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栖特种兵-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把这个第四号岩洞打造成难以逾越的防线,不让任何人跨越这道防线,到上四洞去,蛇四专门跑了一趟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居住圈,从那里收集了这一洞驻守的一千特种兵。

    这些爱斯基摩人在远古时期从亚洲经两次大迁徙进入北极地区的,期间大约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那里气候恶劣,环境严酷,他们基本上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能生存繁衍下来,实在是一个令人无比赞叹的事情。

    他们每日的生活,都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他们必须面对长达数月乃至半年的黑夜,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

    夏天奔忙于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冬天挣扎于漂移不定的浮冰之上。

    他们往往仅凭一叶轻舟和其他简单的工具去和地球上最庞大的鲸鱼拼搏,或者用一根梭标,甚至赤手空拳,去和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北极熊较量。

    一旦打不到猎物,全家人,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部落就会饿死。

    因此,爱斯基摩人无疑是最强悍、最顽强、最勇敢和最为坚韧不拔的民族。

    而这些人,也成了蛇四的首选。

    这一千人,个个都是一场骠悍,手中的武器,就一根梭标,但是和一般的梭标有别的是,在梭标的顶端,还有一个套索,这是他们捉熊、捕鱼的专用工具。

    用这种武器,他们就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把猎物扎死,或者把猎物套住活捉。

    这些人即使在爱斯基摩人中也是佼佼者,因为他们都有一项特殊的技能,就是善于在冰雪中行动,哪怕在冰面如镜的光滑地面,也可以稳步行走。

    这在别人来说不可思议的能力,在他们来说好像自然而然。

    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他们都是赤脚,所以脚底板直接接触冰面,可以自由地吸附在上面,不会因脱离而滑跌。

    而其他任何工具,或者任何材料制成的鞋子,不管多么高级,总是隔了一层,因而不能和冰面有完美的连接;故此,大风一刮,人就离地而去。

    因为,左宗棠和张之洞队四号洞的防守特别有信心,即使他们担心其他岩洞的防御。

    根本无法立足的外部环境,极地出来的骠悍勇士,从里外两个方面断绝了天军成功的希望。

    况且,外面的山脊,对天军来说,无法立足;对爱斯基摩人却如履平地,可以任意对他们展开攻击。

    为了攻克这个极端特殊的第四号岩洞,麦轲也是采取了两条措施。

    第一个措施,就是从新进入伍那些朝觐神山的人当中,选拔了一千五百人,组成突击队,这些人也都附有攀登雪山的经验,起码可以借助工具和设施的帮助,攀登到四号岩洞。

    巴扎当了突击队长,他在选择队员中起了关键作用,这些人都是附近乡村山寨的人,经常在一起登山、狩猎,彼此都熟悉。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前一起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现在又一起成为基督徒。

    所以,他们现在都是兴高采烈,很高兴地被选拔进入突击队,一起为天国进行这次更具挑战性的征服。

    他们的装备,都是时下最好的,更有天国独有的高科技设备。

    比如,专门为他们研制的防寒服。

    这种防寒服,和其他天军使用的防寒服性能一样,就是时效延长了三倍,起码可以坚持八个小时,不用消耗穿用者自己的体温。

    还有就是冰镐,人手一柄,不管是坚冰,还是岩石,都能轻易地凿透,给突击队员提供一个支撑点。

    再有就是安全绳索,自动地把全队一千五百人连在一起。

    一旦有了危险,全体人员一起动用冰镐,而且互相连接,基本上可以避免摔落山谷的可能。

    有了这些准备,巴扎领到任务以后,立刻率领他的突击队出发了。

    实际上,他突发的时间是和攻击第一岩洞的时间几乎同时,因为第四岩洞在第一岩洞的上面,距离有一千五百米。

    没有第一岩洞的冰川舟坐脚力,也没有第三岩洞的猛禽当坐骑,所以他们虽然在出发的时间上一致,却直到这两个洞都完了事,他们的人才到。

    在出发的时候,麦轲叮嘱他们,一定要等到另一路到来,再一起配合动手。

    而另一路,就是麦轲的第二个措施。

    第二个措施的主角是牦牛!

