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那天书明书记说过之后,和瞿邢琳单独见过面之后,他专门挤出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以协调为由去艾琳贝湖系统的进行了调研,又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资金的使用情况,这种深入的调查让艾琳贝湖原本一些隐藏的东西渐渐在他眼前浮现。

艾琳贝湖是重新开始在建设,但建设的东西很有限也很低端,不管是从基建还是设备乃至人员的招募与培训,这些投入合计起来,实际投入恐怕也没有一个亿。

碍着身边还有其他人,兰超华没多说,只是用怀疑的目光狠狠瞅了瞿邢琳几眼。

当天瞿邢琳就找来了,兰超华没客气,兰超华还未落座,他就道:“到底怎么回事,已经投入了六七个亿的项目就那样?”

瞿邢琳结巴了几下,嘴唇嚅动着,脸上也是一阵青一阵白。兰超华啪地将手里的茶杯放下:“我说瞿总,你不至于跟我和书明书记玩猫腻吧?”

“不会不会。”

瞿邢琳怯怯道。

“那好,我问你,艾琳贝湖到底在做什么,你们目的又何在?”

一听兰超华揭了底,瞿邢琳不敢闪烁了,结结巴巴道:“这个项目是有一些出入,设计投资十六亿,只是……”

“只是什么?”

兰超华一点也不客气,声音紧逼着瞿邢琳。

“只是艾琳集团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落实到贝湖这边的投资大幅削减,所以就……”

“偷梁换柱,拿着贝湖的钱建一些低端项目,能应付过去就应付,应付不过去就走人,是不是?!”

兰超华的声音更猛了,依他的判断,艾琳贝湖实际上艾琳集团一分钱没投,贝湖方面早就把一亿的资金打入了账上,然后又打入了一亿,加上艾琳贝湖以厂区作为抵押的贷款一个亿,总计是三个多亿了,就目前建的这个厂,总投资不会超过七千万,而且让兰超华更为震惊的是,这样搞下去,这个所谓的制药公司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科技公司,最多也就是生产一点低端的药品,艾琳集团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掩人耳目,是为了稳住贝湖,把贝湖方面后续资金骗到手。

可怕啊!

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个气球一旦被戳破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瞿邢琳脸红得手足无措,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兰超华如此不留情面地道破天机,让她无地自容。一方面她暗自感叹兰超华的锐利,啥也瞒不过他,周书明去了工地多少次,都没发现其中猫腻,兰超华一眼就能戳穿,可见他的洞察力有多强。

另一方面她担心兰超华因为和艾琳贝湖没啥干系而撒手不管,因为艾琳贝湖的困局远不止这些,项目好赖是建了,投不投产是另一回事,眼下瞿邢琳着急的,是整个资金链的断裂。

艾琳贝湖没钱了,空了!

瞿邢琳很清楚一个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人的问题;一是钱的问题。企业的资金就像潘多拉的盒子,如果运用好就会带给企业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活力,反之就会成为企业倒闭的终结者,而一个才在建设中的项目要是出了这样的状况,那什么都包不住了!

这个时候也许被兰超华揭穿那一层遮羞布也是一件不坏的事情,至少可以大家一起想办法,所以该给兰超华讲的看的,瞿邢琳都讲了,看了。

“秘书长。”

瞿邢琳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工商女强人的风采,怯怯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得十分别扭,就在前些天,跟兰超华在一起时,瞿邢琳声音里还是风情无限自信满满,而现在她毕恭毕敬站着,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等着挨批。

“这些情况书明书记知道不?”

