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译者注)。随后,德舰匆匆向东赶往德国秘密的盟友土耳其,与英国正往西航行的“一往无前”号和“不懈”号战斗巡洋舰相遇。英舰指挥官奉海军中将A.B.米尔恩爵士的指示,没有采取行动拦截德舰,他知道,虽然法国和德国已经开战,但英国给柏林最后通牒的最后期限是那天午夜。冯·祖洪海军上将知道英舰具有优势火力,也克制着没采取行动。双方的分舰队在近距离内驶过视如路人,相互没有致意,也都没有开火,但都已将火炮对准对方。随后,英舰试图跟踪祖洪。但8月6—7日,在希腊的西南海域,祖洪与E.C.特罗布里奇海军少将的巡洋舰分舰队擦过之后,巧妙地摆脱了英舰,8月10日安全抵达达达尼尔海峡。两艘德舰和水兵并入土耳其海军,这使土耳其在黑海拥有海上优势并促使土耳其后来在10月29日卷入战争,且站在同盟国一边(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作战行动→土耳其战线)。
1914年8月28日,黑尔戈兰湾之战 英国轻巡洋舰进入德国水域实施袭击而挑起战斗,德国的巡洋舰出来应战。之后,海军中将D.比提的战斗巡洋舰分舰队悄悄赶来支援英国轻巡洋舰,打退了德国舰队,使之损失4艘战舰和约1000人。
1914年8—10月,“柯尼斯堡”号的游弋 8月6日,驻扎于东非海岸的德军轻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在蒙巴萨之外的海上与英国的轻巡洋舰“柏加索斯”号交战并将其击沉。后来该舰遭到英国海军部队的堵截,10月30日,被迫逃避于德属东非的鲁菲季河,一直被封锁。
1914年8—11月,“埃姆登”号的游弋 这艘快速的轻巡洋舰受M·冯·施佩海军上将率领的在中国的德国分舰队的派遣,8月22日,驶离中国。在勇敢的K.冯·米勒海军上校的指挥下进入印度洋,在那里不断袭扰英国船只——捕获21艘,摧毁船只和货物价值在1000万美元以上。9月22日,该舰炮击马德拉斯。11月9日,这只战绩卓著的孤狼的末日来临了。在科科斯群岛,该舰与澳大利亚巡洋舰“悉尼”号进行了恶战,终被击沉。
1914年9—10月,德国的潜艇战 9月22日,在荷兰海岸之外,U—9潜艇迅速击沉3艘英巡洋舰“阿尔基尔”号、“霍格”号和“克里西”号,并造成1400人死亡。10月18日,一艘U型潜艇袭击斯卡帕湾,没有成功,这使英国大舰队临时转移于苏格兰海域的罗西思基地,并同时在斯卡帕设置了防潜网。10月15日,英国巡洋舰“霍克”号被鱼雷击中而沉没。10月27日,战列舰“勇敢”号撞上了在爱尔兰海岸之外活动的德国潜艇布设的水雷而沉没。
1914年11月1日,科罗内尔之战 战争爆发以后,冯·施佩海军上将指挥由2艘重巡洋舰和3艘轻巡洋舰组成的中国分舰队,跨过太平洋抵达智利海岸,并从运煤船加煤。在南美西海岸之外,英国海军中将C.克拉多克爵士带领2艘陈旧的重巡洋舰和1艘轻巡洋舰,加上1艘商船改装的支援巡洋艘搜寻德军的分舰队。克拉多克不顾海军部的命令,已放弃了他的老式战列舰“卡诺派司”号,因为它速度太慢追不上快速的德舰。两舰队在科罗内尔之外的海域相遇,在理论上说双方的火力不相上下,但是克拉多克只有2门约15厘米的火炮(在他的旗舰“古德霍普”号上),而施佩有16门约13厘米的火炮,分别在“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泽瑙”号。英舰虽轻炮数量较多,但无以施展。因为施佩总是破坏英舰企图接近的努力,他以其2艘重巡洋舰在远距离上有条不紊地轰击英舰。施佩打沉了2艘英国重巡洋舰,船上全部人员殉难。轻巡洋舰“格拉斯哥”号和支援巡洋舰“奥特朗托”号奉克拉多克之命快速逃脱了。这一灾难的消息震惊了英国。海军部害怕施佩将率其舰队绕过霍恩角进入南大西洋。海军中将F.D.斯泰迪爵士奉命率战斗巡洋舰“无敌”号和“不屈”号匆匆从英国海域出发,去寻歼施佩,
插图08 德国“埃姆登”号巡洋舰
1914年11月3日和12月16日,德舰袭击英国沿海 11月3日,德军巡洋舰袭击英国东海岸的戈尔斯顿,被击退。12月16日,在另一次袭击中,德军重型巡洋舰炮击斯卡巴勒和哈特普尔。这些“打了就跑”的袭击行动打死打伤了许多平民。
1914年12月8日,福克兰群岛之战 施佩企图闯入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袭击英国的无线电通讯站和加煤站,但他发现斯泰迪的分舰队正在那里加煤,吃惊的德国人掉头就跑。斯泰迪实施追击,并在远距离上摧毁德舰队。轻巡洋舰“得累斯顿”号逃脱,并苟延残喘达三个月之久。被击沉的德国军舰的大部分官兵共约1800人被海水吞没,极少数人员被英舰救起而成了俘虏。
