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者为王-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选材,熬制,炮制各种制作中药上面,周传亭无不强烈愤慨,告诉世人,引进的这些东西,虽然在速度上快了,而且看上去跟手工做法没什么差别,但这样做是背离了中医的精髓,这样长期下去,中医必亡!
  林源看了有些感慨,周传亭所说的,有点危言耸听,不过,也很有道理。这样的民间高手,可能理论知识不是很高,但临床的经验一定是非常丰富的。
  难道季望楼所指的不同声音,指的就是这位周传亭?


第751章 民间集萃
  林源对这位老爷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期以来,国内中医所盛行的承认机制,是照搬西方那一套,必须是有专业的院校培训,然后上岗,才能够承认行医资格。
  但绝大多数的中医人,都是植根于民间,许多中医的绝活,恰恰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的。
  就拿林源来说,他的中医医术非常高,那是得益于爷爷林春暖的亲传,在医学院学的东西,不能说对水平一点没有帮助,但也是没有质的影响。
  中医在华夏,走了很长的一段弯路。尤其是在清末明国这段时间,西医涌进华夏,因为长期战乱,西医在外科上的优势显露无遗,加上思想的变革,对于华夏流传下来的一切传统的东西都有了巨大的质疑。
  就从中医这个角度而言,许多的学着,都认为中医是一种糟粕,不利于民族的健康发展。
  一时间,排挤,甚至灭绝中医的声音不绝于耳。
  到了建国初期,甚至有人把中医灭绝作为提案报请审核。
  幸亏太祖爷高瞻远瞩,觉得历史这样悠久的民粹,不应该草率灭了。
  这样,中医就在一种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慢慢流传发展。
  尽管中医处于这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但其深厚的底蕴,跟华夏人有着那种植根于民族血液的交融,让其非但没有被历史淘汰,反而焕发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国家发现了这种变化,因而在政策上也有多调整。从前的中医医师资格证只能是国家指定的机构通过考试颁发认证,想在,通过有影响力的中医传承,也可以获得资格证。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了中医独特的魅力。
  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争论也随之而来。
  在中医整个行业内部,就有中医是否要完全走传统这条路,进行了极为激烈的争辩。
  要知道,很多的中医,尤其是老中医,对于传统是极为敬重的。哪怕是有官方背景的谢志坤,顾森全这些名家,都是倾向于传统。认为中医的口传心教,还有遵照古法炮制药品,才是正道。
  但一些新生代的中医,思想有所开放,认为在中医中引入现代化,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为此,新生代的中医甚至搬出了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作为例子。
  世界范围的中成药,这两个受中医影响最大的国家做得最好。为什么?就因为他们把中医成药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机制,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这本是行业内部的争论,却是引起了周围的连锁反应。
  因为有些商家敏锐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很有可能,拿下一个老方子就能够一夜暴富,因而行业内的争论蔓延到思想领域。
  时代发展了,中医要不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要走出国门,形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跟西医分庭抗礼的医学门类?
  林源翻看了一些帖子,感觉这里面的水恐怕是很深的。他赶紧打电话给谢志坤。
  “谢老,您好,问您一件事情,最近中医行业协会在京研讨会,您接到邀请了么?”
  “小林啊,你接收到邀请了?嗯,这话怎么说呢?就说说我吧,我接收到了邀请,但是我拒绝了。”
  “啊?谢老,您在中医界可是德高望重啊,这样的行业讨论,您怎么拒绝了呢?”
  谢志坤没有回答林源这个问题,反而问道:“小林,是谁通知你的?”
  “是季部长给我打的电话。”
  “哦,这样啊,那就不好推了。小林,这次季部长可是亲自给不少人打了电话,王成先,顾森全基本上全部都婉拒了。”
  “啊?谢老,这是怎么回事?”
