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态度很端正,这在体制里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绵西是自揭其短,于情于理都比那些等着盖子揭开之后才慌忙被迫进行调查要好很多。

省政府在派出调查组的同时,也正式向国务院办公厅汇报了绵西市政府主动向省政府报告了自身在宏观调控和土地使用上存在问题,并正在存着手纠正,西河省政府也正在全面展开调查,检查、督促绵西市政府纠正出现的问题。

办公厅在接到了安西河原省政府的报告后,办公厅相关负责人,马上就给分管领导做了汇报,国务院办公厅反应也很快,毕竟宏观调控是眼下的既定方针,加上土地问题也是现在很受关注的一件事。虽然是西河省主动报上来的,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不可能就由西河省调查调查就了事,国务院很快从相关部委抽调出人员组成调查组,到西河对此事进行调查……

熊正良没想到陆政东竟然会把这件事主动向省里汇报,而不是去做报社的工作,把这件事捂住。而陆政东这么做让熊正良的第一反应是:陆政东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阴谋,陆政东是不是准备借着这件事又借题发挥,赶紧仔细想了一想,自己绝不会卷进这件事才放心了。

但熊正良很快也回过味来,陆政东这一手还真是有点意思。

省政府派出了调查组就意味着省里要把处理这件事情的主动权牢牢控制在手中,什么绵西自揭其短,什么绝不手软,这些都是狗屁,如果不是有记者暗访调查,熊正良敢肯定陆政东绝对不会突然向省里自揭其短,不会把这样的事情上报。

而且省政府还主动向国务院报告了这件事,实际上也就意味着省里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动,省里市里县里都有了准备,那就有很多办法来解释,来缓和。

市里县里主动而为,想必京城来的调查组也不会揪着这件事不放——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地方上主动上报的,如果过火了,今后谁还会主动上报?

长期呆在京城部委的那些人不至于这样的水平都没有。

可惜了,熊正良很是有些惋惜,这是一个好机会,但是陆政东却是没有给他机会……

国务院调查组胡到来让绵西市委市府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是要调查玉杯县非法占地和违规立项的问题,并明确县里市里的相关责任。

调查组相当认真仔细,从县里到市里,凡是和这个项目牵扯上关系的当事人都进行了谈话,并且形成了笔录,峰峰集团在这个项目上的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员也都被全数通知到了高塘,在高塘进行调查,以便更准确更客观的了解情况……

“怎么样,老方,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联合调查组的组长方子达和副组长舒敏鲁漫步在江边,联合调查组一行分成了几个组开展工作,每天晚上交换一下情况,几天下来,对于这件事也算是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再结合县里市里边汇报的情况,对这件事也就算是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了。

“嗯,既然他们已经把这件事摆在桌面上了,没有那些云里雾里的阻挠,我们也就很轻松了。”

舒敏鲁来自纠风办,这基本上是对这类事情调查的一个惯例,这基本说明这件事的性质,若是问题严重,那参与调查的就是纪委或者监察部门的干部了。

方子达看了舒敏鲁一眼,问道:

“老舒,你有什么看法?”

方子达对于舒敏鲁这个老资格的纠风办的干部还是比较客气。

“说实话,在到这里之前,我觉得这件事和其他类似的违纪事情也没有两样,但是经过实地的了解和接触,我觉得我的想法有些先入为主了。”

舒敏鲁看了方子达一眼说道:

“关于经济上的事情,我是外行,我只是谈谈我的感受,玉杯的那个县长,我觉得说的有些情况,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通常来讲,基层的干部拼死拼活不惜违规操作,很多时候都是有极强的功利性,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为了升迁的政绩,不择手段,但那个马县长还真是有些特别,人家是为了乌纱帽而努力,而他为了能够办成这件事,不惜把乌纱帽挂在那里随时等人来取。”

方子达微微点点头,玉杯县的那个马县长还真是有些独行特立,在他们这样经常处理这样事情的火眼金星面前很难伪装。

方子达也笑了笑道:

“你老舒就别谦虚了,经济工作才是你的老本行,你要是不懂经济,也就不会到调查组来。”

舒敏鲁原来是在计委工作,由于为人方正才调到纠风办的。

舒敏鲁也淡淡一笑,道:

“而绵西的那个年轻市长就更有些意思,根据我们的调查,市里确实是开会研究并作出了暂停这个项目的决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玉杯县里也确实没动,只是最近县里架不住峰峰集团要的压力和威胁,才又重新启动,陆政东是新上任的市长,其实这件事他确实不知情,但他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玉杯的这次违规事件,玉杯县的领导的处理方式确实有些欠妥,绵西市的领导多少也有失察的责任,但也事出有因……”

