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上,还传达了会议各代表团召集人会议精神。

紧接着出席会议的代表团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江如衡传达了中央召开的全国两会各代表团党员负责人会议精神。

会上,成立了贝湖代表团临时党支部,选举江如衡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杨立峰等人为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陆政东也成为临时党支部成员。

陆政东虽然参加过过省市的人大会,但参加全国的两会,这也是新媳妇上花花轿——头一遭,感觉很是有些特别。

大会正式开幕之后陆政东保持低调的一贯态度,主要就是带着耳朵和脑子,多听多想,少开口,会议结束之后就快溜走——因为采访两会的记者实在不少,在大会堂外面对代表是实行围追堵截。

陆政东一般采取的策略是走侧门或者趁着明星代表出门的时候趁记者注意力集中在明星代表身上的时候快速溜走。

回到代表团驻地之后,省委江书记不禁笑道:“这两会还没开始,新闻大战倒是提前打响了,我都被堵了好一阵子才脱身,这些无冕之王我们可不能得罪啊。”

众人都是一笑,陆政东也是一笑。

虽然今年“两会”是例会,并不涉及到重大人事换届和安排,但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也越来越重视大陆,重视两会,对外国人来说,两会之所以重要,还因为他们需要透过两会释放出来的信号,解读这个国家的未来。毕竟,人们普遍会对未知领域保留自己的担忧。而这个古老大国的复兴脚步,无疑会在未来世界发展进程中踏出坚定的足音。

加上今年是新世纪之初和“十五计划”第一年,因此倍受海内外媒体关注,不但国内媒体全力以赴,许多境外媒体也纷纷增兵派员,赶赴京城,拉开“新闻大战”架势,多家国际传媒巨头还拿出重要版面和时段,或评论中国改革力度,或预测中国未来走势,全球新闻行业已经渐渐转入了“两会行情”。到京参加报道的中外记者超过两千年,和代表、委员人数之比是一比二。

正说着,开着的房门中传出央视推出的一栏两会专题特别报道,其主持是全国老少皆熟悉的著名面孔,看样子江书记也挺喜欢这个主持人或者这一档节目,也转过头看着房中的画面。

陆政东也略略歪头,在画面上倒是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曾怀德,其他代表看到记者都是疾走几步,可陆政东发现曾怀德似乎是不紧不慢,故意等着一般。

央视的这位主持人可能是之前围堵代表没有成功,所以“堵住”曾怀德显得有些小兴奋,而曾怀德也是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而接下来几天陆政东看到曾怀德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中,甚至连贝湖代表团的有些人也注意到这一点,有些半开玩笑的说道:曾怀德可比他们省委书记的曝光率还要高。

这完全证实了他的猜测,曾怀德其实就是刻意增加其曝光率,看来为了达到争取到候补委员能够成功的目的,曾怀德是铁了心要走明星官员的路子了。

曾怀德如此做,陆政东倒是越发的淡定,因为他深知“明星”往往是与“表演”、“做秀”相联系的,过分“造势”,往往适得其反,而更为重要的是,按照他的总结,这类喜欢在媒体上出现的明星官员最终绝大多数人事没有好下场的。

曾怀德越是被热炒,越是被媒体捧得越红,到时候也许就摔得越狠!

当然陆政东也清楚曾怀德如此的目的是为了那般,而他也有相应的对策,那就是他在从当选全国的人大代表之后一直都在准备一份提案。

事实上这样说都还不准确,这个提案的雏形甚至在他还在体改委的时候就已经在思考,在体改委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革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

之所以到现在才提出来,是因为这是一个涉及到国家层面的事情,他必须要慎重,要有翔实准确的资料和数据作为最有力的支撑,而他到安新又非常忙,所以才拖了这么久。

此次两会的重点是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在此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资源产业内部调整成为重要目标。耕地是人们的生命线,矿产是工业的粮食,大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小至具体重点工程项目,都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这可以说是此次会议的重头戏之一,但这方面的提案应该很多,而陆政东的这个提案虽然也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但是却属于比较冷僻:能源安全。

一九九九年,世界范围内石油曾有一次大涨价,但陆政东当时发现,整个经济学家阵营中几乎没有人真正关心能源(石油)问题,而在能源专家领域,几乎没有人分析过石油涨价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而且即便是到了今年,这方面也没有有重量级的经济学家提出这方面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于经济发展的总量和对能源的需求会高速增长依然没有一个底,这样的情况在两三年之后,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和汽车逐渐进入居民生活中就一下凸显出来,而那时候举国上下才会愕然发现这个问题,突然发现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举国上下急欲找出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办法。

