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纠-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宋国的威胁,祭仲没有办法,就让太子忽偷偷逃跑,公子突在宋国的护送下,进入了郑国都城,当上了郑国国君。
  公子突以为自己回了郑国,有宋国做靠山,就能安安稳稳的坐在郑国的宝座上了,不过他错了。
  祭仲可是老权臣,他的话一言九鼎,分量不少,公子突又和祭仲不和,于是便密谋刺杀祭仲。
  公子突找来了一个和祭仲算是关系亲密的人,那便是祭仲的女婿雍纠,雍纠本是宋国人,他是个美男子,却没什么实力,为了被提拔娶了国相的女儿,也就是雍姬,娶妻当日因为调戏了一个丫头,惹得祭仲大怒,不让雍纠见自己的女儿,婚事险些作罢。
  这年头女子可不是只能嫁一次,而且祭仲是权臣,他的女儿想要休了雍纠,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雍纠成婚之日没见着新娘子,感觉受了侮辱,一连之后几天前去国相府上请罪,都没见到国相和雍姬,又觉受了侮辱,因此怀恨在心。
  公子突找他商议刺杀祭仲的事情,雍纠一口就答应下来,但是没曾想,这个事儿却被雍姬听说了。
  雍姬心中非常不安,一面是自己的丈夫,一面是自己的父亲,该如何选择?虽然雍姬和雍纠并没有夫妻之实,但的确是名义上的夫妻,若是告发了雍纠的秘密,祭仲一定会杀了雍纠,若是不告发,雍姬的父亲就会被杀死。
  雍姬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问她如何选择,母亲只说了一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这便是如雷贯耳的“人尽可夫”的成语。
  雍姬把事情告诉了祭仲,祭仲果然愤怒的杀了雍纠,并且把雍纠的尸体扔给了公子突,把公子突赶出郑国。
  公子突虽然愤恨,但是事情败露也没有办法,只好跑出国境,投奔其他国家去了。
  雍姬的做法被人称为是孝女,但是也有很多男子不耻雍姬,觉得她连丈夫都能出卖,完全没有什么德行可言,总是把雍姬当做笑柄来看待。
  公子突逃走之后,祭仲又立了郑庄公的另外一个儿子为国君,是为郑昭公,但是郑昭公继位没两年,就被暗杀了,祭仲又立了公子子亹继位。
  公子子亹得罪过齐襄公,也就是齐侯的大哥诸儿,那一年诸儿在卫国主持诸国会盟,作为郑公的子亹前去参加,祭仲让他不要去,因为子亹在做公子的时候得罪过诸儿,祭仲说诸儿这个人心胸狭窄,一定会埋伏子亹,但是子亹不听,说自己国君,诸儿不可能把自己杀了,顶多奚落自己。
  诸国会盟的时候,子亹也没有对诸儿表示道歉,这让诸儿十分恼火,于是便安置下了刺客,将子亹杀死在回去的路上,这一年诸儿还因为文姜的事情,杀了鲁公。
  子亹继位不到一年就死了,祭仲没有办法,只好找到了当时在陈国做人质的公子子仪,把他迎回国中,再次立为国君。
  郑庄公的儿子,几乎都当了一遍国君,可谓真的是流水的国君,铁打的国相,一连许多位国君相继而立,内乱不断,旁边的小国都趁机来侵略郑国,郑国一弱再弱,已经不能跻身强国的行列。
  如今的这位国君是个软柿子,性格比较懦弱,什么事儿都做不了主,一切便全听祭仲的。
  但是很不巧,祭仲年事已高,白发苍苍,深秋初冬正好换天儿,一下就病倒了,国相病倒了,朝中还要有人总揽事物,因此子怡就扶持了自己比较信任,会花言巧语的傅瑕,作为待国相,处理国事。
  雍姬说,刚才那调戏自己的恶霸,便是傅瑕的儿子,因着雍姬的父亲卧病在床,傅瑕又大权在手,于是便大胆来调戏自己。
  众人一路走到国相府门口,相府看起来很奢华,毕竟祭仲也是老臣了,门口有家丁,看到小姐回来了,便打大门迎接。
  雍姬把他们引到厅堂中,请他们坐下来,又让丫头布上水来,说:“几位恩公少坐一会儿,雍姬这就去请父亲。”
  吴纠笑着说:“有劳小姐了。”
  雍姬笑了一声,说:“恩公客气了。”
  这雍姬看起来斯斯文文,面容虽不算太漂亮,但是也不难看,而且越来越耐看,再加上她外柔内刚的性子吴纠当真很喜欢,见她对自己微笑,心想着雍姬给自己的第一感觉也不错,不知能不能培养培养感情?
