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评论:如果日本最高统帅部集中残余空军力量去掩护“大和”号抵达冲绳岛,在它毁灭之前也许会给登陆军以沉重的打击。其6门口径28英寸(约71厘米)、最大射程约38 400米的主炮,远远超过了美军战舰的主炮。
1945年4月6—30日,前进和对峙 美第二十四军沿岛南进,与势力渐强的日军交战。4月24日,“牧港防线”被攻破,但最后在首里地区抵抗的主防线坑道地带,美军再次受阻。巴克纳将军指挥的第七十七师以及陆战第三军的第一和第六陆战师面临困难的抉择:是正面袭击,还是——如海军建议的那样——在岛的南部从敌后登陆包围日军。最后他决定进行双重包围(左右夹攻,前面袭击),2个陆军师在敌前,海军陆战队在右侧。
评论:这种形势和1943年意大利相似。按计划海军陆战队登陆,如同“安齐奥”行动一样,将会与前沿阵地脱离相互支援。但不同的是,巴克纳的两栖力量要强大得多。海军陆战队和一些军事批评家认为美国过于谨慎了。
1945年4月12—13日,自杀飞机再上战场 同时,日本又恢复使用自杀飞机。在战争接近尾声时,日本发动了9次袭击,直到他的空军力量耗尽。总共有3000多架自杀飞机袭击登陆美军和米切尔的航空母舰,使得美国21艘舰只沉没,43艘永远不能投入使用,23艘在一月或数月内不能返回战场。
1945年5月11—31日,巴克纳的进攻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虽然日军奋力抵抗,但日军两翼仍被美军攻破,牛岛满缓缓退至岛屿南端的多山地区。
1945年6月1—22日,最后决战 美国展开海陆军的全线进攻,日军的抵抗结束了,美国巴克纳将军和日本牛岛满都未看到战争结束。6月18日,当巴克纳来到前沿观察所巡视时,被炮弹击中阵亡。四天以后,牛岛满在其司令部被占领前切腹自杀。
在冲绳岛的战役中,日本已知的死亡人数约为107500人,大约2万人死于防空壕中,7400人被俘。第10集团军伤亡状况为:7374死亡,32 056负伤。海军大约死亡5000人,负伤4600人,约4000架日本飞机在作战中丧失,等量的飞机由于其他原因遭损。美国舰载飞机损失763架,美第三舰队36艘舰只被击沉,伤368艘。
评论:这次战役耗尽了日本强大的海军力量残余和大量的空军力量,牛岛满不抵抗美军登陆的战略决策(也许是执行最高指挥的命令)是一个可悲的错误。第五舰队的战术决策是英明的。一支大舰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海上后勤支援——前所未有的——是一次非凡的实力演示。
战略空袭
1945年1—2月,重新估价 B—29型战机对日本的袭击并不如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所预料的那么成功。日本战斗机的防卫也比预料的有效,6%的失利率降低了轰炸机机组人员的土气和效率。在日本约9100米上空的天气状况比预想的更差。风速每小时达几百公里,致使轰炸机偏离航线,降低了攻击效果。机翼和挡风玻璃上结起了冰,影响了飞机的正常操作,模糊了飞行员的视线,降低了仪器和轰炸瞄准器的灵敏度。大雾常常使目视轰炸无法进行,而雷达也不可能使小规模机群的集中轰炸准确无误,尽管如此,空袭仍对日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持续的警报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使得全体国民的士气衰退。而且,对飞机制造厂的集中袭击迫使工厂不得不分散设置,结果引起产量减退。美军由于从马里亚纳群岛轰炸日本比途经中国成都的效率更高且代价更小,于是美国空军遂决定将第二十轰炸机指挥部从印度移至关岛,这样就使第二十航空队的力量集中到了一起。同时,鉴于勒梅将军指挥第二十轰炸机指挥部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故命其前往关岛指挥第二十一轰炸机指挥部。
1945年2—3月,发展新战术 由于日本飞机制造厂的分散加上轰炸机机组人员损失较大,使得勒梅将军和他参谋部决定改变战术,采用他和陈纳德在中国的联合作战行动中所研究出的新的轰炸方法:即以燃烧弹低空袭击代替高空轰炸。
1945年3月9—10日,火攻东京 334架B—29型轰炸机,以约2134米的飞行高度采用新战术对东京发起了一次夜间攻击。总数达1667吨的燃烧弹在这一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空袭中被投下。顿时,烈焰转变为肆虐的大火席卷该城,就像毁坏德国汉堡、得累斯顿和达姆施塔特一样,东京约39平方公里的城区化为废墟,83000余人葬身火海,约10万人受伤。
