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红颜-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秋知道他也想再进一步。
但是顾秋对从政军的执政理念,似乎有些不太支持,从政军还是过于保守,他在这个年龄上,顶多能到市里哪个局当个一把手,要是再想上去,已经不可能有机会了。
现在他是副处级干部,调到市里去当局长,倒是有可能。从彤就跟从政军说了,“爸,你别太急,这种事情组织上会考虑的。”
从政军心里明白,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如果上不去,就只能安于现状了。
象他这个年龄,肯定是到市局混个正处,把级别提上去,退休的时候福利能好一点。
跟女儿女婿聊了一阵,从政军也没有说其他的。
顾秋对从彤说,“爸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
从彤道,“唉,不提了。前段时间他和妈妈吵架,我都没有告诉你。”
顾秋就问,发生什么事了?
从彤撇着嘴,“还不是你们男人的事。”
男人闲不住,容易出事。
顾秋一下就想到了,心里有些惊讶,不会吧,岳父大人也老来骚?
从彤倒是清楚,说从政军和一单位的财务有什么暧昧。她相信这些事不是空穴来风。
老妈是什么样的人,她最清楚了。
哪能容得下这个?要不是从彤劝她,估计要闹翻。这么多年,从彤依然记得谢毕升家的事。
当时就是这个母老虎发威,搞得谢毕升灰头土脸的。而且现在很多丑闻,都是因为家庭矛盾引发的。
所以从彤跟老妈这样分析,反复劝慰,才把事情压下去。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利用这种事情做文章,会把一个人的名声搞臭。
顾秋笑了笑,“睡吧,过两天就要去住宾馆了。估计几天都不能回家。”
冰灾过后,终于迎来了这次换届选举的日子。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极为兴奋的时刻。
但对小数部分人来说,也不尽人意。
对于普通群众,没有太多人在意这些。谁当领导,他们都不是太关心。但是体制内部,却是紧张又压抑。
公安系统的同志,全部出动,并要求加班。他们要维护会议的顺利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这些人都住在宾馆里,禁止外出。
这当然是为了防止非法拉票,或搞其他的小动作。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
先说达州的事,由于葛书铭同志舍己救人,又在工作上极为出色,他成了达州市委书记,真正的一把手。
级别当然还是正处,但对葛书铭来说,这次又是他人生中的里程碑。
葛书铭跟齐妃谈起这事,他在说,自己是因祸得福。本来他以为,没这么快升上去。在他的想象中,他可能还是当市长。
当没想到,上面竟然安排他当了书记。
市长由方正刚接任,前段时间,方正刚老婆的事,让顾秋一度误会他。但方正刚背后有人,所以他还是如愿以偿了。
顾秋的同学吴承耀,成了宣传部重要骨干,任副部长。
再有就是,宁德市委班子变化很大,也是最出人意料的一幕。连顾秋都不相信会这样调整,他甚至怀疑上面考虑不够周全。
因为姜思奇书记去了省里,而新来的书法,骇然是左安邦。
左安邦以前是北源市长,这会调到宁德当书记,按他的历程来说,也算是正常程序。
但是整套班子看起来,就有点怪异了。
宁雪虹被从纪委挪出来,当市长。
宁雪虹被提名为市长候选人的时候,顾秋觉得很惊讶,很惊讶。当然,没有人说,做了纪委书记,就不能当市长了。
宁雪虹被提名之后,市政府班子的很多人都郁闷不已。
但这个事实,没人可以否认。
有一点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左安邦年纪不过四十,也是三十多岁。
宁雪虹也是年轻一派,按常规搭配,基本都是一老一少。这样有利于班子的稳定和稳健,但这次却是奇怪了。党政两位一把手,都是年轻人。
这一点,连顾秋都觉得有欠妥当。
而顾秋自己,被进了纪委。接替宁雪虹的位置。
任宁德市纪委书记,副厅级干部。
顾秋以为,自己应该进政府班子,当副市长之类的,但是谁都没想到,居然被进了纪委。
后来他听说,自己进纪委是因为宁雪虹提名,宁雪虹要他接自己的位置。
顾秋当然只能接受组织上的安排。
以前他就进过省纪委,现在再进纪委也不错,至少是个常委,副厅局级干部。
但这个宁德市委班子,看起来,年轻人居多。
明白原委的人,心里都藏着话不说。不明白原委的人呢,还在嘀咕,这究竟玩哪一出?
