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栖特种兵-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哪里有能力进攻天军呢。

    文复、大卫庞的大舰队西进,同时也是检验麦轲刚建成的跨洋通道是否成功。

    麦轲已经计算过,从太平洋中心,到达马尔代夫,中间跨越大概六十经度,而且离赤道不远,一个经度大约一百公里,所有两地距离大约六千公里。

    麦轲设计的通道,每小时三千公里航速,所有如果一起顺利的话,需要二个小时到达,麦轲就在这马尔代夫等待。

    和大卫、文复通信的时候,麦轲已经告诉他们,所有的军舰全部使用跨洋通道,如问题联系,没问题见面再聊。

    这两个舰队到来以后,印度洋就集中了四个舰队,拿破仑舰队,以前来自法国;高人的舰队,以前来英国。

    由太平洋中西来的两个舰队,其中一个是文复的,由海盗起家;另一个则是大卫舰队,主要力量时候欧洲的联合舰队。

    当然还有在恒河的舰队,有天军水上力量总司令彼得带领,正在和恒河女神较近,他暂时不搀和印度洋的战事。

    等待新舰队到来之前,麦轲没有闲着,他首先联系了高人,问他的舰队扫荡印度洋沿岸城市进展如何。

    高人的舰队是新近投向天军的,和麦轲等人在达卡见了一面以后,就从卡拉奇一路向下,拿下印度的沿海城市。

    他向麦轲汇报说,他那里进行得还算顺利,拿下了三四个大城市,十几个小城市;比较有意思的是,大城市反而比较容易获得,反而倒是中小城市比较麻烦。

    麦轲问他原因,才知道大城市都有高夫统领的英因联军,他们已经接到高夫的通知,要求他们配合高人的海军夺取所在的城市,等于是哥儿俩里应外合,当地即使有反对的力量,也难以阻挡。

    而那些中小城市,一般没有英印联军的正规军驻守,都是地方部队,还有当地宗教力量的全民皆兵,弄得不好,他们就跟你玩儿命!

    麦轲问他是否坚决贯彻天国的四条基本政策,他笑了笑,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贯彻得挺好,少数情况下,尤其是伤亡比较大的时候,偶有违犯。

    麦轲沉吟了一下,觉得他这种违背政策是自查自报,不宜严厉批评和处罚,但是也不能平安无事地过去,就给了他一个严重警告。

    同时,告诫他一定不要轻忽这个政策的重要性,也不要认识不到违背政策的严重性,否则,我们这个军队的性质就改变了,也和那些世俗的军阀一样,为了个人的利益,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了个人多得利,就去损害别人的利益。

    让他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多警醒自己,一个基督徒的爱应该是什么样的爱;如果不是在行动中体现出这样基督徒的爱,岂不是把自己混同于一个世人?

    高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保证以后特别注意,严禁再犯。

    “麦轲,难道你是牧师?”结束的时候,高人问道。

    “你何以知之?”麦轲有点儿好奇。

    “不瞒你说,我也尝试过当牧师,但是没有成功,才转行到军队,我们那里当牧师是困难的,不当入门难,而且课程、操行等都非常严格;看你对圣经的理解和应用,我就知道你很有牧师的恩赐。”

    “哈哈!你猜得不错,我通过牧师考试不到半年,还差得远。”

    牧师考试?没听说过!高人有点纳闷,不过没有继续稳,只是小声嘟囔了一句。

    麦轲却吃了一惊,咳!我冒出这么一句干吗?万一他那里没有牧师考试,或者还没有把牧师考试引进教会知道,岂不让他怀疑?

    怀疑倒也没有什么,但是总是问起来,不是很麻烦,而且不得不用谎言掩盖,总不能告诉他我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吧。

    然后,他又找到拿破仑,吩咐他这里完事后,继续扫荡印度洋范围的所有岛屿,不管有人没人,全部插上天国的旗帜。

    其实,这也是麦轲事先就准备好,他知道许多小到现在还没有人烟,但是很快就会成为欧洲一些国家的殖民目标。

    更重要的是,麦轲知道这些地方具有发现的和潜在的军事和经济价值!

