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红颜-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方看了唐书记一眼,见挺面善的,“就我和老头子两个呢!”
唐书记道,“买这么少菜够么?”
“够了,儿子结婚了,女儿也在单位住,很少回来。”
“那为什么不去菜市场买菜?那里不是有食品安全监管吗?”
摇头,“市场上的菜都是大棚菜,小区门口的菜都是周边的居民自己种的,菜好,吃得放心。”
唐书记点点头,大妈说,“再说这天气,他们出来卖菜也挺辛苦的,能买点就买点吧!现在的钱不好赚,消费水平高了,压力大。”
唐书记就和这位大妈谈起,大妈说,“我们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有单位。可单位工资也不高,还得还房贷,我们这些老家伙当然得节省一些,能帮多少帮多少。女儿倒是在电视台当记者,可也二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对象。万一她找了对象要结婚,家里又拿不出钱来,我们两个老人家赚不了钱,只能在平时生活中节省了。”
唐书记听了,暗暗在心里道,普通群众的生活还真到了这地步,秘书也在心里嘀咕,他平时接触的,都是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
很少与这种普通群众交往,更没有深入了解过。
儿子是公务员,女儿是记者,他们的日子都如此节敛,可想而知了。唐书记心道:“看来还是顾秋同志了解群众,我们平时只注意大方向,没有留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是一个城市真正发展起来的先决条件。”
现在看来,并不是说这个城市有多少酒楼,有多少高楼大厦,创造了多少GDP,唐书记心有感触。
秘书看到唐书记这表情,就知道他在琢磨着什么,也不敢打扰。这时,一名年轻的女孩子远远过来,“妈——”
“若晴,你回来了?”
大妈看到女儿,欣喜若狂。
“唐书记?”
欧阳若晴惊讶地大喊了一声,唐书记和秘书回头一看,居然是省电视台的欧阳若晴,这小姑娘他认识,唐书记点点头,“原来是你?”
欧阳若晴也很惊讶,唐书记居然以这种形式出来暗访,她就热情地请唐书记去家里坐。
唐书记正想了解实情,欧阳若晴是个记者,应该知道的更多,于是他痛快地答应了,一起去欧阳若晴家里坐坐。
第1491章这丫头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到了欧阳若晴家里,才发现她们家是那么的贫困。
唐书记见过很多,自然知道一些情况,但是估计他也想象不到,象欧阳若晴这种看起来很不错的女孩子,家庭条件应该也不错吧,如果不是亲临现场,你能知道背后的真相?
有些人天天在书记面前叫嚷,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指数上来了,每个人都衣食无忧,过上了安逸的日子。
每天象电视里那样,早上起来喝个早茶,溜溜街,提着一只鸟笼,吹吹口哨,去公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中午回来吃个饭,睡个午觉。下午出去下几盘棋,跟左邻右舍扯扯乱弹,晚上打几圈太极。这不是老年人想过的生活么?
但现实的生活是,早上起来匆匆上街,看哪里的菜最便宜,看哪家超市的东西打折。
看买什么最划算?然后一家人紧巴巴地过日子。为儿子,为女儿的婚事,生活草心。
有能力的为他们节省点,帮衬一把。
用欧阳若晴妈妈的话说,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要结婚,要买房子,要买车,还要养孩子。
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刚上班的工资,一般都在二三千左右。小城市里勉强应付,大城市里还得紧巴巴过日子。
在南阳,房价并不是最高的,房价一直控制在每平一万左右,低到五六千一平。可这样的房价,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听欧阳若晴妈妈说这事,唐书记深有感慨。
欧阳若晴道:“唐书记,要不你们就留下来吃顿饭吧,我妈的手艺不错。”
唐书记哦了一声,“好啊!”
堂堂的省委一把手,今天中午就在欧阳若晴家里吃饭。
唐书记说,“不要刻意去弄太多的菜,看看你们平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欧阳若晴笑笑,“放心吧!我们家里也就这些家常菜,没有其他好吃的。”
她给唐书记和秘书泡茶,秘书一直站着,唐书记道,“坐下吧,没这么多礼节。”
欧阳若晴老妈有些紧张,这丫头居然敢留唐书记吃饭?