  “往常时候,中医协会不过是个类似于民间的组织,比较松散,大家在一起见见面,交流一下,是很好的见面会。这一次,因为中医得到了国家机关的重视,有机关托底召开,就有人呼吁,中医应该跟西医一样,在华夏应该是同样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
  林源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中医国手级别的人物会婉拒这样的见面会,原来是有这样的背景。
  要知道,中医这方面的诉求是没错的,可关键在于,中西医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这样的格局。
  要从根上算,那得推算到民国一直到现在。
  西医在华夏医疗方面一统天下,中医只能仰其鼻息,也是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才形成的。
  要说中西医并重,在现阶段而言,只能是个理想。西医目前把持了医疗界的各大利益关口,相关利益人的既得利益,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庞大利益链条,是谁也无法撼动的。
  涉及到这个原则利益,谢志坤,顾森全王成先这些体制内的国手无法站队,因为他们享受着体制内的福利,但却偏偏是中医人,这个口,实在是没法开。
  其实,这种利益上的冲突,也是中医价值的一种体现。如果像从前一样,人们对于中医的理念还是旁学末枝,属于封建糟粕,这种利益诉求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而人们渐渐意识到中医的价值,这种准备跟西医分庭抗礼的诉求就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种正当的利益诉求。
  这也难怪季望楼会打电话给林源,知名的体制内的中医国手差不多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要是没有林源这样的中医高手参与,那简直就成了笑话。
  林源不觉苦笑,这看上去是个很被领导重视的活儿,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顾森全和王成先那边就不用打电话了,或许这些人早就达成了默契,不会参加这样的交流会。
  要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很敏感,一旦参加表态,就有官方表态的味道。也别说人家坐视不管,如果林源事先知道这是个坑,说不定林源也会考虑不去参加的。
  交流会如期举行,但来的中医人,大部分是林源不认识的,唯一一个认识的,还是章家的章廉飞。
  章廉飞跟章廉羽虽然是兄弟,但性情迥异,为人处世不嚣张,带有点儒雅的味道。
  见了面,章廉飞还很礼貌跟林源打招呼。
  章家其实也很想躲开这样的交流会,但章家很特殊,他们不仅仅是中医世家,而且还做着中医药材的买卖,如果他们不来参加,那对章家的事业是会有影响的。
  林源也很客气,不管跟章廉羽有什么样的龌蹉,章家人还是有些值得称道的。不能因为章廉羽一个人,把所有章家人都视为仇人。
  两人都知道研讨会讨论的重要议题是什么,因而两人都十分低调躲在了阴暗的角落里,这次的风头,估计除了在野的中医人士,谁也不会跳出来。
  组织交流会的官方人员,论名头真不小,叫做研讨会观察员,是负责监督研讨会的。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卫生部的闲职人员,被派到这里,连特务都算不上,就是个摆设。
  华夏人有些东西,真是自己人都看不惯。卫生部派来的监督员说了两句激昂慷慨的话,马上就躲到一边了,轮到中医人自己进行交流,最先开始的竟然是讲资格论辈分。
  谁应该先讲,谁应该为主。
  这一幕,让人很容易想起鲁迅的纪念范爱农那篇文章,一群人坐火车,本来就是那么几个座位,必须是谁坐到谁的身边,团团作揖,一团和气,结果车开的时候,一群人跌撞到了一起。
  林源看得有点不耐烦,有心想要离去,但这毕竟是中医民间的中坚力量,林源的理想就是把中医发扬光大,离开了这些人,就等于花朵离开了土壤一样。
  毫无意外,林源在网络上已经很熟悉的周传亭坐上了首位。在他的身边,一个带着浓郁书卷气息的人,引起了林源的注意。
  这人白净面皮,长眉细目,如果不是坐在这个位置,谁都会以为是个书生一样的人物。他能够受到这么大的追捧,肯定不是一般的人物。
  林源碰了一下章廉飞:“喂,那个白胡子老头身边的那个人,你认识不?”
