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我是帝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叫什么事啊!

王朝郑重地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信誓旦旦道:“主公放心,‘洛阳四虎’定不负主公厚望,今后不论洛阳还是荥阳,整个中原都将是主公的自家后院。”

真是个聪明人,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轻松。

我喜欢聪明人,无他,因为我也是个聪明人嘛!

************************************************************

“主公,摆平黑道倒不是什么难事,那就是我们的老本行,熟门熟路,不用教就会。可是要降服那些个山寨土匪可就不成了,这洛阳四周虽然山匪不多,但是挑出一个来就够受的。比方说这三崤山,方圆百里的山脉,就一家山寨,寨主是一个外号叫‘铁头陀’的和尚,犯了清规戒律,从少林寺里跑到山上落草为寇,纠集了几百亡命徒,打劫客商。弘农的驻军进山剿了好几次,都被这个‘铁头陀’给击败,不得已,弘农州都尉(州都尉是一州的军事长官,郡都尉乃是一郡的军事长官)和‘铁头陀’达成协议,山贼在三崤以东的洛阳州境内活动,而西边是弘农州的辖境,必须保持安靖,这样双方就互不冲突,各行其是,可谓是皆大欢喜,可咱洛阳州就惨了,永宁、渑池地近三崤,那里的治安乱得要死,大户人家见官府无力派兵,保护不了自己,就暗中私通山寨,每月上缴一定数额的钱财免灾,老百姓没有钱,只好给山寨做苦力,每月轮流上山做工,还要献上年青女子到山寨供那些贼子们淫乐,唉!”

我一听登时来了兴头,心里琢磨了一番后,决定首先拿三崤的山寨开刀,顺便给“洛阳四虎”做个样子,让他们排除内心的恐惧和抵触情绪,以便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四虎”。

“很好,这次本将军亲自出马,哼哼,我就不信他什么狗屁‘铁头陀’的脑袋真是铁打的敲不烂!来人,等到明天天亮后,去刺史府有请胡大人到驿馆来,还有叫上本州的都尉,就说有紧急军务相商!”

“啊,遵命!”

正当我兴致勃勃筹划着发兵攻打三崤山寨的时候,冯苴突然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一连的焦急之色。

“启禀将军,河南道阅军使、卫大将军、荥阳大营总管张须陀张大将军率领三千兵马赶来洛阳,说是为将军送行,现在已经过了洛水扎营,估计明天早上就到。”

我心里“咯噔”一阵慌乱,这个时候,张须陀来干什么?送行还用带三千兵马吗?

自己正狐疑地时候,宋宝亮也慌慌张张地充了进来,人刚迈进门就气喘吁吁地报上了:“禀报将军,太子太保,兼领淮阳、谯两郡军政,淮阳王高颍老王爷率领两千淮阳精锐骑兵,前来嵩山狩猎,不日将抵达洛阳暂歇。”

喘了口气,宋宝亮直愣愣又道:“将军,淮阳王的骑兵已经到了永宁县,明天早上就能快马加鞭赶进洛阳吃早饭了!”

第三卷 第四十四回 虎视中原(三)

所有的人都吃惊地看着我,谁都明白这多的实权人物齐齐来到洛阳绝对不止是单纯的什么“送行”,更可笑的是高颍竟然打着“狩猎”的旗号,乖乖的,嵩山就在他淮阳郡旁边,还用得着大老远的渡过洛水来到洛阳“暂歇”?

我心里一阵惊讶之余,脸上却依旧一片平静,好像他们的到来早就在我的预料之中似的。

看着眼前的众人,我一沉脸,冲冯苴和宋宝亮喝道:“废物!就这么点小事,用得着慌慌张张吗?在御林军的时候我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嗯?”

两人头一次见我发火,心里一阵恐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煞白着脸,只一个劲儿地磕头,口里叫着“有罪”。

刘布黑着脸,上前冲两人的心口就是两脚,骂道:“混帐东西,遇事不乱的气度跑哪里去了!净给老子丢人!”

