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平夫人那边帮秋月处理事情,倒也不需要多长时间,说定只要三日,便能一切妥当,两人即可随着唐坤启程。倒不是她急着送两位姑娘走,实在是这事情太多敏感危险,苏州也不是两人久留之地,为避免夜长梦多,还是尽早安排两人照着长生老人的吩咐启程才好。
  孙向景却一直闷闷不乐,心事重重,似乎在纠结什么事情。
  太和真人来的第三天头上,孙向景拉着徐方旭一起,进了长生老人的书房,说自己要跟着唐坤一起去渝州一行,送送两位姑娘。
  长生老人已经知道他心中所想。这两日来师娘状态不对,老人也是殚精竭虑,这下有了机会,也想逗逗孙向景,当即便以时局危险为名,一口驳回。
  孙向景不料师父会反对,顿时急红了脸,眼泪直在眼眶中打转,拉着长生老人的衣袖撒娇求情,直说自己请师兄同行,定能保得平安;又说自从拜了杏妹婆婆为师之后,师徒之礼一直不曾完满,想顺路去看看杏妹婆婆。
  说到最后,孙向景见长生老人咬死了不答应,竟将“杏妹婆婆向来身体不好,自己作为弟子理当前去探望”这等荒唐理由都搬了出来,听得长生老人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暗自疑惑自己这位弟子是否也在别处以诅咒自己这个老头子的健康为代价,哄骗过别人。
  长生老人直将手中书卷卷起,重重打在孙向景头上,说道:“胡说八道!那蛊婆杏妹一身蛊术医术通玄,多年前便是一代宗师水准。以着蛊术那等层出不穷的手段,我能不能活得过她都是两说,你却说她身体不好,简直一派胡言!你若不将事情说清楚了,莫说放你同去,今天这书房也不会叫你轻易出去了!方旭——”长生老人转头看向站在一边憋笑的徐方旭,假作厉害斥责道:“你就是这样带你师弟的么?你看看他这般样子,成何体统!他今日说不清事情,你也别想离开!”
  孙向景见师兄受自己连累,被师父斥责,顿时涨红了脸,十指搅在一处,纠结许久才扭捏开口道:“我想去接杨琼回来。”
  长生老人顿时哈哈大笑,徐方旭在一旁也再憋不住,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孙向景被两人嘲笑,一时恼羞成怒,大声叫道:“师父若是不许,我便自己跟着他们去!师兄要是再笑,我便再不理你了。”
  徐方旭的笑声顿时卡在喉咙里出不来,脸都憋成了猪肝色,暗骂自己没用,竟被师弟一句话就吓成这般样子。
  恰好陈风崇过路,看见徐方旭这般样子,连忙进来给他顺气,只说道:“哎哟哟,你这是怎么了?童子功自然练得辛苦,师兄却有一招教你排解,你且看……”说这话,陈风崇手上就做其了十分猥琐不雅的动作,长生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一挥衣袖,便有一股阳和内劲拖着陈风崇的身子出去,将他投入了院子里的假山池子中泻火。
  赶走了陈风崇,长生老人这才转头同意孙向景前去,又交代徐方旭一路照顾着他,也与他同行。先前孙向景说要去看杏妹倒也不是虚言,长生老人考虑着两人见长辈总是不好空手,也就取了一本自己手书的《医理杂记》和一本《道藏略观》,给孙向景带去送给杏妹,也是聊表一番心意。
  孙向景得了许可,自然十分欢喜,又是拉着徐方旭去跟师娘道别。只是先前陈风崇做那个动作孙向景有些含糊,又追问了徐方旭;徐方旭只作面红过耳,咬着孙向景的耳朵跟他说了。孙向景一时释然,说这等事情哪里需要三师兄来教,又是叫徐方旭万分尴尬难堪。
  两人来到师娘房中,见师娘依旧半卧在床上,神情有些茫然。孙向景不曾见过师娘这般样子,又是过去抱着师娘流泪,直唤师娘。
  徐方旭也是心中难过,强忍着眼泪跟师娘禀报了两人出行的事情。
  师娘听见两人要出发,一时回过了些许精神,又是看见孙向景一脸的眼泪,顿时也是悲从中来,捧着孙向景的脸替他擦眼泪,嘴里含糊说道:“向景啊……是向景啊……向景,快过来师娘这边,叫师娘看看你……你是真的么……我是真的么……”
