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图10 瓦洛拉姆之战的第二天(1809年7月)
1809年10月14日,《肖恩布鲁恩和约》 奥地利战败后被迫签署《肖恩布鲁恩和约》,拿破仑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再次得以确认。奥地利割让3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及其350万名居民给法国及其卫星国。奥地利还同意加入“大陆体系”,并同英国断绝一切关系。此时,伊比利亚半岛的作战仍继续(参见第十七章→拿破仑战争→半岛战争),海上战争也在进行(参见第十七章→拿破仑战争→海上作战),另有一些小的叛乱(特别在特罗尔)。除上述战事外,来之不易的和平终于降临在欧洲大陆。
同俄国的战争(1812年)
法国与俄国的关系彻底破裂。此时,沙皇亚历山大是拿破仑在大陆上的唯一主要对手。他对波兰通过建立华沙大公国而得以复兴强烈不满。1811年,由于拿破仑拒绝与沙皇合作以将土耳其人赶出欧洲南部(参见第十七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同俄国的战争),使双方关系更加恶化。发现这一局面后,英国向俄国提出议和建议,并于1812年6月,同瑞典和俄国议和,使两个国家均不承认“大陆体系”,并向法国施加一系列的经济压力。
1812年5—6月,拿破仑备战 拿破仑在波兰集结了45万人的庞大军队。他计划从南达普里佩特沼泽北抵波罗的海的供应基地出发,入侵俄国并彻底征服它。拿破仑的大军右翼由奥军近4万人掩护,奥军由卡尔·菲利普·冯·施瓦岑贝格统领。其左翼由雅克·E.J.A.麦克唐纳元帅的军队保护,其数量大致为4万人,主要由普鲁士人组成。中央则有三路法军,拿破仑统率左翼计22万人正好在涅曼河以西的科夫诺(考纳斯)及格罗多诺之间。另两支部队在其右后成梯次配置,以保护拿破仑的交通线的安全。每支部队均大约有8万多人,一支由欧仁·德·博阿尔奈指挥,另一支由拿破仑无能的兄弟热罗姆指挥。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包括有不足20万的法军,其余为德国、奥地利、波兰和意大利远征军。现在拿破仑只能依靠新兵、不稳定联盟的低素质士兵以及在其铁蹄之下动荡不安的国家的力量了。
地图11 1811年的欧洲
1812年6月,俄国备战 沿俄国西北部边界地区作警戒防御的有两支军队。巴克利·德·托利(米海尔·安德烈亚斯·波格丹诺维奇亲王)率127000人位于涅曼河以北;巴格里申率48000人驻防涅曼河与普里佩特沼泽之间。在沼泽以南驻扎着俄国第三支军队,43000多人,由A.P.托尔马索夫任统帅,以保护西南边界地区的安全。另有20万多人分散于俄国西部和中部地区。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横渡涅曼河 拿破仑计划从两支俄军中间直插过去,并予以各个击破。但热罗姆没有执行拿破仑的命令。酷热的天气使法军消耗很大,法军战马中流行腹痛病也使其骑兵不能作战。此时,拿破仑不得不回救热罗姆,并将达武置于其现在的位置。7月23日,达武在莫吉廖夫打了胜仗,从而成功地阻止了巴格里申努力同巴克利会师的企图。但巴格里申向东撤退并穿越了第聂伯河,于8月3日,同巴克利会师于斯摩棱斯克附近。巴克利任总指挥。
