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形意游侠录-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个尼姑道:“如今我们三个都怀上了孩子,让我们怎以做人?”
  又有一个尼姑道:“方才又有一个姐妹逃出庵门,被猴兵抓了回来,跳崖死了……您看这位大姐。”她用手指着那喂奶的尼姑。“她本是督军的姨太太,督军死后,她来这里出家为尼,没想被住持弄出了孩子。”
  这时,王芗斋脑子里飞快闪过一个念头:那老尼是不是鹰爪小白猿扮的呢?那么真老尼又在何处呢?
  这时,那些睡着的尼姑也都醒了,一骨碌爬起来,纷纷诉说住持的暴行。
  一个尼姑生气地说:“尼姑庵哪里有男人当住持的?哼,狼心狗肺!”
  王芗斋问她们:“你们来时就是这个人当住持吗?”众尼姑点头称是。又有一个尼姑说,以前的老尼姑染了一场霍乱都死了。
  这时,“一撮白”拼力撕看着王芗斋的裤子,王芗斋随它走出僧舍,又走出后院的一道小门,来到山崖边一株梧桐树下。“一撮白”拼命刨土,一忽儿,扒出一堆堆白骨。王芗斋明白了,肯定是鹰爪小白猿来到峨嵋山多顶卧云庵,害死了庵内住持广善老尼及所有尼姑,自己男扮女装,伪装成广善老尼,以此为据点,欺辱良家女子,使那些遁入佛门的青春女子失去贞操,任他蹂躏。他又训化一批野猴,充当他的爪牙和打手,使这卧云庵成了一座针插不透,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人间地狱。那些驯化的野猴盘踞洗象池,使游人不敢上来。它们见到美丽女子,便迎上金顶,见到男人群起而攻;若有庵内尼姑不堪凌辱逃下山去,它们便阻拦和揖拿,这里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这时,王芗斋猛想到金桔危险,于是大步赶回庵内,来到“老尼”屋内,只见被暖人空,他大吃一惊,又回到自己屋内。见炕上压着一块巨石,屋顶豁开一个大窟窿。金桔在哪里呢?
  “一撮白”吱吱乱叫,带他来到西北角一个角门,角门紧锁,推也推不动。“一撮白”蹿上去,王芗斋民一提气,一招“白猿摘果”,蹿上高墙,下了墙未曾站稳,但见屋内金桔一动不动六在房屋中央,“老尼”正在剥脱她的衣服。
  “住手!鹰爪小白猿”!王芗斋一声大喝,旋风般卷到屋里。
  “哈,哈,你到底认出我来了,不错,鄙人便是鼓山鹰爪小白猿!”鹰爪小白猿将脸一抹,皱纹顿消,显出白皙秀嫩的面皮,“我的大名叫白猿!”
  王芗斋骂道:“你这衣冠禽兽的家伙,杀了善良的老尼及众尼姑,伪装至善,又害了许多良家女子,该当何罪?!”