缓和了一会,兰超华突然又问到另一个敏感问题,若是在平常,这种心知肚明的事情兰超华绝不会去揭开那一层遮羞布,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是顾不了这么多了。

瞿邢琳不能不答,道:“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

“啥叫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

瞿邢琳无法回答了,连她自己也困惑。周书明每次到艾琳贝湖考察,都在过问别的事,很少了解艾琳贝湖的情况,艾琳贝湖方面怎么汇报,他就怎么点头,以至于让瞿邢琳生出错觉,好像艾琳贝湖只要顶着个高科技的头衔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瞿邢琳面色早已苍白,那张在一向娇美的脸现在透出死人的气息,面部肌肉除了抽搐外,再就是绝望。似乎她拿出这些东西,也是万不得已的抉择。

兰超华很气,他感觉艾琳贝湖已经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境地,这尊周书明请来的佛,一直被省里捧着、供着,生怕哪处不小心磕着碰着了,伤及其他神经,尤其一些敏感神经,没想这尊佛现在露出魔相来,说是魔相都很不够。

估计是周书明的要求,瞿邢琳把艾琳贝湖极其隐秘的东西拿给了他。那是一堆账,是艾琳贝湖到贝湖后融资、投资的明细表,是艾琳贝湖巨额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但这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企业财务应该做的那种账,而是一笔“黑”账!

瞿邢琳倒是细心,太细心了,所有进入艾琳贝湖的资金,包括艾琳总部投入的,包括贝湖方面按协议如期做的投资,一笔笔记录得都很清楚。从账面看,艾琳倒不是空手套白狼,确也投入不少,大概有三个亿,但这三亿很快又从另一个渠道流出,也就是说,艾琳总部只是把艾琳贝湖当成了资金的提款机,先是按协议打进一笔钱,然后坐等贝湖方面的投入,贝湖方面的资金刚一到账,艾琳便迅速撤走自己的资金,麒麟贝湖这边,就只剩了贝湖方面的资金。这倒也罢了,追查起来,顶多是艾琳不够诚意,暗箱诈骗,倒也不十分可怕,至少不会把相关领导牵扯进去。问题出在艾琳巨额资金的去向,兰超华粗略算了一下,贝湖方面先后按协议投入差不多就是三亿。艾琳北湖又拿已经合法转入其手中的一土地及厂房,从贝湖各大银行抵押贷款近亿。银行和贝湖两方面的资金加起来,数额大约在四亿。数额如此庞大,实在出人意料。

这些资金被艾琳集团部门拆借走两亿八千万,剩下的用于艾琳贝湖建设性投资的,实际只有一亿多……

所谓的拆借,恐怕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艾琳贝湖这个项目就是艾琳集团策划的一个惊天大套,瞿邢琳只不过是一个诱饵,一个卒子,甚至什么到贝湖来的艾琳集团的所谓的董事长董事高管全是扯淡的,一旦真出了事情,这些人把瞿邢琳一抛,所谓的艾琳集团是国外企业就算是发起跨国诉讼,又能怎么样?

至于在幕后操纵的人只需要把参与此事的代理人切断,也就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了。

而那个艾琳集团的实际控制人、真正的幕后老板也绝不是什么洋鬼子,艾琳集团敢明目张胆掠夺,敢下这样大的赌注,拿到的底牌,就绝不只是一张红桃k!

就像一家国家级媒体在不久前刚刚曝出一个绝对的重磅炸弹那样,一个地方的巨无霸国有企业改制,两家民营买主的名称,在这家被卖掉的国企一个极小的圈子里一度被称为“绝密中的绝密”;正是这两家名不见经传的神秘公司,成为这一大型综合性财团的绝对控股人,若不是这两家民营企业实在显得是太急迫了,胃口实在是太大了,事情也就不会被曝光出来被捅了出来,从披露出来的这两家“幸运的”新主人往上追溯,则是层层叠叠密如蛛网的股权转让与交易网,而追踪到最后,这两家企业的控股者是来自草原上有点本钱的牧民。

几十上百亿的资产却由不及十分之一的价格购得,这是牧民能办得了的事情吗?!

傻子也知道那是不肯办到的事情!

而艾琳贝湖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想到这些兰超华心里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艾琳贝湖简直就是一巨大的漩涡,是的,漩涡!这两个字刚刚冒出时,他的神经差点崩溃。他被卷进漩涡里触目惊心的事实吓坏了,怎么会这样啊。

他接连发出一大串质问,他不知道是在问谁,更不知道谁能替他回答这些问题!

