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5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山王府里,萧战在加福走后,也是急急忙忙见祖父,握同一本书,摇摆着书页:“祖父快来教我,加福回家学去了,我明天还要比加福背的多。不然,可怎么能和加福玩呢?”

    梁山老王夫妻和王妃一起感叹的笑:“加福啊,真是好。”老王抱过孙子,让他先吃晚饭。晚饭后,挑高烛光,老王一字一句的教孙子,萧战用心用意的学着。

    忠毅侯府也是一样,加福换上小寝衣,索性睡到父母亲床上,坐在母亲怀里,父亲一句一句的教。

    老王和袁训不在一个地方,对着认真的小儿女,几乎同时地在说:“这一对孩子,真是天生的一对。”

    很快,萧战背着书睡过去,而加福也在母亲怀里垂下面庞。老王轻手轻脚把孙子放到床上,老王妃看得笑眉笑眼。

    老王轻声道:“你别只顾着笑,明天给他们好吃的补一补,这天天熬神费力的,加福如今也会打一套简单的拳,养养身体倒也不错。”

    老王妃答应。

    袁家,袁训看着熟睡的女儿,对着宝珠叹气:“会打拳了,比你强。”宝珠扁嘴给他看:“人家没有你这样的父亲嘛,人家小时候花灯都没看过几回。哪里和女儿相比,”

    袁训幸灾乐祸:“是啊,我的宝贝儿们见天的外面逛着玩,宝珠,你狠狠的吃回醋吧。”

    宝珠一翘鼻子:“全是宝珠生的,宝珠不吃醋。”

    旁边,加福呼呼呼,极是香甜。

    ……

    天气春暖花待开,太上皇也有了游玩的兴致。早起对太后道:“你就是拖拖拉拉,柳家说嫔妃们陷害皇后,两个月了还没有结束。”

    太后笑道:“这不是教给寿姐儿慢慢的学,”抓住机会就恭维太上皇:“有您在,如今出来事情我倒喜欢。”

    太上皇故意错愕:“怎么?我是惹事生非的那个不成?”

    太后笑盈盈:“不是,是一件一件的教导加寿,以后她遇事有底气。全是办过的不是。”

    太上皇微笑:“既然你要教加寿,我也看出来了。这样,慢些就慢些,反正这宫里的人也跑不走。今天全丢给加寿吧,你我带上小古怪,咱们出城走走,看看有新鲜花草没有。”

    太后欣然。

    ------题外话------

    求票票。啊啊啊,十一点前发的。希望明天能准时。

 第四百七十一章一群蠢妇

    虽然皇后现在可以出宫,

    好容易抚平气息,寻思着太子如果不来见自己,自己对加寿好了不是,也可以去个人叫他。

    人都说经历过风雨,方能见到彩虹。皇后是寂寞还没有过去,只能自己强咽。

    内心愤怨忽然又要起来,好在今天心情实在好,理智尚在,把这不平强压下在心头,噎得自己喘息连连。

    而和太后关系修复,皇上至孝,少不得要过来看看自己。在这里心酸难禁,这一到两年里皇上他一步也没有登过这宫里的门,这全是因为太后……

    春风送暖,对病人最相宜。皇后眯着眼,陶醉在自己主动对加寿关爱一步时,自恃身份,打小儿目中无人,并不是蠢笨的她接下来自然想的是太子就要来和自己亲近,因为自己对加寿好了啊。

    宫女欠身行礼,她是冷眼旁观的人,也觉得娘娘这事情做得漂亮,走得兴冲冲。

    皇后吩咐宫女:“取我的两条丝帕,我最爱的那个,赏给寿姐儿。说我好了,说她日日送汤水来,我念她的勤谨呢。”

    镜子照得满意,对柳明也不必再过伤心。七老太爷说了:“柳明的所做所为,那是要害娘娘。”这等害自己的人也就丢下,加寿的好出来。

    话说她以前从没有为过太子,只认为太子应该为了自己。现在她总算用上一用,不算诚心,也算能小有掩饰。

    她给自己找了一个名头儿,为了太子。

    但好在她不认错,却在这一两年的禁闭深宫中学得聪明一些,又有从来爱重的柳至终于大展威风,皇后愿意和加寿亲近。

    不顺心的话在静夜无人时在皇后内心浮现出来,在这会儿也没有征兆的出来。皇后还是不肯承认当年父亲有错她有错,她死死抱住一条,当年我们不知道是太后的亲戚不是?

