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巴顿将军传-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国防大臣重要得多,是整个英国军队的真正主宰。
这期间,他还为加强英国与美国之间的防务合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尽管蒙巴顿希望英国的防务能够取得完全独立,但他知道,英国的安全与美 
国和其他欧洲盟友的安全有不解之缘。华盛顿的决策对英国军队产生的影响 不亚于甚至大于白厅的决策。所以,蒙巴顿认为,保持同美国人的紧密联系 
至关重要。他任国防参谋长后,同美国人保持和发展关系不成问题,因为那 里的许多军方领导人是他当年在战争时期的老战友和老朋友。
还是在 1963 年 2 月;当他访问五角大楼时,蒙巴顿吃惊地发现,除了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斯韦尔·泰勒之外,所有美军参谋长们都是他 
的旧交。空军参谋长柯蒂兹·莱·梅和陆军参谋长惠勒将军都曾在东南亚盟 军司令部供过职,海军上将安德森同蒙巴顿相识得更早些。因而他们在交谈 
时,尽管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但都能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蒙巴顿在老朋 友们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很少有顾虑,尽管他的意见有时让对方听起来很 
刺耳。譬如,美国当时正准备军事介入越南,蒙巴顿直言不讳地忠告说:“根 据我在东南亚的经验,除了建立一个真正为人民所接受的民族政府之外, 
靠外力维持统治的任何政权都不会成功。尽管我认为通过建立一个进步的民 族政府,使南越自立于‘竹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污蔑——作者) 
之外非常重要,但我觉得以军事手段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美国后来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证实了蒙巴顿当时的预见。 英国能拥有核潜艇,全靠美国的技术和财政的帮助,而这又是与蒙巴
顿的个人努力分不开的。当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于 1955 年下水时,曾拒绝 包括英国人在内的一切外国人参观。后来,蒙巴顿亲自找到美国海军核项目 
负责人海曼·里科弗上将,请他帮助英国研制自己的核潜艇。由于美国政府 作出了决定,加上“容易感情用事的”里科弗上将看在老朋友的份上,全力 
以赴帮助英国研制核潜艇。对此,蒙巴顿手下的参谋丹尼斯·怀亚特不无夸 张地写道:“里科弗对英国是否能拥有核潜艇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蒙巴顿 
是否能有核潜艇。”
生活在核武器时代,作为军事领导人的蒙巴顿,自然要对它有自己的 看法。他曾参观过美国在范登堡的一个核基地,“我当时根本没有思想准备, 
所以看到大力神式导弹的洞穴时感到非常吃惊。洞穴直径为 40 英尺,深为
165 英尺;足可盛下一幢 20 层的摩天大楼。当上方沉重的洞门打开后,一辆 巨型起重机将大力神导弹吊上来。
整个建筑平均每英寸能抗 100 磅的压力。除非是被核武器直接击中外; 其他任何力量都奈何它不得。”他担心,“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会使人 
类丧失理智。”然而他认为,核武器将存在下去。如果还来得及销毁世界武 库中的核武器,他一定会这样做。然而现在为时已晚,即使核大国们同意销
毁它们现有的核武器,也不能保证它们中间的任何一方或其他某些国家不会 再秘密研制核武器。所以,人类强调的重点不是销毁核武器,而是限制和防 止核扩散。
到了 1964 年下半年,蒙巴顿有了告老还乡的念头。蒙哥马利知道老友 的想法,转告首相说,“迪基不想再干了。”当时,英国首相和国防大臣分别 
是威尔逊、希利。
希利曾就这件事征求过 40 名高级将领的意见,由于蒙巴顿在改组防务 系统中坚持的那个 B 方案损害过他们的利益;他们大多同意蒙巴顿告老还 
