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纠-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纠的确有一些私房钱,那还是在齐国的小饭馆赚的私房钱,之前捐了一部分给齐侯打仗,后来又赚了不少,说是财大气粗绝不为过,的确能支持十所乡学,不过吴纠的目的是普及乡学,因此这十所只是投资,开的好,堵住了悠悠众口,之后自然要动用国库来支持乡学。
  因为吴纠一句自己出钱,因此反对的士大夫们也平息下来,都不说话了。
  吴纠很快散了朝,说:“赵白随寡人来,其他人都散了罢。”
  众人立刻从路寝宫退出去,公子白拱手行礼,就准备到小寝宫报道。
  公子白虽吴纠回了楚国作为质子,吴刀也跟随而来,不过公子白已经不让吴刀跟着自己,吴纠觉得正好,自己差个武艺出众的护卫,便让吴刀作为护卫。
  吴刀此时正在小寝宫门口执勤,远远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穿着一身楚国的官袍,走了过来。
  吴刀看到公子白,一成不变的脸色突然有些惊喜,他好几日没见过公子白了,自从入楚之后,就没见过了。
  吴刀立刻说:“公子。”
  公子白看了一眼吴刀,表情淡淡的,拱手说:“吴大人。”
  吴刀一瞬间有些语塞,只觉得嗓子发紧,此时就听到有脚步声,子清从里面出来,说:“王上传召赵大夫。”
  公子白赶紧随着子清往里走,吴刀看了一眼公子白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小寝宫中。
  公子白走进去,就听到“咔嚓咔嚓咔嗤”的声音,好像是闹耗子,但是楚王是个有洁癖的人,很喜欢干净,因此小寝宫中什么时候都干净整洁,应该不会闹耗子。
  那声音从小寝深处传过来,公子白走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不是闹耗子,而是齐侯正在吃小零食。
  齐侯坐在席子上,面前摆着两个大碟子,一个碟子里装的是锅巴,锅巴经过调香,冒着香喷喷的味道。
  另外一个碟子里装的则是白生生的烤白果,下面铺着一层白花花的粗盐,上面垫着烤透的白果,白生生的小果子烤的裂开,露出里面翠绿透黄的果仁儿来。
  齐侯吃的津津有味,锅巴经过吴纠的调味,就跟肉似的,吃起来还有鲜味儿,简直欲罢不能,而白果经过烤制,果仁儿变得弹牙筋道,一口咬下去带着韧性,入口甘甜,烤制的香味儿瞬间入侵,十分霸道,仔细一咂摸,后味甘中竟然带着丝丝苦涩,苦涩中又透露出隐约的甘甜,说不出来的回味无穷。
  这两样小吃,无论是就着小酒儿,还是一盏香茶,那都是相当惬意的。
  齐侯趁着吴纠上朝,就自己跟小寝宫中嗑小吃,吴纠回来一看,顿时无奈的说:“你吃多少个白果了?”
  齐侯眨了眨眼睛,还跟吴纠卖萌,说:“孤也不知,没数着,就那么吃了。”
  吴纠想要从齐侯手中把白果抢过来,但是齐侯却抱着碟子,一脸可怜巴巴的样子,好像被吴纠遗弃的大型犬一样,说:“二哥,你就再给孤吃一点儿么。”
  吴纠看他那叫一个可怜,这个时候正好子清将公子白领过来了,为了避免公子白看闹剧,吴纠只好让齐侯继续吃小吃。
  只不过吴纠并不是怕齐侯吃得多,而是白果本就有毒性,烤制熟透之后,毒素会相对减轻很多,但是仍然不宜多吃,成年人一天最好不要吃过三十颗。
  吴纠敢肯定,齐侯已经吃过了三十颗,而且还拐弯儿!
  吴纠只好笑眯眯的让公子白坐下来,随即将白果的盘子拉过来一些,齐侯还以为吴纠不让他吃了,不过没成想,吴纠竟然拉过盘子之后,给齐侯剥开白果皮,然后将白果剥成两半,将里面的绿芯儿挑出来,然后又递给齐侯。
  齐侯眼看二哥给他剥白果吃,赶紧狗腿的接住,然后就往嘴里塞,吃的十分高兴。
  熟白果虽然也不能多吃,但是去掉绿芯儿,还是可以多吃一些,吴纠见齐侯这么喜欢吃,只好给他剃掉绿芯儿,感觉自己真是男友力爆棚了。
  公子白进来行礼,随即坐下来,就看着吴纠和齐侯“恩爱”,不由得有些羡慕,毕竟吴纠和齐侯,一个是楚国国君,一个是齐国前国君,他们在中间隔着齐国和楚国的利益,而这两个人竟然处理的这般好,丝毫没有影响感情。
  吴纠一边给齐侯剃掉白果的绿芯儿,一边说:“赵卿,寡人找你过来,想必意思你也清楚了。”
  公子白立刻拱手说:“是,白清楚。”
  吴纠说:“寡人知道你刚到楚国,应该给你熟悉的功夫,只不过这件事情,寡人觉得你可以胜任,而且寡人也知道,赵卿急于在楚国立稳脚跟,你并不想输给任何人,不是么?”
