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即将到来的伊朗战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操纵了联合国,联合国成为他们的工具,用之则取,不用则弃。伊拉克战争,就是美英抛开联合国而实施的非法战争。
既然联合国不能可靠地保障国家安全,那么包括地区性强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只有求助于边缘性全球国家、全球性国家的庇护。在文化、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层面,国家之间总会产生种种矛盾,如果发展中国家与边缘性全球国家、全球性国家有严重分歧,甚至到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地步,那么除非屈服,它的安全就只有靠自己了。
冷静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有着辉煌文明的伊朗,既是勇敢的民族,也是善于思考的民族。当伊朗人冷静审视一下自身的能力,无疑会发现,自己在综合国力方面远逊于美国,如果发展常规军事力量,就是再过100年,花费数万亿美元,国家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当美伊矛盾激化时,被动挨打仍然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信息时代,人类的战争已经成为快餐式战争。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群蓬勃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人类战争形态发生革命,逐渐从机械化战争时代,过渡到信息化战争时代。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在武器装备上与发展中国家产生“代差”,甚至是“时代差”。由于信息化武器装备可以极大缩短发现──摧毁目标的周期,人类战争进程开始急剧缩短。
从此,人类真正步入“闪电战”时代,即使考虑到地理、天候上的不利因素,或者国际政治上的干扰因素,战争进程也将缩短到3个月之内。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20天;第五次中东战争,4天;英阿马岛战争,74天;海湾战争,43天;科索沃战争,78天;阿富汗战争,美国未遭遇到强烈的军事反抗;伊拉克战争,25天。两伊战争,虽然打了8年,但那是两个工业国家之间的战争,不能代表时代的发展潮流。也许,两伊战争将是人类最后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可以大胆断言,基于战争进程的加速性,即便是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组成的联军作战,不管是常规战争还是核战争,都不要期望战争会持续6个月。
面对强者的信息化战争,弱者何以保护自己,国际政治的现实给了伊朗答案。
当今世界,敢和美国“叫板”的国家,据小布什总统和赖斯国务卿统计,有伊拉克、伊朗、朝鲜、古巴、缅甸、白俄罗斯、津巴布韦7个国家。其中,斗得最狠的是伊拉克、伊朗、朝鲜,小布什称之为“邪恶轴心国”。用常规武器和美国斗,结果伊拉克被打垮了,所谓三大“邪恶轴心国”,伊拉克已经不在其中。朝鲜,是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共产主义国家,但美国一直都没有敢动。其中原因,并不是因为朝鲜邻近中国、俄罗斯而获得的地缘政治优势,而是主要考虑到朝鲜的核武器因素。在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方面,朝鲜比伊拉克弱很多,然而朝鲜却因为拥用核武器,以韩国为人质,使美国投鼠忌器,轻易不敢对之动武,从而保住了政权。相反,2011年9月,主动弃核,并且一度和美国交好的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北约推翻了。
萨达姆、卡扎菲政权的覆灭与朝鲜政权的存活,给伊朗上了生动一课。上个世纪30年代,蒋介石对红军展开疯狂的“围剿”,“左”倾主义者采取与敌人拼消耗的打法,毛泽东坚决反对,形象地斥之为“乞丐和龙王比宝”。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与美国较劲,都不应该打堂堂正正的正规战,否则就是“乞丐和龙王比宝”的愚蠢行为。朝鲜人抱着玉石俱碎的决心,用核武器来维护国家生存的做法,不啻于穷国、弱国对付美国的一种非常规战法。作为“穷人的武器”、“弱者的武器”,核武器为伊朗提供了一种别样的选择。
核武器不仅是“穷人的武器”、“弱者的武器”,而且还是一种高时效比的武器。当今时代,经济科技突飞猛进,对于一个中等国家,制造几枚核弹并不是一件难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等国家,出于政治原因,虽然自己不承认或者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但已经是事实上的有核国家了。如果伊朗决心制造核武器,在国际社会没有阻挠的情况下,肯定不要多长时间,就能制造出几枚核弹,从而为其国家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不肯定的是,伊朗是否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伊朗人民的精神导师霍梅尼曾经说过:“在实现*革命的伟大事业中,不需要依靠原子弹,而是依靠《古兰经》。”
二、模范所需
在世界*国家中,伊朗不是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也不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领土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有270万平方公里,伊朗只排名第六位;人口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有亿人,伊朗与埃及相近,只排名在第五或者第六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巴基斯坦,伊朗顶多算是“核门槛”国家。然而,在*国家中,伊朗却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或者说,至少与巴基斯坦平起平坐,两国可以并称为*“双雄”。
伊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建设美好家园的雄心壮志,巴基斯坦除了人口多和拥有核武器之外,看起来一无所有,与它并称*“双雄”,伊朗民族心中或许隐隐有不快的感觉。高傲的波斯人,志存高远,也许它的国家战略就是要在中东地区说一不二,做世界*国家的领袖和模范,自豪地与盎格鲁─撒克逊人、中国人、俄罗斯人并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模范不仅需要文化上的力量,更需要物质的力量,不仅经济上要富,更要军事上强。否则,谁会理会承认呢?
