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且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这个世界里的读者们,根本就没有读过《诛仙》原版,又拿什么来和他的《诛仙》2。0版做比较?

所以当他在炎幻网上面,一口气发表了《诛仙》第一部的前半卷以后,最开始没有什么反应,可仅仅只是一个礼拜以后,这部作品的网络点击量,就以一种直线上升的态势,开始横扫炎幻网的大部分榜单。

而男生在上传这部经过改动的作品时,初衷就是要检验一下,自己的改动到底能不能和前世一样吸引读者,因此并没有通知炎幻网那边。所以在看到了忽然冒出来的这部小说以后,炎幻网负责东方仙侠内容的编辑,马上就急不可耐地通过编辑后台,给男生的作家帐号发去了通知。

“您好,您的作品《诛仙》,已经被提交签约,请您尽快通过自己的作家后台,联系编辑‘西瓜’,或者是添加qqxxxxxxxx。联系编辑时请注明个人验证信息。我们会继续关注您的作品……”

在看到这条信息以后,男生立马就哭笑不得了,不过他可没有什么调戏自己手下编辑的恶趣味,而是找了个时间以后,直接过去炎幻网编辑部所在的三楼,和现在炎幻网的总经理郭寅说明了情况。

在得知杨一的来意以后,郭寅的脸色,和之前的男生也没有什么不同,一阵无语后,直接叫来了负责炎幻网东方仙侠内容的编辑西瓜,直接就说明了情况。被自己老大叫进去的时候,那名小编辑心里面还很是忐忑不看,可在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顿时就尴尬在郭寅的办公室里面,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自己这是有眼光呢,还是有眼光呢,还是有眼光呢?居然在日更新上百本作品的仙侠频道里面,一眼发现了自己老大的老大的作品?这种抱大腿的功力,也算是炎幻网编辑部里的一绝了吧?

所以后来当这件事情传开以后,还一度成为了炎幻网这个部门里的笑谈,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当事情弄清楚以后,杨一自然不会再继续隐藏下去,再说他一开始也没有扮猪吃老虎的打算,纯粹只是想检查一下自己的改动是否成功。因此接下来的时间里面,郭寅自然也按照他的吩咐,开始在炎幻网全站强推这部新《诛仙》,几乎没有多大会儿功夫,这部作品就雄霸了全站所有的榜单。

而既然是要全力推广这部作品,单单就炎幻网的宣传,杨一自然不会满足,在从先前的读者反馈里面,收获了足够信心以后,男生还让一样导航和一样搜索那边也同时出手,前者直接就在导航页面的首页,放上了炎幻网《诛仙》的链接,而一样搜索那边的广告词联盟位置,他也推掉了一个广告业务,转而“假公济私”把《诛仙》换了上去。

这样的多管齐下,在他手中已经和原著有了很大不同的《诛仙》,也是在最短时间内,就有了最大的知名度,对于国内整个幻想文学体系的冲击,几乎都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

得到了推广后的十多天里面,炎幻网的《诛仙》书评区里,几乎每天都能新增加一两百条评论,至于在这些评论后面跟帖发言的书友,更是数不胜数。而对于前世“”里一些红书火书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的杨一,就更加放下心来——要知道前世那些点击量吓人的“神书”,一天能够引发的话题评论,也不过五六百条而已——在没人刷屏或者是屠版的情况下,而对比两下里互联网网民数量,以及网文读者的数量,可以说男生这本新《诛仙》,已经吸引到了炎幻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注册读者,也丝毫不为过。(未完待续。。)

960。是杨一的《诛仙》,也是华夏的《诛仙》

“太好看了,我靠龙大大你怎么能够写出这么好看的书?想象力简直都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了有没有?求更新,跪求!对了,你要是出书,我一定买一本回去收藏!”

“什么叫超越人类平均水平?是超越人类最高水平好么?看看龙大的设定,我就敢说华夏没一个人能和龙大相比!”

“老大,张晓凡和林静宇以后会不会闹翻啊?一个是青云门的天才弟子,一个是获得的了魔教宝物的不起眼路人,对他们两以后的立场,我很担心啊,大家猜大大会怎么处理两个人的关系?”