  吴纠这么想着,齐侯就挑了挑眉,轻轻戳了一下吴纠,把吴纠从“美梦”中戳了出来。
  吴纠还以为齐侯有什么事儿,转头看他,齐侯则是抬了抬下巴,示意吴纠去看雍姬。
  雍姬这会儿正往外走,路过那壮汉的时候,不由面色发红,低笑了一声,用袖子掩住脸颊,羞赧的走出了厅堂。
  吴纠:“……”原来小鸟依人的美人都喜欢身材高大型的?
  吴纠伸手捏了捏自己的手臂,一点儿肌肉也没有,不知现在锻炼还来不来得及,刚刚又有点恋爱的念头,毕竟自己都老大不小了,结果又被扼杀在摇篮中了。
  齐侯看着吴纠一脸诧异的目光,等雍姬一走,便哈哈笑了出来,旁边的小丫头壮汉还有召忽都不知道齐侯在笑什么,吴纠则是翻了一个白眼,端起水杯来喝。
  他们等了一会儿,就听到“当……当……当……”的声音,是拐杖拄在地上的声音,步伐很慢很慢,就见众人簇拥着雍姬和一个老者,雍姬伸手扶着那白发苍苍的老者,慢慢走了过来。
  老者这年纪看起来不小了,怎么也要又七八十岁的样子,头发全都白了,而且因为生病,正在咳嗽,看起来脸色很憔悴,几乎要不行的模样。
  那老者一步三摇晃的走过来,虽然面色憔悴,但是看起来还颇有威严,定然是雍姬的父亲祭仲了。
  祭仲一共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是老来得子,雍姬还是妙龄,祭仲看起来就跟她爷爷一般。
  雍姬扶着祭仲进来,众人都起身作礼。
  祭仲走进来,被雍姬扶着,慢慢坐在席上,笑着说:“咳咳咳……诸位恩公救了老夫的小女,当真感谢。”
  齐侯这个时候笑了笑,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放在案上,说:“老国相,谢倒不必了,您仔细瞧瞧,我却是谁?”
  吴纠一听,很好,祭仲还认识齐侯?
  祭仲有些老眼昏花,但是听齐侯那口气,便不一样,于是伸手让女儿扶着自己,往前探了探身体,仔细看着齐侯,上下打量了半天,眼睛快速的波动起来,惊讶的说:“这……这怎么可能?”
  齐侯一笑,说:“一年之前,孤继位之时,还是老国相亲自带着贺礼,到我齐国恭贺,若孤记得不错,当时还请老国相把酒言欢,可有此事?”
  祭仲一听,更是大为惊讶,说:“确……确有此事!确有此事!只是……”
  只是眼前这个穿着粗衣裳的人,怎么可能是齐侯?
  他一身粗衣裳,也没有头冠,头发只是简陋的束起来,整个人穿的相当质朴,不止如此,他脸上还横着一道很长的伤疤。
  而且如今齐侯应当在宫中做客才是,齐国军队进入郑国已经好几天犹豫,齐国国君又急于到周朝去奔丧,所以不便多留,今日便要启程了,郑国国君正在宫中,给齐国国君举办送行的宴会。
  宫中有一位齐国的国君,而眼前又有一位齐国的国君,这事情让祭仲怎么相信?
