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影巨匠-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绪在自己的血管里窜动,让人忍不住就想要站立起来,加入这场狂欢之中。
双手紧紧地握着椅背,乔治压抑着自己站立起来的冲动,那躁动的情绪在胸腔里猛烈撞击着,根本寻找不到一个出口,沉闷得喘不过气来。愤怒,痛苦,羞辱,憎恨,厌恶……即使是再华丽的词汇也不足以形容乔治此刻的心情,他只知道,兰斯又一次做到了。
那该死的混蛋。
放映厅的灯光缓缓亮了起来,此时人们才意识到,他们不是在中/国剧院参加首映式,仅仅只是在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标院线欣赏首映而已;现场也没有两千名观众,只有区区三百人而已,但那狂热的情绪却让放映厅都忍不住摇晃起来,只因为刚才这部电影震撼了每一名观众的世界!
掌声,足足持续了七分钟,依旧没有消停下来。
兰斯和斯嘉丽已经准备离开了,但还是被热情的观众拦住了去路。由于这不是首映式,仅仅只是点映,所以没有主持人,也没有官方活动,观众们只能涌上前,试图和兰斯进行直接交流。
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位记者第一时间购买到了门票,可此时他们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兰斯,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采访,一直到三十分钟之后,兰斯和斯嘉丽在观众的护送之下离开了影院,记者们也没有能够赢得采访机会。不过幸运的是,他们终于明白兰斯和斯嘉丽一同出现的理由了。斯嘉丽在电影里的客串虽然短暂,却令人惊艳,尤其是最后时刻的声音出镜,更是成为了推动剧情的功臣。
兰斯已经离开了,但地标影院依旧是一片喧闹,每一个观众亢奋的情绪都无法安定下来,盘桓在影院周围久久不愿离去。
马特知道自己应该要回家好好休息了,但他现在却根本没有回家的心思,脚步停留在影院大厅里,依依不舍,“……没有阉割!上帝!你刚才到底有没有仔细看?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一个声音无比激动地说到,可没有等他说完,旁边另外一个人就嚷嚷到,“天呐,你才没有认真看好不好!海莉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杰夫的痛苦那么真实……”
按照马特平常的习惯,他是绝对不会插嘴的,直接离开,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此时他却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不,不,你理解了。”马特快步走了上前,“那些都是海莉试图欺骗杰夫的手段,你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吗?海莉不断用冰块来完成冰镇,其实这就让杰夫对痛觉失去了触感,所以制造了一种觉……”
“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旁边又有一个人加入了讨论,“你们没有看到杰夫挣脱束缚之后的表情吗?上帝,兰斯的表现真的太精彩了!所有情绪都一目了然!”
讨论的队伍越来越大,转眼之间,六、七个人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发表着言论,面红耳赤地争论着。马特享受这样的过程,大学毕业以后,他都记不清楚到底多少年没有感受到这种单纯的热情了,彷佛为了一个话题就可以卷起袖子吵到天昏地暗,源源不断的灵感让精神和身体都感受不到疲倦。
乔治重新站立了起来,将自己的身影隐藏在黑暗之中,悄无声息地离开现场。观众热火朝天的讨论让这一切变得容易起来,似乎根本没有人还记得乔治今天也抵达了现场,不远处三个人交谈的身影让乔治的步伐停了下来,那是三位影评人,在圈内都是说得上名号的,乔治此时最不需要的就是碰到“熟人”了,所以他安静地站在阴影处,回避了视线。
“……剧本确实出色,我个人觉得比犯罪三部曲更加深刻。虽然格局更小,话题也更小,但其实人性的挖掘和社会的批判都更加值得反思。情节的设定和人物的塑造,都可以看得出来他经过深思熟虑!”
“我必须同意,电影真正的精彩,其实从结束之后才开始。明显可以感觉得到,当初笔触还是比较稚嫩,大局观也有限,对民众的反应和社会的勾勒其实都还是不过。但现在就成熟多了,即使同样是小格局,但人物形象和故事脉络却十分完整。他确实令人敬佩,不是吗?”