1812年8月7—19日,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机动战 巴克利本欲发起进攻,但由于俄军效率低下的参谋工作,迟滞了俄军的行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法军也因同样的错误而使其行动失败,否则的话,拿破仑本可以击溃两支俄军,因为他已预料到了俄军的行动计划。俄军向东逃遁,拿破仑现在统帅约23万人企图再次穿越斯摩棱斯克以南的第聂伯河,以攻击俄军侧翼。8月17日,双方在斯摩棱斯克激战,随后的8月19日,又在瓦卢蒂诺交锋,但未分胜负,不过俄军毕竟逃出了拿破仑设置的陷阱,这主要是因为法军元帅朱诺和缪拉的错误所致。法军此战伤亡1万多人,俄军则至少伤亡15000人。
1812年8月29日,库图佐夫任俄军指挥 俄军继续后撒,拿破仑则勉力追击。他本打算在斯摩棱斯克建立宿冬营地,但现在认识到他的后勤供应不能按计划实施,因此,1812年必须取得彻底的胜利。
地图12 同俄国的战争(1812年)
1812年9月7日,博罗迪诺之战 库图佐夫率122000人位于莫斯科以西约97公里处严阵以待。拿破仑则集中了124000多一点的兵力,开始包抄俄军的左翼。战斗进行中间,拿破仑令人费解地放弃了亲自指挥。这是拿破仑疾病的第一次重新发作,并在医学上从没有得到完满的解释。这一疾病也对此后的许多作战产生了影响。艰苦的作战仍在继续,到夜幕降临时,俄军伤亡已达5万人,从而被迫后撤。俄军统帅巴格里申阵亡。法军损失约为28000人。库图佐夫撤向莫斯科。但由于拿破仑生病,法军未能积极追杀。
地图13 博罗迪诺之战
1812年9月14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 俄国人在撤空莫斯科的居民之后,俄军放火焚城。许多木屋顷刻化为灰烬,法军不得不在郊外露宿。在莫斯科附近,拿破仑有95000兵力,他们大多数已精疲力尽。拿破仑的其余军队与莫斯科法军及其在涅曼河的基地成大三角分散配置,其范围从里加到科夫诺直至立托夫斯克。法军土气下降,其联盟军队也变得不可靠了。在莫斯科以南的卡卢加附近,库图佐夫的11万军队仍十分完整,而且土气旺盛,他们要坚持战斗。整个俄军因法军的残酷的暴行而义愤填膺。波洛茨克以北的法军交通线受到由路德维希·阿道夫·惠灵顿伯爵率领的军队的威胁。位于普里佩特沼泽以南的俄军由齐恰哥夫统帅,他们向西运动,以威胁法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侧翼。由于极度缺乏给养,向亚历山大发出的议和建议也无下文,拿破仑遂决定于10月19日撤向斯摩棱斯克。
1812年10月24日,莫洛亚罗斯拉维茨之战 从莫斯科向西南转移中,拿破仑计划摧毁库图佐夫的军队,随即,双方进行了惨烈的遭遇战,但未分胜负。拿破仑遂决定依斯摩棱斯克及博罗迪诺原路向西北及北方折回。但这一决定却犯了致命的错误,因为法军将被迫穿越已遭法军及俄军劫掠的乡村。由于征集不到粮草,法军本已紧张的后勤系统崩溃了,法军不得不忍饥挨饿。由于沙皇亚历山大拒绝休战,加上冬天已逐步降临俄国中部,法军决定继续后撤。
1812年10—12月,从莫斯科后撤 11月4日,天降大雪,随之而来的是严寒的到来,从而迟滞了法军的撤退。又冻又饿的法军又遭到正规军及游击队无数次的围攻,所有的军需系统均被破坏,法军冒雪行军被瓦解了。分散的法军且战且退。当他们抵达斯摩棱斯克时,饥饿难忍的士兵抢劫了他们军中的仓库,军纪迅速崩溃,狂乱中大多数供应仓库遭灭顶之灾。11月12日,拿破仑决定从斯摩棱斯克继续后撒。法军中的大多数都已变成了暴民。