但陆政东也知道在国内对于某个问题的热衷,有时候会有适得其反的情况,那就是喜欢一哄而上,即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有可能会出现泡沫化的倾向。

所以陆政东想在这一次会上提出来,把问题提得透彻些,以期避免一哄而上和最高决策层有更多的时间来筹划此事。

陆政东首先提出了和能源安全相对应的能源危机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而钢铁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十分之一,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

而国内的一大问题在于,能源的消耗速度在加快,而能源储备不足。据有关测算,一九八零年以来,国内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百分之五,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三倍。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预测,在新世纪二是年代只有需要能源三十亿吨标准煤以上,而按专家的估计,国内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不到一千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二十三亿吨,仅可供开采十四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六千亿左右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三十余年。

而基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这一客观事实,以及国际上一个相对平稳的国际军事政治经济环境,国内的经济增长在不短的一个时间内保持这样的高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那就意味着能源的需求会更大的巨大,而这样的测算还是比较保守的估算国内经济增长的速度,即便是这样,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

当然这样的测算只是数学意义上的测算。从经济学角度讲,是在用今天的技术眼光规划未来,用静态的眼光估算动态的发展,因而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由于边际替代率的作用规律,技术进步有可能导致新能源的出现,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因而未来的一切都是变动的、不确定的。

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情况不能不引起重视,能源危机不仅表现在能源消费的总量水平上,还体现在能源结构的变化上。国内的能源以煤为主,然而,近年来,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同其他进入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一样,出现了逐步上升趋势,从一九九零年的将近十七,而到去年已经上升到二十四,而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国内汽车的保有量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那对石油需求的增长同样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即便不把这计算在内,就按照之前五年的净进口增长速度推算,五年后国内的石油净进口就将突破五亿吨。

如果从这方面看,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国内能源供应危机都难以避免。

但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国内能源危机的本质并不在于供应增长不快,而在于需求太高,能源消耗效率极低。

这主要体现在国内产品能耗高。国内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四分之一到一倍,平均下来也高出近四成左右。国内企业主要耗能产品的单耗,落后的与先进的相差一到四倍。

二是产值能耗高。国内的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每公斤标准煤能源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零点三点六美元,而日本为五点六美元,即便是国人一向都不怎么重视的印度其标准煤的利用率也比国内高一倍,而世界平均值为一点八美元左右,从中可以看出在这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能源需求高、消费效率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有人指责企业非理性、浪费性地使用能源。其实,这是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则在于中国长期的能源低价战略和能源管制体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从事大量非比较优势产业的国有企业生存能力极低,因此需要低价的能源供应,才能生存和维持下去,而要维持能源的低价供应,除非政府实施严格的管制,所以,国内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内生性地形成了能源的强管制以及能源的低价格。这一体制本来应该随着改革而改变,然而,能源管制以及低价战略在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仍然一直保持着它的惯性,价格机制的作用在能源领域不明显,传导滞后乃至失灵。

例如电力,虽然现在已经启动了亚洲金融危机三年不新增电厂的禁令,电力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高峰,但随着而来的经济发展会推高煤炭的价格,电力的价格如果不实行联动,那就会和煤炭的价格形成倒挂,又将会对电力的发展形成大的压力,而经济的增长却又需要更多的电力供应,这样的局面一旦出现,极有可能形成波及全国大部的电荒。

而现在低价的能源供应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鼓励日益市场化的国内企业,根本不用考虑能源不足的事实,而是放开使用能源并不用考虑能源的压力。

管制的市场供应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市场竞争不足,民间创新的效率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能源管制和价格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不断想办法提高供应,事实上,国内的能源发展速度并不低,如现在一年所建的电厂,相当于半个英国的装机,相当于一个巴西的装机,但即使是这样的速度,也跟不上能源消耗的速度,只是一味的“填喂”办法,那势必让能源问题成为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而要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海外开拓战略。即参与国际能源资源的开发,参加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在全球能源领域占领战略制高点增加能源进口,实行能源战略储备,实行节能降耗战略这三方面入手。

而这三方面中能源战略储备由于在巨大的国内需求面前对于保证国家军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民用能源安全是杯水车薪;海外开拓战略由于牵扯外交、军事等不可控因素,成本是非常高,容易受制于人。

而国内实行节能降耗,其立足点是立足自身,而且节能降耗,实际上也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以这三方面都要齐头并进,而重点还是应该立足于自身……