    七老太爷一直心向柳至,又把柳明等人针对太后,实则是对娘娘不利,他们报的是自己和袁家的私仇,又要提到当年柳丞相谋害加寿,皇后头疼上来,听不下去敷衍说是。

    皇后对柳至的不满,就是认为他不为自己出头。最近听到他把皇帝宠妃的爱人毫不犹豫的打了,又纵容家人隔三差五的寻衅,皇后心满意足,觉得又像父亲在世一样,有谁欺负自己,父亲就会出面。

    特别是过年柳至亲自出手打了许嫔的父亲,事后家里人才知道。如当时在场的兄弟们所说,以前勉强听你的,以后一心一意听你的。都觉得再痛快不过。

    柳家的人轮番进宫来问候,几位老太爷老太太们众口一词,说的全是柳至深谋远虑,娘娘你冤枉了他。

    还有争宠的本钱,这是皇后第一个心思。容貌还在,心情就好。这和她一年多里自认为受尽冤枉,破罐子破摔不顾惜自己不同。她悠悠地想起心事。

    镜子里的人儿,还是瘦弱,但眉山因病没有痊愈而如雾生于江中,整个人带出袅袅如仙感。

    皇后满意的看了看。

    大铜镜,旁边雕刻着十二生肖,栩栩如生而又透着名贵。由两个宫女小心翼翼地捧到攒牡丹花纹红木床前,把皇后最近气色恢复三分红润的面容照出来。

    ……

    很快,水嫔去见许嫔,许嫔去见叶嫔,叶嫔去见…。

    “知道吗?这些人都要跟太后出去,加寿姑娘面前少了好些眼尖的人…。”

    打发她走,容妃忍无可忍,“呵呵”,有了两声笑出来。不再摆架子让嫔妃们过来,而是亲移贵体,去看了看住得最近的水嫔。

    容妃更是笑得蜜甜,听着张姑子絮叨:“赵公公跟了去也本应当,这田间地头上的,有什么野草味不对,赵公公闻得出来。”

    故意再道:“不是我眼红啊,这跟太后出去的,全是她面前得宠的红人儿。那赵公公眼睛尖的,不亚于任总管年青的时候。娘娘您打听过没有?任总管年青的时候,跟太后在冷宫里认得,以后跟随太后,什么下毒啊什么陷害啊,光他就识破好几回。”

    宫院冷清,张姑子特别愿意帮她们一把,或者推她们一把,看个热闹也是好的。

    张姑子冷眼旁观,暗暗讥笑。凭她在宫里见到的嫔妃荣辱,这一位最近不闹出大事她绝不罢休。

    容妃对张姑子是能用,但不信任。几起几落的她学会心事放在心底,但这会儿美丽如璀璨星光的眸子光芒放出。

    “赵公公,方公公,吴嬷嬷,新升的一等宫女…。”小半个时辰以后,张姑子对容妃一一道出。

    ……

    低声下气的,宣嬷嬷也就说起来:“赵公公,方公公,吴嬷嬷,新升的一等宫女…。”

    宣嬷嬷死板的面上重新挤出笑容,张姑子暗想这好话能把活人说死,也能把死人说活。借机,问上一问:“都是哪些人跟太后出去?您可怜可怜我一辈子困在这里,没见过大场面,对我说说吧。”

    宣嬷嬷冷下脸儿,张姑子忙自打嘴巴:“唉,看我又胡说了,您也有了年纪,上回说有颗牙动了,太后体恤您,留您在宫里歇着。”

    “宣嬷嬷,您是跟太后的老人儿,这出城的事情也不去走走?”

    春光明媚,常绿树篱下面略显阴暗。摆着小小的石桌椅,张姑子满面殷勤在劝茶。

    ……

    消息出来,宝珠给香姐儿和小六收拾,苏家给苏似玉收拾。而宫里也有人忙着收拾。

 第四百七十二章愤怒的柳家

    他甚至没有请老太爷们坐,不知内情的人对他的话嗡嗡有了商议。小说 “出了什么事情?”这些是在

    “今天不是团聚的日子,但我要把你们都叫来!从老太爷们开始,凡在家的一个不能少不说,有几位是新过门的媳妇也叫了来。这是大事情,媳妇要担,女儿不担,所以不论年青也好,资历不高也好,都给我认真听着!”

