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时-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方旭一手长生剑法使出,冲玄子的真武剑法也就跟上,两人你来我往,招式拆解,竟有了势均力敌的感觉。长生剑法走轻盈自在的路子,变化多端;真武剑法却是势大力沉,大杀四方,颇有些刀法的意境。两人斗在一处,一时难解难分。
那边孙向景自然心急,偷摸着又伸手进了锦囊之中。徐方旭打斗中一直留神着他,见状连忙大喊制止,却不料孙向景手实在太快,还不等他话音落地,一颗黑色的药丸便朝着冲玄子飞扑而去。
冲玄子先听见徐方旭喊叫,已是暗自警惕。此时见了药丸飞来,不敢托大,连连向后飞退。徐方旭不知道那药丸有何功效,自然也是急忙退到孙向景身边。
只见那药丸不等落地,便嘭地一声爆裂开来,顿时一股烟气腾起,四周弥漫了浓重的草药味道。几人连忙闭气,生怕中了毒,却不料随着烟气升腾扩散,周围稀稀疏疏响起了各种动静。不过转瞬功夫,就看见四周各种毒虫蜂拥而来,什么蛇蝎蟾蜍,蜘蛛土蜂之流,一股脑地聚到了药丸爆裂之处。
三人都是一阵心惊,眼看周围海潮一般地毒物,俱是不敢乱动。孙向景也是被吓得不轻,他不曾摸清杏妹给他的这些防身事物,还以为是迷香毒药之流,却不想是御使毒虫的药粉,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徐方旭一面警惕着周围环境,一面叫孙向景驱散这些毒虫。孙向景在这方面入门都算不上,哪里知道如何驱散毒虫,一时慌乱,直唤师兄,声音里已是带上了哭腔。
徐方旭见得这般,劈手夺过孙向景手中锦囊,将里面事物一股脑地倒出。这锦囊不过巴掌大小,所容之物毕竟有限,除了些细小毒针,就只剩些各色药丸粉包。徐方旭见情况危急,也不顾中毒危险,一一拿起那些粉包闻了,终于找到与那日杏妹洒出药粉味道一致的,尽数撒了出去。
杏妹的御毒手段自是非凡,这包苦涩药粉一个洒出,周围无尽毒虫就像见了克星一般,忙不迭地四下逃散。
孙向景见徐方旭驱散毒虫,总算松了一口气,又不住抱怨徐方旭太过浪费,那些药粉都是几次的分量。徐方旭此刻怒火中烧,动了真气,对孙向景劈头盖脸一通训斥,直骂的他两眼泪汪汪的,保证以后不敢乱来,这才罢休。
转头看去,却见那冲玄子倒在一旁,脸色青黑,一只右手肿的像炖好的蹄髈一般,竟是一时不查被土蜂蛰了一下。还好这些毒虫都是野生之物,比不得侗人寨子里杏妹培育多年的那些,一时要不了人命。只是这山中的土蜂也是极不好惹,若不尽快施救只怕也会危急性命。
徐方旭忙封了冲玄子的几处穴道,避免毒气上行,又叫孙向景那解药出来。孙向景委屈得要死,直说这山里野物的毒,他有哪里会有解药。徐方旭方才检查锦囊之时,曾闻见其中一包有些硫磺赤沙味道,心想那应该能接蜂毒,又抢过孙向景的锦囊,倒出翻找。
可怜孙向景好不容易将一地物事收拾好,就又被徐方旭翻了个乱七八糟。
徐方旭取了那包药粉,稍稍尝了分毫,知道确实是祛毒救命的东西,连忙估了分量,喂冲玄子服下。冲玄子此刻已是失了神志,再不能吞咽,好在徐方旭有着多年喂药的经验,手法自是高明,卡了冲玄子的脖子,取下酒壶给他灌了一口,再按着脖子将那口药酒顺下。
眼见冲玄子脸上黑气散去,徐方旭才长出一口气,又用酒水为他冲洗伤口,叫了孙向景在一旁等着。杏妹的药自然是神效无比的,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冲玄子手上的肿胀边渐渐消散。孙向景得了徐方旭的吩咐,看准时机,探手便将一颗米粒大小,肉眼难见的蜂针取出。那蜂针细小无比,尾端还连着一团黏糊的肉块,虽是脱离了主体,还能不断地往肉里钻。
孙向景看看这蜂针,又看看冲玄子半死不活的样子,暗叹师娘所言不虚,果然“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最是歹毒不过。又想起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孙向景摇了摇头,想那姑娘千娇百媚的,又怎会如师娘所说一般,又暗自发笑。
徐方旭终于保得冲玄子无恙,转头看见孙向景拿着那蜂针傻笑,气不打一处来,抬手在他头上拍了一下,让他将那蜂针找地方丢了。