1914年12月25日,“让巴特”号的损毁 法国战列舰在奥特朗托海峡被奥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
小结:到1914年终,除了在亚德的公海舰队和基尔的波罗的海的力量,德国的旗帜实际已在公海上被扫除了。协约国的海上交通不再受干扰,而德国已经感到海上封锁的压力。德国海军最高统帅部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仅存的公海重要武器潜艇上。
土耳其战线(1914年)
1914年10月29日,土耳其对协约国宣战 土耳其是以舰炮宣战的,土耳其舰队(包括原来德国的2艘战舰“格本”号和“布雷斯劳”号)现在由冯·祖洪海军上将指挥,事先没有警告即炮击俄国黑海海岸的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和提奥多西亚。土耳其与同盟国的联合对协约国关闭了达达尼尔海峡,实际上将俄国和协约国分割开来。
高加索战线
1914年11—12月,土耳其的进攻 土耳其陆军部长思维尔帕夏不顾德国军事使团团长O.L冯·赞德尔斯将军明智的规劝,率军侵入俄国的高加索地区。
1914年12月29日,萨勒卡默什之战 在大雪纷飞的气候条件下,俄军将军沃龙佐夫阻止并打退了土耳其军向卡尔斯的推进,并使之遭受重大伤亡。在战火纷飞中1914年结束了。
地中海地区
1914年11—12月,英国的反应 11月5日英国宣布兼并塞浦路斯。12月18日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并向那里调动兵力以保卫苏伊士运河。11月30日,英国巡洋舰炮击达达尼尔沿海港口,但没起多大的作用。
美索不达米亚战线
1914年10月23日,英军的登陆 已匆匆赶至巴林以保护当地石油提炼厂的英国的印度部队,开始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当地的土耳其守军被击退,11月23日,英军占领巴士拉。
1915年的作战行动
总态势
土耳其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已经为1914年的失败所动摇的俄国,现在几乎完全被切断了来自法英的物资供应,而这些东西正是俄国赖以实施持久战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西方的协约国也正焦急地欲重新获得通往乌克兰粮食产地的通道。这些考虑立即在英国的“东线派”和“西线派”之间引起了关于战略布署的争执。由精明强干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官员中异常活跃的一部分人,督促立即采取行动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并恢复联接地中海和黑海、经由土耳其海峡到俄国的重要供应线。而英国的陆军大臣、陆军元帅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伯爵则同样强烈地坚持要在西线一决高低,任何减少西线兵力用于东线的边缘性作战的做法,都使他极为痛苦。他的立场得到法国军界和政界的有力支持。然而,1月份早些时候,在英国战争会议上经过一番持久和激烈的争吵之后,一个针对达达尼尔海峡的两栖行动计划被勉勉强强地通过了。
在同盟国的阵营之内,关于战略思想也分为两派。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强烈要求对摇摇欲坠的俄国实施全力一击。法金汉虽然也承认战争现已变成了消耗战,但他相信只有在西线取胜才能赢得战争。他指出,在东线取得战术性胜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俄国有广阔的地域和巨大的人力资源。德皇站在兴登堡的一边。因此,德军在西线采取了防御姿态,而在东线则寻求对俄作战的决定性结果。
西线
