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中国的100场战争-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冬,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在沙俄支持下,继续进行叛乱活动。从雍正六年以后,清朝多次出兵平定噶尔丹策零叛军。十年七月,噶尔丹策零率军袭击驻扎于塔半尔河的清军。八月初,清军以精骑3万夜袭其营,准噶 
尔军溃逃。

  清军乘胜追击,将其大部歼灭于光显寺(今蒙古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噶尔丹策零被迫降附。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内乱,达瓦齐夺得汗位。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发兵5万直捣伊犁,达瓦齐猝不及防,兵败被俘。不久,归降清廷的阿睦尔撒纳,因统治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野心未能得逞,聚众叛 
乱。

  二十二年春,清廷遣军从巴里坤等地分路进击,叛军溃败,阿睦尔撒纳叛逃沙俄后病死。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的战争,至此取得了胜利。

  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巩固了西北边陲,消灭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而且也打击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准噶尔的野心,对于以后挫败帝国主义勾结利用民族败类分裂祖国的阴谋,捍卫西北边疆的斗争 
,产生了良好影响。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清军进行的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准部贵族分裂叛乱的正义战争,因而得到各族人民也包括准噶尔人民的支持。其次,清廷剿抚并用的策略运用的比较成功。第三,清廷此时内部稳定,国力 
强盛,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第四,在战争指导上,能依据客观情况,制定出切合时宜的作战方针;针对作战地区地理条件的特点,认真作好战争准备,注意发挥骑兵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和发挥火器部队的作用。

  当然,清军平定叛乱的战争所以延续70年之久,除了沙俄极力插手和支持叛乱者以及民族关系等原因,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外,清军在作战指导上的一些失误也是重要原因。而准部贵族在沙俄支持下掀起的民族分裂叛乱战争,是违 
背各族人民利益的不义之战,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政治上的不得人心,及其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军事上存在许多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决定了其失败是必不可免的。





















71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为推销毒品而向一个国家宣战,除英国之外还没有先例。但英国却借此打开了中国闭关的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在1840…1842年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战争以清朝失败而告结束。从此,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的封建国家。

  清朝统治者对内顽固坚持传统的专制统治,不思改革,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日益落在世界文明的后面。和清朝日益衰败形成鲜明对照,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在迅速发展。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 
到18世纪末叶又率先开始产业革命,近代化的工业迅速发展。19世纪初,英国已经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把许多国家沦为它的殖民地,中国成为它的下一个侵略目标,毒品鸦片则是英国侵略中国的特殊武器。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便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自1800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英国鸦片贩子不顾清政府禁止鸦片入口的禁令,贿赂清朝官吏,勾结中国私贩,利用特制的快艇,进行武装走私。走私的范围遍及整个东南 
沿海。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中英之间的贸易逐渐发生变化,英国由入超变为出超。而白银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银贵钱贱,严重损害了清朝财政,也使广大人民深受其害。中国朝野上下,严禁鸦片的呼声日趋高涨。清道光皇帝意识到鸦 
片输入将造成军队瓦解、财源枯竭,便于1838年12月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人民的支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走私鸦片两万余箱在虎门海滩全部 
销毁,禁烟运动取得重大胜利。但英国资产阶级却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发动了一场旨在保护鸦片走私的不义的侵略战争。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 
兵侵略中国。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分三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1841年1月下旬义律发布《穿鼻草约》为止。1840年6月28日,懿律下令封锁珠江口,并立即启程北上,夺占定海。7月初,英军驶经福建海面,炮轰厦门港。7月4日,英军 
驶抵定海水域,清军水师毫无戒备,不仅未予拦截,反而由知县姚怀祥登舰询问来意。英军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中文照会交给姚怀祥,限次日下午二时前投降,将所属海岛、炮台一律交出,否则开炮轰城。姚怀祥返城后与文武官员商讨 
防守之策。7月5日下午二时,英军见清军无献城投降的迹象,便下令英舰发起进攻。清军水师奋起抵抗。由于英军舰大炮多,射程较远,清军船小炮少,射程又近,交战不久,清军水师损失严重,只得向镇海方向退却。英军在舰炮掩护 
下登陆,攻占定海城东南的关山炮台,并连夜炮轰定海县城。6日凌晨,英军攻破东门,姚怀祥出北门投水自尽,守城兵勇溃散,定海遂告失陷。