“林静宇明显就是个配角好吧?我倒是觉得小灰才是真正的男二号,你们都没看那个什么曾疏书,都发现这猴子很吊了吗?按照龙大这个伏笔来看,说不定是什么孙大圣的徒子徒孙不一定!”

出于某种后世网文读者人尽皆知的恶趣味,男生在注册的时候,给自己选了个让人无语的“龙傲天”作为id昵称,但现在看来,这个名字似乎也是注定要爆红的那种,属于地球这个位面的“气运之子”,眼下“龙傲天”的知名度,和《诛仙》这个名字都不相上下,在一样搜索那边的搜索热度,也是一直火热无比。

不过只要是还在华夏,那么除了人民币之外,就永远不可能存在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事务,就算是经过杨一精心修改的《诛仙》,同样逃不脱这个命运。

无数的叫好声和支持声中,也不乏一些反对的意见。其中有些倒也不能算是纯粹的反对,而仅仅只是读者们的个人意见。算得上是以个人角度出发,希望杨一和他的新《诛仙》更好一点。

“《诛仙》的确是一本神书。不过大家没有人觉得,老是把目光放在门派里面,眼光格局都有些太小了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蜀山剑侠传》,这本书才是我们华夏仙侠题材小说的开山之作,而在《蜀山》里面,人家还珠楼主重点描写的就是正邪之争,还有天下大势,如果都像龙大这样,一卷都写了好几十章。还是青云门这个小天地,那么我看以后的成就也比较有限了。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期待这又是一部新的《蜀山》呢。”

“《蜀山》是什么我没读过,但《笑傲江湖》我是看过的,难道大家不觉得,这本《诛仙》和《笑傲江湖》很像吗?差不多的师傅,几乎完全一个样子的师母,还都有个小师妹,不过就是《诛仙》没有这么大的反转和铺垫。在青云门里面也弄出来一个正儿八经主角的大师兄……但不管怎么说,我也感觉《诛仙》的格局有点小,别看里面一道仙法就能开天辟地,但说起来还不如《笑傲江湖》里面。对江湖势力的描写呢……”

类似这种的评价并不多,但却代表了极少部分读者的共同意见,都是觉得杨一这种极力描写门派琐事的手法。有些太过小家子气,或者说是读起来有些幼稚了。希望他能够让文章看上去“大气”一些,“成熟”一些。

不过对于这种评价。杨一看到后也和没看到一样,尽管知道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出自好意,但却全无听从的意思。

因为他的目标不是《蜀山剑侠传》,而是眼下正在华夏市场大行其道的《哈利波特》。

前世里面,对于《哈利波特》为什么能够火爆全球,业内的一些相关分析,简直不要太多,零零总总的意见加起来怕不有好几十种。但其中为人所公认的一条,就是抓住了青少年读者,尤其是相对低龄读者的胃口——少年,冒险,奇遇,新奇的学习生活,友情,战斗……无数的因素加在一块儿,说穿了《哈利波特》就是一部中二少年冒险奇遇记,当然,里面的那个主人公没有表现出太过明显的中二思想。另外加上整部作品都处于一种“正能量”的氛围包裹中,不仅有精彩的故事剧情,更有充满了童趣的孩子们的世界,和“像”孩子一样的成人角色,所以为低龄读者喜爱,也是必然的事情。

就如同杨一看到过的那些评价和分析——这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他的坚持不屈,他对未来的信心,都是现实生活中必备的东西,但却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这一个系列的小说,并非让孩子通过幻想来逃避现实,而是帮助他们去了解怎么样克服生活中的挫折。试问一下,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哈利。波特做过的那一切呢?

所以男生通过总结无数人的无数意见,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争取到了低龄化的读者,也就是争取到了市场。

一个成年人,有可能对《蜀山剑侠传》感兴趣,但更多的可能是不怎么感兴趣。

毕竟在经历了社会的种种打磨后,在经历了年少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之后,再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时,那些曾经的悲欢离合,也只能化为一声怅然的叹息,在叹息之后,想想自己还要面对的现实时,又有多少人可以继续坦然微笑?

