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显风流-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帐中的人似乎对这些浑然不觉,他只是被自己的亲兵叫醒,陡然间便睁开了双目。那双眸子并不像汉人那般满是黑色,而是带了些幽深的蓝光,给人的感觉直像是冰天雪地里被冻的不能够流淌的河流。

男子并没有因为睡眠被打断而觉得恼怒,因为他还很年轻,身体里满是对天下的渴望,而这丝热切也时时刻刻从他那双眼眸中迸裂出来,就仿佛满是冰川的河流里,偶尔迸发而出的冰凌。

他并没有从榻上起身,而是侧躺着,伸手接过亲信手上的那支精巧的小竹筒,用修长有力的手稳定的将其拆开,取出里面的纸条。

他开始静静的看信上的内容,身旁的亲兵默默的守候在一旁,看着他嘴角渐渐上扬起一丝坚毅的弧度,便也猜到了一些东西,心脏似乎都兴奋的漏跳了一拍。

“这些汉人真的很奇怪,为了一些目的,明知道是引狼入室,却也甘之如饴。”男子泛着冰蓝色的双目里绽放出一些难得的华彩,他微挑了嘴角,道:“去好生准备准备,这场表演,定要做的漂漂亮亮的。晋朝之君主积弱不堪,这场亮相之战,一定要打的狠、打的绝,打的他们晋朝一百年都不敢跟咱们叫嚣,打的他们一个个胆战心惊,咱们要什么,他们就得给什么。”

“是”似乎是受到了男子言词之间的鼓动,那亲兵更开始跃跃欲试起来,他的双眼开始放光,就仿佛是看到了猎物的狼,“属下这就去准备”

“吩咐下去,只带轻骑,长途奔袭。辎重粮草一概不要,只要带着人、带着马、带着刀,一日之内杀到吴郡者,有赏”榻上的男子倏然站起,修长健壮的身子隐在里衣中,整个人都向外散发着一股勃勃的朝气。

不多时,男子已经穿好了软甲衣冠,掀起营帐的帐门踏着马靴而出。他看着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以及它周身的一片红霞,目中的冰蓝似乎也在此同时燃烧了起来,泛出幽蓝色的光芒。

“王爷,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击”亲兵上前,半跪于地,同样强硬冷冽的军人气息在他身后的同袍身上都隐隐闪现着。

若是熟悉军务的人在这里,他们会明白,自己面前的这批人,是一队强军。

双目中有着灼烧的热度,被唤作王爷的男子跨上战马,又从亲兵的手中接过腰刀,挂在腰间。他没有多说一句废话,一夹马腹便是奔腾而出,只在风中留下两个极坚硬的字:“出发。”

……

……

会稽城陷入了短暂的平静,只是王爷遇刺的消息却传的极快,再加上隐隐有些难民闹事的流言传了出来,一时间,江南地界上都有了些人心起伏。

而今晋陵的地界上,顾恺之的父亲顾澹正在自家的南楼上,为德高望重的无忧公斟酒。作为一个晚辈,顾澹一直恪守着礼节,将一丝一毫做的极为到位,虽然心事重重,但长辈没有发问,他便不言。

“都说江南好,一蓑烟雨,二月春风,三生石下问来生。”无忧公摇头晃脑的品咂着杯中的小酒,吹着楼头带了些泥土味道的南风,哼哼呀呀的唱着不知名的小调,到最后又将一个“生”字抻的老长,依依呀呀的,有些让人头皮发麻。

可偏偏他却是一副十分享受的味道,顾澹跪坐在他面前,想笑又不敢笑,真真是憋得难受。

“想笑就笑,我知道我唱的难听。”无忧公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白了顾澹一眼,有些为老不尊的指着顾澹的鼻子,摇头道:“你是真不如你儿子,若是他在这里,非得捂着耳朵大喊饶命不可。”

顾澹面露尴尬之色,咳了两声道:“那是恺之他年纪小不懂事,不通礼法……”

“礼法算个屁”无忧公陡然暴了一句粗口,话刚说完,却又瞧见对面侄儿脸上那满是哑然的神色,不由得也咳了两声以做掩饰,微皱着眉头道:“都是谢无奕那臭小子,每回喝多了都狂放到张口骂人,弄得你伯父我也沾染上了这不良习性。”

顾澹眨了眨眼睛,半晌才“哦……”了一声,算是应下。

无忧公弄了个老脸通红,却也没法再行掩饰,只好惶做不闻,继续优哉游哉的喝起小酒来了。

“哎,这也有好久没见过谢家那两个兄弟,也不知道谢安那小子是不是还那样装模作样,谢奕那小子是不是仍旧喝多了就骂人。”

顾澹继续哑然,心想谢家两兄弟的名声到了自家伯父这里,怎么就成了这个调调。不过这事情倒也不由得他多想,他又为无忧公斟了一杯酒,有些小意的道:“侄儿今日来,其实就是为了谢家那两位兄长的事情。”

“哦?”无忧公有些好奇的挑了眉,甚至眉目间还隐隐显露出几分兴奋来,“怎么?他们两个又做出什么好事儿来了?”