  1840年7月28日,义律率英舰8艘,驶离舟山群岛北上,于8月9日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皇帝事先已得知英舰可能北上天津,考虑到天津海防力量不足,所以8月9日接到直隶总督琦善关于英军已到大 
沽口外的奏报后,立即命令琦善不要随便开枪开炮,如有投递禀帖等事,不管是汉字夷字,〃即将原禀进呈〃(《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一〉,第359页)。于是,琦善于8月15日派人前往英舰取回《巴麦尊照会》,并立即送呈北京。

  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款、割让岛屿等。道光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他要琦善向英方表示要重治林则徐 
。8月30日,琦善与义律在大沽口会谈。英方因当时军中流行疫病,不便采取军事行动,乃于9月15日起碇南返,并同意在广东继续与清朝谈判。

  9月17日,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11月末,琦善到达广州,将珠江口防务设施撤除,水勇、乡勇遣散,以讨好英国侵略者。在谈判过程中,琦善对义律提出的各项侵略要求,一一许诺,只对割让香港一事,表示不敢作主,答应向道光请示。义律决定进一步施加压力 
,于1841年1月初,向虎门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进攻,清军英勇抵抗,打死打伤英军100余人。但由于清军防守兵力不足,琦善又拒发援兵,加上英军炮火猛烈,兵力也占优势,两个炮台终于失守。副将陈连升父子以下600余人阵亡。

  琦善屈服于英军的强大压力,于1月中旬照会义律,表示愿意代为恳请在尖沙嘴或香港地方择一隅供英人寄居。然而,义律不待琦善〃代为奏恳〃,便在1月20日单方面抛出《穿鼻草约》。《草约》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6 
天之后,英军强行占领香港。第一阶段的战争,至此结束。

  战争的第二阶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开始,至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为止。1841年1月27日,大角、沙角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甚为恼怒,当即决定对英宣战。他任命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 
隆文和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调集各省军队1.7万人开赴广东。于是,广东的谈判停顿下来,中英双方又进入战争状态。

  义律获悉清廷向广东调兵遣将和对英宣战的消息后,便立即命令英军备战,准备进攻虎门和广州,以先发制人。2月19日,英舰开始向虎门口集结,2月26日清晨,英军3000多人向虎门炮台发动猛烈攻击,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抵 
抗,琦善拒绝派兵增援。由于寡不敌众,关天培和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虎门炮台失守。英舰驶入省河。2月27日,英军攻陷乌涌炮台。3月2日,英军又陷猎德炮台,逼近广州。

  3月5日,参赞大臣杨芳到达广州,但各省调集的兵勇没有到齐。义律也因兵力不足,不敢轻易进攻广州。在此情况下,义律与杨芳出于各自的考虑,达成临时休战协议。

  4月,奕山及各省军队1.7万余人先后齐集广州。奕山一到广州,便诬篾〃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夷艘入寇记》,《鸦片战争》第六册,第118页),执行〃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为了报功邀赏,奕山于5月21日夜贸然向英军发 
动进攻,分兵三路袭击英军。由于英军早有准备,所以没有收到什么战果。22日黎明,英军乘顺风发动进攻,向清军猛烈发炮轰击,清军溃败,英军乘势进攻广州城,占领城北炮台和山冈,居高临下,发炮轰击城内。万余清军收缩城内 
,奕山等高级将领惶惶无主,乱作一团。5月26日,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乞和。次日,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条约规定:奕山、隆文、杨芳以及全部外省军队,六天内撤至离广州城30公里以外的地方,一周内交出〃赎城费〃600 
万元,款项交清后,英军全部撤至虎门口外。第二阶段的战争,至此结束。

  战争的第三阶段,自1841年8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再度进攻厦门开始,到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为止。

  1841年5月,英国政府获悉义律发布《穿鼻草约》的消息后,认为这个条约所得到的侵略权益太少,决定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前来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战争。而此时的清统治者却误以为战争已经结束,于7月28日 
通谕沿海将军督抚,酌量裁撤各省调防官兵。8月,璞鼎查到达香港,不久即率兵进犯厦门,总兵江继芸力战牺牲,厦门陷落。