  祭仲惊讶的说:“你……你到底是谁?”
  齐侯笑着说:“怎么,老国相当真认不出孤来了?”
  祭仲手有些颤抖,雍姬听着他们的谈话,也大为惊讶,毕竟她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不似那小丫头和壮汉,完全听不懂,一年之前,齐侯继位,当时雍姬的父亲身子还硬朗,为了保持和齐国的来往,特意带着贺礼,千里迢迢的亲自去齐国祝贺,当时是见过齐侯的。
  这么一听,难不成眼前这位脸上带伤疤的高大男子,竟然是齐侯?
  雍姬一时也愣住了,因为齐侯明明在宫中,今日是送行宴,雍姬也是略有耳闻的。
  祭仲观察了半天,最后颤巍巍的说:“真的是齐公?”
  齐侯说:“这还能作假?”
  他说着,引荐身边的人,祭仲又用惊讶的目光看着吴纠打量,仔仔细细的打量着,然后又去看旁边大名鼎鼎的召忽,东郭牙目前虽然没什么知名度,但是也是气度不凡的人。
  祭仲当下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但是连忙说:“中大夫身受重伤,女儿快请医师来,再让人收拾一间客房,先请中大夫卧下。”
  雍姬一听,立刻麻利的说:“是,爹爹。”
  她说着快速就出去了,很快让人来搀扶东郭牙,召忽不放心,就跟着他们一并走了,厅上只剩下吴纠齐侯,祭仲雍姬,还有不明所以的小丫头和壮汉。
  祭仲再三确认,问了好几个关于一年前去祝贺齐侯继位的问题,齐侯都对答如流,祭仲一惊,连忙让雍姬搀扶着自己,给齐侯行礼,说:“外臣拜见齐国国君。”
  这样一说,小丫头和壮汉也可算是听懂了,都是一脸惊讶,说:“你是齐国的国君?天哩,我竟然见过齐国的国君哩!”
  小丫头说着,又惊讶的转头看向吴纠,说:“那姊姊你就是国君夫人哩?”
  吴纠正想喝一口水,毕竟祭仲相信了他们不容易,结果水刚进口,就被小丫头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呛得眼泪都要咳嗽下来了。
  祭仲听得云里雾里,明明是公子纠,怎么突然蹦出了国君夫人,按理来说祭仲可不曾听说齐侯有正夫人。
  吴纠使劲咳嗽着,脸都憋红了,齐侯则是淡淡的一笑,说:“小妹开顽笑的,老国相别当真。”
  祭仲连忙问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齐侯便把路上的事情全都说了。
  郑国和卫国本身就没什么好关系,再加上这些年郑国内乱,卫国总是趁机骚扰他们,一听到卫公竟然派人装作白狄人,进入郑国土地偷袭他们,顿时怒不可遏,说:“卫国那小娃娃的国君,胆子也当真大了,齐公不必担心,等齐公奔丧回来,咱们齐郑两国,联手出兵,前后夹击的拿下卫国,不过是囊中取物的小事儿罢了。”
  齐侯笑了笑,说:“这倒是,眼下卫国的事情都是小事儿,急事倒是有一件。”
  祭仲一听,立刻明白了,说:“是是是,便是那该车裂的假国君,齐公放心,这件事儿包在老夫身上,老夫这就换朝服,带诸位进宫面见国君。”