这可急死人了,她琢磨来琢磨去,搞什么给他们吃啊?
“打个电话,叫你爸在街上买只鸡回来。”
欧阳若晴悄悄给老爸一个电话,“爸,妈叫你买只土鸡回来。”
“好当当的,又没客人买什么鸡啊?”
“唐书记来我们家了。”
“哪个唐书记?”
“省委唐书记,你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
扑通——旁边的人慌了,“欧阳,你怎么啦,没事吧你!”
欧阳老爸狼狈不堪,“没,没,我没事。”讪讪地爬起来,在心里嘀咕着,这丫头究竟搞什么鬼啊?
上次来了个省委秘书长,今天又来了个省委书记,哎哟,不得了。欧阳老爸急急忙忙去菜场买了只鸡。
不料在门口碰到过来有事的弟弟,“今天怎么舍得买鸡,媳妇回来了?”
欧阳老爸将弟弟拉到旁边上,悄悄道:“省委书记来了,若晴叫我买只鸡回去做菜。”
扑通——话还没说完,当处长的弟弟扑通一声摔倒,顺着楼梯滚了下去。
欧阳老爸一脸无辜望着老弟,叔叔爬起来,顾不上拍打身上的灰,“你说的是真的?”
“若晴说的,哪能骗我。”
“得,你等等。”
扔下一句话,他就飞快地跑了。一路上,给夫人打电话,“快,把家里藏的那两瓶茅台酒拿过来,还有两支人参,对。鹿茸啊?也行,都拿过来吧。”
欧阳老爸回来了,女儿立刻过来开门,接过手里的袋子,将杀好的鸡交给老妈。
“这是我爸。唐书记。”
老人家一脸拘谨,弓着身子站在那里。
“唐书记!”
唐书记点点头,“挺精神的嘛,不错,不错。”
欧阳老爸站在那里,一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摆,唐书记亲切地说,“坐,坐,这是你家里,你不坐,那我们也只得站着了。”
欧阳老爸这才坐下来,一脸憨厚的笑。
饭还没做好,有人来串门了,欧阳若晴打开门,叔叔和婶婶提着礼品过来了,“若晴,唐书记来啦?”
最不象样的婶婶开口就问,叔叔瞪了她一眼,说好了是装作不知情过来碰巧碰上的。哪知道这女人不上道,一开口就给你捅破了。
欧阳若晴明白了他们的来意,便有些不爽。
要不是看在自己叔叔份上,她还真不让两人进来。
唐书记正和欧阳老爸说着话,叔叔和婶婶过来了,两人带着讨好的笑。叔叔摸出一包和天下,给唐书记敬烟。
刚才欧阳老爸抽的是普白,五块钱一包的烟,唐书记抽得津津有味。叔叔递烟过来,唐书记看了眼,脸色不好。
偏偏欧阳老爸介绍,“这是我弟弟。”
唐书记哦了一声,望着这对夫妻,带着一有的市侩气息。他就打心里不喜欢。再看那位婶婶,穿着银行制服过来的,唐书记心里基本明白对方的身份。
叔叔见唐书记不接烟,心里一阵凉拨凉拨的。
想到上面三令五申禁止干部作风腐败,而他偏偏又特意拿了包好烟过来,这下心里就慌了。
婶婶倒也看出唐书记不大高兴,她也不敢靠过来。叔叔拉了欧阳若晴过来,指着门边的东西,“我知道你们家里没什么象样的礼品,特别送过来的,等下送给唐书记。”
欧阳若晴说,唐书记恐怕不会收礼的,你这样反而不好,提回去吧!
叔叔看着婶婶,婶婶看着叔叔,两个人都没了主意。
欧阳若晴说,“省委一再强调这些,你还敢往刀口上撞?”
两人只提找了个借口,讪讪离去。
出了门,叔叔抹着汗道,“若晴这丫头究竟有什么能奈?居然让省委秘书长和省委书记都到家里来作客了。你说怪不怪?”
婶婶想了半天,这个胸和脑子都一样小的女人也搞不明白。
以前她怀疑欧阳若晴和秘书长有一腿,后来知道秘书长的身份,当时就恨不得自己跟秘书长有一腿。可现在看来,并不现实,欧阳若晴不可能同时和这么多大领导有一腿吧?
