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567—1625年,詹姆斯六世执政(后来他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王国第一任国王,史称詹姆斯一世) 在他执政前的一段时间里,国内战乱不断。他的母后的支持者在阿伦的领导下(1567—1573年),试图推翻莫里伯爵的摄政政府。
1568年5月,朗塞德之战 玛丽在被囚禁期间逃跑。其支持者起而拥立她,但被莫里伯爵于朗塞德战役中击败。玛丽逃往英格兰后被伊丽莎白囚禁在伦敦塔里。
1582—1583年,袭击爱丁堡 玛丽的支持者袭击了爱丁堡,抓住詹姆斯六世——他被囚禁了十个月。
1585年,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 从此结束了两国之间的长期交战。
1587年2月8日,玛丽被处以死刑 这是由伊丽莎白签发的诏令。
法国(1495—1600年)
16世纪的前半叶,法国多次想在意大利战争中获得优势,并成为西欧主要强国。但可以肯定,瓦卢瓦国王不可能战胜由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以及后来相继有英国、意大利地区大部分王国参与的联合力量,而达到他的目标。有一点出乎意料,就是尽管失败多次,法国人从未动摇过,反而屡屡接近目标。当然,这其中也有几次胜利。总而言之,这个世纪内由阿尔克的约翰在百年战争中创立的法兰西民族精神更加坚强,并在与哈布斯堡王朝的长期不断的战争中接受了洗礼。在这一时期,法国吞并几个邻里小国,使其领土略有增加。与哈布斯堡王朝交战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弗朗西斯一世与国王查理五世之间的世代私仇。
到了16世纪中叶,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刚刚结束,在以后的40年间法国又陷入了激烈的宗教战争内乱的泥潭。尽管法国的邻里努力试图在这场严重分裂的战争中占些便宜,但是法国很快就消除了这场内乱的后患。这一方面是因为由于法国邻里内部也在承受宗教改革的阵痛,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这场严重的内乱中,法国各方势力都急于吸收外国宗教信仰的有益之处,从而团结一致抵制外来政治的统治。此外,还在于作为新教领袖的纳瓦拉的亨利取得了决定性的军事胜利,将政治和军事结合为一体,并容纳了国王亨利四世信仰的天主教,从而使法国出现了和平气氛。
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1495—1559年)
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世的意大利战争(1495—1515年)
在那不勒斯讨伐“赫兰将军”失败(1495—1504年)
1495年,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参见第十二章→西欧→法国→军事职业化的兴起)其后为支持阿拉贡国王斐迪南干涉那不勒斯事务,西班牙派出约2100人的远征军,由埃尔南德斯·贡萨洛·德·科尔多瓦为司令,在那不勒斯的卡拉布里亚港登陆(5月26日)。由蒙尼西耶公爵吉尔伯特率领法国讨伐军,最终没能征服那不勒斯。
1495年6月28日,第一次塞米纳拉之战 科尔多瓦和斐迪南率领西班牙—那不勒斯联军8000人与塞尼厄·德·奥比尼的贝尔纳·斯图尔特(斯图尔特家族中的一员)率领的一支兵力上占优势的法国军队交战。双方刚展开战斗,那不勒斯军队随即溃散。西班牙军队寡不敌众,终于败北。
1495—1498年,科尔多瓦胜利 在意大利,西班牙采用了西摩战争中的战法,来对付法国人和瑞典人,力避大规模的作战,逐渐地侵占了那不勒斯的大部地区。同时,科尔多瓦还充分地利用法国人在意大利北部战线过长、交通线不稳定弱点。其最主要的胜利是围攻并占领了阿泰拉附近蒙彼利埃(1496年7月)。此间,科尔多瓦曾以瑞典矛兵战术严格地训练了他的部分步兵。
1498年,科尔多瓦撤退 科尔多瓦率领西班牙军队撤出那不勒斯,他本人辗转回到了祖国。而西班牙军队分驻在墨西拿、西西里等地。不久,那不勒斯内战爆发,法国乘机再次侵入(1499年)。