乡。但是,威尔逊不同意,他认为蒙巴顿享有的独特地位不能白白浪费掉。 内阁经济事务大臣乔治·布朗也很希望蒙巴顿继续干下去,他威胁那些将领 
们说,如果同意让蒙巴顿退休,那么国防参谋长一职,政府很可能要一位文 职官员接任。然而,蒙巴顿确实有些年迈体衰了,在重要会议上常打瞌睡, 
需要作出紧急决定时,他却要出去散步。
此时已 64 岁的蒙巴顿,自己也感到力不从心了。不过,像他那样的工 作和生活方式,即使比他年轻许多的人,也会被搞得精疲力竭的。以 1965 年 2 月 
1 日至 5 日的日程为例:他于 2 月 1 日上午 9 点 10 分离开住所,10 点 30 分到达办公室。到次日凌晨 1 点 30 
分,除了吃饭之外,他一直都在工 作。凌晨 3 点 30 分,他又得开始工作,一直到早晨 5 点。休息到 9 点 30 分 
时又爬起来工作。晚饭在家吃,然后一直工作到夜间 11 点 30 分。第 3 天, 他 5 点 45 
分开始工作。当晚有正式宴会,宴会后,他一直工作到凌晨 3 点。
2 月 4 日,一位海军上将 9 点来和他一起吃工作餐。中午休息片刻,然 后又一直工作到凌晨 3 点。5 日上午 8 点 30 分至晚上 7 
点,除吃点儿东西 外一直没有离开过办公室。甚至在节假日,他平均每天也要花五六个小时批 
阅文件。长期紧张的工作,使蒙巴顿患了失眠症,他曾写道:“总是睡了不 到两个钟头就醒了。”他确实太累,身体被搞垮,有点儿干得厌烦了。
6 月底,蒙巴顿的退休申请获得了批准。30 日,他在王宫侍从的引导 下正式谒见他的侄媳——伊丽莎白女王陛下。当他来到白金汉宫的会见厅 
时,受到了女王的欢迎,女王说有件东西要赠送给他。蒙巴顿后来回忆说,
“接着,她(女王)递给我一枚功勋章。她这样做实在妙极了。只有 24 人曾得到了这种勋章,它往往只授予托马斯·哈迪那样的伟大作家和拉迪亚 
德·基普林那样的诗人以及拉瑟福那样的科学家。据我所知,我是历史 上得到这种勋章的第 7 位水兵。”
次日,蒙巴顿就要最终告别 49 年的戎马生涯离开国防部了。消息不胫 而走,许多记者和一些好奇的过路人,都纷纷前来围在国防部大门口,蒙巴 
顿下楼时从窗子里看到了外面的情景,高兴地说:“嗬!门口还有这么多人, 真令人满意。”
从他 1916 年由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毕业,成为一名正式军官算起, 至今已将近半个世纪了。他要回到亡妻留下的遗产——埃德维娜祖上建造的 
布罗德兰兹庄园,度过他的晚年。正是:戎马倥偬五十载,退役归家理应该。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第二十二章 桑榆晚景


庄园老翁无空闲,余热发挥不避嫌; 忙忙碌碌度晚景,惨遭毒手方歇鞍。 布罗德兰兹庄园在汉普郡,它是埃德维娜的外祖父凯赛尔爵士生前建
造的几座庄园之一。凯赛尔爵士去世后,这个庄园归到了埃德维娜的名下, 而埃德维娜病故后,庄园自然就由蒙巴顿来继承了。
庄园里的几幢房子造得十分宏大壮丽,但又有些阴森可怖。女儿们起 初不愿意老父亲去住,说那里有一股邪气,怕蒙巴顿也遭到什么突然性灾难。 
老军人出身的蒙巴顿,对此却满不在乎,坚持搬进去住。
蒙巴顿从 13 岁入奥斯本海军学校起,50 多年来一直过着一种严格的有 规律的生活。对于习惯于这种生活的人来说,退休是可怕的。退休初期,由 
于心理上还没有完全做好退休的准备,蒙巴顿显得有些无所事从,不知该干 点儿什么好:他不再以读书为乐事;除了自己涂抹的水彩画,谁的作品也很 
少欣赏;除了几支舞曲,很少听音乐;英国绅士们传统的追求与爱好,他也 不再感兴趣。他不去栽花种草,对赛马也厌倦了,钓鱼也失去了耐心。虽说 
对马球运动仍有浓厚的兴趣,但他的体力又不允许了。他认为,这就是退休 生活。
女儿们觉得老父亲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赶紧来规劝他重新找回生活 的乐趣。
蒙巴顿是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特别是他觉得这个意见有道理时。于 是,生活在布罗德兰兹庄园附近的农夫们开始看到蒙巴顿——一个经常穿着 
古怪的服装、骑着装饰漂亮的战马的人,每天都缓行于乡间小路上。
他还想使庄园变成一个经济基地,因为他现在感到有点儿缺钱用了。 当然,蒙巴顿不愁吃穿,生活仍是阔绰的。与一般人相比,他的“缺钱用” 
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比如,他曾对是否花 1 万英镑买一幅上个世纪的油画感 到犹豫;对该不该花 3 万英镑重新铺设庄园南道,一时拿不定主意。为了使 
