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光明青年应声而出。
“命令你率领你的羊家军第三旅阻击学生军的信字营,克敌制胜!”
“得令!”
然后打马而去,身后紧跟着他的第三团羊家军将士。
紧接着,第四旅、第五旅……一直到弟二十八旅,全部被羊种点将派出,二十八队健儿,如同流水一般,挥洒而出,和敌人的二十八字营,两两对立起来!
最后,羊种率领自己的中军,也压了上去。
羊种亲自率领的部队
正面对对方敌人的主将,那就是儒家军副总司令赵烈文!
《
第1394章 身世有点复杂(改)
麦轲今天有点心事。
他昨天收到邮局的通知,说有一件从中国来的包裹,需要他带着证件去取。
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他没有任何头绪。
麦柯来美国已经三年了。
他先用一年时间读完了双博士课程,取得了双博士头衔。
接着,又鬼使神差地进了西点军校,用了一年时间接受最完备的军事训练和教育。
临近毕业的时候,被选拔加入了一支特种部队。
这支部队的存在和所干的事情很少被外人知道。
被人提起时也只是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三角洲。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他大多数时间都是整装待命,参加这个特种部队的行动仅仅三次。
不过,每次都是惊险万分,活命回来的机会不超过十分之一。
那些比他更富有经验的老战友几乎死伤殆尽,他却凭着一身出神入化的功夫和几近逆天的运气,活着回来了。
不但活着,甚至连伤都没有。
这不,他正在佛罗里达州的首府塔拉哈西城休假。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天怪事连连。
昨天他收到了一个从纽约邮来的包裹,里面有一封信。
打开一看,内面的内容不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而且让他大吃一惊。
即使用他天马行空的现象力,也没料到信中告诉他的事情。
那封信说的是什么呢?
他原来具有八分之一的美国血统!
这可是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他还以为自己是纯粹的中国人呢。
再看看给他写信的人,他又没有理由怀疑。写信的是把他邀请到美国,对他一直照顾的约翰将军。
他去西点,进入三角洲也都是他的一手安排。
“真是咄咄怪事!”麦轲有点郁闷,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他来美国可不是读读书,当当兵那样简单。
他不禁想起离开中国的时候,他的姥爷洪伟国和他的一席谈话。
他的姥爷,大家都叫他洪老爷子,刚刚从大军区之一的参谋长位置下退下。
“你到美国去,一切听约翰将军的安排;把你从前的经历全部彻底地忘掉!需要你做什么的时候,我会直接告诉你。”
他这位姥爷对他的好可没得说,对他上学参军一直开绿灯,哪怕是到美国,麦轲都知道是老爷子的主张。
他自衬也够争气的,十三岁的时候就考取了京华大学,三年读完国际金融专业大学和研究生所有课程,又花了两年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
与此同时,他还跨系选读了计算科学的课程,以至于拿到了第一博士学位后,老爷子觉得他作其他事情年龄还太小,要求他继续读下去。
结果一年以后,他又拿到了计算科学的博士。
依老爷子的观点,他还应该继续上学。
可是麦轲说什么也不读了。
没办法,老爷子一气之下,把他扔进了中国的特种部队。
虽然说是扔,其实还是打进去的。
那个部队的领导是老爷子的曾经手下,起初以为对他的外孙走走形式,只要放水不是太显而易见,也就马虎过关了。
谁知道,那位派去把关的教官刚一出手,就被麦轲摔出去了一丈多远。
那位领导和那位教官当时就傻了眼。
这个教官可是武功高强,整个特种部队没有敌手的。
派他上场不是预期麦轲多厉害,而是怕别人上,一个控制不住,把老爷子的爱孙打伤。
后来成了麦轲最好朋友的张远教官脸面也有点挂不住,毕竟有部队最高领导观战。
他得到的指示是不要打伤这个潜在的学生,也别让他输得太难看。
可也没有让他输,更没有让他被虐。
不然的话,华夏最强特种兵岂不是徒有虚名?
和那位领导打了招呼以后,张远就把真功夫拿了出来,和麦柯卯足了劲打了起来。
谁知道依然不是麦轲的对手!
这次不过是多坚持了几分钟,场上情形就急转直下,张远就从开始的主动进攻,变成了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张远又被仍出去三次以后,他终于泻了气,高叫免战。
张远垂头丧气地下场,麦轲面色平静地等待下个对手。
那位领导心里则乐开了花!当场宣布麦轲成为特种兵的正式成员。
可他心里却嘀咕,老爷子怎么不透露一二给我,不是等着我出丑吗?这个麦轲也太不靠谱了,什么样的师傅教出来的?
