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中国的100场战争-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法国的侵略和挑衅,清政府举棋不定,采取的措施也充满矛盾。在军事上,一面派军队出关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命令清军不得主动出击;在外交上,一面抗议法国对越南的侵略行径,一面又企盼通过谈判或第三者的调停与法 
国达成妥协。清政府的这些举措,给了法国扩大侵略的时间。

  1883年12月11日,法国完成了扩大侵略的准备,向驻扎越南山西的中国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挑起了中法战争。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全部占领了红河三角洲。清军败退。法国看准了清政府的虚弱本质,决定趁新胜之机和清朝谈判 
,迫使清政府屈服。在法国威胁下,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海军中校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中法简明条约》,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驻越清军撤回边境(但未明确规定期限),开放中国与越南北部毗邻的边界。

  清政府对法国的妥协退让,并未换来它所企求的〃和局〃。法国侵略者在条约签订一个月后,即不顾中法双方尚未就中方撤兵问题具体磋商,就悍然向谅山附近中国驻军进行挑衅,蛮横要求尚未接到撤防命令的中国军队交出阵地,打 
死前来同他们交涉的中国代表,炮轰中国军队阵地,中国军队忍无可忍被迫还击,连续两次击败法军的进攻。法国侵略者借机反诬中国破坏《中法简明条约》,随即派遣孤拔率领远东舰队到台湾海峡进行武力威胁和讹诈。

  1884年7月12日,法国代理公使谢满禄向清朝发出最后通牒,限中国立即从越南撤军,并赔偿军费2.5亿法郎,否则将诉诸武力,限清朝7天之内给以答复。7月14日,法国军舰两艘趁中法议和之机,以〃游历〃为名,驶进福建闽江口。 
7月16日,孤拔也乘军舰到达闽江口。法国新任驻华公使在上海叫嚣,如果中国不接受法国的条件,孤拔就要执行最后通牒,消灭福建海军,摧毁马尾船厂,占领福州。

  清政府决定向法国妥协,派曾国荃到上海与巴德诺谈判,请免赔款,延长最后通牒期限。巴德诺坚持勒索巨额赔款。谈判破裂。

  8月5日,法国舰队进攻基隆,被中国守军击退。8月16日,法国议会通过增加侵华军费,准备大举侵华,并将打击目标选在马尾。

  马尾位于福州东南,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福建海军和船厂均在港内。从1884年7月中旬起,法国军舰就陆续闯入闽江口,进泊马尾。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钦差命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建 
巡抚张兆栋和福州将军穆图善等人,根据清廷〃不可衅自我开〃的训令,对法舰的侵入不但不予拦阻,反而给以热情款待,同时命令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于是,法舰在马尾港进进出出,自由自在,而中国军舰则处在法舰监 
视之下,不得移动。

  8月17日,清政府见和谈无望,下令沿海沿江各省加强防备,但对马尾方面,仅指示法舰在内者应设法阻其出口,其未进口者不准再入,并未解除不得主动出击的禁令。

  当时,马尾一带有福建水师军舰11艘,江防陆军20余营。但由于清政府和战不定,前敌诸将昏聩无能,水陆各军缺乏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的周密计划,加之装备不良,弹药不足,因此,总的兵力虽然较法国方面占优势,但战斗力却 
很弱。

  8月22日,法国政府电令孤拔消灭中国福建海军。孤拔决定于次日下午趁退潮船身转移方向时开战。当时,泊于马尾的法军舰8艘,1.45万吨,另有鱼雷艇两艘,还有两艘军舰在金牌、琯头一带江面,阻止清军塞江封口,保障后路安 
全。参战法舰共有重炮77门,总兵力1800人。福建海军军舰11艘,6500吨,炮45门,兵员1100人。从吨位、防护能力、重炮数量、兵员素质等方面比较,法舰占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孤拔选择退潮时开始攻击也对法舰有利。这是由于 
当时系泊用船首,船身随潮水涨落而改变方向(涨潮时,船头指向下游,落潮时,船头指向上游)。孤拔选择落潮时开战,可使大部分中国军舰位于法舰之前方,暴露在法方炮火之下,无法进行有力的回击。

