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担曛咀乓桓銮虻闹圃煲邓缴狭艘桓鎏ń滓谎蚁┖蚉X的产量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石油化工行业的整体水平。

可是人家建立在市区边上也没有人反对,而国内距离市区老远还会遭致强烈的反对,这真正是值得政府思考的地方……

第203章振聋发聩

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

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

发展与环保,开发与保护,这是西部大开发中一对矛盾综合体,而对于西部而言,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加上西部近百年来人们盲目砍伐、开垦山林,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很多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所以从一开始,中央对于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都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规定了许多项目,非环保测评不予上马,而且还推出了一项浩大的工程:退耕还林、还草。

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些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已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坡耕地。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泊不数断淤积,使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患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家也不得不年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投入防汛、抗旱和救灾济民。

特别是九八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更是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迅速统一了思想。

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被提上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决定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实施退耕还林,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这一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又能为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取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长江和黄河流域等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实施退耕还林,改变农民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使地得其用,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扩大森林面积,不仅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而且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增产增收。

而从刺激经济的层面讲退耕还林是现阶段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

虽然退耕还林提出的最初原因是九八年那场大水,但也切合了西部大开发的初衷,而这个项目也是西部办成立之后第一个真正主导并实施的项目,对于西部办而言,这个项目自然具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西部办的位置比较超脱,所以在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上一直都还是保持着一种相对客观的要求,也极力引导地方上能够注意把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

陆政东自然更是希望西部各地能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但愿望是好的,现实是严峻的,以GDP为纲的考核体系一天不破除,这样的严峻局面都会延续,地方领导有点见识的很多都心境浮躁,更有的是一向都急功近利。

陆政东希望在这件事上西河的主要领导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现行的体制下,一地主要领导的思想和意志往往就是方向,就是风向标……

陆政东一边思考着,一边步行回到宾馆,这些事情该如何表达,他还需要向一想,他也想再实地的看一看再做出结论才更有说服力。

回到西河,西原肯定是绕不过去的,虽然陆政东其实觉得西原也没啥值得考察的,不过作为西部做重要的都市之一,过门不入,搁谁身上都不是滋味。

而长滩更是绕不过去,所以陆政东的第一站就是长滩。

江至阳这一次陪同陆政东考察,肯定也是带了任务的,最首先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陆政东在炼油项目上再明确的支持一下。

现在省里主要领导也改变了原来的思路,这个项目只要是落户西河就行,按照江至阳的猜想,陆政东恐怕是倾向于长滩,毕竟他是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地方生活工作多年,有感情。

在去长滩的路上陆政东的兴致就很高,和省西部办主任以及陪同他下来的几个组长副组长天南海北的谈着。

省西部办主任主任盛和仁也是老发改委了,陆政东当初挂着计委副主任兼中小企业办主任时也和陆政东也共过事,虽然和陆政东分管的不搭边,两个人接触不多,但也还是有不少了解得,这一次陪着陆政东调研才真的让盛和仁感觉到陆政东是真的由内到外都有很大变化,尤其是流露出来的沉着自信,盛和仁只有在原来的省委杨书记身上感觉到过。?

“说实话,因为工作关系离开长滩之后,我也许久未回到过长滩了,现在各地发展都这么快,说不定我这个长滩人都认不得路了。”

盛和仁听得陆政东有些感慨也接过话头道:

“江省长,陆主任,长滩这些年里变化也是不小,我上个月去长滩考察退耕还林项目建设情况时也顺便看了看长滩集装箱码头建设情况,现在码头主体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估计十月份就要竣工,十二月就要正式投入使用,长滩原来作为西河的门户,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一直排在西原,云雾后的第三位,在建国之后,由于种种变化,变成了省里排名很靠后的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年,终于重新找回了她的位置。”

江至阳也笑着点头:

“长滩集装箱码头不但对于长滩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周边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像云溪,林淄都在其辐射范围内,这几个地区的大宗货物都可以借道长滩码头,这也可以增加竞争力,长滩作为西河很重要的出省通道,现在是充分发挥其作用,水路的运费很便宜,十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修建,进出西河的大宗货物有了更加便捷和廉价的运输渠道。对于全省来讲也是很有意义的,陆主任你可是长滩人,对于长滩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后一定要多回来走走看看。”

