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72—1973年,与也门发生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也门→与南也门发生边境冲突)
1974年8月28日,美国声称苏联在南也门设有海军基地 杰拉尔德·福特总统称苏联在南也门设有一个海军基地。苏联否认这一指控。
伊朗
在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英国和苏联同意从伊朗领土撤军。到1946年3月2日,撤军将全部完成。
1945年11月18日,阿塞拜疆发生暴动 民主党发动暴动。政府镇压叛乱的行动遭到仍驻在伊朗的苏军的阻碍。卡瓦姆首相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1946年1月19日)。美国政府坚定地支持伊朗的立场,促使苏军撤走(5月6日),暴动后来被镇压(12月6—11日)。
1946年9月15日……10月7日,南伊朗的暴动 政府和暴动的部族人达成协议,从而结束了这场暴动。
1951年4月29日,石油工业的国有化 伊朗新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下令将石油工业国有化。此举使英美在中东的利益损失颇重,接着英国和美国作出强烈反应,石油生产实际上陷于停顿。
1953年8月19日,摩萨台下台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支持的一次政变将这位首相废黜并投进监狱。巴列维实际上成了首相。
1954年8月5日,伊朗石油生产恢复 欧洲和美国的石油公司同意在新税制的基础上,使英伊石油公司恢复生产。
1955年11月21日,《巴格达条约》(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的第一次会议)
1969年4月19日,伊朗废除了与伊拉克关于夏特阿拉伯河航行权的条约 伊朗声称伊拉克违犯了1937年条约的有关规定(该条约将夏特阿拉伯河的大部分水域交由伊拉克控制,伊朗声称该条约是在1847年以来英国强加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签订的),宣布伊朗将把对该河拥有的主权范围扩大到该河的中心线(伊朗的阿兰德鲁德)。两国都开始在边界集结军队。伊朗还对开往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尔港的船只进行武装护航。双方没有立即发生对抗,但为日后的边界冲突埋下了祸根(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与伊朗发生边境冲突)。
1969年9月,与伊拉克发生边境冲突(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与伊朗发生边境冲突)
1970—1974年,伊朗军队的现代化 巴列维实施了一项庞大的军队现代化计划。
1970年1月20日,与伊拉克发生边界冲突
1971年11月30日,伊朗占领了波斯湾群岛(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拉伯海湾诸国→伊朗军队占领波斯湾群岛)
1973—1974年,伊朗军队在佐法尔帮助阿曼(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曼→佐法尔的暴动)
1974年2月6……15日,与伊拉克发生边境冲突 此举打破了阿以战争后出现的平静局面。
1974年3月5……6日,与伊拉克发生边界冲突 1973—1974年间约有180次边境事件发生。
1975年1……3月,与伊拉克发生边界冲突 由于签署了一项边界条约(3月5日),伊朗停止援助库尔德人。
南亚
英属印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亚地区的事态发展,几乎完全是由印度次大陆的分治而引起的。1947午英国放弃其印度殖民帝国时,印度次大陆按宗教界限分裂成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自治领和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自治领,后者被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分割成相距约1600公里的两部分。分治的前一年,冲突和屠杀充斥了这个国家。随着独立和分治的完成,这类活动迅速加剧。
1946—1947年,暴力和动乱充斥印度 随着英国明确准备允许印度独立,全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开始断断续续发生暴力冲突。在信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居民大体相当的旁遮普,争斗尤为激烈和残酷。英国政府宣布,在四个月的时间里(1946年7—10月),印度教徒—穆斯林的骚乱中有5018人被杀,18320人受伤。1947年头几个月里,这种伤亡更为惨重。