  8月23日上午8时,法国驻福州副领事向何璟发出最后通牒,限福建海军于当日下午撤出马尾,否则开战。何如璋得知后,竟然对福建海军将士封锁消息,并企图要求法方延至24日开战,遭到拒绝后,才匆忙下令进行临战准备。

  8月23日下午1时56分,孤拔趁落潮之机,指挥法舰突然发起攻击。福建海军舰只未及起锚即被敌炮击沉两艘,重创多艘。广大爱国士兵义愤填膺,奋起还击。旗舰〃扬武〃号在驾驶官詹天佑和管带张成带领下,不顾何如璋的禁令,事 
先作好战备。当法舰开炮时,立即沉着应战,用尾炮准确地袭击法军旗舰〃伏尔泰〃号,击毙法军6名。法军鱼雷艇击沉〃扬武〃号,中国岸防大炮随即命中这艘鱼雷艇,使之锅炉爆炸,丧失作战能力。福建水师的炮艇〃福星〃号在开战时就受 
了重伤,但它们立即断锚转向,冲入敌阵,瞄准敌旗舰猛烈射击,连续命中。后遭敌舰三面围攻,火药库中弹爆炸,全艇官兵殉国。〃扬威〃号在法舰开炮后,也立即勇敢回击,当它在两艘法舰的夹击下被打穿船体后,舰上官兵置生死于 
不顾,仍然顽强发炮挫伤敌舰,直到被敌鱼雷艇击沉前的刹那间,还发射出最后一发炮弹,重伤敌舰长和两名士兵。〃飞云〃号、〃福胜〃号也都临危不惧,奋战不已,直到船沉。

  江面战斗进行了约半小时,福建海军11艘舰艇全部被法舰击沉,海军将士伤亡700余人。法军仅死伤30余人,两艘鱼雷艇受重伤,其余为轻伤。

  8月24日上午,法舰用重炮轰击马尾船厂,使船厂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后几天,又将两岸炮台摧毁。清军再次遭受重大损失。

  马尾海战以福建海军的全军覆没而结束,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清政府战略指导上错误。清政府自中法开战以来即存妥协求和之心,和战不定,始终不敢鼓足勇气与侵略者决一死战。在法舰频频进入马尾港的危急情况下,仍死守衅 
不可自我开的教条,从而丧失了先机制敌的条件。二是清朝前敌官员不谙军事,书生典兵,在法舰进泊港内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不预作准备,反而约束将士不准先敌开炮,不能报据战场情况临机处置,结果只能被动挨打。三是清军武器 
装备落后。福建海军军舰多系木壳,防护力不强;重炮少,形不成强大火力,在敌人突然袭击下,难以作有效的反击,致使全部被敌击沉。

  马尾海战是中国近代海军创建以后进行的第一次大的战斗,结果却如此之惨。这里不仅有清朝政治腐败这一根本原因,还有军事思想落后的因素起作用。清军的单纯消极防御思想是马尾海战惨败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值得认真记取。

















 





85 镇南关大战



中法战争史上的最大一役 

  镇南关大战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军的一次战斗。

  1884年8月23日,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打破了清政府苟且偷安的迷梦。8月26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命令陆路各军迅速向越南进兵,沿海各地加强戒备,严防法军侵入。中法战争在海上和陆路同时展开。

  海上战场。1884年10月,法国舰队进犯台湾,强占基隆。

  台湾守军在刘铭传指挥下退守淡水。孤拔亲率舰队驶抵淡水港外,炮轰淡水炮台,并派兵登陆,被守军击退,法军进攻受挫,改用封锁方法,孤立台湾守军。1885年3月,法军攻占澎湖。但当他们北犯镇海时却遭到中国守军的炮击。 
孤拔坐舰也被击中,只得率舰队退往澎湖,不久即死在那里。