而瞿邢琳也应该是被利用,对于真正的幕后之人并不是很清楚,或者讲即便知道一点也不会牵连到对方,当然把瞿邢琳当成诱饵,给瞿邢琳的诱饵同样是很大,显然瞿邢琳也是发现了他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随时被抛掉的棋子,所以也是赶紧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瞿邢琳与其说是握住了命门,不如说是为自己握住了一张生死牌。

书明书记显然也是被利用了,被设局了,自然是不敢在艾琳贝湖的经济上伸什么手,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和瞿邢琳……

但凡和根基太深的人,打交道时就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这是兰超华多年总结出的经验,而且越是有深厚背景的人,就越不能有金钱上的往来,可以为他办事,办任何事都行,但绝不能拿任何回报。拿了,你这双手就永远不再是你自己的手,而成了别人搂钱的耙子!

他相信书明书记清楚比他更清楚这一点,所以在艾琳的事情上他是干净的,可是想了一下不禁苦笑,干净又如何?

这种事到时候后面的线一断,这笔账就记在了书明书记头上,一个权色交易让书明书记就跑不掉!……

这帮人简直就是无耻之尤啊,算无遗策!

兰超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件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可是这实在是太一厢情愿了,周书明慎重其事的给他讲这事估计也是察觉到艾琳贝湖有些问题,这些问题连金志凯都没办法解决,所以才会让他来协调,甚至为了这个还让一些事情交给其他人,就是想让他腾出更多的精力盯一段时间的艾琳贝湖……

兰超华心里满是苦涩,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置身事外,就算在这件事上他同样是干净的,可周书明这艘船他能下得了吗?

下不了啊!两个人关系太紧,周书明要是出事,那他也……

而且陆政东最近干着省长该干的事情,陆政东对艾琳不闻不问,甚至在会上从来不提,就算是首长视察,陆政东在那样的场合所讲的现在回想起来看似看和艾琳有点关系,可实际上细细一想完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套话,丝毫和艾琳贝湖真扯不上关系,陆政东这样按兵不动本身就是一盘棋啊,这盘棋哪天只要一动,那形势就更为急迫……

如此巨大的漩涡,时间也不等人,不能再到局面不可收拾的时候才动起来,那已经为时太晚了!

究竟该怎么办?

一个大的原则兰超华是清楚的,对于官场而言,所谓真相就是外界所看到的而已,在体制中有时候真相其实是个很模糊的东西,事实上在有时候真相并不是按实际发生状态来确定的,而是按实际需要情况来设定的,也就是为了隐藏真相,在这种大问题上必须需要一种新的真相来掩盖原来事实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真相。这恐怕是放之世界而皆准的世界通行的官场真相准则之一,比如著名的水门事件等等,若不是当权者操作失误,恐怕事实的真相就会淹没在历史之中……

一连几天,兰超华都想不出对策,但他必须想出来。必须要救火,书明书记轻描淡写中,就又把他拉进了火海,而且这火跟前面任何一场都不能比,前面那些火就算灭不了,烧到的也是局部,艾琳北湖这火要是燃烧起来,那就是尸骨无存!

兰超华也只有交代瞿邢琳尽最大努力保密,把事情按着好的方向发展,还有在账目上也要想办法做得更好一些。

瞿邢琳应该很清楚,她现在只能老老实实按他说的去做,要是再出意外,监牢的大门朝她敞开都是小事,香消玉殒都正常,她还年轻一点都不想死!

可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这最多是能够暂时延缓一下,真正要消除这样的危机还得想其他办法……

第129章走得太远(六)

杨启成在艾琳贝湖发现了不少疑点让陆政东更加怀疑里面有猫腻,而且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詹继东、罗志林的身影也在艾琳贝湖的事情里面若隐若现。

这就让陆政东不得不警觉,嗅到了一种别样的味道,艾琳贝湖肯定有很大的猫腻,或者成为了某些人的银行,公共提款机,这就让陆政东不得不考虑该如何应对此事,这不但会造成极大的国有资金的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好不容易在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那些规章制度和措施就会付之东流。

查,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没查出什么,伤不了对方的筋,也动不了对方的脉。第二个是就算查出了一点什么,也难以撼动对方。