一些保守的人则认为,班子太年轻,不够稳重,应该调一名老同志,来镇住阵脚。
但这是省委的决定,任何人没办法改变。
省里的调整,变化也挺大的。左书记虽然还是不变动,但是杜省长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阳省长,省委副书记。
这一年,杜省长正式成为正部级干部,从此达到了他政治人生的巅峰时期。
第0899章左书记的良苦用心
这年换届,有多股势力进入南阳,宁系就是最突出的一股。
宁雪虹会市长,这个结果,多少令人有点意外。
顾秋也这么看,宁雪虹这样的人物,当纪委书记最适合,但她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肯定有她的道理。
其实这也是人们心目中一种概定的形象,当干部的,好比一个演员。有人因为某部电视局,一炮走红之后,他(她)这个人物形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这个角色上。
提到这个演员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与那个角色联系起来。哦,你说他啊。不就是演某某的那个嘛。
所以,宁雪虹在纪委工作中的突出,让人家情不自禁想到,她还是抓纪委工作比较合适。事实上,她或许还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是没有机会展现出来。
但是,左安邦这个人物,就值得考虑了。
有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宁德将来的局面,就变得很微妙,尽管顾秋目前的实力,似乎无法与宁雪虹和左安邦相提并论,但是假以时日,顾秋难免会异军突起。
有人能看出,这是三足鼎力的局面。
当然,能看出这一点的,应该是了解三大家族的局外人。还有他们自己。所以,顾秋这个纪委书记,变得很有意义。
他的存在,就象权衡两者之间的砝码。
宁雪虹不弱,左安邦却是左系家的年轻一代精英。双方之间,如果起了冲突,那也不是什么好事。
可有些事情,连左书记都左右不了。
所以,在顾秋上任之初,沈如燕打电话过来,叫顾秋去一趟。
顾秋当时就在心里琢磨了好久,沈如燕给自己打电话,应该不是她的意思。
来到左书记家里,果然看到左书记坐在客厅,看来有话跟自己说。
老左第一次花时间来等人,看到顾秋后,老左站起来,“你跟我来一下。”
然后,他去了书房。
沈如燕朝顾秋看了一眼,示意他跟进去。
沈如燕是个很体贴,又细心的女人,她收拾了一番,给老左泡上参茶,又给顾秋泡了龙井。这才把门带上,让他们在书房里聊。
左书记的脸色,看起来有些凝重,顾秋没敢轻易作声。按理说,他和左家是天敌,两个人不可能坐在一起这样平静的谈话。
可老左却给了他这个机会,还有,老左对顾秋的特别容忍,让顾秋心里多少有点怀疑。
进门之后,顾秋一直没有坐,老左看着他,语气很低沉,“坐吧!”
顾秋这才问道,“左书记,您有心事?”
左书记没有回答,只听到他缓缓道:“顾秋,你现在都是厅级干部了,在南阳这些年,你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顾秋心里琢磨着,左书记今天要跟自己谈话的内容和目的,他必须迅速做出一个判断。
老左是何许人啊,他会轻易把普通人叫到家里,又在书房里谈话?只怕一般的副省长级别的领导,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吧?