  孙向景见师娘这般样子更是难过,紧紧抱住师娘,直说自己是真的,真实不虚,求师娘快些振作起来,万莫再是这般样子。
  师娘抱住孙向景,也是流泪,许久才缓过来,又是看着孙向景许久,说道:“好孩子,别哭……师娘只是一时缓不过来,你这般样子却是叫师娘难受……”
  两人又是抱头痛哭,许久也才分开。
  说来倒也奇怪,那日之后师娘也就振作了起来,又过了一天便完全无碍,依旧如平日里的样子,照顾几位徒弟和客人,情绪倒也极好。许是听见孙向景又要出门,为着多照顾他两日,师娘这才强自打起了精神,倒也见好。
  只是这个中的事情,无论谁怎么问师娘,师娘都是绝口不提,只当那事儿没发生过。唐坤也几次来拜见师娘,师娘也待他一如往昔,却是再不曾提起那日之事。
  有过了一日,杭州那边来了一辆马车,带着些银钱事物和一个人到了山庄,进来拜见清平夫人。
  众人这才知道,那秋月竟是在大家不知不觉之中与清平坊的一个小厮成了好事,两人常愿厮守,秋月此番前往蜀中渝州,这名小厮也要跟着同去,与她在那边定居。
  这小厮到不是别人,就是秋月刚到清平坊那晚挟持的那人。也是缘分天定,这些日子来都是这人在照顾秋月生活起居,秋月也看重他的善良人品。因着秋月自己是乐籍出身,虽不是娼妓,但始终是贱籍,从不曾抱有什么儿女私情的心思。
  这小厮倒也真是实在,却是毫不在意秋月的出身,不过几日就向秋月表白,叫秋月好一番慌乱。她虽与这小厮相处不久,但也真切体会到他的真挚商量,加上清平坊从上到下,包括清平夫人都说这小厮人品不错,十分靠得住,秋月也就动了心思。
  只是因着绣帛的事情,秋月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杭州久留,一时不敢答应这小厮的追求,怕自己一时不慎误了他的终身。直到那日唐坤到来,秋月知道告别在所难免,才发现自己心中却是放不下那小厮,这才求清平夫人差人问问他的意思。
  这小厮自幼孤苦无依,也是清平夫人收养的孤儿中的一个。家中既无父母,也无亲眷,倒也光棍,对秋月真是着了魔一般的心思,当即收拾了不多的家当,从杭州赶来,要跟秋月一起远走高飞。
  清平夫人看人很准,也知道两人情真意切,倒也乐得成全,便也鼓励两人好好过日子,不住威胁那小厮说自己的姐妹容不得她欺负,若是渝州那边传来了一星半点消息,自己就是插上翅膀也要飞过去为秋月主持公道。小厮听得一头冷汗,连连应允,更是对清平夫人千恩百谢,也是不舍。
  夫人又取出同行带来的两份金银,分别给了秋月和太玄圣女,叫她们到了那边好好过日子,千万不要受了委屈,有事随时可以联系自己,自己定能为她们出头。
  两人都是感激不已,也大方接了清平夫人的金银,又是拜谢。
  旁边众人听闻这等奇缘,都是啧啧称奇,也是祝福秋月和小厮两人。长生老人和太和真人都颇有些面相上的学问,倒也断定两人自能白头到老,也是由衷恭喜。
  师娘更是欢喜非常,又是懊悔说现下时间不够,却是不能给两人办一场红事。两人倒也不计较这些虚名俗礼,毕竟今日之后,他们和太玄圣女就算是人间蒸发,世间再无秋月和小厮,只有一对在渝州隐居的神仙眷侣,一应红事礼节只为束缚世俗众人,却不能束缚他们。
  师娘也称赞极是,不过还是着人去取了自己为孙向景准备的一套鸳鸯被出来赠送两人,祝他们百年好合,又叫得两人好一番感动。
  离别之时终究还是到来。第二日一早,太和真人、唐坤掌门已经秋月夫妇,还有太玄圣女和徐方旭、孙向景师兄弟便一同上路,打扮作寻常旅人,准备沿着长江水脉赶往蜀中渝州。
  临行之前,师娘又单独将孙向景叫道一处,给了他一小个包袱,说自己不能远行,这里面都是自己的一点心意,要他交给杨琼的母亲,作为两亲家的见面之礼。孙向景羞臊难当,偷偷收下藏了,这才跟着众人一起,踏上了前往渝中的路途。


第三十九章 蚕丛及鱼凫
  此番前往渝州,徐方旭和孙向景两人都算是轻车熟路,毕竟之前已经走过一次的路,再走却是要熟悉许多。
  只是因着要先将两位姑娘送到渝州,杏妹那边一时半会儿的就去不了了。好在俩人先前也打算过,待得回程之时再去看完杏妹,若是能将杨琼带回,也好叫她认一认这位婆婆。