“实际上现在的集装箱码头就是在陆主任当年建设长滩经济开发区的时候修建的码头上建设的,由于当初建设很科学。扩建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专程从长滩岛省城来迎接的长滩常务副市长周伟力也在一边说道。

江至阳也清楚这事,其实也挺佩服陆政东的先见之明,当年长滩经济开发区资金那么紧张,他还硬是挤出一大笔资金用于码头建设,这样的眼光。

原来在长滩的军用机场由军民两用改为完全的民用,新建的长石铁路和原有的安西铁路在这里形成十字交叉,加上现在进一步提升的港口码头,基本上就确定了这座城市在一定范围中心枢纽的位置。?

“政东主任,现在西原市压力很大,过了今年,长滩在经济总量上是对西原的老大地位真正构成威胁了。”

江至阳说道。?

对于省里而言,自然是希望能够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相互之间更有压力才能更有动力。

“至阳省长,这话太过了,确实长滩这些年发展确实是挺快的,不过从总体上来讲,长滩和西原市没有可比性的,当然从目前来看似乎长滩已经具备了挑战西原的实力,但是也仅仅是具备了挑战实力而不是说就真的可以压倒西原。

西原的位置谁也无法替代,即使万一追上,GDP说明不了什么。西原特殊性准确的说不在其GDP,而在于它对于整个西河的辐射力和发展促进力,长滩顶多算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型城市,而西原的定位不一样,从国家层面来讲,西原市作为西部一个战略支点来考虑的,定位应该是综合性的大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型城市,为全省其他地市经济发展服务,提供包括金融支持、咨询培训、软件外包、信息处理、工业设计、文化增值、会展演艺以及商业贸易等高端服务。?

西原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一直有种找不到方向的感觉,显得有些迷惘,但底子毕竟在那里,一遇春风便化龙。”

长滩能压倒西原,一来事孙伟阳在长滩开创性的工作打开了局面,而继任者虽然都想着出政绩,但基本上是沿着孙伟阳当初制定的大方向走得,二来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西原这些年的确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换一届领导一个思路,折腾着。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定位非常重要,定得太低,会局限住一个城市的发展,而定得太高,摊子铺得过大,最后达不到那样的高度,那也会大伤元气。

我知道现在长滩从政府到民间都是财大气粗,一来是长滩的各种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二来也是因为长滩拥有丰富的资源,而这些年资源的溢价,资源价格上升也为长滩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股无法落入低利润的实体经济的现金流寻找到了宣泄口,那就是房地产,而高利贷等虚拟经济就源源不断的流向矿业与房地产。

说得更直白一点,长滩现在真正的发展重心已经转向了这一块,并且我听说还在学习鄂尔多模式。”

鄂尔多曾是西部贫困地区之一,依靠着能源和土地的溢价快速的发展起来,从能源上掘得的“黄金”投入资金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收益可以顺利回流到矿业与资金链。在这个链条中,重要的是两点,煤炭价格保持上升,房地产保持升值预期,资金链的紧平衡就可以维系,因为,总是可以从各个渠道借到更多的钱。通过这样的循环,迅速发展起来。

“鄂尔多模式确实有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我也觉得鄂尔多模式风险实在太大,鄂尔多模式就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个就是资源不但的溢价,一个就是土地的不断溢价。

特别是在现阶段经济正在处于上行区间,房价也还处于成长期,谁看着这两个东西都会一直坚挺的往上走,但是一个最根本的一条经济规律就是任何溢价到一定阶段就会回落调整,这是最基本的规律,一旦把重心完全放在这上面,国际国内的经济发生变化,那后果就很严重。