  白猿是位鹰爪拳猴拳并通的武林怪人,他年少时每日将羊皮用狗皮包好,双手轮番抓打狗皮,日久天长,竟能将狗皮抓透,而且此人心黑手狠,很多武林高手都曾败在他的“爪”下,因此江湖人称“鹰爪小白猿”。
  当下,白猿身形一纵,伸左手直抓王芗斋面门,王芗斋刚躲过,他的右手又到,王芗斋急忙一纵身,伸右小臂往上一迎,随后猛一发力,白猿便被弹出摔倒。王芗斋上前几步,但见白猿一个后滚翻立定,躬腰一纵,提起双腿,照王芗斋面门踢来。王芗斋身形一矮,伸手去抓白猿双脚腕。白猿自知力怯,不敢恋战,一招“晨鸾展翅”,跃墙逃走。王芗斋哪里肯放他,一抖身,也越上高墙,疾追白猿。
  白猿轻功绝妙,他贴树疾行,如同飞鼠。王芗斋也施展轻功,紧追不舍。正追间,王芗斋猛觉前面白光一闪,一伸手“嗖嗖嗖”连接三支鹰爪镖。那镖头似鹰爪,镖尖涂有剧毒。
  就这样,王芗斋一直追至洗象池,眼看白猿就被追上,他一招“雄鹰捕食”,猛地回身朝王芗斋抓来,一腿跪地,另一条腿撑起,眼露凶光。王芗斋一招崩拳,直来直去,撞在白猿的左掌;白猿没想到王芗斋的崩拳带有气功,力如重锤,只觉左掌一麻,血淌了下来。他有些惊慌,飞快转身奔上了狭窄石栈道。王芗斋一提气,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王芗斋已触到白猿的背脊。忽听一声唿哨,登时从树丛中窜出大批猴子,窜到白猿面前,顿时架起一座“猴桥”,足有百余只猴,猴桥一直架到对面一座小山之上。白猿一见大喜,叫声:“吾猴救我一命!”攀上“猴桥”。王芗斋刚要跨“猴桥”,但见尾猴一摆腰,窜来窜去,王芗斋无处落脚,只得又折回来。眼看白猿沿着“猴桥”飞奔,连跑边嚷:“壮士,是好汉鼓山见!”一忽儿,他便窜到对面小山上,转眼逝去,那些猴子也一一攀上对面山峰,一哄而散。
  王芗斋见未能杀了这个害人魔王,长叹一口气,一顿脚,又返回卧云庵。只见金桔仍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一撮白”忠实地守候旁边,眼巴巴望着她。它一见王芗斋回来,摇摇尾巴,非常高兴。
  王芗斋知白猿给金桔点了哑穴,忙给她解了哑穴。金桔脸色绯红,穿了衣服,小声道:“我正睡觉,想不到那畜牲点了我的穴位,我叫喊不出,动弹不得,险些让他占了便宜,失去贞操。”
  两个人来到庵院,只见窜上来两只大马猴,金桔发发狠,一拳一个,打死两只大马猴,然后来到后院僧舍。那些尼姑方才听到前院厮杀,见王芗斋平安而来,知道白猿被他击败,非常高兴。王芗斋道:“那畜牲根本不是广善老尼,而是江湖上有名的踩花大盗。他来到峨嵋山金顶,害死了广善老尼和庵内所有的尼姑,把她们埋在梧桐树下……”说着,王芗斋带大家来到梧桐树下,大家看到那一堆堆白骨,泣不成声。
  王芗斋道:“如今鹰爪小白猿可能逃回鼓山,我定要杀死他,为众多百姓报仇!如今庵内无主,我看不如推举金桔姑娘为住持,整顿卧云庵,光复寺院。姑且妹们如有肯下山还俗的,也不挽留。”
  众尼姑没有一个愿还俗。王芗斋道:“既然这样,那么让一姐妹下山买些坠胎药,让几个怀孕的姐妹服了。”
  金桔道:“山上姐妹没有武艺,我的武功也很浅薄,芗斋哥哥不如暂且在山上住些日子,教给姐妹们一些形意拳和轻功,长些防身本事。”
  “一撮白”也吱吱叫着,用爪拽住王芗斋,目光里充满了期待。王芗斋望了望姐妹,只好答应。
  王芗斋等人来到白猿住房,他查看了一个房间,在炕洞上摸索了半天,掀开炕席,从炕洞里摸出一个包袱。
 



第35章 夺铁花小白猿逞威 学鹤拳大顶峰比武