  太和真人这趟出门,原本就是在青城山实在闲不住了,又听说唐坤要去苏州拜见长生老人,这才硬拉着他一起出发。他毕竟也是个长辈,唐坤倒是不好拒绝,也就请这太和真人同行。这次在苏州,太和真人也就看了看几位弟子,又考较了一番惠博文的学问,倒也十分惊奇高兴,知道这弟子怕是得了长生老人的指点,一应的人情世故倒是通达了许多,书卷道理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要说他两人也是十分有趣,各自收了弟子,又私下背着对方教授,丝毫不存了避嫌的心思,也是彼此实在相信得过。
  众人依旧是顺着长江水路前行,一路上倒是没遇到什么事情,旅途也算轻松愉快。
  众人之中,徐方旭和孙向景是重走旧路,太和真人和唐坤更是返乡回家。那秋月虽然多年不曾回渝州看看,毕竟也是自小在渝州生长,旅途的风光倒也见得多了。也就太玄圣女不怎么熟悉这条水路,上一次道杭州海市原本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先前都是与父亲在西北一带生活,对这等的江南山水道也觉得欣喜可爱,不住留恋。
  她原是有些心结的,对孙向景也总有一种不明不白的感情。临行前的那夜,师娘倒是把她请进了自己的屋子,不知与她说了些什么,俩人相谈半宿,圣女竟也一时放宽了心,解开了心结,不再看着孙向景尴尬,依旧一副落落大方的样子。
  唐坤也是一位合格的地主,还在长江水路上就开始为几人介绍渝州的风土人情,又说起对两位姑娘的详细安排,仔细征求了她们的意见,倒也是十分谦和客气,全然没有那等当家作主的架子。
  秋月和太玄圣女倒是十分感激唐坤,对未来也不觉得迷茫。长生老人安排得十分妥当,唐坤在渝州准备的两座庄子就能叫她俩一生吃喝不愁。清平夫人给予两人的路费盘缠也是不少,足够维持她们许久的开销,要当本钱做点生意倒也足够。秋月与那位小厮缘定终身,已经打算今后便在家中相夫教子也就是了,毕竟她样貌要独特一些,贸然抛头露面倒也不好。太玄圣女更是看破了万丈红尘,只想着在渝州那等山清水秀的地方平安隐居也就满足,再没有什么世俗欲念。
  因着到渝州之后就要与众人分别,孙向景倒是对这两位姑娘挺好,整日里陪在一起说话聊天。那小厮眼见的向前的孙少爷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小舅子,一时还回不过神来,整日里傻傻发笑,也不知是什么事儿逗得他这般开心。
  一艘座船逆流而上,直往西去。腊月十七这天,一行人到达了渝州码头。
  唐门一早接到了消息,派出了不小的仪仗来迎接掌门和贵客。太和真人这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直说不好一直麻烦唐坤,自己却是要先走一步。众人哪里肯放他走,依旧留他多待两日。孙向景也只说还要亲太和真人领着他逛逛这渝州城,也不枉来着一次。
  太和真人不住摇头,直说叫唐门的人领孙向景去。孙向景只得吐露心声,却是这唐门在武林中的名声不是太好,自己与他们又是一样修炼暗器毒功的,所谓“同行都是赤裸裸的仇恨”,却是不想与唐门众人太多来往。虽然那位掌门唐坤却是是一位和善可亲的大叔,可孙向景总不能叫他一家掌门领着自己再大街上转悠,一来怕吓坏了渝州的百姓,二来也是实在不合礼数,却是只能请太和真人作这一个向导。
  太和真人听完气得吹胡子瞪眼,直说自己明明也是个长辈,得到的尊重还不如唐坤来得要多。孙向景这下才反应过来,十分尴尬地跟太和真人道歉,腹诽这老头子虽也是一代宗师,平日里却是个老顽童一般,与师父不想上下,自己却是老将他们混在一起,有时候失了些礼数。
  不过说归说,太和真人倒是真疼孙向景,一面抱怨还是一面留下,也要领着孙向景和徐方旭在渝州游玩两日。
  徐方旭偷偷问太和真人,却不知他先前为何要急着离开。太和真人一脸难受表情,说自己先前算了一卦,只怕多留几日会遇见不想见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大麻烦,始终叫人心里不舒坦,故而不愿意多留,急着回青城山避上一避。