无论是巴列维王朝还是任何时期,在伊朗人的潜意识里,总认为自己是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强者,至少在中东地区内,不会有人敢于对其指手划脚,但没有想到的是,*革命成功刚刚一年多,1980年9月,伊朗就遭到了邻国伊拉克的入侵。这对于狂热而高傲的宗教毛拉们来说,不啻于奇耻大辱,连一个小小的伊拉克都敢对其动武,还有谁会在乎*政权呢?在霍梅尼的领导下,伊朗展开反击,试图不仅将战争推到伊拉克国土上,还要推翻萨达姆政权。然而,在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支持下,霍梅尼最终未能实现他的梦想,两伊战争最终以平局收场。
据美国议会调查局报告,自冷战结束以来,沙特*是购买美国武器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第一大军火客户。在沙特*的武器库里,除了核武器以外,几乎拥有美国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阿联酋、科威特以及战后的伊拉克等*国家也不甘落后,购买了大量美国高技术武器装备。*国家20年来,持之以恒地大手笔购买先进武器装备,难道是想联手进攻以色列吗?当然不是。当前,除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外,已经没有*国家与以色列有领土纠纷了。进入新千年,*国家之间兄弟般的战斗情谊早已淡漠,大家都想过舒心日子,没有人再愿意为巴勒斯坦人去战斗了,即便想联手进攻以色列,在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面前,想必也已经胆战心惊了。
两伊战争中,*国家向伊拉克兄弟伸出了友谊之手,为之提供了巨额金钱和大量武器。这种景象深深刺痛了伊朗,虽说都是*国家,但俗话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国家之间的感情说到底还是血浓于水。国际政治的现实使伊朗清醒地认识到,*国家购买的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并不是用来对付宿敌以色列的,而是准备对付伊朗随时可能的军事侵略的。伊朗要做中东地区有声有色的大国,光靠经济发展是不够的,每一个海湾*国家都富得流油,人均GDP是伊朗很难赶上的;靠宣扬自己政教合一神权制度的优越性也不行,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乐于接受这样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海湾*国家大多是君主制,属于*教逊尼派,对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相当厌恶。伊朗要想成为中东地区的“老大”,除了领土大、人口多、经济发达之外,还必须要有强大的震慑性军事力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巴列维到霍梅尼一生追求的使伊朗成为世界强盛国家的夙愿。
艾森豪威尔主政时期,美国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依仗其核武器优势,挥舞核大棒,玩弄战争边缘政策,威胁苏联以及世界各地的革命运动。然而,随着苏联导弹核武器数量的剧增,美苏核僵局逐渐形成,这就动摇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基础;同期,亚非拉革命运动又继续蓬勃发展;两者结合,使美国陷入既不敢动用核武器,又无力打有限战争的窘境。肯尼迪上台后,采纳了麦克斯威尔·泰勒上将提出的“灵活反应战略”,使美国能够以不同方式应付不同的威胁,既能打核战争,也能打有限战争和特种战争。在中东地区,伊朗的战略选择应当与此类似,既要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以应付小仗,也要发展核武器,以威慑*国家,并对付可能引发的西方军事干涉。
据亨廷顿教授《文明的冲突》一书所言,当今世界至少有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文明、西方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六种。在笔者看来,真正算得上文明的只有四种: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文明、西方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看日本人的电视电影,还是读日本人的书,我都没有生份的感觉,感觉日本人就像是古代的中国人。估计西方国家看拉丁美洲也有和我类似的感觉。
当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8个,英、法、美、中、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半遮半掩的朝鲜很可能也有核武器。8个核武器国家中,有5个属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文明,各有1个。*文明中,巴基斯坦是代表。也许这很让伊朗不爽,伊朗在骨子里不大看得起陷入动荡甚至可能分裂的巴基斯坦。伊朗政府和民众都认为,*世界的带头人应当是伊朗,而不是巴基斯坦。
在*神权统治者的头脑中,伊朗有一幅美好的国家发展景象: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在*国家中独一无二;经济科技发达富裕,在*国家中名列前茅;政治体制先进别致,在*国家中别具魅力;军事力量核常兼备,在*国家中首屈一指。神权统治者沉浸在这幅景象之中,认为国家发展如斯,必将成为*世界的模范和效法对象,即使不主动输出*革命,*革命也必将在*世界绽放光芒。
三、民众所逼
