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巴顿将军传-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争夺信兹维亚英军后勤掩蔽所的战斗中,日军先后将其第 28 军的两 个师团投了进去,担任主攻或增援、掩护的任务,占其发动若开战役总兵力 的 2/3
强。因此,这一战斗结束后,若开战役实际上也随之告终了。整个战 役中,梅塞维的第 7 英印师蒙受了二三千人的伤亡,但是,他们在各路援军
的配合下,总共击毙了 7000 名日军官兵;陆续生俘了 500 余名日本兵(这 在缅甸战场确是闻所未闻的)。英国的、印度的、非洲的及廓尔喀族士兵,
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打败日本人,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表现了顽强的意志。战 役结束后,蒙巴顿给妻子埃德维娜写信,告诉她胜利的消息,他说:“这要
归功于我们的军人的高昂士气和勇敢精神。在几乎同样的情况下,他们以前 曾狼狈而逃,因此我认为东南亚盟军总部已经证明了它的存在的必要性。”
为了鼓舞士气,在作战人员中树立英雄主义的榜样,蒙巴顿还利用他与王室 的特殊关系,使国王批准了向 10 多位参战有功人员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在一次战役中,有这么多的人获得这一殊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在任
何其他战区都没有过先例的。 在相隔着半个地球的英国伦敦,当丘吉尔首先闻知胜利的消息后,兴
奋地拟就了一份贺电。他给蒙巴顿的电文说:“我对你和第 14 集团军在着开
与日军进行的一系列的作战中所取得的胜利战果,表示衷心的祝贺。在缅甸 的丛林战中,日本军队受到挑战并被击败。他们大言不惭的自吹自擂,这回
可得到了有力的揭露——这对于从事于我们共同事业的各阶层人士、各民族 人民来说,都必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白厅的高级将领们也纷纷打来电
报,向蒙巴顿、斯利姆和克里斯蒂森等人表示祝贺。
战役结束后,蒙巴顿立即召集总部的参谋们总结了作战经验。他指出: 这次若开战役和上一次韦维尔进行的那场战役相比较,关键的区别是,第二
次着开战役中己方的空中力量特别是在后期得到了很大加强,正是由于如 此,才使处于敌后的部队能够得到支持。同时,英印军队的士气经过整饬也
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从日本著名战史专家桑田悦和前原透合著的《简 明日本战》中,也能得到相似的结论:“1944 年 2 月,日军在若开方向发起
了攻势,以利于英帕尔作战的实施。突击部队穿过东部山脉,插到敌人侧后, 同正面攻击的部队一起在辛遮瓦盆地包围了英印第 7 师主力。眼看就要获
胜,但英印部队依靠坦克的环形防御阻止进攻,并从空中得到支援和补充给 养进行抗击。轻装的日军无力攻破环形阵地,不断变更攻击部署,26 日解
除包围后撤。随着盟军空中优势的扩大,不得不中止作战。”
正当英军陶醉在着开战役的辉煌胜利之中时,蒙巴顿司令部的情报机 构发现了阿萨姆边境地区的一些不祥迹象:日军正在缅甸一侧集结重兵,发
起的攻势将比若开攻势的规模更大。虽然蒙巴顿料到日本人在那里会挑起战 端,但没有想到进攻会来得那样迅猛。若开地区的战火刚刚平息 10 余天,3 月 8
日,日军第 15 军所属的 3 个师团及配署部队的近 10 万法西斯官兵开始 越过亲敦江攻入印度境内,揭开了英帕尔战役的战幕。这是战争后期,英日
双方在东南亚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较量,究竟孰胜?孰败?且看下章细 说。
第十五章 激战英帕尔
冒险武士犯印境,蒙氏布阵巧用兵; 盟军官兵同仇忾,杀得日寇心颤惊。 在日本大本营的作战序号中,英帕尔战役被命名为“乌”号作战。战
后,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室编纂的《缅甸作战》一书,称它是驻缅日军“进 行的一场无谋的作战”。
积极主张发动这次战役的牟田口廉也中将,是日本陆军中著名的少壮 派将领。
侵缅初期,此人任日第 18 师团师团长,后因作战有功,接替饭田祥二 郎中将升任日第 15 军军司令官。接任以来,他极力主张进攻英帕尔,占领
东印度的阿萨姆地区,认为用大约 3 个师团的兵力以及足够 3 个星期食用的 粮食轻装奇袭,可在短期内攻占英帕尔。日军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
和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考虑到后勤方面的问题,起初不大同意这 一冒险计划,但是,他们架不住年田口及其手下一批悍将的苦劝,答应由南
方军总司令部积极向东京大本营报请批准。
1943 年底,寺内大将派其副总参谋长绫部中将赴东京,提出了驻缅日 军实施英帕尔作战的意见,请大本营作出决断。鉴于整个太平洋战局对日本
愈来愈不利,大本营就英帕尔战役感到疑虑的以下 5 个问题,征求了绫部的 意见:
1.必须慎重考虑防备英印军在孟加拉湾方面和缅甸南 部沿海一带的登陆作战,如果在实施“乌”号作战当中出现 这种情况,能否采取相应的对策?