    柳至哪有心情注意她们,他在正中站住,转过身子面对大家,面对老老少少看着自己或疑惑或吃惊或愤怒的面容,铿锵有力出声。

    有些是过了年刚进柳家门,还没有见过柳至。见一个气宇轩昂的年青人大步进来,生得英俊让人想多看几眼,但浑身上下寒气嗖嗖,跟冬天储存下来的冰块堆积在一起似的,小媳妇们有些微白了面容。

    柳至面无表情进去,从老太爷们开始都站了起来。男的起身相对整齐,女的有些是小媳妇,扭扭捏捏半侧脸儿,起来的就慢。

    厅上男一起女一起,分左右坐下。论资排座位,老太爷坐在最前面,年青人和小孩子坐在最后面。

    很快到了大厅,一堆脚步声出来,少年昂首挺胸分列两边出来迎接,柳云若也学着挺起小胸膛,也就来不及再在心里和二小袁争风。

    脑海里出现两个小胖子,柳云若嫌弃的皱皱鼻子,暗暗地在心里道。袁执瑜袁执璞,我父亲根本不是怕你们家,不是有些叔伯婶娘们说的窝囊。

    整齐的步伐声,让柳云若小脸儿灿烂的微红着,小拳头攥得紧紧。母亲和伯母婶娘们回来说,皇后娘娘在宫里又让那些人冤枉,父亲点家人点亲戚,这一回好有气势。

    他眉头一紧,眼神一寒,并不觉得奇怪。把笔放下招招手,跟的人送上铜盆和巾帛,柳至洗洗手,对端坐的兄弟们略一示意,率先他先走出去,柳云若跟在后面,柳垣等人跟在最后面。

    柳至放下笔,他不是写信,是为静心在练字。嗯上那么一声,端详自己的字写得周不周正,却看出一团杀气。

    那么多耀武扬威的哥哥叔伯们,那么多刀剑和弓箭,都在等着父亲去发话。

    柳云若一下子对自己父亲景仰备至。

    走进来恭恭敬敬唤一声:“父亲,老太爷们说人像是到齐了,请父亲过去。”

    沙沙声从这里唯一的动静,直到让门帘响动打破。柳云若小脸上兴奋的紧绷着,以他来看都觉得家里今天扬眉吐气。

    柳垣几个人分列两边,正襟危坐都抿紧嘴唇,从脸上看不出有愤怒,但表情在这三月里寒的似千年老冰窖。

    柳至在他的书房里,他是安静的,面前甚至没有几个人。他家里乱嘈嘈,好似牛羊急惊风,他站在案几前面,手执一支笔,看似不慌不忙地写着字。

    都叹气:“这京里又要大乱了!”

    邻居们都吐舌头,也悄悄的自己家人商议:“这是和谁家?”一猜,都会想:“忠毅侯?”

    听到几个少年咋咋乎乎:“酒不够,至哥让再去买。”就有七八个人一嗓子:“好嘞。”然后哗啦哗啦,马上挂的銮铃猛烈的响着,用急着杀人的劲头儿去买东西。

    住的近有邻居,早一个时辰以前就让他们吓得大门角门全都关闭。能不出门的都不出门,然后让家人在两家共用的墙壁下面听消息。

    柳至家里大门敞开,门两边有走车马的通道,也是畅通无阻。进进出出的少年们全都去了长衫,箭袖衣裳背着弓箭,卖弄马术似的打马如飞,在因为有官宅,道路比小巷子宽,但实际不是野外不能狂奔的街上奔驰。

    ……

    军官觉得他的话有道理,咧一咧嘴角:“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走到城门下面去,叫一个当兵的去柳家探听消息。

    副将苦笑,他也有几个知己姓柳,但他同样不敢得罪忠毅侯。军官的为难副将一样的有,他就出主意:“不然,您让人去问问,咱们劝不开,也有个劝的姿态不是。”

    他的话说出来,把军官的心把提到嗓子眼里:“不是和袁家打,别的人家不值得这么大的动静。”军官呼一口气,喃喃地道:“这两个人,小柳和小袁全他娘的是我喝酒的好交情,我可怎么办呢?去劝,也劝不开。不劝,显得不够朋友。”

    副将也面色难看:“不会是和忠毅侯吧?他们一打起来,咱们全犯难。”嘀咕的声音轻下来:“幸好我今年在城门上面,不是那一年,我在五军都督府,袁家就在隔壁,被逼无奈去管他们的事情,这两家人一个比一个凶。”

    “柳家出了什么事情,跟天要塌似的召集人?”军官浓浓的眉头皱起,担心地道:“这是要打架?得让人去告诉兵马司,再知会顺天府一声。但是和谁呢?”

