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廖雪峰也叹道:

“是啊,县里财政非常困难,为了完成财政任务,总觉得要给下面的干部创造条件,在很多方面对乡里的干部就放得很宽松,必须得引以为戒……”

文书记想了一下点点头:

“事情不发生已经发生了,还是要亡羊补牢,对基层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要再严肃的强调一下,确保党代会的顺利召开。”

廖雪峰点点头:

“恩,我会抓紧时间落实……文书记,王立本被免职了,吴忠河原来也一直准备调走,山和乡的班子你看怎么办……”

文书记想了一下说道:

“山和乡被王立本搞得乌烟瘴气的,本来也是应该派一个党委书记下去,把各项工作好好抓一抓,但各地班子刚刚配齐,特别是党代会召开在即,这一调整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看县里的干部队伍在党代会之前还是要保持稳定为主,山和乡的班子不宜马上进行调整……”

文书记顿了一下说道:

“吴忠河原来要调走,也是因为王立本的缘故,现在王立本被撤职了,这些因素就不存在了,吴忠河肯定也不会再想着调走了,吴忠河虽然性格稍微软了一些,但是在山和乡也工作了几年,情况熟悉,看个摊子应该没什么问题,就让吴忠河暂时主持一段时间吧,这样也有利于山和乡的稳定,等到党代会结束之后再研究山和乡的班子问题,关于山和乡工作上的事情,我看就是几点,一是要消除王立本在山和乡的不良影响,缓和紧张的干群关系;其二王立本的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要讲团结讲大局……总之,在党代会之前要保证稳定,具体的事情你找吴忠河谈谈……”

廖雪峰点点头:

“我完全赞成文书记的安排,这件事我再给成功同志讲讲……”

文书记点点头,顿了一下问道:

“陆政东这个年轻人到底怎么样?”

廖雪峰说道:

“陆政东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学历高,眼界宽阔,工作踏实,既有原则,也还是有灵活性,山和乡实在是太穷,财政收入是乡里的大难题,提留统筹的征收更是难上加难,山和乡这几年既能保证财政任务的完成,老百姓还没真的闹起来,实际上他功不可没,这一回又想办法弄回来了一百多万,盘活了工艺品厂,在乡里还是有些威信的,这两年陆政东是处在最风口浪尖上,也难为他这么年轻还没出什么漏子。杨玉清事件差点受无妄之灾,这一回选举又被冤枉,回回都是灭顶之灾啊!当初把他防在山和乡也是考虑到王立本是老同志,可实际上……好在这个同志头脑很清晰,大事不糊涂才能挺过来,不容易啊!……”

当年县里要提拔一批年轻干部,是廖雪峰一首操办的,到乡里的大学生就陆政东一人,所以廖雪峰对陆政东印象颇深,加上他刚刚又听了调查组汇报的时候专门也问了问陆政东在山和其他方面的表现,对陆政东的情况比较了解,见文书记问起,就介绍得比较具体。

文书记听完廖雪峰一席话,对陆政东的印象更直观深刻了,点点头道:“恩,我看了看材料,这个陆政东确实还是不错的,就是他赚这一百多万,换了其他人就是在桂云寺住几年,恐怕也想不到那样的法子,他不但敢想,还真把这事给办成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但能想办法增加乡里的财政收入,还能看到乡里最大的问题在那里,还是有些眼光的,看来还真是有两刷子的……”

廖雪峰一听,心里也挺高兴的,笑着道:

“文书记是起了爱才之心吧。”

文书记也笑了一笑:

“县里财政非常吃紧,已经成了全县的一个紧箍咒了。我这是国难思良将,家贫想贤妻呀。

县里财政吃紧,下面提留统筹征收困难,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没发展上去,县里能找去怎么去搞好征收工作的人不少,但是要能找出个搞经济的能手可难找,县里正缺这样会搞经济又敢打敢拼脚踏实地的干部……”

文书记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关于陆政东的调查材料翻了翻,然后说道:“这样吧,你找吴忠河谈谈的时候,也找陆政东谈谈。对这样的好苗子还是要多关心……”