这个影响不光是经济层面,而且还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由于房地产和资源的利润吸引,很多从事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为了更大的规模不惜在民间借贷高利贷,一旦经济调整,那么煤炭等能源的价格就会回落,一旦回落,利润就很难保障,资金源头就会紧缩,而更要命的是经济一旦调整,不但能源的价格盛宴结束,房地产的盛筵也会戛然而止,一旦房地产市场转冷,致命的一击终于就会到来,依靠高利贷等资金建成的房地产,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买家,造成高利贷链条的断裂,高速运转的资金链迅速冻结,民间信用体系崩溃。

高利贷如强韧的绳索,一头系着矿业,一头系着房地产,如果崩盘,反过来沉重打击了矿业与房地产,局势更加恶化,一系列的问题就会产生。

高利贷如强韧的绳索,一头系着矿业,一头系着房地产,如果崩盘,反过来沉重打击了矿业与房地产,局势更加恶化,一系列的问题就会产生。

要是没有其他产业支撑,这些地方修那么多房子也就会变成无人踏足的鬼城,这方面的前车之鉴不少,比如珠海,比如海南,这两个地方十年没缓过劲来,再比如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碎,多少年都翻不来身,或许要不了几年时间,它的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就会被我们取代。

还有最直观的就是当年的股市,那势头让人们相信股市就只会涨绝不会跌,结果股市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顿时让很多人的发财梦灰飞烟灭。现在的房价就像当年的股市,总有一天会进入调整期,并最终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震荡。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愕然回首间,大家就会发现,经济下行期如退潮期,可以检验出当地经济的含金量,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实体经济究竟如何水落石出,裸泳城市如何淹在水中。

才会发现,当初超高的物价与房租赶走了当初的热心掘金者,他们在此地无法生存,也无法寻找到足够的发展机会。

当更让人头疼的是习惯了高额征地补偿、民间借贷高息、炒房暴利这样不费力来钱快的文化,很难适应实体经济的经营,这样又更难让经济得以恢复,要不了几年,你们就会看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陆政东这一番话简直如石破惊天,震得所有的人一时都沉默了。陆政东也就笑笑:“我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常见的经济现象,这不过是泡沫经济模式的翻版,只不过更加夸张,更加惨烈,速度更快。这不是某一城之罪,资源价格的上涨源于实体经济过热,而资源与房地产脱离地心引力,则受惠于不受控制、四处流窜的天量货币天量投资、过度的货币都脱不了干系,它只会推波助澜,一旦发觉不对更会落井下石迅速撤走,资本逐利这是天性……

我这也就是给你们提个醒,有句古话叫做极盛必衰,这方面的教训其实在国外发展过程中也是比比皆是,你们不妨找这方面的资料看看……长滩这些年确实发展得很快,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同时发展得很快,也就意味着有些基础性的东西不一定能跟上,长滩应该在发展的同时,加强内功修炼,多几条腿走路,不要把宝压在某一条腿上……”

第204章振聋发聩(二)

陆政东一席振聋发聩的话让车上几个人都陷入了思索之中,连孙至阳也都在细细咀嚼陆政东这话的意思,作为经济官员,他自然和老百姓不一样,他也很清楚有涨有跌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也知道追涨不追跌一向都是国人的习惯,有喜欢一哄而上,而这样的习惯又会进一步推高本就热点产业,导致过剩。

但是对于这两个行业来讲,目前似乎还没有这样的迹象,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很多人都人认为,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才刚刚起步,房价出现转拐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孙至阳虽然没有那么乐观,但在他看来,房价确实上涨得非常厉害,而这样快速的上涨肯定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不过在他看来,几十年持续上涨有点夸张,不过房价上涨持续十年,二十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在陆政东看来,房价几年后就会出现波动,陆政东这么讲又绝不是信口开河,也有一些道理,像北上广这样的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很高,那是有雄厚的本钱作为依托,作为一座城市,没有足够雄厚的可以支撑的其他产业作为后盾,凭着一些噱头大肆造楼,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一点,其实很多人能看到,但是很多时候,都会被眼前的繁荣景象所蒙蔽,所谓的一俊遮百丑,也只有到崩盘的时候才会猛然醒悟,那时候确实已经太迟了。