1945年3月9—19日,战略轰炸新阶段的开始 在短短的十个夜晚,对东京进行了四次成功的袭击,结果又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作战方式。低空袭击使轰炸机载弹量比9100米上空飞行时多近3倍,但是由于日军防空炮火和战斗机的威胁,故空袭只能在晚上进行。总量达9365吨的燃烧弹被投下,相当于前三个半月内向日本投弹总和的3倍。约83平方公里内的日本重要的工业区被毁。也许更重要的是,这次袭击美空仅损失22架B—29型战机,损失率仅占出动1595架次的1.4%。这种损失率令人吃惊的下降是由于日本战斗机夜间战斗力差的缘故。此外,既作为导航站又作紧急迫降地的硫磺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超级堡垒”轰炸机机组人员的士气也高涨起来,这显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轰炸效率。
1945年4月7日,美国护航战机亮相 第七战斗机指挥部在硫磺岛攻占不久,就迁往该岛,开始派遣它的远程P—47型“霹雳”战斗机和战斗力更强的P—51型“野马”战斗机,为B—29型轰炸机护航。此时它正开始实施夜间低空和白天中空的混合轰炸行动。结果,日本战斗机的损失迅速增加,而美国B—29型飞机损失量则继续减少。美国飞机很快在日本心脏上空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5—8日)。
1945年5—8月,战略轰炸的高潮 第二十轰炸机指挥部的飞机从印度和中国的到来(4月),使空袭强度大为增加。随着更多的临时机场在关岛建成和更多的飞机从美国飞抵,对日空袭的强度还在稳步加剧 日本五大城市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横滨的工业区彻底摧毁。日本国民的士气直线下降。数百万日本人无家可归,政府不能提供居住场所。随着开始轰炸运输系统,又加上海上封锁的影响,使得食物出现匮乏。而B—29型轰炸机开始在日本港口布雷,使封锁的影响变得更大。到仲夏,战略轰炸使日本经济和国民士气面临崩溃的边缘。
日本的崩溃
无情的压制
1945年1—8月,潜艇和封锁 美国潜艇通过严格封锁,使日本国民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这一封锁措施在1943年就初见成效。在战争的最后几月里,它们在中国海和日本海岸巡游,使得封锁更为奏效。在战争过程中,美国潜艇击沉了1100多艘日本商船,总吨位达480万吨——占日本损失总量的56%。它们还击沉了201艘战舰,包括1艘战列舰和8艘航空母舰,总吨位达54万吨。约52艘美国潜艇损失,大部分不知去向,他们是战争中的无名英雄。
1945年6—8月,进攻前的战备 麦克阿瑟上将和尼米兹海军上将的参谋部制订出两个大规模侵入日本本土的计划。第一,“奥林匹克”行动(11月),进攻南九州;第二,“花环”行动,将在1946午3月实施,届时将集结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部队,向本州的东京平原进攻。同时,三支大军通过对日本帝国的无情打击为以上的行动奠定基础,它们是(1)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部队(参见上文);(2)第二十航空队的B—29型轰炸机'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战略空袭';(3)快速航空母舰特遣队(参见下文)。
1945年7月10日—8月15日,航空母舰的最后袭击 经过冲绳岛之战的长时间考验后,米切尔的第三十八特遣队更多的时间是由哈尔西指挥在“尤利也”锚地的作了短暂休整,以修理受伤的战舰并补充物资和给养。随后,米切尔很快返回日本海岸,在那里他的B—29型飞机又进行剧烈轰炸行动。快速航空母舰特遣队共有1000多架美国飞机,244架英国飞机。在最后5周的作战行动中,美国损失290架飞机,英国损失72架,绝大多数被日本的防空炮火击落。在这期间,他们在空中和地面共摧毁3000多架日机。
原子弹
1945年7月16日,阿拉默果尔多的原子弹爆炸 第一颗试验性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默果尔多起爆。同时,空军第五O九混合大队建立,在犹他州的沙漠地区,进行秘密演习,准备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
1945年7月,关于投掷原子弹的争论 在一些了解原子弹轰炸威力的官员中,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使用原子弹的高层次争论:原子弹该不该使用?用了,又怎样?有些人认为,使用这种毁灭性的武器是不道义的。另一些人认为通过封锁和战略轰炸,就能使日本崩溃,因此无需使用原子弹。通过仔细的讨论研究,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以国务卿史汀生为首的高级官员建议使用原子弹。他们认为这种恐怖轰炸的震撼力会使日军领导者信服,他们再继续战争是无望的,从而使日本投降。如果不使用原子弹,日本400万士兵将继续在日本、中国作战,在他们被击败前会造成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的牺牲。所以即使原子弹轰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美国领导者认为这将加速战争进程,拯救了比原子弹轰炸所失去的更多的生命。