那不乱套了?
叔叔摸出手机,“郑局,我看您就不要过来了。对,碰了一鼻子灰。”
那边郑局琢磨了会,叹气道,“好吧!”
只是有些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居然没办法接近领导。所有的领导,都只给欧阳若晴面子,这倒是怪事。
他还在心里嘀咕。
他老婆听了,忙问为什么?郑局说,“我也不知道,看来以后我们要重新考虑与欧阳家的关系了。这丫头能量不小啊!”
欧阳若晴老妈搞了七八个菜,桂圆炖土鸡,粉蒸肉,红烧肥肠,油炸边鱼,炖排骨,炒鸡杂,然后还有两个蔬菜。
这一顿饭,搞得她头冒大汗,又怕手艺不好,影响领导的食欲。要不是唐书记今天在菜市场碰到她,听她说起平时的生活水平,还真以为她家里过得不错。
不过从欧阳若晴家里的摆设来看,唐书记也心里有数。
吃着这样的饭菜,唐书记在心里暗道,只怕害他们一家人破费了。吃完之后,他就让秘书付钱。
秘书拿了五百块钱给欧阳若晴老妈,他们哪里敢接啊?吓得浑身哆嗦。人家省委书记来家里吃饭,那可是八辈子烧了高香,你还能收钱?
可唐书记亲切地拉着她的手,“这钱你必须收下,我知道今天来有些冒昧,不过你们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实际情况,我得感谢你们。真的。”
两位老人家愣愣地傻在那里,只听到唐书记说,“欧阳啊,今天下午你请个假,陪我逛逛。”
欧阳若晴一听,马上答应下来,“好的,好的!”
这天下午,就由欧阳若晴带着唐书记两人,在城里了解最低层群众的真实生活。
第1492章令人无语的局面
唐书记去暗访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开了。最先是被公交车上的乘客传出去的。
这些人一个个兴奋地大喊,给自己的熟人打电话,说看到省委书记坐公交车了。
省委书记坐公交车,当然成为了南阳省的新闻。有记者忙赶去采访,这辆公交车一时成了新闻单位采访的目标。
公交车司机自豪的说,书记就是坐他开的车子。
采访完了,他一个人笑哈了。
这辈子从来都没想过自己还有上电视的一天,今天算是洋气了。
然后他打电话给老婆,“我要上电视了。老婆。”
他老婆吓了一跳,“你不会嫖娼被警察抓了吧?”
我擦——!
司机当场晕死。什么老婆啊?就不能说句好话?
省委,顾秋也知道了这事。
而且他还知道,唐书记去欧阳若晴家里吃饭了。然后下午欧阳若晴陪了唐书记一下午,去了很多平时都不去的地方。
从来没有走这么远的路,唐书记今天超常规发挥,在这些居民区,集市,大街小巷围了一天。
也幸亏是有欧阳若晴带路,否则他还真不知道如何转。
顾秋得知这一消息,坐在办公室里笑。
唐书记亲自暗访,不要说效果,只要把消息传出去了,估计整个南阳都要震动。
果然不假,这消息传开之后,很多人吓傻了。唐书记下来暗访,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说不定自己做的那点事情,刚巧被他看到了呢?
一些心里有鬼的人,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
还有一些人在担心,唐书记会不会经常性的下去暗访?要是他神不知,鬼不觉出来,这可是一件很吓人的事。
公安系统的同志也在担心,书记的安危很重要,如果社会治安管理不好,被唐书记看到什么这倒是其次,万一伤到他了,自己这顶乌纱帽就不要戴了。
每个人的心思都不尽相同,但担心是一致的。
宁雪虹此刻也去了下面走访,通过电视看到当天的新闻,齐雨说,“唐书记是不是也受了秘书长那番话的影响,想看看自己管理下的现状?”
齐雨这话,十有八九是正确的。
宁雪虹心道,真没看出来,唐书记真心为民的心思,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他这绝对不是作秀,而是在真正关心民众疾苦。
齐雨道:“宁书记,我们南阳有象您,唐书记,秘书长这样的好领导,这是南阳百姓之福啊!”