  道光帝接到厦门失守的奏报后,才意识到战事并未停止,于是下令沿海各省将军督抚停止裁撤军队,加强防守。

  英军攻陷厦门后继续北犯。守卫镇海的钦差大臣、江苏巡抚裕谦积极布置浙江沿海的防卫。9月,英军侵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等率领守军英勇抵抗,以身殉国。

  10月1日,英陆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登陆,定海失陷。

  英军攻占定海后,继续进攻镇海。10月10日,英军以强大的炮火猛烈轰击镇海招宝山、金鸡山炮台,陆军乘机登陆。

  守军顽强抵抗,多次同进攻之敌展开肉搏。但终因英军火力猛烈,两座炮台相继失守。浙江提督余步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贪生怕死,逃往宁波。裕谦率部死战,后见大势已去,投水自尽。守军伤亡惨重,余部弃城逃走,镇海遂 
于当天下午落入敌手。

  10月13日,英军又攻陷宁波。

  清政府为挽回败局,于10月18日任命协办大学士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和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前往浙江,并从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省调集军队。奕经携带大批随员南下,一路上游山玩水,勒索地方供应,直到1842 
年2月才到达浙江绍兴。

  3月上旬,各省援兵到齐。奕经等认为兵力已厚,决定采取〃明攻暗袭,同时并举〃的方针,一举收复定海、镇海、宁波三城。具体部署是:水路(东路)以乍浦为基地,陆续渡海,潜赴舟山各岛及定海城内外,预为埋伏,候期举动。 
陆路(南路)分为两支:一支集结在慈溪西南15公里的大隐山,准备进攻宁波;另一支集结在慈溪西门外的大宝山,准备进攻镇海。

  英军对清军的作战意图已有所了解,并作了相应准备。3月10日夜,清军攻击开始。从大隐山出发进攻宁波的一路一度冲入城内,但在英军阻击下不得不陆续撤出战斗,反攻宁波没有成功。进攻镇海的一路,由于英军已有准备,清军 
虽经三次冲锋,也没能攻入城内。水路进攻定海的计划也没有成功。

  清军反攻失败后,主力集结在慈溪大宝山和长溪岭一带。

  英军决定乘胜发动新的进攻。3月15日,英军进攻慈溪,占领大宝山、长溪岭清军营地。清军退往绍兴。3月20日,奕经逃回杭州。为推卸战败责任,他在奏折中除强调英军〃船坚炮利〃外,还大肆诬篾浙东到处汉奸充斥。浙江巡抚刘 
韵珂则提醒道光皇帝注意国内人民可能趁机揭竿而起。道光帝鉴于广东和浙东两次反攻均遭失败,又害怕人民起义,于是在对英态度上由忽战忽和转而采取一意求和,并派投降派耆英、伊里布赶赴浙江前线,办理乞和事宜,并准备释放 
英俘。

  但是,此时的英国侵略者认为议和的时机还未成熟,还不足以胁迫清政府接受它的全部要求,决定继续进攻。

  1842年5月,英军为了集中兵力,退出宁波、镇海,进犯海防重镇乍浦,遭到守军的坚决抵抗。17日,乍浦陷落。6月中旬,英军开始进入长江。6月16日,英军向吴淞炮台发起进攻。两江总督牛鉴闻风而逃,士气大受影响。江南提督 
陈化成率部抵抗,亲自操炮轰击敌舰,最后和守台士兵百余人一起战死。吴淞口失陷,英军随即侵占上海。

  英军攻陷吴淞口后,清廷一面催促耆英、伊里布等由浙江驰赴江苏,加紧议和,一面加强天津地区防务,防止英军北犯,而对长江下游的防务,仍未给予足够重视。

  7月下旬,英军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率领守军奋起抵抗,与敌人展开巷战和肉搏战,许多清军宁死不屈,有的杀死自己的妻儿,然后与敌人拚死搏斗,直至牺牲。海龄督战到最后,也自杀殉国。镇江随之失守。

  镇江失守后,英国军舰于8月间闯到南京江面。耆英、伊里布等赶到南京议和。在英国侵略军的胁迫下,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订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不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英国是非正义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结束。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政治腐败,经济落后。2、闭关自守,不明敌情。3、将领保守,指挥无方。4、装备落后。

















 