1945年7月27日,波茨坦公告 在英美苏三国首脑战争期间的最后会晤中,杜鲁门总统和艾德礼首相(刚刚接替丘吉尔)对日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他不立即投降,就意味着“日军将不可避免的被彻底歼灭,以及……日本人的家园将变成一片废墟。”对此斯大林也不反对,虽然日苏没有交战。日本试图通过苏联给予答复,但是克里姆林宫没有转告。既然日本好像不给予答复,那么杜鲁门就同意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广岛 广岛是个人口超过30万的城市,是重要的军区司令部和日军供应品运输站所在地。在轰炸攻势中未受到大的破坏。8月6日早晨,空袭警报拉响,大多数人躲藏起来。然而当看见天空仅有2—3架飞机后,许多人又跑了出来。所以当原子弹在城市中心上空爆炸时,绝大多数人无任何防护。瞬间,三分之一的城区成为一片废墟,78150人死亡(绝大多人在爆炸火焰中当场死亡,一些由于核辐射死亡),近7万人受伤,余下的绝大多数人长期受到核辐射的伤害。
1945年8月9日,长崎 第二颗原子弹在人口23万的海港和工业城市长崎爆炸。城市的一部分由于山区的遮挡,故仅有不到一半的城市被毁,近4万人死亡,约25000万人受伤。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在亚洲的陆空作战行动'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0日,日本请降 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的后果就如史汀生小组和参谋长联席会议预料的一样。在未投原子弹之前,没人知道狂热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日本还会顽抗多久。现在,原子弹加上苏军参战,使日本天皇和政府认识到,进一步的抵抗毫无意义。通过无线电短暂谈判后,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实际上已经包括了日本迫切想接受的条件:盟军允许他们保留天皇制度及保全日本帝国四岛的完整。
1945年8月15日,停火 整个亚洲和西太平洋岛屿的日军放下武器。麦克阿瑟将军和美国军队开始飞往日本(8月28日)。
1945年9月2日,正式投降 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盟军太平洋舰队中心处的“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代表向盟国正式投降。这时天空布满美国飞机。被盟国政府任命为日本占领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将军,接受了日本外相重光葵的官方投降。在投降签字仪式的观察者中,有被释放的战俘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白西华,他们分别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指挥作战,在战争开始时遭到挫败而被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情况①
国家动员总兵力(100万人)军人死亡军人受伤(10万人)平民死亡(10万人)经济和财政消耗(10亿美元)
美国14。92921005。72轻微350
英国6。23977624。750。65150
法国621067141。08100
苏联257500000140。12100—150200
中国②6—105000001710不详
德国12。5285000072。55300
意大利4。5775001。20。4—150
日本7。5150600053100
其他参战国201500000不详140—170③350
合计④10515000000不详260—3401600
①因为官方数据有误或丢失或自相矛盾,故表中大多数数据都是近似和估计值。
②据《世界大战实录》(大原,1994年),中国军民死亡人数为1800万,负伤人数为1700万,表计失踪和被俘情况。
③该数据包括被德国人屠杀的600万犹大人、近450万波兰人及西欧所有被占领国家的伤亡。
④第二次世界在战争中的经济和财政消耗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倍。仅就军人死亡而言,是前次的两倍。第二次世界大战人员死亡总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3倍。
第二十一章 核时代的超级大国
(1945—1975年)
军事概况