顾秋第一个念头,马上就想到宁德目前的布局,这可是三家之争锋。
左书记问自己在南阳的感概,顾秋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应该说些好话。这种最起码的,PMP有时也有必要。
其实,顾秋也不是故意PMP,左书记在南阳,是有功劳的,他的政绩摆在那里,很多人都看得到。
所以,顾秋说,“初到南阳的时候,我觉得很多地方都存在问题。这些,我当时都跟杜省长说起过。”
左书记喝着参茶,没有说话,这意味着,他要顾秋继续说下去。顾秋说,“当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员,只能肤浅的谈这些问题。针对安平和南种的现状,我提出了要从交通上作文章。一个地方的经济腾飞,离不开交通的发达。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总结,交通起了主导作用。”
这一点,顾秋说的没错,老左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神色。顾秋说,“其实南阳这地方,地处内陆,从地理位置上,可以说输了很多。当年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沿海地区,刷地一片都富裕了。现在又提出,开发大西北。所有的政策都往那边倾斜。我们南阳既没有沿海之便,又没有政策之优,一切都必须靠自己。既然无法搭顺车,就只能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左书记您在南阳最大的优点,就是给南阳发展创造了条件。让南阳成为了江南一带政治和经济,文化的中心。这种丰功伟绩,却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顾秋说,“左书记您让南阳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大幅提升,这是我们南阳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您眼光独特,有远见,能洞悉世界发展的主流,这是我们南阳人的福气。”
顾秋PMP完了,静静地坐在那里,发现老左的眉毛,慢慢的凝聚起来,顾秋就在心里暗道,完了,PMP过头了。
果然,老左很严肃地道,“你小小年纪,沾了不少官场恶习,未必是好事。”老左盯着他,“做官,做人,都只有一个道理。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人云亦云。恭维的话,固然有人喜欢听,但是你为了投其所好,放下自己的原则,这就过头了。”
顾秋听到左书记居然如此批评自己,在心里又惊又喜。不过,更多的是耐闷。
不应该啊!
按左书记的性格,他一般都不会跟人家这样说话,这哪象是批评,更象是教育,所以顾秋才疑惑。
以前他也经常听到爷爷这样教训他们这些晚辈,这句听起来,似乎很严厉,但话里话外,都透着关切。
顾秋越发看不懂了,老左有必要对自己这么好?
所以,他就谦虚谨慎地道,“是,书记说得对。做人应该有自己的风格。”
左书记看到顾秋认错,又道,“这其实也不能纯粹的怪你,身处这个圈子,越来越多的人,被现实磨得没有梭角了。今天我叫你过来,只是想跟你谈谈。”
左书记说,“有些话,没必要再掖着藏着了,你应该早就知道,京城方面那些家族问题。我个人立场,从来都不主张搞派别斗争。在南阳这么多年,亦是如此。”
顾秋看到他说到重点了,很认真的听着。
左书记道,“安邦这个人,相信你也有所了解,现在他在宁德当书记。你在宁德当纪委书记,你们之间,曾经有些过节。但现在,可能已经不再是你们两个之间的事了。顾秋,我跟你说,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位置,也应该清楚自己在宁德的作用。”
他没有提宁雪虹,顾秋却已经听出来了,左书记是担心,左安邦和宁雪虹搞起来了。而他顾秋呢,做为纪委一把手,又是顾系的人,他站在哪一边,哪一边就多一份力量。
所以,他们三个人,呈三角力逐之势,如果左安邦和宁雪虹搞不来,顾秋的决定,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顾秋说,“我知道了,左书记。为了宁德地区的发展,也为了宁德地区的稳定,我会摆正自己的位置。”
左书记喝了口茶,“你能想到这一点,我就放心了。”
他看着顾秋,“有些话,本来不应该我跟你说,但是你心里也应该非常清楚。左家与顾家之间的恩怨。我自己能正视这个问题,也希望你能正常这个问题。”
顾秋用力的点头,“我明白。放心吧,左书记,我不会因小而失大。一切以大局为重。”
左书记紧拧的眉头终于舒展,“明白就好!”
在左书记书房里,不知不觉,就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从他那里出来时,顾秋坐在车上,一个人琢磨了很久。
老左如此语重心长的跟自己说这些,看来也是用心良苦啊!
第0900章宁德新班子
回到宁德市,顾秋还一直在琢磨其中的原委。
做为一个省委老大,老左如此煞费苦心跟自己说这些,希望自己以大局为重,缓解左安邦与宁雪虹之间的矛盾。
当然,两个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冲突,但老左要防着这一点,所以顾秋一直在心里琢磨。
这担子压得不轻啊!