  有了祭仲这一句话,吴纠当下就放心了,果然闲事儿是没有白管的,祭仲虽然抱恙在身,但是他是权臣,可以随意进出郑宫,只要他们能进郑宫,和那假齐侯当面对峙,一切也就都能明了了。
  祭仲当下去准备,很快就准备好了,东郭牙虽然重伤在身,但是一定要跟随着队伍进宫,不然他不放心,召忽也想进宫,于是祭仲便留下女儿照顾小丫头和壮汉,命人准备车马,众人一起进宫去了。
  如今郑宫之中,遥遥的便能听到丝竹之声,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很多宫人忙碌着,捧着珍馐美味络绎不绝的送到送行的大殿上。
  公孙隰朋站在大殿外面,看着源源不断的宫女将菜肴送进去,皱着眉沉思不语。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那日齐国队伍受到了伏击,君上被冲散,然后又一人带着伤的跑回来之后,便有些奇怪了。
  当时众人见齐侯回来,都非常担心齐侯,也非常担心吴纠,但是齐侯竟然一反常态,对吴纠一个字儿都不提,众人想知道吴纠到底有没有事,是不是遭到毒手了。
  但是齐侯一概不说,回来之后就命人立刻启程,赶往郑国都城,他们脚程很快,几乎都不停歇的,日夜兼程的赶路,马匹都要受不了了。
  而且自那之后,齐侯就一直在缁车之中,根本没有露过面,每次公孙隰朋鲍叔牙管仲曹刿这些人去请示齐侯,根本都见不到齐侯,只是能看到他身边的寺人,寺人说齐侯病了,不见人,只是由寺人传话,而且每次传话都短短的一句,不是知道了,就是好的,听起来简直是模棱两可。
  如今进了郑宫,齐侯也不曾露面,郑国国君邀请齐侯几次,但是齐侯只是在来的第一天接风宴上露了一面,随即又说自己身体不适就提前离开了,今日是第二面儿。
  而且今日郑国国君送行,齐侯竟然不让齐国的卿大夫们陪同赴宴,最后还是郑国国君说想要瞻仰一下大名鼎鼎的管仲鲍叔牙的风采,齐侯才勉强同意的,而公孙隰朋则被拒之门外。
  因为有了卫国的教训,公孙隰朋不敢不跟随,所以只能站在宴席的厅外,抱臂守卫着,心里却好生奇怪。
  就在公孙隰朋奇怪的时候,便看见几个人遥遥往这边走过来。
  公孙隰朋抬头看了一眼,没当回事低下了头继续想心事儿,紧跟着又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满脸惊讶,瞪着眼睛去看那些人。
  当先一个白发老者,是郑国的元老祭仲,后面还有四个人,公孙隰朋竟然全都认识,分别是齐侯、吴纠、召忽和东郭牙。
  公孙隰朋惊喜异常,因为他还以为吴纠召忽和东郭牙已经遭遇了伏击的毒手,结果惊喜还没完,又是惊吓,怎么还有齐侯?!
  这齐侯样貌和气质都是公孙隰朋认识的那个齐侯,可是……可是明明齐侯此时应该在厅堂中接受送行。
  公孙隰朋震惊的瞪着他们,众人已经走过去,吴纠说:“怎么,大司行不识得我们了?”
  公孙隰朋说:“这……这是……”
  召忽立刻说:“大司行,堂中可有齐侯?”
  公孙隰朋点头说:“有,是有。”
  召忽冷冷一笑,按住腰间宝剑,说:“很好,果然是那狗杂碎!”
  齐侯听着召忽在自己耳边骂的难听,虽然知他是骂那假齐侯,但是怎么听着觉得好生奇怪呢?