    而这些旗帜,说是旗帜,实际是一块合金,重约五吨,上面铸成四个大字“天国疆土”,下面写着日期和地点。

    日期将是天国海军实际登陆时间,地点就是那个岛屿的名字,没有名字的,好办!麦轲给起一个。

    为了不给舰只增加额外负担,这些合金旗帜,都由灵犀一动运送,实际也是它来准备的,包括上面的字迹。

    这些事情办完,文复和大卫的浩大舰队轰然到来!

    拿破仑和麦轲一起,见证了这跨洋通道的首航式!

    只见成万上亿吨海水排空而起,高达百丈,由东往西,犹如巨龙腾空、恰似万马奔腾……咳!实际比这些形容词不知道要壮观多少万倍!

    麦轲无法描述,拿破仑就更没有词了,只能用见所未见、前所未有、无法想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就这样呼啸而来的舰队,说停就停了,下一刻都停留在二人面前,就是那个临时终点所在地。

    拿破仑这是来到跨洋通道上,看看这家伙是如何工作的,竟然把上千艘军舰同时运来,重量巨大无比不说,时速还达到了三千公里!

    在表面上,拿破仑只看到一条粗大的圆柱,他知道这是电力来源,这些电源都是配套而来,沿途的海水就是取之不尽的电力来源。

    军舰下面是一个巨大的托盘,所有军舰都停在托盘上,如果拖车托运汽车一样。

    而这个托盘之下就是滚轴装置,电力催动滚轴行进,这是跨洋通道的动力。

    这种滚动前进的方式并不太过神奇,陆地上也有运用这个原理的交通工具;令人惊诧的是这种恐怖的速度!

    同时不可思议的是,还有如此高速还能保证安全以及各种设备不受损坏。

    麦轲通过灵犀一动,解决了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动力非常强大,否则无法推动如此巨大的重量。

    全部舰只一千艘,每艘自重一万吨,舰载人员、武器、弹药、设备等等一万吨,每艘总共二万吨,共计二千万吨。

    第二要素,就是快速的移动,巨大的重量都会造成高温,必须有有效的降温手段,而海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海水,所以把这个动力传送装置放在水底,就形成了自然降温。

    当然轴承、轻轨等等都要求很高,不过这就不用麦轲担心了,灵犀一动可以自己解决。

    这时候,麦轲已经和大卫、文复谈妥;文复将走苏伊士运河一线,为了打通运河,麦轲给他配备了三百条约拿鱼,小约拿亲自带队!

    大卫则走好望角一线,然后负责攻占西南非、西非的沿海城市,东非则留给高人和拿破仑。

    二人明确了分工,灵犀一动立即启动,分出两股道,一奔西南,一奔西北,风驰电掣而去。

    接着两支舰队,也自然分开,快马加鞭地跟着自己那一路去了。

    拿破仑一生狼嚎,率领自己的舰队扑向了散落在印度各给出的岛屿,麦轲也助他一臂之力,凡是比较远的海岛,都用灵犀一动送了过去。

    时间不长,拿破仑就占领了几十个群岛,把天国的旗帜插了上去!

    。RS


第752章 忆旧情结良缘

麦轲刚忙完这里印度洋的事情,就听到彼得的呼叫,说他那里的恒河女神信徒又出了新花样,让他赶快过去。。

    麦轲和拿破仑打了个招呼,让他占领了岛屿后告诉他一声,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赶紧找他。

    然后,他就登上了回程之路,跟他一起走的还有觉远和默特。

    觉远今天一天看到的惊奇,比他一生看到的还多,外表虽然还是波澜不惊的样子,内心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基督徒。

    关键是他看到的东西是如此的特殊!他不认为这些事情靠人自己能做到,既然这些力量都在麦轲手中掌管,而麦轲又坚定不移地告诉他这些力量都来自神,而这个神是什么样的神,麦轲已经告诉了他,他就义无反顾地信了!

    他告诉了麦轲他的决定,表示以前的一切努力,都归无用,从今天,不!从现在起,就坚定不移地作主耶稣的门徒!