2.由于攻占了英帕尔平原,结果是否还需要增加兵力? 是否会给防卫缅甸带来不利的后果?
3.我空军兵力处于极端劣势,对完成地面作战有无 妨碍?
4.补给能否跟得上?
5.第 15 军的作战设想是否坚实可靠? 绫部与牟田口同属少壮派将领,俩人私交也一直不错。他这次赴东京
前,专程由南方军总司令部所在地的新加坡飞抵缅甸,牟田口在曼德勒为他 饯行,拜托他一定完成好晋京的使命。因此,对大本营的疑虑,绫部立即做
出了确有把握的答复,并声称,通过实施本战役,可以使防御战凭借英帕尔 附近的有利地形,因而反倒可以节省兵力,加强缅甸的防卫。
1944 年 1 月 17 日,绫部中将带着大本营的批准文件抵达仰光,并向缅 甸方面军各高级将领作了传达。至此,“从昭和 17 年(1942
年)夏季以来, 多次议论过的印度进攻作战,大本营终于做出了决断”。
在牟田口率部进行战役准备期间;2 月 26 日,他听到了樱井省三的第 28 军在若开战场上失败的消息,不过他认为,若开之战已使蒙巴顿掌握的几个
师的预备队投了进去,现在他们还陶醉在胜利的兴奋之中,来不及调到北面 来,他正可以趁此机会奔袭英帕尔。
日军对印度的进攻为什么首先选择英帕尔呢?这是由英帕尔的战略地 位决定的。
英帕尔是东印度的主要边境城市,位于吉大港通往阿萨姆邦的交通干 线上。该城周围是曼尼普尔山脉,近郊是长 40 英里、宽 20 英里的英帕尔平
原。自英军被赶出缅甸后的两年中,这里已建成一个巨大的基地。总有一天, 盟军将由此基地展开反攻。
平原上,遍布着大型巴沙营房(由竹子和芦苇编成的营棚)、医院、军 械仓库、弹药库、工场以及军事基地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施,四通八达的沥
青公路从基地中间穿过。此外,从 1942 年起就开始从原始丛林中辟建一条 宽阔的汽车公路,把英帕尔和转运军需物资的重要铁路终点站迪马普尔连接
了起来。“在英帕尔,一切井井有条,组织得相当完善,具有供未来反攻部 队使用的基地所应具有的各种条件。”蒙巴顿来东南亚战区上任后,曾视察
过这里并得到了这样的印象。
但是,英帕尔的地形则不像那位绫部中将所声称的那样,这里决不是 打一场防御战的理想地点。因为这个平原完全处于丛林覆盖的陡峭群山的俯
瞰之下,而且那里的防御设施也不尽如意。3 月 5 日,也就是英帕尔战役开 始的前 3 天,集团军军长斯利姆中将写信向蒙巴顿报告说:“我给你写信是
为了更为严重的第 4 军的阵地问题,我们在那里的部署不够理想如果可 能的话,我急于加强那里的阵地。”负责防守英帕尔方面的第 4 军,下辖第
17、第 20、第 23 英印师,军长是斯康斯将军。此时,他们正在英帕尔外围 很远的地方驻扎,当日军进攻已明显地迫在眉睫时,才开始陆续返回英帕尔。
不过,未等他们到齐,战斗已经打响了。
当 3 月 8 日牟田口中将的先头部队渡过亲敦江向英帕尔打来时,蒙巴 顿还正在医院住院。原来在几天以前,蒙巴顿访问史迪威的前线指挥部时自
己驾驶吉普车在一条林间小道行驶。不巧,汽车的前轮压住了一根毛竹,驶 过以后,竹子反弹起来,扎进了他的左眼。蒙巴顿事后说:“当时我不敢相
信我的眼球是否依然在眼眶里。
证实这一点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我发觉它仍然在那里,并为此松了 一口气,但紧接着我发现自己的左眼完全瞎了。我紧急包扎一下以后,又继
续朝前开。”后来,蒙巴顿被送往利多的陆军医院,幸亏那里有一位美国的 眼科专家沙伊上校。他经过诊断后说,蒙巴顿的左眼严重内出血,但只要不
过分劳累,很快就会好的。蒙巴顿双眼都扎上绷带休息了 5 天,但是;来自 英帕尔的消息使他心急如焚。他不顾医生的劝阻,自己离开医院,飞抵卡米
拉的斯利姆指挥部。他知道这样做左眼将有失明的危险,但是,哪怕肯定会 瞎,他也要去前线部署作战。
