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红颜-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虽然是退休干部,但是对于现在的医疗状况,极为不满。太贵了,医乱开药,什么药贵,他们就开什么,激素药滥用,顾市长,这种现象,你们可要禁止啊!”
这时,一边患者走过来,拿着单子在交费。
“什么?一千六百三,怎么要这么多?”
里面的工作人员,就把单子扔出来,“等人有了钱再来买药吧!”
“那你把单子给我啊!”
他要的单子,是药方。
工作人员不理他,大喊了一句,“下一位。”
顾秋见状,把那人叫过来。
对方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听叶世林说,市长叫过他去问话,他就跟过来了。
顾秋问,他这是什么病症?
男子说是他老妈有风湿性关节炎,还有骨质增生,到医院来,每次都是一千多,二千多的药。去年还是五六百,今天涨这么贵了。真是看不起病。
男子还说,“以前医院里开药,会有一张方子,如果看到药太贵,他们会到外面的药店买药,这样可以节省至少一半的医药费。但是去年下半年就改了,医生开药,直接电脑输入,也不给你药方,你根本就看不到他开了什么药。只要在他们这里交了钱,你才能拿到药。可这些药在外面,至少便宜一半以上。”
顾秋在问话的时候,旁边的人都在记笔记。
还有两名记者跟在那里,记录今天的情况。
顾秋当然知道,这是医院为了防止病人到外面去买药,故意搞出来的这一套方案。当然,他们会解释为,这是节约成本,实行无纸化管理。
随后,顾秋随这名男子来到看风湿关节炎的医生办公室,也没有惊动他。
从里面出来的病人,无不是怨声载道。因为医生给他们开的药,都贵得吓人。
但这种事情,外行是看不出来的。他们也不知道,究竟要用什么药才可以治好自己的病。
不管同行的专家解释,象有些情况,几十块钱就可以治好,根本不需要这种昂贵的进口药物。
而且普通的病,用普通药物就行了,如果经常性用那种进口药物,以后那些普通药物就没有作用了。这样病人只能不断增加成本。
顾秋又去了儿童输液中心,看到这里的大厅,一百多张椅子上,基本上坐满了人。
医院里,还设了VIP输液室,愿意花钱的人,就可以进入VIP输液室,享受电视,空调等待遇。
顾秋看过之后,来到住院部。
整整一个上面,他就在医院转了二个多小时。了解到很多的情况。
卫生局局长说,请顾秋等一行去吃饭。被顾秋拒绝了。
顾秋说,“你们吃了饭后,下午二点半准时开会。”
随后,他自己回了家,其他人都散去。
从彤这几天去了东华,将小若安送回顾家大院。
顾秋随便吃了点饭,就在沙发上睡了会。
左安邦听说顾秋去了医院,大张旗鼓准备搞医改,他就笑了。市政府必须在市委的领导下展开工作,如果顾秋听话了,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那么他也就省心了。
所以,左安邦觉得,这事蛮有成就感的。
他需要的,就是那种驾驭感。
下午,顾秋主持会议。针对医院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卫生局局长倒是怕顾秋追究责任,院长也在心里忐忑不安的。但是顾秋说了,“今天不是究竟责任的时候,我们开会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医疗市场。真正为群众做点什么,因此,你们以前的问题,估且放下,大家畅所欲言,讨论一下如何改革才是真理。”
既然市长这么表态,大家心里的担忧少了几分,各自发表了意见,会议的气氛很活跃。
顾秋的秘书,在那里记录会议内容。
卫生局,分管领导,还有医院代表。
当然晚上,左安邦在看电视,电视里报道了顾市长深入群众,了解看病难的问题。
左安邦看到顾秋跟患者交谈,把那些内幕全曝光出来,他就皱下眉头。这个顾秋,也太不知道遮掩了。
第1015章做一回媒人
顾秋叫来了方素芬,要求全程报道医改的事,方素芬有些犹豫,担心这样报道,会招来上面不满。
毕竟曝光医疗内幕,这是要得罪人的。
可顾秋很严肃地跟她说,不曝光,怎么知道必须改革?我们现在就是要纠正这个行业的不正之风。
方素芬没办法了,只得答应下来。
已经得罪了左书记,还能再得罪顾市长?