  章廉飞扫了一眼道:“怎么能不认识呢?他是南云省周记制药厂的厂长,是周传亭老爷子的大儿子周毅,医术了得,深得周老爷子器重,我们章家跟他们还有业务上的往来,他坐在那个位置,也算是实至名归。”
  “厂长?现在还有这么土的名称?现在不都是总经理,或者是董事长吗?”
  “嘿嘿,这就是老爷子的古板之处。在他眼里,现在所有的什么资本运作之类的东西,完全应该视作是洪水猛兽。还是建国时期那些东西,用的实在。”
  林源听了不觉摇头,看来,这位周老爷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古板,跟宋老有那么一拼。
  就在此时,周传亭清清嗓子说道:“各位同行,今年大家伙凑到一块,我想就不用研究什么医疗之类的事情,大家观点相差太大,还是说说咱们中医的现状吧。”


第752章 慷慨陈词
  与会的人都有些愕然,要知道,此类交流会的流程,是有一定通套的,先是介绍本次大会的意义和议题,然后介绍与会相关人员,再就是请有建树的中医人上去讲解经典案例,然后就是互相交流。
  周传亭老爷子一开口,就把所有的流程全给省了。
  这次的交流会,大家都心知肚明最重要的是强调中医的现状,以及中医应该得到跟西医一样的待遇。
  可再怎么说,也不至于直奔主题吧?
  林源本来昏昏欲睡了,一听到周传亭这么直接,顿时来了精神,专心致志听老爷子的讲述。
  当今的网络时代,道听途说的东西确实是不能信。
  按照疯传的言论,周传亭应该是对现有的医学体制和现状充满了强烈不满的。
  可事实上,周传亭所讲述的跟网上疯传的东西大相径庭。
  周传亭讲述的第一句话,就让林源大为意外。老爷子认为,中医是接近完美的医学体系,非常切合当今的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医的体系中,最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无论是从最久远的灵枢素问,还是到后来的一系列中医著作,无比体现这个思想。
  而现代的潮流,基本上背离了这一思想。以当今存在的疾病来看,都是不良生活习性,以及日益变化的恶劣环境所导致的。
  现在主流治疗疾病的,是西医。因为你无论是拥有什么病症,西医的制药和手段,都能够或多或少缓解你的症状。
  在治疗的可目测效果上,西医是强于中医的。
  但要想彻底解决时代发展所带来的人们的疾病,就必须要系统从预防到治疗的一个系统的安排。
  但人们很少了解这一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想着一下子摆脱疾病困扰的急躁思想,几乎是每个病人都有的问题。
  这个时候,西医的疗效似乎是很有效果。
  因为西医对于病症的缓解是立竿见影的,头疼脑热,一个输液基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即便是西医,也知道这其间有着很大的问题。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用中医的话来说,那就是扶邪却阳。效果有了,却是遗毒无穷。
  然而,人们最大的悲哀就在于认识的误区。
  周传亭讲了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是南云省有个地产商,母亲患了热证,发烧,想要求助中医,却被他那个圈子里的人嗤之以鼻,认为中医治不了病,找中医就是折腾老太太。
  结果,这位地产商就把老太太送到了正规医院。
  输液,住院,吃抗生素,一系列流程下来,花了好几千。
  按照道理,老太太的病应该很快就好,结果却是出现了很严重的并发症。
  结果医院进行紧急会诊,仔细一查,才发现老太太因为是肺炎带来的发热症状,结果当做感冒治疗,耽误了病情。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老太太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高烧持续不退。
  结果医院告诉病人家属转院,要到更大的医院治疗。
  这个地产商最后找到了周传亭这里,周传亭接手的时候,病人的热证非常严重,最要命的是,身体因为持续使用西药,导致某些脏器有了衰竭的症状。
  周传亭辩证施治,首先要解决老太太发热之症,但脏器衰竭,已经不敢轻易使用苦寒之药。于是,周传亭就用了最简单的发汗方法,用葱须和老姜,把老太太的发热症缓解下来。
  然后,周传亭采取了扶正扶阳的用药方法,先是顺胃通脾,让老太太想着吃东西,然后是疏肝理气,强健肾水,最后解决肺金的问题。
  一整套治疗下来,仅仅用了八百块钱,其中的药费,只占了五百,剩下的三百是医生的佣金。
  反过来看老太太在医院的费用,从开始到最后,一共花了十几万的费用,各种检查,各种会诊,各种折腾,钱花了不说,还差点把人治死。
  中医强调的是什么?那就是扶正扶阳。为什么要扶正扶阳?是因为人体自身有对疾病的抵抗力,只要把这种抵抗力给开发出来,病人战胜疾病,靠的是自己,对于身体就没有太大的伤害。
  而西医用药,基本上是把病原给杀得差不多了,人体也给糟蹋的不轻。最明显的就是化疗和放疗,那简直就是把癌细胞干掉,同时把人也弄个大半死,就看人能不能挺过去了。
  西医即便是这样的现实,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信服?
