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刚离开那里,六爷又要进驻,这可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话说旭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重地,似乎有一段时间叫做彭城,还被一些割据势力当作都城,有不少古老的军事设施。
既然咸丰走了,六爷还没有进来,看看有没有机会来个雀占鸠巢?
麦轲混进城区一看,才知道自己有点异想天开了。
咸丰虽然走了,旭州作为府衙所在地,知府和千总这样的地方机构还依然健在,他们也有几千府兵呢。
除了官兵,还有两三万乡勇,这些人由于就在战区,所以不必把这些民间武装聚集调走。
因此,虽然咸丰走了,六爷还没有到,这里的防守却是滴水不漏的。
麦轲转了一圈,发现城内的防卫就很一般了。
麦柯就在城内乱逛,竟然一个询问的都没有遇到。
一会功夫,他来到城中央的一座空荡荡的大营,一看就是原来咸丰扎营的地方,规模相当辽阔。
因为是永久性建筑,因此前面的人走了,大营的基本构架就给后来者留下了。
看那些建筑,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熏陶,离开老远,就能感受到沧桑的气息。
不知道这一仗下来,这些古迹还能不能保留下来。
眼看天色要黑,六爷的百万军喧闹之声已经传来。
麦轲看到兵营中间有一杆大旗,足有十几丈高,上面还悬挂着一个巨大箭斗。
麦轲陈没有人注意,一步跨进了箭斗。
他估计一会儿天就会黑透,没有人会注意这个箭斗。
即使是派人上来,麦轲也不怕!
难道这么大的箭斗装不下两个人吗?
担心他们会跟他打架?
没事,肯定不会!
因为死人是不会打架的。
大概是几分钟以后,六爷为首的杂牌军果然浩浩荡荡地开了进来。
麦轲藏身的大旗下面,正好是六爷的营帐。
刚刚安置妥当,六爷就召开了会议。
参与人员有倭寇的头目,猪头炖不烂;高丽棒子的首脑,朴不欢;当然还有那个白俄总司令,叫作亚历山德罗维奇。
另外就是两名当地官员,知府梅小枝;总兵赵强军。
几个人又是介绍、又是寒暄,热闹了一阵,接着就是柴米油盐的具体事务,麦轲也甚为不感兴趣,突然他们提到一起事情,让麦轲立刻提起了精神。
“总督徐广缙的人马在距离不远的碾庄一带,六爷何不把他召集过来,由六爷统一指挥?”
知府梅小枝建议道。
就在刚才,六爷搞清楚了皇帝四哥只给他留下了不到三万老弱残兵,不禁大怒。
“真的?他们有多少人?”六爷一听还有兵可调,不禁大喜。
“应该还有十五万左右。”总兵赵强军说,“他们的原编制是二十万,在枣林和当地人干了一仗,稀里糊涂地损失掉了五万人。”
“也是蠢蛋一个!既如此,立刻派人让他们过来与我汇合,到旭州集中。”六爷果决地说。
“恐怕还得六爷亲笔写书一封,派个重要人物送去,否则这些骄兵悍将是恐怕是不听调令的。”梅小枝补充说。
六爷眉头一皱,想想也对,立刻吩咐:“备纸墨!”
这些东西都现成,六爷刷刷几下写成,花上自己的名押,派一名与徐广缙熟悉的官员前去送信。
信中要求他接信后,立即启程,赶来旭州!
若有迟延,以贻误战机处置!
这些活、这些字、这些活动,都被坐在箭斗上的麦轲了解得清清楚楚!
他立刻沟通了林凤祥、张纹,问他们的部队里碾庄多远。
“十里!我们一直按照你的要求,既不和他们接触,也不离他们太远,一直就保持十里的距离;怎么,有什么动作?”
“现在,你们立刻出动,用最快速度赶到碾庄西侧,拦住徐广缙的部队!只要不让他们前去旭州与那里的清军汇合,就是大功一件!好,别的不多说,立刻行动吧!”
“是!保证完成任务!”
