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毅军事文选-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代表不要多费心血。代表回来后都不敢将叫我退出姜堰的话当面说,怕碰
一鼻子灰,而我却首先慷慨大方退出姜堰,请代表们去和韩主席接洽。代表
遂喜颜大开,大为称赞,忙再去见韩德勤,不料韩主席竟如我料,下命令要
新四军完全退出江北到江南去。这一来,代表们都摇头回来。我就特别同情
代表们,暴露出韩德勤反共内战的本质,而且我们是退出姜堰。
估计当时韩德勤是要下决心打我们的,而只有李明扬和陈泰运是中间势
力,如果他们帮助了韩,我就失败,而且韩也很可以下命令要李、陈出兵夹
击,姜堰又是被韩、李、陈三人力量所包围,河网又多,对我很不利,我就
将姜堰让给李明扬和陈泰运,一根骨头喂三只狗,结果李、陈态度对我更好,
并暗示我,韩要打我。
后来因为陈泰运兵力小,姜堰被李所独占。陈泰运就派代表来问我要枪
支,敲我竹杠。许多同志都不高兴,我却慷慨得很,叫代表自己到仓库中去
挑选,结果拿去百余支,但却和我订了条约:如果韩德勤叫他打我们,他枪
向天开,而我们可不必还枪。
四、军事上,韩德勤以为我退出姜堰是“匪胆已寒”,乃下令一鼓作气,
冒险轻进,一共集中十三个团,约一万七千至两万人,其中以八十九军及独
立第六旅为主力,他决心先歼灭南边之新四军后,再北上消灭南下之八路军。
我们则有九个团分三个纵队,其中只有三个主力团,共计七千余人,战
士只五千人,敌人多我三倍至四倍,占了绝对的优势。在部署上:
(一)我刚刚撤出姜堰,敌人就已经展开了,比我展开早了五天的时间。
当时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力阻止敌之前进,而使自己部队迅速集结。所以,
敌人一过海安河,即遭我叶飞部之抗击。当时我们多争取了一分钟的时间都
是有利的,结果我们兵力集结好了。
三十日展开的敌人到四号才与我主力作战,连日来敌人都与我牵制部队
作战,相当疲劳,而且敌人首先皆尽力布置攻占营溪、古溪,而我则先行撤
退,敌人均扑了空,士气已较松懈了,敌以为我必已撤出黄桥,所以也更轻
视我们了。
(二)游击战配合正规战是非常重要的事,而在整个战斗过程中,钳制
队之积极动作,完成任务也是很重要的。当时我主力少,照理是应当拿主力
来作突击队,我却派主力团(如二团)去钳制敌人,打游击战,任务完成了。
(三)黄桥西南面是有日寇的据点,北面又是大敌来攻,背腹受敌,当
时的决心很值得考虑。有人主张集中全力死守黄桥,候李守维进攻失利后再
出击。这个决心是有理由的,可以应付敌顽夹攻的严重局面。但是这样就不
能决战,最多只能击溃敌人,使苏北战争长期下去,这却与我不利的。所以
我的决心是要用全力来包围敌人而歼灭之,对日寇据点则大胆不管,只派少
数侦察就好了。只以一个纵队守黄桥,以两个纵队包围敌人而决战。如果战
胜了,苏北大局就定,我们也可东进了。如果失败,那就算了。
结果胜利了,当我俘虏到三十三师的麻子参谋长时,他竞伸指称赞说,
出其意外,我们竞敢用包围。
如果照前一决心,敌人可以把我围困在黄桥饿死我们。李明扬虽然接受
了韩的命令,一天只向我推进五里,但如我被围,迟早一点也会赶到的,他
天天派人来问战况就是如此,他是企图找时机来下手的,鬼子当然也会出动。
所以当时我只有迅速解决战斗,才能解决问题。
(四)守备黄桥的三个团,我仍是以两个营出击包围敌人、迷惑敌人,
使我两翼迂回部队得以成功。当时有人反对这样,其实当时战斗重心已经不
在黄桥了,黄桥之得失已不起决定作用。两个营出击是对的,结果取得很大
的胜利,并且配合了迂回部队的成功。
五、李守维从展开以来的整个部署是对的,其失败之主要原因,是由于
平均使用兵力的结果。把十三个团分成五路开进,在最前线的只有五个团,
当然便于我之各个击破,如果他抓住了三十三师及独立六旅的七个主力团作
为突击队,其他用来佯攻,我恐怕还会被迫退出黄桥,最多也只能击溃敌人,