1812年11月16—17日,克那斯尼之战 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库图佐夫之后卫部队已包围了西部之法军,并封锁了通道。拿破仑聚拢其几支有效兵力,再展其卓越指挥之风采,打退了俄军。内伊军团现已减员至9000人,为保卫其余军队,该军团进行了一天后卫战,从而做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仅剩800人生还。
1812年11月26—28日,穿越别列津纳河 在别列津纳河之波里索夫附近,拿破仑遭到齐洽哥夫和库图佐夫的夹击。俄军总兵力有144000人,有60 000—64000人参战。法军有效兵力仅约33000人。尽管俄军在河两岸均发起进攻,法军仍在冰冷的别列津纳河面架起了浮桥。到27日夜晚,维克托军团及另一群无组织的作战人员仍停留在河东。在河西,乌坦特和内伊拼命抵抗齐洽哥夫的进攻,以保护桥头堡不失。在河西法军炮火的支援下,河东的维克托率1万余人打退了4万俄军发起的几次冲锋。经一夜渡河,到黎明桥梁被毁之时,仍有几千伤兵及其他作战人员滞留河东,这些人大部分被俄军哥萨克部队所残杀。法军损失超过3万人,俄军至少1万人。
1812年12月8日,拿破仑赴巴黎 此时,法军可参战兵力不足1万人。拿破仑匆忙回国组建新军,将指挥权交于缪拉。缪拉率这支可怜的残兵同麦克唐纳一起从里加返至波兰西部的波兹南。精疲力竭的俄军也在涅曼河停止了追击。到目前为止,法军及其盟军在进军莫斯科的战役中损失超过30万人,而俄军损失至少25万人。
1813年1月1日,普鲁士暴动 由汉斯·D.H.约克·冯·瓦滕堡率领的普鲁士远征军本与麦克唐纳在里加,他们脱离法军转而加入了俄军。其余的普鲁士军队通过征召预备队和民兵得到紧急扩编。这次扩编能够实现应主要归功于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及其参谋人员的努力。法国在但泽、维斯图拉河之托伦、斯德丁(什切青)、库斯特林(科斯琴)及奥得河之法兰克福留守驻军后,欧仁率部撤向易北河之马格德堡,此时,欧仁已接替缪拉任指挥。1月末,拿破仑派来援军,使欧仁兵力达68000人。与此同时,施瓦岑贝格率奥军已撤至华沙,不久又开进波希米亚,许多人脱离了拿破仑军队。
莱比锡战役(1813年)
1813年2—3月,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建立 俄国、普鲁士、瑞典和英国结盟,从而结束了拿破仑对欧洲的控制。大约有10万旧联盟军队分散在易北河谷的马格德堡及得累斯顿之间的广大地区。
1813年4月,拿破仑返德国 拿破仑以惊人的速度征召了一支20多万人的新军队,但遗憾的是,这支军队没有作战经验。他匆匆由莱茵河出发去同他的旧部会合。
1813年4月30日,拿破仑穿越萨勒河 拿破仑以三路大军向莱比锡进发,并派强有力的军队掩护其行军。同过去的战例一样,他计划首先突破联军之封锁线,随之彻底打败联军。但由于其毫无经验的骑兵侦察有误,因而拿破仑不知惠灵顿已在他的南部集结了93000联军。