  王芗斋打开包袱一看,只见有一幅轴画和一些金条。他展开轴画,果然是那幅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
  金桔喜道:“这张名画终于物归原主了。”
  在众尼姑的挽留下,王芗斋没有立刻下山,他暂住庵内,每日帮助尼姑们操练武艺,还教给金桔一些形意拳法和轻功。在王芗斋的主持下,为广善老尼和遇难尼姑们举行了葬礼,并在梧桐树下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王芗斋手书“贞女碑”三个字。
  转眼间已第三年早春二月,峨嵋山上的玉树银花,瑶峰琼壑,一晃变成山花烂漫,处处锦绣。王芗斋见金桔和众尼姑已掌握形意门的一些基本技能,而且学会了防身术,于是告辞下山,金桔等人见再也挽留不住,只好送他到峨嵋山下的伏虎寺,方才回庵,“一撮白”一直送至乐山。王芗斋久久抚摸着“一撮白”,“一撮白”将脸贴在王芗斋胸前,胸脯猛烈跳动着。王芗斋为“一撮白”整整毛,又给它买了两个大蜜橘,然后与它依依告别。他走了一程,回头望支,远远地看见“一撮白”站在马路中央,双爪做揖状,宛如一尊猴石雕。王芗斋眼眶湿润了,他咬咬牙,头也不回地走了。
  王芗斋经贵州,过湘江,穿广东,跋山涉水两年多,终于进入福建境内,来到福州鼓山。这一路凶多吉少,路途艰险不必说,鼓山位于福州城外34里,因山巅有石如鼓,相传每逢风雨大作,便簸荡有声,故名鼓山。王芗斋沿着古老的登山石径,拾级而上。两旁劲松碧翠,幽涧流泉,古道中有仰止亭、观瀑亭、乘山亭、半山亭、驻锡亭。王芗斋有些疲乏,但看到那岩壁上镌刻的“尚远”、“宜勉力”、“欲罪不能”等石刻,身上顿时有了力量。
  来到涌泉寺,但见香客熙熙攘攘,喧闹不已。人们争先观阅寺内法堂右侧方丈室前的三株铁树,两雌一雄。王芗斋千年铁树如今开花,雌花象黄色大绒球,雄花象小狐尾,观者无不称奇,自己也感新鲜。
  正看间,忽觉一股劲风袭来,一件白色东西一晃,铁树上的三朵花顿时消失,仅剩翠叶绿梢儿,人们纷纷诧异,王芗斋看得清楚,是个白衣人所为,只因他的轻功厉害,一般人看不清楚。
  “鹰爪小白猿,休得在本寺动土!”但听一声大喝,一位红衣老僧一招“飞龙钻空”,跃到殿顶。殿顶也跃起一人,正是“鹰爪小白猿”白猿。他换了一身白衣裤白带,笑吟吟手里攥着三朵铁花。白猿道:“听说其中有一株是开山祖师神晏所植,不知哪朵是神晏大师所栽?”
  老僧道:“无耻之徒!”说罢,贴身钻进,双拳朝白猿击来,这种拳法王芗斋从未见过,紧凑,架子小,朴实,明快。
  “我打烂你这巫家拳!”白猿说着,一招“白猿旋转”,这是猴拳的招数,老僧正要变招,又见白猿一招“鹰击长空”,手指指节卷屈,手背后张,脆快如雨,朝老僧扑来……
  这时台下有人高叫:“长老,小心!”只见白猿一招:“白猿叼棒”,猛地将老僧推下殿顶。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芗斋一招“白猿窜树”,上前接住老僧。王芗斋正欲放下老僧,上房与白猿较量,但听有人朗声叫道:“小白猿休要猖狂,你解大爷来了!”一声“鹤鸣”,一位白胡老者飞上殿顶,与白猿半在一处。那老者身轻如燕,精瘦颀长,年过六旬,一把白胡子一直飘到腰际,足有一尺长,凛禀然大丈夫。
  白猿一见老者,双手一抱拳,笑道:“原来是‘江南第一妙手’解铁夫老先生!你家住湖南衡阳,如何到得这里?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怎么您老也管起福州涌泉寺的闲事来了?”