而且长滩是陆政东发迹的地方,陆政东给长滩的发展泼冷水,这肯定讲的是他最真实的想法,陆政东肯定不希望长滩的发展走弯路,或者出现不必要的挫折。

陆政东确实是有这样的考虑,现在的长滩有些苗头有些不大对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来之后,长滩的主要领导对于资源和房地产的热情太高,而对于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投入和兴趣明显下降,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作为一座地级市,当其房价、地价和西原或者其他周边一些中心城市并驾齐驱,也就意味着人力成本、消费指数等等也靠向这样的城市,特别是工业用地的价格和中心城市靠拢,必然会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些都和中心城市差不多,他们何必舍近求远来长滩?毕竟中心城市在很多条件上还是比长滩有优势。

当然长滩也一直在谋求计划单列,长滩的经济是上去了,这些年从这里升职的干部也不在少数,但是总的说来,和他们的期望值有差距,在他们看来,长滩把在身后的其他地市甩得老远,甚至都能对西原发起挑战,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长滩的政治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应有提高,对于长滩的很多人来讲,他们希望能将长滩列入计划单列市或者副省级城市,最不济市委书记也得挂省委常委。

计划单列市出现在八十年代初期,是让一些大城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这些大城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不是省一级行政级别,设立计划单列市的目的是要解决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政治与经济适当分开来发展经济的路子。

计划单列城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同省的行政隶属关系,仍受省的统筹、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领导,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出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等。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

设立计划单列市之初,并未对行政级别做明确解释。但逐渐形成四大班子主官是副省级的惯例。

从九三年之后的十年间,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基本就不再增加了,不过这些年一直有一种呼声,就是希望能够将冻结的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增加。

长滩市也是想接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让自己的城市升格一下,这样借东风的先例不是没有,比如借助三峡工程都有城市成为直辖市了。

其实长滩是想得太多了,不说长滩和东部一些发达的地级市相比还是有差距,就是并驾齐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体制本来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但毕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从总体上考虑,国家不但不打算增加,相反是想通过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的短期目标是:逐步取消计划单列市,之所以对现在的五个计划单列市没有取消,只是高层考虑尚不成熟而已。

陆政东知道到长滩,长滩市里的方方面面的人都要给他谈炼油项目的事情,谈计划单列的事情,所以先给他们泼泼冷水,降低期望值。

当然对长滩的发展能够这样说的人不多,西河省委省政府可以这么讲,不过西河方面在现在是不会讲的,而他算是长滩高速发展时期的人之一,作为长滩人讲这些话更合适一些,所谓爱之深才责之切,这么讲实际上是自己人才会这么讲。

长滩市也是刚换届不久,新一届市委也是踌躇满志,头脑有些发热,陆政东也知道他这番话很快就会被西河省里以及长滩知道,他要得就是这个效果,陆政东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头脑冷静冷静。

不管陆政东如何想,陆政东重回长滩,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县长,几年之后已经高升副部级,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和他以及他母亲在猪鬃厂一起工作生活过得熟人们更是互相议论着。

陆政东生于斯长于斯,对回到长滩也感到格外亲切,这几年时间里他没有回过长滩,其实也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愿意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毕竟太多人都知道自己的情况,若是高调回长滩,难免不引起省里边一些小鸡肚肠的人心里生出别样心思。

下得车来,长滩方面的人都已经候着了,虽然调离长滩也有七八年了,但陆政东依然在迎接的人群中发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孙至阳看着很多和陆政东熟识的干部很激动的样子,让他也有些羡慕,他也是从地市起来的人,但是要说能够和以前的同僚,现在已经完全拉开了关系,估计那些人见到他也就只有敬畏,像这么透着亲切,他自认做不到。当然各人工作风格不一样,不能说你和班子里干部一团和气就说明你能力强,你与同僚有矛盾就是性格有缺陷,膏药各家会炼,只要能医病就行。?

长滩这边安排的考察调研点也很细致,上午考察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重点调研长滩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和新建垃圾焚烧厂以及长滩去年新引进的一家外资企业,一上午时间安排得很紧凑。

下午时间也安排得很满,中牛在长滩略事休息之后,下午考察长滩经济开发区和集装箱码头。?

长滩经济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