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正色脸道:“我刚才去见了伍子胥。”
随随便便放一个大雷,一点都没有预警。
因为田均表现得聪明,他其实也没有真的把对方当成一个小孩儿,平日里逗弄还好,但真要说到各国之间的关系,他了解的还没有一个小孩子多。
果然,一谈到伍子胥的名字,田均就脸色一变道:“可是楚国大夫伍子胥?”
叶孤城道:“正是。”
心中第不知道多少次吐槽他的父亲没有眼光,还是死掉的大父比较有容人之量。
就算是胡女所生,出生低贱,但是以这孩子的聪明才智,如果好好长大,不愁未来家族不能飞黄腾达。
不过这也是时代特征罢了,他也在吴国的腌臜地方见过胡人,男人的行为可说是粗鄙,而女子大多做女奴,不知道该说是放浪形骸还好,还说是衣冠不整还好,在这大部分人还算是衣冠楚楚的春秋时代,穿着兽皮衣服,怎么看都跟个野人似的。
田均虽然有胡人血统,但是他娘在生了他之后就死了,被大父抱过去教养,从小学的都是汉人的一套文化,带出去如果自己不说哪里知道是胡人的后代?
奈何他家里人知道,这点就成了血统上的硬伤。
叶孤城眼瞅着田均还用求知的眼神看着他,接着道:“他通过专诸,想要与我结识,我便答应了。”
田均眼中露出赞许之意,因为在他心中,伍子胥是个很有能耐的楚国大夫,未来不知道如何,但是现在与他结识绝对是有好处的。
千万不能因为他暂时的落魄就小觑此人,叶孤城做得决定,果然如他的人一样明智。
叶孤城不说话了,只是看着田均,好像在考验,他与伍子胥究竟会有什么对话。
别说是对一个孩子,就算是正常人,这考验的难度都太高,明明是他与别人对话,却让一个孩子来猜测,谁知道你们说了什么没有说什么。
人心本来就是最难预测的。
但是田均却一点都不方,他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儿跃跃欲试。
叶孤城让他猜,他就敢猜。
他脑子一转,就有了大致想法,看着叶孤城试探道:“是想要投入公子光的门下,亦或是直接与吴王僚对话?”
叶孤城颇为赞许地点点头。
田均松了一口气道:“这就对了,他定然是投入吴国,不会走了。”
他身为楚国的大夫逃离楚国,本来就是因为与楚平王有血海深仇,大夫有气节,更不要说杀父之仇不可忘,这辈子伍子胥都不可能再回到楚国,就算是楚国换了一个王三请四邀都不可能。
不仅不可能,他还要找一个能够灭楚的国家来施展自己的抱负,显然,现在他应该是选择了吴国。
只要他有办法说动吴王僚,应该就能向楚国发兵。
但就算伍子胥是楚国的大夫,到了吴国,他就是一个逃犯,哪怕在天下再有名望,想要一下子就见到吴王僚也是不可能的,要徐徐图之。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由别的王族引荐,不二人选,便是特别喜欢结交有志之士的公子光。
田均想,公子光是一个能人,他虽然喜好结识有志之士,偏偏精准地把握了一个度,让吴王僚不会觉得不适,也不会怀疑他的用心,就算是大父生前都无法判断,这人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然后他就听见叶孤城说道:“我与伍子胥说,公子光有自立之心。”
仿佛晴天一个霹雳,打在了他的头上,田均瞬间就感到天旋地转,颇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意味。
等等,这人说了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你别瞎说啊,谁说公子光有自立之心了,还是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
神童田均身心均受到了打击。
叶孤城还是很沉稳,就好像没有看见田均大受打击之下花容失色的脸一样,他道:“我告诉他这个,得到了一个承诺。”
他道:“伍子胥事成,令我入吴籍。”
田均的表情就跟吃了一坨屎,明明他上一秒还在天旋地转,就被叶孤城这么接地气并且这么简单的要求拉回了人间。
这是什么不简单的要求吗?其实这很简单好吧,只要出示之前是其他国家人的证明……
嗯???