不一会冲玄子悠悠转醒,见了孙向景两人又不禁大呼,起身就要拔剑,却觉得浑身无力,一时瘫倒在地。徐方旭见他醒了,连忙上前照顾,又向他道了不是,直说是自己师弟胡作非为,险些害了他的性命。孙向景在一旁满是不忿,威胁似得又拿了一根毒针在手,不住摇晃。
冲玄子此刻一片混乱,见两人不是心肠歹毒之人,这才好好与两人说话。谈话间,两人才知道冲玄子原来是山上的道士,又是罕见的吃货,师门里严控了他的银钱,他实在嘴馋才去吃了人家的霸王餐。
孙向景闻言哂笑,直说冲玄子是个吃里的饭桶,也不曾见过什么好东西,只知道去镇子里混那些不入流的东西吃。冲玄子哪里受得这般气,强撑着坐起身来与孙向景辩吃。孙向景自小是师娘一手调教的好舌头,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一番报菜名说得冲玄子低头不语,只顾大口吞口水;再加上些师娘哪里听来的煎炒烹炸闷溜熬炖的理论,更是说得冲玄子无言以对。
两人这一番辩论,倒是亲近了许多。孙向景原本以为这道士是个地痞流氓一样的货色,不想也是个为嘴上升的人物,也对他改观不少。想来白吃白喝一顿,也不是什么太大的罪过,之前也算是给足了他教训,也就不再追究。
徐方旭见他两人和好,也道是不打不相识,又在给冲玄子服了些随身的药物,与他交流。冲玄子听说两人是杭州长生老人的弟子,一时肃然,直道大水冲了龙王庙。原来长生老人年轻时行走四方,颇有一番美名流传。他修行的《太玄经注》又是道门一脉,也曾与青城山上的老道有过来往。要说起来,他们几人还算是平辈的师兄弟,冲玄子的师傅太和真人,早年间与长生老人也是一对挚友。近年来两人都做了祖师,年岁又大了,才少了走动。太和真人平日里也是总将长生老人挂载嘴边的。
两人听他这样说,也是觉得十分惊喜。长生老人往日里也经常提起青城山的太和真人,直赞他道法高深,对道法的理解不比自己弱上分毫,两人还曾连着数日讨论过《太玄经注》和《道德经》的道理,都是颇有所获。
冲玄子见状也是心喜,暗想此次下山偷吃,正愁不知道寻个什么借口。如今带了师傅的故交门人回去,也算是有个交代,将功折罪。
当下,冲玄子就邀请两人往青城山一行。
第二十六章 祖师号道陵
只待得冲玄子气力恢复了少许,三人便一同动身朝青城山去了。
徐方旭与孙向景左右总是无事,如今缘分在此,遇见了自家师父早年的老友,自然要登门拜访,也就随着冲玄子去了。
一路上,冲玄子与孙向景聊的火热。始终一个是放荡洒脱的破戒道士,一个是年轻任性的活泼小哥,总是有些话题可说。徐方旭自持沉稳,只在一旁听着,也不多说。
两人从饮食聊到武功,冲玄子对孙向景的暗器手法也是称赞不已,直说若非是自己,换了同辈的那些师弟来都要在他手下吃亏。只是想起孙向景用毒的手法,冲玄子还是心有余悸,暗想从不曾听说长生老人会得这般阴险招数,便偷偷问了徐方旭。
徐方旭只是无奈,将之前侗人寨子的事情与冲玄子说了,冲玄子这才恍然,说道原来是侗人的蛊女杏妹,也是难怪。两人将他言语间似是认识杏妹,便跟他问了,冲玄子一番介绍,才惊得两人目瞪口呆。
原来这杏妹在侗人寨子里自是有名的神医,济世救人的神女;出了侗人的大山却是西南一带威名远扬的蛊婆,最是不能招惹的人物。杏妹早年间得了苗人蛊师的传授,两人是知道的。两人不知道的是,那苗人蛊师是西南最大的蛊佬,传授杏妹蛊术之后,这位蛊师在某次斗蛊中遭人暗算,身死不说,家人还受了牵连。杏妹不知哪里得了消息,直直闯出了侗人寨子,杀到苗人这边,与暗害她师傅的那位蛊师斗蛊三日,生生教那人万虫噬身而死,随后还不满足,又迁怒众人,竟将偌大一个苗人寨子尽数毒杀,直教鸡犬不留。
两人听得一身冷汗,想那杏妹虽是长得恐怖些,相处时性子却是极好,就如街坊阿婆一般。哪里想到她竟是这般恐怖的角色,一时心惊。孙向景更是后怕不已,原来这位杏妹婆婆竟是这般了不起的角色,不由得又摸了摸腰间的锦囊。
说罢了杏妹,孙向景又向冲玄子问起青城山蛇妖娘娘的事情。冲玄子一头雾水,直说不曾听闻,孙向景便又将师娘所讲的白娘娘的故事与冲玄子说了一遍,直听得冲玄子一片茫然。
冲玄子只当是孙向景师门长辈与他说的神怪故事,也不上心,只是又多番嘱咐孙向景,告诫他蛊毒的功夫虽是对敌无双,却最是有伤天合,劝他务必小心,万莫落入了邪道才是。
孙向景不以为然,直道正邪存乎一心,蛊术毒功用好了也是救人活命的妙法,想他那杏妹婆婆,虽是年轻时火爆了些,下手也颇为狠毒,如今不也是一个寨子里舍医施药的好婆婆么?