偌大的庄园成为他的资财宝库,蒙巴顿建立了一个委员会来帮助他进行管 理。他在日记里说:“虽然我的召开庄园委员会的建议一开始不大受欢迎, 
但是我想现在每个人都会同意这是管理这个大庄园的最好的办法。”他还发 挥了特别喜欢制订计划和方案的专长,从买卖一座农场到装修一间厕所,无 
不像准备打仗那样,事先鼓捣出一套方案来。不过,这倒确使庄园经济兴旺 起来,其中,它的成功除了委员会之外,更多的还有其女婚约翰·布拉伯恩 
的一份功劳。蒙巴顿对农牧业一窍不通,如果不是女王告诉,他甚至不知道 奶牛是先产小牛,后下奶。但他的无知丝毫不妨碍他在整体规划方面发表高 
见,而且往往还确有奇效。
然而,外面的世界不允许他沉溺于自己的庄园事业,雪片似的信件和 各种各样的邀请向他袭来了。一位政府高级官员想让他出来担负一件新任 
务,蒙巴顿写信告诉他:“我想你并没有料想到我现在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 活吧?我有 4 位每天高度紧张工作的雇员。我经常一天写 30、40 甚至 50 封 
信,每周被请去做 3 次、4 次甚至 5 次讲演。”邮袋里还常装着一些精神不 正常的人的来信,这些人刁难每一位有名望的人。
对付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因此蒙巴顿还总得亲笔回一封信不可。 蒙巴顿退休以后,英国政府觉得不能让他白领一笔优厚的养老金,要
利用他极高的声望和遍布世界各地的熟人好友关系,使他成为国家的一位不 可多得的解决麻烦问题的专家和非官方使者。因而,他被频频叫出布罗德兰 
兹庄园,以“私人”身份去扩大英国的影响。
1966 年 1 月,女王要蒙巴顿去参加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的葬礼。葬礼期 间,他与很快要成为新总理的英迪拉·甘地举行了长时期的会谈;还与苏联 
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进行了长时间的会晤。他后来回忆与苏联领导人的交谈 时说:“我告诉他我祖上许多亲戚曾嫁给俄国皇帝。他说显然我们家族有着 
悠久的不劳而获的历史,而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彼得堡最普通的劳动者。我说 你作为劳动者的后代是多么幸运啊,现在可以轻松地工作,而对我来说开始 
学着去工作是多么困难啊!这些玩笑太过分了,逗得他们不时大笑起来。”
从 1965 年退休到 1979 年遇害身亡,14 年里他总共访问了 36 个国家。 
不论走到哪里,蒙巴顿总是准备着手解决那里各种奇特的纠纷。在马来西亚, 他得知一位在该地区的英联邦军队的澳大利亚少将没能抓住一次与总理拉扎 
克会晤的机会而遗憾。
蒙巴顿立即给他的老朋友拉扎克打电话,告诉他这位澳大利亚“小青 年”是如何招人喜欢。拉扎克为难了,看在蒙巴顿的面子上不得不同意。于 是,双方举行了会晤。
1973 年 9 月,蒙巴顿的姐夫、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去世了。蒙巴顿代表 英国女王参加了古斯塔夫的葬礼,之后,又协助死者的孙子卡尔·古斯塔夫 
登上了王位。由于卡尔还未成婚,他又设法拉来一位罗马尼亚退位国王的公 主介绍给卡尔。然而,卡尔没接受他这番好意,要了一位漂亮的德国平民女 
子西尔维亚·索莫拉丝为王后。
在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已经选定了蒙巴顿的一个外甥——年轻的王 子胡安·卡洛斯作为西班牙国王和他的继承人。但是,王子的父亲唐·胡安 
认为没有理由把他甩在一边,国王应先由他来做。蒙巴顿又出面了。他先对 姐夫唐·胡安作了番说服工作,然后又敦促外甥在即位时给自己的父亲颁发 
一份合法的退位证书,以安慰父亲。由于父子俩一条心,没有起内讧,使佛 朗哥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让卡洛斯王子顺利当上了西班牙国王。
历史上欧洲各王室之间通过联姻,形成了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成员网, 外界人一般很难弄清楚它。而蒙巴顿有整理档案的癖好,像他的先辈一样, 