张纹、林凤祥同生回答。
二人说罢,没有片刻停留,立刻带人出发。
二人分工,林凤祥带领先头部队,飞快插进碾庄之西,那里有一道山岗。
如果那里被敌人占领,任务多一半就失败了。
张纹则负责后面的大部队,随后跟进。
林凤祥的先头部队有三个团,外加一个枣庄青年组成的新兵团。
这些当地青年,不但熟悉地形,而且战斗力都很强。
这里雷厉风行地出发了,麦轲还在那里继续窥测,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泄露出来,他可以拣个漏。
可是等了一会儿,几个人只不过说一些鸡毛蒜皮,麦轲听得无精打采。
没有热闹的事情,麦轲有点打不起精神。
突然,东北角一片喧哗。
六爷面色一沉对猪头炖不烂说:“怎么回事,不是跟你说过,要严格约束部下吗?”
猪头炖不烂却反唇相讥:“我的兵都很守纪律的,不会是你们的人或者当地的乱民……”
梅小枝不干了:“什么乱民,旭州城里都很安分守己的良民,岂能容你污蔑?”
猪头炖不烂嘴上硬气,实际上心里清楚,多半是他手下那些当惯了盗匪和倭寇的家伙,到了锦绣荣华之地,又胡作非为了。
但是,那又怎样?我们是你们请过来的,难道为了一些小事就撕破脸皮?
所以,他就来一个死鸭子――嘴硬。
这时候,叫喊声越来越近,显然是一个倭寇的语音,夹杂着清兵的喝斥声。
六爷脸色黑了下来,大声命令:“带进来说话!”
只见两个清兵夹着一个倭国士兵进来,那个倭国士兵不但哇哇大叫,而且还拼命挣扎。
这两个清兵是执法队的。
六爷大吼一声:“让他住嘴!”
其中一个士兵伸手在那个叫嚷着下巴一摸,顿时没有声音了。
“说说怎么回事?”六爷命令。
这些执法队是六爷建立起来的,主要成员是大内高手,忠诚度非常高。
所以他们说什么是什么,六爷绝对相信,就是听一面之词。
根据执法队的描述,他们按照六爷的指示,对所有驻在旭州的军队,就进行了巡视检查,特别对那些名声很坏的家伙,加强了监督。
当然这就是特指这些倭国的士兵。
果然不出所料,就是被捉住的这个家伙,还是一名小队长,半夜起来,要客串采花大盗!
要说这小子还有点专业水平,竟然使用了薰香,把人给薰晕了,然后扛了出来。
这家伙也是加了百倍的小心,但是不巧的是,被当地居民发现了他的行踪。
随后就发觉了这是一个采花大盗,就包围了上来,要捉拿归案。
谁知这采花大盗忽然就变成了杀人恶魔,拔出武士刀连杀三人!
就是这样一耽搁,执法队赶到,生擒活捉了这厮。
说着,把武士刀、薰香都呈上前来。
那位受到劫持的女孩受惊太过,已经交给她的家人照看。
如果有需要,她的家人可以来作证。
大家都以为,这么明显的事情,那个猪头炖不烂应该乖乖承认错误,抱歉自己管教不严了吧?
可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这个猪头炖不烂绝对长了一幅猪脑!
他硬说这些都是栽赃陷害,他要把这个小队长要回去,无罪释放!
六爷实在忍无可忍,寒声说:“我要是不放呢?”
“不放?我们东洋大帝国的荣耀武士,应你们的邀请,来支援你们,难道就被诬告,就受到这样的待遇?我立刻撤回,并保留追讨你们罪行的一切权利!”猪头炖不烂有恃无恐地叫嚣。
呵呵,这小子还真是目中无无人,看看这六爷怎么处理吧!
麦轲这样想的时候,恰巧六爷也想到:“这要是麦轲在场,他该怎么处理?估计一巴掌拍过去,扇倒再说吧?我怎么说也是王爷,亲自动手的事情我就不干了,来个敲山震虎吧。”
转头对执法官问:“根据军法,该当何罪?”
那军法官一看六爷真的要处罚,立刻扬声吐气:“当事人――斩立决!该管主官――仗四十,撤职!”