斯利姆中将见蒙巴顿眼缠着绷带被人牵引着走进自己的指挥部,感动 得不禁紧紧地拥抱住他,然后,立即向他汇报了当前的战事情况。蒙巴顿此
时不能看也不能写,但思路仍十分清晰、敏锐。听了斯利姆的汇报,他思考 良久定下了决心:把在亲敦江以西沿边境进行防御的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
高地上来组织防御。因为他认为,这样一来就会使日军进攻部队远离自己的 后勤基地,敌人不仅要被迫背靠着宽阔的亲敦江作战,而且还得完全依赖很
不安全的丛林运输线。此外,己方的空中优势不仅会保证可能遭包围的一些 部队的补给供应,而且还能阻止日军获得补给品。
由于雨季即将使一些干涸的河床变成汹涌的急流,日军必须在雨季到 来之前迅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否则就不得不面临一场灾难。据战后日本防
卫厅的战史专家称:“这一决策正中日军要害,而牟田口中将恰恰没有看出 这一点。”
蒙巴顿定下决策后,便离开卡米拉返回德里,去制订和协调从若开地 区调动部队增援英帕尔的计划了。
担任主攻英帕尔任务的是日第 15 军的第 33 师团和第 15 师团,师团长 分别是柳田中将和山内中将。
日第 33 师团渡过亲敦江后,师团主力分为左右翼两个突击队。为夹击 歼灭铁定、通赞地区的英印第 17 师;两个突击队在 3 月 15 日到 18
日之间分 别进到通赞东侧及辛格尔地区,这时,拥有汽车千余辆的英印第 17 师,正 遵照后撤的命令,行进在通赞南北一带悬崖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和曼尼普尔河
的深山峡谷之间,被日军追咬住。牟田口中将接到这一情况的报告后,大为 欣快。然而,万没料到,他的部下们这时错误造出:其中之一是,当该师团
右翼突击队插进英印第 17 师的心脏部位的一个要害地点吐特姆(通赞东北 侧)后,发生了错觉,以为对方已向北面逃走,便放弃了吐特姆这个要害而
向东侧的山谷集结。及至发觉错误,为时已晚,该地又被英印部队重新占领 了;另一错误是,左翼突击队在与对手激战时向师团部发电称:“销毁了密
码本、处理好了军旗,以全部牺牲的决心进行战斗。”柳田师团长误以为他 们要全军覆灭,于是命令他们暂时撤退以保存力量,因而等于给英印第 17
师开放了退路,使其带着数百门汽车牵引的大炮向英帕尔方向撤去。尤其是 柳田师团长考虑补给上的问题,没有立即向英帕尔方向紧追逃敌,并且公然
向牟田口提出部队“以立即停止‘乌’号作战,转入防御态势为宜”的建议, 气得牟田口不久便撤掉了他的职务,由以骁勇闻名的田中信男少将接替师团 长职务。
田中信男受命后,立即在英帕尔以南地区展开积极攻势作战,很快打 到了距英帕尔西南约 20 公里的比辛布尔地区。虽然许多联队长、大队长在
战斗中相继战死,师团的战斗力已大为下降,但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南部通道。 从北路进攻英帕尔的日第 15 师团,奉牟田口军司令官的命令,各个联
队一律轻装,“像一团烈火似地穿过群山前进”。他们以惊人的速度穿过丛 林,越过河道,在夺取了英帕尔东北方向的乌科鲁尔以后,于 4 月 8 日占领
了英帕尔至科希马之间的秘宣,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北部通道。 面对日军两个师团已对英帕尔形成南北合围夹击之势,斯利姆中将急
电蒙巴顿调更多的部队前来增援。 实际上蒙巴顿的增援计划早已拟就完毕,但协调和实施起来却不无阻
力。他在若开战役期间,为了空运部队和补给曾动用过向中国运送物资的美 国运输机。但是,这要征得史迪威和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同意。由于这