光是现实中的磕碰,就足以磨平那些意气风发青年的棱角了,有关情情爱爱以及奇思怪想,一时间或许能够吸引到部分人群关注,但却很难持久。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被称为成人童话,受到广大读者们——准确说来是成人才读者们的热捧,固然有这些武侠文学作品的作家们,都是一代大师的原因,笔下文字让人欲罢不能,但同样不可以忽视那个特殊年代所造成的影响,时势能够造就英雄,也同样能够造就特殊时期传唱不休的各种文化现象。

而这个时势,作为一个投身于文化产业的人来说,杨一自然是清楚的——那个年代里面,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有些贫乏,哪里能和当下比较?曾经一部小说就可以让人打发很久一段时间,而换了现在,唱歌麻将朋友聚会家人出游,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没必就盯着一些文学作品看。

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面,曾经出现过的“成人童话”,自然也不可能再度出现了,要想让作品叫座又叫好,就只能在青少年群体上下功夫。《哈利波特》就是在无意中契合了这一点,所以才能够以西方魔幻文学的面貌,却在华夏市场也揽获让人咋舌的销售数据。而杨一想要自己的《诛仙》2。0版也获得和《哈利波特》一样的成功,照着前辈们已经走过一遍的老路,重新走上一次就可以了,而不是坚持老《诛仙》的感情路线,或者听从炎幻网上面,极少数书友们的评价,让整篇作品的风格都偏“成熟化”一些,丢弃“学院”也就是现在这本《诛仙》里面的“门派”戏份。

不管杨一是怎么考虑的,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被他改版以后的《诛仙》,七成因为作品本身的吸引力,三分因为营销上的给力,所以在炎幻网那边制造出一**热潮后,还把这种热潮也带到了线下。

魔都这边的《文荟报》,在和阳一文化有过几次接触以后,因为合作过程比较顺利,所以也逐渐变成了阳一文化的“有好单位”,还没到“御用媒体”那一步,但阳一文化里面的诸多高管,觉得照这个架势发展下去,对方由“有好单位”变成“御用媒体”,也花不了太多时间了。

所以当《诛仙》引发了热潮之后,也是对方首先在自己的舆论战线上发起了推波助澜的攻势。

华夏农历年新年前的最后一起特别版上面,在副版的首页头条上面,就是《文荟报》副主编亲自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从《山海经》,到《淮南子》和《搜神记》,再到《述异记》,以及后面广为人知的《封神记》,《西游记》,《聊斋》,这一类描写华夏传统神魔鬼怪妖的文学作品,在广大人民群众里面,一直都是有广大市场的,大家爱看这些作品,也想看这一类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满足了我们华夏百姓对于奇异世界的想象。然而自从上个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这一类文学作品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却近乎绝迹,民国时期的一本《蜀山剑侠传》,当年让无数读者甚至文学大家都惊为绝世之作,其后百多年,再也没有类似的文章出现……

可是现在,阳一文化旗下的炎幻,这个以经营网络幻想文学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站点上,却出现了一部让人读来不忍释卷的《诛仙》,不得不说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复苏迹象。虽然这部作品和很多读者们固有印象中,华夏神话就是女娲伏羲,玉帝老君所组成的内容不同,而且就连人们熟知的如来佛祖,也变成了一个“天音寺”,但作为典型的“华夏式”文学,大家对作者这种小小的改动,其实并不太在意,接受起来全无难度,而且相比较现在同样火热的《哈利波特》一书,我想“太极玄清道”和“神剑御雷真诀”,应该比“羽加迪姆勒维奥萨”更让人感到亲切吧?