    牦牛号称高山之舟,绝非徒有虚名。

    这不但因为它们吃苦耐劳,可以背驮重物长途跋涉,而且因为它们可以抗住强风!

    既然是高山之舟,当让不能风轻轻一吹,马上就翻到,那就成了山底之舟了。

    所以,顾名思义,高山之舟,本身就有不怕风的意思在内,因为既然是高山,就不可能没有山风,而且山越高,风越大。

    而牦牛这个高山之舟的称号,得自于青藏高原,自然也就是可以抵抗青藏高原的山风了。

    现在,天军的动物同盟军中,已经有了大量的牦牛,第一批牦牛加入,是在攻克那加山脉要塞的时候。

    随后,又有牦牛陆续加入;但是最近大批加入的是那些阻挡天军列车的牦牛,那是天军正在攻打一号营地。

    从这大量的牦牛后备库中,麦轲选中了三千,参与这次攻打四号岩洞。

    当然,这样的事情,麦轲不用自己去做,他是让闲得没事的云豹去做的。

    而云豹呢,它比麦轲更会当甩手掌柜,一秒钟都没有在自己手里停留,转手就交给了一头老牦牛,它自然就是牦牛的统领者了。

    三千牦牛马上就选拔停当,老牦牛的儿子当了领队。

    其实,老牦牛也不知道这个家伙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但是那个家伙自己说是,它也没有办法否认。

    本来老牦牛想自己去的,却被号称是自己的儿子的家伙一膀子撞了个趔趄,只好承认失败。

    其实所谓选拔,非常简单,就是找个对手,二牛对撞,输赢一招而定。

    虽然老牦牛是头儿,想去的的话,也不能搞特权,也得通过选拔。

    这些出征的牦牛选定以后,也不用准备,立即出发,比巴扎还早,它们没有那些花活,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自然本能。

    不过它们虽然走得早,却比巴扎他们晚到,因为它们必须绕路而行,才能到达四号岩洞那里的刃峰。

    因为它们只是高山之舟,不是高山飞舟,只能爬上去,不能飞上去,所以直接上去的唯一通道――那道笔直的峭壁,就不是它们能攀爬的了。

    因此,它们必须绕道而行,先迂回到东面的山脊,再从那里逐渐西进,靠近主峰,在那里登上刃峰,然后在刃峰上跋涉三里地,才能到达四号岩洞。

    虽然牦牛可以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行走,也可以抗拒暴烈山风不被吹落谷底,但是却非常吃力,极大地减缓了他们行进的速度。

    在最困难的阶段,它们只有一寸寸地挪动!也只有高山之舟,才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

    即使如此,在接近四号洞的时候,有一处特别陡峭的山峰,宽度仅容两只牛蹄,两旁都是万丈悬崖,还是发生了事故。

    有一只特别肥壮的牦牛,平日最为凶猛,也最是胆大,因为它的牛蹄比其它牛的大了一圈,结果一脚踩下,偏离了中心,全身猛地一个倾斜,庞大的身躯一个倒栽葱,就掉下了万丈悬崖!

    这只牦牛确实英雄,即使如此,也是一声不吭,过了大约有一分钟,才听到一身重物落地的声音。

    即使如此,在接近四号洞的时候,有一处特别陡峭的山峰,宽度仅容两只牛蹄,两旁都是万丈悬崖,还是发生了事故。

    有一只特别肥壮的牦牛,平日最为凶猛,也最是胆大,因为它的牛蹄比其它牛的大了一圈,结果一脚踩下,偏离了中心,全身猛地一个倾斜,庞大的身躯一个倒栽葱,就掉下了万丈悬崖!

    这只牦牛确实英雄,即使如此,也是一声不吭,过了大约有一分钟,才听到一身重物落地的声音。

    众牦牛虽然兔死狐悲,但是行动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前进,只是更加小心。

    掉落山崖的牦牛已经给了大家足够的教训,它们并不想亲身经历。

    可是在这个时候,巴扎那边等待不及,已经开始了行动。

    他们在攀登的时候,由于还没有到达山脊,并没有感觉暴烈山风得厉害;到了四号洞附近,等了有五分钟,还没有见到牦牛的影子,就有点沉不住气。

    有人就建议先采取行动。

    巴扎一时大意,忘记了麦轲的叮咛,派出两个班首先上去。

    巴扎一时大意,忘记了麦轲的叮咛,派出两个班首先上去。

    这两个班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接到指令,嗷的一声,就蹿了出去!