番手续大费时间,蒙巴顿从德里给伦敦拍了一封电报:“日本取得胜利的危 险和我们击败他们的可能性都比若开战役时大。”他说,如果不遭到反对的 话,他建议自
3 月 18 日起把用于喜马拉雅山运输线上的飞机挪用过来。参 谋长委员会立即作出了反应,要求美国方面予以同意。丘吉尔首相还以私人
名义给罗斯福总统发电,指出“这场战役利害重大,如果取得胜利,将会产 生深远影响”。美国方面同意了英国的请求。蒙巴顿认为他的建议得到同意
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早已命令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到 3 月 9 日,空援已经开 始了,最初有 30 架达科型运输机参加行动。
史迪威反对挪用“驼峰”运输线的飞机,给蒙巴顿添了不少麻烦,说 服他同意颇费了一番口舌。东南亚盟军地面部队总指挥官吉法德上将,也对
增援行动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早在 3 月 5 日,蒙巴顿就曾要求吉法德开始 把救援物资通过陆路运往英帕尔,但是,10 天以后,仍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吉法德对英帕尔的危急程度表示怀疑,受到了蒙巴顿的严厉批评,萨默维尔 在日记中写道:“将军(吉法德)动作迟缓,我想;正是由于最高统帅蒙巴顿
勋爵个人施加压力的结果才使 1 个师的兵力得以及时赶到英帕尔,避免了被 日军歼灭的结局。”后来,蒙巴顿想劝说吉法德以感到疲倦和身体不适等健
康原因退休。“但是,他是一位耿直的老绅士,”蒙巴顿回忆说,“他不同意 任何一种伪装的理由。”结果经白厅同意,蒙巴顿只好以命令的形式解除了
吉法德的职务。
且说牟田口中将的两个师团形成了对英帕尔的南北夹击态势后,5 月上 旬,牟田口决定主攻方向完全集中在第 33 师团一个方面。他从山本支队调
来坦克和重炮联队,又从新编入的第 53 师团调来两个步兵大队增援,并亲 临第 33 师团指挥战斗。日军在这个方向的主要对手是英印第 20 师和第 17
师。
英印第 17 师自甩开日军第 33 师团的围追堵截后,庞大的车队向着英 帕尔前进。
田中信男师团长对该师迅猛追击,但是,每一次接触都被打退。英印
士兵终于在 4 月 5 日进入英帕尔,而在整个行进过程中,他们的补给品完全 是由空投提供的。英印第 20 师也与此前后,成功地从达木和加包山谷的尽
头,边战边撤到英帕尔平原,该师的两个旅驻守在帕莱尔的前面,封锁通往 英帕尔的东南方进路,而第 3 个旅则驻在英帕尔作为预备队。
进攻刚开始,日军就派出重兵向北穿插,占领了一个坐落于伊里尔峡 谷和英帕尔—科希马公路之间丛林密布的突出山头。英印第 5 师赶紧前来助 战。一场从 4
月中旬延续到 5 月初的激烈战斗,就是在这座具有威胁性的突 出阵地上进行的。最后,日军在这座可借以监视整个英帕尔平原的突出山头
的南端被击退了。同时,在帕莱尔公路的入口处,英印第 20 师的官兵也已 占了日军精锐丛林部队的上风;那儿的地势峻岭起伏,深谷交错,浓密的丛
林绿荫层层覆盖。在这一片绵延 25 英里的崎岖地区内,只有英印第 20 师的 两个旅兵力,所以要构成一条连续防线是不可能的。于是,英印军就在这一
带构筑了一系列切断公路入口处的大小通路和帕莱尔公路本身的工事,同时 分兵把守备制高点。在防区内,英印军不断派出战斗巡逻队拦截日军的渗透 部队,因而从
4 月初开始,丛林中就一直未停止过肉搏战。牟田口中将在他 的作战地图上把帕莱尔公路上的谢阿姆山口标为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
口,蒙巴顿也几次电令斯利姆中将转告那里的部队,一定要死死守住。4 月
10 日,日军集中坦克和重炮向山口发起攻击;11 日,英印军被迫退守直接 俯瞰着公路干线的坦努帕尔。尽管他们展开勇猛反击,将日军逐退,然而,