    麦轲非常欣慰,立即带领他做了一个决志祷告。

    同去的默特,本来是计划在收服马尔代夫群岛的一丝兰信徒时帮忙,由于马家全家的配合,实际上他并没有使上劲,但是他却见证了麦轲的大手笔,心灵也和觉远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前,他虽然听了福音,但是并没有拿定主意,决志信主;经过这番亲眼所见的经历,他才彻底改变原来的态度,接受了福音。

    他也要回到达卡。所以与麦轲同行,看到老和尚决志,他也要照此办理。

    老和尚作得,我便作得!

    于是,紧跟着老和尚,默特也作了决志祷告。

    既然老和尚成了主内弟兄,麦轲就和他了解他们的历史;知道麦轲时间紧张,老和尚弟兄就给他讲了个大概。

    原来这里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唐僧取经的时候,确实有三个徒弟相从,一个是姓孙、一个姓朱、一个姓沙。

    不过到达了天竺以后。得到了相关的经卷。四个人区发生了分歧,唐僧得到就是现在在华汉流传的经书,而三个徒弟选择的却是南传佛教的经文。

    而这四个人,也不是实质上的师徒。说是师兄弟更符合实际。

    但是唐僧的御弟却是真金白银。所以尊贵无比。因此,三个人就当了徒弟,保护唐僧取经。

    而那个时候。这样的经书,虽然不是满大街都是,但是花一点银子或者其他贵重东西,还是比较用以得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他们得到的经书不是活的,而是自己挑选的。

    既然是挑选的,就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结果。

    二这三个徒弟,说是徒弟,对佛教的理解,不说比唐僧高,起码也不必唐僧低。

    而唐僧代表皇帝,他选择的东西必然得到官方的支持,所有四个人都心知肚明,于是就好说好散了。

    这样,唐僧打道回府,归向长安;孙、朱、沙三人另辟蹊径,出海向南,最后定居在斯里兰卡。

    向东南亚外传,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斯里兰卡都是南传佛教的大本营。

    麦轲还真是初次听见这个历史,原来西游记的故事真是编造出来的。

    又一想,去了四人,回来一个,也得有个说法吧!于是这西游记就把三个徒弟弄成神话人物了。

    麦轲:“这段历史太有意思了!那么现状又如何呢?”

    于是,老和尚又掉转话头,娓娓道来。

    原来斯里兰卡号称佛国,却是名副其实。

    里面的居民有一半儿是僧侣,剩下的一半而才是普通居民。

    但是,这些普通居民只是没有居住在寺庙里,却人人也都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号称在家居士。

    这些在家居士都是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通常在寺庙里,经过正式的出家师父

    传授三皈依后,赐与一个法名,完成仪式后,即正式成为在家居士。

    大体上说,在家和出家正好相反,当然这个相反,实在修行方式上,而不是本质上,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三皈依。

    但是,由于这个修行方式不同,决定了二者在这个佛国的职责不同。

    关键是二者缺一不可!

    麦轲忙问为什么在家出家都必不可少。

    老和尚一笑说道:“我们虽然出家,但是吃喝住行也和常人一样;出家总不能自己做这些事情;而且既然出家,总不能拉家带口吧?那也就不能娶老婆、生孩子了;没有老婆孩子传宗接代,老和尚死了,哪里去找小和尚?”

    麦轲说:“从在家居士中选不就行了吗?”

    老和尚:“你说得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如果大家都出了家,哪里有在家居士?所以我说在家居士这一半是必不可少的。”

    麦轲恍然大悟,果然如此,如果斯里兰卡都是一群和尚,到处都是一群秃头乱晃,即使再厉害,也就一代而绝!

    如果这样,不但以后没有和尚,就是这个所谓的佛国,也没有了!和尚这个基础没有了,国如何存在?

    麦轲也会这个佛家创始人的智慧担忧,当时他怎么就没有想想,有本事的高僧全都一代而绝,还怎么把佛学产下去?如果他们的生存必须依赖那些普通人的信佛,岂不是促使佛学越来越世俗化?

    因为它必须考虑支持的需要!