于是方素芬,就按顾秋的要求,对医疗行业做全方面的报道。这段时间,宁德市电视台,报纸上,纷纷针对医疗行业诸多弊端,进行了探讨。
一些明眼的人,已经看出来了,市委市政府,应该是准备对这个行业进行大手术。
可有人却说,这恐怕只是雷大雨点小,要改革,有点不太可能。现在全国都是这样,区区一个宁德地区,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对医改抱有很大信心的。
左安邦看到顾秋如此用心的投入医改,感觉到踏实了许多。因为顾秋不再折腾了,而是按他的吩咐办事。
其实,这中间还有另一个原因。
左安邦是不会说出来的,他会在旁边看着,顾秋如何进行医疗改革,如何实现自己的承诺,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
中午,顾秋在家里吃饭。
刚从东华省回来的从彤跟他说,“你如此大张旗鼓搞医改,这样会得罪很多人的。医改可是个大难题,弄不好,反要坏了你的名声。”
顾秋当然知道,这个医改的阻力有多大?
至少到目前为止,从上到下,都还没有实质性的行动。虽然对社会上的补贴正逐步完善,但是实际上,收效甚微。
那些所谓的补助,改变不了什么?
对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顾秋道,“医改不得不改,但是目前我市的情况,尚还没有到那种看病不要钱的地步。其实现在谈这个问题,有点早,可左安邦既然有这想法,我不得不去做。做成了,那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做不成,那也是天意。”
从彤道,“他的恐怕是明知道不可为,却让你为之。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你和宁雪虹联手,打造宁德高速吧!”
顾秋笑了下,“你现在想的问题多了,看得也透了。不管左安邦什么心思,只要是为社会,为群众牟福利的事,还得继续做。”
顾秋说,“我下午去一趟省城,晚上可能很晚。”
从彤说没事,你去忙吧!
下午,顾秋赶到交通厅,找到姜厅长谈了很久。
关于宁德高速公路一事,姜厅长道:“这个问题,恐怕得你们自己解决。厅里能帮的地方有限。”
顾秋说,“只要厅里出个规划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竹昌高速正在进行,现在修奇宁高速,只要把竹昌高速延长就是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八十公里,与奇州相连。
姜厅道:“奇州班子已经递交了方案,既然你们两地都有这意思,我看嘛,就差一个做媒的了。这样吧,我们交通厅,就给你们做一回媒人。”
这话说的,幸亏宁雪虹不在,要是她在,多尴尬。
顾秋留下来,又请姜厅吃饭。
姜厅道,“那就老地方吧!”
从交通厅出来,顾秋给宁雪虹打电话,说了具体的情况。宁雪虹听了这话,就问需不需要自己过来?
顾秋说,“今天就算了,下回吧!”
晚上,他请姜厅在周小洁的饭店吃饭。
姜厅对服务员道,“去把你们老板娘喊过来,让她给我们点菜。”
周小洁很快就来了,带来两包烟,给顾秋和姜厅各一包,“什么风把两位吹来了?我还一直在说呢,你们上次吃了饭,一直都没有再来,我以为是我这里的味道不够好。”
姜厅道,“味道好不好,你心里清楚的。我们今天过来,就是喜欢上你这野味了。”周小洁笑了起来。“那就天天来吧!我天天都在这里候着你们。给你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顾秋看他们一唱一合,也不打扰,慢慢的喝着茶。
吃了饭后,姜厅建议,“小洁啊,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加开一座茶楼。吃了饭后,再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
周小洁道,“正有这个想法,不过现在这里地方不够,要换地方才行。”
姜厅说,“那就开一家新店嘛,这里做老店,换一个地方,至少有五层。一二楼甚至三楼都可当餐厅,四楼做茶楼,上面嘛,也可以做其他的用途。”
周小洁说是,是,这个建议非常好,谢谢厅长指点。
姜厅就笑了笑,“我只是觉得你这里对味,喜欢这味就来了。”
顾秋说,“那我们就把这里撤了,继续喝茶不就得了?”
