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坐看尘起时-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战力,据此布置下对禁军的特训,骑兵对骑兵正面交锋的技巧,步兵对骑兵的弓弩攻击马匹和用大刀砍断马腿的方法都在训练中。

第二天,营地仍然封闭,没有人能够进去,连弘光帝的密卫也没有办法。

……最后一天,明日便是弘光帝亲自送沈盈川出征之期,军营依旧闭锁,包括沈盈川在内的所有将士皆未出营半步。但,京城里的一切进展,都由沈瑄送进了帅帐内。

夜幕降临,来自雁城的驿马载着紧急军情正朝京都奔驰而来。

这个夜晚注定会有很多人无眠,包括弘光帝,他敏感地察觉到了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而战争的不可预测更增加了他心中的不安,他在寝宫里踱了很久。但宁静到底还是完全笼罩了整座京城。

灯火一盏盏熄灭了,卫兵的枪尖隐没在黑暗里,朦胧的月光下,城墙宫殿高大的轮廓勾在夜色里,有如蹲伏于大地上的一群巨兽,敲更人的声音在城中空旷地回响着。

丑时到了,这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刻,走在这沉眠的世界里,即使是奉命值夜的卫兵,也不免有些困倦。所以,没有人注意到皇城城门处的动静。

毫无预兆地,在深夜严令紧闭的城门,悄悄地打开了。

四列身着黑色甲胄的士兵们静静地跑进来,没有任何迟疑,他们直接往宫门奔去。队列规整,枪戟林立,森寒的光一闪而过,月亮躲进云里藏了起来,像是被他们弥漫的杀气惊吓到了。

这无疑是一队强悍的士兵,他们跑的速度很快,脚步整齐,并且五百人的声音加起来,都显得很轻。而在他们通过后,那扇城门又紧紧地关上了。黑暗中,传来一声不容违逆的命令。

“记住,明日除沈元帅之外,不许开城门放人进出!”

“是!”

跟着这声音的主人,士兵们很快就穿过了那条长长的御街,悄无声息地来到宫门前。还是有人听到了声音而向同伴发问。

“哎,听听,好像有人跑过来了。”

“管他呢,不关咱们的事儿,今儿又不该我们值守宫门。”

“呃,也是,都直奔宫门去了,咱也管不着。”

值守的御林军士兵们说笑着,不再理会那边传来的动静,自然也就不知道那座夜间除非受皇命,否则绝不许打开的大门,已经从内静静地敞开。那四列士兵立刻涌入,脚步声不再刻意掩藏,一千人以冲刺的姿态横起枪戟,穿过已经洞开的宣楼楼门,扑向金銮殿。而在他们身后,宫门、楼门一座一座地又自动关上,守卫的士兵枪尖向外,进入战斗状态。

没有任何人敢悄悄地问,就在这些士兵们进来后,从宫门外的黑暗中飞掠而至,行动轻巧如鬼魅般的一群刀剑客,又是些什么人。

此时,丑时已半。

宁王站在宣楼上,看着深夜的安谧就这么被打破。虽然已经拿到了将印,但凭他们在御林军中的渗透能力,只能把确实归属于己方的势力放在宫门处值守,下面的,就得靠这些百里挑一的精锐了。

对守在金銮殿前的御林军们来说,这是一场无法理解的战斗。来的是禁军,但这么一支武装严整的军队,这么多人,到底是怎么进入这座戒备森严的京城,又是如何无声无息地穿过皇城宫城至少三道大门的?

这些疑问来不及想个明白,战斗便在一名校尉喝问后正式拉开,御林军仓促应战,人数又明显不敌,论战斗力更是不及,节节败退,何况对方的目的根本不是要杀死他们,而是攻向后方宫院,金銮殿几乎是转眼间失守。而这时,由金銮殿后方通往内宫的两仪殿殿门,已不知何时大敞着。

没有人来支援,高挂夜空的月亮静静地看着那些外来者带着血腥杀入内宫。而在这一大片宫院之外,御林军已经陷入一片混乱中。

兵刃相击声在夜晚尤为清晰地传开,惊动了别处值守的御林军,他们很快赶过来,但是进入金銮殿和内宫的门都紧紧地闭锁着,他们只能顺着宫道来到宣楼前。安静而黑暗的小广场上喧闹起来,校尉们惊惶地交流着信息。

“到底怎么回事?”

“是不是有刺客?”

“刺客怎么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而且门全都关着,守卫呢?这里的守卫呢?”

“楚将军怎么整晚都不见踪影?”