1813年5月2日,吕岑之战 掩护拿破仑行军的部队将联军一支小部队赶至莱比锡之郊区。在吕岑南部,惠灵顿向西南的内伊军团发起突然进攻(内伊担任南路大军的保卫任务)。当拿破仑在吕岑古战场(参见第十四章→主要战争→三十年战争→瑞典时期)听到炮声后,疾驰现场,此时的拿破仑再展当年的勇猛、机智的风采,在战场上即兴发挥。他集中起他的兵力,在大量火炮的支援下向惠灵顿军队之中心发起进攻。拿破仑亲率军队发起的反攻撕裂了联军的防线,要不是他的绿装军队已精疲力竭的话,说不定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情景会再现。损失是十分惨重的,法军伤亡约22000人,主要是内伊部队。联军则损失约为12000人。惠灵顿的主要助手沙恩霍斯特在受伤之后因伤口感染而死。
1813年5月20—21日,包岑之战 拿破仑于5月7—8日攻克得累斯顿,随后尾随撤退之联军追至易北河以东。拿破仑命内伊率半数法军迂回行军约80公里至得累斯顿以北,拿破仑则率余部追击惠灵顿。此时,俄军在施普鲁河东岸态势极为不利。拿破仑率115000人越河攻击,将97000名联军赶出阵地。天黑之后,内伊率52000人由此南下,占据阵地以待明晨进攻联军之背后。拿破仑的战略思想虽十分卓越,但内伊却没有抓住有利时机,推迟了进攻,并且没有向敌之背后及交通线进攻。拿破仑一直期待着其预备队的进攻,但是等内伊理解了拿破仑的意图之时,已经太晚了,惠灵顿已以极快的速度安全撤离了东部进入了西里西亚。法军约有25000人伤亡,联军折损11000人。
1813年5月22日—6月1日,联军实力日增 当拿破仑迫至易北河以东时,察觉其对手实力已今非昔比。前法军元帅贝纳多特现在成为瑞典亲王,率一支普鲁士—瑞典联军计12万多人驻扎于柏林附近。奥地利也正准备加人联军参战。施瓦岑贝格正统率24万人的大军在波希米亚北部,从而严重威胁法军的交通线。而已接替惠灵顿的布吕歇尔重建其军队,以阻止法军的进一步进军。6月1日达成休战协议。
1813年6月4日—8月16日,拿破仑争得喘息之机 他利用这一停战间息加强对其军队特别是骑兵的训练。联军也利用这一时机做战备工作;奥军得以完成其机动;普军则因征兵而实力加强,其短缺的装备也因英国放弃了封锁而得以充分的补充。俄军也得到了援军的加强。
1813年8月12日,奥地利宣战 在英国的资助下,联军组成三路大军:一路为施瓦岑贝格统帅的23万波希米亚人;一路为布吕歇尔统帅的195000名西里西亚人;在北方,贝纳多特率有11万人的大军。另一支英国远征军,其中一部为火箭兵,也归贝纳多特指挥。
1813年8月16日,进攻计划 拿破仑已将达武军团部署于汉堡,并将其改造成一个坚固堡垒,以长期威胁联军由西面经普鲁士的进军。得累斯顿则由圣西尔军团占领,以作为机动之中枢。在这两个要点之间,拿破仑已撤出其大部队(除让·拉普军团外——正围攻但泽)并占据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地区,在内线伺机打击敌人。拿破仑此时手中握有30万重兵,联军总兵力约45万多人。联军的战略是尽量避免与拿破仑亲自率领的军队作战,而尽可能随机打击其下级统领的军队。8月23日,在大贝伦之战中,贝纳多特将乌坦特(他率6万人)赶至柏林以南。8月26日,布吕歇尔又在卡岑布克沉重打击了麦克唐纳。法军6万人中损失3万人,而普鲁士则折损4000人。
1813年8月26—27日,得累斯顿之战 施瓦岑贝格率奥军进攻圣西尔(奥军还有俄国及奥地利皇帝以及普鲁士国王伴随),拿破仑出人意料地率援军迅速赶至,并打退了敌之进攻。第二天,尽管敌以2比1占优势,但拿破仑仍发起进攻,动摇丁敌之左翼,并取得了战术上的辉煌胜利。随后,拿破仑再次患病,遂离开战场。此时,联军已有38000人伤亡及被俘,另损失40门大炮,法军伤亡为1万人。施瓦岑贝格匆忙逃离包围圈。拿破仑当时没有下令去追击,而其下属多米尼克·勒内·旺达姆看到了这一歼敌良机,遂迅速穿越山脉进入波希米亚——正好在施瓦岑贝格之东侧。旺达姆命令他的军团穿越奥地利之交通线,随即发生库尔姆之战。