县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议定,事情也就基本上定了下来,这件事在常委会上过一过,也就基本上定了下来……

山和乡里,吴忠河这些天心情是无比的舒畅,王立本倒台了,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争取争取,也许能坐上党委书记的位置,他自然也早就打消了调走的想法。

二把手虽然看似也就一人之下,但是实际是天壤之别,他在王立本手下那是真正体验了那种滋味。

接到县里正式通知他主持乡里的工作,更是让他兴奋,县里没有调个书记来,那机会就更大。

吴忠河想了一想,折身走进了陆政东的办公室:“政东,刚刚县委办的张主任通知我们去县里给廖书记汇报工作,咱们得准备准备……”

陆政东呵呵的笑着点点头,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不仅仅是吴忠河,他也一样,王立本倒台了,他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这样在领导面前表现的绝佳机会他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

第28章投之以桃

王立本倒台了,陆政东也迎来了发展的机会,有这样在领导面前表现的绝佳机会他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

陆政东想了一下说道:

“乡长,文书记的指示其实也就一个中心:务求稳定,在党代会之前咱们山和乡再也不能出任何的乱子。乡长,咱们就围绕这个中心,对文书记的几点指示进行细化落实,你觉得怎么样?”

吴忠河给他递了一只烟过来。两个人在和王立本的战斗中结下了战斗友谊,在乡里所有领导中两个人的关系最亲近,吴忠河在他面前也显得随意很多。

“恩,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要稳定首先就是干部的稳定,其二就是老百姓的稳定,这方面的事情,我想还是要从修路和扩厂上来做文章,这一点我已经有些想法了,廖书记让你也去汇报,肯定要谈谈财政收入的事情。

今年咱们有工艺品厂弄到的一百万,定下修路之后,提留统筹的陈年老账也会收一些,在财政增收上肯定扛红旗了,可明年桂云寺那里是看天吃饭,说不得准的,何况就是天公作美就像你说的今年是一招鲜,才赚了这么多,明年收入可能不如今年多,提留统筹明年也肯定要今年少一些,就算是工艺品厂增收,顶多也就是个持平。你给我交交底,明年乡里的财政收入会是一个什么状况?”

陆政东呵呵一笑,吴忠河不想仅仅做一回“看守内阁”,那就的做出点成绩来,那样争取乡党委书记的机会就更大一些。而眼下县里财政极度困难,要想做出有亮点的成绩,财政增收,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个我早想过了,保守一点讲,明年增幅还是要在前三名以内,胆子大一点,直接在廖书记面前立军令状,讲我们山和乡明年财政增收还是要扛大旗,拿第一也是可以的!”

吴忠河一听,苦笑了一下道:

“政东,你可别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县里比我们条件好的乡镇多的是,县城城关镇就不说了,就是李河也比我们强太多,咱们今年基数又一下涨那么高,还能保持前三?廖书记肯定要询问我们怎么样保证完成那样的目标,这事吹牛皮是不行的。”

实际上陆政东给吴忠河所讲的也是大大保留了,其实他自己定的目标是明年乡财政要翻番。

于是一笑道:

“乡长,我哪敢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啊?我说的是增幅在前三,不是说增量在前三,我们即使今年增加了一百多万,那在全县乡镇的基数还是偏低的。城关镇和李河这样的镇是条件好,但是他们的基数太大,比增幅,他们没法和我们比。倒是和我们乡一样的穷兄难弟,还值得注意一下,不过他们没我们这样的条件,也还是不容易构成威胁。其实我们乡要进增幅前三,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工艺品厂扩建之后,不是生产佛教制品,而是拓开一下产品结构,生产高端的流通更广的工艺品,利润会更高,产量增长估计也是现在的一半,但利润不止一半,按照目前工艺品厂每个月的利润,其实明年工艺品厂的利税收入弄个一百五十万不成问题,这一点吴乡长你不要担心,我是有绝对的把握的,这样不算桂云寺的开光,就这多出来的几十万,也足以让我们乡的增幅进前三了。

呵呵,就算乡长觉得把所有希望全放在工艺品厂上,怕有什么意外,咱们还有其他路子……”

吴忠河一听,眼神一亮:

“还有什么路子?”