军事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
这个时期开创了世界历史上一个最重大的转折点:核时代的降临。人类似乎意识到了大规模自我毁灭的威力'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日本的崩溃'。1949年苏联引爆了一个核装置,打破了美国对核秘密的垄断,核战争的威胁使世界不寒而栗,预示着一旦这两个大国间发生全面战争,则会出现互相毁灭的局面。
对许多人而言,战争作为外交的延续,似乎已走到了穷途末路。而战争及其威胁依然存在,军方人员也还在试验与挫折的迷雾中挣扎,一方面试图驾驭这种新型武器,另一方面试图在不动用裂变和聚变核武器的条件下,保持和改善用所谓的“常规”手段进行作战的样式。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年间发生的错综复杂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的历史分析,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距今太近了,还难以真正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另外也是由于这是一个时局急剧变化的时期。然而,从政策、战略以及它们对军事领域的影响来看,似乎仍能发现七种主要的历史发展特征。
超级大国的对抗
各国的政治和军事战略都受到美苏对抗的深刻影响。这两个超级大国使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对两国而言,战略上最重要的现实问题莫过于对方的存在及其强大的实力。双方对抗引起的摩擦和冲突被称为“冷战”。尽管到本时期末,美苏决意实现某种形式的“和平共存”(双方更愿意称之为“缓和”),多多少少驱散了一些冷战的阴霾,但双方的对抗仍是世界格局的主流,而且它们的紧张关系经常引起人们的恐慌。
技术革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本时期技术的发展或许比美苏的对抗更重要。尽管很难说核力量的出现比人类开始征服太空的意义更重大,但不管怎样,从战略上看,它是最重大的技术进展。可发射大量扩散性武器的火箭主要用来将各种飞行器送入外层空间。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苏联和美国都把载人宇宙飞船送人轨道并使其安全返回;而且美国宇航员在1969年及以后的岁月里相继登上月球。
其他重大的技术进展还包括电信设备,这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以从前难以想象的方式得到了运用,缩短了交流思想和对事件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相关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化的进展开创了研究与创造的新领域;新的和改进后的运输手段缩短了旅行时间,使世界似乎变得更小了。
政治和经济变革
殖民帝国在十分短暂的时期内迅速崩溃,产生了许多新兴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通常难以找到能领导国家的社会集团。随着殖民统治的终结,不发达国家的居民中出现了“期望值不断增长”的现象,这一点不仅是前殖民地,在许多国家也得到了证实。但是这些较贫穷国家的雄心壮志在许多方面都遭到了挫折,其结果是在这些国家及世界广大地区,动乱和不稳定加剧。
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这是一个国际主义的时代。联合国尽管存在着失败和不足之处,但在世界动荡地区恢复与维持和平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地区性政治组织的思想也在世界一些地区发展起来,这种思想观念或多或少是从联合国的思想框架内产生的,但只包括与重要的区域性问题有关的国家。
多元化趋势
本时期的后期,超级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起来的两个庞大联盟内部,离心力均有所发展。美国和苏联都受到这种发展趋势的困扰和折磨,但起初苏联遭受的损失更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已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不过,比分最终拉平。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威信扫地,它在那里进行的一场没有也不愿意倾注国家全力的战争中,未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一个相对不发达的小国——越南。
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努力