  不可否认,西医在一些检测指标上,比中医的望闻问切更有直观的感觉。同时,因为数据化,也更有说服力。
  治疗病症能够马上见效果,也是原因之一。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养成了有病看西医的习惯。另外一个,就是国家对于西医的重视,超过了重视中医好几个层面。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现在的人生了病,往往就会往西医院跑,事实上,正儿八经的中医院,根本就没有!
  当代人最多就是在去医院的时候挂哪个科有疑问,而对西医能不能治这个病,是没有多少疑问的。而对于中医,现代人有诸多的疑问,甚至是不信任。
  事实上怎么样呢?
  周传亭同样讲了一个例子,那就是他一个学生,小时候跟他学中医,后来因为家庭的影响考上了西医学院。
  有一次,这个学生的父亲病危,是大面积的心梗。尽管使用了超大剂量的多巴胺,可血压就是难以维持。
  眼看快不行了,这个学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周传亭请过去了。
  周传亭详细观察后,采取了四逆法回阳救逆,结果仅仅用了一周,就停掉了多巴胺,再过了一段时间,病人就出院了。
  还有一例病症,有位老人身体情况很好,可突然间感觉走路像踩了棉花一样,一只脚拖行,头晕发紧,吃什么都没有味道。
  可是到医院做常规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到了周传亭这里,通过望闻问切一系列诊断,觉得老人可能是脑梗了。
  西医检查当中,测量血压的时候,发现病人的血压偏高,可血压偏高的情况,在老年人中是很普遍的,所以就让病人服降压药。
  这简直就是误诊!
  周传亭用针刺的方法,在老人身上的百汇,耳垂十宣刺血,先把血压降下来。然后再用疏通的方法,一点点解决病人脑梗的症状。
  通过这个病例,就可以看出,西医的诊断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于一些仪器检查不出来的东西,往往归于亚健康一类。
  而中医对于亚健康的出现十分重视,因为正常的人是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的。
  周传亭最后总结,上述的几个病例,即便是从西医的角度上来看,也是相当不容易的。这说明什么,中医在治疗重大疾病上面,也是相当有底蕴的。
  可当今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光大民众对中医有没有这样的信心?更推进一步说,广大的中医人能不能有这样的信心?