“张平张大人也不在呀……”

大家面面相觑,终于一名副尉抖着声音叫了出来。

“——谋、谋反,有人谋反——”

漆黑的宣楼和宫门城楼上突然燃起了一片火把,明亮地把一枝枝已搭在弦上正对着他们的羽箭照得清清楚楚。惶恐的御林军们就想朝两边散开,却见宫道两边不知何时已经被一批御林军堵住了。

宣楼上走出一个人来,银色甲胄,黑色披风,手握大剑,他冷冷地看着楼下慌乱的御林军,大声道。

“放下兵器,本王可饶你们不死!”

——是宁王。

眼尖的或者耳尖的校尉们马上认出了这位在朝中挂着兵部侍中官职,以勇武无敌之名蜚声京师的亲王,宫中诡异的刀兵,城楼上如星火般的箭矢,那些紧闭的宫门,无处可逃无地可躲的处境,再加上眼前出言不详的宁王,都让这些见多宫闱杀伐的军官与士兵们犹豫起来。

宁王抽出了寒光凛凛的宝剑。

“本王再说最后一遍,放下兵器,束手就缚者,本王饶他不死,且官爵不变。但若有一人不从,全部乱箭射死!家人一律问罪!”

雷鸣般的断喝在这时最有作用,何况宁王出口的是连坐?当下就有人丢下了兵器,有那等犹豫的,手中刀剑就被同伴硬抢了丢开去,小广场上“哐啷”一片。

“所有校尉,用丢下去的绳索把自己属下捆起来。”

这回是乖乖照宁王吩咐来了,校尉们用长绳把属下们捆成一串,还让人挣了挣,表明确实绑紧了,宁王便命守在官道两侧的士兵们把他们全部押回御林军兵营里暂时囚禁。至于那些今晚不值夜的御林军,他早在子时便已带人去该绑的绑,该打昏的打昏了。

后宫以外的御林军,全部解决。

“等会儿上朝的官员们来了,就和往常一样在宣门前下车轿,不过进来了就直接领到金銮殿前候着,任何人不准离开!”

“是,属下遵命!”

“叫一队刚才投降的御林军来把金銮殿前清理干净,不要留下血迹。清理完了,马上押回去。”

“是。”

吩咐完这些,宁王留下自己心腹的副将好生把守宫门,便带了两队士兵和庆王顺着金銮殿后大敞的殿门赶进内宫。

在宁王压制那一大批御林军时,五百名侵入士兵和跟在他们身后的神秘刀剑客已经闯进了两仪殿。

仓促迎击的御林军陷入苦战,而那批刀剑客在试图越过两仪殿时也遇上了分配给他们的敌手。

动静如此之大,宫中密卫们全体出动,一半留在皇帝寝宫护卫,一半前来退敌。

地上与屋顶上的两重战场激烈而残酷,宫中御林军分散着巡夜值戍,单凭这里的兵力,根本无法应对五百人的集团战,而且对方的目的并不是要全部杀死他们,大胆侵入者们的目的是攻入第二道殿门。

这一次,门被打开的同时,御林军涌进来。侵入者们连眼睛也没有眨一下,挺起已经沾满鲜血的枪戟长驱直入。

对比而言,屋顶上的战斗显然属于搏命,按照严陌瑛拟定的计划,宫中密卫们因为身负极高的武功,因而交由萧泽率领门中高手来对付。

一对一,或者二对一,有的势均力敌,有的着实还存在差距,双方各有伤亡。但随着地面战场推进到皇帝寝宫前轩敞的院落,萧泽这边还是占了上风,更多的密卫被从寝宫中调过来阻击他们。萧泽全然无惧,过来的密卫越多,那五百禁军就能越快进入寝宫,俘虏皇帝。

这时,四周已是灯火通明,整座内宫充斥着“刺客”“谋反”的惊呼声,宁王留下有萧泽派人保护的庆王,带着两队士兵匆匆赶往骚乱的宫院。

弘光帝坐在寝殿内的龙椅上,殿外的打斗声明显近了,这意味着御林军与密卫的溃败。守在他身边的密卫只剩下吴濛一人,宫人们惊恐万状地匍匐在金龙柱后,整个寝宫,仿佛就剩下他和抱着剑的这一个密卫。

“什么时辰了?”

弘光帝突然问,吴濛看看窗外。

“回圣上,约是寅时了。”

“哦。”

弘光帝点点头,慢慢道。

“快到上朝的时间了。”

没有人再恭敬应和弘光帝的话,片刻沉寂后,弘光帝突然起身。

“来人,为朕更衣。”

不管如何害怕,皇帝眼下还是皇帝,他吩咐了,宫人们再如何害怕,也得赶紧爬起来,找出皇帝的朝服,哆哆嗦嗦地给弘光帝换上了。

这时,外面杂沓的脚步声简直已近在殿门外,一个宏亮的嗓音响起。

“包围寝宫!快,包围寝宫!一个人都不许放出去!”