1947年8月14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独立,而且两国都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骚乱、暴力活动和死亡在两国——尤其在旁遮普蔓延开来。两国中宗教上占多数的民众开始恐吓、抢劫和杀害宗教上占少数的群体,这些人大多越过分治线寻求避难。经过约六个星期的屠杀后,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宗教上受迫害的少数群体已被消灭或是赶走了。没有留下可靠的统计数字,但可能近100万人被屠杀,1000000—1500 000人被迫逃离家园。
克什米尔纠纷(1947—1965年)
1947年10月,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发动反抗 克什米尔土邦信奉印度教的王公决定将其土邦并入印度(10月26日),导致该土邦人口占多数的穆斯林的反抗,他们希望并入巴基斯坦。阿夫里迪和马苏德部落从巴基斯坦涌入克什米尔,参加向斯利那加进军的活动。印度军队被空运至克什米尔,以平息这次反抗(10月27日)。印度政府的空军和地面部队与穆斯林反抗者及其巴基斯坦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28—30日)。
1947年11月……1949年12月,克什米尔爆发不宣而战的战争 巴基斯坦军队越过边界进入克什米尔,帮助那里的穆斯林反抗者。此举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宣而战。
1948年2月8日,克什米尔的伯坦爆发起义 这次起义被印度军队镇压。
1949年1月1日,双方停火 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双方沿战线勉强实现了停火,从而结束了14个月的战事。
1948—1954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断断续续的谈判 没有达成明确协议。
1953年8月20日,双方达成公民投票的协议 克什米尔总理穆罕默德·阿卜杜拉酋长和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同意举行一次公民投票,以解决在克什米尔的查漠地位问题上的纠纷。后来印度又推翻了该协议,并将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关押起来。
1954年2月6日,克什米尔同意加入印度 巴基斯坦提出抗议。
1954年10月4日,巴基斯坦发表白皮书 该白皮书宣称,与印度进行的谈判失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1957年1月26日,印度吞并克什米尔 印度吞并克什米尔地区后巴基斯坦提出强烈抗议,联合国不予批准。此后克什米尔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众多争端问题之一(尽管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围绕这一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了长期的对立和冲突。
印度(1947—1961年)
1947年8月14日,印度独立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遇刺 全印度发生骚乱。
1948年9月15—17日,印度占领海得拉巴 在海得拉巴王公拒绝加入印度自治领之后,印度军队侵入海得拉巴并迫使其无条件投降。
1949年6……7月,克拉拉发生骚乱和暴力活动 在发生大规模反政府流血骚乱后,印度政府出面干涉,取缔了克拉拉邦的共产党政府,对该邦实行直接治理。
1950年1月25日,印度成为共和国 它仍是英联邦的成员。
1950年,印度向朝鲜派出医疗队 这是为了支援“联合国军”在朝鲜的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战争概要→“联合国军”的参战国)。
1953年,尼泊尔发生起义 印度军队协助尼泊尔镇压了这次受共产主义影响的起义。
1954……1974年,纳加起义 印度始终拒绝东北边界地区原始部落民提出的自治要求。
1954年4月29日,与中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1954年7……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印度河流域水源问题发生纠纷 该纠纷在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的调停下得以解决(8月5日)。
1954年7月22日—1955年8月15日,围绕果阿问题和葡萄牙发生边界冲突 印度民族主义者企图占领葡萄牙人控制的果阿部分地区,但被葡萄牙军队逐出(1954年7……8月)。在围绕果阿问题进一步发生暴力行动后,印度断绝了同葡萄牙的外交关系。
1959年2月25日,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 由于巴基斯坦接受了美国的援助,尼赫鲁要求在克什米尔的联合国停火委员会中的美国成员撤走。
1959年4月3日,达赖喇嘛抵达印度
1959年8月28日,与中国发生边界纠纷