“呵呵,咱们就做做公路的文章,乡里投了几十万进去,总还是要有所回报的。不是有句话嘛,汽车一响,黄金万两,咱们山和果树很多,以前交通不便,要把水果弄出来不容易,罐头厂这几年不景气,价格又压得老底,卖的钱还不够人工费,老百姓也就懒得卖了,现在罐头厂彻底的熄火了,老百姓也就更没得卖了。

这路一通,那就不一样了,村里的水果就可以运出来,咱们乡里可以搞一个水果加工厂,把水果制成果脯,往南方卖,这我有办法,销路不愁……

这个虽然只是初加工,利润不怎么高,但是投资很小,只需要弄个大池子进行腌制,有几块水泥地进行晾晒,主要投入也就是收水果的资金、盐巴、运费和人工费,见效却很快,当年投入当年就可以见利润,等以后有点基础了,到时候再考虑把产品升级,到时候乡里就不靠工艺品厂单打一了……”

陆政东仔细的给吴忠河讲了一讲,吴忠河一听,呵呵一笑说道:“政东,真有你的,这路子就是多,有你这话我也就放心了,好,那我们到时候就按争取增幅第一给廖书记汇报……”

吴忠河说着迟疑了一下又道:

“到时候你主要汇报这方面,我来补充……”

陆政东忙摆摆手说道:

“还是乡长汇报,到时候廖书记要问起具体情况来,我再做补充。”

陆政东头脑很清醒,不能因为和吴忠河关系亲近就忘乎所以、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这次去县里请示汇报,吴忠河是唱主角的,吴忠河也是抱有极大的期望在领导面前表现一番,吴忠河实际上还是想着自己汇报,这么说不过是客套一下,他要是真的喧宾夺主,吴忠河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是不舒服的。

廖书记让他也跟着吴忠河去汇报,实际上他已经是进入了县里领导的视线了,县里的领导那都是成了精的人物,之前王立本对他是相当不满,这固然主要责任在王立本身上,但是领导心目中也未尝不会对他也抱有一定看法,他要是抢吴忠河的风头,县里的领导指不定就认为他能力是有,但是却是个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的角色,在领导中留下这样的印象那是得不偿失……

何况吴忠河能当上乡党委书记,那比新调一个书记来好得多,对他百利而无一害,他要是能成全一把吴忠河,吴忠河肯定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到时候有机会的时候,也一定会助一臂之力的。

吴忠河见陆政东如此善解人意,脸上也是乐呵呵的。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汇报的细节,然后决定在给廖书记汇报的前一天就到县里……

第29章礼物

乡里到县城每天也就一趟班车,陆政东和吴忠河到县里的时候差不多下午四点钟,吴忠河交代了他一番,就让他先回家了。

陆政东路过林冬荷的宿舍的时候,林冬荷伸出头说道:“政东,你怎么没到周末就回来了?云阿姨去市里开会了,要吃了晚饭才回来。”

林冬荷倚在门上,刚刚洗过澡,头发还湿湿的,陆政东笑着点点头:“到县里办点事情,你上下班了啊?”

“恩,不过我给人代班,晚上还得继续上……政东,听说王立本垮台了,乡里要修路了?”

陆政东微微一愣,王立本下台不过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林冬荷在市里居然都知道了,笑了笑道:“看不出冬荷姐消息挺灵通的啊。”

林冬荷也是嫣然一笑:

“我弟弟昨天来市里的时候和我说的。”

陆政东点点头:

“是有这么回事,王立本被撤职了,乡里是已经决定修路了,已经开始做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月动工。”

“真的啊,那我以后回家也方便了。”

林冬荷一听很是高兴:

“听说修路的钱是你找回来的,也是你提出来要修的,你这么能干,让你当书记,肯定比王立本干得好得多,王立本那祸害早就该撤职了。”

陆政东一笑,林冬荷显然是不知道党政部门那是等级森严,他一副乡长连党委委员都不是,就是想要坐上乡长的位置,都还排在党委委员们之后,想要一步登天坐上乡党委书记的位置几乎不可能。

于是笑着道:

“这话你可不能乱说,外人听了还以为我骄傲自大……”

“我也就是和你说说,反正你就是能干,你还去过特区呢,我们厂长都没去过……特区是个什么样子,真的是三天就修一层楼?”