宁雪虹刚到宁德也就一年左右,恰逢换届,她也算是搭了顺风车,进入正厅行列。
这个女市长,可不好做啊。
下面管着这么多副市长,宁德市有六位副市长,其中一位是女同志。
女的副市长叫傅群英,四十八岁。她的存在,自然是以花瓶的形式出现,手里不会有太多的重要工作。
无疑也是政府班子里,权力最小的一位。不过在体制内,曾经也出过不少强势的女同志,她们有的当政府一把手,更有的当市委一把手。
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同一班子里,有两名女同志的现象也不多,所以,有人说这一届的班子很特别。
一是出了位美丽年轻的女市长,二是出了位三十多岁的市委一把手。
宁雪虹下面的六位副市长,有的已经年近五十多岁,只能呆一届就退的那种。
也有四十出头的青壮年干将,他们面对着这么一位年轻的女领导,心里是什么想法?
所以,顾秋更担心左安邦会不会把这些人,通通抓在自己手中,从来达到掌控宁雪虹的目的。
这一点,顾秋必须考虑到。
刚到宁德市,顾秋又成了一个人住。
可从彤还在达州,她的工作岗位在达州,不过今天从彤跟过来了。她坐在沙发上叹气,“刚刚跟你住在一起,把家里装修好了,你又跑到宁德,看来我还得跟到宁德来。”
顾秋说,“你迟早要过来的,到时可以考虑一下。”
从彤想了想,“我暂时不想动,还是先这样过吧!你不要趁我不在,在外面花天酒地啊。”
顾秋捏着她的脸,“没看到我是纪委书记吗?知道纪委是干嘛的不?”
从彤撇撇嘴,“反正我会盯着你的,时不时来次突然袭击。”
顾秋拍了把她的屁股,“这么不放心就搬过来!我正好一个人不习惯。”
两人在沙发上开玩笑,手机响了,是叶世林打过来的。顾秋问了句,“什么事?”
“书记,市委左书记叫您过去开会。我和世恒在楼下等。”
顾秋在心里嘀咕,这个左安邦搞什么鬼?这时候开会,看来是当书记当上瘾了。
赶到市委,左安邦比其他人都早到一步,一个人坐在会议室里。顾秋进来的时候,他看看表,没有作声。
其他人陆陆续续到了,宁雪虹来得最晚,可能是有事去了。顾秋发现她的头发还是湿漉漉的。
人员到齐了,左安邦看了看大家,“今天第一次突然袭击,开这个会的目的,就是看看大家的反应能力。今天大部分人都迟到了,这种拖拖拉拉的习惯,必须纠正。一个人如果连时间观念都没有,怎么管好下面的队伍。”
左安邦说话语气很重,目光扫了一眼众人,颇有书记的架子。左安邦说,“以后大家注意点,今天就不追究了。”
接下来,他才说正题。
这次换届后,很多单位都要调整。下面那些什么局,什么局的,要调整的地方太多了。
这一点,顾秋早就想到了,左安邦上来,肯定要调换一批干部,这是他的权力,人事问题,他是不会让别人插手的。
换了谁上去,都要用自己的人。
但顾秋呢,他是纪委书记,他有他的方法。如果左安邦任命的干部,不符合标准,或者说,带病提升,这种问题,顾秋也不会妥协。
纪委管的就是干部纪律,生活作风。
会议开了整整二个小时,左安邦都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这一点,让顾秋觉得有些奇怪。
很多人肚子饿了,左安邦还是坚持会议。
直到三小时后,他才宣布解散。
经过这个会议,顾秋了解到左安邦的一些习惯。发现他真的很健谈,不论抓到一个什么样的话题,都能说上一二个小时。
为此,顾秋看到宁雪虹好几次露出一丝无奈的笑。
显然,她对这位滔滔不绝的一把手,感到很头大。
虽然说会议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经之一,但也不能事事都告会议来解决。
会议的宗旨,就是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会议,来加强对下面各级班子的了解。
在顾秋主政的时候,他通常是长话短说,尽可能的缩短会议时间,会议上,只说要点,难点。
能一句话说完的,绝不二句话来说。
所以顾秋在达州时,给人的感觉很实在,干练,果断。左安邦呢,这一点上,似乎略有不足。
他喜欢在会议上,找到那种良好的感觉。
当然,有的领导喜欢做报告,他们常常说起话来,长篇大论,无止无休。
于是有人在下面悄悄嘀咕,批评某领导说话,象老太婆的裹脚布。顾秋是从下面实干上来的干部,他非常清楚这种会议的性质。