方子达不置可否的恩了一声,这个市长陆政东实在是年轻得让他这个见多识广的人都感到惊诧,二十五六的地市级市长,估计全国也很难找到第二个。

方子达和陆政东谈过两次,这个年轻人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陆政东并没有在调查的事情上多争辩解释什么,而是谈起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

陆政东在这方面倒是放得很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所有制格局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深化对所有制结构的任务,所以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使其在国家开放的行业逐渐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

方子达毕竟是干经济出身的,对于经济理论并不陌生,“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说法很有些意思,因为在这之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提法一直是公有制的“有益补充”,这在普通人看似并没有太大区别的两句话,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有益补充”,这说明其比例很小,地位也很低,“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在比例上的提升,而且也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大大提升。

陆政东在这个时候谈这些,肯定是有目的的,虽然是绕着弯,但方子达还是能读出话里的意思的,那就是这样针对民营企业的调控,是保护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是对民营企业的一种压制。

方子达也仔细的揣摩着陆政东的这番话,方子达觉得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可陆政东讲得这么言之凿凿,这可是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啊,什么意思?

他沉思良久,脑海里灵光一闪,十五大!

从前面几届党的全国大会看,几乎每一次都会在理论上有大的突破,而且非公有制经济在南巡讲话之后,发展迅猛,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发展轨迹和走势,有一定的端倪。

这一下提醒了方子达,近期国务院正在鲁、苏、浙等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大范围调研,看来就是在位这方面的理论做准备啊!

调查组出发之前,厅里的领导并没有给调查组打招呼,但这样一个年轻得离谱的市长谈起这样的话题,意味着些什么,不言而喻——他毕竟是在体制内这么多年,绝不可能连这样的政治敏感性都没有。

所以在这件事上如何定性,如何和办公厅的领导汇报,这让他感到很有些棘手。

而舒敏鲁是纠风办的,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一般都很讲原则,而如果舒敏鲁和他的意见大不一致,这就不大妥当。

他原本有些担心舒敏鲁的态度,未曾想到什么都却以这样一种既可以说是管中窥豹也可以说是以偏概全的判断方式来评价这个事情,也就是变相的支持了他的观点,这让方子达相当欣慰。

调查组这样严谨的调查态度让市委市政都充满了一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甚至在调查组离开之后,包括绵西市委书记吴金泉喻明和在内的上上下下都显得很是有些紧张。

但和他们比起来,陆政东却显得很是平静,至少他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从容和平静足以让不少人心情安宁不少。

陆政东这样的平静是有其底气的,因为有这个底气,甚至都没有让家里的人给办公厅打招呼,他很清楚这样的调查,如果不是有强有力的人推波助澜,不会很快就做出结论和处理结果,起码也得三五个月甚至半年——这才显得慎重嘛。

拖得越久对他就越有利,因为任何一个理论突破,都会在之前一段时间内进行宣传,这一次肯定也不会例外,现在距离年底没多少时间了,这方面的事情很快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肯定要借着一个很重要的场合提出来,等于先给全党吹吹风,好达成共识,到时候这件事处理起来就会越发的轻一些。

当然,陆政东在方子达面前讲那番话,也是真有些看法的,宏观调控是中央确定的方针,该控要控,但是要一视同仁,不能这边你对国企和外企报上来的立项下笔如飞,一气呵成,民营企业报上来的项目你却是百般刁难,甚至直接打了回票。

特别是在对待外资的问题上,在各方面的政策已经是够优厚的了,完全是超国民待遇,这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家不了解,不愿意进来,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这样的做法确实很挫伤民营经济展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夹在国企和外资之间,生存的空间有限,很难上规模,但眼下还民营经济还很弱小,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能忍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外企超国民待遇的非议就会越来越大,陆政东觉得这还是有道理的,给予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这并不过分……

调查组离开之后,陆政东也就把这件事放到了心底的角落了,这件事情的处理,更多的也就是一个姿态,毕竟绵西之前的自揭其短本身就说明很多问题,即使有人想用这件事想搞搞他,外公一家也不是吃素的。

“玉杯县的事情不能影响到全市的发展,无论日后省委对我们绵西班子作何处理,我相信不至于撤职查办的境地吧?”