姜厅说不行,不行,人家还要做生意呢。可不能因为我们喝茶,担误了人家的生意。
周小洁说,“其实我这里有个喝茶的地方,如果两位不嫌弃,就过去坐一会吧!”
周小洁说的地方,就是不到二十平方的一个小阁楼。周小洁平时自己在这里喝茶。
顾秋和姜厅坐下来喝了起来,顾秋又跟他谈奇宁高速一事。姜厅道:“本来也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把竹昌高速延长的事,市委是什么个态度?”
顾秋当然不能说,市委不同意,反对修奇宁高速。顾秋说,“修这路,意义重大,对竹昌经济更是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宁德地区,就数竹昌这地方最落后了,经济发展一直没有起色,因此我们才有这想法。如果奇州不修路,我们一点机会都没有,现在奇州要修路,我们刚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
姜厅道:“顾秋同志,我有一个建议。你们宁德市这五个县市,为什么不改一下风格?五个市县,据我的了解,各有风格。你们完全可以则重于,发展他们本身的优势,这样岂不是可以事半功倍?”
顾秋也在心里道,“我何尝不是这样说,但是左安邦根本就不容许自己做出政绩来。就算是真有什么政绩,那也是他的。”
姜厅与顾秋的建议,不谋而合,这一点,是顾秋也没有想到的。他和姜厅聊了很久,出来的时候,看到有人在买单。
对方是签单,而且此人签了之后,转身就看到姜厅,马上过来打招呼。
“姜厅,原来您也在这里。”
姜厅看到他刚才在签单,就问他,“今天什么事?”
对方说,“基建科的同志聚会,本来想请您过来的,没有找到您,秘书说你有事去了,所以我们就……”
姜厅摆摆手,背着手出来。
顾秋在心里好奇,“这个周小洁还真不简单,这么快就搞定交通局的事了。看来姜厅已经同意把这里做为他们的定点消费单位了。”
刚才听姜厅说,要周小洁发展大一点,开新店,再搞一个茶楼,的确是不错。
顾秋就在心里琢磨,他和周小洁,肯定也有事瞒着自己。不过这种事,不需要自己去管,也不能去管。没看到人家姜厅,在这方面很忌讳吗?
跟姜厅分手后,顾秋去找夏芳菲。
白若兰在新加坡还没有回来,夏芳菲一个人在扛着双娇集团的事。陈燕已经去了上海,管着那边的办事处。
顾秋来到夏芳菲家里,夏芳菲刚洗了澡出来,带着一股浓浓的发香。闻到顾秋的酒气,夏芳菲道:“又在陪什么人?”
顾秋说是姜厅长,夏芳菲就明白了,“这人我认识,前段时间他老爸来济世医院看病,一定要我打个招呼。”
顾秋坐下来,夏芳菲为他倒了杯水,两个就聊开了。
夏芳菲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若兰那边有起色了,白氏重组正在进行中……”
第1016章只打雷不下雨
白氏重组,集团复活,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所以,顾秋当机立断,对夏芳菲道,“你有没有往那边注入资金?”
夏芳菲摇头,“哪有这个机会?现在我们这边资金紧张。”
顾秋道:“你现在是越有钱越紧张,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当初我们几百万的资金,现在都变成上亿了,钱反正是赚不完的,没必要让自己太辛苦。”
夏芳菲道,“你能不能想到办法,搞到一笔钱出来,我真有这个想法,去白氏集团挖一笔。”
顾秋道,“这当然是个机会,趁着这个消息还没有放出去,我们必抓住机遇。这样吧,我去筹钱。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随后,夏芳菲给白若兰打电话,询问进展如何?
白若兰说,现在分歧很大,是个麻烦。她和大伯建议,把大家的钱都拿出来,不允许分散,一起重新打造白氏集团。但是有些人有小心,决定自己出来单干。
夏芳菲就跟她商量,重组的事情,再缓缓,拖一拖吧!
白若兰猜测到她的心思,却是有些担心,“这个时候我们又没有多余的资金,怎么弄?”