冲玄子闻言苦笑摇头,又嘱咐了徐方旭。徐方旭早觉得孙向景那些毒物十分不妥,自然赞同,暗自打算回杭州后向师父禀明,请他老人家定夺。
三人一通赶路,下午时分就到了青城山上常道观所在。这常道观原是祭祀轩辕黄帝的祠堂,那青城祖师,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张陵曾在此处传道,便该做了道观,至今也有千年历史。如今常道观内是天师道一脉的传人主事,上下三辈,冲玄子便是第三代开门的大师兄。
见得冲玄子回来,几个道童连忙迎了上来,直要他稍等片刻再进去,说是师傅此刻正在为他私自下山打发雷霆,一时半会儿怕是不好拜见。
冲玄子自持带了长生老人的弟子回来,也不怕师傅那他做法,便自领着两人穿过正殿,来到了后院丹房之中。
那太和真人此刻正在丹房里生气,不住训斥诸多弟子。那些弟子自是委屈非常,师兄跑下山去享受人间烟火,却让他们留在这里做替罪羔羊,受师傅的莫大火气。
冲玄子一时走进丹房,太和真人一看见他气得眼眉都立了起来,张嘴就要训斥。冲玄子知道自家师父原是市斤的混混,年幼时受了祖师的点化才进山修道,这么多年道法愈发精深,脾气确实丝毫不该。这一张嘴还不知道要骂的有多难听,连忙将徐方旭两人推到身前。
太和真人见来了外人,也自持身份,不好发作,只得狠狠瞪了冲玄子一眼,这才和颜悦色一副大师风范地朝两人看去。
徐方旭早拉了孙向景跪了,说明了师承来历,又请了太和真人的安。太和真人一听是昔年老友的弟子,心下大喜,连忙叫两人起来。
遣散了诸多弟子,只留下冲玄子一人,太和真人领着徐方旭两人到了客房,一路直问长生老人近况。徐方旭自是妥善回答,谢了太和真人,说师父这些年老当益壮,愈发精神,就与太和真人一般,端端是一副人间神仙模样。
太和真人闻言哈哈大笑,直称赞徐方旭说话得体,末了,又问了师娘最近情况。
徐方旭有些吃惊,想来师父与太和真人往来只是,师娘应该还在襁褓之中才是,太和真人又如何认识。当下有些疑惑,也不敢多问,只说师娘更是身强体健,成日里陪着师父,也是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太和真人闻言叹气,直说原本要渡长生老人进道门的,不曾想他始终难逃红尘万丈,还是得了佳人,享受人间情欲去了。
徐方旭听得尴尬,孙向景却是十分好奇,问太和真人师父早年间的事情。太和真人给他讲了些长生老人年轻时的丑事,抱着极大的恶意和满足,看着这老友的小弟子目瞪口呆的模样。
不一会儿,有弟子端来了茶水奉上。孙向景一看茶碗,却见里面没有茶叶,都是些炒过的小米,闻着焦糊喷香,引动食欲,便大喝一口,烫得直叫,却舍不得停下,又接着喝。
太和真人看他这般天真模样,自是微笑,说到这是糊米茶,原是西南一带流行的。道家内外金丹一体,饮茶之后多少有些气血涌动,无益修行,便用这糊米茶代替。
众人品茶,徐方旭也觉得这茶咸香适口,也是称赞。
一盏茶毕,太和真人才似想起来什么,又问孙向景是不是长生老人的小弟子。得了确认,忙问孙向景的奇疾情况如何。
徐方旭见太和真人也知晓此事,自然也就一一说来,说道侗医杏妹为孙向景放血刮痧,已是稳定了病势时,太和真人一脸惊讶,就像见了恶鬼一般。一问之下,大家才知道,早年间太和真人也与杏妹打过交道,差点着了杏妹的蛊毒。
说道此处,冲玄子便说起孙向景得了杏妹的传授,也有几分用毒的功夫。太和真人却并不在意,只说杏妹为人亦正亦邪,也算是为侗人献出了一生时光,保护侗人。她传授的东西理当不是十恶不赦之流,随即教导孙向景要他妥当使用就是。
孙向景听着老道的观点与自己一般无二,顿时觉得这人十分亲切。徐方旭听太和真人一番话中颇有些清静无为的意思,知道他真是有道行的,连忙感谢了他。
