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时-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平夫人怎样地惩罚。而长生老人和师娘,更是清平夫人一直挂在嘴边的长辈,据闻是清平坊开业之初最大的金主,更是传说武功通天,众人自然更是害怕得紧。
众人之中,也只有秀英够身份,够胆量,够水平招呼一应众人。只是秀英的招待自然万事都好,却是忍不住偷眼看向陈同光老两口,对陈老夫人不住大献殷勤,也是之前曾经听说,陈老夫人在两人之事上十分开明,当初差点见孙向景内定成了儿媳。秀英知道自己无论身份、地位、武功还是容貌,都不如孙向景出彩,但也自忖颇有些姿色,办事又是十分稳妥,或能博得陈老夫人的欢心,虽然没什么用,自己却是十分满足。
一时四位长辈,四位弟子坐立一处,清平坊至此迎来了开业以来最巅峰的时刻。
招待一众几位,清平夫人自然是十分小心谨慎,处处留神,事事亲力亲为,也是不想给难得来一次的公婆,已经真实不虚是“贵足踏贱地”的师父师娘住得不顺心。个中辛苦,也只有清平夫人和坊中众人知道。为了迎接陈同光老两口和可能到来的长生老人,整个清平坊几乎里外一新,一应之前招呼过客人的东西尽数换去,也是叫众人好生忙活了几天。饶是有清平夫人和陈风崇两个武功高手从旁协助,也是好不容易才赶在今早完成,总算是叫一众贵宾都好生落脚入住。
陈同光经过了最初的紧张,一时也是斗胆与长生老人攀谈起来。这一攀谈可是不要紧,长生老人的学识风度却是深深令陈同光折服,一时也是叫他觉得十分佩服庆幸,庆幸自己的儿子能够跟着这种武道上的隐士高人学习二十年,得到了极佳的传授。
师娘则是与陈老夫人相谈甚欢。她两人都是家中主母角色,也都是温润和善之人,相处起来自然是十分顺利惬意。加上两人一人为亲生儿子前来,一人则是为自家闺女站脚,如今陈风崇和清平夫人大事已定,两人自然对儿女方面颇有些要讨论交流的东西。谈话之间陈老夫人又是对师娘二十年容颜不衰,依旧维持着女人风韵最好的相貌表示惊奇,又是夸赞,言语间对自己的年老色衰颇为叹息,一时也是叫师娘很有感触。
二十年前,长生老人和师娘可算是江湖上的一对神仙眷恋。两人游戏人间,惩恶扬善,尽显侠士风范,又是伉俪情深,不知成为了江湖中多少痴男怨女羡慕的偶像。当时救下陈风崇之时,也是两人一同夜谈陈同光流放所住的客栈,亲手将陈风崇抱回家中抚养。
这二十年来,无论是长生老人还是师娘,都是真真长生有道,驻颜有术,形容长盛不衰,却是别说老夫人,就是清平夫人也在一旁看得眼馋。只是两人长生之术却都不是能够传授,也是叫众人遗憾。长生老人乃是因为内功高深,自身又已经近乎地仙,与之太和真人那位合阳师叔也相差仿佛,自然长寿不衰;而师娘的容颜不朽,却是因着她本身特殊,细究起来甚至于其身世来历都有莫大关系,自然不能与别人讲述。
不过师娘还是好心向陈老夫人传授了不少养生驻颜之法,个中理论,停在清平夫人耳中,甚至比长生老人往日传授的武道还要精深许多,简直是领先现世众人数百年,一应都是有理有据,确能帮助普通人驻颜延寿,也是道理深刻。
众人一时相谈甚欢,气氛也是逐渐活跃。孙向景对桌子上的桂花糕实在是念念不忘,一直眼巴巴看着,只看得师娘心疼他这副馋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叫他过去与一众长辈同桌落座,自是荣宠。陈同光和长生老人都是有些“惧内”,日常小事俱是对妻子一应尊重顺从,也不好多说,只看着孙向景在师娘旁边笑得合不拢嘴,不住伸手抓向馋了许久的桂花糕。
而另外一边,徐方旭等人侍候一旁的同时,也是小声交流着最近的情况。清平夫人这请来了师父师娘,就是有心将自己和陈风崇的事情定下,按照习惯风俗,却是应该有本家兄弟在一旁帮忙。理论上讲,连陈风崇在内,长生老人的一众弟子都可以算作清平夫人的弟弟。只是陈风崇是当事之人,孙向景又有些不太稳妥,清平夫人只得将此重担托付给徐方旭,请他代为履行一应指责。