夏芳菲说,“你等我半个月,我去想办法。”
半个月时间,其实很紧促的。
顾秋和夏芳菲商量好之后,马上想办法挪用资金。而顾秋呢,跟自己所有兄弟打电话筹资。
最后没办法了,又找到舅舅,让他贷款。
为了这事,顾秋抽时间跑到舅舅那里,跟舅舅进行了一番密谈。以月息百分之五的利润回报率给舅舅,向他借贷五千万。
然后,顾秋从各兄弟姐妹那里,筹得资金一千余万。为了这事,顾秋叫从彤和陈燕,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两人加在一起,大约有百万左右。
除了这六千多万,夏芳菲又东拼西凑,把自己制药厂和医院的钱都凑起来,一共三千多万,凑足了一个亿的资金。
有了这笔钱,然后跟白若兰商量,将这笔钱注入白氏,参与重组。白若兰用这笔钱,购得白氏价值1。35亿的股份。
整整忙了一个星期,顾秋和夏芳菲才松了口气。
而顾家那些兄弟姐妹,一个个惊讶不已,都不知道顾秋想要干嘛,一下筹集这么多资金。
当然,顾秋自然不会告诉他们,自己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资金注入白氏集团之后,白氏集团正式进入重组阶段。
这些钱,压力是大的,还是舅舅公司的那五千万,月税百分之五,一个月利息就是二百多万。
夏芳菲说,“我们只能赌一把,赌中了,公司就能再进一步,赌不中,我们就麻烦了。”
顾秋倒是不太担心,既然白若兰在亲自操作,胜算比较大。
因此,顾秋忙过错这些,马上回了宁德。
而就在同一天,左安邦主持常委会的时候,说到了医疗改革的问题。
他询问顾秋,关于医改的进度。
顾秋简单的汇报了一下情况,左安邦就说了句,“你们要抓紧,要把这个工作做好,这可是在全国范围内,最具典型的例子。”
顾秋则道,“这项工作周期性长,我们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急躁。医改,势在必行,但是我们要把握好节奏,否则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难度。”
这次,顾秋在会议上,打起了太极。
左安邦觉得奇怪,前段时间,顾秋还好好的,对这个工作,抱有极大的信心。看他那工作热情,左安邦当时都在心里暗笑。可今天他就变了口气了,难道他已经发现什么了?
散了会,左安邦刚刚回到办公室,秘书小谭道,“交通厅姜厅长马上就要到了,他没有事先通知,来得比较突然。”
左安邦问,“他来干嘛,知道吗?”
小谭说不知道。
左安邦就问了句,“罗汉武那个儿子,最近怎么样了?”
小谭说,“最近变化很大,他的公司有了起色,生意做得不错。好几个项目都拿下来了,转包给别人,赚了不少。”
左安邦挥挥手,“先下去吧!”
小谭出来后,在秘书室里嘀咕,这个罗少倒是不用担心,他已经是坛子里的乌龟,跑不出去。
听到左安邦问起罗少的事,小谭就知道,自己这条路走对了。小谭以前刚进官场的时候,很多手段都不会运用。
自从认识了万先进,他倒是学会了太多,到现在,他还和万先进有往来。
小谭知道,不管万先进在哪里,至少他现在还有个女儿,为左家立了功。有了这个护身符,万先进在监狱里的时间不会太长。而且他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所以小谭看得清楚,时不时跟万先进讨教几招。
姜厅很快就到了,左安邦见到他时,姜厅宣布了一件事。就是奇宁高速的事,上面已经正式批下来了,准备按新方案进行,两地联手打造这条高速公路。
左安邦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非常不好。
他就看着顾秋,虽然没说什么,但顾秋感觉到他的目光,就象两把刀子,恨不得劈自己两刀才解恨。
到现在,他终于明白,顾秋表面上在搞医改,如此大张旗鼓,实际上他在跑奇宁高速的事。
更让自己气愤的是,就自己一个人被蒙在鼓里。现在省厅的方案已经下来,左安邦知道,不管自己再说什么,也改变不了这个决定。
姜厅亲自下乡,去竹昌高速工地视察工作。
顾秋做陪,姜厅道,“左安邦同志脸色很差,他是不是身体不适?”