1498—1515年,路易十一世执政
1500年9月—1501年1月,科尔多瓦远征凯法利尼亚岛 在那不勒斯境内作战的间隙,科尔多瓦调动他的部队,重新占领了爱奥尼亚海附近的凯法利尼亚岛。该岛在与西班牙和威尼斯联盟交战中曾给奥斯曼以重大的帮助。之后,科尔多瓦又回到了西西里。
1500年11月11日,《格拉纳达条约》签订 法国和西班牙瓜分了那不勒斯。进军侵占那不勒斯。与此同时,西班牙一支舰队攻占塔兰托(1502年3月)。
1502年,法西在那不勒斯重燃战火 科尔多瓦率约4000人西班牙军队抗击由内穆尔公爵率领的约1万人的法国军队的进攻。结果,科尔多瓦被迫率军撤到巴列塔港附近的阿普里亚,那不勒斯的大片疆土落入法国人之手。
1502年8月—1503年4月,法国封锁巴列塔 通过多次与西班牙交战,缺乏训练的法国人的素质有较大提高。同时,法军又有皮埃尔·迪·泰拉伊的塞尼厄·德·巴亚尔这一在那不勒斯的主要拥护者的帮助。1503年4月21日,切里尼奥拉之战西班牙从海上派出6000人增援科尔多瓦。科尔多瓦最终逃出巴列塔,并在切里尼奥拉附近一个山坡上占领阵地,挖掘壕沟,布设木栅。法国人开始进攻。一开始,西班牙炮兵因其火药库爆炸而没起什么作用。法国重骑兵和瑞典矛兵在炮兵的有力支持下发起猛烈攻击。可是西班牙火枪手在防御工事后面有力地射击敌人,使法瑞联军损失惨重,陷人混乱,西班牙军队乘机反击,将敌人驱逐出战场。这次战役是历史上第一次以黑火药轻武器取得胜利的战例。
1503年4月21日,第二次塞米纳拉之战 在科尔多瓦取得切里尼奥拉战斗胜利的同一天,西班牙另一支军队还在塞米纳拉击败了奥比尼领导的法军,从而使法军的早期胜利化为乌有。
1503年5月13日,那不勒斯陷落 攻占这座城池以后,科尔多瓦率军向加埃塔进军。
1503年6—10月,围攻加埃塔 战斗中,由于法国—意大利援军到来,科尔多瓦的部队撤至加里利亚诺河一线。
1503年8—12月.法军到比利牛斯侦察 结果被西班牙军队击溃。
1503年10—12月,在加里利亚诺河一线对峙 对峙期间,由于路易·德·拉特雷莫勒元帅生病,法军的指挥官由意大利雇佣军军官担任,先是曼图亚侯爵贡萨加(在福尔诺沃之战,他曾向法国人进攻,参见第十二章→西欧→法国→军事职业化的兴起),后由于他也生病,转由萨卢佐侯爵洛多维科担任。这两人都不被法军将士信服。科尔多瓦沿河岸对法意联军不断地进行袭击,但主动避开大的战斗。
1503年12月29日,加里利亚诺之战 当科尔多瓦得到大约15000人的援军后,他决定向约有23000人的法一意军队进攻。西班牙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利用坏天气,以高超的技术秘密地快速地在河上架起了浮桥,由此向法军冬季营地进攻。法意联军大乱,伤亡和被俘人员很多,不得不撤入加埃塔城。
1504年1月1日,加埃塔陷落 该城市被占之前,西班牙允许法国从海上撤出部队。
1504—1507年,科尔多瓦在那不勒斯取得胜利 1505年,《布卢瓦条约》签订条约声明,路易十二放弃那不勒斯,并与西班牙恢复和平。至此,西班牙占领了整个那不勒斯。
1507年,科尔多瓦被召回国 主要是因为他令斐迪南嫉妒,从没给这位国王发号施令的机会。后来,他在斐迪南死前三个月忧郁而死(1515年12月1日)。
路易十二世后期的意大利战争(1508—1514年)
1508—1510年,康布雷联盟之战 在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连的劝说下,法国加入由罗马帝国、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组成的康布雷联盟,参与瓜分威尼斯的战争。由于成员国之间互相嫉妒猜疑,所以战争中各国不能协调一致地共同作战。此次战争中法国在阿纳迪洛之战(1509年5月14日)是唯一一次重要的战役。罗马帝国、法国和罗马教廷的军队,分别独自作战,占领了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的大部国土。与此同时,西班牙军队攻占了威尼斯的阿普利亚领土,包括布林底西和塔兰托两座城市。而威尼斯利用联盟内部不团结,收复了帕多瓦和维琴察(1509年7月)。马克西米连对帕多瓦围攻一段时间后,未克。联盟国之间的互相掣肘,使战争呈现胶着状态。