5 天以后,日军调来大量增援部队进行反扑,终于在由缺乏战斗经验的印度 士兵扼守的薄弱环节上打开了缺口。
牟田口意识到这是夺取胜利的好机会,于是逐渐加强攻势。4 月 19 日 夜间,山本支队的所有坦克连续 3 次发动猛攻,但均被粉碎。然而在 22 日,
日军还是终于楔入英印军的阵地。5 月 8 日,日军又多次企图扩大占领帕莱 尔公路入口处周围一带的山地,但都被英印第 17 师的一个旅挡住。然而,
牟田口却认为胜利已经在望,攻进英帕尔已在指顾之间。他又调集了一批增 援部队,企图在坦努帕尔突破防线。经过一连几夜的疯狂进攻,日军取得了
一些胜利,英印军的防线被迫后撤。无可否认,此时日军已接近于突破对方 的防线。但是,12 日在空军的配合下,英印部队在一次反击战中,又收复
了大部分丢失的阵地。随后,蒙巴顿指示斯康斯军长,把第 20 师遭到严重 减员的一些部队撤出战斗,而将该军兵员足额的第 23 师派去接防。危机过
去了,战线又一次稳定下来。
与此同时,沿铁定公路及周围地区和锡尔恰尔一比申普尔小道一带的 战斗也进入了最高潮。日军敢死队在一次夜袭中,成功地炸毁了一座山涧之
上连接小道的吊桥。接着,又以一个旅团的兵力攻打比申普尔。斯康斯军长 不得不把第 17 英印师的部分部队从英帕尔调来。4 月 19 日;这部分增援部
队在千钧一发之际及时到达,在比申普尔西北与敌展开激战,并将其阻击住。
4 月末,日军该旅团又在比申普尔南面展开进攻,并在一些地段取得突 破。进攻中,该旅团投入了全部兵力,动用了全部轻重武器,甚至出动一批
零式战斗机轮番扫射,但是,它们很快被蒙巴顿的空军抑制住。这时,该战 线还破天荒地出现了几起日本士兵过来投诚的事件。他们供认,作战顽强的 日第 33
师团一个前锋联队的 3000 人中,已有 2000 多人伤亡。然而,也有 迹象表明,具有相当规模的日军部队,正向这里赶来增援,英帕尔以南地区
的局势仍不容乐观。
其实,当比申普尔的战斗趋于激化时,日军就从原来进攻科,希马的 部队中调来一些强大的战斗部队。这也正中蒙巴顿的下怀他认为英帕尔战役
主要不应在英帕尔打,那里的地形不利于防御者,而应把日军远远地从离英 帕尔近在咫尺的比辛布尔和帕莱尔逐步向南吸引。在日军沿英帕尔公路南下
途中,他们占领了设在康拉顿比的英第 14 集团军的一个补给站。日军在那 里遭到了拥有坦克支援的第 17 英印师一个旅的攻击。5 月中旬,该旅开始
包围康拉顿比,这时,已经由蒙巴顿从若开地区空运到英帕尔前线的第 5 英 印师前来接替该旅,后者就转而投入比申普尔战斗。第 5 英印师得到第 7 英
印师(该师也从若开地区空运到英帕尔前线)的增援,发起一次坚决有力的 进攻,于 5 月 21 日几乎完整无损地夺回了该补给站。
雨季到来了,飘泼似的阵雨越下越猛,也越来越频繁,地面逐渐变得 泥滑难行。
由于日军几乎没有空投力量,只得靠丛林中的小道进行陆路运送补给, 在盟军空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能从缅甸后方运到前线的物资微乎其微,
日军官兵仅以在当地抢夺来的一些稻谷充饥,而在居民稀少的地区则只能靠 野菜和逮住的野兽填一下肚皮。况且为避免盟军飞机轰炸扫射,在天气晴朗
的时候不仅不能举炊,甚至也不敢晾晒一下衣物。看来,蒙巴顿关于雨季作 战有利于盟军的观点得到了证实。蒙巴顿认为,除非日军能在最后的全面出
击中大获全胜,否则,雨季的阵阵雷鸣就预告了对方的失败。在他看来,这 场挫败了敌人企图的大规模消耗战,已接近尾声。在每条可能前进的道路上,
日军都被挡住了。他的司令部开始制定自己的进攻计划,不但打算解除英帕 尔之围,而且还准备全歼牟田口中将的日本第 15 军。
蒙巴顿受伤的眼睛直到 4 月底才有所好转。这期间,眼伤带来的疼痛 和不便,并且还要时常到难于行动而又充满危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