顾秋说,“他一向身体不大好,前段时间还住了几天院。”
姜厅哦了一声,“这个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千万要注意。你们虽然年轻,平时也要多加保养。”
来到工地上,姜厅道,“其实当初你们在规划竹昌高速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周全。要不是奇州方面考虑到这一点,你们这条高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高速必须全面贯通,不能修成这种断头路,不吉利。”
顾秋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应下来。
姜厅在宁德和奇州之间,呆了三天,这才赶回省城。
规划下来了,顾秋跑了整整一个月。
多次和奇州进行磋商,落实具体的细节问题。
宁雪虹也多次赶到宁德,与宁德班子进行会谈,双方就高速一事,终于达成协议。
签字那天,左安邦一直阴着脸,很少说话。
宁雪虹也没有与他有什么交谈,签完了之后,她就立刻赶回奇州。随后,左安邦把顾秋叫到办公室,对顾秋说,“医改的事情要抓紧,我们争取在明年实行新的方案。既然已经做了,就要彻底,不能拖拖拉拉,让群众失去信心。”
顾秋说行,我们会抓紧,努力把这事情做好。
事实上,顾秋已经意识到,自己心目中的医改,难度太大,区区一个宁德地区,实现不了这个梦想。除非从上面开始,掀起全国性的医疗改革方案差不多。
如果在医改中,发生什么大的动荡,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顾秋从来不忽视医生的力量,他们这些人凝聚在一起,可不是一般的难对付。
因此,他想从长计议,从另外的途径,来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当然,如何加强医务人员工作作风管理,禁止乱开药,开贵药,收红包等现象,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要真正意义上进行医改,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这些话,顾秋没有跟左安邦说,左安邦这样急着催自己进行医改,这肯定是有想法的。
顾秋就琢磨着,我先拖它一拖,继续只打雷不下雨,过一阵子再说吧!
第1017章白氏重组
罗汉武跟顾秋说了,医改这事,手术太大,不好动。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彻底改革,象您以前提到的,医药分家,切断所有利益来源。
另一条路是政府有钱,能够把医院打造成福利院,全民享受免费医疗。
前者来说,我们改革的力度和时机都不对,至少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计后果的实行一刀切,一些技术性人才将严重流失。
没有了利益,他们肯定要另觅高枝,去其他地方赚钱。这样一来,我们这里的医疗技术将变得十分落后。
后者来说,也不是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按目前的情况,我们在资金上,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实现免费医疗。
罗汉武道:现在我们可以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地境。做吧,要得罪好多人,而且不一定做得好。不做吧,让老百姓失望,虎头蛇尾。
顾秋道,“汉武同志,其实我们可以慢慢来。首先,集中力量,打击医疗黑幕。只要把源头堵死了,后面的路就慢慢疏理。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严励打击,会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罗汉武说,“这也是一个办法,虽然不能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状况,至少也是一种手段。”
顾秋心里早就有数了,但是现在又多了一个奇宁高速,这事,他要全力以赴。
奇宁高速的进展,并不缓慢,目前已经进入拆迁阶段。顾秋这次实行的是,先补偿后拆迁,不与上次万先进一样,贪功冒进,不顾群众生死。
而且在拆迁工作上,尽可能的满足群众的需求,一切安国家标准实行。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打擦边球,弄虚作假。
这段时间,顾秋频频与宁雪虹接触,联手打造奇宁高速。与此同时,他也在大力整顿医疗行业,对于那些违纪违法行为,给予最严励的打击。
就象罗汉武说的,虽然不能彻底改变这种局面,至少可以让这些人收手,不敢再胡作非为。
三个月后,白若兰从新加坡传来消息。
重组工作基本完成,白氏集团将重新崛起。
关于这次重组,白若兰花了很多的心思。把整个家族的资金,所有股本,重新分配。
但是有一点,她明确规定,家族成员内部,不论任何人,任何时间,在十年之内,不允许动用这些股份。
如果有人需要动用这些股份,必须经过家族的同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