    当值的军官站在城头上,和自己的副将低低说话:“还是柳家的人?”副将对着远去街道的背影点一点头:“是他们,这一批进去的人里,末将也认得出来。”

    城门士兵的心情和这绿叶差不多,见到又是三、五匹快马一阵风的进去,他们避开尘灰的同时,也本能避开这段喧嚣。

    夕阳上来的时候,从城门看出去,又大又圆挂在树梢头。叶子是新绿,并不茂盛的组成风景。官道上行来快马时,绿叶在震动中轻轻摇荡。

    ……

    欧阳住把水大人几个扶起来,一面又让人往宫里去打听消息。

 第四百七十三章柳家臣服寿姑娘

    要说皇帝没有想到柳家反应有这么大,当然这和柳至在过去两年里没什么反应也扯不上。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柳明等人闹个不停,柳至再跟着闹,那叫不懂事体。

    是以皇帝在御书房里听到——他的人不在金殿后面,他在书房里面——诧异过后想上一想,觉得符合柳至的为人。

    把皇后这两年里的事情想上一想,符纸之案,她没有脱身的理由。没有给她实质性的处置,已经是给柳家和太子天大的脸面,就皇帝自己心里来看,他还认为自己顾及夫妻情意。

    当然皇后不这么的看。

    随后说加寿下毒,命她宫里的金甲士们捉拿加寿,这也做错。不管怎么想,加寿有下毒的必要吗?完全没有。只凭一面之词,就是怀疑加寿,也得请示过太后,按太后的意思办事。这一件也是皇后做错。

    而最近这几天的一件,皇后反过来向加寿下毒,耐人寻思。

    相对于寿姐儿要毒皇后,皇后有更大的动机要毒加寿。因为太后尚在,皇后不能奈何加寿,皇后的名誉也损得差不多——欧阳容等人敢打她的主意,就是已瞧不起她,瞧不起对上袁家败退的柳家——而加寿现在又得到太上皇的关注,加寿真是犯不着除去皇后。