    这真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老和尚继续说:“在家居士不但提供后代出家和尚的来源,还从事生产、交通、商业等项活动,保证佛国的正常进行。为整个国家,特别是寺庙提供经济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这些出家人不说饿死,也不能潜心向佛,必须自己去打理那些事务;整天忙于这些俗事,也就不算真正的出家人了。”

    麦轲:“呵呵,明白了,你们离不开他们。不过,没有你们这些出家人。他们还是好好的。而且负担减轻了!哪里来的二者缺一不可呢?”

    觉远:“那是你这个局外人的想法;这里是佛国,顾名思义,向佛、成佛当然是最重要的,他们在家居士如何把传宗接代、勤劳致富当作一生追求。那么他们也是一代而终。没有前途。和那些无知的牲畜一样。

    “因此,出家和尚的意义在于给他们提供灵魂上的指导,让他们此生过得更有意义。来生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命,也是让他们先在平凡的生活和生命有一个升华;因此,出家和尚也是必不可少的。”

    麦轲:“明白了,果然能够自圆其说,还挺有宏观视角的。”

    麦轲看觉远得到高僧的样子,虽然大约有五十岁的样子,还是挺有型的,隐约可见年轻时的英俊,不禁童心大起,问道:“觉远弟兄年轻的时候,也不乏红颜知己吧?”

    觉远一愣,没想到这小子问出这个令人难以启口的问题,一时又羞又恼。

    羞的是,老头儿一生未婚,一直到现在还是童贞之身,这样的事情怎可宣之于口?

    恼的是,你麦轲也太小看我老和尚了,我有红颜知己,岂能仅限于年轻之时?我从来就不乏红颜知己好不好?

    否则,我为什么要和南芥子峰尼院首座每周两次茶话会,研究佛法?你以为那位洁莲居士的佛法心得和什么人都分享吗?

    我就是不告诉你,只有我一人!

    我们这红颜知己,可是从十三岁就开始的;我出了家,她也立刻入了尼院,然后,我们各自在芥子峰、须弥山获得头把交椅,虽然别的无法实现,一周两次例行见面,愿意的时候追加次数,那是毫无问题的!

    看着老和尚一会儿脸红含羞,一会儿气壮颇为豪迈,麦轲心中大奇,难道这老和尚还有秘闻?不会像金庸笔下德高望重的方丈,却有私生子在外吧?

    其实麦轲完全可以接受,在他看来,那不但不是污点,反而说明当事人的韧性很强,即使遭到环境的压迫,也没有泯然丧失。

    麦轲迫不及待地问:“大师有什么隐秘的故事,说来听听!想必是惊心动魄!”

    老和尚双手合十、双目紧闭,不理他。

    麦轲心里一动,大声说:“这里不仅有和尚住的寺庙,还有女尼住的尼院吧?”

    老和尚嘴角一撇:“你到现在才想到,可见不是一般的愚钝!你也不想想,男人都走了一半,女人怎么可能不出家?”

    麦轲:“男人可以多妻嘛!”麦轲想起一丝兰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习俗,那里不是盛行一夫多妻吗?

    觉远:“净想好事!我们这里是佛国,实行一夫一妻制!”

    麦轲:“奥。那你相好的尼姑在哪里?”

    觉远:“芥子峰。什么?你小子套我?”

    觉远大怒!他每天都想念心上佳人,麦轲这以引导,顺口就说了出来!

    麦轲哈哈大笑,没想到心理学还可以干这事!

    看到老和尚不小心,把埋藏在心底三十年的秘密透露出来,还在那里又懊悔又释然的神情,麦轲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后悔,上去一拍老和尚肩膀,本来想拍他光头来着,又觉得太过亲近,稍后再说吧。

    “觉远弟兄,你很好!敢于把自己最隐秘的心思说出来。

    “你可能还不知道,基督徒就是要抛弃旧我,在基督里面成为新我,过上一个全新的生活。

    “基督徒不禁止结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鼓励结婚,因为这是神对人祝福;同时,基督徒应该在婚姻里成圣,成为一个成熟的圣洁的基督徒,而不是由愿望、有能力结婚,却刻意躲避婚姻!那样对基督徒的成圣没有任何好处,只有给犯罪提供更多机会。”

    觉远:“谢谢弟兄的开导!我原谅了你套我话的大罪了!唉!遭遇你十年就好了!”