当曾怀德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或者专访的时候,陆政东却带着提案在财经界别的学者专家和负责能源、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官员代表中间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这份提案进行着最后的润色和修改。

惊讶,然后凝重,这是所有人见过之后的第一反应,一位对能源问题非常关注的院士看完之后说道:“我是搞石油研究的,可以说是搞了一辈子石油研究,但说实话,对于国内的能源问题也是高度的关注,但是说实话,看来我对于国内的能源供应问题太过于乐观了,而对于能源需求的增长还是太低估了。这份提案好啊,我看这不像是一份提案,而更是一篇严谨的关于能源问题的学术论文。”

一边的一位经济学界的代表则笑道:

“这不仅仅是一份能源问题的论文,而是一篇经济发展的论文,未雨绸缪,能够在情况还不至于太突出的时候提出这样的思考,这无疑会给国家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和重视这个问题,这样的思考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陆政东的这提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陆政东也很谦虚的把他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写进了提案中,并笑言,若是不嫌这个提案太过于鄙陋,他想把他们的名字也列在提案人中,也让他沾沾泰斗们的光,作为一个联名提案提供给大会。

陆政东清楚,这样也会更能受到高层的重视,算他自己不提交上去,有的是人会把他这份提案提交上去,视达天听!而且谁也不会忘记他是这个提案的实际提出者和发起者,而这样谦虚的态度肯定也更让大家对他有更加良好的印象……

这事实上也是一个宣传自己展示自己,让这些人了解自己的一个方式,只是和曾怀德那样轰轰烈烈的方式相比,他这个却是波澜不惊,但效果肯定比曾怀德的好,因为他的这些受众不但是人大代表,很多人同样会成为新一届党的代表。

曾怀德是遍地撒网,他是直接面对受众,其效果可想而知……

陆政东经过最后的润色和修改,但就算是在最后的润色和修改中,陆政东坚持没有用可持续发展一词,而是用了长远发展,那个词得留给领导去总结,他也没有提及要把此事建议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那也是领导的事情——他和普通的专家学者不一样,得注意自己的身份……

在给省里的代表团主要领导过目之后,将提案提交给了大会提案组。

第114章不同的表演

接下来,陆政东的这份提案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讨论,有性急的代表对如何提高节能水平进行了测算,如果国内的能源使用效率能够提高到韩国的水平,则可以支撑国内经济总量增长五倍;如果能够提高到日本的水平,则可以支撑国内的经济总量提高十五倍。因此国家应当更多地注重能源使用效率,通过节、通过新能源技术的发明,通过市场来决定。通过市场机制真正到位,来实现自身能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节能降耗。

也有的代表提出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很多资源平均到人那人均水平就很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能再提地大物博了,不能老算总数,更要看到人均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引起节能成为风尚和潮流。

陆政东静静的听着,听到有人表扬的时候就笑着摆摆手:“这些真不敢当,估计我也就是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也许是小时候饿过饭的缘故,心里总有一种忧患意识,总喜欢在有的时候,想想没有的时候,所以有时候脑袋里就会想这些问题……看看各位的真知灼见,我所起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何况,我也不是真正研究这个的,也就是了解些皮毛。”

陆政东依然在这些白发苍苍的老者面前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这个提案并没有纳入本届大会解决和讨论的范畴,但这并不是不重视,而是高层高度重视的结果,毕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和一系列政策走向的问题,需要多方论证,通盘的考虑之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决策。

这估计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但即便是这样也比之前提前了四到五年。

提前四到五年进行,这种提前产生的影响肯定是非常深远的……

从会场中乘车回代表团驻地的时候,陆政东回首看了看天安门,看了看大会堂,这是国家的权力心脏,也是一个大舞台。

在这个大舞台上,曾怀德就犹如一个不入流的三流演员,上演了一出蹩脚的肉戏,而他则是犹如一个话剧艺术家一般在象征着很高艺术水准的艺术殿堂中给少数受众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所以曾怀德不但没利用这样的机会把和他之间的差距拉大,反而是缩小了……

但陆政东也知道,现在对他而言,这个全国权力中心的大舞台,他仅仅还是一个如同进京汇报演出一般的角色,真正要成为这个大舞台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尚需时日……

会议结束之后,来自全国的代表和委员都陆续离京,陆政东则是因为安新高新区中申请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的事情遇到了些麻烦而向江如衡请假。