地图14 得累斯顿之战
1813年8月29—30日,库尔姆之战 没有任何法国军团随旺达姆跟进。此时,旺达姆发现他的37000人被奥军、俄军和普军计10万人包围,孤立无援。经激战,旺达姆被俘,其军团损失17000人,余部溃散。
1813年9月,布吕歇尔避战 病愈后的拿破仑匆忙赶至东部,极力诱使布吕歇尔进入西里西亚作战,但普军却于9月4日迅速撤离。
1813年9—10月,法军之灾难 继任乌坦特指挥的内伊企图攻克柏林,但于9月6日在登纳维茨被贝纳多特战败,内伊之萨克森师也逃走。10月8日,依《瑞得条约》,巴伐利亚脱离了莱茵同盟转而加入反法同盟。
1813年10月1—15日,联军逼近 劳累沮丧的法国军队被压迫于得累斯顿与莱比锡之间,已减至20万人。布吕歇尔放弃其交通线后,通过易北河抵莱比锡北部,威胁拿破仑之后背。为配合作战,施瓦岑贝格则向北进军以同布吕歇尔呼应。贝纳多特部有所动摇。拿破仑将其两个军团留守得累斯顿,随后于10月15日当施瓦岑贝格由南向北进军时,进攻布吕歇尔。
1813年10月16—19日,莱比锡之战 在这三天中,法军在西北部同普军作战,在南部则同俄军及奥军同时作战。不久,贝纳多特移师南方,于10月18日几乎包围法军。此时,联军开始向法军发起强大的正面进攻。尽管拿破仑之阵地依然完整,仍撤入莱比锡。此时,萨克森军团背叛了法军,法军的胜利可能性已不复存在。10月19日,尽管布吕歇尔屡屡进攻拿破仑之交通线,但拿破仑仍保持了其交通线的贯通。经城外一次恶战之后,拿破仑撤离。但他们草率地过早摧毁了横渡埃尔斯特河的桥梁。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他刚于前一天继任元帅)及麦克唐纳只能骑马通过河流逃亡,波尼亚托夫斯基被淹死,而麦克唐纳幸免于难。联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过拿破仑仍得以逃脱。该战结束后,法军损失了6万人,325门大炮,500辆马车,余部逃亡莱茵河流域;联军则损失8万多人。

插图04 莱比锡之战第三天
1813年10月30……31日,哈南之战 由卡尔·菲利普·冯·弗雷德统帅的4万多名奥地利—巴伐利亚联军,企图切断法军的退路。当联军缓慢地由东追击而来时,拿破仑似已难逃厄运了。但拿破仑天才的火花再次点燃,他勇敢地机动其炮兵以支援其进攻,迫使巴伐利亚人沿原路后撤。此战巴伐利亚军损失1万人及几门大炮。法军损失不足6000人,不久又有4000人被俘。但法军仍于11月1—5日间继续后撒,并穿越了莱茵河。
法军防御(1814年)
1873年11月8日,联军提出和平条件 依条件,法国边界被严格限定于阿尔卑斯山及莱茵河以外,但拿破仑错误地拒绝了。联军遂决定于12月1日入侵法国。到此时,尼德兰已暴动,莱茵同盟也于11月解体,驻防得累斯顿及但泽的法军也分别于11月11日及12月30日投降。
1813年12日21日,联军在曼哈姆及科布兰茨横渡莱茵河