“洛阳四虎”看得眼都直了,在他们眼里冯苴和宋宝亮都是小队长级别的“大人物”,王君廓曾偷偷告诉他们在我的亲兵队里,最小的也是一个七品武职,像冯苴等跟随我多年的军官早就挂上了从正六品的官衔,拿到地方上最起码也是一个大县的县尉,可就这么“大”一个官,竟然先是被我骂了个狗血喷头,而后又被刘布这个黑铁塔踹了个东倒西歪,狼狈不堪地乖乖跪在地板上,一声也不吭。

我冷笑了一声,走到两人面前,双手用力一提,把两人给拎了起来。

“好了,记得以后不要这样有失自信,在本将军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事情。”

刘布连忙代两人谢罪:“将军仁慈,不追究他们的失态,不过还得按规矩来,每人三十皮鞭的惩罚不能免!”

我懒得说话,挥挥手让三人退下,示意刘布自己看着办。

待房间重新恢复平静,一直不说话的徐茂功瞪着三角眼,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疑惑道:“张须陀和淮阳王一齐驾临洛阳,很明显是冲主公而来,什么‘送行’‘狩猎’都是接口罢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来此为何?”

我笑着对王朝等人言道:“看来攻打三崤的事情办不成了,哈哈哈,真是的,两个‘老朋友’来访的真不是时候啊!”

马汉嘻皮着脸道:“将军,听说‘铁头陀’和那个张大将军五服之内有点子姻亲,您这次真要贸然攻下三崤山寨还真有点麻烦!”

王朝心里一惊,一把捉住马汉的手臂,不信道:“老二,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怎地知道这些秘密事情?”

马汉咽了口唾沫,正要解释,我却打断道:“我相信马汉的话是真的,不然以一个落魄和尚的身份,背后没有势力支持,哪会连续几次击退官军,又能稳立不倒,达成和议,造下这般成就。呵呵呵呵,不过嘛,这次张须陀领兵前来断然不会是为了那个什么狗屁‘铁头陀’,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计划有变。再者,记住喽,不管他是谁的亲戚,就是皇帝老子自己做山大王,你们也得一样把它拿下来!嘿嘿,我的‘洛阳四虎’不仅要有老虎一样的凶猛,还要有狐狸一样的狡诈,我在这里给你们提个醒:任何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都容易从内部被攻破。哼,派人打进山寨,取得他们的信任,然后收买人心,伺机而动,再后面的事儿就不用我来教了吧?”

王朝眼睛一亮,崇敬地看着我,赞叹道:“主公真乃神人也!要让我们几个来想,一年也琢磨不出个头绪来,嗨,就按主主公的意思办,小的亲自到山寨里行事,保管不出俩月就让三崤山上的土匪走个干干净净。。。。。。”

“不!”我摇头表示不同意,冲徐茂功相视一笑,缓缓道:“山寨不但要留下来,而且还要不断壮大,另外,这个‘铁头陀’的的死活还不能轻易让某些人知晓,至少两年内不能泄漏消息,有点难度,不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原战略的顺利执行,也只有给你们找点麻烦活儿才能体现你们的价值嘛,强将手下无弱兵,我是不要废物的,你们要永远记住这一点,哈哈哈!”

看着王朝等人面面相觑并且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又转头对徐老道微笑道:“那张须陀实际统兵不过三千亲卫而已,这次倾巢出动,我看八成是裹夹了什么人一同前来,而且这么大动静,看来此人来头还不小呢!”

徐茂功摇着鹅毛羽扇,频频点头道:“无量寿佛,贫道与主公不谋而和,也正有此想法。”

大隋王朝为了保障关中首都的安全,同时震慑地方,有意将一些功臣良将下放到各地组建“大营”,既锻炼了将才,达到和平时期练兵备战的目的,又能威慑各地的反抗暗流,即便哪里有事也能做到一呼百应,国家立马就能调动大批的兵力。

这种政策在王朝建立初期的确起到了安靖地方的作用,尤其是一大批拥有赫赫战功的武将在各地担任重要军职,为稳定当时的地方治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但是,长期的掌握军权难免会造成拥兵自重的军阀派系局面,这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极为不利的。

从开皇十年起,随着社会开始繁荣稳定,朝廷便开始逐渐削减各处“大营”和藩王总管的权利,不仅禁止其干预地方政务,而且实行分兵驻守的政策,将原本较为集中的各地府兵分散到各要地驻防,并且规定除非发生战争,和平时期的统兵将领只有名义上的指挥权,非有皇帝的虎符密诏,任何人都无权私自调动超过10人的部队。