    可是,他们太蔑视大自然的yin威了!

    在下面看似人畜无害的山峰,陡然变得力大无穷了!

    第一个班上去的十个人,立刻被吹了双脚离地,头上脚下,翻了一个跟头!

    本来就难以立足的冰面,这已失去根基,他们立刻就如同浮萍一样,被山风吹走,十几米长的一个平台,转瞬到达边缘,没有丝毫停留,直接吹落悬崖!

    尽管这些人也在一路手脚乱动,试图抓住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停止划入深渊,可是一切努力全部无济于事!

    第一个班全部十二人,就这样报销了!

    第二班目睹第一班的命运,上去以后,紧紧地蹲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只等稍微安静一下,赶紧退回去。

    可喜的是,他们这一暴露目标,引动了爱斯基摩人的杀机,你不动,他们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不但他们动,也迫使你不得不动。

    只听嗷的一声嚎叫,一群爱斯基摩人跳了出来,不知凡几,只见他们个个光脚赤足,在冰面上行走如飞,转瞬之间来到这些天军面前,闪亮的梭标迎面刺来!

    其实他们是想捉活的!

    可以这些天均不知道啊,见到生命有危险,下意识地就想躲避。

    可是这一躲避,让他们陷入了灭顶之灾!

    山风趁势而起,把他们全部吹翻,下一个瞬间,全部落入深渊!

    。


第781章 毒枭顺手牵羊

看到这些牦牛站在滑不留脚的冰面上,不动如山,把扎彻底明白了麦轲为什么嘱托他,要等牦牛到来以后再开战。

    原来这些牦牛就是他们在冰原上的中流砥柱。

    看到成百上千只牦牛沿着悬崖的边缘战好,为天军战士构成了一条生命线,把扎这次放心了,立刻让他的突击队员冲上了山洞前的平台。

    此时此地,横扫平台的山风还有,但是已经大大渐弱,因为几千只牛腿密密实实地扎成一道厚厚的篱笆,把原来的风道基本上拦住了。

    这时的风流,只好往两边分开,或者从牛腿的间隙拐弯抹角溜走,再也不复原来的威力。

    刚才跳出来的爱斯基摩人,满心捉几条大鱼,没想到这些大鱼全都随风飘走,一个也没有到手,不由得非常失望。

    突然,又看到牦牛跑了过来,先是几只,然后就是大群,他们复又大喜,这些大家伙可比北极熊大多了!

    原来在北极的时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就是北极熊了,也是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而鲸鱼那种海上而来的庞然大物,能提供很多吃的,却可遇而不可求。

    因此,他们现在欢喜跳跃,那么多牦牛,够他们吃一个夏天了。

    更多的爱斯基摩人从山洞跳出,蛇四挡都挡不住。

    也难怪他挡不住,他诱惑这些爱斯基摩人过来,主要的一个理由,就是给他们足够的好吃的食物;她深深地知道,对这些一年到头、整个一生都以吃饱肚子为最大目标的人种来说,没有什么比食物更有吸引力了!

    也没有什么能比一袋美食最有说服力了!

    他记得很清楚一件事情,他去召集人手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去的另一个人,已经在那里做动员好长时间了。

    那个人的口才非常好,把美好的前景说得天花乱坠,听得连蛇四都动心了!

    可是,蛇四掏出一包饼干,给他们每人一块,告诉他们只要跟他走,以后这种好吃的每天都可以吃到。

    结果,所有在场的爱斯基摩人都跟着他来了,那个口若悬河的人,面前一个人都没剩!

    看着他那种张口结舌的样子,蛇四都不禁为他尴尬起来。

    不过现在的蛇四,也算偿到了搬起石头打自己脚的滋味。

    他的命令显然不如牦牛有吸引力;即使他的饼干也力有不逮。

    爱斯基摩人全部出洞,他也就放弃了利用山洞有利地形的打算;现在洞外的冰雪平台优势,由于牦牛的捣乱,也不复存在,就只好靠实力说话了。

    这时候,把扎看到守军冲出洞来,也是一阵惊愕,这是什么意思?我正在琢磨如何进洞呢!