田均的眼皮子忽然一跳,随后眼睛睁大了。
他看着叶孤城,就好像看见了什么神奇动物,反正那不是看正常人的眼神。
说起来,恩公好像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他的直觉起到了作用,又联系叶孤城之前不似凡人的种种举动,以及他越超现在大部分剑客应该有的剑法水平,心中有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
他想了又想,小心翼翼道:“恩公是天外之人?”
难不成之前羲和之子的猜测竟然成了真的?明明他只是猜猜好吗?
南地尚巫,吴国虽然没有巫术大盛,但这年月,只要是存在的国家,存在的国民,心中对于这些神异之事都有诡异的信任。
就算是有学识的人也不例外。
田均是个小孩,再装得像个大人,都无法磨灭他缠着大父说故事的过去,小孩子本来对这些事就比成人更加信任,想象力更丰富,脑洞也更大。
叶孤城无语地看着他,这什么脑子啊,讲真其实猜对了大半好吗?
他想了一下,眼睛一闭道:“此事休要再提。”
竟然暗戳戳地默认了。
不默认没有办法啊,这小孩儿鬼精灵鬼精灵的,又加上叶孤城对未来有了规划,如果什么都不说,将来的一些目标实施起来,就会变得很有难度了。
田均道:“是!”
眼睛里闪着光。
是特别崇拜的光。
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快速接受了这匪夷所思的事实,然后压低声音道:“我已知晓。”
叶孤城:???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变得神经兮兮的。
他不得已对兴奋过度的小孩儿加了一句道:“切勿告诉别人。”
田均道:“若告诉第三人,均必将受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这时代看重誓言,这是很了不得的毒誓,要是违背了,人会自杀的那种。
叶孤城点点头。
然而田均还是很兴奋,他一兴奋就会如同猴子似的上窜下跳,在叶孤城面前虽然会变的规矩一点,却管不住自己的话门。
他又道:“恩公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叶孤城看他一眼道:“如之前所说,周游列国。”
一边靠保护小商人做些买卖,一边到各个国家看看。
闻言,田均竟然还有点失望,怎么说,他原本以为叶孤城的目标会更加宏伟一些,仅仅是周游列国,做些小买卖,听起来一点都不酷炫。
不不不,重点是周游列国才对。
他想,做些小买卖只是一个幌子。他一定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这年头,扬名天下那一个不是从周游列国开始的,就算是后世追封为圣人的孔子,也不例外。
他并不多问,想着既然叶孤城没有说,定然有自己的考量,他多问反而不美。
而且恩公不愿听他多说,定然是因为他的年纪太小,还不足够人信任。
年纪小的人往往比年纪大的人更有拼劲,叶孤城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竟然成为了田均不断学习的动力。
等到小孩子走了,他又陷入了思考,但与之前想着做做小买卖不一样,他现在已经将思想境界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周游列国可以干什么事?
叶孤城想,可以干的事情可多了。
因为他现在目标有了调整,原本的计划就无法再度使用,原来不过说是到处游历游离,了解一下春秋的风土人情,顺便看看能不能与各种豪侠任侠交手,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但是从与伍子胥见面之后,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参与一段混乱的历史。
而且这里还与江湖不同,是有法度的,每个国家之间都有不同于大一统朝代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想要一心修习武道,其实一点儿也不现实。
身在江湖之中,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但他也从来都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叶孤城想。
如果,他是说如果。
如果还有到这附近时代的机会,他就要先做好准备。
从他一人开始建立一个大的氏族是不可能的,那起码要倒退到周朝以前,但如果不是贵族,怎么样获得能够撼动天下的力量?
叶孤城眼神一深,他已经有了答案。
经济!
他要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商人!