那讨论的声音传入乔治的耳朵里,让他浑身肌肉都僵硬住了,如坠冰窖,显然,他们正在讨论的是“晚安,好运”和“水果硬糖”两个剧本。刚才是他不想移动,现在是他不能移动。
“那你觉得那个剧本里,他没有一点功劳吗?”
“谁知道呢?也许他的魅力就是他最大的功劳。”快速的交谈一闪而过,引得三个人都低声轻笑了起来,乔治几乎不用思考,就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谁了,那种耻辱感从脚底席卷而来,几乎令他窒息。
“所以说,你们觉得那个新项目会成功吗?”
“谁知道呢?如果之前有人告诉我,这个恋/童/癖的剧本会如此出色、如此深刻,我肯定会觉得他疯了,但现在显然我才是那个不懂变通的老学究。”
“我觉得值得期待吧,不能说肯定会成功,但兰斯肯定会鼓捣出一些什么,他总是可以带来惊喜。商业成绩我不敢说,可能会一败涂地,但电影的质量却值得抱有信心。”
“看不出来,你对兰斯如此有信心。你不是一直都认为他就是一个花瓶吗?”
“比起另外那位绅士来说,兰斯这个花瓶简直价值连城。难道你不同意吗?”
“喔,不要把矛头对准我,难道你们都忘记了,我一直都对兰斯抱有信心的。我纳闷的只是他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新项目,而且投入那么大,也许他的自负做出了误的判断。但今天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相信,兰斯知道他在做什么。也许,我们这些旁观者才是在瞎操心。”
“你等着看洛杉矶那群浑身铜臭味的家伙怎么说吧,他们才是上蹿下跳呢……”
三个人一边讨论着一边迈开了步伐,渐行渐远。乔治却依旧留在了原地,根本无法动弹,他只觉得最后一点自尊都被捏得粉碎,每一寸皮肤都被羞辱过去,他甚至就连愤怒的力气都不剩下了。
乔治几乎忘记了,“水果硬糖”的成功,将会同时牵扯到“晚安,好运”、“疯狂的麦克斯4”这两部作品的命运,现在事情正在朝着对兰斯越来越有利、对他越来越不利的方向发展。难道,这一切都是兰斯计划好的吗?不,不可能!兰斯又不是先知,他怎么可能策划好一切?可是,如果不是的话,那事情又是如何发展到这个地步的?
一向自诩沉稳睿智的大脑,此时却完全混乱了起来,疑神疑鬼,根本无法冷静进行思考。但有一点乔治却是知道的,这场噩梦,似乎现在才刚刚开始。
719 点映轰动
十月二十日,周四,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周四,秋季档的北美电影市场本来就低迷,而本周首映的“毁灭战士”也着实缺少噱头,无法引发更多的讨论热潮。但是在纽约,这座世界第一城市,下/城区的格林威治村却是彻夜狂欢。
这片保留了嬉皮士遗风的区域绝对可以说是大苹果最具特色的区域之一,坐落在这里的地标影院也备受附近居民追捧——在艺术院线里观看一部黑白老电影,到爵士酒吧里听一首小区,而后在街头与艺术家们狂欢……这样的夜晚总是可以让人沉醉。今晚,似乎也不例外。
两间距离仅仅只有四个街区的地标影院联手奉献了今年入秋以来最喧闹、最繁华、最精彩的一个夜晚,从晚上八点开始,两间影院的所有放映厅就开始不停歇地连轴转,而在门口排队的长龙则始终没有中断,即使是凌晨两点、四点和六点这三个场次也不例外,浩浩荡荡的队伍让影院附近变得热闹非凡,人们通宵达旦地聚集在一起,喝着啤酒、弹着吉他、高谈阔论。
前一场的观众离开电影院之后,纷纷留了下来,满脸亢奋地加入了周围的讨论热潮之中,然后又等待着下一场观众的散场,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继续讨论着。