历史充满讽刺意味,伊朗核问题的始作俑者正是美国人自己。巴列维统治时期,实行亲美政策,在其强烈要求下,从1957年开始,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开始向伊朗提供核技术。70年代,巴列维扬言,要将伊朗发展成为仅次于美、苏、英、法的世界第五军事强国,为配合其军事强国计划,巴列维要求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用15年的时间为伊朗建设20座核反应堆。然而,一座核反应堆都尚未建成,巴列维王朝便在*革命的风暴中垮掉。1980年4月,美伊断交后,美国对伊朗的核态度便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支持伊朗建设核反应堆到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美国的理由是,伊朗石油资源丰富,不需要建造核反应堆来发电。
当民众与政府对立的时候,民众倾向于反对政府所做的一切。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以及其他政策,好大喜功,脱离实际,搞得伊朗天怨人怒,致使反国王运动如火如荼,而一贯支持巴列维王朝的美国,则成为伊朗民众最为痛恨的对象,即使卡特政府无耻地做出抛弃巴列维国王的举动,企图讨好霍梅尼,也未能平息伊朗民众的怒气。伊朗人对美国的痛恨,已经积累了30年,几乎变得根深蒂固,岂能一夜之间就能消除?任何国家民众对美国的这种痛恨,美国都以一贯之地坦然面对,厚颜地称之为狭隘的“民族主义”。
长期以来,美国人以自身的价值观度量伊朗民众,以牺牲伊朗的国家利益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终于“培育”出伊朗民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对待核问题上,伊朗民众就表现出这种民族主义态度: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坚决支持伊朗政府,坚决捍卫伊朗合法利用核能的权利。
唐太宗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族主义就像水一样,如果政府调控得当,它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政府工作的有力助手;如果政府调控失当,民族主义就会变得狭隘自私,使整个国家缺乏大局意识。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横行的国家,政府已经不再是民众的带头人,反而被民众所挟持,在利益集团的操纵下,政府往往不能从战略上思考问题,经常会做出不符合国家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错误决策,从而误国误民。
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由于国际环境恶劣,国内经济建设一塌糊涂,中国内外交困,于是中国政府做出重大让步,充满诚意地期望与印度政府达成边界协议,但印度尼赫鲁政府,无法控制由他一手掀起的民族主义浪潮,致使中印两国最终可悲地发生战争,结果印军一败涂地,尼赫鲁气病而死。伊朗核计划也是如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受制于伊朗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一经启动便不会停止,初始动力来自巴列维的大国之梦,后续动力则主要来自于伊朗政府有意无意掀起的民族主义浪潮,如果伊朗统治阶层不能有效控制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甚至故意利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捞取政治好处,那么未来伊朗可能会面临与印度相似的结局。
民族主义内涵混乱,既包含有爱国主义的成分,也包含有狭隘的民族本位思想,令每一个政府既爱又厌。规范民族主义,使之理性化,对于任何政府而言,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民族主义永远不会消失,但有智慧的政府会尝试控制它,力求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危害降低到最小。一个能控制民族主义的政府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政府在人民心目中,威信很高,人民相信政府;二是具有“强政府”的特点,政府可以控制各个利益集团,从全民族的整体、长远利益考虑问题;三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存在剧烈的派别之争。
就伊朗而言,控制民族主义情绪并非易事,虽然神权统治得到广大伊朗民众的支持拥护,政府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但伊朗统治阶级内部,却向来存在着“务实派”和“保守派”之争,双方经常由于政见不和,使国内出现政治不稳定的状况。在核问题上,这种*,必定存在着利用民族主义情绪的可能,最终将导致两派争相利用民族主义,以表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无论哪一个派上台,核计划都不能终止,对西方国家都不能妥协,对核试验都不能犹豫不决,否则就可能被另一派所利用,从而失去民众的支持,使政府面临丧失民心甚至垮台的危险。如果未来伊朗民族主义浪潮高涨,迫使政府无法根据国际战略环境调整核策略,那么伊朗的核计划将面临重大危险。
第二节 核之霸者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核物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精英科学家们聚集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当时,科学家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含义,但大家都认为,把这恐怖的能量以炸弹的方式释放出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9年1月17日,柏林《自然科学》杂志刊登了哈恩、斯特拉斯曼合著的论文──《论铀在中子轰击下的效应》,这时科学家们才意识到,历史从此改变了,一种难以想像其威力的炸弹将横空出世,而且最有可能首先出现在德国。幸运的是,由于希特勒实行法西斯政策,大批科学家逃离德国,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从而削弱了德国制造这种超级武器的能力。这些科学家到了美国后,忧心忡忡,他们拉上爱因斯坦,让其在一份呈送给罗斯福总统的描述原子弹巨大威力的文件上签名,当看到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的签名后,智慧的罗斯福总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美国开始与德国展开一场制造核武器的“赛跑”。由于杰出科学家的流失,尽管德国人费尽心力,却始终无法研制出核武器,历史幸运地把核武器交给了美国──当时的正义之师。