同时,为了能够维持正常的军务,又规定各要地大营可以保留一定规模的亲卫常备军队,以为应急之用。

荥阳大营的驻地就在荥阳州,按照建制规模有近四万的常备府兵,但是府兵的目的本来就是藏兵于民,再加上朝廷故意剥离调度指挥权,因此除了真正驻守在荥阳城里的三千多名亲卫常备军外,其余的几万人马都是轮流驻防周围,尤其是黄河两岸从洛阳到兖州的各个渡口、关隘和重要内河港口城镇,都是荥阳大营的官兵在驻扎。

时间一长,在朝廷的有意暗示和默认下,各道大营分驻的府兵渐渐成了依赖于本地官府的地方常驻军,日常供给不说,就是普通的升迁调任朝廷也要询问地方官员的意见,这样一来,能够真正受一方大将军直接调动的军队人数可谓少之又少,因此,大部分的藩王大将手下也就几千人的亲卫常备军而已。

然而,为了保持战力和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个武夫藩王将领无不拼命训练这点本钱,因为一旦有战事发生,即便能迅速调集到大军人马,可兵将不熟的尴尬只能让自己的亲卫常备军作为真正的主力部队来挑大梁--毕竟大隋朝的周边战事还是不少的,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异族反抗朝廷和入侵边境的事情不时发生,而每个统兵将领都有随时被征召出战的可能。

我稳了稳内心的波乱,重又坐下,开始了思索。

徐茂功叫过王朝等人,悄悄地附耳说了几句,然后便让他们退下了。

“无量寿佛,这次张须陀倾尽全力出动,无非目的有二:其一,向主公炫耀武力。听说此人一向心胸较为狭窄,很难容人,主公这次在洛阳耽搁这么久,一定有耳目向他报告,而他也一定在想主公要有所作为,染指洛阳州,呵呵,这里毕竟名义上是他荥阳大营的防地,有人在自己地盘横插一脚,依着他的小心眼,断不会舒服,必除之而后快,向主公示威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知难而退罢了;其二,军中定有重要人物,否则,以张须陀的鲁莽狂傲,带领三千兵马出动未免有些小题大做,自己再怎么说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军,职位比主公高多了,我们只有数百亲兵的情报他会不清楚?嘿嘿,若贫道是他,在自己的地盘上耍威风根本不用那多人,只要带十几个将官到城中都尉府大喊一声,在这洛阳集合个几千府兵还不是什么难事吧!?”

看着徐茂功慢悠悠的分析,我也是心有戚戚焉,抚着桌上的花瓶,冲他请教道:“敢问道长,可猜测出荥阳军中究竟是何人在内?”

狡猾的老道眨巴着三角眼良久,才骨碌碌一转眼珠子,神秘地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王”字。

我先是一愣,有些愕然地瞅着正慢慢消失的水渍,眉头不由得一皱,自己习惯地摸了摸鼻子,神情颇为有些疑虑和吃惊。

“难道是他?可是。。。。。。”

徐茂功似乎不见我的表情,继续自顾自分析起高颍来。

“高王爷这次带了精锐骑兵,依贫道看来,嘿嘿,必是也有极为重要但是又要隐讳人物在其军中也!”

************************************************************

隋朝沿袭和发展了西魏﹑北周府兵制。在皇帝直接统辖下﹐设立12卫府。

每卫府统1军﹐置大将军1人﹐将军 2人。

卫府下辖骠骑府﹑车骑府﹐分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再下设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总兵。

卫府大将军等武官平时负责管理府兵轮番宿卫诸事﹐战时经皇帝任命﹐率领从各府调集的府兵出征,“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於府﹐将归於朝。”

重要军机大事由政事堂举行的宰相会议辅佐皇帝商决。

尚书省的兵部﹐主要负责武官的考核﹑任免﹐军队的编制﹑简点和轮番﹐以及图籍﹑厩牧﹑甲仗的管理等。

军府按“中外相维﹑重首轻足”的方略﹐分置在京城及冲要地区。

12卫各领40~60府,除临时受命征伐外﹐平时主要担任京城宿卫和其他军事要地或重要设施的驻守。

各军府“因地立称”﹐分别冠以所在地名。府分上﹑中﹑下﹕上府为1200人﹐中府为1000人﹐下府为 800人。

主要分布於政治中心地区的关内﹑河东﹑河南及邻近诸道﹐旨在“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

每府置都尉1人﹐左右果毅都尉各1人﹐长史﹑兵曹﹑别将各1人﹐下辖4~6团;每团200人﹐设校尉﹐辖2旅;每旅设旅帅﹐辖2队;每队设队正﹐分为5火;每火10人﹐有火长。