  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有一部分是中医人自己的问题,这无可避讳,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体制对于中医的打压。
  现行的医疗体制,全部是照搬西医的,都是以西医的行医标准来衡量中医的。先天上就吃亏,加上中医入门难,学习难,成才难,所以这门古老的技艺,越发暗淡了。
  要命的是,以强调扎实慎重的中医,现在却面临着商业提速的冲击。
  中医三大手段,诊断,针灸,汤药,无不向着快捞钱的方向发展。
  望闻问切,多少中医是借助西医的诊疗器材完成的?现在的针灸谁敢在要穴上下重手?汤药都换成高压锅煎煮了,药丸换成粉碎机打磨了,这样下去,中医就面临着被自己干掉的危机。
  归根到底,中医是一门非常强调基本功和心态的学问。五年入门,五年学艺,十年坐诊,才能够出来一个合格的中医。
  在这个过程,可以说所得的非常微薄。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寂寞,所以大多数年轻的中医人,为了房子票子老婆,改投西医的怀抱,甚至挂羊头卖狗肉,中医为幌子,只为赚钱。
  严格按照医疗成本算,中医的治疗费用,普遍低于西医。按照市场规律,中医的成本低,那么中医的实际收入,应该高于西医才对。因为老百姓看病,应该是再有效果的情况下,选择医疗成本低的行业就医。
  可实际上,因为西医的垄断性,造成了观念上的误区,中医就不是治病的正规军。
  所以,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讲,提高中医的地位,把中医提升到跟西医一样的高度去重视,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周传亭建议,所有的中医人集体请愿,事关中医的兴衰存亡,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实现这个目标。
  林源有些感慨,周传亭老爷子所说的一切,都在点上,可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


第753章 医不避难
  西医本身就极具科学的严谨性,是经过了长期实践获得的正统性地位。最关键的是,西医的既得利益者,无论是权力上还是人数上,都太庞大了。
  看看台下的这些中医人,大部分都是各个地方的乡土医生。有的有职称,也不会太高。因为太高职称的人,都找了各种理由没有参加交流会。
  周传亭的言论,在网上早就疯传,这些人应该都有心理准备,等听了周传亭的慷慨陈词后,反应不是那么热烈。
  林源看到,周传亭的脸上,露出了很明显的失望之色。
  相比于老爷子的失落,周毅倒是很淡定,一看有些冷场,便劝慰周传亭,讲了那么多的话,下去休息一下吧。
  “咳,我要是死了,中医就完了!”周传亭无奈叹息一声,就要离开座位。
  林源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难以名状的滋味,他甚至感觉嘴里有些苦涩,周毅一看就是十分惧怕周传亭的主儿,可在内心深处,周毅恐怕和大多数的人一样,够感觉周传亭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有的时候,勇敢承认现实是一件众人看来很识时务的一件事情,可有的时候,这种不识时务又是一种能够在濒死逆境中奋发的一种精神。
  华夏民族,历史上历经了无数次亡族灭种的危难时刻,正是有这种不甘心灭族被灭,不甘心就这样窝窝囊囊死去,从而产生了无数让人顶礼膜拜的英雄。
  也正是这种民族气质,才在清末面临华夏民族从未有过的危急时刻,无数的华夏优秀儿女站出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热土。
  周传亭就是这种看上去很不识时务的人,他是为了中医在尽情呐喊,林源觉得,这个时候,他要是不站出来,那就是对不起这个有着一腔流淌着中医人热血的前辈。
  “请等一下!”林源从阴暗的角落里站了起来。
  章廉飞跟这个与哥哥有夺妻之恨的人,似乎有种莫名的好感,他压低声音道:“林医生,这里面的水很深,最好是别趟。”
  林源没有丝毫的后悔,冲着章廉飞报以会意的一笑,大踏步走到了周传亭的身前:“前辈,您讲得太好了。我从原则上,是认可你的说法的,不过,晚辈觉得,您的想法有些太激进,一步步实现,还是很有希望的。”
  “你是谁?年纪轻轻的,敢在这里大放厥词?周老爷子可是威震南云省的中医国手,西南中医半壁江山,可是周老爷子撑起来的,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还敢说周老爷子的想法激进?”
  林源微微一侧头,看到了一个留着山羊胡子,大概能有五十多岁的家伙,摇头晃脑,摆出一副大义凛然卫道士的样子。
  “呵呵,这位好大的威风,你知道你是哪位?”
  “我叫白圣,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了吧?”
  “哦?南白北章东王候,这么说,你是白家的人?”
  白圣哼了一声,面带轻蔑说道:“小孩子还算是有些见识,不错,我就是南白的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