顾澹无视无忧公那如同孩童嘴脸的兴奋劲儿,略微沉吟道:“应该说,这也不单单是谢家两兄长的事情。伯父也知道,最近几乎全国都在闹饥荒,各地难民充栋,又以会稽一地为最甚。今日,那边传来了些消息,说是……”顾澹抬头看向无忧公的脸色,有些小意的道:“说是昨夜,那边有乱民闹事,城内城外都闹得一塌糊涂,而且,似乎是死了不少人的。而且……”

见无忧公仍旧没有什么表示,顾澹便微吸了一口气,道:“会稽王昨夜摆宴,会稽一地大部分士族、世家都到了场。偏偏在宴上,会稽王遇刺,场上的诸位,包括谢家两位兄长又都中了毒……”

听到这里,无忧公终于皱起了眉头。他轻轻的放下了手中的酒盏,忽然便有些疲惫的道:“你想说什么?”

此时窗外的风忽然有些大,斜吹着雨水落入了小楼内。案上酒盏中落进了几条雨丝,在杯中打出了几个同心圆,幽幽荡开。

屋内的下人早已被撵走,顾澹本想起身上前关了窗子,却见有一道身影飘忽着来到了那扇窗前,不发出一丝声息的就将窗子关了起来。

微微错愕了一下,直到顾澹看清了窗前那个佝偻着身子的人是黎奴,这才放松了下来,顺带着向着黎奴微微躬身一礼。

黎奴也还礼,将原本就弯的脊背又向着大地低了低。

顾澹自付在老爷子心中的地位,怕是还不如黎奴,所以他说下面的话也没有刻意避开他,只是微微沉吟着道:“伯父您也知道,根据咱们得来的消息,上次事情之后,那位粮帮帮主就投靠了会稽王。如今会稽城中闹成了这个模样,又有传言说,会稽官仓中的粮食早已空了。他……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顾家子弟,若是会稽王出事,他也逃脱不了干系,咱们……是不是帮衬帮衬?”

无忧公闻言却微微沉了脸色,道:“当时他想要做的事情,你都不记得了么?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自然没错,可他之所以这么针对顾家,毕竟是因为我父亲他有错在先……”顾澹微咬了下唇。

无忧公直视着他,目光有些复杂,他轻轻叹息了一声,问道:“这件事情,你知道了多少?”

“不多。”顾澹如实回答,“只知道,他是我弟弟。”

“可是有很多事情,你还不知道。”无忧公摇了摇头,声音中带了些难得一见的冷,“你要知道,我身为顾家族长,要做的事情是要保证整个家族的延续,而不是某个个人的得失。三郎他……最开始的确是我顾家对不起他和他娘,他若是长大之后回来找我,我拼尽全力也可以让他得偿所愿,即便是扶持他当上当朝丞相,又有何不可?可是,他这些年做的事情太绝、太狠,完全是要置我顾家于死地,甚至是置我大晋朝于死地,这样的人,我如何能帮?”

“伯、伯父,您说什么?”顾澹万分愕然,觉得自己有些听不懂无忧公所说的话。

“老黎啊,道韫那个小丫头送过来的东西放哪了?”无忧公叹了一口气,回头望向黎奴。

黎奴也不说话,只是冲着无忧公一躬身,悄无声息的在一旁的书案上翻出了一张尺牍,双手交予无忧公。

无忧公将尺牍扔到顾澹面前,有些疲惫的闭着眼睛摇头道:“你自己看看吧。”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僵尸、血色

雨后的清晨有了些久违的宁静,谢道韫与岳山等人纵马狂奔了两个时辰,这时候便也下马来吃些东西休息,顺便也让马儿喝些清水。

岳山蹲在河边洗了一把脸,又痛快的喝了几口,这才走回正一小口一小口喝着水袋中水的谢道韫身边,问道:“小娘子,之前忙了一整夜了,前面再走十里左右有个小村庄,要不,咱们去那里歇歇,您多少眯上一觉也好。”