1814年1月1日,法军之战略意图及计划 此时,大约有5万名法军在达武率领下驻守德国之汉堡。另一支10万人的军队则在西班牙正同西班牙及英国交战。在意大利之东北部,欧仁正率5万人同海因里希.J.J.贝勒加德统帅的同等数量奥军对峙。除乌坦特军团可撤出西班牙回国交战外,其余那些远离法国的军队均不能参加法国的战役。在法国,拿破仑征召了近118000人,部署于莱茵河以西安特卫普至里昂地区。拿破仑准备在内线作战,证明他的战略头脑是无与伦比的。但是战术上,他的军队质量却是低下的。除一小部分老兵之外,他的各级官兵均由刚刚入伍的年轻人及未经训练的国土防卫军组成。
1814年1月1日,联军之战略意图及计划 共有三路联军:贝纳多特率6万人向西进军并穿越低地国家;布吕歇尔则统领75000人向摩泽尔河谷上游进军人洛林;施瓦岑贝格率21万人过瑞士穿越贝尔福山口。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巴黎。
1814年1月29日—2月1日,围绕拉罗西尔的战事 为赶在布吕歇尔与施瓦岑贝格会师之前击溃之,拿破仑率36000人进攻布吕歇尔,并于1月29日在布列讷取得了胜利,1月30日又在拉罗西尔取得了成功。2月1日,布吕歇尔又重新攻击拉罗西尔,拿破仑逃离联军巨大的包围圈。法军损失5000人,联军损失8000人,随即联军向巴黎推进,布吕歇尔沿马尔讷河下行,而施瓦岑贝格则向塞纳河下游进发。
1814年2月10—14日,“五天作战” 拿破仑转而攻击布吕歇尔,于2月10日、11日、12日和14日分别在尚波贝尔、蒙米赖、蒂耶里堡和沃尚打败了他。这一系列辉煌的机动作战均由拿破仑亲自指挥。在这些作战中,联军损失总数达9000人左右,而法军仅2000人。普军遂向马尔纳北部撤退。
1814年2月18日,蒙特罗之战 拿破仑迅速向南进军,尽管奥军兵力是法军的两倍多,但拿破仑仍向施瓦岑贝格发起进攻,并迫其后撤64公里。法军损失2500人,联军损失6000人。与此同时,布吕歇尔重新组织其军队,并于2月27日,推进至距巴黎仅40公里的拉福雷。闻此,拿破仑让麦克唐纳在奥贝继续牵制施瓦岑贝格,自己则移师北方以解除巴黎的威胁。
1814年3月7日,克拉奥讷之战 此战,拿破仑迫使布吕歇尔的部队向北撤退,担任布吕歇尔后方警卫的俄军部队被彻底打败了,双方损失大致均为5000多人。当布吕歇尔撤至拉昂时,他得到了贝纳多特2个军的增援。此时布吕歇尔兵力已达10万人,而拿破仑仅有30000人。与此同时,2月27日在奥布河畔巴尔之战中,施瓦岑贝格取得胜利,并迫使麦克唐纳向巴黎撤退。
1814年3月9—10日,拉昂之战 尽管拿破仑处于劣势,在这两天的战斗中,仍向布吕歇尔发起进攻。布吕歇尔依坚固阵地顽强抵抗,并于夜晚发起反攻,使法国1个军大乱而退出战场。法军损失了6000人,联军约3000人。拿破仑的冒险强攻已失败,遂撤至苏瓦松。
1814年3月13日,兰斯之战 经短暂休憋后,拿破仑勇敢地率部穿过布吕歇尔之正面军队,去打击孤立于兰斯的普鲁士军团。他夺回该城,约有700人伤亡;普军损失高达6000人。此时,拿破仑又大胆向南进军,以破坏施瓦岑贝格之交通线,希望此举能使奥军撤退。
1814年3月20—21日,奥布河畔阿尔西之战 此战中,施瓦岑贝格打退了法军的攻击,同布吕歇尔一样继续向西进军。由于拿破仑准备下一次进攻,遂命马尔蒙及莫尔捷率部与之会合。
1814年3月25日,拉费尔尚佩诺兹之战 施瓦岑贝格打败了占有巨大优势的马尔蒙及莫尔捷所部,并迫使后者向巴黎后撤。联军继续进军,3月28日,布吕歇尔及施瓦岑贝格联军到达巴黎之外围,将拿破仑主力远远地抛在东方。
1814年3月30日,巴黎之战 马尔蒙和莫尔捷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