或许“邓布利多”的确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但就笔者个人而言,对于那个胖乎乎看似严苛实则爱护弟子到了极点的“田不易”,总觉得更像是曾经的师长一样亲切……(未完待续。。)

961。理想步步实现

“老田,我这边还有一篇稿子,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润色的,如果没问题的话,那就投给你们了。”京城一处闹中取静的宁谧茶楼里面,迟济人挥手让旁边的服务员退下去以后,就从身边的公文包中取出几张稿纸,轻描淡写地推给了对座的人。不过从他的脸色倒也能看出来,他的内心远不如表情这般波澜不惊。

“又有稿子了?什么稿子,要是老迟你的大作,那倒是正好赶上我们年前最后一期刊发出来。”被称为老田的男人笑了笑,顺手接过稿纸,但随意看了两眼后,原本轻松随意的姿态,就变成了一脸的错愕和为难。这人看看自己面前的老熟人,又看看手中的文稿,终于忍不住苦笑一声:“老迟,你是不是和这个阳一文化,有什么过解?如果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看让老赵出面做个中人,帮你们说和说和怎么样?这一而再地和人家过不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这人就是《青年文艺报》的一个副主编,是和迟济人一块儿下过乡的知青,所以尽管知道后者的性情不算大度,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睚眦必报,但因为早年间的那些情份,所以彼此间的联系一直都还算紧密,有时候尽管不认同对方一些做法,可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想法,也就做鸵鸟状自己把自己混弄过去。上一回刊登在他们《青年文艺》上的稿子,也就是针对杨一说男生文学创作不应崇洋媚外的那一篇,就是他却不过迟济人的说项。犹豫了好一番后,最终勉强刊登出去。

因为那篇稿子。这个“老田”,还很是被单位主编还有报社副社长都给埋怨了几句。说现在国内对“悦而读史”这个人全都一片赞美,而且那个年轻人也和他们《青年文艺报》没什么梁子,可现在却不明不白得罪了对方,问他怎么就看不清形式。

被自己上级还有老领导说了几句后,老田心中也是一肚子委屈没办法辩解,心道还不都是老迟,说什么他那篇稿子登出来,也不算什么坏事,甚至连反对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对某些现状的提醒,自己这才勉强通过的么?现在好了,你们也都认识老迟,不好直接过去质问他,倒是一个两个都拿自己来抱怨。

是以有了前面一次的经历后,这位副主编也颇有点被老熟人给卖了的感觉,眼下又一次看到迟济人的稿件,哪里还敢应承下来帮对方发表?

这篇稿子写的什么——笔者曾经质疑过那位“悦而读史”也就是杨一这名青年作家的写作动机,可对方非但没有回应。反而通过其手中所掌握的“炎幻”,推出了一部神怪小说《诛仙》,这种做法到底是证明其人并非笔者所指责的那样,还是寄希望于用一部并不具备太多文学性的神怪小说来转移大众视线。就很难说的清楚了……

要真把这一篇稿子也刊登出去,那《青年文艺报》可不就是被架在火上烤了么?到头来自己得罪的可不仅仅只有阳一文化,估计魔都作协那边也要跟自己急眼。而且前些日子因为花旗国那边。对于对方那部《帝国的崩塌》是否有资格获得普利策奖,两派论战的硝烟尚未散去。弄得“悦而读史”这个名字在国内影响力之大,风头之劲也是一时无两。自己要真把这篇稿子交上去了。估计不用等刊登以后的影响,手底下的编辑就会首先去总编那儿打小报告。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除了傻子,还有谁会去做?

因此只是随便扫了一下评论文章的开头,老田就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能再因为什么老同学老熟人的情面,就毫无立场了,这一次的浑水,自己决计不能淌进去。

迟济人听了老田的话,哪能看不出来对方的犹豫,虽然心中冷笑连连,但嘴上自然是不会承认的,只是一个劲儿摇头:“要说过解,真的算不上,我就是觉得年轻人风头太盛,也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定人家以后回想起来,还要因为这个事情感谢我哟,哈哈哈……算了,我们两个人都是老同学了,在这里我也不怕跟你一个人说实话,主要是我有一本诗集马上就要出版了,所以想借这个机会,也算给自己炒作一下。这个忙,老田你无论如何都要帮帮我才行。”

迟济人心中的确打得这个主意,如若只是为了发泄心头不快,他是决计不会平白无故就去招惹他人的。上次在和男生碰面时,杨一毫不犹豫的拒绝,虽然也让他很是恼火记恨,但也不至于让他摆出一副全民公敌,非要和大家唱反调的架势。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想办法让他自己的作品有个好销路,到时候诗集的销量上去以后,自己的这些做法就算被人翻出来,也可以解释为是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然而他的算盘固然打得响亮,但对面的老田也不是缺心眼的人,心忖你倒是接着别人的名气打了一手的好广告,可我算什么?回头还不被人记恨上?