1915年1月1日—3月30日,协约国军在阿尔土瓦和香槟的进攻 这一行动是第一次香槟之战(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作战行动→西线)的继续。霞飞的主要目的是解放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广大而有价值的地区。在努瓦永突出部的西面以及兰斯和凡尔登之间地区,协约国军实施了一系列的进攻,但没有成功。1月8日—2月5日,德军沿拉巴瑟运河和在苏瓦松附近地区实施有限的反攻,稳定了局势。3月份,联军再次进攻,但仍没有取得进展。3月10日,在讷夫夏佩勒之战中,英军通过一次精心筹划的进攻最初达成突破,但由于指挥不当没能充分地发展进攻。德军在3月13日,很快即重新稳固了防线。在这一时期内,法军损失接近40万人,而英军和德军同样损失惨重。
1915年1月19—20日,德军对英国的第一次空袭 德军使用齐柏林式飞艇(由德国海军指挥实施)实施轰炸,造成的损失很小,但引起了慌乱以及更大的愤怒。这一年中,德军实施了这样的空袭达18次以上,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0月13日对伦敦的集中攻击。
1915年4月6—15日,韦夫尔之战 法军再次对圣米耶尔突出部的北面实施攻击,被击退并遭受沉重损失。
1915年4月22日—5月25日,第二次伊普尔之战 协约国军准备再次实施协同进攻,但被德军率先发动的一次奇袭破坏了。该战中,德军首先向协约国军阵地释放了约5000钢瓶氯气,这是在西线首次使用毒气。德军两个军突破法军两个惊慌失措的师的阵地,并深深地楔入英军战线,从而造成了一个较宽的缺口。然而,德军并没有准备利用这一突破,而且因为在东线的集结,德军亦没有可使用的预备兵力。英军第二军团就地实施反攻,经激烈而艰苦的战斗终于阻止了德军的进攻:该战,德军伤亡约35000人,英军是6万人,法军约为1万人。
1915年5—6月,在费斯蒂贝尔和苏谢的战斗(第二次阿尔土瓦之战) 5月9—26日,英军在费斯蒂贝尔附近的战斗取得有限的进展之后被阻止。5月16日—6月30日,法军的进攻稍好一些,夺取了苏谢附近维米山脊的制高点。英法军由于被上半年代价高昂而成效甚微的进攻搞得精疲力尽,在夏季剩下的时间内实施休息、调整和增援兵力。同样损失严重的德军也乐于喘息一下。到夏季结束之时,德军在东线实施成功的作战后,部分兵力加强于西线。双方都濒于耗尽弹药的危险,不得不等待努力赶上消耗的弹药生产。
地图06 西线(1914—1918年)
1915年9月25日—11月6日,协约国军在阿尔土瓦和香槟再次实施进攻 这是霞飞计划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协同进攻,并再次受挫。在第二次香槟之战中,法军损失10万人以上,德军损失约75000人。与此同时,在9月25日—10月30日的第三次阿尔土瓦之战,法军继续攻击维米山脊。9月25日—10月14日,在北边几公里的罗斯,英军的进攻受挫。微小的所获与付出的代价极不成比例。法军损失在10万人以上,英军为6万人以上,德军为65000人以上。
1915年12月17日,英军指挥官的改换 罗斯的失利遭到指责,弗伦奇陆军元帅被撤职,代之以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将军指挥英国远征军。现在英国远征军包括3个军团。
评论:机关枪和野战炮致命性火力的增强,使战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防御变得有利,防御一方可以在进攻者调动足够的预备部队和炮兵部队以发动进攻之前,先派出预备兵力限制攻方突破。这一点在西线尤其关键,因为在这里连续的防线使传统的进攻机动无法实施。德军远远早于英法军认识到这种变化。他们采取有弹性的防御,设置两道或更多的相隔较远的单独的防线,构筑完善的堑壕体系,设置带倒刺的铁丝网,密集配置机关枪,并以纵深梯次部署的炮兵实施支援。当攻击的军队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将遭受其后防线火力的严重杀伤和位于己方炮兵火力射程之外的守方炮兵的轰击。
双方在1915年的战争中遭受了令人震惊的损失:德军为612000人,法军为1292 000人,英军为279000人。在从北海至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敌对双方的防线并没有明显的变动。1915年就这样结束了。
意大利战线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地利宣战 协约国施展巧妙的外交,许之以实质性的领土获得,终使意大利废弃了三国同盟而参战。意大利军队总数约达875000人,由L.卡多尔纳将军指挥,在火炮、运输车辆和弹药贮备上较为匮乏。意军的计划是通过攻防战斗守住伸入意大利的特伦蒂诺,与此同时,在伸入奥地利领土的依松佐突出部向东实施攻势。直接的目标是戈里齐亚,但意大利军人梦想着能经由的里雅斯特推进至维也纳。