而徐方旭出发之前,师娘其实也对他交代过一应事项,甚至应为他不曾经历过这些事情,将个中种种讲得十分透彻细致。清平夫人开口,徐方旭自然是满口答应,直叫师姐放心,自己定会将此事办得圆满。
众人也就这样一直聊到了晚饭,又是由清平夫人这边准备了极其丰盛的宴席,招呼众人落座。酒席宴间,师娘也是不吊清平夫人的胃口,主动提出明日摆上一场,就将两个孩子的事情定下。虽然因为时间仓促,自然不可能事事圆满,也不能叫两人就此完婚。不过大宋婚嫁,从来都是三媒六聘,两家也都不是小门小户,虽有江湖儿女的洒脱,有些礼数倒也应该遵守。
眼下正是应了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也是难得时机,师娘便提出定亲之事。陈老夫人更是早有此意,一应准备都是如师娘一般地充足,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明日便举行礼数,给两个小孩儿定亲。
一时清平夫人和陈风崇都是羞涩,孙向景又在一旁欢呼,坊中众人也是纷纷上前恭贺,又是叫夫人脸红万分,全然不似平日一般,真真是个为出个的大家闺秀。
事情既已谈妥,众人也就安心吃喝。清平夫人安排的菜色十分精巧,兼具了西北的独特风味和江南的精细制作,一时都是叫众人大快朵颐,加上陈风崇从旁进酒说笑,长生老人见识广阔,师娘和陈老夫人大方得体,孙向景和徐方旭一旁作陪,宴席间也是十分热闹尽兴。
宴席散去,众人一一回房休息。
夜空之中,一弯新月滴滴悬挂,冷光洒下,驱散日间燥热,带来些许清凉。
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
次日一早,清平坊内便是热闹一片,一众小厮人等都是忙着准备今日已是所需各种。虽然清平夫人一早说过,一切仪式都是从简,两家大人既然已经见过面,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多繁文缛节。不过因着始终是夫人的大事,却是谁也不敢轻视分毫,还是尽量准备齐全。
此番两人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走个形势。毕竟归根到底,陈风崇和清平夫人都是长生老人和师娘收养长大,陈同光家老两口所知自然不如长生老人这边多。加上陈同光为官从来清廉,也没有多少补贴拿出,自然不能办得太过繁琐。
不过一众长辈坐定之后,双方还是仪式性地互通了一份通资财贴,其中详细写明了两人的生辰八字,男女双方各自家产以及婚后情况等等。其实这个帖子也就是个形式,毕竟陈风崇和清平夫人俱是一家,所有一切不过是清平坊和长生老人所给予的一些地皮庄园。唯一值得众人注意的,大概就是陈风崇的真实生辰八字,却是一众弟子都没有,只有他一人寻得父母方知。
随后,陈老夫人那边送上一双大雁,作为定亲吉祥之物。原是因为这大雁由生到死,都是忠贞不二,一夫一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在《礼记》之中,也是男女定情必须之物,象征两人厮守终身,永不分离。
师娘这边自然也是回礼,一应事物繁多,都是她之前在苏州就全部准备好,俱是成双成对,意头极好,又不太过奢靡,照顾了陈同光老两口的面子。
照理来讲,陈老夫人还应该再送三对金器,作为给清平夫人佩戴压身只用。不过师娘说之前老夫人已将陈家一门的传家宝都拆开给了清平夫人和孙向景,孙向景作为清平夫人最疼爱的弟弟,所得之物自然也就是清平夫人所受荣宠。这东西又是十分灵验吉祥,孙向景甫一获得便有了杨琼的消息。于情于理,师娘都是不敢再叫清平夫人手下陈老夫人准备好的金器,直叫陈老夫人留在身边,今后赏赐孙儿男女都是好的。
清平夫人自然是脸红,却也不能反驳师娘的话语,只得听候师娘的吩咐。
其实礼数到得这里,也就算过得去,比之寻常百姓人家也是不差分毫。加上众人都是江湖中人,陈风崇和清平夫人更是洒脱得紧,自然不愿意受一切繁文缛节束缚。