在日本人罪有应得地尝鲜之后,核武器的正义使命在美国人手中基本完结,美国人开始积极利用核武器巩固霸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支撑美国霸权的是核武器、航空母舰和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支撑美国霸权的是核武器、航空母舰;即使以后美国没有航空母舰,但只要有强大的核武器在,美国的霸权就会持续。总之,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核武器始终是美国人最忠实的伙伴。
一、凭核称霸
毛泽东说:“美国对中国的侵略时间最长、手段最狡猾、最注重精神侵略、最善于粉饰自己。”他老人家一针见血,指出了美国侵略和干涉别国内政最本质的特征。在国际政治丛林中,美国既像一只狮子,更像一只狐狸,它有着狮子的凶狠,更有着狐狸的狡猾,最善于以诡计获取利益,而不是单纯地凭借武力。正如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所说:“温言在口,大棒在手。”
“胡萝卜”和“大棒”作为两种基本政策工具,一直被美国精心地衡量使用。“胡萝卜”通常包括文化交流、经济援助和军事技术转让等等,“大棒”通常包括军事演习、军事威慑和军事打击。在参加社交活动时,美国人喜欢喝鸡尾酒,在国际*中,美国人喜欢“胡萝卜”和“大棒”并用,并且视对手实力大小,决定“胡萝卜”和“大棒”的使用比例。从美国干涉史看,美国“大棒”所占的比例并不比“胡萝卜”少,而且在美国的“大棒”中,绝对不会少了“核大棒”。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有所淡漠,忘记了祖国尚未统一,忘记了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还占领着我国的领土,忘记了美国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天天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的小调,表露出一副小富即安的中国传统仕族、市民和农民的丑恶嘴脸。反观美国,尽管自建国以来,国势始终蒸蒸日上,但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建国初期追赶欧洲发达国家时,忧患意识很强,与欧洲发达国家并肩前行时,忧患意识很强,后来成为世界霸主时,忧患意识仍然很强。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美国也有三宝:一是务实精神,二是创新精神,三是忧患意识,因此能成为世界霸主。
美国在奋进的同时,不忘回头看看身后追赶的国家。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对中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始终充满着戒心。尽管美国不断对中俄两国使用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政治协商、军事互信等“胡萝卜”手段,企图以“体面”的方式削弱中俄,但美国始终没有忘记它的“核大棒”。在以“星球大战”计划从外部拖垮苏联之后,在核武器质量甚至数量方面,美国逐渐拉大了它与中国、俄罗斯两国的差距。
美国把尚处于恢复元气状态的俄罗斯,作为次要战略方向,以施加经济和高技术战力压迫为主,以“核大棒”为辅;把朝气蓬勃急速追赶的中国,作为主要战略方向,施加“核大棒”、经济、高技术战力三重压迫,企图把中国这个第二位的追赶者,借机敲打一下,甚至摧毁中国,永远遏制中国崛起。以台湾问题为引子,以“核大棒”为盾牌,以经济压迫为主,以高技术战争为辅,彻底制服中国,使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成为美国霸权的障碍,这难道不是美国对付中国很明显的战略计划吗?
在美国“核大棒”的压力之下,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有核国家,显然缺乏与之全面抗衡的能力。科索沃战争期间,在美国威胁利诱之下,俄罗斯早早退却了,不敢成为美国发动战争的绊脚石。在被导弹攻击了大使馆之后,中国嘴巴死硬头脑后悔,也开始闭门思过,温习*“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28字箴言,多极化论调为之顿时收敛。2002年1月8日,五角大楼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核态势回顾报告》的绝密文件,称必要时将对中国、俄罗斯、伊拉克、伊朗、朝鲜、利比亚和叙利亚实施核打击。这时,全世界才感到霸主的凛凛杀气,才感到美国的核弹头可不是闹着玩的,心中顿时为之一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世界重新回归现实,大家的共识是:这个地球,还是美国说的算!
难道美国就不怕与中国、俄罗斯发生核大战吗?冷战期间,美苏军备竞赛,有人计算,世界核武器的当量足够毁灭地球N次。“罗马俱乐部”预言,核大战后,人类即使一时没有被毁灭,也终会因“核冬天”而灭绝。一些政治家、战略家从核武器的巨大毁灭效应出发,认为对于有核国家来说,核武器并不需要很多,只要拥有二次打击能力,即使几颗也会使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难以承受损失。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