谢道韫之所以领着这些人出了会稽城,就是因为她心中一直有些不大好的预感。她说不清这预感是什么,但她清楚的知道,她前世的特工生涯,早就让她拥有了一丝常人难以企及的对危险的嗅觉,所以对这份莫名的预感,她并不敢太过小视。尤其是,当谢玄的命还在梅三郎手中的时候……

对于这件事情,谢道韫一想起来便觉得有些牙根儿痒痒。她最烦别人用手段来威胁自己,比方说前世对付一些人时,他们会随手抓来身旁的平民做人质,想要逼着自己扔枪。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谢清都会很干脆的开枪射击。

她一直觉得挟持人质的人都很傻,且不说自己对那些人质没有什么感情,即便对方挟持的是自己认识的人,那对方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挟持姿势,都必然会有三分之一的脑袋暴漏在自己面前。枪口口径才多大?子弹才多大?只要自己的手足够稳,出手绝对快,他们仍旧是必死无疑。

可是这些人似乎仍旧是不怎么明白,偶尔还会有人在谢清面前做出这种自杀式的动作。对于这种情形,谢清自然无话可说,十分果断的赐予他们爆头一击。

师父说过,被人威胁的人是世界上最蠢的人,被人威胁还妥协了的人,那便是蠢中之王,愚不可及。因为别人捏着你的把柄,就如同是牛被牵着鼻环。他能拽着你走一步,就可以拽着你走两步、三步。所以,对付这种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由着他拉拽,直到他用力过大将鼻环拽掉了,这头牛也就真的自由了。

但这种满是血腥气的壮士断腕场景,恐怕也只适合自己的那位师父,前世的谢清不行,这一世的谢道韫更不行。

这一世的她有了太多的感情牵绊,每一个与她说过话的人都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像上一世,她可以化身千万在世界中行走,随随便便的融入某个圈子,又潇潇洒洒的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离开,仿若幽灵。

这一世她要关心的人太多,她要保护的人太多。亲人也分亲疏之别,可问题是,梅三郎挑选的对象,竟然是自己最为关心的人之一。

初听这个消息的时候,谢道韫的骨子里满是冷意。不是怕,而是她骨子里酝酿着十分浓厚的杀气。但她终究平静了下来,为了谢玄,也为了她自己。

虽然不受人威胁的信念是铭刻在骨子里的,但理智还是告诉她,不论怎么说,还是留着梅三郎的命比较好。她仍是有些寄希望于葛师的高明医术,寄希望于梅三郎的忽然醒悟,虽然机会有些渺茫。

“不歇了。咱们快些赶路,等到了桓温那里确认米粮无误,然后再歇不迟。”谢道韫起身将水袋系在了马背上,而后便翻身上马。四周的兵士见状,便也都收了手头的事,重新跨上马来。

岳山知道自己拗不过谢道韫,便也不再多说,随她去了,只想着到了前面的村子之后,多少弄些好吃食出来。一个士族的小娘子,跟他们一起吃硬干粮,实在不是那么一回事。

谢道韫的马本就是千里良驹,虽然前夜跟着她奔波了一整夜,但如今仍旧精神着,甚至对于久违的跑马有些欣喜,撒欢的跑着。

若是往年踏青,这一处的景致当是极好的。可惜如今正值饥荒之年,满眼望去却是不见分毫绿意,远山都是光秃秃的黄色,只有河流的流动还有那么分毫的生气。

地上的草根早已被人挖的干净,连马儿想吃些东西都很难找得到。好在岳山临行之前已经猜到了此点,便吩咐着众人多拿些干粮,之前休息的时候,便就着河水喂马吃了。

满目皆是荒凉色,谢道韫看着眼前,便忽然想起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句子来。心中有些感慨,谢道韫一夹马腹,纵马去了。

众马匹的脚程快,十里地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

远远瞧见那村子,众人就仿似在沙漠中久行的人看到绿洲一般,有些兴奋的往那边行去。虽然谢道韫一直急着前行,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去村落中买些吃食之类的事情是必然要做的,倒也没有阻止的道理。

只是众人刚刚行至村口,却意识到了几分不寻常来。往日那派生机盎然的小农风致早已不在,没有人来村口打水,也没有从外面耕田归来的大爷坐在井旁拿着草帽扇风。满目尽揽着便是断臂残换,倒像是谁将整个村子生吞活剥了去,内脏已然一空,只留下一个光秃秃毫无生气的躯壳来,被人扔在大地上,伤痕累累。