72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资产阶级第一次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资产阶级对清朝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向外侵略扩张,以便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资产阶级原以为凭借《南京条约》就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 
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对外国商品的进入有顽强的抵抗作用,英国的工业品没能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英国想通过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打开中国的市场。

  咸丰四年(1854年),英国借口《望厦条约》中有12年可以修约的规定,援引片面最惠国条款,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以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得到的权益,得到法国、美国的支持。清政府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 
美未达目的,叫嚷要诉诸武力。但当时英、法正与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无力在中国开辟新的战场,美国也因国内局势不稳,不可能发动侵华战争,〃修约〃问题便暂时搁置起来。咸丰六年(1856年),美国借口《望厦条约》届满12年 
,要求全面修改条约,得到英法的支持。清政府再次拒绝了这一要求。英国认为,只有采取强大的军事压力,才能从中国取得更多的权益。于是,英、法两国各自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1856年,英国终于制造了一个〃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走私鸦片的中国船。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2名海盗和10名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端生事,说该船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放还人犯并 
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同意交还人犯。但巴夏礼拒绝接受。10月23日,英国军舰悍然开进内河,挑起战争。叶名琛不作任何准备,反而下令不准放炮还击,致使英军长驱直入,迅速将内河沿岸炮台攻占,并一度冲入 
广州城内。广东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对进犯的英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和打击,迫使英军于1857年1月20日退出珠江内河,撤往虎门口外,等待援军。

  1857年春,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一支海陆军前来中国,同时,建议法国政府共同行动。

  在此之前,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正在向中国交涉,进行敲诈勒索。于是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率军参加对中国的战争。

  1857年10月,额尔金和葛罗率舰先后到达香港。11月,美国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也赶到香港与英法公使会晤,支持英法的行动。12月,英法联军5000多人编组集结完毕。额尔金、葛罗在27日向叶名琛发出通牒,限48小时 
内让城。叶名琛以为英、法是虚张声势,不作防御准备。12月28日,联军炮轰广州,并登陆攻城。29日,广州失陷,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达,1859年病死于囚所。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四国公使纠结北上。1858年4月,四国公使在白河口外会齐,24日即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派全权大臣在北京或天津举行谈判。英、法公使限定6天内答复其要求,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美、俄公使佯装调解 
,劝清政府赶快谈判。清政府不能正确判断英、法下一步的行动,又指望美、俄调停,既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又没同侵略军作战的决心。

  1858年5月20日上午8时,额尔金、葛罗在联军进攻准备完成之后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让四国公使前往天律,并限令清军在2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上午10时,联军轰击南北两岸炮台,各台守兵奋起还击,打死敌军100余人。

  但是由于清朝官吏临阵逃跑,后路清军没有及时增援,致使炮台守军孤军奋战,最后各炮台全部失守。联军随即溯白河上驶,到达天津,还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朝统治者感到战守两难,立即派出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天 
津议和。

  6月26日和27日,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订。美、俄两国则在此之前就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公使驻京、增开商埠以及赔款等内容。此外,俄国还趁火打劫,在5月底迫使黑龙江将 
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准备来年进京换约。1859年,英国派普鲁斯为公使到中国赴任和换约。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于6月中旬带领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开到大沽口外。清政府安排英、法公使由北塘登陆进京换 
约,普鲁斯断然拒绝,坚持要清政府拆除白河防御、乘舰带兵入京的无理要求,并限期撤防。

  1859年6月24日晚,侵略军炸断拦河大铁链两根。25日,英国舰队司令率10余艘战舰、炮艇突袭大沽炮台。此时大沽炮台经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整顿,加强了兵力,改善了武器装备。面对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激战 
一昼夜,击沉、击伤英法军舰10余艘,毙伤侵略军600余人,英国舰队司令何伯也受重伤。联军受此挫败,狼狈逃出大沽口。

  英法联军在大沽战败,使英、法政府大为恼怒。额尔金、葛罗再次成为全权代表,分率英军1.8万人和法军7000人,气势汹汹地杀向中国。1860年4月,侵略军占领舟山,5月、6月占领青泥洼(大连)和烟台,封锁渤海湾,完成了进 
攻天津、北京的部署。

  1860年8月1日,英法军舰30多舰,集结于北塘附近海面。北塘没有设防。8月12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