  解铁夫道:“白小猿,你欺人太甚,你知恩不报,反而戳瞎你师父鼓山老道的双眼,你师父每日骂你不止。你浪迹江湖,整日欺花折柳,丧尽天良,如今又来涌泉寺寻衅闹事,今日我要当着众人来教训你!”说着,一招“白鹤亮翅”,朝白猿扑来。
  “这一招真漂亮!”王芗斋暗暗赞道。一般人使“白鹤亮翅”,没有象解铁夫这般潇洒、清逸。原来解铁夫是湖南心意派巨匠,又是鹤拳高手,他原练武当派拳法,后又钻研鹤拳。几年前远离湖南衡阳故乡,来到鼓山隐居。他练鹤拳四十余年,每日观鹤而练,家养白鹤七只,与鹤为伴,栖鹤而宿,颇通鹤语,又称“鹤妻梅子。”因行为怪诞,人称“解疯了。”
  白猿见解铁夫向他袭来,一招“白猿摇摆”,先躲到一边,然后叫一声“解疯子”凌空而下,直取解铁夫左肩。解铁夫见他径奔左肩,一抖身,又一招“白鹤冲天”,来抓白猿后脊。白猿一招“鹰葡山涧”,往下一低身,双“爪”齐出,来抓解铁夫下身。解铁夫有些恼怒,一招“鹤飞云海”,在殿顶上起七尺多高,然后一股冲力,来抓白猿;白猿疾步躲闪,没想到解铁夫的白胡子也是一种暗器,运气至胡子,似钢鞭铜骨,异常坚硬。解铁夫一扬白胡,胡梢扫到白猿脸上,登时出现几道血痕,白猿的小白脸变成小花脸。白猿疼痛难忍,连发三枚凤凰镖,都被解铁夫接住。白猿见斗不过解铁夫,一招“白猿攀枝”,落荒而逃。解铁夫也不追赶,飘然落地,众人一片喝彩。
  解铁夫来到涌泉寺长老面前,问道:“长老,可曾伤着?”长老感激地指着王芗斋道:“多亏这位壮士相救,不然已命丧寒泉了。”解铁夫上下打量着王芗斋,问道:“壮士从何而来?有些面生。”
  王芗斋道:“我是形意门郭云深的弟子王芗斋,直隶深县人,志在四方求艺,因见鹰爪小白猿作恶多端,追踪至此。”
  解铁夫喜形于色:“原来是郭老英雄的门徒,幸会!”
  长老道:“请到僧舍一叙,喝几杯清茶,只可异神晏祖师所植的铁树无了光彩。”
  解铁夫劝道:“长老不要动了真气,铁树还会开花,花开花落,是自然之规。”
  几个人穿过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白云堂、回龙阁,来到僧舍。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是:日日镌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下联是: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同?
  三人入座,小僧端上福建雾茶。长老问:“芗斋兄弟初到鼓山吧?”王芗斋点点头。长老说:“这涌泉寺历史悠久,唐五代时建寺,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得名。涌泉寺后有一条小路,直通大顶峰,上有天风涛”石刻,解老先生的家就在那里。涌泉寺向西,可掀赏奇岩幽洞,怪石棋布,有名可指的有十八景,达摩面壁、南极升天、仙猿守峡、古鹤乘云……
  解铁夫插话:“我曾在白鹤云上坐了一天一夜,也未曾乘云而支。”
  长老笑道:“你不可胡思乱想,只须屏息静气,心中想着乘云,便自乘云。进入幻境。”长老又说下去:“还有仙人巨迹、福寿泉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艇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船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宫。”