宁雪虹一脸平静,“为官之道,以民为本。这只是大家应该做的。如果每个人都把利益看淡一点,把工作看重一点,心里多关心群众,这就对了。”
宁雪虹也是非常反对内部斗争的人,象几大家族之间明争暗斗,于国于民都不利。
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和左书记,唐书记,都是同一种人。
宁雪虹道:“我们这次要多走访几个地方,也尽量不要惊动媒体,否则会坏了我们的计划。”
齐雨点头答应。
省长杜一文倒是晚上听到的消息,唐书记下去暗访,杜省长就在心里琢磨着这原因。
想来想去,十有八九是冲着顾秋说的那番话,有可能他不相信,或者他在怀疑什么,于是要去应证一下。
应证的结果,可想而知,杜省长心里基本有数。
自己是省长,哪些地方做得不尽人意,他当然清楚。很多地方,不是不想做,而是完善不了。
杜省长在琢磨这事,估计要掀起一阵风来。
听说宁雪虹也下去了,指不定弄出一点风声。
省里很多干部都在琢磨这事,谁都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书记不会无缘无故下去,八成是有原因的。
才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唐书记把顾秋喊过去,做了一番深切的交谈。
唐书记让顾秋谈谈目前工作重点,还有一些社会现象。昨天去了几个地方暗访,唐书记看到很多。
昨天晚上,他也考虑了很多。
正如顾秋说的,单纯追求GDP是没什么意义的,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还需要下很大的工夫。
顾秋的观点,与唐书记的想法基本一致。
唐书记则认为,这事要找杜省长商量一下,大家一起谈谈。
以前抓工作,都是大方向,没有量化,具体化。此番唐书记深有感慨。
杜省长过来了,唐书记叫秘书泡了茶,坐下来慢慢聊。
“一文同志,昨天我去下面转了一圈。感慨颇深啊!难怪古人云,一叶以遮目。那些深居皇宫大院的最高指挥官,不知道下面民苦的疾苦。他们所听到的,看到的,都只是从下面的王公大臣们奏折上而来。”
杜省长早就知道这消息了,他摇头道,“贤明同志,你这是何苦呢?这下被你害惨了。”
唐书记惊讶了,“这是什么意思?”
杜省长苦笑,“今天一早,市一级班子里的人基本都走光了。哪个办公室都没有人。”
唐书记不解地望着杜省长,杜省长道:“他们啊,全都下去暗访了。”
“简直就是扯蛋!”
唐书记听到这话,愤然起身。
杜省长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就在嘀咕,这些人啊,太令人无语了。
跟风严重,没有自己的思想行为。你要说他们没有想法嘛,歪脑筋动得挺快的。
唐书记去暗访,一下就兴起了一股暗访风暴,大大小小的干部,都学会了这一招,结果办公室就没人了。
唐书记有些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象这样的情况,你还真不能说他们什么好?他们也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也可要抓好工作。
本来他们去暗访,也没什么不对。
可在这个时候跟风,就有点过了。
唐书记挥了挥手,“你说,这叫什么?上行下效吗?”
杜省长道:“还是顾秋同志说得对,要抓好工作,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不能从思想上改变他们的观念,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所有人一味地模仿,吹捧,工作是永远都抓不好的。”
唐书记坐下来,跟杜省长进行了一番长谈,“你看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班子里的分工?我倒是觉得顾秋同志,更适合担任政府管理工作。”
杜省长点点头,“秘书长这个位置,的确不太适合他。”
顾秋今天去有事,来到市里,市长居然不在,问去向,办公室告诉他,市长出去暗访去了。
顾秋顿时崩溃。
去了好几个地方,碰到的情况大抵如此。
然后,在南阳下面的城市,发生极为有趣的一幕。省里的领导,在暗访过程中,碰到市里的领导。
市里的领导,在暗访过程中,碰到县里的领导。
彼此都不知说什么,也不作声,打个招呼各走各的。宁雪虹在途中,碰到了好几个熟悉的干部,一问,才知道人家也是下来暗访的。
宁雪虹叹了口气,“我们回去吧!”
齐雨也在嘀咕,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啊?出鬼了吧!怎么每个人都出来暗访呢?
