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孙伟阳和肖清扬被紧急招到省委开会,是因为副省长姚志光违法违纪被免去职务了,省委传达对姚志光采取措施的决定!
姚志光是从京城空降而来的干部,分管省里的工业和外贸,和省里驻港的华河旅行社一女人有染,女人的兄弟也就靠着这样的关系在西河挂靠在一个空壳的国营企业做起了外贸生意,为了逃避关税将进口的一千台电视机整机报成零部件,在特区海关被扣押不说,还做出了处罚五十万的决定,还要抓人,这姐弟俩顿时都吓得目瞪口呆,这钱还没赚着,反而要陷进去!
兄弟女人的兄弟滞留在港不敢回来,可是在港日子也不好过——港商为了货款的事情也是对其采取了手段。
出了为了兄弟的事情,女人在姚志光面前哭哭啼啼,在女人哭哭啼啼的枕边风一吹之下,就打包票说没事,就让省对外技术合作办给特区某海关去函,这还不放心,又让省驻特区办的人去找海关说情,不过海关是海关总署垂直领导,根本就不买账。
姚志光见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他要高塘海关关长打电话找海关总署去求情,“照顾照顾西河”。为了加强说服力,他还利用自己原来在京城的关系,找经贸系统的帮助去海关总署去说情。但也被拒绝。
他想了又想,指示省计委和银行,给香港某公司付出一千台录像机的外汇。撒谎说,是该国营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支持他们解决这些困难。
事情到此结束,本来也没什么事情,但是坏就坏在姚志光觉得海关的人太横,他堂堂一副省长,海关一点面子都不给,说了些不该说的狠话,海关是啥部门?向来只有他威胁别人,就没有别人威胁他的份,结果一下就把这事给捅到中纪委。
姚志光这是撞枪口上了,从时间上看,姚志光干这事正是党代会期间,这完全是顶风作案,而且由于经济发展加速,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在经济上出问题出现抬头,党代会上还专门表示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姚志光这个时候出事,肯定要作为杀一儆百的反面典型。
姚志光出事了,孙伟阳出任副省长的希望非常大,从背景上讲,有省委杨书记的鼎力支持,从政绩上讲,长滩是全省发展最快的地市,加上杨成功任省委书记时间不长,中央出于维护其权威性,多半也会同意省委建议的人选。
这对孙伟阳是一件好事,也许对肖清扬也是一件好事,但对陆政东来讲,却是喜忧参半,如果肖清扬顺利接任孙伟阳的市委书记,对其影响不大,但若是换个市委书记,那就有些麻烦了。
自古就有一朝天子一朝臣之说,在孙伟阳眼里他是人才敢大胆使用,换了个人,只怕未必,何况每个领导各有各的工作方式。
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只有他去适应领导,他还没有强悍到新来的领导要来适应他的工作方式的地步……
回县城的时候,陆政东坐在车上也沉思着,由于姚志光事出突然,不管新任副省长是从上面调下来还是本身提拔,都将很快产生……
两天之后,市委组织部行文,陆政东的县委副书记终于变成了县委书记,虽然之前他主持工作,是实际的一把手,但毕竟挂着一个副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也存在着不少的变数。现在正式任命之后,他才是正儿八经的市委委员、县委书记。
陆政东见自己的副字去掉,也就清楚孙伟阳离开长滩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不过这一次肖清扬是功亏一篑,没能争取上市委书记一职,省里的意见倾向于从其他地方调一干部到长滩市任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的变动牵动着众多人的心,陆政东是其中之一,高士图也是其中之一。
高士图毕竟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现在依然是在人事工作这一条线,不乏这些消息的渠道。
得知孙伟阳离开长滩之后,也是弹冠相庆,高二楚更是兴奋异常。——陆政东是孙伟阳的嫡系,虽然孙伟阳是高升到省里,但是毕竟隔了一层,而新来的市委书记肯定对孙伟阳的嫡系是有所防范和保留的。陆政东日子不好过,他们的日子才会好过一些。
“爸,听说新来的市委书记是高塘的副书记,不知道此人如何?”