不能歼灭敌人。
六、黄桥战斗之胜利,当时八路军也能在战略上予以配合,在北边钳制
了韩德勤的几个旅。战斗胜利后,我们就打东台,八路军则南下打东沟,一
直打到盐城,结果兄弟军会合了,苏北形势就分明了。
注释
[1]王光夏,当时是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七旅旅长。
[2]鹿钟麟,当时是国民党冀察战区司令长官。
[3]宪政运动,即“立宪运动”,是争取制定宪法、实现民主政治的斗争。
[4]韩国钧,即韩紫石,又名止叟,江苏泰县海安镇(今海安县)人。早年曾任
江苏省省长等要职,告老还乡后,是苏北一位声望甚高的爱国人士,经陈毅多方争
取,能在国、共之间保持中立,并支持新四军抗战,后被日军毒害而死。
华中实战的经验教训①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一、敌后工作与反“扫荡”的经验教训敌后斗争的特点是在两个反“扫
荡”之间进行工作,正如内战时期在两个反“围剿”之间进行工作一样,一
切工作受着反“扫荡”的影响,且为其服务。
我军从连续不断的反“扫荡”战斗中,强大自己,壮大自己。军事建设
工作,地方建设工作,全部都要受反“扫荡”的检验。我们的干部的指挥能
力,我们根据地的抗战能力,乃至根据地各阶层人民的抗战政治面目,也同
样受反“扫荡”的检验。故经常研究反“扫荡”的经验和教训,经常有反“扫
荡”的准备,是我军在敌后的生活规律。故我们要谈几年来的实战经验,首
先从反“扫荡”的经验谈起。
华中我军于民国二十七年[1]夏季挺进敌后,迄今将满四年。本军对敌伪
战斗不下数千次,大小规模反“扫荡”战斗不下数百次。本军地区党政军民
在民族抗战中所表现的英勇,产生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极伟大、极
悲壮、极复杂、极残酷的战斗场面,非笔墨可以形容。不身处敌后,不亲历
战斗的人,是不能体味其艰苦的。我党政军民几年来对国家民族是尽了他应
尽的义务的。我军的战绩为敌后地区人民所赞许,为敌伪方面所惊惧,较之
全国各抗日友军的战绩并无逊色;且有其本身毫无补充接济、又要忍受着反
共磨擦的痛苦的特殊情形。完全依靠我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依靠全军指战员
的政治的铁的团结,依靠人民的帮助,尤其依靠几万名指战员在前线的流血
和英勇牺牲,这样去奠定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坚固基础,使敌伪的多次“扫
荡”归于无效,其中的经验教训必须很好地总结起来。今天我只提出下列几
点,作为扩大会讨论时的参考。
反“扫荡”斗争的具体形势是:在军事上敌强我弱,在政治上我强敌弱。
敌占城市,我占乡村,事实上是地域上的一种城乡的斗争。敌掌握了战略上
战役上战术上的集中的优势,我掌握了战略上战役上战术上分散的优势。我
身在敌后处在敌之大包围中,故我分散才能坚持和生存。敌据点密布,又处
在我之分散的反包围中间,故敌要集中才能“扫荡”。分散以巩固其占领区,
集中以“扫荡”其攻击目标,是敌之战略战术的指导原则。分散以削弱敌集
中之优势,集中以突击敌分散的弱点,是我军反“扫荡”作战的有效战法。
这是历年来不断反“扫荡”指出的真理。此其一。
“扫荡”与反“扫荡”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的。此种情势决定了根据地
巩固中的流动性,决定了部队正规化的游击性,决定了一切工作的集中领导
的分散性。根据地几年来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但其流动的形态是仍然存在着
的。我们的部队力求正规化,但游击任务仍然是自己的主要任务。故在主力
军说是以集团正规部队担任分散游击任务,在地方军说是以分散的游击部队