1960年6月10日,喜马拉雅边界地区发生冲突 印度声称“中国正在占领印度领土”,并悍然以武力向中国挑衅,遭中国军队痛击。后中国单方面停火。
1961年3月14日,印度军队到达刚果 印度派兵参加联合国在刚果的行动(参见第二十一章→中非→扎伊尔→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刚果联邦)。美国运输机将印度军人空运至刚果。
1961年12月18日,占领果阿 印度收复了葡萄牙人控制了四个半世纪的飞地果阿、达曼和第乌。印度的行动没有遭到多大的反抗。
印度与中国的战争(1962年10—11月)
1962年10月20日,与中国边境冲突 中国军队在绵延约1600公里的战线上击败了入侵的印度边防部队。
1962年11月21日,中国单方面停火 尼赫鲁拒绝了中国提出的解决纠纷的条件,但实际上战败的印度也害怕继续战争,到本时期末,喜马拉雅边境沿线一直处在非正式停战状态。
1962—1965年,印度进行军事改革 印度从美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获得了大量军事援助,试图重振其武装力量,并克服在与中国进行的那场损失惨重战争中暴露出的许多缺陷。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1965年5—9月)
1965年4……5月,在库奇·兰恩不宣而战 因一块还没有明确划界的荒芜地区与巴基斯坦发生边界纠纷,爆发了持续约两星期的大规模战争。在雨季到来,战事结束前,巴基斯坦人似乎略占上风。
1965年8月5……23日,克什米尔和旁遮普发生边界冲突 由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先发制人,双方的军队和非正规渗透者纷纷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和旁遮普附近的边界线,互相袭击对方。
1965年8月24日,印度发动袭击 印度军队以强大的力量越过停火线,双方沿北部边界展开激战。在联合国驻克什米尔停火观察员的调停下,双方暂时停火。
1965年9月1—25日,大规模战争爆发 为报复印度的袭击,巴基斯坦军队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发动了大规模入侵(9月1日)。双方都向对方在旁遮普附近的城市,以及对方的首都发动了小规模空袭。印度军队向拉合尔发动了大规模进攻(9月6日)。不久,双方的进攻都陷于停顿。在大规模坦克战中,印度部队略胜一筹。然而,总的说来,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1965年9月7—8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对印度和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 继美国之后,英国和澳大利亚相继宣布了这一决定。
1965年9月8日,中国向印度发出警告
1965年9月27日,接受联合国提出的停火要求 早些时候联合国曾提出过停火要求(9月22日),双方起先表示接受,接着又置之不理。之后,双方都同意遵守安理会停火要求,并开始将各自的军队撤到8月5日双方的控制线内。联合国又新成立(9月25日)了一个印巴观察团(独立于联合国驻克什米尔观察团之外)。来自八个国家的75名观察员抵达旁遮普,监督停火。此后的数周内,双方屡屡破坏停火,但没有发生更大规模的敌对行动。
1966年1月10日,发表《塔什干宣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意从对峙的边界阵地上撤走各自的军队。2月25日,撤军完成。
1967年9月11……14日,在锡金…中国西藏交界地区与中国发生冲突 印度和中国都指责对方侵犯边界。然而,冲突只限于步枪和火炮的交火,双方都没有大规模调动军队。
1971年8月9日,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 由于东巴基斯坦动乱而使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日趋紧张之时,这个为期20年的条约大大增强了印度的势力。
1971年12月3……17日,与巴基斯坦发生战争(参见下文)
1972年3月12日,最后一批印度部队撤出孟加拉国
1972年3月19日,与孟加拉国签订友好条约 该条约的条文与1971年签订的《印苏友好条约》十分相似,都是旨在建立所谓的“南亚共同防御体系”。
1972年7月3日,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和平条约(参见下文)
1973年4月8日,印度接管了锡金 这是在锡金发生两周的反政府暴动后,应这个印度保护国的王储(王子)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的“请求”而采取的行动。一个月后,印度和锡金签署的一项协议正式批准了印度的这一行为。
巴基斯坦