马特就是其中一员,他知道自己/无// 。。今天上午还要上班,但他却根本不在乎,恍惚之间彷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的疯狂生活。马特和大家一样,站在门口,随手抓着一瓶啤酒,侃侃而谈的发表着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他们从“水果硬糖”讨论到兰斯的犯罪三部曲,再到伍迪…艾伦、马丁…斯科西斯的作品,再到斯坦利…库布里克、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最后又回到“水果硬糖”身上,思想的碰撞让精神始终处于高度亢奋之中,根本停不下来。
当情绪达到了制高点时,一群人蜂拥到隔壁街区的另外一间老电影院去观看午夜场的“罪恶之城”,电影结束之后,又一次熙熙攘攘、议论纷纷地回到地标影院门口,和刚刚观影结束的新伙伴们汇合,继续口沫飞溅地讨论着“水果硬糖”里的每一个细节,从台词到情节,从服装到房间装潢,从人物到内核……慷慨激昂、手舞足蹈、面红耳赤地争论着。
一直到天际边的朝阳缓缓升起,当第一束阳光撕破黑色的夜幕时,人们才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马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地标影院,朝着华尔街徒步走去,一步三回头,然后就看到那些嬉皮士们依旧不知疲倦地讨论着,彷佛他们正在试图用自己的言论去改变世界,那种熊熊燃烧的热情即使比起破晓朝阳也毫不逊色。马特喜欢这样的时刻,不仅仅是彻夜不眠地投入争论的时刻,还有海天交界之处蒙蒙发亮的橘红色日出,这让他前所未有地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而这一切的纽带,就是那个叫做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的神奇男人。
马特知道,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了,但关于“水果硬糖”的炙热讨论这才刚刚揭开帷幕。
事实也是如此,格林威治村的两间地标影院源源不断地聚集着人们,有人离开,又有人抵达,所有放映厅不间断地运转还是无法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期待感。就在曼哈顿岛,就在纽约市,就在美国东海岸小小的几条街区之内,“水果硬糖”却在释放出无穷无尽的能量,悄无声息地开始影响整个北美大陆,乃至于整个世界。
“只要给我一个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整个地球。”
“水果硬糖”点映结束了,但事实上,这部电影所制造的反思狂潮这才刚刚开始。由于电影仅仅只在两间艺术院线上映,即使影评人们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欣赏到作品,反而是那些狂热的电影爱好者们能够抢在前面,第一时间领略这部作品的风采。
所以,点映结束之后,率先得到反馈的不是媒体,而是网络!
“十分钟长镜头简直要爆炸了!兰斯洛特那个该死的混蛋真是太帅气了!”
“一直到现在我的双手还在颤抖,因为恐惧,更因为激动!”
“难以想象,兰斯这个混蛋又一次奉献了令人惊叹的佳作!”
“比‘罪恶之城’精彩十倍,比‘借刀杀人’深刻十倍!今年秋天必看之作!”
“这部作品绝对会让那些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们感到绝望,哈哈!”
“邪典!真正的邪典!施特雷洛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邪典电影:令人深恶痛绝,却又爱不释手!”
“这绝对将会是一部被主流市场所唾弃的作品!但这恰恰也是一部足以载入史册的作品!”
“观看完电影之后,你会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进入过电影院。”
“极度的不适,强烈的反感,深深的痛恨。这就对了,这就是观看‘水果硬糖’的正确方法。”
“不要观看!绝对不要观看!这就是一场噩梦,我怀疑永远醒不过来了!”