每队﹑每火的装备﹐如马﹑马具和锸﹑斧﹑钳﹑锯等﹐均有定数。

府兵自用的武器﹑装具和征途所需粮食皆自备,如果马匹不足﹐则由官府供给。平时训练在冬季进行﹐由都尉率领本府兵马习战。

京城的禁军--也叫“御林军”--则是由各关中军府挑选健壮丁男组成,只接受皇帝的指挥,不参加轮调农作等活动,而且每年还要淘汰、挑选一部分新兵加入,禁军的直接上司是“御林军指挥使”。

这样便使府兵与禁兵及其他军队相互为用﹐相互钳制﹐以便皇帝控制军队和维护全国统一。

开皇十年﹐皇帝颁布诏书﹐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同编户。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军户编入民户﹐改属州县管辖﹐不再存在,但军人仍有军籍……“军名”﹐无论在军﹑在役或在家﹐凡军役范围内的事宜﹐均属军府管理。

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於农的制度。

隋朝常备府兵约60~70万人﹐一旦战时徵募便可以达到130万上下,规模极是庞大。

第三卷 第四十五回 虎视中原(四)

头脑里有无数的溪流在汇集、分离,各种画面不停地出现在脑海里面,五花八门的信息四下涌出,自己先是一阵稀里糊涂,渐渐的思路愈来愈明显、愈来愈确定,没用的信息消失得干干净净,可能有关的则是定格在脑中,疑惑和忧虑慢慢被解释,答案开始浮出水面。

笑容又显现在我刚毅的脸上,没有刚才的隐隐焦虑和不安,强大的自信和豁然让整个房间顿时一亮。

突然之间,我想通了这其中看似错综复杂的关节,不禁一阵爽朗大笑。

“哈哈哈,我全明白了,全明白了,哈哈哈,真是令人惊讶呀,唉,难不成我宇文成都真是个香饽饽,每个人都想咬一口不成?哈哈哈。”

徐茂功被我的比喻逗得怔然一乐,贼兮兮地撇撇嘴,道:“主公别忘了,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善类。依贫道看来,这次张须陀是有所顾忌,不得已而为之,而淮阳王则是要有所求,有意而为之,届时。。。。。。”

我接过他的话,继续道:“届时我就看看他们出的价钱,嘿嘿,洛阳铁定是我们的了,这个没的商量,还有,道长通知一下这里的负责人,派人手监视住‘洛阳四虎’,我总有点不放心,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留一手总没有错,那个马汉比王朝还要精明,哼哼,敢在我面前装傻!我估计高王爷那边我们可以大大捞一笔,麻烦道长写个清单,把咱们要争取的利益都列出来,淮阳和谯两个郡可是战略要地,有了它们,咱们势力南下的陆上通道可就是畅通无阻了,嗯。。。。。。嘿嘿嘿嘿嘿。。。。。。”

我和徐茂功一对眼,不由得齐齐奸笑不已。

正在楼下守卫的几个亲兵听到楼上放肆的奸笑后,一个个心里直打哆嗦。

“太恐怖了,怎么有点像夜猫子的叫声啊!”

********************************************************

洛水西岸,一座军营突兀地立在河边。

已经是深夜了,各个帐篷都在黑夜中沉沉睡去,偶尔一支巡逻的小队官兵悄声穿梭在其中,除了沙沙的脚步声,几乎不闻丝毫。

位于军营中央的主帐里依旧灯火通明,帐外的火把在夜风中“呼啦啦”燃烧着,隐隐约约可见里面有人在来回走动。

张须陀看着坐在书案旁的中年人,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唉,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有心思看书。

摇了摇头,张须陀小心翼翼地坐到书案另一边,生怕惊动了中年人似的,蹑手蹑脚浑不似大将军的样子。

时间就这么慢慢流逝着,中年人心无旁亟,两只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浓眉时而紧皱,时而舒缓,还不时地点着头,似乎轻声赞叹着什么。

好{炫&书&网}久,中年人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册,将之放在书案上,轻抚着书,一声轻叹。

灯火下,《锦绣诗萃》的四个“宇文体”黑字跃然浅蓝封面之上。

张须陀赶忙笑着递上一杯热茶,脸上还带了几分难以想象的献媚之色。

“先生,喝杯热茶吧!怎么样,宇文成都的诗。。。。。。”

中年人瘦削的脸上神采奕奕,道了声谢便接过茶碗,一边拨弄茶沫,一边叹道:“真乃千古奇才,吾自愧不如也!”