    她还是个小孩子,她一直天真烂漫,就皇帝都不相信寿姐儿有这样的心机。或者是说有师傅女官跟着,还办这种蠢事情。

    除去皇后,太子会对加寿心生嫌隙,这种事情不值得去做。

    但皇后要除去加寿,给自己重新换一个儿媳,这是有可能的。但从皇帝开始都不相信,所以太后让加寿把他最近宠爱的嫔妃关押,皇帝没有说话。

    他不信的原因,是皇后是他数年的枕边人,是他的正妻。皇帝深知道皇后骄傲成性,嫉妒成性,重视家世成性,在她手里也有过死的妾,但她不是歹毒成性。

    以仁德自居,风流自许的皇帝,他是个自己能当家作主的人。他喜欢的女人,大多是欧阳容、水嫔等表现简单的人。

    欧阳容几起几落,就是她性子大发作的时候让皇帝不喜欢,皇帝就离她远些。最近一心扮恶毒,有时候是天性里来的,有些也是世事磨出来,而自己没有正确解释。

    水嫔等能乖乖听从欧阳容的话,一起接过毒药,也就不是什么复杂人物。

    她们又没有把柄在欧阳容手里,为的就是争宠,先把中宫空出来,好谋求私利。

    都是以年青活泼而让皇帝相中,在他为国事烦忧时散心解闷的角色。

    皇帝从来不用看皇后脸色,又喜欢把仁德盖在脑袋上。如果皇后这位前太子妃满心里歹毒,皇帝当太子的时候就容不下她。

    这位正妻有了委屈不能受,遇事就“请丞相”。笨至母后给英敏许亲事,父皇和自己都不阻拦,就她敢挑剔上去,碰一把大钉子。

    加寿为她搅尽师傅们的脑汁说情份,她病刚好就把加寿给害了,皇帝听上去都荒谬。

    好歹你也装一装对加寿感激,给自己拉回几分面子是不是。

    本心里不相信的皇帝,不反对太后严查这件事情,也就对柳至率领柳家的人集体请命很是为难。

    太子三近臣,苏先,柳至和袁训,太子把另外两个看得和表弟一样的重。

    柳至和袁训当街打架,鲁豫自以为有理告到宫里,皇帝怒气冲天自己出去了,把告状的鲁豫留在宫里等啊等,也没有等到皇帝回来听他继续说下去。

    偏心人人都有,皇帝也不例外。

    他偏心的拿柳至,柳家。和水家、许家、叶家等比上一比,欧阳家压根儿不用提。

    皇帝几番几次地发现自己还是挺喜欢容妃,这是种没有理由的,单纯的喜欢。

    有些像萧战喜欢加福,但至少战哥儿还有个理由,加福是他的小媳妇。

    皇帝六宫里无数,他觉得不是不能离开,而是欧阳容讨他喜欢的时候,他还是愿意身边有这个人,当然,是他身边人中的其中一个。

    独自专情这事情,皇帝目前还没有。

    因为喜欢欧阳容,也因为欧阳家政绩上没有出采的地方,皇帝从没有主动提给欧阳家人官职,容妃不提,也让他相当满意,以为容妃是懂事。

    一个当皇帝的,永远缺得力的官员,忠心的奴仆。但把欧阳家排除在外,可想而之,论家世来说,是不要觉得能和柳家相比。

    柳家哪怕只有一个柳至,皇帝也是偏心柳至的。又从太后没有关押皇后来看,太后对嫔妃们的疑心更大。

    虽然皇后又病重了,但太后真的生气,也会不客气的把皇后换个地方。

    谋害太后,太后雷霆大怒,皇帝没有条件的理解。

    太后只关嫔妃们,也与太子求情有些关系。

    心思又转到太子身上时,太子都苦苦在太后面前求情,何况是柳家呢?柳至带着柳家全部官员保皇后,在情理之中。

    在这样的心情之下,面对太监频频来回柳家的求告之声,皇帝也就没有治他以全家性命要胁之心。

    但也没有答应。

    为柳家上一回金殿,就在金殿上审后宫,那是不尊重现在六宫做主的太后。他轻描淡写:“告诉柳至,太后会严查,让他们回去吧。”

    ……

    金殿之前,就走过来传话的太监。

    往玉阶上面一站,传皇帝口谕。

    “皇上说此事已交太后明查,金殿重地不是胡闹的地方,作速回去方是道理。”

    柳至从容谢恩,从容回话:“皇后娘娘让冤枉,臣等没有颜面安坐家中。娘娘一天不申冤,臣等一天不起来。”

    在他身后的柳家人齐声跟上:“臣等,愿用性命保娘娘清白,请皇上严查真凶,还娘娘玉洁名声!”

    太监乱了方寸,小跑着去回皇帝。皇帝听过不耐烦:“一个一个都不省事,喜欢跪,跪着去吧!”

    很快消息传到后宫,太后微微动容。

    要说柳至这个人,太后相当喜欢他。

    柳至是太后唯一儿子的近臣,早在少年的时候就服侍于他,又和当时没有挑明身份的袁训相当和契,从没有看轻袁训是没有根基的人。

    要说恨,只能恨柳丞相。要说怨,只能怨错许柳家为太子妃。

    太后挑动眉头,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主意,但对面前回话的任保还是面色寒冷,好似把柳家所有的人都憎恨进去,冷声道:“还真厉害!看他能跪几天,跪着,就清白了吗!”

    加寿在偏殿里听到,过来回太后:“可是,我也觉得不是娘娘呢。”加寿看得懂皇后这些天对她眼神上的柔和,和以前的不一样。

    就像加寿小时候养的大公鸡,那鸡见到生人要叼,但是见到寿姐儿出来,那眼神大不一样,加寿淘气揪它漂亮羽毛,它也不会咬一下。母亲说那叫温驯。

    加寿还是不喜欢皇后,但女官教她表面上要说娘娘好,加寿对着外人包括太子说的全是假话,但在太后面前这一句是真心的请教太后。

    太后对着她微微一笑,嗓音柔和下来:“那你赶紧的办这事情,交给你了,不要说你小,我在这里呢,不明白的就来问我。这里面只怕不少弯弯绕,累了,就睡会儿去,吃点儿去,御花园里玩会儿去。”

    加寿颦眉:“可是,柳爹爹要跪到什么时候,”伸头去看外面的天色,天刚上午,宫院里碧绿嫣红的花草和天边微妍的流云相映成趣。

    “要是跪一天,只怕坚持不住。”加寿带着烦恼:“怎么办?只怕今天一天我解不开这事情。”

    太后含笑:“你倒是心眼儿好。”

    加寿认认真真地道:“母亲说为人还是要善良,父亲说先有好心地,才能千智计。祖母说品德,是第一位的。”

    太后微微一笑:“我的孩子,你说得很好,但现在别忧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