精准的判断最佳的摘瓜时间。

摩尔教授看看两条人行通道,根据距离判断,这里面的大棚黄瓜,还不是智能机械采摘,纯人工采摘,这样的工作时间和成本就会提高。

摩尔教授蹲下身,看见黄瓜藤蔓的根部,滴管开了孔,虽然并不影响使用,但是开孔的技术略显粗糙,跟摩尔教授销售的滴灌器械相比,质量上要差一个等级。

除了器械和人工智能工作方面要逊色于摩尔教授的滴灌农业外,黄瓜的长势却并不比摩尔教授种植出来的差。一株黄瓜叶茎上,长大可以采摘的黄瓜起码有七根以上,而小的花蕾包不计其数,这种产量也算惊人了。这说明,黄瓜的种子非常的优秀,加上人工授精技术,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高产是必然的。

王平伸手摘下黄瓜递给摩尔教授,“教授,我这是纯天然种植,不使用农药,化肥,只使用有机肥料和精心搭配的植物生长素,生吃最益人。一般的黄瓜不能搭配花生吃,容易腹泻,我这黄瓜却不用担心。。”

摩尔教授接过黄瓜,咬一口。清脆,一股清香溢满口腔。

摩尔教授竖起大拇指,这黄瓜的口感,一级棒!

教授们纷纷摘下黄瓜品尝,瓜棚里响起一片咔嚓咔嚓吃黄瓜的声音,黄瓜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

“地面滴灌瓜地二十米长,前面就是地下滴灌的试验大棚,地下滴灌,为了试验对比结果。种植的也是黄瓜,却要比地面滴灌节约四分之一的水,同样的施肥比例额,产量却更高。”王平说道。

他带着大家继续前行。前面黄瓜地的土畦上,果然没有了滴灌水管,从地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但是用手挖开泥土大约十五公分。就能看见里面埋设了滴灌水管。在地下滴灌的瓜地里,吸引大家的并不是地下滴灌水管的设计,而是黄瓜本身。

“王老师。这里的黄瓜,要比刚才的黄瓜长很多啊。”摩尔教授很惊异,这个差别,也太大了。

“是的,这边的黄瓜产量是刚才的1。5倍,平均长度增加了二十厘米,更大更脆。”王平伸手摘下黄瓜递给摩尔教授,摩尔教授接过来,一口下去,黄瓜汁水从嘴角都流了出来。这边的黄瓜,更水嫩香甜,黄瓜的直径也更粗大。

“这边的种子略微有些不同,是抗旱种子。”王平说道,“地下滴灌技术,节约的水成本和肥料成本更厉害。”

“有机肥也能通过滴灌输送?”

“是的,做试验,肯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科研所有自己的独体办法。”王平神秘的笑笑。

“我们的瓜果,使用了尿素。”

“有机肥里面一样含有尿素的肥料成分,我们建设了一个有机肥肥料厂,有颗粒装的有机肥,也有液体装的有机肥,完全能通过滴灌水管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一般的黄瓜根不长,泥土下二十厘米左右深,而我们的黄瓜根,在一米左右长度。”

“采用的超级种子?”摩尔教授很惊讶。

“优质种子,试验田里的种子,暂时没有使用抗体基因技术。我们自己培育最好的父母本出来。”王平笑道,“科研所就是专门做这些原生态植物的基因优化研究工作的。”

“在种子领域,你们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但是滴灌技术和滴灌器械的精细化方面,还有机械智能管理方面,我们要比你们走在前面一点。”摩尔教授笑道。

“是的,所以我很期待我们的合作,我希望能推动全球农业出现一个崭新的滴灌农业领域,这种技术,教授也看见了,不是沙漠地,一样的可以运用。水资源和肥料资料,都是需要节约使用的。大棚都能使用滴灌技术,外面的农作物也能。”王平兴致勃勃的说道。

摩尔教授点点头:“滴灌农业,越是大规模推广,滴灌器械的人工成本就会越便宜。只要第一代假设成功,使用年限达成三十年以上的话,这对全球人类的水资源和环保事业,都是一个福音。”

摩尔教授的同事们都很兴奋,良美的实力他们有目共睹,能跟良美合作的话,这将开创出新的时代和历史。

卿子文老师和王娟陪着易老慢慢走慢慢看,前面有王平在,他们一点都不担心。易老吃了两根黄瓜,食欲被调动了起来。在家里,曲燕兰夫人为了他的身体好,从不许他生吃任何东西,包括花生,都要炒熟了吃。到了这里,一旦放开节制,两跟清香满腮的黄瓜下去,肚里的饱和感很强烈了,但是食欲却更加强烈。

易老打了个饱嗝,嘴里有黄瓜的清气喷出来:“我刚才不该吃最后一碗干饭,现在还想吃,可是肚子明显不争气啊!”一句话,卿子文老师和王娟都笑了。

前面,传来了教授们的一片惊呼声!