他把每一张与家族相关的纸片都保存起来。结果,他成了鉴别那些被革命推 翻了的欧洲王室后裔们真伪的权威。譬如,他对一个自称是阿纳斯塔西娅并 
要求王室身分的人持否定态度;对外界关于安娜·安德森是他的侄女和俄国 十月革命中幸存下的沙皇公主的传闻,他认为是一场骗局。他几次从布罗德 
兰兹庄园里跑到法庭上,与自称是俄国公主的女人当庭辩论:“我丝毫不怀 疑,这个女人不是我的侄女,她和我们骨肉们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为了欧 
洲王室的荣誉,他写信要求英国广播电台不要跟着传播谣言,他认为某些记 者和作家只不过是想借编造有关王室家族的书信、札记、文章和戏剧等赚点 钱而已。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退休也不意味着他与毕生为之奋斗的海军事业 的诀别,蒙巴顿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海军事务。围绕航空母舰的作用问题当 
时军界内部进行了多年的争论,由于他不再担任国防参谋长这一职务,使他 更有精力以超脱的地位参加这种争论。早在退休初期的 1966 年,蒙巴顿就 
反对削减航空母舰,做为英国上议院的当然议员,他在那里的首次演讲,就
以航空母舰对保卫英国东苏伊士政策的重大作用为主题。演讲前,有人竭力 劝阻他放弃演讲,因为大选在即,而这个问题是竞选中的一部分,现在谈论 
此事将会卷入党派之间的政治纠纷中去。他不听,还是照讲不误。
1969 年,令他恼火的事情又发生了。政府在垂直起飞的“鹞式”飞机 还没有研制出来之前,就决定让“鹰”号和“方舟”号两艘航空母舰退出现 
役。蒙巴顿选择了一次文学午餐会的时机对该计划进行抨击。他要求这两艘 航空母舰不但不能退出现役,还要拨款 6000 万英镑进行现代化改装。1970 年 
6 月,希思在大选中获胜,新政府决定不废弃这两艘航空母舰,甚至还同 意拨 6600 万英镑改装它们。蒙巴顿很高兴,他从布罗德兰兹庄园里采摘一 
篮鲜花并附上一封信称颂希思:“你干得真不错!我非常高兴证明自己是正 确的,因为我是坚信你能取胜的人之一。我盼望保守党取胜的最大目的是改 
变在过去几年内搞得越来越糟的防御策略。”
做为军人和王室成员,蒙巴顿要在英国两大政党——工党和保守党之 间保持中立,但他内心是倾向于保守党的。蒙哥马利晚年加入保守党时,曾 
也想拉他一起参加,被他拒绝了。因为蒙哥马利退役后就是一介平民,而蒙 巴顿则还要受王室成员身份的约束。
在布罗德兰兹庄园里,他还频频向在任的海军首脑写信,把自认为“纯 粹的天才”的亲信们一个个推荐到海军的各重要岗位,惹起过人家的反感。 
不过,他惹过的最大一次麻烦是在 1968 年,蒙巴顿被英国舆论认为,他要 在伦敦发动一次军事政变。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这年 5 月,蒙巴顿在新闻界的一位密友休·卡德利普来布罗德兰兹庄 园做客,客人谈起了民族道德日益沦丧的问题,于是俩人试图找到一位有雄 
心和热情的人来重振国家的精神。蒙巴顿认为前社会事务大臣巴巴拉·卡斯 尔是这样的人物。不久,卡德利普又把国际出版公司的主席塞西尔·金,以 
及索利·朱克曼也拉到庄园来,一起讨论如何“振兴国家精神”的问题。据 说讨论时,金首先站起来严厉抨击工党政府的昏庸愚蠢,为工党勾勒出一幅 
难堪的画面:分崩离析的政权、大街上的流血和罢工闹事等。接着,金问蒙 巴顿是否愿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出面做全国政府的头面人物。蒙巴顿转身问朱 
克曼。朱克曼说:“这是一种谋反行为。我是一名社会公仆,决不干这种事 情。你也不能干,迪基!”之后,朱克曼离开了庄园,几分钟以后,金和卡 
德利普也带着蒙巴顿彬彬有礼而又坚决的拒绝而离去了。
可是后来金说,讨论是在蒙巴顿的要求下举行的,而且当他提出“某 种有名望的人”需要出来领导全国联合政府的时候,蒙巴顿没有表现出对此 不感兴趣的意思。
朱克曼也说:“事实上,迪基确实对年让他做个‘政府’首脑的建议颇 感兴趣。如果我当时不在场,迪基也许真要有所表示。”
这件事被捅出去后,一时间舆论界纷纷传言,退役的海军元帅要发动 一场军事政变。威尔逊首相的政治秘书福尔肯德夫人,在接受《星期日日报》 
的采访中,认为蒙巴顿伯爵是一项企图推翻政府的军事政变计划的主谋,还 煞有介事地描绘说:“蒙巴顿在他庄园里的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幅地图,上面 