要求走向必要的正规化。一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工作,在部署上,必
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持久的布置,但又必须以分散方式付诸实施。一切工
作打算应该是长期的打算;但每一阶段其任务之完成,则要善于争取时间,
善于抓住可能机会去进行突击。时间稍纵即逝,乃至不能挽回。要求有相当
① 这是陈毅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军事报告《论军事建设》的第二部分,曾在一九四
二年七月十五日华中局《真理》杂志第十八期上发表。编者在篇名前加了“华中”二字。
健全的后方,但反对大后方主义。要求有必要的工作机关,但机关应严格依
照游击环境去建设;超过此限度的大机关,必受损失和挫败。每年夏收秋收
是最好组织群众的时机,错过此时机,则一年光阴等于白费,必得推迟,等
待第二年。“扫荡”未来前,一切应作反“扫荡”的打算,“扫荡”到来时,
一切又应估计到“扫荡”终了的可能去部署。这是敌后环境的工作的规律。
此其二。
反“扫荡”的战役战术原则是:发展广泛游击战,但要反对轻率浪战。
主张积极行动,但反对盲目硬拚。主张突然袭击,但反对毫无准备及毫无计
划。主张保持有生力量,但不疼惜应有的牺牲。主张进攻,进攻时反对冒险
主义。主张转移,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主张防御,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
要学会隐蔽埋伏,而隐蔽埋伏是为了创造突击的机会,而不是埋枪卖马式的
散伙收队。不取消攻坚,但攻坚最好用偷袭和长围,轻率从事,乃其切戒。
自己处在敌之包围中,对敌系内线作战,但力求转到敌人翼侧,争取内线的
外线。对敌进攻,采用外线包围,但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实施集中的突
破,争取外线的内线。主张分散作战,但不忘记争取有利的集中突击的机会。
主张集中突击,但随时具有能迅速分散的打算和处置。必须分散兵力进行对
根据地的防卫,但反对分兵把口,以及平均使用兵力。必须独立自主,机断
专行,但不得脱离统一的战略意志。主张战略意志的统一,但又不得妨害实
施时的机断专行,相反的,更奖励不脱离上级意图的发挥和创造。这是以我
军现有的兵种,对强大敌人,当着敌后农村环境,为了长期战争,争取最后
胜利的一般的军事原则。每一个原则都有它的几个侧面,由几个侧面构成全
面。侧面与全面常常构成矛盾,但不能顾了一个取消一个,而是要统一去理
解它,去运用它。这就是历年来实战中指证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的原则。此
其三。
“扫荡”未到之前,迷惑于一时的安定现象,容易产生太平观念,不重
视敌伪动态,对敌伪进攻的轻视,忘记了敌后斗争的艰苦。此时领导方面,
应提倡敌情观念,纠正松懈、麻木不仁的现象,不忌讳说明危险及困难,并
估计着一切而指出克服的方法。当“扫荡”严重之际,受了损失和牺牲,这
个时候兵慌马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甚至根本怀疑敌后抗战坚持的可
能,根本怀疑中胜日败、苏胜德败的真理。此时领导方面,就要坚定不移,
鼓励前进,克服悲观失望情绪。“扫荡”未来前单凭主观愿望,想轰轰烈烈
建设一切,布置一切,一切大城市的办法,都想搬到敌后农村中,你不答应
他,他即感觉无事可做,无用武之地,以致失望消极不想再干。“扫荡”一
来,又神经过敏,单凭主观的恐惧心理,便又取消一切,最好一个光人走路,
或打埋伏去。太平时忘记了敌情严重的到来,敌情严重时。不了解敌之进攻