既然是老首长信任,把他交给了我,就看我怎么雕琢这块美玉良材吧。
随后,他特别交代张远,把所有训练特种兵的科目,都增加三倍难度,让麦轲过关。
别说,这一招开始还真有点效果,麦轲不得不集中精力,认真对待,甚至还受到两次惩罚。不过很快那些想继续看热闹的老兵就被震撼了。
一个星期以后,麦轲不仅完成了这些日常练兵四倍的训练量和难度,还主动要求继续增加。
弄的亲自操练,以严苛闻名的张远也没了脾气,只好任其自由,让麦轲自己掌握了。
部队本来就崇尚强者,尤其是特种兵这样的地方,更是胳膊粗就是老大哥,拳头硬就是大哥大。
不管是平常的训练,还是年终的大比武,麦轲都是一边倒的全胜。
不管是遇到本部队的其他弟兄,还是遇到兄弟部队,麦轲手下从来没有十合之将。
武艺最强,但是年龄最小。
除了场上出手不留情以外,平常麦轲对每个人都当好自己的小弟弟,对人友好礼让。
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非常非常喜欢这个温文有理,武功却高得吓人的小兄弟。
更关键的是,出去执行任务时候,有了麦轲这样的战友,生命安全和任务的完成都有了大得多的保障。
所以他和大家的关系都很好,尤其是和张远教官为首的十一位战友,更是亲如手足兄弟,以至于他们在临别前不久,结为十二兄弟盟。
排座次的时候,虽然谦让了许久,麦轲依然荣膺第十二小弟之位。
别的还没干,大家都起哄要求小弟给每一位哥哥敬酒。在众人笑声震天兴高采烈的气氛中,麦轲一一给大家敬酒,自己也每人陪饮一碗。
大家肝胆相照心心相印了,麦轲却付出了第一次醉酒的代价,一直睡了一天才酒醒如常。然后他就追着十一位兄长每人打了一场,实际就是每人虐一遍,以报一醉之仇。
“唉,三年没见了。”
他们甚至连电话和电邮的联系都没有过。
麦轲不禁有一丝怅然。
他坚信他们的兄弟情谊不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淡薄,可是其他的变化就难说了。
回想起他自己的变化,一种坦然欣慰的笑容浮现在他坚定而英俊的年轻脸庞。
这时他已经开车拐到了塔城总邮局所在的亚当路,看到高扬的美国国旗随风飘荡。
这是联邦政府的标志,邮局虽然开在全国各地,却是中央政府的特权和产业。
作为美国国家安全系统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高级的部分,麦轲当然熟知,所有从国外来的邮件,无一例外都要经过邮局的完全系统检查。
其中如果有什么机密**,是没有什么可以保密性可言的。
这也是麦轲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昨天他突然收到老爷子用密码给他手机发来的通知,让他去当地美国邮局取挂号邮包。
告诉他包裹中有一封同样是用密码写成的信,以及一些重要的东西,让他自己查收和处理。
至于那些东西,表面上没有什么特殊,不用担心泄密,所以用邮寄的方式给他。
但是这些东西对他的身世和他的家庭却非常关键,所以才用这种方式开启和他的直接联系。
麦轲把车停在门前,没有理会一个伸手跟他要钱的乞丐,匆匆地走入邮局营业大厅,向邮局的工作人员出示了驾驶执照,说明来取从中国寄来的一个包裹。
这里一般不使用身份证作为人身证明,而是用驾驶执照,因为上面有照片;而且还因为驾驶执照很普遍,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有。
功夫不大,工作人员给了麦轲一个木箱,大约有一尺见方,三寸厚。
对她表示了感谢以后,麦轲就到了大厅的南侧,那里有一个展台,新出笼的邮票和邮寄相关的商品都在那里展示。
麦轲把那个木箱放在台子上,然后右手抓住箱盖,左手抓住箱子,稍一用力,就打开了。虽然箱子是用长钉密封的很结实,常人开启的必须用铁锤斧子一类工具帮忙,对麦轲却是小菜一碟,他徒手开保险箱都不是问题。
“什么!”麦轲一看那个密码信,又是大吃一惊:“洪宣娇是我的太奶奶?”