    麦轲:“别泄气,弟兄!神建立的婚姻不容拆毁,神要建立的婚姻一定成功!你就不想想,神为什么让你和你的心上人相识于三十年前?为什么你一入僧庙,你的心上人也立即进了尼院?为什么让你和你的心上人每周相会二次?更重要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让你遇到了我,我又让你明白了谁是真神,也明白了神的旨意,包括婚姻的真谛?”

    觉远:“你是说,这都是神有意的安排?”

    麦轲:“毫无疑问!没有神的赞同,世间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而所有事情,不管已经发生的、没有发生的,都是为了神的荣耀!”

    觉远:“包括我的婚姻?”

    麦轲:“对!想想你终于抱得美人归,然后儿孙满堂,你是不是要感谢神?你的心上人是不是要感谢神?你的子孙后代,子子孙孙,是不是要感谢神?这就是神的荣耀了。”

    觉远:“让我想想。嗯!我觉得洁莲肯定是要感谢神的!这就行了!麦轲,我代表她感谢你!”

    麦轲:“洁莲是谁?”

    觉远老脸一红:“就是我三十年的红颜知己。”

    麦轲:“你敢不敢现在就去求婚?”

    觉远:“……”

    麦轲:“难道你还想继续耽搁下去,让你的心上人再苦等?”

    老和尚光头一晃,毅然决然地说:“我去!”

    于是,从来没有男士登攀的芥子峰,紧闭大门的尼院前廊,一个光头和尚举起重逾千钧的手掌,啪啪啪!就是三下!

    时间不长,一阵脚步声传来,大门豁然打开,正是尼院住持洁莲大师!

    麦轲举目观看,这洁莲大师柳叶眉、瓜子脸、俊俏中透着端庄,表面看也就三十许佳人。

    见到来人正是自己念念不忘的心上人,立即喜上眉梢,脱口而出:“师兄,你怎么来看我了,真真让我喜出望外!”

    马上想到这里隐含的意义,手捂前胸,急声问道:“哥哥,你终于决定了?”

    觉远也是激动万分,心潮难抑,强压澎湃的涌动:“我决定了!希望好妹妹成全。”然后大声说:“洁莲妹,我求你嫁给我!”

    洁莲喜极而泣,哽咽说:“如师兄所愿。”

    突然一阵冲天喊声传来:“深情一定三十年,今日喜结好姻缘!祝贺师傅!”

    原来是二人的徒弟发觉了自己师傅秘密相见,齐来窥探,没想到发现这样一个惊天大事,马上又联想到自己,不禁大喜,于是大声给师傅送上了祝愿。

    没想到两边没有协商,竟然用上了相同的祝愿词,可见人同此心!

    。

    ps:大章…――4,112字,不断连读,周末愉快!RT


第753章 和尚集体婚礼

须弥山寺庙住持觉远和芥子山当家洁莲当众成就了婚姻之盟,结束了三十年的相恋之苦,二人无比高兴,心情跳跃,如入云端。

    这还不算,那些僧众、女尼,也都蠢蠢欲动起来!

    事实上,众人当中,与这二位当家的情况类似的,大约有上百对!只是他们爱情马拉松时间短一些,什么年龄阶段的都有,当然都小于这两位当家的。

    更多的是双方有意,但是没有表达过的,这种情况的也有不下三百对。

    在这些人中,他们虽然都对对方好感,但是觉得没有任何希望,就把爱情的萌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此时此地,他们的爱情种子,被两位当家的带头行动,猛然催醒;爱情之苗,以势不可挡的劲头,蓬勃成长起来!

    即使原来没有任何基础的青年僧尼,刚才的共同祝愿,也让大家见了面;观人思己,也不禁把找配偶的眼光抛向对方。

    这束束眼神,以前被压抑,现在得解放,分外热烈,精光四射,宛如高手遇到了绝世武功,犹如酒肉之徒,看到了一瓶百年茅台、一盆刚出锅的红烧牛肉。

    别说,还真有一见钟情的,至少有三十多对,立刻就看对了眼,接着就开始了他们的眉目传情,爱情之旅马上开始。

    麦轲看到这种情况,心中欢喜,决定趁热打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