得到批准之后,陆政东又委托前来参加人大会的市人大主任张泽高先代为传达两会的精神。

陆政东在部委也是熟门熟路了,不过这一回申请这个却也依然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而这个麻烦却不是最为关键的发改委,而是自于科委,甚至陆政东邀请他们去看一看对方都婉拒了。

陆政东细细一打听,才知道了怎么回事,原因无他,科委对于安新搞这个从骨子里不大相信。

这还得从安新高新区说起,安新高新区虽然是很早就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但是为了争取这个,当时安新的主要领导动了些小心思,做了一些手脚,但是批准设立之后,中央一位领导前往视察,结果安新的领导不小心把做的手脚暴露了出来,结果领导当面就批评了陪同考察的科委的领导同志。

而当年陪同考察的一位科委的干部现在正是科委的主任。

从科委出来,陆政东坐在安新驻京办的车上,低头冥思着,而他没说去那里,司机也不敢乱开,就看了看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小邓,小邓看了看后座,迟疑了一下才问道:“书记,是送您回家,还是到……”

陆政东在刚到京城和会议期间已经到外公那里以及舅舅姨妈和岳父家里去过了,他今天办事不顺利是那里都不想去了,于是微微睁开眼道:“送我回家吧,你就住驻京办吧。”

陆政东说着看了看窗外,窗外的风很大,沙尘很重,路上的行人中不少都带着口罩,陆政东不禁摇摇头,春天了,保留曲目“沙尘暴”又要开始了,这几乎在今后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京城的一个符号了。

而在十来年之后,不但沙尘暴,雾霾天气又会成为京城的又一个符号。

陆政东一边想着,一边下车上了楼,走进自己家,屋里也是空荡荡的。

雪玉春节出差之后中途回来过一趟,可没几天就走了,这又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陆政东站在窗边正抽着烟想着高新区的事情该怎么办的时候,手机响了起来。

陆政东心情本就不好,听到手机声音更是有些烦闷,索性就不理睬,只是对方似乎不依不饶,一遍不通又打了第二遍,陆政东这才皱着眉头拿起电话,一看是他那个“表姨”品宣打过来的。

陆政东到京城的时候给她打过一个电话,对他回安新之后品宣和她母亲对他母亲的照顾表示过感谢。

陆政东迟疑了一下,才接了电话,电话里品宣的声音有些着急的问道:“大侄子,你还在京城吧?”

陆政东嗯了一声,听她什么有些着急便问道:“还在,怎么?有什么事情吗?”

“当然有事情了,我人在山南省的西园,我钱包掉了,没钱回来不说,还把人家的东西撞坏被人扣下了,等着拿钱来取人。你快点送过来,我今天是倒霉透顶了。”

陆政东一听,本想让驻京办的司机去接她算了,可一想还是算了,他心里也闷得慌,开开车透透风也不错,于是就下楼开着雪玉的车出了门,去取款机上取了几千块钱,然后直奔西园。

西园距离京城不算太远,高速也就是两个小时的路程,陆政东到的时候远远的看到品宣站在路边,显得很是有些狼狈……

第115章吃霸王餐泡霸王吧

品宣看样子在公路边等了许久了,本来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就像染成了灰褐色一般,衣服上也满是尘土,旁边还有两个五大三粗的女人虎视眈眈的看着她。

看到车闪着灯往路边靠的时候,急急忙忙就伸着头往车里张望,看到是他之后,就像看到了救苦救难的菩萨一般。

看到这个老“欺负”他的长辈这副样子,原本心绪不佳的陆政东心里那种闷郁似乎一扫而光,看来人的快乐确实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政东,给他们六百块钱。”

还没等陆政东下车,品宣就赶紧说道,似乎一刻也不想多呆。

“六百不行,我们等了半天,这工钱得算。”

其中的一个女人说道。

“多少?”

“一个人四十。”

“四十,你们抢钱啊?知道不,北影厂门口拦活的一天都才这个价。”

“给这是一百,不用找了,谢谢你们没有太过为难我的这个长辈。”

陆政东心情高兴,也就不计较了,很大方的说道,说着拉开车门让品宣上了车。

陆政东一边开着车,一边注意着窗外。

“我现在真的是非常难看,你都不看我一眼?”

品宣见陆政东频频看向车窗外,终于是忍不住问道。

“不是,我家表姨就是落在灰堆里那灰堆都会变得光彩夺目,怎么会难看,我是怕你受不了这样的脏,看看是不是有可以洗澡的宾馆先洗个澡再回去。”

“哦,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