  公子白一笑,拱手说:“我王说的正是。”
  公子白一拱手,手腕上的伤疤就露了出来,不过比之前好了不少,颜色也浅了不少,目前的状态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只是还是无法提起重物,仍然在调养阶段,棠巫有的时候还会去给他下针,疏通一下经脉。
  吴纠说:“寡人会把银钱拨给你,剩下的便全都交给你完成,哦对了……寡人差点忘了,还有一个人引荐给你,寡人相信,你们可以合作的很完美。”
  吴纠说着,对子清招了招手,子清很快走出去,引着一个黑色衣裳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公子白抬头一看,竟然是吴刀。
  吴刀一身楚国的侍卫衣裳,看起来身材纤细挺拔,腰佩宝刀,器宇轩昂,走进来之后,先看了一眼公子白,随即作礼见过众人。
  公子白也看了一眼吴刀,但是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吴纠则是笑眯眯的说:“赵卿,寡人举荐的这个人选,也是赵卿的老相识了,怎么样,赵卿有问题么?”
  公子白只是迟疑了一下,便说:“但凭王上调遣。”
  吴纠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便对吴刀说:“吴刀,那么接下来你便先跟着赵卿,等学堂的事情完了,再回宫复职。”
  吴刀有些吃惊,一成不变的表情竟然露出一些欣喜,连忙拱手说:“谢王上,卑将定然尽心尽力。”
  吴纠笑着说:“既然赵卿和吴刀都没有异议,那么就这样罢,都下去罢。”
  公子白和吴刀站起来,拱手之后退出小寝宫,齐侯笑眯眯的吃着白果,说:“二哥,你怎么管起闲事儿来,越来越利索了?”
  吴纠笑眯眯的说:“这算管闲事儿么?寡人身边的侍卫,终身大事儿,寡人好歹管一管罢?”
  齐侯笑了笑,说:“孤听说了,二哥要办乡学,还自己出钱,这可够下血本儿的,不过么……这乡学,恐怕不容易。”
  真还让齐侯说着了,并不是齐侯乌鸦嘴,而是因为齐侯有这个远见,就算吴纠自己出钱,准备办乡学,但是仍然十分不容易,因为百姓从未受过教育,根本不开化,就算打开学堂大门,免费让他们来上学,都没有人来报名。
  十所学堂在楚国很快就建立起来,但是招收学员,竟然面临了困难,有的学堂正式讲学的时候,竟然一个门生也没有,根本就是门可罗雀,办得最好的学堂,也只有最多五个门生来上课,讲学第三天,已经只剩下最后两个学员了。
  这事情不胫而走,很多贵族士大夫都等着看这个热闹,毕竟他们笃定了,吴纠就是在做无用功,给一帮子贱民办学堂,就好像将牛肉喂给了贱民一样,真怕他们不是撑死,就是噎死,在贵族眼中,平头百姓根本没有吃牛肉的资格。
  公子白身为这次任务的主办,也是倍感压力,吴纠听了公子白的禀告,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公子白连忙说:“白办事不利,请王上责罚。”
  吴纠倒是轻松,说:“这是寡人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没有想一口吞下个胖子,凡事都要慢慢来,既然没有百姓愿意进学堂,那么不妨做点补贴……”
  公子白狐疑的看向吴纠,吴纠则是挑了挑眉,自己说,让齐侯帮忙记录下来,毕竟齐侯不只武艺出众,而且写字也好看。
  吴纠很快想好了几点补贴,作为支持乡学的措施。
  平头百姓觉得女子不需要读书,家中的男丁若是去读书,那么就会浪费人力,乡学招收八岁以上的孩童,八岁的孩童在百姓家里,已经开始分担劳务了,也算是个人头男丁,因此没人愿意将自己家中的男丁送出去读书。
  吴纠便让公子白发出通告,只要将家中的孩子送来学堂读书,可以管饭,而且男孩女孩不限制。
  学堂每个月都有考核,只要考核通过,就可以继续免费读书,仍然可以享受免费的午餐补贴。