因为要动艾琳贝湖,那肯定就绕不开周书明。

周书明的块头太大,要动一个真正的封疆大吏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起码也要上以及乃至最高决策层有这样的决心才行,何况他对艾琳集团这个很有些神秘低调的所谓跨国企业所知甚少,甚至连向来消息灵通的赵一芒,对海外企业比较了解的周毓宁都不清楚集团核心层的情况,而对于艾琳贝湖的具体运作情况也只是管中窥豹,全面的东西并不了解掌握。

面对对方庞大的关系网,在想要对其下手,千万不要忘记,它可以随时张开嘴巴吞噬掉任何不敬的人,在没有足够的把握前,不要正面交锋,否则那是天底下最危险的事情。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不了解得很是深入的情况下,贸然出手是绝对不明智的。

但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陆政东觉得也是非常不甘心。

当然这里面也不乏有自己的私心,陆政东重新审视着自己的灵魂,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真得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恐怕也不见得吧!显然要是真能动一动对方,对他肯定也是有极大的政治利益的,真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的话,也就不会顾忌周书明了。

但就这样放开艾琳贝湖,让艾琳贝湖成为某些人的提款机,造成国有资金的流失,陆政东心里又有些不甘心。

这件事动还是要动的,而突破口不能太显眼,必须要采取迂回包抄的策略,采取拔出罗布带出泥的办法,最好不要从贝湖的干部身上下手,最好是从罗志林身上下手,从罗志林那里看看能不能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然后采取剥洋葱的办法一层一层的往中间剥,这样既不显山露水就算查不出什么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进可攻退可守……

对于罗志林,陆政东是比较了解的,罗志林家世本钱虽然不足,但罗志林很会钻营人脉,在这点上赵一芒比他差了许多。

在结交朋友方面,罗志林的为人十分大方豪爽,一掷千金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平常事。京城某些要害机关的官员有不少都是他的坐上宾。

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容易获得罗志林的一些有用的信息……

这是一篇沿着山坡而建的别墅,别墅与别墅之间间隔非常宽阔,四周环绕的是小溪,青竹以及苍天大树,在隔离尘世喧嚣的同时又确保了业主的私秘性。如此人性化的设计,使得许多来客都为之拍案叫绝。

一身西服的詹继东从车上缓慢地走了下来,他的左手熨了熨腹部处的西服。时近五十的他不象其他中年男人那样大腹便便,对于身材,他始终都保持得很好。他认为身材的好坏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人的意志、毅力、精神气。

詹继东大跨步地走上台阶,这是他和央林芝临时“借住”的地方,当然借住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

央林芝亲手从詹继东手中接过包放在了桌上,现在,她是詹继东和罗志林之间的联络人,想到这一点央林芝也很是无奈,原本是想早点调到京城脱身而去,可现在却是越陷越深,她也就只有既来之则安之了。

央林芝见詹继东一坐下之前的精神就被疲倦取代,不由问道:“怎么这么累?”

詹继东伸了伸胳膊道:

“这几天,忙得跟什么似的,都是重要会议,就跟车轮转一样,从东头忙到西头。”

“我给你捏捏。”

詹继东趴在沙发上,而央林芝半跪在沙发上在詹继东的背上敲打起来。

央林芝一边揉捏着,一边说着话:

“罗志林的意思是还是要多接触接触其他人,比如老刘家的……”

詹继东舒服得有一句没一句的应承着。

“我和你说的,可千万不要忘了。”

可詹继东却只是嗯了一声,把她的话全当耳旁风,脸上顿时挂起了冷笑。可惜的是詹继东闭着双眼,正神游来哉,全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老公,舒服吗?”央林芝的声音格外的温柔。

“恩。”詹继东从嘴中吐出一口粗气,双目仍是紧闭。

我让你舒服,央林芝心道,左右两手在詹继东的腰腹处狠狠捏了一把。

“啊!”剧烈的酸涨让江青海立刻睁开了双眼,便见央林芝好整以暇地坐在沙发上瞪着自己。

“林芝,你这是做什么嘛?”

