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希伯来民族简史-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开封的犹太人来自印度,大概是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离开巴勒斯坦进入印度孟买区域,定居一千一百多年后,于中国北宋年间(公元960~1126)由海路到达中国,以后定居于当时的都城开封。犹太人总数约二、三百家,后来逐渐与汉人同化,至今仅有若干会堂遗址的碑刻存留下来。
犹太人流散于世界各国,到公元六世纪后,由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歧异,更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客居异国的犹太人逐渐不受欢迎。歧视、奴役,进而迫害残杀的事件不断发生。公元700年以后,西班牙首先宣布奴役犹太人,法国也发生火烧犹太人的事件。1026年,英国开始赶逐犹太人出境,英王狮心理查(Richard Lion…Heart ll57~1199)举行加冕礼时,犹太人被大批屠杀。据说有一千五百狂热的犹太人在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之后,纵火自焚,被集体埋于约克城的宫庭附近。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犹太人已成为十字军残杀的对象。1291年英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1272~1307)将十六万犹太人驱逐出境。1358年,法国也实行彻底赶逐犹太人的政策。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开始驱逐犹太人。到十六世纪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基督教的天主教派系和新教陷入教义纷争之中,这时期的犹太人算是获得了暂时安宁喘息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世界上的犹太人已成为被歧视、被赶逐的、不受公众欢迎的种族。每逢犹太人的居留国发生经济危机或其它社会动乱的时候,犹太人都首先成为冲击的对象与替罪的羔羊。公元十至十三世纪,西班牙的犹太人处境改善,当时阿拉伯穆斯林在西班牙当权,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友好,于是西班牙一度成为犹太教新的活动中心,通过阿拉伯语接触到亚里斯多德的希腊哲学,由此进一步发展犹太教的神学。但到公元十五世纪末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统治结束。取代的天主教诸侯厉行政教合一政策,设立异端裁判所,审讯迫害犹太人,把犹太人驱逐出境。大批犹太人流散到北非、西亚等穆斯林国家,多数从事农业劳动,这一类犹太人称塞法尔德人(Sephardi),文化一向较为落后,具有东方人的气质。另一类辗转进入欧洲波兰、俄国、东西欧等国,这批犹太人后来发展为“阿什克纳茨人(Ashkenazi),具有欧洲人的气质,文化程度较高。这两类犹太人构成为今日以色列国内的主要民族成份。
流散的犹太人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阶段里,经历了深重苦难,受到歧视、赶逐与屠杀,被隔绝于世界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之外。公元1516年,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国将全市犹太人驱入一座铸造枪炮的工厂内,使与外界隔绝。这种经验后来被各国仿效推广,在城市设立犹太人专住的隔离区,此隔离区特称为“格托”(Ghetto)。“格托”一词的来源典故,一说1516年,意大利威尼斯城的“铸造厂”,意大利语读作ghetto,另一说为希伯来语的“隔绝”,读作“格特”(ghet),“格托”指隔离区,因而得名。以后欧洲各大城市都没有“格托”区,犹太人后来也情愿住进格托区,这样可免于与外族混杂,也便于保持犹太人独有的风俗习惯和保障生活的安全。后来由于格托区范围面积的限制,犹太人新添的楼房只能向高层发展,所以每见格托区犹太人的房屋多高耸于市区其它建筑楼房之上。作为格托区的中心是犹大会堂与其附属的犹太学校。今日捷克布拉格的格托,保留着一座公元十三世纪的古犹太会堂。
二、民族苦难的转机和陷入更深重的灾难
犹太人后来地位和政治待遇的改变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以后美国独立革命所发生的影响。英国的改变是在1723年起,犹太人可以占有土地,1753年之后,经过政府批准,犹太人可以加入英国国籍,到19世纪中叶,犹太人也可当选为国会议员。
1848年,德国、奥地利给予犹太人以公民权。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宣布给予犹太人平等的权利。
1791年,法国国民大会通过赋予法国犹太人可以用国家公民的身份进行宣誓的权利。拿破仑皇帝批准恢复犹太教公会,允许法国犹太人“可以在法国土地上找到一个耶路撒冷”。
公元1654年,犹太人初次迁人美洲大陆。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在美洲的犹太人只有二、三千人,但从1881年到1924年,迁居到美洲的犹太人已约有三百万人。