    知道进洞的艰难程度,他已经做好了艰苦奋战的准备。

    哪里想到,守军这么配合,知道他们钻洞有困难,一个一个从山洞出来,摆在明处,让他们打。

    大喜过望之下,就要上前交手,没冲出几步,又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

    原来他们豪情满怀得冲了上去,对方竟然正眼看他们一眼都不肯!

    那些人都双眼紧盯他们之外的目标,双手紧握梭标,就在他们眼前,与他们擦身而过。

    把扎等人这才纳过闷来,原来这些人的目标是牦牛!

    一时没有适应这种奇葩行为模式,把扎等人一楞神的功夫,爱斯基摩人已经冲到了牦牛身旁。

    本来他们是想用梭标靶这些牦牛捅死,如同他们捕捉北极熊,可是到了牦牛近身,那些牦牛一动不动,于是他们就改变了主意,改杀为捉!

    可是那些牦牛,站在那里是为了完成使命,当然不会随着他们走,因此,这些捉牛的努力,就变成了与牛较力。

    而这些爱斯基摩人虽然也算力大,总大不过牛去!

    于是,这场捉牛大战就成了拉锯战,几经周折,爱斯基摩人费尽力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成功牵走一只牛。

    被这些爱斯基摩人的举止弄得不知所措的把扎,终于知道,自己遇到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敌人不来正面对敌,反而去捉牛,这不是明摆着把后背留给自己打吗?

    既然如此客气,我就必须领了你的好意,否则你也怪罪是不是?

    于是,把扎带领他的一千五百人,轰然而上,把这些忙着捉牛的爱斯基摩好汉全部拿下!

    本来这些爱斯基摩捉鱼打猎还行,和人打仗并非好手,再加上根本就没有防备天军,结果一个都没有剩下,全部成了俘虏。

    把扎没有停留,趁势攻进第四岩洞,把空无一人的岩洞也拿到手里。

    一直没有出洞的蛇四和他的三个助手,见事不济,早就溜走了。

    连丢了三个岩洞,下四洞还只有一个洞安全,就是第二岩洞;国际纵队的临时总部也一直设在这里。

    左宗棠、张之洞、舍慑灵刚刚听取了蛇四的报告,对那些爱斯基摩人的愚蠢举止也是哭笑不得。

    他们愚蠢,导致他们全部被俘虏,根本不足惜;可是他们的失败导致了上四洞的防守出现了极大的漏洞,等于是城门大开。

    按他们原来的预想,四洞这个天然的屏障,尤其是那里的狂野山风,就是天军无法逾越的天堑。

    他们甚至曾经畅想,要在那里给天军吃足苦头。

    结果是如此的出人预料之外,自己的一千人全军覆没,而天军的损失,不过是十几个人掉下悬崖,这个敌我伤亡数量太不成比例。

    这还是他们心急所致;如果他们能够沉住气,等牦牛来了再动手,估计就是零伤亡了。

    几个人正在预测天军下个目标是哪个洞,突然蛇二跑来,说天军攻打第二岩洞来了!

    一直坐着的舍慑灵站了起来,说:“走!看看去!我还以为敌人不敢来打呢!”

    左宗棠和张之洞其实心里也对第二岩洞的防守最有信心,原因是这里的防护网是以用毒为中心的!

    这蛇二本身绝对是用毒高手,而且有舍慑灵的参与,所有第二岩洞里里外外都是毒阵。

    除了这二位以外,蛇儿还从世界各地搜罗来顶尖用毒大家,所以这里可以说用毒界的群英聚会。

    蛇二请他们到也没有用强,也就是把他们的心法“蛊惑人心”换了个花样,实施出来。

    他给了他们一个应允,说是谁能在这个用毒大赛中拔得头筹,谁就可以得到一种无上毒品。

    这种毒品的名字就作帝王蛇涎。

    据说它的功效非常特殊,并不是毒性多么厉害,能毒死多少人,而是让一个人俯首听命,哪怕那个人有帝王之尊。

    用毒界都知道,把人毒死,那只是雕虫小技;把人的心智迷惑,让他为你做事,这是中等毒剂;而让人正常,却甘心为你服务,才是高级毒剂。

    比如此砒霜,就是触及毒药;美女蛇,属于中级毒药,实际上是一种近似活蛊的技能;而帝王蛇涎一类,就是高级毒剂了。

    消息一出,毒界疯狂,本领大的奔着帝王蛇涎;毒术技不如人的,也期望看看施毒大家的高超毒技,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千金难买。