林冬荷显得兴致勃勃的样子,陆政东一笑。

“确实是三天就修一层楼,特区确实比我们发展得快,现在比我们内地繁华多了。”

媒体曾经长篇累牍的报道特区三天修一层楼,三十七个月建成亚洲排得上号的高楼,成为特区速度的代名词,而被国人广为熟知。

这样的报道对于很多没去过特区的人都有着不可抑制的吸引力,加上到特区要单位开证明,需要办边防证,还要经过边防检查,这更让特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纱,此时的内地很多地方能到特区去出趟差,比后来出国都还稀奇,林冬荷如此好奇也就不足为奇了。

“哦,对了,上回去特区的时候给你带了点东西,你过来拿……”

林冬荷这么一问倒是提醒了陆政东,他从特区回来给林冬荷也带了一份礼物,回来之后一直没碰到林冬荷,还没来得及送给她。

陆政东开了门,从房间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递给林冬荷:“你试试合适不合适……”

林冬荷好奇的接过盒子打开,里面的东西比盒子更加精致,看着里面的东西,林冬荷的眼神亮晶晶的:“这手表真漂亮……”

林冬荷爱不释手的看着,然后抬起头问道。

陆政东笑而不语,让林冬荷戴上试试,雪白的肌肤和银白色的表壳,交相辉映,很配林冬荷,看到林冬荷自己也挺喜欢的样子,陆政东觉得这礼物是送对头了。

林冬荷虽然喜欢,但是脸上还是有些踌躇,恋恋不舍的看了表几眼然后还了过来:“这表起码要几十块吧?太贵了,我可享受不起。”

林冬荷显然是把这些当成国产的稍微好一点的手表了,实际上这表是瑞士的天梭女表,几十块钱买表带都不够。

陆政东笑道:

“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好,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从友谊商场买来送给你的,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倒是陆政东的心里话,不说这些年林冬荷对他母亲的照顾,就是在山和乡的时候,林冬荷冒着全乡人的白眼陪他去董阳生家那份心意,就是再贵的东西送给林冬荷也值得。

“友谊商场买的?那肯定贵得吓死人,我可买不起……”

林冬荷没想到林冬荷一听是在友谊商场买的就拿着的表就像烫手一般,就想还给他。

陆政东想了一下也终于明白林冬荷为什么会如此了。——林冬荷的婆家也是干部家庭,林冬荷可能也听说过友谊商场这类涉外商店。

眼下的友谊商场就如同后世的燕莎太平洋百货一般,是高端产品的代名词,但是进燕莎太平洋只需要兜里有钱就可以随便买,而当时像友谊商场这类的涉外商店就是怀里揣着大把的人民币,没有一样东西,进去也是望洋兴叹——那就是外汇券。

改革开放初期,往来国内的境外人士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境外人士,友谊商场等专门涉外的商店应运而生,里面主要销售进口和出口的特供商品。由于当时国内是禁止外币流通的,为了便于他们在这些场所购买物品和支付费用,又区别于国内居民,于是就发行了一种不能流通的外汇替代劵。

由于不能流通,外汇券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资格持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和渠道,很难搞到手,加上在这些涉外商店能够买到市场上平时买不到的进口或出口的紧俏商品,外汇券就显得更为紧俏,倒卖外汇券的黄牛党自然也就牛逼哄哄的。

这点钱对陆政东来说,确实算不上什么,为了搞到这些外汇券,陆政东倒是跑了不少路,确实是他的一片心意。

陆政东见林冬荷那样子,陆政东不由分说的把表塞到林冬荷手里,林冬荷的手暖暖的,很是柔和,沐浴后淡淡的香味飘了过来,沁人心脾,让陆政东心里也不禁泛起了涟漪,内心隐隐有一种冲动,陆政东不由暗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荷尔蒙激素似乎也急剧上升。好在陆政东多少还是有些自制力,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种冲动,还是很快就放开了林冬荷的手,道:“你以为友谊商店就没有便宜的东西了?也就比国产表贵那么一点点。你就收下吧,你要是真觉得过意不去,赶紧去做饭,犒劳犒劳我……”