  再者就是选拔优胜者,每年选拔优胜者,优异者发“奖学金”,这样一来读书也能赚钱,只要足够优秀。
  还有自然就是科考,科考选拔出来的人,不论身份,可以进入楚国朝廷为官,这样一来,百姓也能飞上枝头,完成鸿鹄之志。
  公子白立刻将这三点补贴颁发下去,只经过了一个月的试点,学堂竟然开始人满为患了。
  很多贵族士大夫还在准备看热闹,结果学堂突然变得爆满,读书突然和物质联系了起来,读书还能赚钱,每天还管一顿好吃,平头百姓没有宏图大志的,为了蹭饭也要拼命读书,而有宏图大志的,自然更不必说了。
  士大夫们没能看到热闹,似乎有些不甘心,但是也确定吴纠的乡学根本办不久,毕竟贱民就是贱民,根本翻不出天去。
  就在贵族士大夫们酸溜溜的设想中,学堂很快开起来了,一共十所学堂,运营的竟然十分顺利,学生也一天比一天多,其中不乏很多聪慧好学的孩子,以前因为穷苦,被掩藏在泥土之中,根本没机会发光,如今得到了机会,自然要大放光彩。
  学堂的事情很快就发展起来,而且发展迅速,贵族士大夫们虽然还是觉得不可行,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之前吴纠已经放了话,如果运营起来,就要国库出资,继续运作下去,总不能老是靠楚王的私房钱运作学堂。
  这样一来,没有办法,国库很快就开始拨钱运作,彭仲爽这个乐尹,又有了新的事情可做,开始督促建立新的乡学。
  公子白仍然管理着最早的十所乡学,并且与彭仲爽交接一下办乡学的心得。
  众人正在政事堂商议乡学的问题,斗祁突然匆匆走过来,脸色十分难看的说:“二位大人,有些急事儿,请二位大人随斗祁去路寝宫一趟。”
  公子白和彭仲爽对视了一眼,不知是什么事情,潘崇正好路过,听到急事儿,便说:“莫敖大人,有什么急事儿么?不知崇能否帮得上忙?”
  斗祁一听,说:“此事恐怕王上一会儿也会找大司马过去商议,不如一同前去路寝宫罢。”
  众人更是吃惊,不知是什么事情,斗祁匆匆带着众人进了路寝宫,子清去请吴纠。
  吴纠很快就从小寝宫过来,看到众人,说:“斗卿,发生了什么事情?”
  斗祁匆忙作礼,立刻说:“王上,方才祁接到急报,南方发生洪祸,洪水损伤田地,冲垮房屋,并且……”
  斗祁说着,顿了顿,吴纠皱了皱眉,说:“并且什么?”
  斗祁迟疑的说:“并且冲垮了一座学堂,学堂倒塌,孩子被砸伤冲走,死伤不小……”
  吴纠一听,一脸震惊,随即震怒的说:“什么!?冲垮了学堂?现在情况如何?地方官有没有派人抢险?”
  斗祁说:“地方官已经派人抢险,只不过洪水来势凶猛,当地小邑损伤惨重,抢险的人手不足,已经报到郢都,请求郢都援助……王上,祁建议,请王上调遣兵马,临时赶赴小邑抢险。”
  吴纠蹙着眉,在大殿上焦急的踱了几下步,说:“潘崇,调遣兵马的事情交给你了,速度派人调遣小邑周边的楚军,前去抢险。”
  潘崇立刻拱手说:“是,崇这就去!”
  他说着,立刻转身走出路寝宫,因为时间不等人,潘崇也顾不得礼数了,立刻小跑着就走了。
  吴纠沉声又说:“斗卿,朝中的事情就暂时交给你了。”
  斗祁有些惊讶,连忙说:“王上,万万不可啊!万万不可!南方洪水还未停歇,大雨连绵,仍然偶发洪涝,王上千金之躯,千万不可涉险,还是坐镇郢都城,遥遥指挥便可,若是王上不放心,斗祁愿意做王上耳目,代替王上赶赴小邑,彻查洪涝一事。”
  吴纠却抬起手来,制止了斗祁的话,说:“斗卿不必多言,寡人去意已决,这次不仅仅是洪涝,而且还冲垮了学堂,那么多孩子受灾,有寡人的责任,寡人必然要去。”
  斗祁想要制止,但是看到吴纠那表情,根本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把话吞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这个时候公子白拱起手来,说:“王上,白愿请命,随君同往!”