谢道韫一行人终于明白了什么,牵了马缰在村口停住,不再进村。

还有什么好进的呢?往日那些与自己打着招呼的村民早已不知所踪,甚至都很有可能已经不在一个世界上。物也非、人也非,故地重游又何必。

“走吧。”谢道韫看了眼天空,南边是刚刚有了些碧蓝色的天空,北边却是乌云层层。

……

……

又向着北边吴郡的方向走了半日,入目之景越来越悲怆,谢道韫一行人也越来越沉默。

她忽然想起几年前远去建邺时沿途看到的景致,所谓江北江南,国土他乡,如今竟也是一样的凄凉了。只是不由得为这时的百姓叹惋,天不仁兮降乱离,可如今这乱世不过刚刚开始而已。而后还有将近三百载的乱世纷争,这已然伤痕累累的土地,又怎堪载如此沉重之负担?

若是以一己之力平了这天下纷争,还百姓一个天下太平……一念至此,谢道韫不由得哑然失笑,心想,自己什么时候竟变得如此悲天悯人了?

一路上又见得不少面黄肌瘦的流民,每每与其对视,谢道韫都会被那空洞无望的眼神弄得心惊。遇到落单的可怜人,身后的士兵们好心的将手中的干粮分与他们,但若是见到大队灾民,他们也只能敬而远之了。因为即便走的远远的,这些人偶尔看向自己一行人的目光中,都满是看到了食物的兴奋。

路边有野狗在抢夺几块腐肉,众人隔着老远,却能隐约瞧见那腐肉之上,还附着一块褪了色的衣角。终于有人经不住开始呕吐,下马蹲到路边,干呕起来。

这唯一有些生命迹象的声音立刻惊动了那对难民,他们下意识的回头来看谢道韫一行人,目光中的空洞与迷茫很快就转化成了一种贪婪。

马儿们被这种莫名的气息惊得向后退却,一名士兵皱着眉头,想要从怀中将干粮取出来,分与这些人,但很快的被谢道韫反手止住。任谁都明白,如今她们身上所携带的粮食根本不够这些难民分的,而这些难民看上的,也不是他们手里的粮,而是他们的马,甚至他们的人。

终于有人在贪婪的驱使下向前迈了一步,他看着那个正在地上干呕的士兵,竟下意识的流出了口水。一人动,后面的人便也开始跟着动,只是他们的动作是如此的缓慢别扭,看起来倒活像是一队僵尸,而不是人。

谢道韫皱了皱眉头,知道此地再不能久留。她向岳山使了个眼色,岳山会意,驾着马匹轻声行至那仍在干呕的士兵身边,用充满了威严的目光示意他上马。

直到这时,这士兵才发现了那些难民的动作与目光,只觉得自己全身上下的汗毛都已经直立起来,脊梁骨嗖嗖的冒着冷气。他咽了一口干沫,不敢大意,慢慢的转身,军靴踏在满是泥土的地面上,发出倾轧的声音。他强自控制着已经发抖的双腿,拉起缰绳,翻身上马,却一脚踩空,啪的一声摔下马来。

马儿嘶鸣,难民受惊,站在原地怔了怔。但很快的,他们便似乎确定了这个食物的确是有可能被吃进口的,立马便兴奋了起来,不再如同僵尸一般慢吞吞的挪动,而是大睁着满是贪婪之色的眼,就那样冲上前来。

摔在地上的士兵开始着急,想要再翻身上马,却无论如何都爬不起来。难民的脚步们越来越近,士兵不由自主的开始想象自己被他们生吃活吞的场景,身子渐渐战栗起来。

就在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之时,他却发现自己的身子被人拎了起来,重新扔到了马背之上。混乱之中定睛一看,却是岳山自己下了马,才将自己置于马背,可是这样,岳山便又陷入了险地。

岳山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什么惊惧之色。他只是冷着脸狠狠的拍了那士兵身下马儿的屁股,马儿吃痛,带着那士兵远远跑开。

与此同时,清亮的鞭声响了起来,岳山寻声去瞧,便见谢道韫腰脊笔直的坐在马背上,手上的鞭稍甩下了点滴血迹,在阳光下颜色正浓。

第五十二章 鞭声三响,一骑当先

“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你出城来迎我。”

“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你亲自押运。”

