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武金庸-神话武林-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传侠浑身汗毛倒竖起来,每一寸肌肤都感受到了针扎似的疼痛。
  这不是错觉,自然是因为,即便是每一寸空气,都化作了剑魔之影无所不在的剑,他的锋芒早已填充满了天地之间的任何一处空间。


第五百六十八章剑魔之影,以管窥豹

  “如此手段,倒也说得过去,不过若止于此,独孤剑魔之名,可要毁在你手上了。”言罢,一股通天剑意戮天而起直冲云霄,那无所不在的细小气剑被统统碾碎。
  剑魔之影无以为意,反而说道:“不懂不摇,即便周身皆是破绽,也依旧叫人瞧不透,看不明。然而你既然急着出剑,即便这剑意通霄,保得住周身安泰,依旧避免不了出现破绽。”
  “且看我这一剑如何?”
  这分明是一个问句,但是从剑魔之影的嘴里说出来,却并不是问句。它仿佛带着莫名的味道,如同终结之语。
  所以他刺出来的便是终结之剑。
  很多人喜欢将绝招留在最后再用,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先用套招,寻得敌人的破绽,最后在用绝招一招定胜负。
  但是对于沿袭了独孤剑魔踏上不周山前,一切剑道修为的剑魔之影而言,这中间的过程大可不必。一切剑法,只要在他眼前施展,他便洞悉了一切,然后需要做的就是出剑,终结一切。
  看着这横行而来的一剑,古传侠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的剑招影子。
  这一剑仿佛像是一元剑意,包涵了一切的剑法在其中,故而让人无法捉摸。但是它又不仅仅于此,因为面对一元剑意,古传侠可以用暴力破解,任你何等剑法,我且蛮横一剑破之。
  这一剑同样还有着无敌剑意、孤独剑意、有情剑意、绝情剑意等等剑意在其中。
  九为数之极致,独孤剑魔的九道剑意,包涵了这世间一切的剑法理念,故而这终结一切的一剑,已然是这世间一切剑法的终极。
  它是最后的一剑。
  剑道终途,剑之绝境。
  无论是什么样的剑客,看到这一剑,都会陷入无止境的疯狂与绝望。
  古传侠终于知道,杨过天昔日是如何走出这无名的山谷,万剑寂灭的剑冢。因为在杨过天的心中,其实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剑。
  既然不是剑客,那自然就不会葬剑于此。难怪剑魔之影会称呼他为盗墓贼。
  这一剑就像是一条通天坦途的终点,是一堵打不破的墙。
  你无法逾越,也无法摆脱。
  坦白来说,面对这样的终极一剑,古传侠忽然忘了该如何反击,忘了该如何出剑,忘了自己会武功,忘了自己是大名鼎鼎的梦主。
  他就像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面对这一剑,束手无策,只能等死。
  剑道为峰,见之成空。
  古传侠感觉到了自己最核心的剑心动摇,他看到了路的尽头,迎面而来的不是喜悦和兴奋,而是一种哀伤和绝望。
  假如将剑道比喻成人生,那么剑魔之影挥出的这一剑,便是人生尽头的死亡。面对这样的路之终点,又真的有谁可以释放一切,彻底的坦然面对?
  古传侠如今在这一剑之下,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
  他不去看那即将刺穿他心脏,同时湮灭他元神的一剑。而是回头看了看这片荒芜、孤寂的山谷,他看到了那山谷之外勃勃生机,看到了断崖的另一边,奔腾的江河。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有言:“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而就在这近乎凝固的生生灭灭之间,那一丝缝隙里透露出了一道微薄细弱的光。
  那挡在大道通途之上的墙上,裂开了一道缝。
  天缺了一个口,死亡的尽头,延续着全新的生命。
  “闲看数着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
  “剑魔前辈好大的气度,好高的风采。他断了路,又续了路,将之如此赤、裸、裸的摆在无数人面前,却无奈众生眼拙,视若无睹。”
  “浪费了天生一对招子!”
  上前一步,古传侠直面那终结的一剑,任由那长剑贯穿自己的胸膛。
  下一刻,古传侠也出剑了!
  他这一剑迸放出微弱的光辉,仿佛生命的烛火在狂风中摇曳的最后一缕残光。又仿佛像是幽冥路上,跳动不休的鬼火。
  这一剑刺向了剑魔之影,也刺向了苍天大地。
  轰!