1510—1514年.神圣同盟战争 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惧怕法国和德国与威尼斯联手反对他,遂纠集几个国家组成联盟,史称神圣同盟。西班牙国王斐迪南起初保持中立,后与威尼斯结盟。随后英格兰亨利八世也参与法、德、威三国同盟。由于两个同盟内部意见不一,所以他们的军事行动几乎完全是松散的,呈现一种混战的状态。后来神圣同盟的领导权被西班牙盗取。
费瓦的加斯顿之战(1511—1512年)
1511年,法国军队新司令到任 他就是21岁的费瓦伯爵加斯顿,内穆尔新公爵。在这次战役中,敌人的行动使加斯顿震动。
1511—1512年,波伦亚和布雷西亚之战 法军攻占了波伦亚(1511年5月13日),而罗马教皇和西班牙联军在那不勒斯总督卡多纳的雷蒙德领导下围攻那不勒斯,取得胜利。此后,加斯顿转向波伦亚进军,击溃了罗马教皇和西班牙联军。随之,他率军向北击败了在布雷西亚附近的威尼斯军队,但是其军队遭到了风暴的袭击(1512年2月)。
1512年3—4月,拉文纳战役 加斯顿的军队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的大片地区之后,又向南围攻拉文纳,诱惑西班牙的军队来援。卡多纳率一支联军小心谨慎地去拉文纳解围,并在法军围城部队附近设置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卡多纳军约16000人,而费瓦军有23000人,其中8500人为德国雇佣军。此时,拉文纳里面可能有5000人属教皇的军队。为此,费瓦派人给卡多纳下了一份战表,而卡多纳同样也给费瓦下了一份战表。
1512年4月11日,拉文纳之战 卡多纳部队的阵地背向龙科河,阵地前沿挖了壕沟,布设了障碍物,这是由西班牙优秀的工程师佩德罗·纳瓦罗设计的,战斗中他本人指挥西班牙步兵作战。加斯顿有54门大炮,卡多纳可能有30门。法军只留下2000人阻击拉文纳要塞里敌军出城,其余的军队渡过河流,越过未设障碍的西班牙军队驻地,面向西班牙阵地战壕,排成一个半圆形队形。随后,法军侧翼炮兵开始猛烈地炮击,西班牙军队炮兵不断地还击。炮战持续了几个小时,双方都有很大损失。纳瓦罗的步兵在壕沟的掩护下损失较小,而西班牙的炮兵由于无遮挡,最终稀稀拉拉地应战,使炮兵与步兵的动作不协调,发起冲锋后被法军击退。此刻,加斯顿迅速指挥德国雇佣军发动反击。西班牙军队依托战壕阻击。双方交错地发动进攻,持续了约一个小时。当时,加斯顿派出的两队法国炮兵已迂回到西班牙军队背后河对岸,开始炮击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军队顿时惊慌失措。西班牙军队试图切断法军炮兵分队的退路,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斯顿随后亲自率军追击。由于一队西班牙步兵的阻击,加斯顿身负重伤而死。这次战斗,法国死亡约4500人,至少有同样多的士兵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德国雇佣军。而西班牙军队死亡9000人,不计其数的人受伤,纳瓦罗被俘(后来,西班牙政府没有设法赎回他,使他心灰意冷,转入法国军队)。
评论:加斯顿的死,是他在追击西班牙军队时鲁莽的行动造成的,对于法国来说确实是个重大损失。前六个月的作战证明了,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
1512年5—7月,法国时局严峻 由于德国和瑞士两国加入神圣同盟(这是瓦卢瓦与哈布斯堡之间战争的真正开始),结果德国的雇佣军从法国军队撤出,加入了正要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帝国军队。与此同时,瑞士军队攻占了伦巴第。拉帕利斯元帅雅克·德·夏巴纳率法军不得不立刻撤围拉文纳,藏到阿尔卑斯山背后。后来,瑞士成了米兰公国的保护国。
1512年,英国入侵吉耶纳 这次入侵行动是由多塞特的托马斯元帅指挥的。因军内兵变而失败。
1513年5—6月,法国入侵意大利 一队约12000人的法国军队在路易·德·拉·特雷莫勒率领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侵入意大利,占领了米兰。后来,又围攻驻诺瓦拉要塞的瑞典军队。由于一队约5000人的瑞士援军赶到,拉·特雷莫勒不得不撤围,准备战斗。