桓温与谢道韫策马并行,前方自有开路的将士,军士虽然多数骑马,但因为运粮车行缓慢的缘故,只是慢悠悠的向前挪动着,尤其是桓温,竟生生走出了信马由缰的味道。

只可惜如今的天气并不太好,否则怕是会有些郊游的味道。

从昨夜起,单纯的雨水便夹杂了大风在其中,打的大地酣畅淋漓。偏生过了整整一晚,这雨却不见一点收敛的迹象,反而越下越大起来。

瓢泼般的雨水洗刷在桓温的衣甲上,将玄色的盔甲镀上了一层锃亮的光,隐约间带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气势。谢道韫不知从何处弄了一身斗笠,但风雨太大,她身上的衣衫多少被打湿了些,如今又没有什么可以更换的衣服,只能湿漉漉的挺着。但这样的谢道韫看起来并不让人觉得狼狈,她的腰脊还是笔直的挺着,大大的帽檐下,目光一直直视着前方,给人一种坚定沉稳的感觉。

“城内就缺粮缺到这个程度?连你一个女子都要抛头露面的搭把手?”桓温眯着眼睛看了看头顶上扔没有散去迹象的乌云,沉声问道。

雨声掩盖了天地间大部分的声响,桓温说话的声音虽不小,但如今也只有他身旁的谢道韫才能听得清楚。后者歪头盯着桓温看了看,确定了对方的确不是在明知故问,便回答道:“会稽王在府邸中被刺杀、城内城外民众暴*,你说缺粮缺到了什么程度?再说,你之前连让我做幕僚的心思都敢有,还会在乎什么抛头露面?”

“那王爷他?”桓温闻言,深紫色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寒意,眉头皱了皱。

“受了些小伤而已,没有大碍。”

桓温点了点头,似乎正在努力思考着什么。谢道韫在一旁微笑,心想这前因后果如此复杂,又哪里是你随意能够想得明白的。

而后桓温又问了些会稽城中的境况,谢道韫一一答了,却也只是阐述事实,并不妄加评论。桓温一一听着,偶尔玩弄着手中的马鞭,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你瞧我手下这些兵如何?”问清了状况,桓温却开始有些莫名其妙的顾左右而言他。

谢道韫看了看前方正在开路的士兵,早就发现他们在前面已经走了两个时辰,却没有任何一个人闲聊过一句话,纪律严明如斯,不可不谓之强兵了。

“我不懂这些东西,怎么评?”谢道韫随口说着,目光却凝到了正前方的一座小山上,一提马缰,立在了原地。

同时止步不前的还有桓温,他也看着那座小山,紫眸中开始绽放出满是杀意的光。

“运粮这种小事情,其实不需要我亲自出马的。”桓温抬起右手中的马鞭,在空中横甩了三下。破空之声顿时响彻,又因为抽打中击中了雨滴的缘故,这声音显得更加清脆、辽远。

三声之后,整个运粮队都止步不前,吱吱嘎嘎的马车声有些突兀的停了下来。没有人好奇的东张西望,也没有疑惑的问出了什么事情,令行禁止,这里发生的一切就是这样自然而然,不需要什么多余的解释。

“吴郡到会稽的这条路本就多山贼,每逢灾年,这山贼便也会更猖狂些。”桓温能听见雨水击打在厚厚的草垫子上的声音,那是为了防止米粮被水冲泡而在运粮车上加盖的一层厚厚的垫子。他揉了揉被细雨弄得微微发痒的耳朵,继续平静的道:“而且我在半月前就接到了线报,说是秦国有一队铁骑不知所踪。这么个敏感的时候,我做事情总要小心一些。”

马鞭又是破空的甩了三下,打头阵的士兵们抽出了自己的武器,后面押运辎重的士兵将粮车围成了一个大圆,建成了一个平原上最简单却又使用的堡垒。他们取出了配备的弩箭,开始默默的上弦,目光冷冽的盯着前方,随时可以出击。

只有岳山和他的手下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着如今这个架势,他们都少也能猜出一些。岳山策马来到了谢道韫身旁,准备时刻上前保护。

“我这运粮队伍有三千人,”桓温也缓缓的拔出了身后的长枪,右手拿起掂了掂,又在雨中耍了一个枪花,“你说,对方若是想要吃下我,需要多少人马?”

谢道韫仍旧盯着那座小山,面色微冷的道:“不用多,若是以逸待劳,五千铁骑足以。”

“哦?”桓温挑了眉毛,那表情中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