“他们怎么了,看见了什么?”易老笑道,却并不急着走上去。大棚里温度适宜,二十二度左右,光线空气都非常不错,湿度也很适宜,易老没有憋闷感,那就慢慢走慢慢看。

“前面的黄瓜,基本上都有一米以上的长度,最轻的黄瓜,都有三斤以上。”王娟笑道,“因为采用了地下滴灌和页面施肥,黄瓜的口感和产量,都是另外两种黄瓜的数倍。有的瓜太长,两米以上,就好像一条蛇,但是它并不是蛇瓜,还是地地道道的黄瓜。”

“摩尔教授他们一定是看见这样的瓜乐了!”卿子文老师笑道。

能够陪着易老慢慢走,聊聊天说说话,卿子文老师很满足,也很自豪。易老是什么样的人物?这种人物在卿子文老师的心中,地位比王平可要高多了。王平是运作了一家粮企,而易老,运作过一个国家。

王娟也是尽心服侍易老,易老腿脚不太方便,王娟心细如发,人又谦卑多礼,王平要她主要照顾易老,都是经过考虑的。其他人来照顾易老,王平还不放心。

“前面就是王平说的滴灌技术的第三层了,施肥于农作物的皮肤?”易老说道。

“是的,植物生长素的运用就在滴灌技术第三层,洪振教授的油菜花素就能直接施肥于农作物的叶面,农作物的叶,跟阳光起光合作用的,叶面施肥,增加叶片的营养吸收,能刺激农作物的产量增加,还能令农作物更加健康强大。”卿子文老师说道。

“滴灌技术的叶面施肥,是我们的一个技术创新。”王娟笑道,“其实说破了一点都不神秘,只是根据我们的了解,摩尔教授的滴灌技术,还没有想到这一点上来。”

“科学有时候就是窗户纸,捅破了就很简单,没有想到之前,那就是天大的难题。”卿子文老师说道。

“我还能品尝前面黄瓜的滋味吗?”易老皱眉说道。他的手里,还拿着半截没有吃完的黄瓜。

“能,摘下来,我给你老寄到家里去。”卿子文老师说道。

“不用,易老,你要是想在这里吃上新鲜蔬菜,喝上地下的纯洁水,品味最香的小香猪肉,那就搬到良美村来住吧,我们真诚欢迎你和曲燕兰阿姨。”王娟说道。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良美村里,有房子,空调冰箱电视电话,厨房卫生间洗浴室,什么都是齐全的,你老和曲燕兰大姐直接就能空手入住。要说到热闹,这里不如上京,但是,要说到生活品质,空气水和食物,上京远远不如这里。”卿子文老师大喜,痛下说辞。

易老笑道:“来这里旅游般小住一下没有问题,要是长住,我怕别人说我。”

“怎么会呢?易老要来长住,我和平哥,全良美的管理层,都会欢迎的。如果易老闲不住,来良美挂职做顾问,那就名正言顺的可以住在良美村了。”王娟格格笑道。她倒是真心想易老住在这里,易睿要是知道她邀请易老住良美村,今后,两个姐妹的关系就会更好!

易老心动,但他是个谨慎有大局观之人,微笑不语。

0663章未来立体农业标本

易老和卿子文王娟三人惬意聊天前行,来到前面,易老也是心中暗暗喝彩:瓜架上倒挂着一米以上的黄瓜密密麻麻的,黄瓜的窝距也较密,在保证了充足的水和养分之后,只要阳光温度不错,这黄瓜就长得很猛。

摩尔教授等人却在惊喜之后,仔细研究这瓜架。易老细看,才看出这瓜架跟经过的所有瓜架都是不同,原来瓜架中,核心的架子,并不是普通管子,而是滴灌管道。

王平正在向摩尔教授等人介绍滴灌管道的设计应用和开孔技术!

易老笑道:“我明白了,原来王平说的滴灌技术的三个层面,第一是地面;第二是地下;第三则是空中。地面和地下都只注重根部输送水和肥料;而空中,则专注于农作物的叶面施肥。卿老师,我说得对不对?”

卿子文老师竖起大拇指,一脸都是钦佩。王娟也大加赞美,诚心要讨易老的欢心。

“这空中滴灌的技术要求是最高的,不能浪费,不能让水和肥料流失,这个滴灌器械的工艺要求很高啊!”摩尔教授不由赞叹。以好材料做出这些精细化要求不难,以王平提供的普通材料要做出来,就更考验人了。

王平笑道:“摩尔教授,我的秘密都全部向你敞开了,希望能得到你在器械和机械智能方面的建议。”

摩尔教授笑道:“建议不行,我这一建议,我的技术优势就彻底没有了。你做市场的能力这么强,今后我们仅有的一点利润都要被你拿去,所以,我们合作可以,单纯我给你建议,不行。我不能说!”