  公孙隰朋都听傻了,惊讶的说:“那是假的……怪不得。”
  怪不得一路上齐侯如此反常,根本不见任何人,除了身边的寺人,谁也不见。
  如此一见,到底谁是内应就一清二楚了,原来是齐侯身边一直伺候的那个寺人。
  厅堂之中,正在欢饮,假齐侯看着堂中舞姿偏偏的美人们,眼睛都要掉下来了,作陪的是郑国国君,还有代理国相的傅瑕,齐国作陪的是上大夫鲍叔牙和管夷吾,还有中大夫曹刿。
  众人都将齐侯色眯眯的模样看在眼中,郑国是高兴,原来齐侯也食人间烟火,并不是听起来那么可怕,只要送几个美人儿讨好一下就行了。
  而齐国的大夫们则是奇怪,齐侯怎么突然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郑伯笑着说:“齐公,孤这些舞女,可有看上眼的,若是能入眼,便全都挑了去也无妨,毕竟奔丧路途遥远,齐公又要亲力亲为,好生辛苦,多挑些宫女照应着,也算是孤的一片心意。”
  齐侯一听,险些嘿嘿笑出来,旁边的寺人轻轻碰了他一下,齐侯才咳嗽了一声,说:“这……这样罢,随便给……给我、不,给孤来二十个,也就够了。”
  郑伯就怕他不要女人,如今齐侯狮子大开口,郑伯当然高兴,哈哈大笑说:“齐宫是爽快人,好好,孤就点二十个宫女,一会儿送到齐公塌房,可好?”
  齐侯一听,嘿嘿的又笑了出来,说:“好好!”
  管夷吾鲍叔牙和曹刿都是面面相觑,就在这“齐侯”傻笑的时候,突听“嘭”一声,大门被打开了,从外面走进很多人来。
  傅瑕是代理国相,最不想看到的便是正牌国相的祭仲,祭仲当头走进来,傅瑕便立刻站起来,大声喝骂说:“祭仲!你真是太放肆了,国君正在宴请齐公,你这么放肆的闯进来,该当何罪?!”
  祭仲也听说了,傅瑕的儿子竟然趁着自己生病,就调戏他的宝贝女儿,这口恶气怎么能咽的下,当即冷冷一笑,这才对郑伯行了一礼。
  祭仲是元老,没有他,郑伯无法继位,还在陈国当人质呢,所以非常惧怕祭仲,祭仲一句话,很可能就废了郑伯的伯爵之位。
  郑伯连忙说:“老国相定然是有要事。”
  祭仲抱拳说:“正是,老夫此行来,的确是重要之事,老夫是来揭穿这个假齐公的。”
  他一说话,管夷吾鲍叔牙和曹刿都皱了皱眉,而坐在上首位置的“齐侯”吓了一跳,脸色都白了,瑟瑟发抖起来,竟然非常害怕的样子,特别沉不住气。
  站在他身后的寺人厉声喝道说:“放肆!郑国人如何这般无礼?”
  祭仲冷冷一笑,说:“是礼还是不礼,当面对峙便能揭晓!”
  他说着,向后招了一下手,当先进来的便是一身黑甲加身的公孙隰朋,还有手拿宝剑的召忽,两个人开路,引着后方的齐侯吴纠和东郭牙走进来。
  众人一见,郑伯和傅瑕都是怔愣,看了走进来的齐侯,又看了坐在席上的“齐侯”,可以说,除了气质,样貌几乎一模一样,而且都在脸颊上有一道伤疤,还都是右脸。
  郑伯连忙说:“这到底怎么回事,谁才是真的齐公?”
  假齐侯连忙说:“我是!我是!当然是我!他是假的!”
  他态度嘶声力竭的,一看就让人皱眉,寺人也一脑门都是汗,连声说:“来人啊,大司行,快将冒充国君的贼子拿下!还站着发什么呆!?”
  公孙隰朋则是冷冷一笑,说:“我看要拿下的人,是你才对!”
  那寺人吓了一跳,一时间堂上有些混乱。
  吴纠则是站出来说:“大家也不需要急躁,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若想分辨真假,找一个君上亲近的人,一试便知。”
  郑伯说:“对,这个办法好。”
  他说着,转头看向鲍叔牙,说:“孤听说鲍外卿是齐公的师傅,跟随齐公数十年,定然是与齐公最为亲近的人,这样罢,孤做主,鲍外卿来出个考题,验一验真伪!”