  陆路战场仍集中在中越边境地区和越南北部。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随着法国援兵的到来,宣光未能攻克。1885年2月,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在法 
军统帅波里也(BrièredeI′Isle)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2月13日,法军未经战斗,即占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 
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炸毁关门,并在关前废墟中插上一块木牌,得意地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广西军民在法军退走后在关前插上木桩,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作为对侵略者的回 
答。

  由于潘鼎新的战败,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任命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冯子材赶到镇南关后,根据前线清军各部之间多存派系门户之见的情况,首先召集前敌诸将晓以大义,使各将领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团结起来。各将领共推冯子材为前敌主帅,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的行动,这就为挽回败局创造了必 
要的前提。当时,法军由于兵力不足,补给困难,已从镇南关退至文渊(关外15公里处)、谅山,准备组织新的进攻。

  根据当前敌情和镇南关周围的地形条件,冯子材经过反复勘察,选定关前隘(今隘口南)为预设战场。关前隘在镇南关内约4公里处,东西两面高山夹峙,中间为宽约1公里的隘口。冯子材命令部队在关前隘筑起一道长1.5公里、高2 
米多、宽1米多的土石长墙,横跨东西两岭之间,墙外挖掘1米多深的堑壕,东西岭上修筑堡垒数座,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山地防御体系。在兵力部署上,冯子材率所部9营扼守长墙及两侧山岭险要,担任正面防御;总兵王孝祺部8营 
屯冯军之后为第2梯队;湘军统领王德榜部10营屯关外东南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并威胁敌之后路;冯子材另以所部5营屯扣波,保障右翼安全;广西提督苏元春部18营,屯关前隘之后2.5公里的幕府为后队;另有12营屯凭祥机动。总计 
前线兵力约60余营,3万余人。

  一切准备就绪后,为了打乱法军的进犯计划,冯子材决定先发制人。3月21日,冯子材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文渊,击毁敌炮台两座、毙伤法军多人,取得较大胜利。

  清军的主动出击,使骄横的法军恼羞成怒。法军东京军区副司令尼格里上校决定不等援军到齐即发起进攻。3月23日晨,法军1000余人趁大雾偷偷进入镇南关内,另以千余人屯关外东南高地为后继。上午10时许,入关法军在炮火掩护 
,分两路进犯关前隘,攻占了东岭三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冯子材一面命各部迎战,一面商请驻于幕府的苏元春部前来接应,并通知王德榜部从侧后截击敌人。在丢失三座堡垒的危急关头,冯子材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 
?何以生为?〃守卫清军在冯子材的爱国热情鼓舞下,英勇抗击,誓与长墙共存亡,阻止了敌人的前进。下午4时许,苏元春率部赶到东岭参战,王德榜部也自油隘袭击法军,并一度切断了敌人运送军火、粮食的交通线,牵制了法军预备 
队的增援,有力地配合了东岭的战斗。入夜,清军进一步调整部署,由苏元春部协助冯子材守长墙,王孝祺部夺西岭,陈嘉部守东岭。冯子材还另调驻扣波的5营冯军前来抄袭法军左翼。

  3月24日晨,尼格里指挥法军分三路再次发起攻击,沿东岭、西岭、中路谷地猛扑关前隘。冯子材传令各部统领,无论何军何将,都不准后退,违者皆斩。当敌人逼近长墙时,冯子材持矛大呼,率领两个儿子跃出长墙,冲入敌阵,全 
军为之感奋,一齐涌出,与敌白刃格斗,战斗异常惨烈。战至中午,中路法军败退。与此同时,陈嘉部、蒋宗汉部在东岭与法军展开了激烈争夺战,傍晚时分,王德榜在击溃敌之增援部队及消灭其运输队后,从关外夹击法军右侧后,配 
合东岭守军夺回被占堡垒。这时,王孝祺也已击退沿西岭进攻之敌,并由西岭包抄敌后。法军三面被围,伤亡甚众,后援断绝,弹药将尽,开始全线溃退,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丢下数百具尸体,狼狈逃回文渊。冯子材挥军乘胜追击, 
连破文渊、谅山,歼敌千余人,重伤尼格里,取得重大胜利。