央林芝没有搭理。

“是我不好,我保证,以后在你问话的时候坚决不走神。”

“你刚才那叫做敷衍。”

央林芝一针见血道。央林芝是很知道男人的心理的,一味的温顺反而会让男人看轻,偶尔发点无伤大雅的小脾气,会让男人更有新鲜感和存在感,才会把男人抓得更紧。

“刘家那小子的事,还要三思而后行。林芝,你也知道,刘家和我们并不是一路的,和他们靠得太近,也未必是一桩好事,上面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难啊!”

詹继东把底漏给了央林芝。

詹继东摇了摇头,顿了一下才继续道:

“还是要继续抓紧罗志林这条线。这才是希望最大的。”

“刘老,无论在位与否,始终保持着不偏不倚,甚是中立,观其一生,似乎并没有和人结过大怨。以你的身份,拜谒刘老,执的自是晚辈之礼,叫外人看见,也无可厚非。”

央林芝明显不同意詹继东的意见。对于罗志林,央林芝一直都没什么好感这还是次要的,如今她的想法早已经转变了,她也想要弄些钱,这年头谁都靠不住,只有钱才靠得住,有了钱在手那比什么都稳当。

“话说得是没错,可那是从前。如今与刘家刻意靠近,或多或少有攀附之嫌。若让罗志林有所误会,也甚是不美。”

央林芝轻叹了一声:“那位,下一届恐怕也要到站了吧。以后的路呢,你怎么办?”

詹继东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知道你的意思,现在上上下下现在都盯得很紧,真要做生意的话,还是挑些本分的才好,刘家的那位也不是善茬啊!”

这年头有谁是省油的灯?罗志林如此,刘家的那位也是如此,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角色,只是詹继东还是迷迷糊糊的完全被罗志林掌握住了命门,才会真的相信罗志林,而刘家固然不是善茬总是实实在在的,央林芝也只能提醒道这样的地步,提醒得过多了,恐怕是适得其反,想到这里不由轻叹一声:“哎。”

詹继东也轻叹了一声:

“我也知道,你对罗志林有点看法,罗志林说到底也是一商人,商家始终把利字摆在第一位,其实有我在幕后把关,他们还怕赚不了钱吗?人呐,归根结底的劣根性就是太过贪婪!”

央林芝不由暗道,在这一点上她和詹继东难得的看法一致,但在另外一面央林芝和詹继东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罗志林在贝湖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多得让她都有些撑不住的感觉,央林芝很清楚,罗志林这么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詹继东轻点了一下央林芝的额头,笑道:“你呀,和他们还不是一样。我真弄不懂,你非要去京城的电视台做什么,我知道就你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去央视是完全够格的,可是去了又如何?难到就是因为你姓央,所以觉得必须要进央视才算圆梦?”

央林芝倒不是因为自己姓央就一定要去央视,而是因为就像有句古话叫做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她看来不到央视非主持,但现在她被詹继东和罗志林两人裹得越陷越深,就算能去京城,她现在也没有那个勇气留在国内了,她的想法是借这样的机会攒点钱,然后出国去,省得詹继东罗志林出事之后她在铁窗中度过余生,当然这样的想法她现在还丝毫不敢显露出来,而是白了詹继东一眼道:“哼,好心没好报,我也不想你因为钱的问题而栽下马来。”

詹继东一听不由呵呵一笑,亲昵的拍了拍央林芝的面颊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央林芝却是心里苦笑一下,知己?还是用交易最为贴切吧,就是她用肉体换取名利地位金钱,就这么简单……

※※※

周书明的书房里周书明和兰超华对面而坐。

“超华,来喝茶。”

周书明招呼着,兰超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想着怎么开口说艾琳贝湖的事情,这口子实在是太大了,不给周书明汇报,没有周书明非常有力的支持,单凭他一个秘书长根本就解决不下来,所以即便是有些犯忌讳,他也不得不来。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周书明把烟头按灭在了烟灰缸中,周书明戒烟已经很久了,这个时候又抽起了烟,而且抽得很厉害,也可以想见他心里恐怕也是……

周书明吃人的心都有,他在体制内浸淫这么多年,还从没被弄到这样狼狈的地步,所谓的投资就是一个天大的圈套,这些人利用他急迫的心里,再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完全被人给弄上套了,这些胆子也不可谓不大,可他又能如何?

现在他虽然贵为封疆大吏,可是短处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