1513年6月6日,诺瓦拉之战 这天夜里,瑞士援军仅睡了三个小时,就急忙向诺瓦拉进军,与城里的瑞上军队会合,并在黎明前向法军发起突然进攻。瑞士军队使用的是典型进攻队形,三个重型纵队。其第一纵队打击法军的左侧,使法军驻地中心开花,步兵被切成几块,骑兵四溃奔逃。拉·特雷莫勒带领残兵败将经阿尔卑斯山脉后坡撤回法国的南部。
1513年6月,英国侵入 法国亨利八世率领约28000人的英国军队和欧洲大陆的雇佣军从加来侵入法国。法国国王急忙命拉·帕利斯调集约15000人应战,企图阻止英国围攻泰鲁阿访,但最终没有打起来。
1513年8月16日,吉纳盖特之战(又称马刺战争但不是“金马刺之战”.参见第十一章→西欧→法国→再度向英国和佛兰德发动战争) 法国派出的援军想给围攻泰鲁阿讷的英军以突然打击,但反而让英军抢了先。英军对法国援军突然发起凌厉的进攻,法国骑兵不战而退,双方损失轻微。这次战斗因法国骑兵在逃跑时丢掉了马刺,被当地人拾到,而得名马刺之战。法军部分被俘,其中包括拉·特雷莫勒和巴亚尔。巴亚尔是法军中勇敢善战的将领之一,法军溃逃时他试图重整旗鼓。
1513年8月22日,泰鲁阿讷城向英军投降
1513年9月,瑞士入侵法国 第戎的瑞士军队与法国媾和,并接受它的保护。这一举动,令瑞士的盟友英国和德国失望。
1613年10月7日,拉莫特之战 此次战斗,以那不勒斯军队击败威尼斯军队而告终。战斗中,由于武器上占有优势的西班牙步兵(矛兵和火枪手)在佩斯卡拉元帅费尔南多·费·德·阿瓦洛斯指挥下,帮助了那不勒斯,使之取胜。
1513—1514年,松散的联盟 尽管联军在诺瓦拉和吉纳盖特取得胜利,但联军中各国没有统一的战略意图。瑞士军队战败后,各成员国先后与法国媾和。首先是罗马教皇和西班牙(1513年12月),之后是罗马帝国和英国(1514年3月和7月)。
弗朗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战争(1515—1547年)
1515年6月,入侵意大利 弗朗西斯继承了其先祖占领意大利的遗志,与亨利八世和威尼斯结成了同盟,反神圣同盟,率领3万人的军队通过险要的阿真蒂耶拉关口突然入侵意大利。法军如此容易地通过阿真蒂耶拉要隘是由于原西班牙工程师佩德罗·纳瓦罗巧妙实施工程的结果(参见上文)。
1515年6—9月,进军米兰 与此同时,弗朗西斯想贿赂瑞士,单方面与其媾和。在伦巴第的约1万名瑞士军队接受了贿赂,向瑞士撤军。其余约15000人的瑞士军队留在米兰城及其周围,仍然效忠于神圣同盟。此时,约12000名威尼斯军队正在洛迪与兵力相等的西班牙军队对峙。
1515年9月13—14日,马林雅诺之战法 军在离米兰约10公里处,停留下来构筑战壕。同时,弗朗西斯请求威尼斯军队司令巴尔托洛梅奥·迪·维尔维亚诺随时准备支援他。下午,瑞士军队发起突然进攻,使弗朗西斯没有机会展开炮力。瑞士军队向法国骑兵攻击,摧毁其工事,但是在弗朗西斯亲自指挥下,巴亚尔率军侧翼支援,法军发动一场反击,最后终于制止了瑞士军队的进攻。此后,双方再次交战于法国驻地附近,直到晚10点钟才收兵回营。第二天黎明时分,两军又开始调动军队,瑞士军队首先对法军发起凌厉的攻势。此刻,法军炮兵已恢复了战斗力。尽管瑞士军队在法军炮兵的打击下损失较大,但仍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并随时准备与法军进行白刃战。战至早晨近8点,维尔维亚诺指挥的威尼斯军队经过急行军后已接近瑞士军队后面,瑞士军队一方面派出一支小分队迟滞威尼斯军,另一方面与法国人谈判,同意退军。这次战斗中,瑞士军队总共伤亡6000人左右,而法军伤亡5000人。于是弗朗西斯随即进驻并占领了米兰,后来瑞士一直与法国保持着和平关系直到法国革命。不久,罗马教皇愿意恢复和平,反法同盟遂告崩溃,法国占领了伦巴第王国的大部分地区。
1516年8月13日,《努瓦永条约》签订 加冕不久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后来的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也与法国恢复关系,承认法国对米兰的统治。此后,查理的祖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在伦巴第失败以后,也不得不在《布鲁塞尔条约》上签字(12月4日)。
弗朗西斯和查理五世的第一次意大利战争(1521—1526年)