只是两人之事,中间却还少一个媒人。所谓三媒六聘,这媒人却是重中之重。众人先前也是考虑许多,却是觉得似乎谁都不太合适,也是关系太近,说作媒人却是有些不通。
不过清平夫人却是早已有了主意,直接叫了秀英出来,也是之前就一早商议安排,请他来主持见证这一切礼仪。
要是说缘分,清平夫人和陈风崇的缘分却是始自幼时,各自青梅竹马,一应都是相熟。只是两人后来有段时间分开,长久不相往来。前缘再续之时,却是陈风崇盗取《上阳台贴》失手,重返清平坊中躲藏。此事见证之人,便是自那时起与陈风崇结缘的秀英。故而清平夫人安排秀英做这个媒人,却也真是十分巧妙,个中缘分,值得几个当事人细细品味。
秀英自然是愿意,也是觉得万分荣耀。只是他对陈风崇别有一份心思,却是坊中众人都是知晓,心中自然别有滋味,一时也是悲喜交加,好几次哽咽落泪,差点就打断了仪式。还好秀英也是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十分要紧,一应地都是克制,这才勉强主持完了仪式。
也是爱意深切,到得礼成之时,秀英却是炸着胆子,跟清平夫人好生嘱托了一番,求她一定要好好待陈风崇,又是祝愿两人白头到老,多子多福。说到最后,秀英实在乃以自持,涕泪横流,一时倒是弄得像陈风崇嫁给清平夫人,过门就要成委屈小媳妇一般,弄得大家都是哭笑不得。
好歹事项都是结束,双方父母也是共饮了一杯定亲酒,这事情就算是彻底定下。
在这之后,还有一道大礼之外,民间自有的俗礼,却是双方家中兄弟姐妹互通认识,赠送各种吉祥物件。陈风崇在陈家一门中的本名唤作陈俊,上面原本还有一个叫做陈睿的哥哥。奈何陈睿早逝,只得由师门这边出人顶替。
一时之间,场面变得有些尴尬微妙,陈风崇带着他的“弟弟”孙向景,清平夫人则是带着徐方旭,两方互通礼数,一时都是叫大家觉得有些奇怪。两人订婚,将整个师门扯进去的,不说闻所未闻,倒也是十分新鲜。大家都是苦苦憋笑,好不容易才将一应礼数完成。
孙向景自然欢喜,却是因为一切双方互通之物最终都是落到了他的手上,自去一旁清点各种,又是不住感念师兄师姐的好处。徐方旭则是脑子里面稍微有点乱,却是一时想起按照民俗辈分,自己这一下就成了师兄的小舅子,师弟则是成了自己的小弟,成了师姐的小叔子。
师娘也是发现了这一点,看着徐方旭有些困惑的脸庞,一时在一旁捂着肚子笑,不住说道:“你且别乱,今后还有你乱的。待得华芳生下孩子,你便是那孩子的小舅,又是那孩子的小叔,那孩子确实还有得混乱,却不知你届时送礼是送一份还是两份。要是向景成亲,你们两边在岔乱些……哎哟,这乐子可大啦!”
还好长生老人清醒,连忙说师门归师门,礼数归礼数,今后众人还如原先一般,以师兄弟相称,至于清平夫人的孩子出世,自然徐方旭和孙向景都是叔舅,不必分得太过清楚。
孙向景这下才反应过来,也是他从来只有师父师娘,不像别人还有家中众人,自然理不顺那么多亲戚关系。这下师娘一说,他也是在一旁“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又是想到自己都还是个小孩儿,却是很快就要做人家的叔叔,感觉颇有些奇怪。
众人一时欢笑,清平夫人又是调笑起徐方旭来,说他这么大岁数都还是孤身一人,怎的不赶快找上一个。许久之前,孙向景和徐方旭从大理国回来之时,曾在某次酒醉之后听徐方旭说起过他其实也有心上人,只是一时错过,抱憾终生。孙向景生怕师姐勾起了徐方旭地伤心事,连忙转移话题,朝着惠博文说道:“趁着今日喜庆,你要不要也将事情定下?”
惠博文在旁边假装了几天的隐形人,听见孙向景提起自己,一时一愣,随即面红过耳,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清平坊原就是清平夫人的场子,其中发生了什么,清平夫人也是一应知晓。眼看着惠博文和一旁观礼的某个姑娘齐齐脸红,清平夫人却是嘿嘿一笑,故意大声说道:“你们说话,我却是有些困了,还得饮盏茶才是。”
孙向景哪里会不知道清平夫人的意思,连忙递话道:“师姐内功通玄,怎的会突然觉得疲惫?难道是昨晚睡得不好么?”