  镇南关之战,清军各部在冯子材的调度指挥下,密切协同,严密防守,与法国侵略军激战数日,打退了法军的进攻,毙伤敌军精锐近千人,缴获了大量枪炮和干粮,取得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 
的斗志,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使中国反败为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胜利,主要原因是爱国将领冯子材能够团结前敌诸将,在战前形成了集中统一的局面,从而有效地集中了兵力,最后在 
中越两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全体将士的英勇奋战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86 甲午平壤之战



甲午战争时中日两国在朝鲜的正面交锋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争夺殖民地和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为了推行称霸世界的既定国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邻近的朝鲜和中国,在 
1894年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平壤之战就是战争初期中日两国之间在朝鲜平壤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

  日本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就把朝鲜和中国东北作为扩张的首要目标。1882年,日本攫取了在朝鲜的驻兵权。1885年又胁迫清政府签订《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如有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有同 
等派兵权,为后来大规模进兵朝鲜、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依据。此后,日本加紧进行侵华准备。1887年,参谋本部拟定《征讨清国策》。1893年决定成立战时大本营,完成了侵略中、朝的战争准备。

  1894年1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朝派兵帮助镇压。1894年6月4日,中国决定派兵入朝。日本认为发动侵略战争时机已到,于6月5日正式成立大本营,并派兵进入朝鲜。6月9日至12日,清军2000余人在聂士成、叶 
志超率领下进驻离汉城70多公里的牙山地区,而日军早在10日就已强行进驻汉城。到6月16日,进入朝鲜的日军已达5000人。中日两国军队形成对峙,形势一触即发。

  但是,清政府内部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当权派,面对日本的侵略、挑衅,一味避战求和,希望通过列强调停,和日本达成妥协。日本则利用清政府的求和方针与列强的〃调停〃,从容地作好了军事部署。7月23日,日军占领朝 
鲜王宫,组织傀儡政权,迫使朝鲜傀儡政权向中国宣战。7月25日,日本军舰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护航舰只和运兵船,挑起了中日战争。7月29日,日军进犯牙山、成欢,叶志超弃守牙山,逃奔平壤,聂士成部也因众寡悬 
殊,败退公州,和叶志超合军撤至平壤。

  8月1日,中日双方互相宣战。但是,清政府并没有坚决抗击的决心,采取的是消极抵抗的方针。掌握实权的李鸿章命令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则退;命令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浪战〃。正是在这一消极应战的方针影响下,增援朝 
鲜战场的四路清军直至8月上旬才到达平壤。叶志超部8月下旬也到达平壤。此时驻扎平壤的各路清军共2万余人,逃将叶志超被任命为各路清军的总指挥,组织防御。

  平壤是朝鲜旧都,山环水抱,城墙高大坚固。共有城门六座:南为朱雀门,西南为静海门,西北为七星门,北为玄武门,东为长庆门,东南为大同门。玄武门跨牡丹台山修筑。

  由于牡丹台紧靠城墙,因而成了守卫平壤的关键。

  清军的部署是:城北由左宝贵所部奉军、丰升阿所部盛军防守;城西由叶志超所部牙山军防守;城南由卫汝贵所部盛军及马玉崑所部毅军之一部防守;城东南由马玉崑所部毅军防守。叶志超坐镇城内,居中调度。

  日军方面在打败牙山、成欢清军后,即准备北攻平壤。9日2日,在朝日军第五师团长陆军中将野津道贤决定将1.5万日军分作四路进攻平壤。具体部署是: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5000日军由汉城出发,沿大道指向平壤东南,从正面进 
攻;野津道贯率兵5000渡大同江下游,进攻平壤西南;陆军少将立见尚文率兵2000渡大同江进攻平壤东北,称〃朔宁支队〃。