    尤其可见,这些蛇价各位,对人性的掌握太独有新得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人心中的最大渴望调动起来,然后引导到他们需要的用途上去。

    这施用毒药比赛大会如此,其他的各个方面用人也是如此,用不同的方式,把这些人不知不觉地都引向了不归路。

    而那些被诱惑的人,往往至死都执迷不悟。

    蛇二网罗的用毒高手遍及全世界,收集的毒剂也千奇百怪,生物的、有机的、无机的、混合的、物质攻击的、物理攻击的、精神攻击的,五花八门,群毒汇集。

    在满清的统治范围,各大用毒门派几乎都加入了进来。

    唯一缺席的,就是号称最大用毒家族的唐门。

    当然,他们也接到了邀请,当值的姥姥姥姥心里立刻拒绝,并且立刻通知了唐家在天军中的成员。

    被通知的人中,说先就适当代价主唐姥姥,唐妍,跟着六划到处跑的那位。

    还有上任家主姥姥姥,唐风,和他在安南当市长的丈夫杨威在一起。

    再有一位就是唐笑,外号唐四藏,依然带着他的新婚夫人,也就是为了她甘为奴的掬憨,正在西南边疆一带悠哉游哉,乐不思蜀。

    这位唐笑,一看自己离麦轲最近,立刻自报奋勇,找到麦轲,跟他汇报这个动向,而且告诉麦轲,他现在静极思动了,很有愿望和这些用毒高手斗上一斗。

    麦轲正在思考谁来担任攻打第二岩洞的这个突击队长,见到这个挂名徒弟想睡觉时送来个枕头,也就笑纳了。

    然后,就是组织一千人的突击队,结果唐门显出了极为深厚的世家底蕴,一千人全部是唐家子弟兵!

    原来,这和全世界的用毒高手较量的消息一出,惊动了唐家很久不露面的那些老妖怪!

    他们也是一生用毒,研究毒剂制作,每人都有独到的成果,可惜这些成果并不是都有机会拿真人实验的。

    现在岂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如果错过了,那绝对是时不再来!

    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冒了出来,出来以后立刻记就迫不及待表示非去不可!

    老的这样踊跃,年青一代能退后吗?

    那是不可能的!

    老的去,不过是一了心愿;年青的去,可是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功业。

    当然,为数更多的人是基督徒,他们去的目的是为天国出力,荣耀神。

    最后,除了必须留守的少数人以外,唐门子弟竟然集中了一千三百六十五人!

    从质量上说,就更厉害了,竟然有历代长老级别的强手一百二十人!

    最后,麦轲也动心了,他正式对唐笑说,他也一定要去。

    唐笑说,师父有事,弟子代其劳,您老人家还是别去了吧。

    麦轲说,去去去,你怎么不这么劝你们唐家的那些老古董!他们才是应该在家里享清福。

    其实麦轲的真正担心是这些唐家精英,这些比试毒药的事情还真说不准,万一阴沟里翻船,整个唐家不说灭门,也会从此一蹶不振。

    他去,就是随时观看战局,一旦有危险,它会立即出手,请求灵犀一动救治。

    有他在场,有灵犀一动随时待命,麦轲相信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同时,麦克还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理论――世界上本来没有毒药,只有使用不当造成的一种毒药效果。

    如果使用的计量合适,哪怕再有名的毒药,也对人有益。

    而如果使用的计量不当,即使山珍海味,也对人有害。

    比如,都知道炖肉好吃,给你一吨,你吃了试试?

    中医有一句话,是药三分毒;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麦轲只是把这个范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