清平夫人暗暗给小师弟竖了两个大拇指,接口说道:“可不是么。却是总觉得隔壁房间吵闹半宿,叫人心绪繁杂,一时难以安睡,直到后半夜才平息些许,这才没睡好。”
这句话一出,在场众人终于知道了惠博文脸红的原因,都是十分揶揄地朝着他笑,又是叫他恨不得就地挖个坑把自己填进去,只觉得脸上烫的像火烧一样,却又不住看向一旁,见姑娘也是满脸嗔怪,眉目中似有话语,一时叫他痴迷沉醉。
原是惠博文先前在清平坊中,有着一个酒后失德的露水之好。那姑娘倒也是坊中清白身世,只不过身在乐籍,跟随清平夫人学习写琴棋书画,却是不曾接客。自那日之后,夫人也是好生照顾这姑娘,又是诸多开解,告诉他自己定会帮她保住清白,只是劝她莫要想得太多,今后顶多也就是个妾侍,万难扶正。
这姑娘心性极好,自然知道大户人家的规矩,也不曾存了分毫痴心妄想。那夜事情,原本就是惠博文喝醉了酒,姑娘好心上去照顾,两人不清不楚地出了事情,双双取了对方的童身。
惠博文对着姑娘也是一直挂念,这次来到清平坊自然也是偷偷摸摸相会一番。他百日筑基已然完成,随后却是不再需要抑制自身,一应行动都是十分自由,加上有了一丝内劲在体,某些动静自然也就大些。
众人一时笑作一团,倒也没有什么恶意,除了陈风崇满脸猥琐地想传授些经验姿势之外,倒也还是忠心希望两人成就一段姻缘。
惠博文自然是跟姑娘商量得清楚,待得自己有所成就之后,定会想办法娶姑娘过门,个中若有机缘,甚至可以请动太和真人和长生老人帮忙,扭转姑娘出身户籍,给她一个清清白白的身世,八抬大轿将她抬进自家正门。
姑娘自无不可,更是各种谅解体贴,只求两人相伴,却不在意名分,也是受了清平夫人潜移默化的感染,十分贴心可人。
众人欢笑一番,便着手准备酒席,却是要比先前的都正式许多。
只有孙向景偷偷拉了惠博文去一边,讨论昨晚之事,希望两人互通有无,相互传授些经验。
自然无果。
第一十三章 妖人闯喜宴
大事既定,按照中原人的习惯,大家自然是要好生吃喝一顿,以示庆祝。
清平坊中的一应厨子倒也都是十分能干,只要是清平夫人能点出来的菜色他们都能做出,加上今天的确是清平坊这些年来最重要的一天,众人也是一早就商议了一切事情,将菜色之类提前定好,一应材料都是准备周全,倒是十分方便,不多时便将几桌酒席全部摆好。
酒席宴上,能出现的菜色自然都是个个吉祥如意,都带着好兆头。此时还没有后世的满汉全席之类,但是该有的一些吉利菜品倒也不缺。加上众大厨纷纷出了全力,一众小厮帮忙准备安排,菜色却也真是色香味俱全,兆头极好。
虽然说是大事,但清平夫人还是不愿意太过张扬招摇,也就是在清平坊中摆下几桌酒席,招待了两方长辈和同门师兄,加上清平坊内众人,几乎也就是清平夫人这半辈子所有的熟人朋友了。
众人都是相熟,一时倒也吃喝得十分热闹,清平坊又是附近勾栏之中最好的,自然一应歌舞都是不缺,气氛一时也是十分热烈。
正当众人欢宴之时,前厅大门那边却是传来了响动。清平夫人倒也不在意,因着这几日清平坊临时歇业,许多熟客都是不曾知晓这个消息,时常来了撞个闭门羹,偶尔也有自行走了进来,询问情况的。一众小厮中站起一人,前去向客人说明情况,打算着将其送走也就是了。
众人都不曾在意,却是一时听见前厅传来打斗之声。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便见几人齐齐闯入,个个都是怀有不俗武功在身,领头那个不是别人,却是大家的老熟人,杨大爷。
这杨大爷原是苏州城里一个靠老婆吃软饭的人物,后来因为经常在清平坊骗吃骗喝,还引发了冲突,清平夫人一怒之下,曾狠狠整治过他一番,假托了一本武林秘籍,骗得这杨大爷自己给自己去了势。谁料想这杨大爷倒也真有些气运,自宫之后竟是勾搭上了弥勒教,曾在前段日子率众来清平坊好生闹过一番。
自从那次杨大爷和弥勒教一众人被清平夫人拼死打退之后,他便再无踪迹消息,自己将媳妇一家虐杀了个鸡犬不留,随后便跟着弥勒教远走高飞,就连夺取传国玉玺绣帛那次都不曾露面。众人只当他死心塌地为弥勒教办事,因由犯在公门的命案在身,不敢回到这杭州城来。谁承想他今日竟是胆大包天,盯着全国通传的海捕文书又回到了杭州,更是领着一众高手又来了这清平坊,似乎是颇有把握,要一雪前耻的意思。