当新的德国皇帝(也就是西班牙国王)声称对米兰和勃艮第享有所有权时,弗朗西斯也同时宣布对诺瓦拉和那不勒斯享有所有权。于是两国为此开战,并在法国东北地区和比利牛斯地区,特别是诺瓦拉地区多次发生冲突,意大利再次成为主战场。
1521年,法国入侵卢森堡 这次行动是由法国的布永公爵罗伯特·德·拉·马克指挥的,在罗讷河流域和北海地区挑起了不宣而战的边界战争。
1521年5—6月,法国入侵诺瓦拉 安德烈·德·弗瓦克斯率领的法军占领了诺瓦拉王国部分地区。中间,伊格内修斯·德·洛约拉(后来创建了耶稣会)在潘普洛纳防御战中负伤。法军扶植了一名法国人亨利·德·阿尔贝特为流亡政府国王。后来在潘普洛纳附近的埃斯基罗斯战斗中,西班牙军队突然袭击,打垮了法军(6月30日),并将登基不久惊魂未定的阿尔贝特逐出诺瓦拉王国。
1521年11月23日,法属米兰失陷 意大利雇佣队长普罗斯拍·科隆纳将军指挥西班牙—德国—罗马教廷三国联军发动突然袭击,以机动战胜了奥代·德·洛特雷克元帅领导的法军,并占领了米兰。
1522年4月,米兰附近的作战行动 瑞士和法国的援军使洛特雷克的兵力增加到25000人。他指挥这支部队和1万人的威尼斯军队向米兰进发。此时科隆纳带领不足2万人的军队已在米兰附近比科卡地区布设了坚固的防御阵地。洛特雷克军中的8000名瑞士士兵要求其立即付给拖欠的佣金,否则就撤走。洛特雷克无奈,答应这次战斗后一定付清佣金。在这种情况下,洛特雷克决意发动进攻。
1522年4月27日,比科卡之战 战前,洛特雷克认真制定了一个充分发挥炮兵作用的计划。而瑞士军队不等法国炮兵进入阵地就急切地以零乱的队形开始了进攻。在西班牙火枪手的阻击下,瑞士军队被拒于壕沟之外,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科隆纳军队伤亡则较多。在半小时的交战里,瑞士军队伤亡达3000人。法国重骑兵试图在科隆纳率领的联军背后发起佯攻,但被击溃。洛特雷克率军撤出战斗,向东进入威尼斯境内。这次战斗中,联军以几百人的代价打击了瑞士军队的嚣张气焰,使之再也没有用火枪以古老的混乱的队形发起攻击。同时,这次战斗清楚地证明了黑火药轻武器对当时战争的统治作用。
1522—1523年,英国袭击皮卡第 英军从加来上陆,先是在萨里伯爵,后是在塞福克公爵的指挥下袭击皮卡第。
1523年,威尼斯议和 比科卡之战后,法军的残余部队被迫撤回到法国。弗朗西斯再次预谋入侵意大利,但是由于法国总管波旁亲王查理叛变而取消。后来,波旁逃往德国,加入了查理五世的军队。弗朗西斯派了一支军队在法国将军威廉·德·特尼维特指挥下,攻占了西班牙边境小镇丰塔拉比亚。此后特尼维特又攻占诺瓦拉,但是在那里,被科隆纳率军以运动战拖住。
1524年3月,神圣罗马帝国春季攻势 一支帝国援军在那不勒斯总督查理·德·兰诺伊的指挥下突然发起进攻,击溃了驻扎在意大利西北部临时兵营的法国军队,特尼维特率军仓皇撤退。
1524年4月30日,塞西尔之战 法军在塞西尔战斗中被兰诺伊击退后,巴亚尔企图组织反击,但未成功,并在混战中被杀死。特尼维特在撤退时负伤,由弗朗西斯·德·圣波尔伯爵接替指挥,法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撤回法国。
1524年7—10月,神圣罗马帝国入侵法国南部 一支2万人的帝国军队经坦达关口侵入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与此同时,热那亚舰队封锁了马赛港,帝国军队包围了马赛(8—9月)。他们在一支由弗朗西斯率领的约4万人的法国援军到来之际撤到罗讷河流域。尽管法国没有追击,但帝国军队在向东通过滨海山脉时,惊慌失措,损失较重。
1524年10月,法国入侵意大利 法军没有追击逃窜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而是穿过阿真蒂耶拉关口向意大利进军。由于米兰流行瘟疫,兰诺伊率残兵撤到帕维亚。法国军队占领米兰后,只留下少数人守城,余者追击兰诺伊军队(10月24日)。
帕维亚战役(1524—1525年)
1524年10月28日—1525年2月24日,围攻帕维亚 兰诺伊将其部队停在帕维亚以外。这完全不是为了与法国人作战,而是为充实帕维亚驻军,将大部分人员向东南撤走。法国军队在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