林冬荷神情之间还是觉得不应该收他的东西,不过见他如此坚决,最后还是收下了……

第30章报之以李

晚上的时候,云江彤也问起了王立本的事情,陆政东并没有多说,特别是他又被调查的事情更是只字未提,省得母亲担心,至于王立本翻船,实际上是他一手所为,陆政东更是打算彻底满足母亲,毕竟这件事有暗箱操作的成分,让母亲知道他工作上阴暗的东西,这也会母亲心里不安……

第二天一早,陆政东就跟着吴忠河早早的到了县委。

汇报主要围绕着文书记提出几点意见,如何具体落实,确保稳定进行的,具体的就是要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化解干群之间的矛盾,纠正王立本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廖书记对这次汇报看来也是非常重视,对汇报的细节也询问得比较详细。

吴忠河和陆政东准备得也非常充分,都一一进行了解释说明,看得出来,整个汇报让廖书记很是满意。

“看来你们对文书记关于你们乡里工作的几点意见看来你是领会透切了的。你们提出的以发展促进乡里各项工作的这个思路很好,完全领会了文书记的这个指示。

你们提出的修路扩厂作为整个发展的突破口,以此来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缓解干群矛盾,消除王立本在山和乡的恶劣影响,赢得老百姓的拥护认可,这个切入点选得很好,大方向是正确的,计划也想得很周到,看来你们确实是动了脑筋的。不过修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老百姓现在是支持拥护的,但真要修,这里面就涉及到不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会存在不少扯皮的事,思想工作一定要做细,准备一定要充分。要办就要办好,办得让老百姓满意。”

吴忠河点点头:

“我们一定按照文书记、廖书记的指示把工作做得扎实细致,不辜负文书记廖书记以及县委的期望。”

廖书记点点头,又侧过头对陆政东说道:

“不管修路还是扩厂,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乡里的发展,政东同志,你要协助忠河一道,将全乡经济方面的工作抓起来,文书记讲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发展,只有真正发展了,很多眼前看来很棘手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刚刚我听政东同志也谈了这方面的思路还是很不错的,像陆政东这样的年轻同志有文化眼界宽,有朝气有拼劲,但人年轻,不少人还是抱着究论资排辈的保守观念,忠河同志你要充分发挥这样的年轻干部的优点长处,该放手让他去干的,要大胆的放手,同时在工作生活上要多多关心,要给这样的年轻干部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吴忠河忙道:

“廖书记您说得太对了,廖书记,政东同志有能力有水平,在工作上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山和乡想要发展经济,正需要陆政东同志这样的人挑大梁,您看……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政东同志进乡党委?”

吴忠河迟疑了一下还是提出了陆政东进党委的事情,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因为王立本的关系,他和几个党委的成员还是有一点心结的,虽然他也表明了既往不咎的态度,但乡里几个党委成员对他还是抱着一定的戒心,在工作上配合得并不是很积极,在乡里陆政东和他最为贴心,对他的工作支持最大,这次汇报能够让廖书记很满意,陆政东可是给他提了不少好建议,党委成员中多了陆政东,对他真正打开局面也是大有裨益。

但是他只是临时主持工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党委书记,要对乡党委的班子,名不正言不顺,但真要在工作上打开局面,他急需陆政东的支持,虽然这样的事情在廖书记面前提出来,有些冒昧,心里也有些忐忑,但是山和乡出纰漏出得太多了,再也容不得有任何闪失,若是出一点差错,那他连一点机会就没有,而且他也看得出来,廖书记对陆政东印象挺不错的,也就趁着这个机会提了出来,希望能够得到廖书记的支持。

吴忠河突然在廖书记面前提出让他进党委,陆政东也有些意外,不过心里也是一喜,他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