寝宫里登时大乱,宫人们再也顾不得身后的皇帝了,都跌跌撞撞地离开了主殿,吴濛走到皇帝身后。

“圣上,请让属下护卫圣上离开。”

弘光帝沉默地站着,没有任何表示,好一会儿,他才问。

“密卫们,都已经派完了?”

“是,已经完了。”

“他们没有回来。”

“那就是已经被杀了,对方定然安排了高手。”

“……你带着朕,逃得出去?”

弘光帝转过头来,冷冷地看着吴濛。

“不一定。”

吴濛坦然以告。

“既然如此,为何还不走?”

“属下,是密卫。”

“——哼!朕这个皇帝,可能片刻后就成阶下囚。”

“圣上,说的是。”

吴濛实话实说,

“不过,属下自五岁被带入宫中以来,一直是密卫。所以,除非圣上已经失去帝座,成为阶下囚,否则,您依然是圣上,属下,也就还是密卫。”

这番话在弘光帝耳中成为了忠臣之语,他赞赏道。

“好!朕不会亏待你!”

抬了抬眼,吴濛看看丝毫没有慌乱显现的皇帝。明明那时刚刚接获有叛军入宫消息时,弘光帝万分震怒。那么他现在的镇定,来自于什么。心中这样猜测着,吴濛却未有丝毫显露于脸上。

“谢圣上。”

“你随朕来。”

弘光帝忽然朝内室走去,吴濛讶异一瞬,立刻跟上。

但是,他们刚走进寝宫内殿,便有人破窗而入。来的是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者,起落间,他已经盘腿坐到了龙床上轻轻松松地打量着眼前的皇帝与密卫。这等轻功,让吴濛心中一震,剑同时就出了鞘。

“阁下是何人?”

“韦清。”

“——是那位韦清?”

眉毛一皱,韦清怒道。

“不懂礼貌的小子,这世上能有几个韦清?”

吴濛却不理会,瞥一眼皇帝,他丢开剑鞘,对韦清道。

“出招吧。”

口头上的交锋没得到回应,韦清无趣地挥挥手。

“我才不跟你小子打,老夫这趟是来找秘道的,据说历代只告诉给皇帝的逃生秘密,有这东西存在,是吗,皇帝?”

韦清闲闲地发问,那语气,好像是在跟街边小弟问路。

弘光帝的脸色顿时冷下来,今晚上的叛乱已经让他怒火万丈,不过是身居劣势,他强压着愤怒而已。哪知竟突然跑出来这么神气一个老头子,打断他逃生不说,还把秘道一事说得好像挖了个地洞似的,怎么能不叫他生气?

“吴濛,杀了他。”

皇帝阴沉地下令,吴濛遵从了他的命令,提剑杀向韦清,不过也老实告诉他。

“圣上,属下打不过此人。”

瞧着杀来的剑影,韦清啧了一声,大袖一展,腾空而起,把吴濛的攻势化解了不说,还顺便给了他一脚。到底是顶尖密卫,吴濛躲过了这一击。不过,韦清的真实目的根本不是踢他,而是把方才顺手抠下的一颗镶嵌在龙床上的红宝石弹出去,点了弘光帝的穴,让他乖乖杵在旁边做观众。

两人的打斗很激烈,吴濛是密卫,剑气凌厉,韦清自诩老前辈,所以不用剑,单凭拳脚戏弄般跟吴濛满殿里打。以至于当那支禁军拥着庆王闯进来时,看着露天光的皇帝寝宫,庆王喃喃道。

“看来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得是修房子啊!”

韦清和吴濛的打斗在庆王进来时结束,一掌过去,韦清如仙鹤般展开双袖漂亮落地,吴濛则长剑脱手飞去,直直跌进满地破碎的黄色帏幕之中。

又抠了一颗大珍珠下来,无视庆王几欲呕血的表情,懒得跑一趟的韦清弹指解了弘光帝的穴道。

“好了,老夫玩够了,再有下次,可别来麻烦我老人家。”

精神依旧很好的老人家挥挥袖子,忽略掉自己是因为想凑热闹才主动请缨的事实,从毁了一半的窗子里腾跃而出,打算再去兰丫头她儿子那儿蹭早餐了。

吴濛摔下地后就被士兵们五花大绑了起来,庆王目送韦清远去,这才转身看向弘光帝,他拱手躬身一揖。

“皇兄,愚弟要请你——退位让贤了。”

冷冷地看着庆王半晌,弘光帝才道。

“朕一直在防你,一直在费尽心思压制着你与宁王,可是,你拉拢到密卫了吗?否则,怎么积聚到这般力量,朕却还什么都不知道?”