无论这杨大爷是掐着时间来坏清平夫人的好事,还是不经意间撞上,今日之事却是真实不虚地算他倒霉。清平夫人自身武道突破,大有长进,一众师弟也在场不说,酒席宴间却是还有一个地仙级别的长生老人在。也是这杨大爷命数到此,竟是撞上了多年不曾出山的长生老人,更是搅扰了清平夫人的大事,一时只怕是万分危险,这条小命今天却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先前那小厮只怕遭了这群人的毒手,半天也不见动静。杨大爷领着一众人等进来,看见现场的情况,一时怪笑。细声细气地说道:“哟,清平夫人今日却有喜事,杨某冒昧前来,怕是冲撞了些许。只是夫人这等大喜之事,为何不邀请旧友故交,却是独自闭门庆祝,不觉得有些单调么?”
清平夫人一时也是气急,不顾陈风崇的阻拦,直接站了起来,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个没卵的怂货。你原是我手下败将,今日又来,可带够了帮手?老娘今日红事当头,却也正是要见点血,图个吉利才是!”
说着话,清平夫人直接朝前两步,也不知她如何动作,轻松绕过了宴中众人,站到了杨大爷的面前。
陈风崇眼看着清平夫人上前,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御起了不俗地轻功,当即就向前两步,站在了清平夫人前面,将她护在身后,手上寒光闪闪,却已是套好了腕刃,准备对敌。
其余众人也是纷纷起身,却被清平夫人一个手势压下,直叫他们好好坐着,自己自会将事情处理得圆融清楚。
在座众人之中,也只有长生老人满脸淡定,怡然自得,还在不断伸出筷子夹菜,却是丝毫不担心清平夫人对敌的情况。老人五感通灵,已是察觉到这几人虽然都有不俗武艺在身,也颇有一两个绝顶级别的高手存在,可是面对心境圆融,又有提高的清平夫人,这几个人却还是实在不够看,远远不是清平夫人和陈风崇联手之敌。
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在情况不是十分危险的情况下,长生老人却是不需要出手,只由着清平夫人和陈风崇作为就是,也是两人一个不错的磨合锻炼机会。
弥勒教所来之人自然不知长生老人在此,仗着自己一方有十分了得的高手存在,倒也信心十足,分毫不将清平夫人和陈风崇放在眼里。眼看着陈风崇腕刃在手,弥勒教几人中站出一人,却是浑身裹在黑衣之中,看上去十分瘦削。
这人一站出来,杨大爷自然就乖乖退后,也自知自己不是两人对手,留在原地也不过是献丑而已。清平夫人辗转伪托给杨大爷的那本武功秘籍,完完全全就是一部坑人害人之书,只是骗着杨大爷将自己的宝贝除去,后面一应的修炼方法都是有着很大的问题,不单不能成功,时间长了还会逆转气血,损伤经络,却真是一本坑人害人之书。
只是这杨大爷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弥勒教的机缘,竟是被当时还在苏杭一带活动频繁的弥勒教发现了他的特殊之处,将他收入门下。那人的眼光毒辣,知道这杨大爷早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体,肾水不生,精元枯竭之人,原本也是短命之像。机缘巧合,这杨大爷竟是将自己去势,一时气脉转变,精元化作虚无气息,回归与气血之中,竟是助他有了些起死回生的转机。
那人看杨大爷已然开始阴阳逆转,由阳如阴,便也求了总教的法旨,传与他一套专走阴寒路数额法门,叫他潜心修炼。杨大爷知道自己上了当,亲手断送了后半辈子的幸福以及性福,一时也是气愤难当,又自知不是清平夫人的对手,自也苦心修炼,因着精元重新化作先天虚无之态,进展倒是十分神速。
只不过杨大爷练武时间还短,筋骨也早已定型,纵是他卯足了劲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