高二楚美美的痛饮了一口酒之后问道。
高士图品了一口酒沉吟了一下道:
“不是很了解,还需要再好好观察观察才能了解其禀性,但不管是谁,总比孙伟阳在长滩的时候要好。只要新来的市委书记在工作上对陆政东支持力度不够,陆政东在宜蓝的日子就很难过……”
高二楚点点头,想了一会才说道:
“这个陆政东还是有两刷子的,人虽然年轻,做事却还是有章法的,很有几分手腕,留在宜蓝始终是个祸害,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弄走……”
高二楚对陆政东在宜蓝采取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的办法还是心存忌惮的。
高士图摇摇头:
“这总是需要时间的,陆政东才刚刚扶正,新来的书记即使就是对陆政东不感冒,也不会很快就下手,因为那样会让原来孙伟阳的人感到紧张,势必会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绝对得不偿失,在新来的市委书记立足未稳之前,肯定不会在比较敏感的人事上做调整……”
高士图说着抬起头道:
“所以这段时间你还是要安分些,该配合政府工作的要配合,至于要让新来的市委书记对陆政东留下一个很恶劣的印象,这样的事情只适合暗中操作……”
高二楚微微点点头,并不接腔,此时他已经有了一些新想法。
高二楚把杨龙弄死的事情虽然过了这么久也没被发现,心里估计着杨龙的尸首恐怕都被鱼吃掉了,就是被发现也认不出是谁,现在心里的担心也淡了不少。
只要杨龙的事情没有问题,他完全就可以轻松上阵了,所以对于煤矿的安全整改也就没有之前那么热心了,毕竟整改要花费上千万的资金,这几乎是他所有的流动资金了,所以他现在也是来了一个干部们长使用的招数——态度很好,真要做的事情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他用上了拖字诀。
现在陆政东的最大后台调走了,陆政东整顿煤矿的事情搞不好就要寿终正寝,所以他就更要拖了,对于高士图要他配合的事情就没有怎么往心上去。相反,陆政东的这些搞法,显然是挡财路的,所以高二楚更希望想办法把陆政东早日赶走……
陆政东也感到了县里主要干部情绪上的一种变化,虽然这样的变化其实很小,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
如县长申国中,之前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申国中坐着的时候总喜欢微微往前倾着身子,而现在却是把头靠在椅背上,其实这表现出申国中的一种在他面前更放松的心态。这显然和孙伟阳调离长滩有关——申国中原来感受到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孙伟阳……
显然县里不少人对于他失去最强有力的靠山之后会如何还是拭目以待,县里的干部心理发生变化,势必对于县里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整顿煤矿的事情,如果不想办法,肯定又要增加不少的阻力……
就在众人心思复杂的想着这事的时候,中央正式批准孙伟阳出任西河省副省长。
“中央批准”和“中央决定”看似只有两个字不同,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央批准”是表明中央采纳了省委的任用建议,“中央决定”:中央最终决策的结果和省委提出的建议并不完全一致,或者省委没有提出建议则中央直接决定,就用“决定”二字。
这“批准”二字证实了陆政东的判断,孙伟阳是由省委提名向中央和中组部建议的。
市委书记孙伟阳正式离开了长滩,在离开之际,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来到了长滩,给长滩市四大班子领导们进行了集体谈话,高度评价了孙伟阳在长滩的工作和成绩,宣布了中央和省委的决定。
同一天,省委组织部宣布任命高塘市委副书记刘建中为长滩市委书记。
长滩,已经进入后孙伟阳时代……
第34章积极应对
新的市委书记上任,陆政东自然要去出席市里的干部大会。
等待刘建中的时候,陆政东对身边阳河县的县委书记文培元道:“文书记,有机会我可得到阳河来取经……”
陆政东虽然和文培元一样的级别,但对文培元很尊重,当年他在阳河是文培元力排众议将他提拔到乡长位置上,才有他一飞冲天的机会。
文培元接过陆政东的烟点上,笑着道:
“我昨天还在县里讲,宜蓝现在是发展势头很猛,我还盘算着到宜蓝走走看看……”
文培元顿了一下道:
“政东,我这可不是客套,我是清楚的,你在搞经济上是非常有一套的。”
陆政东道:
“阳河是市里的老大哥,宜蓝是小兄弟,能有什么经验,而且,我对阳河很有感情,即使真的是有点教训心得,也不会瞒着文书记的……”
正说着,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和新任市委书记刘建中在肖清扬等人的簇拥下进入会场,刘建中是典型的少壮派,年纪才四十五岁,进门之时一脸严肃,冷脸冷面,倒有些官威。
主持会议的是市委的张副书记,他环视了会场,对着话筒道:“这些天,大家就期盼着温部长领导和刘书记的到来,现在温部长和刘书记终于到了,我提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温部长和刘书记的到来……”
顿时掌声一片,省委组织部的温副部长笑着点点头,而刘建中只是微微笑了笑,抬了抬手,往下压了压,表示谦虚。
温部长例行的讲完话之后。
张副书记又道:“下面,请建中书记作重要讲话……”
其实这只是个形式,也就是在市里登场亮相,真正的施政纲领或是观点总是要在熟悉全市的基本情况之后才会逐渐表达出来。
但第一印象是,刘建中这个人应该是比较严厉和强势的人。
陆政东心里一边想着,一边也看着主席台上的肖清扬,肖清扬虽然看着很自然,但看似距离市委书记一步之遥,可这一步却难以跨越,想必此时的心里也是酸涩得很……
送走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之后,第二天上午,刘建中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所有的市委委员以及各区县不是市委委员的县委书记均参加。
刘建中抿了一口茶,才说道:
“由于我才刚到长滩,还没有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言权,所以今天我就不务实,先务虚讲一讲……”
一般情况之下,新任职的官员都要讲一讲自己的基本基本执政思路,这其实就是他的施政的纲领性的东西,所以与会的人君都屏气凝神地听着。
“要坚持发展为先,续写更好更快的时代篇章。当前,长滩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实现更大更强,是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的热切期待,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现实检验。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松、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和明年重点是要按照刚刚结束的全国党代会的精神,加快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刘建中讲到这里环视了一下会场的人才继续说道:“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要认真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和省里的精神,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一定要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确保上级指示精神在长滩得到全面贯彻、坚决落实;要讲纪律、讲大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市委的各项决策……
我相信同志们一定会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和厚爱,倍加珍惜全市干部群众对我们的期待和厚望,以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刘建中的具体情况,陆政东已经从葛正龙那里了解得比较透切了,刘建中在任高塘市副书记之前曾做过宣传部干事、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基本上是在党委一条线工作,不愧是政工干部出身的,口才极好,理论素养看样子也非常不错,虽然面前放着稿子,但基本都没看就讲了好一阵。
陆政东也认真的听着,讲话看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容,但是里面隐含的内容才是陆政东更看重的。
刘建中才履行,自然不会很明明白白的讲狠话,刘建中讲话也就两个基本点,一是如何发展,二是如何领导发展。但是实际上通篇讲话最后都落脚在不折不扣的执行市委的各项决策,也就是要执行他这个市委书记的决策,指示。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是把握住了主动权。
陆政东细细琢磨了一番,刘建中是初到长滩,所以是绵里藏针,心里也不禁有些感慨,能够坐上市委书记位置的绝不是善于之辈……
开完会,陆政东就马不停蹄的往县里赶,一路之上陆政东依然在揣摩着刘建中的讲话,也希望能够根据刘建中的讲话结合宜蓝的实际,做点事情,看看刘建中是个什么反应。
宜蓝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现在能出彩的地方不多,一个修路,一个整顿煤矿还有一个就是火电厂了。
修路这已经是宣传过了,再炒冷饭也没什么意思;而整顿煤矿,这只是孙伟阳的想法,刘建中是一个什么态度,陆政东暂时还摸不清;火电厂倒是一个亮点,但要拿这个来做文章却更棘手,因为里面牵涉到肖清扬,这一二把手的东西素来微妙,特别是刘建中刚到,操作不好搞不好就会让刘建中心里有想法,看来还是要从大处着手……
回到县里,陆政东也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市领导干部大会和是常委会扩大会议的精神,传达完之后,专门把宣传部长金立江和委办主任骆长松留下来交代着:“县里的报纸电视台,连续刊登和播放刘书记的讲话,这是我整理的刘书记讲话精神,你们以此为蓝本,组织理论水平高的同志,吃透精神,并结合宜蓝现实和整体发展思路,写出一系列有水平的文章,集中在媒体上刊登……”
说着又道:
“省商报的记者要下来,你们好好接待一下,这要到春节了,人家还跑一趟不容易……”
省商报的记者是陆政东邀请的,陆政东邀请省商报的记者下来并不是为了给他自己添光增彩,而是为了给刘建中看的。孙伟阳的离去,陆政东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他不奢望刘建中对他青睐有加,但是也不希望成为刘建中的靶子。
实际上,陆政东最希望的是能在西河日报上能出现宜蓝的文章,那是省委的机关报,刘建中更容易看到,但是时间紧,他和西河日报没啥关系,也就退而求其次。
官场历来的敏感的,内在的关系是最复杂的,市委书记的变化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他在宜蓝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整顿煤矿的事情,现在安全整顿都才刚刚开始,这只是手段,整顿的目的一是规范小煤矿,二是要堵截住偷税漏税,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
陆政东虽然也能从外面争取到一些资金和项目,但是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整顿煤矿,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这是宜蓝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才是真正实打实的可持续的财政来源。
接下来春节之后在税收等方面的治理那更是要戳到某些人的痛处,这就是矛盾。