  这一剑,仿佛斩断了天地,让一切重开,别出生机。
  道已绝,路已断,前路受阻,望断天涯,该当如何?
  道绝修道,路断补路,前途有阻,便一头撞上去,只要不死,天堑通途。即便是死了,也当有修坟指路,不弃一生之念头。
  独孤剑魔埋葬了自己,埋葬了剑,正是为了指路。
  看着剑魔之影在自己的剑下在那天际洒下的阳光下,逐渐变得虚幻,古传侠却听到了他爽快的笑声。
  “他在山中等着你,速来!”
  “好!告诉他,我不会让他久等。”
  胸口的伤口迅速的弥合,那一剑本就是以断绝一切之剑意,斩灭生命,破灭剑心。剑意既灭,前路已开,区区皮肉之伤,于古传侠而言完全无碍。
  山谷犹在,但是此时的剑冢之地,已然真的化作了一处寻常的山谷。或有繁花开满谷,或有清泉灌草木,但是这样的美丽,已然不及昔日剑魔之影犹在时的亿万分之一。
  剑路已开,虽然只是一道光,但是古传侠却已经看到了更远处的风景。
  飞回梦中世界,古传侠于自由峰后山,开辟剑林。将那埋葬在剑冢中的万千剑道都留在了剑林之中,留待有缘。
  做完这些之后,古传侠便召回诸多弟子,破天荒的开始细心教导。
  就连楚狂也毫不例外,这倒是让楚狂‘受宠若惊’,心中却是踹踹不安的很。
  逐渐的古传侠不再满足于只是教导自己的弟子,而是直接在自由峰下立下讲坛,每隔三月便开讲一次,每次一讲便是七天。
  这倒是一桩盛举,梦主之名也以更快的速度在诸天万界传播。
  几乎没有人知道,古传侠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只有李沧海等亲近他的人才晓得,古传侠这是着急了。
  他着急的想要成为大宗师,他着急的想要看到那座不周之山,他着急的想要见到那个人,然后真正的与他一战。
  只是和他留下的影子比剑,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时间不断的冲刷,古传侠在时光之中侵入的越来越深。此时若有人再看古传侠,都会觉得他异常的古老。仿佛活了数千年一般。
  而就在三天之后,古传侠与王阳明约定再次比斗的期限就到了。
  以创世和末世法则为赌注。
  无论是谁夺得了对方手中的赌资,都可以借此领悟始终之道,明悟从开始到终结,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变化与奥妙。


第五百六十九章今夜无人入眠

  古传侠独坐云台之上,高声讲武,云台之下,数万人乌压压的一大片,却满场鸦雀无声。全都露出如痴如醉的表情,有人听的兴起,忍不住想要高呼,却又迅速的捂住自己的嘴巴,只露出双眼圆瞪,鼓胀的凸出。
  “故而武道之强,在于自身,真气、血气、神元之气,三者合一,便能以武道意志调动天地能量,发出绝强之击···。”
  由浅入深的讲解完毕,古传侠轻轻一敲手边的玉钟。
  清扬的声音朝着四面八方扩散,人们脸上都露出惋惜之色,却又都扣头散去,不敢喧哗。
  而云台之上的古传侠,浑身故意昂扬,几乎让人忽略了他的成长历史,忘却了他的真实年龄,直将他当做是中古时代的圣人。
  会有这样的状态,自然是因为古传侠又有分身破命,让他与时光联系的更加紧密。只是除了第二次破命是一道破命,定立因果大道之外,其余几次破命,都只算是寻常破命,尚未寻得本源大道,故而直接融入了二次破命的分身之中,继续游历诸天,寻找白骨阴阳冠的碎片,以及有关神石的线索。
  待到人群散尽,古传侠步入万界比武大会场之中,坐镇于大会场的最高观武台上,俯视着满场沸腾的万界比武大会场。
  大会场中正在进行第五十届万界比武的决赛。前来参赛的选手,虽然远远比不上第一届时的英才辈出,却也踊跃出了不少的后起之秀。
  其中最为抢眼的,便属梦主古传侠的三位弟子,燕赤霞、南宫乱红以及知秋一叶。
  活了二世,又有古传侠的细心栽培,加上三人本也天资聪颖,占据了梦中世界新生的气运,修为都到了只差一步便可破命的程度。
  他们的命数,自然是与王阳明的三位弟子决斗,无论胜负,命数一消,气运开始散去,便是踏上破命之路的开始。
  比武擂台割裂的小世界破开,燕赤霞战胜了知秋一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了第五十届万界比武大赛的第一名。