“那是因为你防错了。皇兄,要取这皇位的,并不是我。”

“——是谁?”

“前南安王之女,今东静王妃,沈盈川。”

太过出人意料的答案让弘光帝倏然变了脸色,大吼道。

“你疯了!你们疯了!沈盈川,她是女人!”

“我知道,一开始就知道。”

庆王淡然以对,旁边士兵们的脸上也毫无异色。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去帮一个女人来夺朕的皇位?朕,朕是你的皇兄,朕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弘光帝显得格外激动,那神情,若不是旁边士兵的剑正指着他,只怕就要扑上来掐住庆王了。

“什么沈盈川,明明是你,是你贪图皇位,所以跟沈盈川勾结,让她调动禁军给你谋权篡位!”

摇了摇头,庆王命萧泽属下高手还是点上了弘光帝的穴道。看着犹愤怒地瞪着双眼的弘光帝,他淡淡道。

“我从来就不想做什么皇帝,只是可以的话,我希望能为这帝座,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主人,一个能驾驭这至高权力,不会被万里江山压垮的主人——皇兄,这个人,不是你!”

说完,庆王不再看向弘光帝,他转身吩咐士兵们。

“送太上皇去金銮殿,大臣们该久等了。”

这个时候,内宫里的局势已经被宁王控制下来了。御林军半数都被关押在兵营里,另外一半由宁王全部接管,各宫院一律闭锁门户,无圣旨不得出入。

他们,成功了。

在昭国历史上,这场政变十足地出人意料。

并非是没有先兆,毕竟庆王与宁王的不服表现自弘光六年起就开始慢慢表现出来了,那之后弘光帝对他的这两个弟弟日防夜防,终于让他们不成气候。可惜,他真正的对手不是庆王,也不是宁王。

“两王之变”,这个名词在未来的昭国,代表着迷惑。

寅时已过,金銮殿外,等待上朝的大臣们聚在殿前广场上,有人慌乱,有人镇静,内宫里传出的打斗声响在这凌晨的寂静里,显得十分清晰。

终于,内宫里喧闹声消失了,金銮殿的大门徐徐开启,人们开始鱼贯走上那层层台阶。

而宫城外,整齐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守卫的御林军在看到那身红如火焰的甲胄穿城而来,后面黑压压地跟着无数骑兵后,赶紧打开了宫门,宣门亦随之大开。这反常令已经走到金銮殿门前的大臣们翘首而望,不过,从殿中奔出来的御林军打断了他们对来人的猜测。

“圣上驾到——”

随着这明显不是出自侍人的浑厚声音,弘光帝被人抬上了帝座,殿后通往内宫处,满是按刀而立的黑衣禁军。大臣们不敢表现出诧异,赶紧按位次站好,一起行叩拜大礼。

弘光帝没有发话平身,站在他帝座边的庆王对众臣道。

“诸位大人请起。今日,圣上欲退位让贤,还望诸位静候片刻,待新帝驾临!”

庆王的话实在太突然,犹如往沸油里面倒水,顿时炸了锅。不理会弘光帝审视群臣的眼神,庆王拢手站在帝座边。

马蹄声如雷霆一般滚进这乱哄哄的金銮殿,片刻之后,两列黑衣禁军手按大刀奔上来,为首的正是力主沈盈川挂帅北征的武威将军杜长义。

待这些禁军在众臣间排出一条路来,殿外走上来一人。

夺目的红色盔甲昭示着此人独特的身份,但今日,沈盈川没有戴头盔,她扫视众人一眼,缓缓踱进殿来。

第四卷 京华倦客 第十八章 女帝,浮出水面

第十八章 女帝,浮出水面

美丽的容貌,英武的气质。傲视天下的魄力,能把这些综合于一身的女人,世上只有一个沈盈川。

当年大军凯旋入城的时候,沈盈川就把这一点展示给整个京城了的,不过是后来她转身退入闺阁之中,让民间崇拜变成了传说。

但不管怎么样,即使眼前的情景已经昭然若揭,除少数几名知情人外,谁也无法轻易让自己去相信,庆王口中的新帝,莫非就是——沈盈川?

——女帝?女子主天下?