  吴纠点了点头,眯眼说:“赵卿去准备一下物资,事不宜迟,明日一早便即出发。”
  “是!”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齐萌萌:孤的二哥上得厅堂、下得膳房,剥白果还体贴去绿芯儿,不止如此,最重要的是,二哥他还自己吃X药,一吃一大包!
  熊纠纠:▼…▼


第159章 恶鬼附身
  吴纠准备亲自去灾区走一趟; 虽然斗祁不想让他去; 毕竟如今还在闹洪灾; 南方正在下大雨,吴纠乃是千金之躯,就这么过去实在太危险了。
  然而斗祁根本劝不住吴纠; 吴纠并非贵族出身; 因此他的行事风格并不是贵族脾气; 他只知道; 灾区若是死伤了这么多孩子,而自己这个做楚王的仍然坐在朝堂之中; 遥遥指挥官员们忙前忙后; 简直令人心寒; 都说不上是个人了。
  吴纠很快就回了小寝宫,让公子白去准备物资; 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赶赴灾区。
  齐侯虽然在小寝宫,不过也听说了事情; 毕竟这事情纸里包不住火,学堂被洪水冲塌,死伤了不少孩子; 在这种战乱的年代; 除了壮丁,就数孩子最为重要,毕竟孩子代表着国家的人口,国家想要强大起来; 一方面需要钱财,另外一方面就需要人口,只有人口才能换算成兵力。
  死伤了很多孩子,再加上贵族士大夫们都极力反对吴纠建造学堂,这样一来,这消息自然不胫而走,传播的十分快,很快就传到了子清耳朵里,子清自然要过来禀报一下齐侯。
  齐侯听了,脸色十分难看,很快就看到吴纠从外面走近来。
  吴纠见到齐侯,就说:“寡人可能要出门一些日子……”
  吴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齐侯打断了,齐侯听他这么说,似乎不想带自己,齐侯心里也明白,那里是灾区,自己身为齐国的前国君,若是在楚国有个好歹,那么齐楚两国的关系势必急转而下,因此吴纠不想带着自己。
  齐侯却说:“二哥,你自己出门,孤不放心,要么带着孤,要么孤拖着不让你走。”
  吴纠一听,竟然给他气笑了,说:“你这个人,好大的胆子,还敢威胁寡人了?”
  齐侯挑了挑眉,说:“孤可不只是敢威胁二哥,孤还可以让二哥哭鼻子。”
  一瞬间吴纠就脑补了在缁车上哭鼻子的作为,那也是自作自受,都是吃了药,自己和齐侯的反应那真是天差地别,事情之后吴纠也抓住棠巫质问了一遍,问他是不是给错了药。
  棠巫身为一个医师,对天发誓说自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吴纠委婉的问了问,那为什么自己的反应和齐侯不一样。
  棠巫听了一脸了然,这不是明摆着么,体力就不一样,吴纠的体力,怎么能和齐侯相提并论,虽然那种药的确能让人好生兴奋,但是血行加速势必让体力流失更快,吴纠还没提枪上阵,就已经化成了绕指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吴纠没有办法,说:“这趟是去灾区,路上只能带着舍饭的粮食,可能很艰苦,到了灾区也不会有什么好吃的……”
  吴纠的话又被齐侯打断了,齐侯无奈的走过来,一把搂住吴纠,说:“二哥,难道孤在二哥心中只会吃么?”
  吴纠一笑,虽然没肯定,不过也和肯定差不多了,齐侯气的低下头来,咬了吴纠的耳朵一下,说:“二哥等着,等这事儿完了之后,孤就吃了你,孤吃二哥也是一绝。”
  吴纠脸上有些不自然,推了推齐侯,这个时候正好有士大夫前来求见,齐侯就将吴纠放开了。
  工正屈重在外面求见,吴纠正好想要找他,屈重反而自己来了,吴纠便说:“快请屈大夫进来。”
  屈重很快从外面走进来,作礼说:“重拜见我王,拜见齐公。”
  吴纠说:“不必多礼了,屈大夫想必也听说了洪灾的事情。”
  屈重点头说:“重正是为此事而来,重听说我王准备前往灾区,请我王将重带上,重身为工正,也想赶赴灾区,查看一下当地情况。”
  吴纠点了点头,说:“寡人也有此意,明日一早便出发,工正也准备准备。”
  屈重连忙拱手说:“是,重领诏!”