六爷大喝:“按军法处置!把驴头猛勒叫来!”
军法队的执刑人员立刻上前,一刀砍去小队长的脑袋!
另一人嗖的一声,抖出一个袋子,脑袋正好落人其中,没有一滴血落在地上。
还有一人抖出一个更大的袋子,把那个无头的尸体也是如此泡制,也是没有掉下一滴血。
麦轲惊叹,这得重复多少次才能练到这种程度呀。
。
第1444章 皇上亲拟战书
第990章皇上亲拟战书(改)
这时候猪头炖不烂已经被按倒在地,开始施刑,按照刚才军法官说的,杖四十。
刑具就是刑杖,就是一根八尺长的棍子,基本上是上下一般粗,打人的那头稍微粗大一些。
因为这是他们施刑人员的职业工具,以至于这些行刑之人,对这根刑具的掌握和使用都达到了娴熟的程度。
打人的技巧也是炉火纯青。
所谓技术高,意思是在打人的效果上,他们随心所欲的程度高。
同样的仗四十,表面上可以一样行刑,但效果呢?
有的可以直接打死,这是他们存心加重了刑罚。
有的可以打成重伤,只有这个是设计的刑罚,他们只是公事公办。
有的可以打成轻伤,这个就是减轻了刑罚,这很可能是他们同情凡人,因而网开一面。
有的可以没有伤,这就是贪赃枉法了,没有大的利益交换行刑人员不会冒这个险。
今天这个掌刑的人,早就对这些倭寇看不惯,决心用这个机会让自己出出气。
于是,他就来个加重的二十杖,合宜的二十杖。
前二十杖,把他这个猪头炖不烂给打了个半死,后二十杖,则按照规定的要求,即让他受苦,又让他死不了。
这下子够猪头炖不烂受的!
在声声刑杖着肉和猪头炖不烂的嚎叫声中,六爷宣布撤了猪头的职务,换上了驴头。
在皮肉受苦的同时,猪头炖不烂心里的痛苦更甚!怎么就这样丢掉了官职?
他想了想,还真的没处说理去。
他们性质上属于雇佣军,在被雇佣期间,等于雇主的仆人,当然是雇主说了算。
至于有的雇佣军客大欺主,也是有的;前提是你能欺得了主,主也认你欺负才行。
行刑完毕,六爷说道:“猪头炖不烂,你不是说你要回去吗?现在就滚,这里没有你的事了。”
这回猪头炖不烂可真急了,回去?这是不可能的!真要回去,我不是比丧家犬还可怜?
猪头炖不烂赶紧说:“别!你只是说撤了我的职,并没有说赶我回去!”
六爷疑惑地问道:“难道你不是想回去,还想继续在这里干?”
“对对对!我就是要在这里继续!还有你撤的是我的总管职务,我还可以干别的!现在驴头当了总管,他原来干的副总管还没有人补上,我现在就申请那个职位,我保证干好!”
麦轲一愣,这也行?
都说日本人一根筋,特别固执,看来关键时刻也不乏灵活性啊。
就看六爷怎么办吧。
其实六爷也没有想把这个猪头一棍子打死,所谓惩罚他,就是为了让猪头炖不烂老实听话。
现在目的达到,六爷也就就坡下驴了。
“这样啊,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不过你必须给我保证一件事情:以后再也不要发生今天这样的违反军令了!如果再发生,你与他们同罚,敢不敢答应?”
这招真狠啊!
猪头炖不烂倒吸一口凉气!
他真不愿意答应这样的条件;可是不答应,眼前就过不去。
说不得,只好答应了,实在不行,我成立一个执法队!