虽然姥爷姓洪,可是麦轲从来没有联想到竟然和太平天国的国王洪秀全还有联系,不但有联系,还这么亲近。
尽管出乎意料之外,他可没有半点怀疑这个信息的心思。
世界上的所有人说话都不可靠,姥爷也是例外。
他可从来没有把他和撒谎联系在一起。
接着望下看,他被告知箱子里其它东西都是什么。
主要是两件。
其中一件是他的祖奶奶洪宣娇和人结婚的证书。
和谁结婚呢?当然是他的祖爷爷了。
他还真想尽快知道他的祖爷爷姓什名谁,兴许还有照片呢。
第二文件是一张天平天国藏宝图。
当时洪宣娇实际是天国所有财富的大总管。
在天国政府存在期间,尤其是接近失败的时候,大量的财宝被精心地隐藏起来,一直无人知晓它们的下落。
这个麦轲道没有迫切希望去阅览,反正也不急在一时半会儿。
虽然这些信息搅动了麦柯的心,他还是按耐住马上看个究竟的冲动,离开了邮局。
他想尽快回到住所,所以走了一条近路。
到该隐路的时候,他没有按一般的习惯左转弯进入满露路,而是直接开了下去,准备在尽头再左转。
麦轲发现这段路上没有车辆,就按耐不住好齐心,打开了箱子,把那份结婚证书拿了出来瞧瞧。
麦轲快速的瞄了一下,见到是一种他并不陌生的教会结婚证书。
上面写的是,“兹有麦轲弟兄和洪宣娇姊妹在天父面前宣誓永结同心风雨兼程誓不相背”。
麦轲不禁愣住了,“和我一样的名字?”
这时他突然感到汽车冲出了路面,正在往下坠落。
麦轲赶紧回过神来,向窗外看去,发现自己正在向一个深坑栽了下去。
这时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停止这种自由落体了。
更悲剧的是,最近阴雨连天,这个深坑里面还有十多米深的积水。
原来这个路段已经封闭,路边有明显的标志,交通已经被断绝。
如果没有这两天接二连三的非常事件分散麦轲的注意力,他本来应该注意到没有其它车辆,观察到断绝交通的原因,避免出现这样的悲剧。
结果,汽车一头扎了进去,没有造成很大的动静。除了溅起一仗多高的水花,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第1395章 穿越岂能马虎(改)
麦柯掉进了深坑,却没有立刻失去意识。
说实话,麦轲还真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
他意识到掉了下来,想跳出车外,车门却怎么都打不开。
想打碎车窗,他那有千均之力的拳头撼在挡风玻璃上,玻璃无动于衷。
他这才想起,他的车子用的是特制的防弹玻璃,能抗住强力狙击枪的轰击。
因此,他也就听之任之,不做无用之工了。
随着乒然一声,车子扎入水中,眼前一暗,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悠忽之中,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几秒钟,也许是一个小时,总之他觉得经过了一段意识的空白期,车子才停了下来。
没有激烈的撞击,也没有车毁人伤。
也许是水的浮力使然吧。
也多亏了这辆特制汽车的良好性能,即使在水底也没有一丝漏水的迹象。
而且引擎照样工作,收音机都能照样继续播出,还是他选定的信仰电台访谈节目。
尽管如此,麦轲却知道自己是身处水底,与空气完全隔绝,可供使用的空气只有汽车空间里的有限容量。
引擎的运行,实际上是在和他自己争夺空气这一稀有资源。
多让它工作一分钟,可能意味着他会短少一个小时呼吸所需要的空气。
麦轲毅然关掉了引擎。
现在才深深感到这样的自然恩赐是多么宝贵,麦轲还有空感慨了一下。
记得他在教会里听讲道,第一次听到牧师提及空气阳光一类人们不注意的存在,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时,他还不以为然,后来看了很多神学著作,有了信仰基础以后,他才逐渐认同。
直到今天生死存亡的时刻,才深有体会。
麦轲随后尝试联系救援,不知道什么原因,信号却发不出去。
把可能的联系人一一试过以后,他也就放弃了。
现在他唯有祷告。
同时心里也存在一个信念:如果我做的这些准备,学识和能力,信仰的追求和建立,都在这里嘎然而止,似乎有点不合常理。
我可是坚定地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
也许是生死关头让人的思维敏锐,也许是空气越来越稀薄使人的意识集中到最重大的经历上,在麦轲短暂的人生中经历过的几件事情,幻灯片一样,逐一飘过他的脑际。
十三岁的时候,他没有告诉家里人,偷偷参加了高考。
结果以京城第一名的状元身份进入了全国文科首校京华大学。
满脑子建立金融帝国,占据古往今来手屈一指金融大鳄席位梦想,他选择了国际金融专业。
十六岁,他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般人需要七年的学硕连读,取得了国际金融硕士学位。
他对其中的一个领域…期货交易,可谓情有独钟,有独到的领会和见解,并在撰写论文期间参加了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一举夺得最佳绩效的桂冠。
他清楚记得,他成功的把五十万美元的初期投入,在半年时间内,增殖了二十倍,使得他完全不用为他后来在美国求学的经济支持发愁。
同时,他也成了后来兄弟盟所有活动长期不变的赞助商。
十八岁,他完成了国际金融博士学业,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
此前,他还选修了大量的计算科学相关的课程,尤其在防范黑客方面成绩斐然。
不为人知的是,他还成了黑客界的翘楚,成功侵入具有最高防卫的网站二十次,成功率和安全率百分之百。
十九岁,他完成了计算科学的博士学位课程,并以一个出人意料的博士论文,获得当年最佳博士学位的称号。
他在博士论文中,设计了一个完全数据化的未来社会管理模式,人人都是这个庞大精密数据库的一个数据群组,他的所有品行都由这个数据库自动管理。