  解铁夫道:“从涌泉寺往东走,沿崖旁石阶直下,便到了灵源洞,这是一条久已干涸的山涧,两旁石崖壁立,中间裂开一仙罅,深约二丈多,犹如幽邃的洞穴,因而以洞称之。涧底怪石罗布,有国师岩、将军石、仙迹石和鸡头石诸胜。在灵源洞上有东西两涧,鼓山开山祖师神晏曾念经于此,而恶水声打扰禅心,喝之,水就逆流于东涧,而西涧乃涸,这就是喝水岩的由来。鹰爪上白猿的师父鼓山瞎老道就在清音阁开茶摊,以卖水度日。那水很有名,是从观音阁的青石龙头嘴里流出的甜泉,甘洌异常,明代文人谢肇浙,曾把这里的泉水与济南的突泉、杭州龙井水等名泉相提并论。以龙头泉水,冲泡鼓山名产‘半岩茶’别有一番情趣。”
  三人又叙了一会儿,解铁夫道:“芗斋千里而来,福建举目无亲,我孤身一人,以鹤为伴,不如到寒舍居住。”
  王芗斋见他盛情难却,便答应了,二人辞别长老,向寺后走去。
  涌泉寺后的这条小路,幽静雅致,桂树成荫,怪石兀立。二人走了一个时辰,来到峰顶向东眺望,瀛海烟波,渔帆点点,五虎、川石诸岛雄踞闽江口;向西俯视,闽江似带,榕城如毡,四周村镇,星罗棋布。峰顶而下有一座小庭院,隐映梅林中,此时红梅株株,竞相争艳,暗香淡淡。庭院当中有一株古老榕树,顶干如伞。走进庭院,有一群白鹤引颈高鸣,白皙灵巧,数一数共有七只。那些白鹤见了解铁夫,争拍奔来,倚偎在解铁夫怀中。解铁夫一一拍着白鹤脊背,亲热地招呼它们。
  王芗斋见院内茅屋三间,院墙齐整,有一梅圃,圃内栽着几株白少梅,洁素皎柔。角争夫把王芗斋让到屋内,墙上挂着一幅梅鹤图,两旁有一对联,左联云:有鹤妻梅子,谢它宦海风波,险舟孤帆;右联云:无茶闷酒忧,留我高山流云,残墨酣棋。屋内陈设简单,竹床竹椅,竹桌竹具,甚是清淡。
  二人坐定,王芗斋把志在求艺,流连江野,追踪白猿之意细述一遍,解铁夫叹道:“你弱冠之年,有鲲鹏万里之志,高山流水之性,我实是佩服,我也愿把自己长年学的鹤拳说给你听。鹤拳计有4种,宗鹤,亦称宿鹤,长于听劲;鸣鹤、飞鹤、食鹤均以气催力。宗鹤用气,宗为撞或震之意,善于发全身劲,故鹤拳有五撞,即头、肩、肘、胯、膝,原为三步,现改为五步。鸣鹤用掌,发声动作如衔羽毛状,鼻吸口呼,气从丹田发出,有明气与暗气之别。飞鹤属于走架,吸气上提似飞,用腿。食鹤用手指,如啄食状,亦兼用脚,练习时手对脚称为天地对。手上讲五行,脚下有落地生根与不生根之分。解铁夫见王芗斋越听越迷,站起身来,说道:咱俩人比试一番,你可能从中了解某些妙处,因为言不如行,行之有果。”王芗斋同意,于是二人来到院中交起手来。
  解铁夫鹤拳妙,身法敏捷,出式如仙鹤腾空,伸手似大鹏展翅,接手犹闪电之疾,真是妙不可言。王芗斋行拳严谨,一丝不苟,出手规矩刚猛,利落干脆,解铁夫连连喝彩。引得众鹤也都围拢竞相观阅,高鸣助威。比武结果,俩人各有胜负。
  比拳后,解铁夫又提议比器械,解铁夫手持一柄青龙剑,王芗斋手持一柄白鹿剑,在剑术上王芗斋功底较深于解铁夫,任彼千变万化,王芗斋视彼若无,双手持剑,横扫竖劈,腾挪架闪,出手似很缓慢,但制敌后总在于先。二人互相称赞,彼此敬佩对方,遂结为莫逆之交。解铁夫叹道:“以你的技艺在大江以南我不敢说,大江以北恐怕你无敌手了!”白昼互学拳术,夜晚抵足而眠,白鹤也栖息于侧。解铁夫还介绍王芗斋到闽军周荫人部当了武术教官。
  鼓山之春,春意更浓,桃李竞开,百花争秀,飞禽鸣啭,澄江如练。王芗斋想起鹰爪小白猿逍遥江湖,可能又在干伤天害理之事,心内不安,想起峨嵋山广善老尼等人的惨死,更加内疚,解铁夫见王芗斋闷闷不乐,于是问道:“是不是想念老婆和孩子了?”因为解铁夫知道王芗斋的长女玉珍已有十来岁,次女玉芳刚刚六岁。王芗斋摇摇头。“噢,肯定是为鹰爪小白猿?……我倒有一个探听他下落的主意?”