奥地利军的部署 尽管有三国同盟条约,奥地利还是沿与意大利交界的整个山区边界深沟筑垒。奥地利的欧根大公负责意大利战线的指挥。S.B.冯·博赫纳率10万人,防守关键的伊松佐地段。
1915年6月23日—7月7日,第一次伊松佐河之战 P.弗鲁戈尼将军指挥的意军第二军团和奥斯塔大公E.菲利贝托指挥的第三军团总数达20万人,有200门火炮,对奥军防御实施了徒劳的进攻。
1915年7月18日—8月3日,第二次伊松佐河之战 卡多尔姆带来了更多的火炮,并再次攻击。奥军又增加2个师的兵力实施坚强的防御。当意军的炮弹耗尽后,停止了进攻。在这两次战斗中,意军损失约达6万人,奥军则近45000人。
地图07 意大利战线(1915—1918年)
1915年10月18日—11月4日,第三次伊松佐河之战 意军在重新组织和加强后,在1200门火炮的支援下,再次攻击戈里齐亚,但又一次被击退。
1915年11月10日—12月2日,第四次伊松佐河之战 该战实际上是第三次的继续,当战斗结束时,意军仍毫无收获。在这两次战斗中,意军损失117000人,奥军损失则为72000人。
评论:正如在法国那样,正面进攻对严密组织的防御阵地的攻不可破再一次得到证明。奥军的防御是完善的,而意军的进攻战术是低劣的,尽管意军步兵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很勇敢,意军的战略目标,即夺取的里雅斯特,再穿过卢布尔雅纳隘口,跨过多瑙河平原,沿道路攻击维也纳,似乎是合理的。事实上,这也是意军唯一可采取的攻势行动。然而欲以大规模的兵力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向北实施成功的进攻,不仅导致一事无成,而且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德军没有参加这一战役,因为在道理上意大利并没有与其处在战争状态。因此该行动并没有增进奥德之间的亲密关系。
东线
兴登堡冬季攻势(1—3月)
兴登堡在同盟国军队的兵力增加后,在两个方向上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国将军A.冯·林辛根指挥奥德军南集团,向西北方向穿过喀尔巴阡山攻击伦贝格。在左翼冯·博罗耶维奇将军指挥奥军第三军团将解普热米什尔之围,同时在右翼,K.冯·普法兰采尔—巴尔廷将军指挥奥军第七军团对主攻行动实施支援。在东普鲁士,德军第八军团和第十军团将在兴登堡的直接指挥下从马祖里湖区向东进攻。
1915年1月31日,鲍利莫夫之战 德军第九军团向华沙的进攻是一次佯动,目的是吸引俄军的注意力。该战中毒气被首次使用。但这种新式武器并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在零下的气温条件下毒气不很有效,俄军亦没有向协约国报告德军实施毒气攻击(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的作战行动→西线)。
1915年2月7—21日,冬季之战(或称马祖里之战,或第二次马祖里湖区之战) 在更远的北面,2月7日,第八集团军在风雪交加中开始实施兴登堡攻势,攻击B.西韦尔的俄军第十军团的左翼。第二天,H.冯·埃希霍恩指挥新成立的德军第十集团军向北卷击俄军的右翼。尽管实施了顽强的防御,俄军还是很快退如奥古斯托夫森林。在那里,俄军第二十军团在实施了英勇抵抗后,被包围,并在2月21日投降。然而由于它的防御,使俄军第十军团的其他3个军逃出包围圈。德军俘获俄军9万人。该战役,俄军共损失约20万人。对德军来说这无疑是令人难忘的战术性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没有很大的价值。2月22日,W.冯·普莱赫维指挥新组建的俄军第二十军团反攻兴登堡的右翼,在推进113公里之后,终于被阻击了。
1915年2—3月,奥军在加利西亚的失败 由于冰雪覆盖了糟糕的道路网,林辛根向喀尔巴阡山的进军停了下来。普法兰采尔—巴尔廷最初取得一些成功。他在2月17日,夺取了切尔诺夫策,并抓了6万俘虏,但其进一步的推进被俄军的反攻所阻止。博罗耶维奇没能解普热米什尔之围。
1915年3月22日,普热米什尔守军投降 在被围困194天之后,11万人的守军向俄军投降。