处在沙皇俄国的犹太人的处境没有得到大的改变。1881年,发生了俄国沙皇被阴谋杀害的事件,犹太人成为嫌疑的对象,暴虐政权大肆屠杀俄国犹太人。从此掀起1882年俄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大迁移的浪潮。迁移到巴勒斯坦首批俄国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成立第一个“比卢”(Bilub)农业开发小组。“比卢”一词是根据《以赛亚书》2:5的“雅各家啊,来吧!我们在耶和华的光明中行走”这一句希伯来词语的首字辅音字母组成的,即Bilub。早在1882年迁入耶路撒冷的“比卢”小组,竟成为以后犹太复国主义的先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有进步思想的犹太人参加布尔什维克队伍,因而被指控犹太人策划国际阴谋要建立犹太人的世界统治,在俄国南方,犹太人大批被屠杀。
二十世纪前后,欧洲各国由于种族主义抬头,再加上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等等原因,现代的反犹主义浪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又再度被掀起。
欧洲的某些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为日耳曼民族是优秀民族,犹太人是低劣民族提供生物学的论证,说在同样的生存和繁殖条件下,劣等种族在数量上发展更快,因此应加以限制和消灭之。
德国早在(1871)年,俾斯麦的民族主义已经抬头,俾斯麦要建立的是一个反犹的基督教德意志国家。
犹太人二十世纪在世界经济舞台的成就,也是现代反犹再度兴起的重要原因。法国反犹人物写的《法国犹太人》一书,公开声言法国经济萧条和社会贫困是犹太人的罪过。因为据他的统计,犹太人占法国人口的百分零点二十五(0。25%),但他们所掌握的财富占总财富的百分五十(50%)。所以国家应采取限制、驱赶、以至消灭犹太人,没收其财产的政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具体而大规模地执行消灭犹太人的国家政策。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第一年,在德国即发生杀害犹太人的事件,希特勒除了从种族的荒谬论据执行反犹、排犹的政策外,主要还加上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他通过反犹来稳定国内的政局,并将犹太人的财产收归国有,强迫犹太人从事奴隶劳动。希特勒由反犹开始,发展到排犹、屠犹。最首先是消除犹太人在德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包括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各个方面的清扫行动,甚至象犹太人毕加索的画幅也被清除。1935年9月通过《纽伦堡法》,不承认犹太人为德帝国公民。1938年,并吞奥地利,四十万奥地利犹太人遭到迫害。在这段时期内,从1934到1935年间,东欧的国家,如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匈牙利,也仿效德国开始推行反犹政策。
二次大战期间,德军占领区内,大批大批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屠杀,如奥斯维辛集中营至少处死二百五十万犹太人;波兰的犹太区全被摧毁,百分九十的犹太人被消灭,原来波兰有三百三十万犹太人,到战后只剩下七万四千人。总计犹太人在整个二次大战中被杀六百万人,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犹太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希特勒的血腥屠杀,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使流散的犹太人都变成强烈的犹太民族主义者。二次大战后的犹太幸存者强烈地要求迁居巴勒斯坦,企求建立一个属于犹太民族的国家。
三、希伯来民族千年流散时期的终结与现代的“锡安主义”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自由化的发展,犹太人的境遇得到改善,在多数国家里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由此产生的倾向除了促进犹太人在居留地与所在国的人民相互同化外,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了复国的民族意识。犹太复国主义,也称“锡安主义”(Zionism)就是在这些年代里在欧洲发源的。
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奠基人是摩西·赫思(Moses Hess公元1812~1875),他在1862年出版了《罗马与耶路撒冷》一书,影响深远。他在书中向全世界犹太人阐明一条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模范社会国度的理想道路,这就是动员流散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居。其后在俄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的代表人物、犹太医生平斯克(Leo Pinsker l821~1891)也于1882年发表《自我解放》一书,提倡犹太人迁居巴勒斯坦。此时正是由于俄国沙皇被刺事件,犹太人因涉嫌而遭到迫害的时期,犹太人兴起“希巴特锡安”的热潮,“希巴特锡安”希伯来语即“热爱锡安”(锡安为耶路撒冷的别称)。1882年首批俄国移民到达巴勒斯坦,即上文提到的“比卢小组”农业垦植队。