回到省里,唐书记和杜省长已经结束了谈话。
顾秋呢,回到办公室。韩琛道,“今天是真的有味了,唐书记这么一访,引起了这么多人跟风,这些人究竟有没有脑子啊?”
顾秋只能叹息,他倒是知道,今天晚上有戏看了。
听说宁雪虹回来了,顾秋给她打了个电话,宁雪虹倒是没有提起这事。
当天晚上,令人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首先,是省电视台播放,多名领导在各地进行暗访取得的成绩。然后地方电视台报道,当地领导下去暗访,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情况。
十几条新闻,居然出奇的相似。
唐书记在家里看了今天的新闻,气得把电视一关,“成何体统!”
第1493章调整
象这种跟风的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唐书记找顾秋谈话的时候,对这种现象可谓是深恶痛绝。但这又是一种令人无语的局面。
唐书记道:“这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用心,自己找不到自己真正要做什么?他们也许还没真正意识到,屁股下面的位置,应该怎么去摆正。看来,有必要好好给他们讲讲课。”
在官场内有句说得习的确话,屁股决定思维。
很多人都习惯这种方式去工作,其实应该是思维决定了你的屁股。没有好的思想,光靠这些小手段是不太可能得到提拨的,至少在唐书记手里不会再有这样的先例。
唐书记对顾秋说,“我和杜一文同志商量过了,你的位置要调整。至于怎么调,得看上面的态度。”
顾秋心里一动,唐书记和杜省长联手向上面推荐的话,自己再进一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只是唐书记没有明确地告诉顾秋,究竟个怎么调法。
这个年底,城管整顿工作,取得圆满的成功。
杜省长和顾秋在年终总结大会上,做了报告。
对城管将来的走向,做了一个具体的规划。全省基本按照武源市的模式来进行整改。这一举措,虽然引来了很多人不满,但是在省委的支持下,谁也没法反对。
对于菜篮子工程,全省一次又一次严打,给这些不法商贩,不法投机分子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下半年针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还有那些非法作坊,多个部门联合整顿,一举抓获了数百人。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不法商人,主要是非法加工,故意添加违禁化学药品的企业老总,被逮捕之后,基本上直接判无期。
这可是整个南阳省,第一次实行最严励的打击。以前对于这种现象,一般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这回动了真格了,不管是谁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一律重判。因此,南阳省境内,各大市场调查结果,有毒食品基本上已经不再存在。
而在顾秋等人建议下,自省委至县级班子,不论是谁都不再搞特殊化。也就是说,特供的形式将在南阳消失。
这也是南阳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一幕。
这天开会,持续到了七点半,大家都没有吃饭。
唐书记说,“叫餐厅里把饭端过来嘛,吃了饭,继续开会。”
当时宁雪虹接了一个电话出去了,杜省长坐在旁边,趁着会议休息时间,三人抽了支烟,在说关于几项人事任命的事情。
唐书记和杜省长都有意要做调整,南川市委班子,百分之四十的人要做调整。
杜省长问顾秋,“南川你比较熟悉,谈谈你的看法。”
顾秋道:“在人事任命问题上,我不好开口吧。两位老大决定了,我全力支持。”
唐书记道,“叫你说就说,哪这么多名堂。年纪轻轻,学会这一套。”
顾秋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提了一句,“武源市的张俊同志,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杜省长看着顾秋,“这同志有什么特长?”
顾秋道:“我和他在武源搭过班子,张俊同志对抓经济发展很有一套。”
唐书记道,“那就考察考察嘛。对于可用之人,能用之人,有用之人,我们都要细细掂量,尽量把他们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
杜省长说,“宣传部长去南川做常务副市长,这样的安排比较妥当。”
顾秋也知道,张俊同志要是起一步到位,几乎不太可能。
从宣传部长到常务副市长,也算是达成了他的心愿。
常务副市长在市委的排名,一向都比宣传部长高,而且常务副市长更接近市长。
只要他肯努力,很快就有希望问鼎市政府一把手的位置。
这天晚上,会议持续到十点四十几。
散会的时候,大家累得跟哈宝似的。
回到家里,从彤问顾秋,“最近干嘛了?怎么天天开会,而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