受一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不能沉着勇敢去维护自己的工作基础。这是敌后
工作经常发生的偏向。此其四。
敌后斗争以及反“扫荡”斗争中,均应了解上面的各种偏向,加以预防
和制止。上面各种倾向,都由于不能具体的正确的估计斗争形势,所以不“左”
就右或不右就“左”,几乎成为一种工作规律。善于预见事变预作纠正和补
救,或使其不致发生,乃是领导方面的事情。
二、苏南反“清乡”斗争的初步总结
敌人集中了两个师团及六七个师的伪军,于去年七月对苏常太地区进行
“清乡”。江渭清[2]同志已经报告了我六师反“清乡”斗争的经验。我想这
样的“清乡”办法,敌伪还会继续采用。这是一个严重的斗争,各根据地党
政军民应该接受苏南反“清乡”的经验教训,并懂得应付它的办法。我们将
有专门的总结文件发表,现在只提到更大的方面。
1.“清乡”运动最大的特点:敌人不仅是靠它的情况清楚,军事力量强
大,特别是在政治上的布置,组织上的动员;各种守备队、清乡队、调查队、
封锁队、特务组、保甲组的专门训练,费了三四个月的准备,拨出“清乡”
经费六千万等。这些部署与一般“扫荡”是不同的。特别更不同的是经过汪
精卫出面所主持的。他们有十几年“剿共”的经验,敌寇加以利用。比如“清
乡”委员会秘书长李士群[3]他是个叛徒,直接到前线协助“清乡”,汪精卫、
周佛海、陈公博、陈壁君[4]等也亲自到苏州助威。南京伪政府把“清乡”运
动视为“和平建国运动”的试金石。如说:“‘清乡’运动的成败即和平运
动的成败,即中日合作的成败”,这说明敌伪眼中“清乡”运动的政治作用。
同时强调所谓“和平清乡”、“不流血清乡”,在失败后又提出“长期清乡”
和“机动清乡”,更看出其政治欺骗作用,更看出敌寇汪伪在“清乡”运动
上的配合作用。
因此,我们反“清乡”运动首重政治动员。着重在反“清乡”运动中,
组织一致反对敌伪“清乡”的各阶层的统一战线。失掉任何抗日方面的同情,
丢弃任何方面抗日力量而不动用,想单纯以自己的军事力量,或仅仅依靠主
力部队的力量,必致失败无疑。我六师在反“清乡”运动中吃亏的原因,就
是把这次敌人的“清乡”看为一般性的战术“扫荡”,看成仅仅是一个军事
问题,忽略其政治作用,这是自己受损失的基本原因。另一面苏南的顽固派
及地方顽固分子,顽化土匪和顽化伪军,以及其他杂牌军,把敌寇“清乡”
认为是只打新四军,与自己无关,甚至推波助澜,趁混水摸鱼,不愿与我们
共同对敌,敌寇也是毫无分别地予以打击,他们也一样遭受了损失。这又是
对顽固派的极好教训。
2. 敌寇“清乡”的军事部署,是以敌军担任进攻,伪军担任守备和搜查,
敌主力于开始时找我决战,且在极狭小地区突然包围及实行彻底肃清。此种
情况不是正面应战能够阻止的。因此,我们对此种情况应懂得转移自己的主
力;凡不懂得转移,必中敌人奸计,使自己失败。敌人集中对我某一地区进
行残酷“清乡”,其他方面必然形成兵力薄弱,因此我主力应转到敌寇之薄
弱处进行突击,或分散进行开辟新区工作。但突击必须极得力,始能影响敌
人,并调动敌人,甚至迫其改变“清乡”部署。在某种时候,敌可能不理会
我在其外围翼侧的突击,而仍然主动地专力地进行原定“清乡”计划,但我
借此可以开展新区,以我之所得,偿我之所失,使敌得于此而失于彼,两两
相较,仍为我之成功,敌之失败。这应该是主力部队在反“清乡”斗争中主
要的机动的原则。同时指明所谓突击必须有力,仍须按照一定的保持有生力
量的原则。
3.地方武装及党政民诸方面的部署,须适应主力机动的部署及敌伪“清
乡”情况来决定。主力转移或转换突击方向,党政军民之机关亦应事先跳出
包围,于此点犹疑不决者必受损失。但跳出包围之时,必预先在当地留下一
部可以秘密或灰色存在的工作人员及一部精干武装,留在原地坚持。其任务
是镇压叛变分子,稳定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击杀敌伪分散下乡的搜查分子,
做各种政治鼓动,继续指导斗争,表示我党我军与人民共患难同生死的精神。