1915年3—4月,俄军的反攻 在经过这些防御之后,俄军在4月2—25日,穿过喀尔巴阡山实施反攻,但被奥德军南部集团所阻止。
德军春夏季攻势(5—8月)
1915年4月,德军在东线集结 在德皇的授意下,法金汉现在给予东线以全面的优先权,增派兵力,并亲自来到东线实施总指挥。兴登堡的集团军将牵制华沙之北的俄军。与此同时,A.冯·马肯森将军将率新组建的德军第十一军团,在奥军部队的支援下,向更远的南面位于塔尔诺夫和戈尔利采之间的地区实施主要行动。
1915年5月2日—6月27日,突破戈尔利来—塔尔诺夫地区 经四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奥德军优势兵力突破俄军第三军团45公里的防线。俄军广阔的波兰—加里西亚突出部的南面开始崩溃。6月3日,普热米什尔被重占,6月22日,伦贝格被占领,6月23—27日,奥德军跨过德涅斯特河。
1915年6—9月,俄军的退却 M.冯·加尔维茨将军率德军新的第十二军团突如波兰北部,向华沙前进。8月4—7日,华沙被俄军放弃。俄军的整个战线彻底崩溃了,8月18日,当突出部减退至布格河时,历史上的“坎尼之战”似乎不可避免地又要重演。8月25日,布勒斯特—立托夫斯克陷落,9月2日,格罗德诺被占。9月19日,占领维尔那标志着483公里浩浩荡荡的进军达到高潮。然而,尼古拉大公巧妙而完好地保存了其军队,实施了井然有序的撤退,并使德军实施包围的企图落空了。秋雨终使大路变成泥潭,退缩的俄军得以阻止德军的推进。到1915年结束,在东线,北起波罗的海之滨的里加、南至喀尔巴阡山脉东端形成一条战线。
评论:与西线形成了鲜明对照的是,东线是大规模的机动战。部分战斗发生在山区地形上,所有的战斗都受到原始的道路状况的妨碍与制约。冬季的战役异常艰苦。德军的行动富有条理而战果辉煌。优秀的参谋部通过惊人一致的努力,实施短促而密集的炮火准备为进攻创造条件,仅仅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是在夜间就能将部队机动至预定的阵地,并常使德军行动达成忽然性。奥军的作战行动是质量低劣的,部分缘于奥军较低的职业水准,部分缘于两军高层指挥间的摩擦。奥军对德军的傲慢和自大极为不满。在俄军一方,低劣的指挥,武器、弹药和供给的缺乏一起造成了俄军的失败。仅仅是由于俄军士兵克服不可想像的困难实施战斗的令人惊奇的能力,以及由于尼古拉大公将零零散散挣扎着的残兵败将聚集在一起的才能,才得以将其在1915年年中即被打败的命运延缓至今。然而在8月21日,他被回报以解职并贬至高加索战线。沙皇尼古拉二世亲任俄军东线司令,并以M.阿列克塞耶夫为参谋长。在1915年的战争中,俄军的损失是200万人,其中100万被俘。德奥军损失近100万人。
地图08 东线1914—1918年
巴尔干战线(1915年)
对同盟国而言,要想守住土耳其海峡以及继续分割俄国与协约国间的联系,那么就必须在土耳其和其同盟国之间建立直接的交通线。通过塞尔维亚的直接的铁路线自战争开始就已经关闭了。德国的弹药通过中立的罗马尼亚送至土耳其,直到6月,罗马尼亚关闭了运河。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对保加利亚施加压力迫其参战。8月15日,当在加利波利的入侵被击退后,德国赢得了保加利亚(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的作战行动→土耳其战线)。同盟国立即准备再次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求援,希腊以实施针对保加利亚威胁的动员相应,并要求协约国提供15万人的军队协助它帮助塞尔维亚。10月9日,一支小型的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开始在萨洛尼卡登陆。在同一天,希腊发生政局变动,完全改变了形势,亲德国的国王康斯坦丁解除了亲协约国的首相E.维尼泽洛斯的职务,并宣布他将使希腊保持中立。
1915年10月6日,奥匈、德国、保加利亚军侵入塞尔维亚 在同一时间,两个保加利亚军团、一个由H.克维什·冯·克维什哈扎将军指挥的奥地利军队和一个由冯·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德国军团,跨过塞尔维亚的萨瓦河和多瑙河边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