  徐方旭这下才觉得释然,又暗自好笑。这五行八卦的预测,虽不说完全不准,但一般得到的结果都十分模糊晦涩,又是讲求一个天时缘分,寻常人有心去算根本得不到什么消息,无意间心念一动倒是能有所收获。不过太和真人也算是道家的领袖前辈,一身武功高明不说,想来道法也是不差,当是有些法门,却不知他算出的那人是谁。
  一众人被迎着到了唐门,唐坤自然也是好酒好菜地招待。只是又师娘的玄奇手艺金玉在前,几人倒也不觉得太过感叹,只是礼节性地称赞了几句。蜀中多用辛香料,姜蒜一类却是日常饮食里少不了的,孙向景因着生来杜绝五荤,连带着有些辛香料也不能进嘴,平日里有师娘小心照顾,出了门却是实在没有办法,胃口不佳。
  唐坤知道长生老人最疼爱这位小弟子,眼见他胃口不好却是十分上心,不住询问。孙向景在外倒也十分遵守一应礼数,并不想在家中那般随意,只是谢了唐坤的好意,说自己许是舟车劳顿,一时水土不服罢了。
  唐坤连忙叫人奉上泡姜给他开胃,更是叫孙向景两相为难。还好太和真人疼他,帮他向众人解释道:“《楞严经》中有云:‘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向景生来不近这些五辛五荤之类,却是先天的根性,并非挑剔。”
  唐坤这才明白,连忙叫人重新准备,又是叫孙向景一通感谢。
  好歹众人还是吃饱喝足,在唐门住了一夜。因着近日天寒,那两处庄子一时还不曾准备妥当,有些应用之物还在采买之中,故而两位姑娘暂时就在唐门中居住,也是被奉作上宾,一应礼待。
  徐方旭和孙向景原本打算次日动身就走,但那唐坤却说过两日腊月廿三便是自家孙女雪见的生日,邀请众人多留几日,一同饮宴一场。徐方旭因着师父那层关系,倒也就答应了,安慰孙向景说等小姑娘过了生日就走,也是全一份礼数。孙向景一心挂念杨琼,相别一年却是再也难等,不过还是依旧应了,同意再等几天。
  渝州在群山环抱之中,气候类似江南苏杭,但是更加湿润一些,倒也宜人,众人住得也是十分舒服妥当。只是渝州饮食多用藤椒,十分麻嘴,这几位江南和西北来的客人都有些不习惯,还需要许久时间磨合。好在秋月对孙向景也如清平夫人一般地照顾,加上她的一身内功与清平夫人源出一处,相处见总给孙向景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心,倒是叫他能忍受在外的不适,不至于太过委屈。
  徐方旭跟太和真人也有许多道理要讨论,却是自六月寿州一别之后积累的许多疑惑。长生老人指点徐方旭的医道和武道,不过道家一流老人也始终喟叹不如太和真人,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太和真人一辈子都浸淫道藏,一应理论更加精深也属正常。况且长生老人以武入道,对天道自然的了解或许要高明一些,但是要叫他准确完整地描述出来,还要叫弟子全盘听懂,倒是有些为难。太和真人则是教导出了许多弟子,一应道经也烂熟于胸,有时候一两句十分偏僻晦涩的道经诵出,反而有助于徐方旭理解揣摩。
  因着这个缘故,徐方旭也与太和真人讨教了不少。那太玄圣女也时常在一旁听讲学习,不时用《太玄往事录》上的浅白记载来弥补徐方旭《太玄经注》上的高深话语,传递前人修行者的经验智慧,一时间大家都是各有所得。
  先前徐方旭和冲玄子道人论道之时,太和真人曾命冲玄子传授了一套《真武荡魔剑法》给徐方旭。后来徐方旭融合两家之长,自创了一套剑法,又在祖师佩剑的引导之下将其改良完善,打磨圆润,也如数告诉了太和真人,请他品评之后交给冲玄子,也算是一个礼尚往来,互相交流。
  太和真人自然十分欢喜,仔细听了之后又大为称赞惊叹,直说这等剑术武功创出倒是不难,打磨圆润却是需要数十年的水磨工夫。徐方旭能在祖师佩剑的引导之下短时间就有所感悟,也是叫太和真人对前朝那位太玄祖师十分佩服推崇。太玄圣女听见此事,又说起了《太玄往事录》上有关太玄祖师的传闻记载,众人听后一时又是啧啧称奇。