本时期巴基斯坦的军事历史基本上就是和印度不断发生冲突的历史。此外,还和阿富汗不时发生边界纠纷。巴基斯坦也是中央条约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成员。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 正当骚乱、暴动和死亡在旁遮普以及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蔓延之时,在卡拉奇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蒙巴顿子爵将巴基斯坦政府移交给穆罕默德·呵里·真纳(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印度→印度独立)。
1948年1月B日,卡拉奇发生动荡和暴动 由于对政府普遍不满,此后的十年间,经济和政治动荡普遍加剧。
1954年5月19日,美国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关于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技术援助的协议。巴基斯坦同意将这些援助只用于防卫和参加联合国的集体安全活动。然而,印度则严正声明,这会助长巴基斯坦对印度发动战争。
1955年9月19日,巴基斯坦加入《巴格达条约》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成立共和国 仍留在英联邦内。
1958年10月7……27日,发生不流血政变 阿尤布·汗将军代表伊斯坎德尔·米扎尔总统解散政府,废除宪法,颁布“温和戒严令”。他立即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恢复社会稳定。不久米扎尔总统辞职(10月27日)。根据新宪法,阿尤布·汗当选总统(1960年2月17日)。
1959年2月25日,接受美国的武器援助 艾森豪威尔总统宣布,巴基斯坦将接受美国的武器援助,以加强中东地区的防卫能力。美国也向印度提出了类似的建议,遭到拒绝(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印度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
1965年5—9月,与印度发生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印度→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
1969年3月25日,阿尤布·汗辞职 由于全国发生的暴动日益加剧,他把政府移交给了陆军总司令阿加·穆罕默德·叶海亚·汗将军。
1970年10月7日,第一次普选 这次选举产生国民议会,该议会将在1971年初为该国制定一部新宪法。以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为首的东巴基斯坦人民联盟在这次选举中获得了绝大多数议席。谢赫·穆吉布及其领导的人民联盟为使东巴基斯坦获得自治进行了长期斗争。对于占统治地位而人数较少的西巴基斯坦民众和行政官员而言,这种选举的结果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1971年3月24日,叶海亚·汗总统颁布戒严令 这是在总统延期召开第一届国民议会后,针对东巴基斯坦发生的暴动而采取的措施。谢赫·穆吉布发动了一场非暴力公民不服从运动,使其实际上控制了巴基斯坦的这个东部省份。叶海亚·汗总统飞至达卡与谢赫·穆吉布谈判,但几天后(3月24日)突然离去,他把谢赫·穆吉布称为叛国者,宣布人民联盟非法。
1971年3月25日,内战爆发 由于巴基斯坦部队(几乎全部来自西巴基斯坦)主动采取镇压行动,导致穆吉布宣布东巴基斯坦独立,改称孟加拉国(3月26日)。在斗争初期,穆吉布被捕,装备精良的巴基斯坦陆军在大约五周内(到5月5日)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东巴基斯坦人的伤亡数字不详,但可能超过了10万人。在战斗中,约300万难民从东巴基斯坦逃入印度,使该国本已存在的粮食严重短缺问题更加复杂了。4月间,又有300万孟加拉难民从东巴基斯坦逃入印度。一些难民曾试图骚扰东巴基斯坦边界,但成效不大,直到印度开始秘密支援他们后,这种情况才有些起色。这些行动使得边境事件不断增多,也促使巴基斯坦军队加紧镇压东巴基斯坦的暴乱。
1971年6—11月,与印度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双方频繁炮击对方边境,并发动小规模袭击。印度对基地设在其西部境内的东巴基斯坦反抗者给予了大力援助。
1971年11月8日,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 尽管这被说成是一种美、巴双方“互相默许”的行为,但这的确是美国对巴基斯坦用美国武器镇压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日益不满的结果。
与印度的战争(1971年12月3—16日)
1971年12月3日,战争爆发 印度采取加强对孟加拉反抗者的援助,而又避免和巴基斯坦全面对抗的策略,最终收到了其显然一直预期着的效果:促使巴基斯坦首先采取敌对行动。巴基斯坦空军对印度的多数重要空军基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以期收到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时以色列空军所取得的那种战果。但印度知道自己所采取的促使巴基斯坦发动战争的策略需要保持高度戒备,因此对巴基斯坦的空袭早有准备。巴基斯坦的空袭普遍没有成效。