王平摇摇头,说道:“摩尔教授,我吃亏了,好吧,我答应合作。”

摩尔教授看着满脸跃跃欲试的兴奋的同事们,再次说道:“不行,王老师,你还得先带我们去看看你的未来循环农业的实验室,你兑现了承诺,晚上。我们就先签协议书,再签正式合同。签约正式合同,我需要我的律师在场,这得花些时间。”

王平说道:“好,我虽然是主人,这次,就听客人的安排了。”

大家都笑起来,气氛友好而融洽。

卿子文老师笑道:“要看未来循环农业的标本,得去我的研究实验室里。”

“不在试验田里。在室内?”摩尔教授很意外。

“是的,这个试验标本在室内,不过每天会搬到我的实验室阳台上让他照射太阳。”

半个小时后,一行人驾车离开滴灌蔬菜大棚。来到良美科研所。科研所的四合院扩大了一倍,以前的楼房都推倒了重建,十几层的高楼安装了数部电梯。大家来到最高层,进入卿子文老师的是实验室。在卿子文老师的椭圆形阳台上,大家看见了一个全玻璃无盖的阳光小楼,小楼有三层。总共不到一米五高,里面每一层,都种植着袖珍版本的农作物,第一层是小麦,第二层是玉米,第三层,则是水稻。光线,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照射进三层农作物上。一套透明的水循环系统环绕三层农作物,最底层,经过水稻的水资源过滤后流进下面的玻璃碗,通过空气压力,再次循环到最上层的小麦层。

精心制作的三层玻璃小房子令人叹为观止,里面的袖珍小麦玉米和水稻,看起来非常可爱。

“这是基因技术控制下的小麦玉米水稻的生长,在这个空间里,季节的因素被忽略了。因为全透明的玻璃,阳光能直接照射进来。在一些因为上层农作物遮挡了阳光的地方,我们设计了反射镜,把阳光反射到农作物上。”王平说道。

“这玻璃房间中间的圆柱体就只是反射阳光么,中空的部位没有设计成什么智能系统?”摩尔教授问道。这个新奇的东西,全新的创意想法,给了他无比惊艳的感觉。

“热能系统,在白天能把太阳光的能量转化储存起来,也就是太阳能系统的袖珍版应用,到了晚上,我们让它释放出热能,提高植物生长最需要最合适的温度。”

“打破季节性农作物种植?”摩尔教授惊讶的叫起来。

“是的,能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这个系统,就好像大棚的技术,能够反季节种植。”王平笑道。这绝对是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这项发明还有个关键点,就是动力系统。这个阳光玻璃房,能够自动匀速旋转,太阳光为动力系统提供了能量。

“如果阳光房可大可小的话,今后在城市里的居民,家家户户都能购买这么一个玻璃房,在里面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瓜果,自己亲手种植的全绿色食品,吃着放心。不过,我觉得里面的泥土太少?”易老说道。

“这种种子其实都不需要泥土,只需要充足的养分,水、空气和阳光,为了帮助它们向上生长,玻璃盖板上有小小的格子,帮助它们发芽的时候不能前后左右生长,芽苗只能最终向上。薄薄的泥土,是为了他们发芽找到着力点,不过这个技术暂时不成熟。”王平说道。

“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过这样的设置,成本会便宜吗?”摩尔教授说道。

“成本只有一次,就是高品质的玻璃房子,里面还要人能上下左右自如行走。事实上,这个玻璃房里生长出来的瓜果蔬菜,暂时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有钱人自己也能在自己的花园里盖这么一个阳光楼房起来,每一层上都种植一些蔬菜瓜果,够一家人吃就行了,还能体验种植瓜果蔬菜的乐趣。对于有钱人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王平的脸上,身上,眼神里,都是光彩。

教授们围着这个玻璃房激动,兴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争论不休!

王平设计的楼层式样的袖珍玻璃房,三层农作物的种植,水循环系统。房子中间的柱状反射阳光的热能系统,令易老摩尔教授等人着迷。就连对此参与设计的王娟,每次见到这个玻璃阳光楼房,都满眼是爱意。

要使用这套阳光玻璃楼层种植农作物,还需要——配套的种子、太阳能系统、水循环系统和农作物营养配备方案,这是一种科学的综合应用。

在未来,如果到处都是城市,如果人口处于爆炸式增长,如果农村可耕土地一天一天减少,而污染一天一天的严重,全透明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阳光玻璃楼层,就是农业的未来。这种农业,跟传统的农业已经脱胎换骨,是属于高科技农业,是科学。从事农业的人,是高精尖科技技术人才,而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靠汗水和老天爷的心情吃饭的土鳖农民。

摩尔教授眼睛亮得如宝石一般,他说道:“王老师,你的这个未来循环农业,我很有兴趣,如果你答应我们跟你一起来研究这个项目,把阳光玻璃楼装上智能系统,接通电脑智能,我的盛光粮企,愿意加入良美集团的大家庭,成为良美集团中的一员。”

王平吃了一吓,说道:“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