第四十章 开国何茫然
  第二天一早,太和真人便带着徐方旭和孙向景到城里转转,也是满足孙向景的好奇心。
  渝州是华夏文明的古老起源之一,历史之悠久,远非寻常郡城所能比拟。远古神话时代,夏王掌控天下之时,渝州一带便是井盐的重要产地。随后更有巴蜀在此建国,几朝几代,历史更迭,“渝州”这个名字,却是从隋文帝时以渝水围城而来。
  前朝诗仙李青莲曾在《蜀道难》中说过“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一句,却绝非虚言,只怕巴蜀一代,巫山渝州的历史,还要远超四万八千载,上溯至远古先民之时。
  因着这么长久的历史,蜀中渝州一带虽一直不甚闻名,但始终保留着一份传统,其古朴之处,远超寻常郡城。长生老人一门下的弟子都是李青莲的忠实簇拥,对他长诗中所写的地方自然愿意好好游历一番。上次因着赶时间,又没有熟人相陪,徐方旭和孙向景只是走马观花一般地过了一路,不曾仔细游玩;如今又太和真人这位本地人带领,两人自然欢喜,孙向景还寻摸着要找找师娘所说的剑仙踪迹。
  太和真人不愧是一带道家宗师,一路上真是妙语连珠,各种典故故事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勾着孙向景的思绪翻腾这四万八千岁的时光,在无尽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之间徜徉。一会儿是“黄帝生蚕丛”。一会儿是“五丁开山”,一会儿是“鱼凫投武王”,一会儿是“柏灌氏冶青铜”。他一个道门中人,对这世俗典故的理解倒是比之寻常的先生还要透彻,也是真心喜欢孙向景,乐得花这等功夫给他介绍讲解。
  不一会儿,众人便来到了城中最热闹的街上。要是在北方一带,如今这个时候街上就是人烟罕见了;渝州因着地处西南,倒还算暖和,街上也十分热闹,一应的日用之物排在两旁交易,许多稀奇古怪的面具符咒一类也十分常见。
  孙向景看花了眼,忽然看见那边人群之中站着一个高大的男子。那男子高大异常,相貌俊美,身着金甲,发色通红,端的惹人瞩目。可是周围众人竟都是视而不见一般地,只从他身边走过,并无一人抬头看上一眼。
  孙向景大觉好奇,连忙叫徐方旭去看。徐方旭顺着孙向景指的地方,一时却没有看见什么怪人,直到孙向景再三指明,徐方旭也才看见那人,登时心中一惊,暗想这人这般的惹眼,自己为何几番不曾见到,却不知其中有什么古怪。
  太和真人见两人看向一处,也就转头去看,一看之下却是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招呼两人快走,慌着要带两人去另一条街上用些特色点心。
  可惜太和真人还是反应慢了一步,那人被三人一瞧,竟是有些感应一般,这是转过头来,看了三人一眼,随即便抬起脚步,朝着三人所在走来。
  孙向景只觉得有些尴尬,像是自己盯着人家看太过唐突,失了礼数,许是人家恼了,要过来申斥几句,只得硬了头皮。太和真人这下真是脚都软了,都有心抛下两人逃走,又只觉眼前一花,那人便站到了三人面前。
  也不知那人是怎么过来的,三人都只觉得四周一静,闹市便如深山一般,一时觉得有些冷清,又见周围众人对几人都是视而不见,一时也有些心慌。
  那人过来盯着徐方旭看了半天,也不见动作,便见徐方旭腰间的佩剑握在了手中,仔细看了看,又对着徐方旭说:“是你……不是他……”
  不等徐方旭反应,又见他转头看向了孙向景,也是盯着许久。三人只觉似乎有些动弹不得,手脚都在自己身上,一应知觉也有,就是提不起念头行动,感觉十分怪异。
  看了片刻,那人点点头,说了声:“不错。”随后翻手取出一件玉坠样子的玩意儿,交给孙向景。徐方旭这才发现自己的佩剑不知何时又挂回了腰间,一时只觉得后心发凉,伸手就要去抓宝剑。
  正在这时,只听得身后传来一个苍老和煦的声音道:“太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