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捂着盖子,谁都不揭而已,然而他真正要在宜蓝打开局面,整顿煤矿的事情就决不能半途而废。
矛盾,说穿了,其实就是权力问题。利益分配不均,利益受到侵害,矛盾就出来了。这其中也是一门深奥的哲学,如果大家都做老好人,遇到问题就掩盖,往下压,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矛盾;如果想解决,势必会得罪很多人,最为难的就莫过于是否下定决心整顿了。
所以得到新来的市委书记刘建中有限度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陆政东安排完这事,不一会,郑夏林就进来汇报说,慰问离退休老干部的时间到了。
陆政东就起身出门在院子里和申国中汇合了。
申国中脸绷着,看样子心里是有些不情愿是见那些老干部的,但是作为县长,申国中是不得不去。
陆政东也清楚原因,这些老干部资格老,退下去之后闲着发慌,心态也难免有些不平衡。
这在那个县都一样,只要是老干部们集中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对在任的进行批判,轻则是对县里的党委政府指桑骂槐,发发牢骚,搞不好就是直接骂娘。
去慰问的县领导挨骂也得受着不说,还得酒好菜地招待,还要意思个红包。
县里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县财政局大院里,之所以设在这里是因为财政局的二号家属楼实际上就是县里主要老干部和一些局长、主任干部居住的地方。
申国中是做好了挨骂的思想准备,但是走进活动中心的时候,几十位老干们都鼓掌,那热情劲儿让申国中感到很纳闷,他当了几年的县长,每年都要被骂得狗血淋头,今天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第35章积极应对(二)
申国中对于老干部们的热烈很意外,但陆政东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都说老同志是党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当然得敬起来。但实际情况却根本不是这样,现在大多数县财政都挺困难,老干部的待遇也就那样。
其他人都认为退下来的老干部就是天津的包子,陆政东却不这么看,这些人多少在市里省里有点熟人,在基层有点威信,争取到这些人的支持,其实也是争取到不少人的支持。从他到宜蓝上任伊始,他对这些老干部都很尊重,有什么好事也没有忘掉了这群人,加大对老干们生活福利的保障,可以说现在老干们待遇比之前高了不是一点两点。
特别是孙伟阳调走,他更是需要得到这些老革命的支持,所以这次茶话会陆政东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其实做这些事情花钱不多,可老干部们退下来之前都是有职有权的,在乎的是这份尊重、重视和关注。
加上这些人一贯都认为修路是好事,盼了不少年都没有见宜长路修好,陆政东一到宜蓝就着手把宜长路修了起来。自然对他还是有几分好感。
申国中很快就明白现在这些老干部为啥都这样高兴了,心里想到陆政东可真是会见缝插针,不由有些酸溜溜的,又有些有些懊恼,他作为县长,其实想要拉拢这些人,比陆政东更方便。——县长管财权嘛!
只是他以前老在县里呆着,这些已经不在位置上的老人在他眼里是熟视无睹了,引不起他半点波澜了,现在看来还真是失策,今后可不能再疏忽了……
开完老干部的茶话会,陆政东第二天又被刘建中召见到市里。
刘建中上任之后就单独召见下面各区县的一把手肯定也是想在春节前摸摸底。
第一次正式汇报工作关系到在新来的书记心目中留下第一印象,肯定是马虎不得的,陆政东也是思虑再三。
陆政东到了市委,刘建中没用原来孙伟阳的办公室,而是临时用了孙伟阳隔壁的办公室,至于刘建中今后要用的办公室还在装修之中。
刘建中暂时用的秘书,陆政东并不熟悉,坐在那里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便打量着房间,心里想着,换一次领导就装修一次办公室几乎已经渐成一种趋势,有时候有的办公室由于领导换得勤密,一年两年一装修也是家常便饭。
人走政亡,一个道士一手法,前任的一些做法,不管好坏,通常是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新花样,不然似乎都不能显示继任者的能耐。
等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才轮到了陆政东,陆政东进了办公室之后,刘建中示意他他坐下,先把手头的事情处理一下再说。
不少领导人都喜欢用这一招来体现权威,特别是他这样年轻的干部,往往在领导的心目中都属于心气比较高一类的,为了打压打压,往往最容易享受这样的待遇。
陆政东对此心知肚明,就很沉稳的坐着。眼角余光瞟了瞟埋头处理文件的刘建中。
差不多又过去了一刻钟,刘建中才抬起道:
“政东同志,你可是全省甚至恐怕全国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年轻好啊,朝气蓬勃,想必宜蓝的各项工作一定也是欣欣向荣……”
陆政东知道刘建中刚到长滩,给他的汇报时间不会太多,陆政东摸不清刘建民的水深水浅和具体想法。所以在汇报工作中尽量不提孙伟阳的观点,尽量客观,扼要的宜蓝县里的整体现状和目前的工作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和大体安排做了汇报。
听完介绍,刘建中道:
“宜蓝的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宜蓝虽然现在起步比较晚,但资源丰富,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如何实现宜蓝跨越式的发展,主要还是要把握住大方向,要有政治敏锐性,更要有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个领导的风格不同、理念不同、阅历不同,对于事物的看法自然也就千差万别。虽然刘建中只是泛泛而谈,但是陆政东还是听出来刘建中对于宜蓝的工作抱有相当保留意见。
可陆政东不但要听着,还要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