“太他/妈/的变态了!请不要进入电影院,否则接下来一个月都不能睡好觉了。”
……
网络上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都已经爆炸了,IMDB的官方页面底下,仅仅一个夜晚就冒出了三百六十多条评论;而烂番茄的评论也达到了一百九十多条。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雅虎社区出现了七百多个相关帖子,而回帖数则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两万多条,点击率更是突破了十万,这一切不过发生在十二小时之内,火爆程度轻而易举地就完爆了“晚安,好运”在两周之前所带来的讨论热潮。
更为有趣的是,在这些评论之中,即使是赞美的评论也夹杂了大量粗口,话语之间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这部作品“不适合男人观看”,超过一半的评论在最后都强调,“强烈不推荐这部作品”;可是偏偏在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这部作品在他们大脑里引起的思想风暴,那种激动和亢奋透过电脑屏幕扑面而来,几乎让人按耐不住。
不过,评论的真正主力只是一小群人,其他人都只是在凑热闹而已。可以看得出来,由于“水果硬糖”只是在两间院线电影,欣赏过作品的观众着实有限,能够参与到话题之中的观众不过尔尔;但这个话题却引发了网络上无数人的注意,尤其是那种痛苦之中夹杂着激动的情绪,更是令人好奇心倍增。
与“晚安,好运”不同的是,目前为止全部都是网友们在讨论,主流媒体和专业影评人们几乎没有任何动静。点映结束的第二天,各大媒体报道的几乎都是兰斯和乔治“正式和解”的新闻,宣告剽窃门画上了句点,铺天盖地都是相关新闻。
按道理来说,接下来后续报道继续锁定在乔治和兰斯身上,把焦点重新拉回“晚安,好运”,这才是正确的公关处理方式;但出人意料的是,似乎所有新闻媒体都在按兵不动,静悄悄地等待着“水果硬糖”的点映继续推动。
毫不夸张地说,两间地标影院引发的观影狂潮已经在整个纽约蔓延了开来,而北美各地的新闻媒体也都得到了消息,驻扎在纽约的分部都纷纷派出了相关记者,希望第一时间能够观看到这部电影,但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根本抢不到门票!
如果这里是圣丹斯电影节,那么媒体和专业影评人是有预留票的,他们可以凭借着请帖或者记者证直接入场,不需要担心没有门票的情况;但这里是纽约,“水果硬糖”完全按照小众实验电影的点映方式推出,换而言之,想要观看这部作品,唯一的方法就是购买门票入场,一张七美元的门票十分便宜,但记者们和影评人们却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一票难求。
两间院线门口的排队长龙从昨晚八点开始之后就没有减少过,并且伴随着网络上的沸沸扬扬,不少居住在纽约的电影爱好者们都将“水果硬糖”列入了自己的日程表之中,比起其他城市来说,他们可是占据了先机。
于是,地标影院门口就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盛况:平时那些眼高于顶的影评人和记者们,居然也出现在了排队队伍之中。
混沌影业可以不在乎,因为实验电影本来就不是依靠影评人和记者吃饭的,它们往往是经过三周点映,在观众之间将口碑散播开来之后,再看情况安排扩映,影评人和记者的回馈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他们对这些实验电影都不会投以太多的瞩目。所以,混沌影业完全是打算按部就班,但影评人和记者们却不能不在乎,显然,“水果硬糖”就是这个周末最炙手可热的电影——即使只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
地标影院已经把所有放映厅都排满了,但依旧供不应求。周五中午十二点不到,全天的门票都已经销售一空,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开始销售周末的门票,但这也仅仅只持续到了周五晚上十一点,很快周末两天的门票也全部售磐。这也意味着,如果想要观看这部电影,只能等待周一了。
好消息是,周一也不过就是两天之后;坏消息是,下周“水果硬糖”的点映场馆数量仅仅只是七间。
720 偷跑评论
由于供不应求的排队队伍,影评人们的评论迟迟无法出现,已经举行点映了的“水果硬糖”依旧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纽约地区之外的人们都迫切地想要知道: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即使看不到,至少可以从影评人的评论之中窥见到一些蛛丝马迹,但现在就连影评人的评论都看不到,对比网络上已经观影结束的评论,更是让人心痒难耐。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周五中午十一点时被打破,首个专业影评人评论正式放出。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首个专业评论并不是来自“纽约时报”,显然在汹涌的观影热潮之中“纽约时报”也没有获得特权,第一个评论由“纽约客”的资深影评人劳伦斯…托普曼奉上。
“在大自然之中,弱肉强食的生物链是十分奇妙的环节,每个生物都可以成为猎人,每个生物也都可能成为猎物。在猎人和猎物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同情弱者,但却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法规,无法打破,就好像我们不可能让狮子放弃捕猎羚羊一般。但同样的生物链放入人类社会之中呢?
道德情感上,我们总是会站在猎物的角度去审视批判猎人的血腥残忍;但在法律法规上,我们却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审核判断猎人与猎物的对|无||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