凡是有可能违反纪律的,我先处置了他们!也好过被他们牵连,寿星也就罢了,掉脑袋的话,可就吃了大亏了。
“好,我答应了!”猪头炖不烂被迫签下了城下之盟。
偷听的麦柯听到这里,觉得后面应该没有大事了,他就悄悄地飞走,往东溜达了过去;当然是乘坐云豹。
一场偷听,收获不是很大,也就是碾庄的事情比较有意义,不知道林凤祥和张纹能不能堵住徐广缙。
不过有一点,麦轲的想法倒是改变比较大。
原来以为这六爷卖国卖得很彻底,通过看他对付那个猪头,麦轲现在认为六爷还是有底线的,不会做那些太离谱的事情。
这样的话,以后逮住他,还可以网开一面。
没有改变想法之前,他是决定逮住这个鬼子六就处以极刑!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麦轲正在一边飞行,一边察看其他战场的动静,这些情况,都在灵犀一动里记着呢。
淮河一线的正面,东南兵团、南方兵团,正在继续向满清的第二道防线进逼,不断突破沿途敌人设置的阻拦。
西南兵团在云贵总督吴文镕的配合下,已经绕道云贵集团军的后面,然后在大约一百公里的战线上,布下了防御。
这里最特殊的就是云贵兵团,从泉河到滨州这一线,将由吴文镕负责,负责缠住泗川总督徐泽醇的大军二十万,不让它们干扰天军的部署。
挡住以后,就不管他们了,交给尾随而至的萧朝贵兵团就行。
吴文镕的这样与天军配合,还依然是暗暗进行;在这种混乱状态之下,没有人可以很快地就查清楚发生什么事情。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公开起义,除非中间有重大变故。
在咸丰一线三路大军的后面,就是天军的西方兵团、北方兵团,中枢兵团了。
这三个兵团一直就和满清的三个集团军对峙,所以现在就是跟着他们亦步亦趋。
在这个过程中,小型战斗一直不断,万人规模的战斗时有发生,不过双方都在寻找战机,准备一场正式对决,一战定乾坤!
六爷的百万杂牌军既然已经进了旭州,胡以晃的二十万强大骑兵兵团就开始关门!
他们很快就把旭州以北从东到西一线全部占领,而且这个占领真的是连绵不绝,水泄不通!
二十万骑兵,已经为数重大,但是更多的却是虫洞的动物大军!
除了一万头大象以外,几十万莽牛气势磅礴的挡住了大片山地、丘陵的通道,与占领关键道路、城市的骑兵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攻击防御体系。
除了这些大型动物以外,各种中小型动物,也来共襄盛举。
它们虽然没有如同中坚主力那样,负责一块阵地,但是也组成各有特色的专业队,为这条防线提供服务。
哪怕最弱小的狐狸、兔子一类,也组成歌舞团,去给那些第一线的动物勇士们慰问演出。
虽然那些美妙的歌声、动人的乐曲,让那些莽牛听得懵懂茫然,可他们还是摆出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
即使对它们演出是名副其实的对牛弹琴,人家的心意还是好的,这个是必须承认和予以尊重的。
目前双方军队的这个态势,熟知的人可谓寥寥无几。
天军的司令部,张远和六划基本上知道战略部署;具体战役发展、最新局势的变化,必须通过现场监测电视,才能搜集起来,然后集中整理,才有总体概念。
实际知道整体情况,能够即时更新的,只有麦轲一人!
而满清那边呢,与麦轲类似的只有一人,就是摄灵。
他那些无孔不入的变色蛇,以及他那套隐秘的传递信息方式,都让他了解全面情况,已经随时变化的动态。
在这些方面,它不比麦轲差,甚至更强,但是他又一个致命点,比不上麦轲。
麦轲不但自己了解这些情况,而且还有权力随时采取行动,进而指挥所有天国天军的力量,去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
而摄灵呢,他必须通过他的代理人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而且,他想要做的事情,没有一个是可以光明正大摆在桌面上倡导的!
这样,他就必须拐两个弯儿,才能实现他的目的。
他的代理人中,最重要的就是咸丰皇帝,而且到目前为止,咸丰一直对她信赖有加,言听计从。
他现在已经知道天军的部署和满清非常不利的局面,他的最终目的虽然是死人,死得越多越好,可是这个目的实现,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战争!
如果现在这样,一下子满清就垮掉了,那么结局肯定是大批满清士兵投降,而不是死亡!