说长了,说多了,只能引起下面的人反感。而且又没有人去用心听了,有时你在上面口水念干,他们在下面玩手机,搞小动作,甚至睡觉。
这一点,与学生时代基本一致。
顾秋说过,开会,要说到点子上,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达到共鸣的效果。
当然,传达上面的指示精神又不一样,有时照本宣科,读完了散会。
今天这个会,开得大家饭疯了。
左安邦说,“大家不要急,我已经叫人安排好了晚餐。”
新的班子聚会,气氛通常都很好。
常委班子十一个人,有两名同志是女的。除了宁雪虹,还有新来的宣传部部长。
今天是班子成员第一次聚会,左安邦看起来是那么的意气风发,精神抖擞。
服务员为大家满上酒后,左安邦端起杯子喊,“今天是我们宁德市委班子第一次聚会,这杯酒,我敬大家。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多协助,共同努力,把宁德地区整体水平上一个层次。”
所有人都端起杯子,宁雪虹呢,端了杯茶站起来。
左安邦见了,“哎,宁雪虹同志,你怎么喝茶水?我们是集体,可不能一个人搞特殊化啊!”
顾秋看得出来,左安邦可能想强迫宁雪虹喝酒,估计宁雪虹不会同意。顾秋心道,如果是我,我就假装没有看见了,左安邦这是自己找不自在。
左安邦这么一喊,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望过去。
宁雪虹道:“不好意思,我不能喝酒,我对酒精过敏。既然大家这么高兴,我就以茶代酒,陪大家尽个兴。”
听宁雪虹这么一说,左安邦就摇头,他不相信,这肯定是个借口。这时,旁边的组织部长见了,他出来帮腔,“宁市长啊,你看人家素芬同志,她也是女同志,人家可当仁不让啊。”
本来都没什么,这个组织部长说了句,方素芬就在心里骂娘了。当然,她端起杯子,那是给新来的年轻书记面子。可你这样说,是不是又要得罪市长?
同为女人,人家不能喝酒,你却端起酒杯,这分明是在影射人家嘛。所以方素芬心里有些恼火,在心里骂了句,“他MD颜学全,你不说话,人家会当你是哑巴啊!”
在分工上,政府部分归宁雪虹管,但是宣传部,纪委,组织部这样的部门,应该归左安邦这个书记管。
但是我国体制,党领导一切,所以政府也归书记管。
颜部长此举分明就是向左安邦讨好,所以从这杯酒上,就能看出新班子成员,谁向着谁。
第0901章灌死他
也可以说,这是左安邦的小伎俩,不过顾秋却认为,这是他的失败。一个真正的高手,不是必人家表态,而是让这种关系暧昧化,悄悄地,在对手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所有人棋子网罗其中。
现在你这样急于知道,哪些人属于你,哪些人属于宁雪虹,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当然,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作风自然也不一样。
顾秋不去批评谁,他只是静观其变。
颜部长这句话,本来是想借方素芬来迫使宁雪虹示弱,喝了这杯酒,可他去忽略了方素芬的感受。
这个时候招出方素芬,绝对不是让人家出风头,而是把方素芬推到宁雪虹的对立面。
大有人家方素芬都能做到,你就没有必要这么个样子了嘛?
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出风头,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新班子里的一把手,急于立威,让自己在整个团队中,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当然,这也是做为一个一把手,必须具备的能力和风格,如果一个一把手太温和,很容易被二把手压下去。
一个一把手太强势,又容易让二把手丧失他的锐气,成为一个听话的工具。所以,这两种都有些极端。
真正的班子成员,他们懂得彼此尊重,给对方一些空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