显示着应该怎样行动。”而这些话被记者登在报纸上时更甚了一步,说那次 庄园会晤已经讨论到如何进行军事行动,甚至地图上都已标明在哪里架设机 关枪。
幸亏威尔逊首相认为蒙巴顿没有那种狂妄的野心,至少他认为随便闲
聊与真正的阴谋夺权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次风波暂时被平息了,但是它使 公众中那些爱打探耸人听闻消息的人,有了这么个模糊的印象:即无风不起 
浪,至少蒙巴顿表现得不够慎重。
蒙巴顿退休后的另一件大事是,给自己立传。他对自己的文笔没有信 心,又不想马马乎乎地对待这件事情,于是总想我个专门的传记作家为他提 刀代笔。
早在 40 年代,就有许多传记作者找蒙巴顿,请求为他立传。那时,他 选中了英国有名的作家福雷斯特。蒙巴顿写信对他说。“如果要写我的传记, 
我觉得我最乐意请你来写,因为你比我认识的其他作者更能捕捉到大海的灵 魂。”不幸的是在蒙巴顿退休的第二年,给他立传的福雷斯特就先走进了天 
堂。蒙巴顿得再找一位作家为他写传。其实,他更愿意在他死后,再由人家 来写。一则可以写出他完整的一生,二则他还活着,就得给执笔人做没完没 
了的介绍和解释,而且又得要人家相信,又得叙述得体。而实际上这种解释 将不免夹杂着某种程度的自吹自擂。这样就会遭到人们的非议,说他过分强 
调个人的功苦。结果,在他生前,蒙巴顿个人的传记迟迟没有写出来。
但是,这并不说明蒙巴顿不愿意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下一幅叱咤风云的 肖像画。
他非常欣赏一本名为《黑夜中的自由之光》的书,这本书虽不是他的 单独传记,但书的作者是以“他在印度的成功”为轴线来写的。他花钱从该 
书作者拉里·柯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里那里买了好多捆,赠送给所有的 亲朋好友,甚至还送给女王一阅。他对亲朋们称:“这本书史卖准备无误, 
每读起它,便把我带回了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年代。这本书在美国、法国、西 班牙、意大利畅销了 50 多万册,而在英国却没什么人买,好像这里的人们 
对我在印度的成就根本不理会。”
与文字书籍相比,蒙巴顿更愿意通过银幕来展现自己过去的成绩。他 一直喜欢看电影,并且在 20 多岁时就参加拍摄过英国第一部军事教育片, 
他认为把自己拍进电影里,影响的范围会更大,许多人不见得爱看书,但肯 定会愿意舒舒服服地坐在影院里看电影。他退休后不久,著名导演兼制片人 
约翰·布拉伯思就找到了布罗德兰兹庄园,请他参加一部有关他生平的系列 片拍摄工作。这正中他的心意,立即表示赞成。不过他提出要求说,他不仅 
要在系列片里自扮自演蒙巴顿,而且还要参加系列片的导演工作,以免被别 人捉弄。布拉伯思为难了一阵子,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自己演自己,这在当时还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并非专业演员出身的蒙 巴顿,自然有时显得很蹩脚,吃了些苦头。在马尔他,有一段戏是反映蒙巴 
顿在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部工作时情形的,其中一个镜头拍了 17 遍,最后 导演才通过。在冷嗖嗖的海风中,被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的蒙巴顿却不感到受 
苦,为了使自己的银幕形象更完满,他对现场围观的人们说:“我听说就是 超级影星,这种情况也会有的。”
由于拍摄的需要,蒙巴顿跟着剧组几乎跑遍了他工作过的所有地方。 在那里,他见到了数不清的旧交故友。他重新踏上当年战斗过的土地,仿佛 
过去权倾一时的好时光又都回来了。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当片子拍好后, 代表英国政府负责审片工作的伯克·特伦德不仅要求审看电影,还要审阅每 
一集的剧本。蒙巴顿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他拒绝说:“我相信你会 同意这一点,一位前最高司令、总督、第一海务大臣和国防参谋长,是必须
被允许自己决定自己的问题、自己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