他们只要不死,就有可能听到福音,一旦接受了福音真理,悔改认罪信靠主耶稣,他们就得救,永远不死,这岂不是他的大大失败?
这个结局必须避免!
可是,看目前这个发展趋势,根据以往的经验,似乎正在向这个结局迅速靠近,难以避免!
到底如何破局,力挽狂澜?
摄灵一时踌躇不决,感到从来没有如此头疼过。
忽然他听到一声长叹从隔壁传来,那是皇帝的寝室。
算了,与其自己烦恼,倒不如跟皇上一起琢磨琢磨。
于是,他走到了隔壁,进入咸丰居住的房间。
虽然行军匆匆,不及讲究,皇帝还是住了一间大房子,有里外间,总不能让随侍的妃子也抛头露面是吧。
“爱卿夙夜未眠,不知道所忧何事?”二人坐下,咸丰首先动问。
“和皇上所忧大略相同,不过我在琢磨,有没有办法让敌人减慢进攻的速度,拖延决战的时间,也好让我们的部队有时间做好准备;不知道皇上有什么好主意。”
摄灵沉吟了一下,还是直接说明了来意。
“我也一直在忧虑这个问题,老六来了以后,状况不是有所好转吗?”咸丰并不知道全面情况,他觉得增加了一百万人,即使不是绝对优势,至少也降低了失败的可能。
“不然,天军也是花招很多的,它们增加的人更多,因此,我们的处境更加危险,说危在旦夕也不为过。”摄灵实话实说。
“若如此,我亲笔给麦轲写一封战书,要求半个月以后决战,你看如何?”
。
第1445章 蓄势双方首战 (改)
摄灵也是别无他法,虽然觉得咸丰这个主意很不高明,还是点了头,认为不妨一试。
于是咸丰就动笔书写,写了御用宣纸满满一页。
然后交给摄灵,让他看看行不行。
摄灵看过以后,摇了摇头,说:“这口气要改一下,你现在和麦轲是平等的关系,不是君臣,因此,什么爱卿啊、朕啊、圣旨啊都必须去掉;其它的也尽量简洁,否则,他一发怒,根本不理你,你说得再利害有什么用?”
“用别的口气我不会,你替我改一下吧。”咸丰从小就练的是皇上给大臣下旨,如何学习过平辈论交?
摄灵拿过笔来,刷刷刷,又删又改,不一会就弄完了,交回给咸丰。
咸丰看过,点点头,拿起笔来,很快就抄写完了。
然后就画上自己的名押。
想了想,又用了御玺。
为了免除麦轲的误会,特别注明――这个印章只是为了表明我是我。
摄灵在旁边颔首赞许。
随后不久,也就是大约十分钟以后,这封信就送到了麦轲手里。
送信的是一位老农,戴着斗笠,把信递给他就走了出去,留下话说有了回信,叫他一声就行,他就在外面等着。
麦轲抖开信一看,原来是咸丰给他的。
看着那个大印,和印上“咸丰御玺”四个篆字,就知道如假包换。
一看内容,原来是挑战书。
挑战书是如此写的。
“麦轲大驾台鉴:
“你我都是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为减少生灵涂炭,特向你挑战!从明天开始,和你连续开战十场,每十天一场。
“第一场,时间明天上午八点,地点芒砀山,双方兵力,各二十万!
“第二场……”
接着就列出一共十场战斗,完成这系列战斗已经是百天以后。
最后,信中还说:“大丈夫一言而决,静候大驾回音。”
这样啊,一百天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你要战,我便战,不过什么时间战,在哪里战,就由不得你了!
于是,麦轲刷刷几笔,就在原信上写了回复:“如你所愿,明天如期会战!以后的决战日期和地点,由明天以及以后的胜利者决定!”
然后把信交回那个戴斗笠的送信者。
三分钟以后,麦轲的回书呈递到皇上面前。
咸丰赶紧看麦轲是怎样回复挑战的,看到“如你所愿,明天如期会战”的时候,不禁大喜,说:“麦轲答应了!”
摄灵觉得不会这么顺利吧?
接过咸丰递来的信,看到下半句,觉得果然如此,文章就在这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