太和真人说起早年之事,原来当年他也曾赶赴杭州,就是为了救治孙向景的疾病。只是那时徐方旭等人都还年幼,自是不记得了。说起孙向景的病,太和真人也是叹息不已,直说当年绞尽了脑汁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后来与长生老人互通书信,又听说有了些变故,一直牵挂在心。如今见了孙向景并无不妥,出落得还挺好,人也是一副太真赤诚,也就放心了。
几人唏嘘片刻,太和真人又忍不住讲起长生老人的各种丑事。徐方旭这才发现,这老道与师父真是最佳损友,真能当着小辈说起这些。想来若是师父知道此时,也是要对太和真人仔细评讲一番,不由觉得好笑,也十分羡慕两位老人之间的友谊。
用了些茶水,说了会儿话,太和真人说自己还要为徒弟讲课,不便多陪。着冲玄子安排徐方旭两人住上一日,也是为老友招待了弟子一番,尽些心意。徐方旭直道不敢,再三道谢,恭送太和真人走了。
冲玄子见师傅出去,不曾追究自己下山之事,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也带着两人往后面厢房去了。
青城山也是道家始祖所在,乃是天师道的正统起源。虽是大唐武瞾皇帝之后,民间尊崇佛法,势头极盛,青城山的道统倒也还算昌盛,在蜀中一带就如圣地一般,多为百姓做些吞符送水,消灾解厄的法事,也颇受百姓信赖。
常道观后也有着许多厢房,都是留给往来客人留宿用的。冲玄子一早叫了几个师弟专门打扫,现下早有清净所在为两人准备。孙向景到了厢房中一看,顿时觉得十分满意,拍着冲玄子的肩膀对他表示了感谢。
两人住下,冲玄子为了躲避师傅也是作陪,与徐方旭交流起道经来。
原本《太玄经注》就是道家一脉的法门,其中诸多地方都与道经想通。当年长生老人得了这本奇书,也是与诸多道门人士讨教才领悟了其中的精髓。一门之中,众人都得授了《太玄经注》的全本,只是原本杨雄的《太玄经》就是佶屈聱牙至极,后人做出隐含武道的《太玄经注》更是十分难解,总有长生老人仔细讲解,领悟不到始终也是枉然。
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
徐方旭自从得授了《太玄经注》,一直苦读钻研,早年虽有些收获,始终未能窥得经中奥妙所在。
年前他曾与苯教仁钦桑布上师谈论佛法,也交流过《太玄经注》上的诸多见解。仁钦桑布上师乃是苯教大能,佛法精深,已到了一法通达万法的境界,自是对徐方旭多有指点。随后徐方旭又领着孙向景大理一游,更是有了许多感悟,终于厚积薄发,只差一通整理,便能从《太玄经注》中得到诸多道理。
冲玄子虽是散漫自由惯了,在修道一事上却是有着难得的天分。他听徐方旭提起《太玄经注》,也曾听师父说起长生老人一脉最是大方,从不藏私,也就大大方方地听了,又给出了自己的诸多见解。
徐方旭不想这位破戒的道士竟有如此深的道理,一时惊喜,更是与他悉心探讨。孙向景虽然听得云里雾里,始终知道两人所谈的是难得的大道,也耐心坐在一旁,仔细倾听,不时发问。
《太玄经》原本是一本卦书。远古时伏羲大帝得了河图洛书,以阴阳为根基,数理为工具,演化了先天八卦。后来周文王受羑里之困,穷尽天地智慧,将先天八卦又推演为了六十四卦,作《周易》流传世间。道家讲究的阴阳八卦就是从此而来。
文王的六十四卦是以阴阳作为根基,暗合了“道生一,一生二”的思想。汉末奇人杨雄却是独辟蹊径,借着“二生三”的路子,以天、地、人三才为根基,创造了不同于文王《周易》的八卦思想,著称《太玄经》。
青城山一脉继承张天师的道统,以老子真人所著《道德经》为立派根基,对《周易》和《太玄经》的思想很是包容,都有研究。冲玄子作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对道的领悟比之当年的太和真人还要高上几分,虽不曾见过《太玄经注》的原本,但以《太玄经》的基础推演,也是高屋建瓴,理解十分透彻。