怎么可能……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沈盈川,她是——前南安王遗孤,是江湖奇人的养女,是东静王妃,甚至,是两度的兵马大元帅,她还握着东静王爵印,可是,他们无法想到有一天,她还会成为这个国家的皇帝!

很明显。庆王发动了政变。那么,是庆王让出了皇位?

……为什么?

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偏偏要让给一个女人!

或者,这政变根本就是沈盈川自己策划的?

但她一介女子,怎有如此力量?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沈盈川身上,有尊敬的,有忠诚的,有赞赏的,还有狐疑的。

“女帝”这个名词的出现太过骇人,把臣子们刚才事关天理伦常的什么谋反篡位类的争议都给甩到了一边。

想要皇位的人多了去了,谋反一点都不稀奇;后宫女子权倾天下的古往今来也不少,但……再怎么样,也没哪个女子会想要坐在那帝位上主政啊!

龙凤龙凤,既然龙有龙椅,凤有凤座,便该各安天常才是。你雌凤哪能非去抢在龙椅上坐着,跟一大群男人周旋商讨,确定国之要策呀!要这么说的话,岂不是将来不止女帝,还有什么女丞相女尚书女翰林啊什么的都要站到这金銮殿上来啦?那龙可要到哪儿去晃悠呢?

哦!这还了得!

恭恭敬敬地参见太后,参见皇后,参见贵妃呀什么的,这还能让人接受,可是每天三跪九叩的是一名女帝的话?

……真是,这都谁给出的主意呀!

干什么不好,怎地非要挑动东静王妃做皇帝?以为皇帝是那么好做的嘛!

容貌上倾国的美丽源自天生,这却并不多么稀奇。更不会成为让人臣服的资本,皇家的女儿都有一个绝世美人的母亲,所以多数也会成为绝世美人的。虽然,沈盈川的美,确实要超过别人一点。不过,绝不成理由。

气质上的英武,是因为长于江湖的缘故吧。江湖人尚武尚侠义,英姿飒爽的女子负剑骑马而过时,往往会让见惯了闺阁文弱的男子称赏。好吧,加上这一点,沈盈川已足够独特,所以吸引了东静王沈燏?所以,她能够号令三军,取得男子所不敢想象的巨大功绩?

但就凭这,实在还不够。皇帝,是要驾驭江山,背负社稷的。

那么傲视天下的魄力呢?

殿上这些臣子,都只耳闻过沈盈川凯旋过长街时的盛况,当她来到宫城里时,她已经成为了忠诚的东静王妃,那股慑服万人的气势被她压了下去。他们只是在回家后被亲眷们的惊叹声所包围。现在,他们终于对家人那些眉飞色舞的描述有了些许真切的感受,沈盈川殿外扫视的那一眼,让人不敢逼视,也不敢逃避。

而当沈盈川踱进殿来,微微仰首看向尽头那高高的帝座的时候,一抹微笑在她唇边浮现出来,只在唇边,像茫茫大江上闪过一片耀眼的阳光。

这一刻,朝臣们才真正意识到,这是那个敢自请挂帅出征,平了西梁的女人!

她是见过战争之残酷,是能顶着数十万性命的压力决定策略,是擒了西梁降帝回来的强者!所谓气魄,所谓傲视天下,绝不会与生俱来,它们必须来自于己身的能力与经历,来自于可以掌握江山的自信!

所以那帝座会成为她的,所以她不急不徐,踩过金砖的脚步声沉稳有力,仿佛正一步步踏过昭国奔腾的河流、广阔的大地、葱郁的森林、百花盛放的田园,以及繁华城市、朴实乡村。

没人敢说话,也没人能说得出话来。尽管他们固执地告诉自己,能打仗绝不代表能治国,可以得到江山也绝不意味着可以守住江山,但至少这一刻,面对沈盈川无可匹敌的强势,面对禁军按在腰间的大刀,他们完完全全被压制住了。

见惯再多宦海风浪。又有几人几时真正见过赶皇帝下台的场景?

满殿寂静中,沈盈川穿过众人,走上那道象【炫|书|网】征君臣之别的御阶,来到弘光帝宝座面前。

然后转身,俯视阶下众生。

庆王趋步而来,振衣,跪行叩拜大礼。

“沈烨,参见殿下。”

沈盈川坦然接受庆王的跪拜,侧首朗声道。

“庆王请起。”

“谢殿下。”

庆王依言站起来,转身从旁边禁军士兵捧着的玉匣里取出弘光帝方才被迫亲笔写的退位诏书,对群臣宣道。

“众人跪听圣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