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进入具体有组织运动的领导人是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e Herzl l860~1904)。1860年赫茨尔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父亲是匈牙利银行经理。赫茨尔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学习法律,1884年当律师,以后改行为驻巴黎的新闻记者。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在法国目睹犹太同胞的艰难处境,并接触到在法国的犹太人著名人士,逐渐他由犹太人的“同情者”变为“当事人”,投身于犹太人复国的事业。1896年,他写的《犹太国》一书出版,书中号召世界上的犹太人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在赫茨尔的组织下,1897年8月29日,第一届世界犹太人代表大会在瑞士巴塞尔(Basel)召开,正式成立“世界犹太复国组织”。在第六届大会上,英国政府曾建议在非洲乌干达一块土地建立一个犹太国家,替代在巴勒斯坦建立这样的国家,但此项建议遭到俄国、东欧犹太人的强烈反对,甚至退出会场,使会议面临分裂、解体的危险。1904年7月3日赫茨尔病逝,1905年第七届大会,重申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主张。1917年第一次大战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民族之家。1917年12月已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组织“犹太军团”参加战斗,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从此世界各地流散的犹太人纷纷向巴勒勒坦迁移。1940年苏联再度出现反犹运动加速犹太人迁移巴勒斯坦的进程。从1919至1948的三十年中,巴勒斯坦犹太人从六万人激增到六十多万人。大量犹太人的涌入,引起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于是两个民族的纠纷不断激化,甚至发生多次武装冲突。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动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两个独立国家,耶路撒冷城由联合国托管。1948年5月14日英国总督离开巴勒斯坦,宣布英国委任统治结束,在这同一天,以色列国在特拉维夫宣告成立。以色列国成立之后,与阿拉伯国家爆发多次中东战争,旷日持久的中东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妥善的合理解决。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于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宣告成立,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承认。中国和以色列两国也于1992年1月24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四、圣经旧约希伯来语的“复活”
古希伯来语是《旧约·圣经》的文字,也曾是希伯来民族长期使用的语言。到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统治时期,改用阿拉米语(Aramaic即亚兰语)为官方语言。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帝国统治时代,亚历山大帝在希腊世界推广希腊语,于是希腊时期以后,一般犹太人已不熟谙希伯来语。希伯来语只用于犹太会堂诵读旧约圣经时使用,它口头上只成为仪礼的用语,希伯来圣经的文字也成为日常生活不使用的经典死文字。
公元十九世纪,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从世界各地迁移到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一些仍熟悉经典希伯来语的老年犹太人倡导恢复使用古希伯来语,以期后代不至于混没这种仅仅存留在旧约圣经上的语言。在恢复并复活希伯来语历程中最著有伟大功绩者是俄国犹太人埃利泽·本·耶胡达(Eliezer ben Jehudah 1858~1922)。耶胡达1881年从俄国移居巴勒斯坦,他熟谙圣经希伯来语,从此毕其余生于恢复发展希伯来语的工作,在家庭中坚持与妻子、儿女用希伯来语对话。到1904年,本·耶胡达编出新希伯来词典(第一卷),创造了千百个近现代的希伯来语新词汇,用以表达现代人使用的新事物与新概念。此后,在巴勒斯坦用希伯来语作为口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以能够使用希伯来祖先时代的语言为荣。归回巴勒斯坦的两类犹太人背景不同,已如上述。塞法尔德人的用语近于希伯来语,他们容易通过所熟悉的旧约圣经来掌握希伯来语,而阿什克纳茨犹太人来自欧洲,长期以来,他们使用“意第绪语”(Yiddish),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德语和斯拉夫语的混合语,书写印刷仍用希伯来语的辅音字母,是欧洲犹太人所通用的语言。他们来到巴勒斯坦后,就得从头学起希伯来语,因而出现老一辈祖父爷爷向在小学读书的儿孙幼辈学习希伯来语的怪异现象。