  吴纠说:“先去罢,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一早便出发了,之后可能没什么清闲日子。”
  屈重答应之后很快就退出去了,之后潘崇来禀报了一下调兵遣将的问题,已经传令下去,调遣了当地的驻兵,还有旁边小邑的兵马,准备过去临时抢险救灾。
  潘崇本也想跟着队伍前去的,但是奈何他是大司马,郧国的事情还没有解决,算着这几天出使郧国的使臣就要回来了,这样一来,潘崇还要在朝中坐镇,等着消息再禀报给吴纠。
  潘崇不能去灾区,就将权利交给了右司马偃鸠,让右司马带着兵节,到时候随机应变,若是人手不够,就让他调遣周边兵马,另外一方面也是让偃鸠保护队伍安全,毕竟这个队伍里,还有楚王本人。
  第二天天色蒙蒙亮,很快队伍就要出发了,吴纠今日也不敢懒床了,赶紧自己起来,子清和棠巫帮他洗漱,穿上方便的衣裳,齐侯早就做好了准备,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吴纠起来了。
  吴纠一脸迷糊的样子,眼睛眯着,让子清和棠巫给他穿衣裳,明明眼睛都要黏起来了,不过还是硬撑着,那样子真是可爱到了极点。
  齐侯走过去,趁着吴纠没睡醒,在他嘴唇上啃了两下,吴纠醒过神来是好半天之后了,连忙捂住自己的嘴巴,说:“寡人……寡人还没洗漱。”
  齐侯一笑,说:“二哥总是香喷喷的。”
  众人匆忙整理好,外面的队伍也准备妥当,偃鸠调遣了一队兵马,正在等候吴纠出发,吴纠在宫门口登上缁车,公子白、屈重同行,还有护卫吴刀。
  吴纠传令之后,队伍很快就出发了。
  一路快马加鞭,根本不需要几日就能到闹洪灾的小邑。
  当地官员得到了消息,说是楚王准备亲自前来赈灾,这样一来,当地官员很快就准备起来,准备着迎驾。
  不过当地官员算着有些失误,他们没算到吴纠这么快就到了灾区,还以为再有两日才会到,毕竟大家都觉得楚王乃是千金之躯,应该不会这么没日没夜的赶路。
  但是吴纠心里都是灾区的事情,还有那些受灾的孩子们,不知道洪涝之后,孩子们如何安顿的,学堂成什么样子了,这些事情若不是亲眼看看,根本不知道被下级官员美化成了什么样子。
  吴纠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随着齐侯赈灾过一次,因此见识过洪水的威力,他不能想象学堂被冲垮的模样。
  吴纠的队伍与后面的辎重很快分开赶路,辎重因为带着粮食和抢险的物资,因此没办法行进太快,吴纠心中又着急,因此干脆分开走了。
  当地官员算的其实没错,辎重队伍在两日后才能赶到,不过吴纠的队伍则是风驰电掣已经到了灾区附近。
  因为早到,当地官员根本没有迎接,一切都静悄悄的,城门口荒芜一片,城门上根本没有人守城,士兵们都不见踪影。
  吴纠让人去打听,偃鸠很快就打听回来了,说:“禀王上,百姓说这些守城的士兵,全都被派去抢险了,关口好几日都没人看守了。”
  虽然是去抢险,但是城门口没有人看管,若是有心人不就能长驱直入了么?
  吴纠脸色阴沉,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进城。
  队伍进了城,城中一片荒凉,不知是不是为了应景,老天爷竟然下起了雨,起初只是两个小点儿,滴答滴答的落下来,落在缁车的顶盖上,随即就是“哗啦——!!!”一下,狂风暴雨,瞬间席卷而来,缁车的顶盖发出“噼噼啪啪!噼啪噼啪——”的声音,青铜的顶盖似乎都要给瞬间敲漏了。
  众人准备先去当地官员的府上下榻,毕竟这雨水也太大了。
  因为突然下起大暴雨,马匹都有些撑不住,缁车行进的非常慢非常慢。
  吴纠掀开缁车帘子,向外看去,城中一片萧条,有的地方垒着高高的沙包,看起来洪水大的时候,一直将城中都淹了,不过此时洪水从城中退却,只剩下一片残垣断戟。
  吴纠看着这一片慌乱,心中说不出的难受,就在这个时候,行进缓慢的缁车突然停了下来,吴纠说:“怎么回事儿?”
  吴刀冒着雨,他虽然穿了避雨的衣裳,但是所有的衣裳还是湿透了,发冠都被雨水冲散了,长发散下来贴在身上,看起来有些狼狈,湿哒哒的衣裳衬托着他挺拔的细腰。
  吴刀一张嘴,雨水就冲刷进了嘴里,因为外面的雨声太大,吴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