  当然万界比武已经开到了第五十届,这所谓的‘第一’自然也就注满了水分。至少从第三届万界比武大会开始,就没有破命阶的强者前来报名参赛。渐渐的也就约定俗成的,唯有破命以下的武者,才能参与万界比武大会。
  虽然整个比武大会的档次下调了,但是对于诸天万界的武道促进其实更有好处。
  交流总在底层,到了一定高度,每个武者都有他自身顽强的武道意志,难以动摇。汲取他人的长处,固然有益,但是说起具体效果,其实也就一般。
  比武大会落幕,满场的观众却几乎无人离席。
  江湖上没有什么事是真正瞒得住的。
  古传侠与王阳明,二十年前立下的赌约,在当年或许还算隐秘,时过境迁这隐秘的消息,却早已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传遍了整个梦中世界。
  以至于大伙都知道,就在今晚过后,待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古传侠的三位弟子便要和王阳明的三位弟子决斗,用弟子决战的方式,决定出创世、末世两道法则的归属。
  寻常武者自然不懂创世、末世两道法则的珍贵之处,也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意义。自然江湖上以讹传讹,流露出诸多版本的故事。
  归根结底,终归不外乎是神功、神兵、神药,却是小看了这两道法则。它们的作用又岂是一般的神功、神兵可以媲美的?
  这一夜十分漫长。
  在黎明时分,王阳明终于带着三位弟子从天外而来,直接顺着梦中世界对外的缺口飞入,并没有向古传侠借道。
  这不是王阳明小气,而是因为比武较量,斗的既是武,也是心。古传侠借道给他们,那他们心气上便会先天的弱了一筹。
  关键时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古传侠的视线从王阳明身后扫过。
  顾炎武、黄宗羲、张居正,这些都是留名青史的人物。作为儒家武修,他们自然也是格外的出类拔萃。
  特别是张居正,古传侠从他身上感受到了隐隐的道意。或许日后也是一个以道破命的角色。
  古传侠的诸多弟子之中,除了不见踪影的石宗坚,或许也就只有燕赤霞能与之相比。至于古离歌、楚狂,却还差了些。
  古离歌缺之在资质,楚狂缺之在心性。
  “王圣二十年不见,风采依旧啊!”古传侠站在观战台上,一步踏出已入得云霄之外,抱拳冲着王阳明说道。
  王阳明微微淡笑,眼神中略带疲惫。
  这二十年来他守着王重阳的尸体,很是面对了几波袭击。而王重阳二十年不曾从地府归来,也让王阳明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这一次前来应战,也是和杨过天达成了一些协议,让杨过天暂时代替他看守王重阳的尸体。至于周百通···不说也罢!这就是个抓不上手的。
  “梦主客气了!倒是梦主二十年不见,身上古意昂扬,显然是大有精益,我如今怕是比不了了。”王阳明说道。
  儒家虽然是三教之首,底蕴却是来自于中古和上古末期的诸子百家,按部就班,走到圣人境界,再想往前一步,反而更难。
  因为无论是佛是道,还是散修,立道之后成为大宗师,都是布道诸天,传承武道,留下传说。唯有儒家是以著言立说,传递自身思想,让自身的思想获得无量诸天的认同,成为传说,晋升大宗师。
  而改变思想,往往就是最困难的。
  当然这也是必然,儒家武修有教无类,不限资质这是其一。前期走对了路子,精进极快这是其二。不假于外,不求外物之填补,无需神兵、灵药,自炼心中一口儒家正气,这是其三。
  占了这三个便宜,若无半点代价,那儒家武修早已称霸诸天万界,任由那佛道二门,于远古留下了什么伏笔后手,都无用。
  “闲话不多说,你我二人各自之意,也都清楚。不如这就先必过一场?”古传侠伸手一引,将王阳明引到自己坐镇的观战台上。
  此台子上,有灵花异草芳香扑鼻,有灵泉若乳,个中有龙鳞金鱼来回跳跃,更像是一场休憩的所在。
  白玉一般的灵树下,早有灵酒喝灵果伺候,古离歌俏生生的立在一旁。


第五百七十章儒家武修,经天纬地

  “王圣,请!”