在上个世纪,对国家间动用武力的问题采取了大量的控制和限制措施。然而,二战后时代,世界范围内寻求控制军备的愿望之强烈、真挚以及军备控制之复杂,都是以往任何时期远不能及的。这主要是由于全人类日益认识到核武器的潜在危险,在人类文明被毁灭之前,产生了对其使用加以控制的迫切需要。
军事战略中的新因素
仅仅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军人们就被迫面对军事史上最大的问题:对已为人所熟知的军事思想、理论和战略进行变革。
武器(或至少是对武器的估价)首次成为军事战略的决定性因素,而不仅仅是战略家手中的工具。这可能是由于战略思想还没有发展到类似武器那样的复杂程度。当然,存在动用核武器的严重威胁和可能性,是决定本时期两场大规模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对许多小规模战争和危机的解决产生了影响。不管怎样,由于拥有核武器,便产生了一种通过拥有几近无限的力量来限制冲突的新思想。自武力首先用于对付别人以来,人所共知的威慑思想又具备了新的重要性,也变得更为微妙、精细了。
实际上,上述的其他历史发展特征也都对现代战略思想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例如,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一种“解放战争”的新思想,其中意识形态影响和改变了原来众所周知的实施战争的方法。技术革命在使远程战略轰炸机武器系统发展完善后又使其淘汰。技术革命和经济变革的冲击,使军事领域也出现了在民用部门才运用的费效比概念,并影响了所有现代战略思想。
这些变化的结果是:这些年间,协调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以及管理和指导武装力量等方面的组织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在美国)。虽然这一演变过程在逻辑上并不总是很清晰,层次也不分明,但它竭力使武装力量及其文职领导层适应变化了的冲突形势。
战略与冲突管理
军事战略中的这些新因素似乎并没有改变战略的根本性质(基于对历史上冲突的经验教训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及这一时期的理论发展,“历史评估和研究组织”于1966年从三个方面对“战略”进行了界定:①战略——在人类意志的冲突中,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达成获得成功结果的目的的艺术;②国家战略——在国家之间的冲突中,最高当局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以达成获得成功结果的目的的艺术;③军事战略——在与敌人或潜在敌人的现实或预想军事冲突中,军事指挥官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以实现国家战略所确立的目标的艺术),但它们使得在冲突或可能的冲突形势下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变得格外复杂和模糊。由于存在着这些复杂性,“冲突管理”一词开始用来形容战略家或“冲突管理者”对其所支配的资源进行的控制或指导。
核武器的出现,以及在除最有控制和最有限的以外的任何冲突中动用核武器所几乎必然导致的大灾难,把战争及与战争有关的概念清楚地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层次冲突,包括超级大国间的全面核战争或战略核战争;一是低层次冲突,或称“常规”冲突,在这类冲突中可能不会动用核式器(但决不能忽视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可以认为这种低层次冲突有多种暴力分类或者说是暴力的特殊表现形式。
对于这些区分的确切性质,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之间还没有完全取得共识,但只要看一看本时期末一次重要的理论研究所产生的“冲突频谱”,就能了解这种区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战略理论在高层次冲突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威慑的概念——即使诉诸核武器的一方得不偿失。本时期,美国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发展威慑理论,结果产生了众多的威慑战略。其中一个极端是50年代中期流行的残忍而又赤裸裸的“大规模报复”思想:无论是直接的侵略还是间接的侵略,无论是常规战争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