市政府会议室里,陆政东显得气定神闲,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现在我们该怎么开展工作还得继续,不但不能放慢,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快步伐,明和市长,你把近期我们市里要抓的中心工作说一说。”

喻明和还真有些佩服陆政东这股子镇定,甭管对方内心怎么想,能在表面上摆出这个架子都不容易,换了自己,没准儿早就心急如焚茶饭不思了。

“好,按照陆市长的意见,我们市里近期恐怕还有几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必须要马上抓起来。首先是城市建设这一块不能松懈……”

喻明和定了定神,振作了一下精神,环顾四周,然后道:“我们原定在上个星期召开这个会议,但是没想到上个星期事情太多,搁了下来,按照吴书记和陆市长的意见,市委常委会决定从下个星期一召开一次干部大会,从下个星期开始,以这一次国务院和省里对峰峰铝镁合金项目违规事件的查处为契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摆各级党委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力薄弱的问题,深刻反思这次违规操作事件带给我们教训……”

与会的除了各位副市长,还有监察局长杨一白列席会议,陆政东让杨一白列席会议,就是因为今天的会议是要讲干部的工作作风的。

变坏事为好事,这是陆政东对此事的一个基本想法,这其实也是一个契机,是对绵西干部作风整顿的一个切入点。

第45章忐忑

安顿好市里的事情后,陆政东去了一趟京城。

这一趟京城之行,陆政东主要还是想要搞清楚峰峰集团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既然不是绵西的人针对他而来的,那他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人和他过不去了。

如果被人黑了一把还没摸清对手是谁,那就太让人寝食难安了。

摸到的情况这一次并不是冲着他来的,而是铝制品行业里的纠葛,这让陆政东也松了一口气。

陆政东到京城,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要争取进一步当淡化峰峰集团的事情。

其实,宏观调控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了,现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争论,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带来的影响已经在许多地方上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来,一些地区受到的影响很大,因的也有不少呼声要求中央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上应该有更多更具体的针对性,需要因地制宜,而不宜搞一刀切。

在这方面,经济界也是出现了很大的争论,双方的交锋已经从私下走向了前台,已经在媒体上进行着交锋。

陆政东对宏观调控也有些不同看法,调控大政肯定是没有错的,关键是调控手段和具体方式,政府怎样来公正公平的保证调控政策不至于偏向某个利益群体而削弱某个群体,这就是一个规则公平性问题,在这一点上行政部门的调控权力上应该受到约束和制约。

但他身份比较敏感,而且绵西刚刚又出来这档子事情,这个时候加入这场论战,实在是不合时宜,所以他只是侧面找了找自己研究生时候的导师吴教授。

从京城回到省城,峰峰集团的老板周东峰、周南峰邀请他坐一坐。

对于周家三兄弟,陆政东在这件事出来之前,并没有什么接触,但这件事情出来之后,陆政东和其有过接触。

在玉杯的铝镁合金项目上,陆政东之前也并不是太看好,毕竟铝镁合金也是以铝为主要原材料,峰峰集团实际是以铝镁合金之名来做电解铝之实。而电解铝项目国内市场已经出现过剩,而且这种高耗能产业国家会采取逐渐压缩调整和调高门槛的战略,规范电解铝行业,虽然玉杯有较为丰富的配套资源,但是作为国家政策不会因为你个别个案而做出妥协。

但周家三兄弟和他的几次接触,让陆政东逐渐转变了这样的想法,峰峰集团的当家人对铝镁合金的前景是相当看好,介绍铝镁合金材质性能出色,强度高,耐腐蚀,持久耐用,易于涂色,用来制作高档门窗。

除此之外还介绍到,镁合金铝板质坚量轻、密度低、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能充分满足产品高度集成化、轻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电磁屏蔽和散热的要求,会有很广泛的市场前景。

这让陆政东这个对这方面专业知识一向都是门外汉的人一下就想到了其今后的主要用途了。那就是广泛用于3C产品的外壳。

陆政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过的笔记本电脑就用的是这个材料,中高档超薄型或尺寸较小的笔记本的外壳。而且,银白色的铝镁合金外壳可使产品更豪华、美观,而且易于上色,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变成个性化的粉蓝色和粉红色,为笔记本电脑增色不少。

周家几兄弟能够看到其中潜在的市场前景,也让陆政东对其刮目相看,而周家的当家人在接下来的一番话,对陆政东也有很大的触动,峰峰集团也深知电解铝已经过剩,也在进行着战略调整,但是峰峰集团毕竟主业就是搞电解铝,这一次之所以敢于将宝押在铝镁合金行业上,也是经过相当慎密的市场调查和成本分析,认为这个时候进入铝镁合金行业正是时候。

陆政东也觉得作为民营企业他们可以在这一点上比国有企业做得更好更成功,他是太了解国企的劣根性了,如果不是垄断企业,多半再好的东西都要被搞砸。

而周家三兄弟作为省内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在如何发展企业上的独到之处,为什么不争取争取?这对于绵西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一件事情……