其职能之一,就是一旦数据库确定一个人的行为到了可能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时候,系统就自动采取措施,把他置于一个被限制的区域,在那里停留直到改进达到预期指标。
评定导师组给他的一致评语是“天才的设想,目前尚不具备实践性”。
他为此郁闷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二十岁,他加入了中国最神秘的特种部队。
入队测验打败了兵王特种兵总教官张远。
然后势如破竹,击败了所有挑战者,成为当之无愧的王中王。
不过这个美称是麦轲没有想到的。
他只知道见一个灭一个。
后来才知道,他灭的那些人,在见到他之前,都经历了无数这样见一个灭一个的历史过程。
二十一岁,他和十一位经历了生死与共的特种兵战友弄了一个兄弟盟非正式组织,那天也是麦轲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喝醉。
二十二岁,山不转水转,他在两位祖辈的密谋下,远离他已经小有规模的辉煌,起码是辉煌的起点,割断一切现有的联系,只身来到美国求学,同时谋求法律和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二十二岁零四个月,经过四个月对信仰的思考和学习,他在一家长老会教会受洗,成了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这个转变可以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出国前他最大胆的人生计划里也没有这个项目。
虽然那时他不是太热衷政治,却认为自己是最彻底的无神论者。
一直到现在,他也觉得这个偶然事件实在是不可思议。
二十三岁,他成功获得法律和经济学博士。
在这两个领域他并没有付出太多的经历,因为他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神学领域,以至于他所掌握的神学知识和对神学相关内容的理解,远远超出一般神学博士的程度。
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信仰内容和现实的社会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二十三岁零九个月,他建立了同心契。
成员包括三位他所在教会的成员,四位博士同学。
这四位同学中,两位法律专业,两位经济专业。
教会成员中的一位是负责大学部的青年牧师,虔诚的加尔文主义者。
四位同学都有基督教信仰背景,虽然不一定是长老会宗派。
二十四岁,也就是从今年年初,他加入了美国三角洲部队,始作俑者还是把他弄到美国的约翰将军。
麦轲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比登天还难的进入特种部队的各种审查,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
当然打进去的时候,还是靠他自己的实力,不掺加任何水分。
除了学习训练执行任务以外,他又从其中吸收了四名战友,加入了同心契。
幻灯片过完,麦轲有点昏昏欲睡了。
难道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似乎没等精彩,就谢幕了?
也行吧,也没有太大的遗憾,反正我的那些理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麦轲对那个数据库的所有预期,是一直耿耿于怀的,尤其是确立了基督教信仰以后,他是从来没有停息过对理想实现的憧憬,只是随着认识的加深,不断地修正。
突然,一个声音出现在他的耳旁,虽然陌生,但没有觉得突兀。似乎对麦轲熟悉得一塌糊涂的样子。
“麦轲,不要睡。你的使命才刚刚开始。今天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敌人的诡计;而是你的使命中必要的一个环节!
“你的生命,你的所有,都在你生命的主人手里,这一切都是出自他的意愿,出于他的安排。
“这些都是你的信仰中的基本内容,你没有忘记,也不会怀疑吧?”
麦轲马上想起,这可是他每天都提醒自己的东西。
刚才似乎有点淡薄了。他马上说,“当然不会。那么,对我有什么安排?”
“穿越。给你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
麦轲万万没有想到,他嗤之以鼻的穿越闹剧,也会临到他的头上。
他一直以为那是那些无所事事,对现实心怀不满的愤青,甚至愤中,或许还有愤老的无稽之谈呢。
待到确认不可抗拒必须穿越,同时也心里窃喜有实现理想的机会以后,他就开始了对穿越条件的讨价还价。
作为金融法律和经济学的高材生,麦轲深知谈判之道。
如果连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常识都忽略的话,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因此,他就坦然无惧 胆大包天地要求穿越福利。
麦轲似乎不太情愿地说:“实在让我穿越,我就穿吧。能不能问问,我穿越谁呀?”
“麦轲。”
“穿越当我自己?”
“不是。是你的祖爷爷。”
“喔,返祖呀。”他回忆起那个包裹中说的事情,原来是穿越到清朝末期,太平天国时代。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
“慢着!我祖爷爷和祖奶奶的结婚怎么办?这事我不能替代吧?”
“这个你先别操心,车到山前必有路。”
“不行,这件事情不解决,我心里有障碍,恐怕影响我穿越。”
“你还真够麻烦的,给你个线索吧,你的穿越与众不同,不是身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