徐方旭将心中困惑之处一一说出,冲玄子便一一为他解答。说道见解不同之处,两人便各自论述,旁征博引,碰撞思想。冲玄子在道门一派中算是顶尖的人物,各种道家经典烂熟于胸;徐方旭得了长生老人教导十几年,对佛法道家都有不俗的领悟。两人讨论争执中,都发现自己原本模糊的地方渐渐清晰,原本谬误的地方被一一纠正,一时所获非凡。
两人谈经论道,不知不觉就说道了日落月升。徐方旭想通了心中最后一处阻碍,沉默良久,忽然仰天大笑,直呼痛快,起身走道院中,将一套长生剑法从头至尾完整施展了一遍。原本他的长生剑法多有破绽,运转之间招式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如今他一朝开悟,终于领悟长生剑法的精髓所在,一把长剑在手,如臂使指,运转自在,整套剑法自此融为一体,不再拆做剑招,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冲玄子见徐方旭演化长生剑法,也是心有所动,待徐方旭演剑结束,自上前接过徐方旭手中长剑,也在院中施展其真武剑法来。这真武剑法原是取了真武荡魔大帝扫尽世间邪祟的意境,招式威猛,势大力沉,与剑法精要多有违背,冲玄子施展起来始终不甚满意。如今他道理愈发精深,又见了徐方旭的长生剑法,终于了悟其中真意,一把长剑施展得如流水一般,要轻就轻,要重就重。舞到最后,冲玄子扬手一式,手中长剑直直飞出,插入远处石板数寸。冲玄子飞去了长剑,却不停歇,继续两指并拢,比作剑指,继续施展剑招。
孙向景在一旁看得热血澎湃,徐方旭却是先惊后喜。原来孙向景始终功力薄弱些,只看剑招流畅,徐方旭却是看得那冲玄子指尖隐有气劲旋转,已是领先自己一步,从用剑走向了御剑,从今往后,冲玄子自是功力大进,世间万事万物均可作剑,再无窒碍。
冲玄子一套剑法舞毕,旁边传来抚掌大笑之声。众人转头看去,原来是太和真人从一旁走来,边走边笑,看向冲玄子的眼神中有了十分的得意与满足。
冲玄子先前沉浸剑法之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太和真人过来一掌探出,冲玄子一惊剑指反击,只听得裂帛声响,太和真人的袖口被冲玄子指尖的剑气划破一道口子。冲玄子见状一愣,太和真人却是哈哈大笑,直道这名天赋最高的弟子终于踏出关键一步,成就了无上的御剑功夫。
冲玄子这才恍然大悟,也是欢喜异常,又对徐方旭十分感激,若不是有他启发,自己这御剑之境只怕还有几年才能证得。
徐方旭见这般变化,也是由衷高兴,直向冲玄子道喜。冲玄子连忙回谢。
太和真人说道:“徒儿,徐施主这番点化于你,只是言谢怕是不够。如此,你便将整套《真武荡魔剑法》传与徐施主罢!反正长生老人也对这剑法神往已久,不如就全了他的心愿!哈哈……”
徐方旭闻言一惊,连道不敢,太和真人却说这是他两人的缘法,直要他不必推辞。
孙向景在一旁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徐方旭向他解释道:“剑法一路自古就有用剑、御剑和无剑的几重境界,原本我与冲玄子道兄都在用剑之境徘徊,如今他领先一步,堪破瓶颈,已是到了御剑的境界。”
孙向景恍然大悟,随即又有些不忿,说道:“这样,师兄岂不是打不过他了?”
徐方旭呵呵笑道:“武道修为,除了境界,还有内劲、招式和运用等不同。冲玄子道兄如今到得御剑之境,我怕是难以取胜与他。如今我们这一辈里面,恐怕只有师姐能稳压他一头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