陆政东在赶往峰峰集团相约坐一坐地方的时候,峰峰集团的当家人周东峰周南峰兄弟俩,也在紧张的交谈着。

铝镁合金项目非法占地立项事件被曝光把峰峰集团和玉杯县政府以及绵西市政府推上了风口浪尖,对于他们来讲,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兄弟三人虽然都觉得铝镁合金项目虽然和电解铝沾边,但毕竟不是一个概念,只要有需求市场,铝镁合金这个行业就一样要发展,把手续办下来并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但结果却是这样,这打击实在是来得太猛烈了,他们不是担心主管部门接踵而来的处罚,事实上他们在许多方面已经开始开展工作,毕竟尚未完全造成既成事实,在影响和损失上都不算太大,现在立项报批程序重新启动,需要的只是一个过程。让他们更为担心的是,他们把集团今后的重点发展已经放在了这个上面。若是这件事完全被否定,那就意味着整个集团的战略失败,那意味着什么,兄弟三人都是明镜似的。

而这件事的发生无疑是连累了陆政东,那么玉杯这个地方即使在适合建设这个项目,而失去了政府最强有力的支持,那这件事就真的是黄了。

所以三兄弟一直都在琢磨着该怎样来“公关”这位绵西市长,怎样来对这位绵西市长因这件事受到的连累进行“补偿”。

“大哥,这样做妥不妥?我看我们还是再观察观察再定夺吧。”

周南峰对自己大哥的这番安排总觉得不是很保险,毕竟他们和陆政东接触得不深,这么做有些操之过急,若是因此而让陆政东留下不好的观感,再要挽回就难了……

第46章利益最大化

周南峰看表了大哥周东峰一眼,迟疑了一下道:“如果不对陆政东的胃口,弄巧成拙那就得不偿失了。”

周东峰微微叹了一口气,他清楚自己的这个兄弟并不是太赞同他这么做,想了一下道:“南峰,陆政东年轻,前途无量,眼下最关心的肯定是怎么出政绩的事情,但在这一点上,这个项目若是告吹,我们没办法从这方面使劲。而在钱物方面,基本上不沾,当然,还不清楚这是表面的功夫,但不管怎么样,按照现在我们和他的关系,肯定是不会收的。可我就不相信,陆政东一点嗜好都没有……”

周东峰微微抬起头,看着窗外道:

“年轻人好色,中年人好气,有句古话叫做英雄难过美人关,陆政东如此年轻,就身故高位,我估计这方面也不一定能免俗。当然,我也知道,这是有些操之过急,可是我们现在有其他路可走?”

周东峰原来对陆政东也没啥感觉,但是几次深入的接触下来,让他改变了看法,陆政东是个人物,其眼界视野和思路都不是他们所接触过的那些个市厅级干部所能比拟,但是这很多也许就是表象,一个精明能干的领导干部并不代表他内心深处就没有欲望。

很多人在公开场合都是一副正人君子,但实际上私底下又完全是一副嘴脸,这样的领导他见识得很多。

周东峰阴沉着脸,道:

“我去京城也摸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咱们这一次出状况就是有人想把我们搞掉,他们好捡个现成的,如果不下工夫赢得绵西方面的支持,只怕这事真的黄了。”

周南峰一听愣了一下:

“这是有人冲我们来的?”

“紫金铝业惦记上这个项目了。紫金铝业在上面有人,到时候只要想想办法,出面帮助省里和市里消除这件事情可能对省里边的负面影响,把处理结果降格到最低。把这个项目接过去就水到渠成,真是打的好主意!”

周东峰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

“他们胆敢如此?!就不讲一点规矩?”

“规矩,你见过这些伪国企讲过规矩吗?本身有着背景,不善加利用才是傻瓜?你以为这些人都是蠢材?上一次之所以我们能够成功进入云岭而他们失手,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笨,而是他们自己高估了自己,而小瞧了地方政府的魄力。”

周南峰的脸色也变得异常难看,和国有企业竞争中,民营企业本来就先天不足,国有大型企业却无论是在人脉还是本上都有着远胜于民企的实力,也许民营企业唯一的优势就是机制和效率,而现在的情形却不是机制和效率所能影响的,国有企业的背景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样的伪国企更厉害,所谓的伪国企,就是那些看似国有企业,实际则是挂靠在国有企业之下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板个个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拥有国有企业等量甚至更有效率的人脉,又有民营企业的灵活,其威胁是最大的。

“只是绵西真要是还有明白人,肯定对紫金铝业也是退避三舍吧?”

周南峰迟疑了一下说道。

紫金铝业仗着关系硬扎,做事不讲究的名声在圈内不是什么秘密。

周东峰摇摇头道:

“那很难讲,紫金铝业虽然关系硬,但一旦落地之后,很多东西还是要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就看地方政府和紫金铝业之间如何博弈了,但不管怎么样,紫金铝业现在对我们的威胁极大。”

“眼下的局面确实是我们最难过的,而对紫金铝业来说是最好的机会了。”

周南峰有些懊恼的道;“我感觉省里也好,绵西市里也好,对于紫金铝业开出的要抹平这个事件的不良影响这样的条件,恐怕是很难拒绝的,而我们在这方面却是力有不逮,就算我们在省里能够消除一些不良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