1971年12月3日,印度入侵东巴基斯坦 由于对战争的爆发作了精心准备,印军以至少比东巴的9万巴基斯坦驻军多三倍的兵力,从北面和西面分两路大举入侵巴基斯坦的这个省份,同时还在北面、西面和东面三个方向实施助攻。
1971年12月4日,巴基斯坦军队侵入印控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军队小有所获,向前推进了约16公里。但早有戒备的印军已预计到了巴军的这种行动,很快就阻止了他们的推进。
1971年12月5—6日,苏联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停火决议 此时,印军正向东巴迅速推进。苏联为了支持其盟友印度,拒不同意停火,因为这会阻止印军的推进。巴基斯坦外长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立即将此问题提交运作缓慢的联合国大会。
1971年12月6日,印度承认孟加拉国
1971年12月14……16日,达卡之战 当印军地面部队在炮火和空军对该城守军实施空袭的掩护下,推进到距该城约11公里处时,战斗发生。东巴基斯坦政府辞职,逃至红十字会在该城划定的中立区内避难。
1971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要求在东巴基斯坦停火 这时,巴基斯坦在东巴的抵抗大多已经瓦解。联合国大会虽真诚呼吁停火,但又没有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之后大会就准备转入其他议程。对于联合国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巴基斯坦外长布托斥之为联合国“可悲而又可耻”的失败,并愤而离开联合国大厦回国。
1971年12月15日,印军向西进攻 在激烈的战斗中,印军收复了印度在克什米尔和旁遮普交界处的一些被占领土,并从海德拉巴和旁遮普的一些地方推进到了巴基斯坦境内。
1971年12月16日,达卡的巴基斯坦守军投降 K.尼亚齐中将向印度陆军参谋长马内克肖上将投降。战争实际上已结束了。
1971年12月17日,双方接受停火 印军的损失是:约2400人死亡,6200人受伤,2100人被俘;损失73辆坦克和45架飞机。巴基斯坦军队的损失是:4000多人死亡,1万人受伤,93000人被俘,其中包括了大多数受伤者。
1971年12月20日,叶海亚·汗辞职,布托接任总统 布托上任后颁布第一个法令,解除了高级军事领导人的职务,并将他们和前总统逮捕。
1972年7月3日,签署临时和平协定 布托总统和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西姆拉经过五天会晤后,同意从多数交界地区撤军,但将最困难的克什米尔边界问题和93000名巴基斯坦战俘的遣返问题暂时搁置起来。
1972年12月7日,达成《克什米尔停战线协议》 双方都开始撤军。
1973年8月8日,印度同意释放巴基斯坦战俘 战俘遣返工作于1974年4月完成。
阿富汗
1949—1965年,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 巴基斯坦拒绝接受阿富汗提出的修改边界的要求,双方关系紧张,偶尔发生边界冲突。
1956年8—10月,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苏联向阿富汗提供了火炮、弹药和飞机。
1973年7月17日,发生政变 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赫不在位时,他的妹夫——陆军司令穆罕默德·达乌德·汗中将夺取了权力,并宣布该国为共和国,他自任总统兼总理。阿富汗虽然在表面上建立了共和国政体,但从未间断的战争使它变得满目疮痍。
斯里兰卡(锡兰)
1948年2月4日,锡兰独立 它成为英联邦内一个独立的自治领。
1953年8月12……19日,发生共产党活动 政府从议会获得应急权力后,予以镇压。
1956—1961年,不时发生“语言骚乱” 这些骚乱源于少数民族泰米尔人希望他们的语言取得和僧伽罗语同等的地位。1958年(2—7月),这种骚乱加剧。但在政府同意给泰米尔语以有限的官方地位后(1961年8月5日),骚乱平息。
1962年1月29日,发生未遂政变
1971年4月5日—6月9日,人民解放阵线反叛 人民解放阵线对于总统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领导的极左政府所造成的社会进步缓慢心怀不满,企图控制科伦坡和其他城市。他们暗杀总理的阴谋没有得逞。城市的暴乱很快被镇压(4月13日),但在农村和丛林地区,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苏联向锡兰提供了战斗机和驾驶员培训人员。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都提供了直升机及机组人员。英国则运去了武器弹药。内战爆发两个月后(6月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