本·耶胡达所创造、发展的希伯来语为现代希伯来语(Modern Hebrew),此语的大量新词汇来自英语同音词,如电话(telephone),电视(television),咖啡(coffee)、沙发(sofa)、公共汽车(autobus)以至科学新词原子(atom)等都与英文词语发音相同,不过改书希伯来字母而已,大量日常词言仍保留原来的旧约圣经词汇。因此曾有人戏言说:如果大卫、所罗门王复活,今日漫步于耶路撒冷街头,他俩无疑能基本听懂周围他们的民族后代人的对话,并向人们致意说:“Shalom!〃(沙龙!意为:平安!)。
五、以色列的宗教现状
今日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的犹太人国家,470万人口中,犹太人占80%以上,其它为阿拉伯人(约14%)等。居民约80%信奉犹太教,13%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和其它宗教。希伯来语为国语,但阿拉伯语亦为官方语言,并通用英语。
现在耶路撒冷和其它城市共约有六千所犹太会堂,分别为构成犹太人两种主要民族成份的塞法尔德人和阿什克纳茨人所使用。犹太会堂一般早晚都有祈祷仪式,安息日(星期六)早上,犹太会堂人头挤挤。
犹太教事实上是以色列的国教,但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并未明确解决,即有主张国家法律应根据犹太法典制订,亦有主张应政教分离。因此,以色列迄今尚未有一部国家的成文宪法。以色列的议会制,除两主要政党外,还有以维护宗教利益的全国宗教党、正教党等小党派,成为两大党拉拢的对象,以增加大党各自的议席。根据现行法律,国家赋予宗教机构掌管公民的婚姻公证的职权,即结婚、高婚必须到所属宗教机构进行登记和领取证书。犹太教全国最高机构负责任命宗教法庭的法官,负有解释犹太法典在现代情况下如何运用的任务。
犹太教的三主要派别中,正统派势力较强,排斥改革派与保守派,但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与冲突,而国家政教问题的适当处理,仍是今日以色列作为现代化国家潜在的隐患。
希伯来民族史
历史分期与大事年表
Ⅰ.古代埃及(共三十一个王朝)
古王国时期 约3000~2200B。C。亦称“金字塔时期”。
齐阿普斯(Cheops)金字塔(即胡福法老金字塔)约2650~
2500B。C。
齐夫林(Chephren)金字塔(即哈夫拉法老金字塔)
中王国时期 约2200~1580B。C。
喜克索斯人(Hyksos)控制埃及 16808B。C。~1580B。C。
新王国时期 约1580~1070B。C。亦称“帝国时期”。
雅赫摩斯一世(Ahmose I 1580~1557)驱逐喜克索斯人。
吐特摩斯三世(Thutmose Ⅲ 1501~1447)征服巴勒斯坦。
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Ⅳ 1375~1358)建立埃及
本作品由非凡TXT电子书下载论坛 迷灵整理收藏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陆:http://txtxz。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军事帝国。
Ⅱ.古巴比伦王国(约1894一1595B。C。)
第六代王汉漠拉比(Hammurabi l792~1750B。C。)
《汉漠拉比法典》公元1901汉漠拉比法典园柱碑发现于伊朗
的苏萨(Susa),现存于巴黎卢佛博物馆。
Ⅲ.希伯来民族
(一)族长时期
亚伯拉罕离开吾珥(Ur)西迁约公元前18~17世纪。
以撒生以扫、雅各。
雅各(以色列)生十二子: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
西布伦、
约瑟、便雅悯、
但、拿弗他利、
迦得、亚设。
发展成为以色列十二支派。
(二)摩西时期
埃及拉美西斯二世(Rameses Ⅱ 1292~1225B。C。)建 比东和兰塞。
法老梅尼普塔(Merneptah 1225~1215B。C。)镇压族叛乱。
摩西领以色列民出埃及 约1220B。C。
(三)士师时期(1150~1028B。C。)
底波拉击败迦南人 1150B。C。
以利 1155~1080B。C。
基甸 1100B。C。
参孙 1100BC。
撒母耳 1100~1020B。C。
(四)王国时期(1028~933B。C。)
扫罗 1028~1013B。C。
大卫 1013~973B。C。
所罗门 973~933B。C。
(五)分国时期(933~586B。C。)
北国以色列 (注:横点线隔开,表示篡位改朝)
耶罗波安一世 933~912
拿答 912~911
巴沙 911~888
以拉 888~887
心利 887
暗利 887~876
亚哈 876~854(先知以利亚)
亚哈谢 854~853
约兰 853~843(先知以利沙)
耶户 843~816
约哈斯 816~800
约阿施 800~785
耶罗波安二世 785~745(先知阿摩司760~
740)(先知何西阿750~735)
撒迦利雅 744
沙龙 744
米拿现 743~737
比加辖 737~736
比加 736~734
何细亚 733~722
亚述王撒玛根陷撒玛利亚
722B。C。北国以色列亡
南国犹大
罗波安 933~917
亚比央 917~915
亚撒 915~875
约沙法 875~851
约兰 851~844
亚哈谢 844~843
亚他利雅(女) 843~837
约阿施 837~798
亚玛谢 798~780
乌西雅(亚撒利雅)780~740
约坦 740~735
(先知以赛亚740~701)(先知弥迦 725~690)
亚哈斯 735~720
希西家 720~692
玛拿西 602~638
亚们 638
约西亚 638~680
(先知西番雅630~625)
约哈斯 608
(先知耶利米626~585)(先知那鸿 615)
约雅敬 608~597
(先知哈巴谷600)
约雅斤 597
西底家 597~586
(先知以西结592~57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