对敌伪主力则以避战为原则,对人民则以取得其掩护为满足。对敌寇各种残
酷镇压、屠杀办法,一面领导人民反抗,一面亦应指导人民以灵活办法去麻
痹敌伪。在不损害抗战根本利益的条件下,必要的忍耐和以退为进的妥协,
是可以采用而且应该学会的。此时切忌硬拚和不讲究策略。对叛变分子与不
得已而附敌但不害我的分子,应有区别。前者应镇压之,后者应争取之。留
原地坚持之同志和部队,以分散、藏躲、隐伏为主要行动办法。不住村落,
进行露营;白天埋伏,夜间活动;选择敌人疏忽处所,去隐蔽自己,造成敌
去我来,敌来我去的打圈形势。必要时在敌伪认为其统治业已安定的地方,
恰恰可以以秘密工作的方式取得自己之存在,因而可以继续进行指导的工
作。假如说敌寇采用内战“剿共”经验来对付我们,则我们亦可以采取内战
经验去回答敌寇。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是一部反“清剿”的历史。我
们能战胜对方的残酷进攻(其残酷程度在某些方面远较敌寇“清乡”更为剧
烈),由于我们把握着以地下党的斗争方式,配合着灵活的游击战术,这样
就使对方无可如何。因此,游击战术与秘密斗争的综合运用,是反“清乡”
斗争留原地坚持的主要办法。4.根据上述的情况,在反对敌寇大举“扫荡”、
“清乡”之际,已提出我根据地应有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的区分;应有坚持
部分与转移部分的区分;应有分散工作与隐蔽工作的部署;应有秘密工作和
半公开工作的准备;应有撤退、转移和随时可以转回原地恢复工作的布置。
凡是靠一种估计,一种办法,一种手段,而不知道灵活改变方式和策略以应
付当面具体情况的人,必致失败无疑。5.反“清乡”斗争提出了组织民兵的
严重任务。华中各地的游击小组和自卫队是民兵的先声。我们的任务是就原
有基础普遍扩大。苏南反“清乡’斗争没有广大人民武装参加,是自己斗争
中最大弱点之一。6.根据上述办法,只要我们应付得宜,指导上不犯大的错
误,即有错误能迅速察觉改变,则敌寇“清乡”我们仍然可以战胜的。苏南
敌寇“清乡”,在苏常太取得局部的成功,还由于我军的经验缺乏。今后能
根据苏南经验采取正确对策,敌寇必无如我何。因此我们应批评现在比较流
行的一种错误估计,即对敌寇的任何行动,都认为“清乡”又开始了,不知
道敌寇“清乡”办法,只是敌寇对我进攻的一种,此种办法不是能轻易举行
的,它受着一定条件的限制,过分估计与估计不足,均要自食其果。
三、水上战斗问题
我三师九旅肃清洪泽湖湖匪的经验,六师在阳澄湖及苏常太坚持的经
验,一师二旅在兴化水网地区作战的经验,这些经验总结起来于我军战术上
有很大用处,于坚持华中河川地带的斗争有极大帮助。我指出以下几点:
1.河川水网以及江湖地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地形地物,使我们生长在山
谷平原,不熟悉水性的人,每每望而生畏。其实是由于无经验,只要我们去
研究,把握住其中的特点与一般规律,则河川江湖以及海面仍是可以利用的
极好的地形地物,于坚持斗争上具有极大的战略战术价值。我们在华中坚持
抗战必须适应这种特殊环境,只要我们肯学、肯研究。
2.苏北某些海匪常常拿下海的办法企图与我们做长期斗争,由于他欺我
不识水性。实际上有陆地的凭借,才能有海上的活动。水之四围都被别人掌
握,则水上必不能生存。这是水上活动的基本规律。洪泽湖的湖匪,由于湖
之四围被我控制,所以根本覆没,便是一个铁证。今天华中沿海沿湖沿江的
陆地优势,均一部或大部掌握在我手上,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去组织水上游
击,这是必然的道理。
3.水上渔民船夫及靠岸的居民工作,是我们水上游击和坚持的基本条
件。特别渔民船夫,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