“怎么,担心做了恶人?”对于老田的心思,迟济人也把握的一清二楚,随即就笑道:“放心吧,我看你们的周社长,回头也是要感谢我的。你想想看嘛,现在那个杨一这么火爆,搞出来的动静这么大,这一篇稿子一旦刊出去,引发的关注可不是一星半点,到时候不单单我跟着沾光,你们《青年文艺》的销量说不定也能见涨,大家都能双赢的好事情嘛。”

发行量是上去了,但我们《青年文艺》的名声不说臭不可闻,但也绝不是什么正面形象!

老田在心中嘀咕两句后,面子上到底推不过,就强装笑脸勉强敷衍下来:“这样吧,我个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因为老迟你上次那篇稿子,我们周社长可是说了。再有和阳一文化那边相关的稿子,都要主编副主编三个人全部审核一边。集体通过了才能刊登。这一次回头给老王他们看了,要是他们通不过,你可不能怪我。”

老田的这番话,让迟济人立马不痛快起来,但对方有理有据,原因说得清清楚楚,他也不好继续强求对方,只能打了个哈哈,先把场面给圆下来再说。

……

“小一。新华那边说了,可以搞这个新年热卖活动,不过他们也有要求,就是尽量让阳一出版今年推出的几本畅销书的作者,都能集体到场来一个现场签售活动。我想了想,光是你一个人就有占了两本书的名额,剩下来还有那几个小家伙,只要全程承担费用,请过来的问题也不大。所以已经答应了他们,你看……”

杨一的办公室里面,赵书仁精神矍铄地正在汇报情况,说起来这位老人在阳一文化里面。也是彻底焕发了第二春,颇有些老当益壮的架势。而随着男生越来越多的畅销书出手,现在一本《帝国的崩塌》在花旗国都搅的风云四起。赵书仁在除了新华和邮政渠道之外的全国各地总代面前,也是愈发有了面子。长期被人求上门办事。

而他口中所说的“小家伙”,就是男生一年半之前。在第一次新概念决赛结束之后签下的赛车手小四等人,几个人有了重生男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个人文学品牌,配合阳一文化的推广能力,这一年多也都是名声大涨,虽然不说和“悦而读史”一样,具备读者群体中的全面制霸能力,可各自的青少年粉丝尤其初高中这一阶段的读者,却是比杨一记忆中的前世要多了不少。今年阳一出版年中统计的时候,三人各自的作品,也都进入了畅销书行列,尤其是赛车手的《三重门》以及小四的《岛。文学》,更是只差一步,就迈进了准超级畅销书的门槛。

听了赵书仁的汇报以后,男生自然是非常痛快就点头通过了对方的提议,这种对阳一文化有利,对整个华夏图书市场推动同样有利的事情,从来都是不嫌多的,所以他马上给总裁办那边打了电话,询问过自己的行程安排以后,马上给赵书仁做出答复:“那就二月六号那一天吧,八号小年九号春节,六号那天是周末,成年人也有时间带着子女去书市走走看看。”

赵书仁闻言,心里也有了底,正准备笑呵呵离开的时候,忽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你看我这个记性,差点儿就忘记了还有一件事。那个,小一啊,你那本《诛仙》的实体书出版,自己有没有安排?如果没有的话,那我这边就给你准备了啊?现在已经有几个总代,都打电话过来问过了,都很看好这本书的情况。”

在炎幻网那边取得了成功以后,《诛仙》的话题随着一样导航和一样搜索的全面推广,也在全国范围内的读者群体里面,广为传播起来。这个时候的炎幻网,聚集了一批国内最早的网络幻想文学作家,如果单纯以作品的文学性来评价,此时的幻想文学算是最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