  陆军大佐佐藤正率兵3000自元山登陆(称〃元山支队〃),攻平壤北部,截断清军后路。四路分进合击,定于9月15日包围平壤,发动总攻。

  9月13日,四路日军均已逼近平壤,元山支队进至顺安,切断了清军退往义州的后路。14日晨,元山、朔宁两支队一齐发起攻击,攻占城北山顶清军营垒数座。左宝贵亲自督队争夺,未能成功,只得率部退入城内。当晚,叶志超见城 
北形势危急,主张弃城逃跑,遭到左宝贵等将领的反对。左宝贵派亲军监视叶志超,防止其逃跑。

  15日晨,日军按计划发动总攻。大同江东岸的日军混成第九旅团在大岛义昌率领下分三路进攻平壤城东南。扼守大同江东岸的马玉崑部奋力抵抗,与进攻之敌展开肉搏,自晨至午后,终于打退了日军的进攻。北路战斗更加激烈。日 
军于当天拂晓再次发起进攻,左宝贵亲自登玄武口指挥。战至上午,日军先后攻破玄武门外的五座堡垒,并向玄武门猛烈突击。左宝贵为表示誓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身穿黄马褂,继续指挥,中炮阵亡。日军于中午占领玄武门。在此紧 
急关头,作为主帅的叶志超不是部署力量加强防守,而是让部将在城头竖起白旗投降,并下令撤军。当时东西两路清军已将进攻之敌击溃,正准备乘胜出击,接到撤军命令后只得率部回城。

  当晚,叶志超乘夜暗率守军仓惶逃出平壤。日军于城北山隘堵截,打死打伤清军2000余人,俘虏数百人。清军退至顺安时,又遭日军拦击,损失惨重。16日,叶志超等逃至安州,然后又往义州逃跑。至24日,清军全部退过鸭绿江, 
撤至境内。

  日军随之占领朝鲜全境,并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平壤之战前后不过两天,清军即竖白旗乞降,撤出平壤,使敌仅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即占领平壤并进而占领朝鲜全境,这一战争结果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前敌主帅昏聩无能造成的。从战略上看,清政府执行消极抵抗政策,没 
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一味坚持保守方针,致使2万清军株守平壤,坐待敌人进攻。从作战指挥上看,清军更是无所作为。在战争已经开始,敌人进攻在即的时候,清政府任命成欢逃将叶志超为各军总统,作为前敌主帅。叶志 
超庸懦怯敌,既不敢驱军南下,主动歼敌,也没有保卫平壤的决心,一经接仗,精神先溃,再次率先逃跑,致使军心大乱,在撤退过程中多次被日军截击,死伤枕籍。平壤之战失败,叶志超确应负主要责任。至于日军方面,早将清军底 
牌摸清,故能按原定计划稳步推进,凭借优势火力和组织完善、训练有素的军队打败清军。

















 





87 黄海海战



近代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按原定作战计划,准备在黄海寻歼中国北洋海军。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海域相遇,遂爆发了中国近代海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给中日战争尔后的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齐集朝鲜,战争迫在眉睫。7月中旬,日本海军主力舰艇在佐世保军港集结,成立联合舰队(由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编而成,伊东祐亨任司令官),下分本队和第一、第二游击队。7月23日,日本联合舰队 
从佐世保启航。7月25日,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于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和护航舰只,获得成功,使日本增强了战胜中国海军的信心。自此以后,联合舰队一直活动于朝鲜海域,一面掩护后续陆军和军械粮秣的海上运输,一 
面声援日军的陆路作战。8月5日,日本大本营命令联合舰队搜索和击破中国舰队,伊东祐亨随即于8月7日率舰队从隔音岛出发,驶往黄海西部海面。

  北洋舰队方面受李鸿章避战保船思想的牵制,自7月25日丰岛海战之后,只敢在大同江口和威海卫军港之间来回巡弋。后来,日舰窜至旅顺口、威海卫港外,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安全,清政府于是在8月23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