  “什么主意?”王芗斋睁大眼睛望着这位大胡子朋友。
  



第36章 清音阁初出茅庐法 灵源洞恩将仇报情


  解铁夫道:“鹰爪上白猿的师父鼓山瞎老道就在鼓山清音阁卖水,他与小白猿相处时间最长,恐怕能知道他的一点蛛丝马迹,我们一同去找他。”
  两个人下山来到灵源洞,只见嵯峨石壁之间,有宋朝以来的历代摩崖石刻一百多处,汉字书法的篆、隶、草、楷各体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解铁夫指着一个“寿”字石刻说:“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字径宽三米,长四米,为福州摩崖石刻第一大字。”
  在喝水岩一侧的峭壁上,有一副偌大的对联,每个字约二尺见方,字势雄伟,峭壁下临深涧,石刻更显得巍峨壮观。对联的上联是: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下联是:寿同广成子,住崆峒千三百年。
  王芗斋叹道:“我生平还未见过这样大的石刻对联,真是天工巧匠,绝妙之极!”
  来到清音阁,但见茶客议论纷纷,一个瞎老道坐在茶棚之下,盘腿坐在那里,手握一柄大铜茶壶,有一个小茶侍立一侧,茶客中只要有人嚷嚷添茶。那瞎老道便用手一扬,壶嘴对着茶客,茶水水柱喷入茶客碗内,老道双目失明,完全凭耳判断茶不是否已满。王芗斋暗自惊叹这位瞎老道的神力。
  茶客们仍在议论着,一个茶客说:“如今老佛爷没了,光绪皇帝也没了,出来个四岁的小娃娃做皇上,叫宣统皇帝。”
  另一个茶客道:“此话当真?”
  “当真,我的叔叔刚从北京回来,他还在北京景山东门看见慈禧太后烧法船呢”说瞎话,砍我的脑袋!那茶客用手比划着杀头的姿势。
  瞎老道听了,叹一口气,道:“大清要完喽,四岁的小娃娃当皇上,治理国政,天下将崩呀!”
  一个茶客道:“老道,你可别瞎说,小心杀头!”
  一个年老的茶客,摇摇手:“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王芗斋听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驾崩的消息,心头为之一震,心想:李存义可能不会再被通缉了,历史上每个新皇帝登基都要大赦天下,连监狱里的政治犯、刑事犯都被放了,何况义和团的余党呢!他暗暗为师叔李存义高兴。
  解铁夫抢上一步,向瞎老道问道:“大哥,我给你带来一人。”
  老道听了,问道:“什么人?”
  “是来寻仇家的,打听你那不争脸的徒弟的下落!”
  “怎么,那个孽种小白猿又在外面干坏事了?”老道把大铜茶壶放在桌上,耳朵竖得高高的。
  王芗斋上前把前因后果叙了一遍。老道叹道:“原本培养他为世人造福,没想为世作巷哟!”说关少志大铜壶就往自己头上砸。解铁夫上前一把夺过大铜茶壶,没想茶壶已碰及老道额头,登时起了一个大血包。王芗斋劝道:“老伯何必伤心太甚,鹰爪小白猿不顾师父劝告,罪有应得,日后必入法网。”说着上前用手去揉老道额上的血包。他在少林寺达摩洞跟本空上人高僧学了气功,其中也有气功疗法,气功治这类包瘤一类疾病伤创极有成效。王芗斋揉了一会儿,暗发的气起了作用。原来人体都有静电,人如施以气功,静电会增多三倍,老道经王芗斋气功疗治,血包顿时消去。
  解铁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