  两人相对坐下,那灵泉沸腾,逐渐由乳白变得清澈,清晰的倒映出一方小世界内的景象。
  荒村古道,远远的好似有老秦腔调在高歌,古朴苍凉。
  有一青年站在枯藤老树之下,挥毫泼墨,书写着古朴的文字,每一个字写出来,都仿佛有千钧之力,这些文字承载着山河人文的魂魄,酝酿着一股雄浑的气势。
  知秋一叶就在不远处,手里拿着面宝镜,逗比似的不断自我打量,时而咧起嘴,似乎是想看看牙缝里还有没有残留的菜叶,全无即将决斗的紧张气息。
  王阳明见了却微微点头道:“此子临危不惧,有大将之风。”
  古传侠淡淡笑道:“秋风未动,夏蝉安鸣,却是天性。”
  古离歌在一旁却嬉笑道:“师父将六师弟比作夏蝉却是高看他了。他就是一条癞皮狗,只要阳光正好,就死赖着打盹不起来。”
  此刻癞皮狗还在继续照镜子,仿佛镜子里映射出的那张面孔,真的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似的。
  对面顾炎武已经书写出了一篇锦绣文章,文章一成,仿佛便可看见秦关漫道之上,有壮士凯旋归来,那原本远远的老秦腔调,逐渐变得清晰。
  “有意思!气与神合,神贴书韵,若是这条癞皮狗将那凯旋之士当了真,只怕就要吃苦头了。”古传侠慢慢说道,丝毫感觉不到他的紧张与担心。
  王阳明却道:“我若是没有看错,你那弟子手中握着的宝镜只怕是另有蹊跷,此物怕是能够窥探真假,洞彻虚实。炎武确实是托大了!不该如此。”
  世人皆知古传侠乃是梦主,玩弄虚实真假当世第一,顾炎武竟然在他的弟子面前,用这样的招式,当真有点自取其辱的意思。
  “且看看其中变化,怕是不简单吧!”古传侠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依旧慢吞吞的说道。
  果然那知秋一叶没有上当,脚下浮光掠动,整个人已经朝着顾炎武扑了上去,一派就要拼命的姿态。但是熟悉他的几位师兄、师姐、师妹都知道,他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知秋一叶天性灵活机动,若是不把他逼到死角,他是绝不会用极其正面的手段,与对手争锋对抗的。
  恰时!顾炎武单手一握,那满天的锦绣文字,飞快的移动,然后汇成了一幅圣世的画卷。画卷一抖,就要将知秋一叶卷入那画中去。
  画中有车水马龙,有亭台楼阁,透着画卷,都仿佛可以听闻鼎沸的人声,喧闹的大街小巷,都传来一种令人心安的味道。
  即便是心怀天下的英雄,被卷入这样的太平盛世,只怕也会消磨了雄心万丈,甘愿在这样的喧闹中终老一生。
  “果然是儒家手段,经天纬地。以书画观人,这顾炎武怕是也有治世之才,只可惜···。”古传侠摇摇头。
  可惜什么?
  自然是可惜,现在是上古降临之世。武道虽日渐昌隆,但是妖魔势力也在不断做大。九州江湖,除了秦朝以外,朝廷的势力早已名存实亡。在所有人都挣扎于种族存亡之刻,这种治世安民的手段,也无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可谓是空有屠龙技,奈何世上已无龙。
  面对席卷而来的盛世画卷,太平图章,知秋一叶也知道厉害,脚下浮云顿生,整个人灵活宛如游鱼,在虚空之中穿梭,时隐时现。
  他生于乱世,长于乱世,即便是今生过的稍微安稳些,也改变不了他前世留下的本心。故而这种太平景象,正是对他杀伤力最强的。
  顾炎武懂得因人而异,灵活运用自身手段,当真是不凡。
  而知秋一叶现在所用的这套身法也有名堂,名为《鱼龙百变》。
  此功乃是包容在一幅神奇的《金鲤行波图》中,正是脱胎于金鲤化龙时的各种姿态,旷绝今古天下的奇异姿态,一百条金色鲤鱼,游行于惊涛骇浪之间,阳光自侧面投射过来,水面泛出点点鳞光,众鲤腾波各尽曲折活泼为能事,的确是一卷罕见的工笔之作。图中所示的一百条金鲤,暗含著一套绝世的神功,便是这《鱼龙百变》。
  当初金龙老人作此图时,以奇异的智慧,注入笔锋,画中百鲤,固是维妙维肖,各有姿态,然而,如非具有慧心智力之人,却是万万难以猜透其中暗含的招术。
  知秋一叶所学的《鱼龙百变》可以说并不完全为昔日的金龙老人所创。而是古传侠根据寇英杰脑海中对于《金鲤行波图》的记忆,再现描绘出来,然后送给知秋一叶参悟出来的。
  其中许多的武学道理,早已似是而非,饱含的是古传侠对武学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与原版相比,孰强孰弱却是不得而知。
  此功之强,在于鱼龙变化,变化游鱼时,灵活诡变,且隐藏气息,让对手无法捉摸。而幻化成龙之时,又能密云不雨,以强横之势,冲破一切阻挠。
  那顾炎武的盛世画卷虽然经纬天地,遮住了大地和天空,却又像是一张疏漏的大网,始终无法网住知秋一叶这条灵活的龙鱼。
  王阳明看着知秋一叶的变化手段,指着古传侠笑道:“还没见过像你这么耍赖的人!《鱼龙百变》这等手段,确实是针对我儒门武学来的吧!”