  虽然在外人面前,的确有些不雅观,但是这关系到齐侯真假的问题,鲍叔牙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慢慢站起来,幽幽的说:“叔牙跟随君上十年,君上聪慧隐忍,虽没有什么可以授业,但是也曾大约了结君上的为人,想当年叔牙随同君上逃亡在外,君上说过一句话,让叔牙感慨良深,至今引以为戒,叔牙便斗胆,请两位将这句话写出来,真伪便显。”
  齐侯一笑,似乎胸有成竹,那假齐侯却脸上都会汗水,涔涔的冷汗流下来,看向身后的寺人,寺人也不知那是什么话,顿时脸色也苍白起来。
  郑伯立刻拍手说:“好,取上好的羊皮来!”
  宫人连忙应声,立刻捧来羊皮,和书写的工具,齐侯抓过羊皮,扑在地上,也不需要任何工具,伸手拔出自己的小匕首,“嗤”的一声,干脆利索的将自己的手指划破,看的吴纠眼皮直跳,心想着古人动不动就割破手指写血书,原来这么早就起源了……
  齐侯的手指顿时血流如注,鲜血落在羊皮上,很流畅的写出了四个字。
  很巧,这四个字吴纠都认识,不由松了一口气。
  ——勿忘在莒。
  那边假齐侯还没有写,也不知写什么,这边血书已成,四个大字铿锵有力,血水断断续续,看起来刺目鲜红。
  当下所有人都一目了然了,不只是鲍叔牙,就连郑伯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当年齐侯还做公子的时候,因为无知作乱,被迫逃亡谭国,被谭公奚落,又被迫逃亡莒国避难,最后从莒国凯旋,成功登上齐侯之位。
  勿忘在莒这四个字,是齐侯要自己,不要忘记自己逃难的耻辱,还有当年做公子的不容易,引以为戒,督促自身。
  那假齐侯看齐侯写完了,还想要模仿,结果就听齐侯冷冷一笑,随即将匕首“剁!!”的一声将羊皮钉在案上,沉声说:“来人!”
  公孙隰朋和召忽立刻拱手说:“在。”
  齐侯凉凉的看着坐在上手的假齐侯,还有他身后的寺人,说:“将胆敢假冒孤的贼子,还有那细作,一并拿下!”
  公孙隰朋立刻大步上前,一把抓住席上的假齐侯。
  假齐侯“啊!”的一声大叫,想要逃跑,但是根本来不及,只是大喊着:“我是真的!我是真的!”
  齐侯冷冷的说:“太吵,拔掉舌头。”
  假齐侯一听,顿时吓得怕了,不敢大喊,随即哭诉说:“不不不,我也是被逼的,我不是自愿的,是他逼我的,我也不敢啊!”
  假齐侯开始指控寺人,那寺人吓得魂飞魄散,也被召忽一把拿住,扔在地上,召忽的长剑就指着寺人的脖子,寺人不敢动,倒在地上哆嗦,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小臣不知那是假的,小臣是被迷惑的!不关小臣的事儿!小臣早就觉得这贼子不对劲了!”
  齐侯笑了一声,眯着眼睛,低头看着那假齐侯,冷声说:“孤就问你一句,指使你的人,是什么人。”
  那假齐侯哆嗦的说:“我不知道啊,我真不知道,是他们找到我的,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的话还没说完,齐侯冷然一笑,说:“好,不知道的杀了。”
  他说完,公孙隰朋也不含糊,知道齐侯是要杀鸡儆猴,立马抓住那假齐侯,拎出殿外,没一会儿又走进来,公孙隰朋的黑甲上却溅上了鲜血,脸上也有一些血迹,公孙隰朋伸手把血迹抹下来。
  吴纠闻着公孙隰朋身上的鲜血,一瞬间差点被呛着,脸色都有些不好了。
  别说是吴纠心里没鬼都被齐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