“先生言过其实了吧?想来您也是勤学累载,遍读五经,又熟读兵书战策,可以说是文武双全,那个宇文成都只不过随便唱了几句狗屁诗歌就博得一个‘天下第一才子’的雅号,有什么了不起啊,哼哼,他那点德行我还不知道,肯定是找人代作的,对,肯定是这样!我呸,竟然还把京城第一大美人给骗到手了,那可是才艺双绝的大美人啊,先生你是没有见过呀,嘿嘿。。。。。。”

呡了几口茶水,见张须陀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气,中年人鼻间微微一哼,眼里闪过一丝鄙视--蠢猪。

中年人只悠悠然地喝着茶,并不言声,偶尔抬头也是一脸不屑与漠然,在他眼中,张须陀只不过是一个被妒忌心冲昏了头的大老粗,跟这种人解释简直就是浪费唾沫。

“要不是王爷说要笼络你这个心胸狭隘的蠢猪头,我才懒得坐在这儿听你破口大骂,真是头猪,哼!”

张须陀骂了一顿饭的功夫才停下来,似乎很是痛快淋漓,长长地舒了口气,端起茶水正要润润冒火的喉咙,突然发现了那本诗集,随手便拿起来,双手一扯就要撕掉。

“慢着!”

中年人冷冰冰地说话了,直勾勾地瞪着正咬牙切齿的张须陀,责问道:“我说张大将军,你怎么骂宇文成都我管不着,只是这本诗集乃是我的手下费劲力气才搞到手的,打狗还得看主人,要撕也得跟我打个招呼吧,嗯?”

张须陀被这不阴不阳的诘问搞得顿时一愣,幸亏他也不是真的笨蛋一个,知道中年人已经有些动气,赶忙将诗集放回原处,一脸尴尬地赔罪道:“先生恕罪则个,老张一介武夫,乃是一个粗人,刚才冒犯之处还请先生大人大量,原谅则个!”

中年人理也不理他,小心地收起诗集,然后才淡淡道:“这本诗集乃是京城‘宝印书坊’的原版,刻印精美,全天下不过才3000册,其他仿印虽然也是惟妙惟肖,但却没有了收藏价值,京城里已经涨到了三万钱一本还是有市无货、索求不得,大将军不懂诗文,原本也没什么,以后注意就是了。”

张须陀被一通训斥,说不出的尴尬和懊悔,这位可是个惹不起的大人物,自己的前程还得靠人家呢!

正当场面有些冷淡的时候,中年人突然“呵呵”一笑,看着一脸茫然的张须陀道:“张公不要多想了,你我今后是同一条船上的兄弟,一本诗集又怎会离间你我之间的彼此信任呢?哈哈哈,我也是一时爱书心切,说话有些重,张公不怪罪吧,呵呵呵!”

张须陀登时放下心来,一脸与年纪和身份不相称的谄笑,小心道:“敢问先生,王爷想让老张做什么,这次荥阳大营的亲卫常备官兵都带来了,是不是要宰了宇文成都这小子?”

说到这儿,他的脸上顿时又是一阵兴奋。

听说这次我带着家眷同行,那个慕容燕燕肯定也在里面,想起去年仲秋节在晋王府的惊鸿一瞥,张须陀心里一阵痒痒不已。

“明日到洛阳城外扎营后,张公便派人邀请宇文成都来营中一叙,你是他的上司,他不会驳你的面子,设下酒宴招待,介时我也化装出席,呵呵呵,倒要看看这个‘天下第一才子’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张须陀瞪着眼睛道:“要不要安排好刀斧手,以防万一!这小子企图染指我的地盘,敢是活腻歪了,老子非给他点颜色看看不可,不然还真让他目中无人啦!”

中年人点了点头,三缕清髯长须微微抖动,眼中精光闪烁。

“也好,帐下伏好刀斧手,让他也有所忌惮。”

见张须陀狠狠点头,眼里有凶光闪过,中年人“咯咯”一笑,道:“洛阳和荥阳境内不要动手,万一事情不成,我自有更好的安排,张公切不可鲁莽行动,误了王爷的大事哦!”

张须陀连忙收起杀心,心里不爽,嘴上却赔笑道:“不敢,不敢,一切听从先生安排,王爷那里还请先生多多美言,老张感激不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