  古传侠看着王阳明,同样敲了敲桌子道:“彼此彼此!这盛世画卷,明面上是虚实变化,实则是以治世情怀入画。那癞皮狗若是大意一些,仗着我教他的些许手段闯进去,这一局我怕就已经输了。还要赔了脸皮,让你的弟子将他给放出来。”
  两人相互打趣,小世界之中,决斗双方却渐渐的都有了些火气。
  顾炎武生气在于屡屡出手段,都被知秋一叶貌似轻松的躲了过去,心中一股傲气不散,下笔之间不免多了几分杀伐之气。
  而知秋一叶一直被动躲闪,两次差点遭了算计,即便是再看得开,心中也难免嘀咕:“莫非我便如此好欺负?”
  两人都动了真火,这一架自然也要打出真火来。
  知秋一叶便一拳捣在自己鼻子上,只见鼻血横流,他却不去擦拭,而是腮帮子一鼓,整个人的肚子就像蛤蟆胀气一般肿了起来。
  噗嗤!
  张口一吹,一股澎湃如海浪般的赤红火焰便蔓延开来,朝着那顾炎武烧去。


第五百七十一章知秋一叶的伪道术

  知秋一叶这一口火喷出来,顿时便点燃无数,无论是什么都沾之即燃。顾炎武挥毫泼墨,撰写秋雨之绵延,亦无法阻止火势的蔓延,反而让这场大火越烧越旺。
  观战台上,王阳明已经放下了就被,面露震惊之色。
  “这是···三位真火?怎么可能!这是纯正的远古道术,是昔日道家仙人的看家本事之一,如今武道纪元,如何还能施展出来?”王阳明确实是被惊讶到了,甚至心中踹踹,有些看不清古传侠的深浅。他自然不会认为,这‘三位真火’之术是靠知秋一叶个人重现的。
  古传侠却摇摇头道:“王圣不妨再仔细看看。”
  王阳明闻言,用手沾了沾酒杯之中的酒,随手写了一个‘知’字,此字一出,那知秋一叶身上真气的一切流动、变化,都被他尽收眼底。
  “咦!”王阳明嘀咕一声。
  古传侠便已经开口解释道:“我这徒儿,是天生的道种,却是生错了时代。不过侥幸我武库之中收藏丰富,他却凭借着诸多武学搭配,重现了一些远古道术的三五成风光。这所谓的‘三位真火’只怕还要在前面加一个伪字。”
  王阳明却忍不住赞扬道:“内孕一口纯阳气,外修一身筋骨皮,以先天血脉为引,交感天地,吞吐火灵。如此手段,即便是不可比昔日道家仙人的三味真火,也算得上是别出机杼。若是顺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此子定然前途无量。”
  王阳明所言并非空穴来风。武道修炼,练到最后,比拼的都是底蕴。知秋一叶以武道之法重现远古道门之术,有许多资料可以借鉴,这便是底蕴,也是道路。这样一路走下去,固然无法抵达武道最巅峰,却更加容易走到无数人的前面。
  此刻顾炎武面对知秋一叶的‘伪三味真火’之术,便颇有束手无策之感。
  秋雨之后,便是冬雪。
  两篇文章,做的花团锦簇,简直再现了秋冬时节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