战国末期的大商除了吕不韦那个异才之外,还有哪一家不是绵延几百年的?这时代家族的力量比他想象得要强大,就算是行商也要讲究历史与区域。
所幸,他这时候操办还来得及。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应该怎么样选择一条,可以在比较短时间内就能积累出大量财富的商道?
别说他异想天开,这是可能的,叶孤城绝对是个聪明的人,要不然也不能把曾经的白云城建立得如此繁华,现在只不过是白手起家罢了,这对他来说并不是很艰难的事情。
果然还是先去各国考察一下吧,叶孤城想。
他得在春秋时代为自己建立一个破碎虚空之余的小目标,比如说挣他一个亿。
伍子胥挺快就与公子光搭上线了。
他是楚国大夫,在有异心的公子光心中就是值得招揽的对象,两人之间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取所需。
但就算是各取所需,伍子胥也牢牢记住了叶孤城说“公子光有异心”这句话。
且不说是不是真的,总要记在心里。
公子光可不知道自己心中埋藏还挺深的野心一下子就被看破了,或者说一开始他在伍子胥面前就是赤条条的。
如果抱着目的去观察一个人,就很容易从他的话语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心中怀揣着对公子光的最初了解,过了一会儿也就在心中点点头。
这人确实有夺取王权的意思。
伍子胥在见公子光之前就试图多了解他一些,他有自己打听事的手段,用不了多久就知道这公子光不仅喜欢与豪侠之流结交,还在秘密供养死士。
他再一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有太多事情等着伍子胥去判断。
就比如说,他是应该把宝押在吴王僚身上,还是应该相信公子光的能力?
公子光并不知道对面的楚国大夫在想什么,相反,对伍子胥他是慕名已久,可惜以前只有一面之缘,不能深谈,现在他既然入了吴国,可不就是天助他。
说不定还能靠这人完成大业。
公子光以一种求贤若渴的姿态道:“不知先生可有推荐的人选?”
这句话成功将伍子胥从思想的海洋中拽了出来,他花了零点几秒从脑子里翻出了公子光之前说话的内容,知道他在向自己求豪侠的人选。
这不是搞笑吗?伍子胥想。
明明自己才到吴国没有多久,竟然就朝他问人选,这公子光想拉关系也有点急躁了吧?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方对人才的渴求,或者说是对他的信任,但这好歹让伍子胥心中留了个底,能判断出对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至于豪侠……
他心中最显闪过的当然是叶孤城的脸,然后一秒钟没停顿就让他给驳回了。
伍子胥道:“专诸。”
他道:“豪侠第一人,非专诸莫属。”
叶孤城已经准备着从吴国撤离的事情了。
他接到了一张单子,钱不多也不少,能养活手下的人,但最重要的是,这一次能经过不少国家。
齐、楚、曹、陈、卫,整整五个国家,而且商业发展得都还不错,绝对是视察的好路线。
但他却没有想到,在自己走之前,竟然还出了一桩事。
或者说他没有想到,伍子胥的上手速度竟然这么快。
他的小破院子里迎来了一位客人。
一位他根本没有想到会来的客人。
专诸!
叶孤城并不是很清楚专诸最近的动态,好像自从他开始侍奉公子光开始,与任何人之间的联系都淡了。
这可不是因为专诸是趋炎附势之辈,看不起他们这些贫贱之交,而是他隐隐察觉到了公子光的目的,为了让他们这些老友不被卷入吴国的政治更迭之中,所以便疏远了关系。
归根结底,反而是为了保护他们。
至于专诸为什么明知道危险还在公子光的门下,只能说这时代就是如此。
这是一个讲究义的时代。
叶孤城看见专诸,也是一愣。
对方手上提着一壶醪酒,酒液浑浊,同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一样。
是吴国的好酒。
叶孤城看着他如此做派,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他道:“进来吧。”
专诸入了内院。
田均在一旁探头探脑,就好像是普通小童,而不是足智多谋的神童。
他善于隐匿,绝不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非凡。
叶孤城道:“你来找我就是喝酒的?”
专诸道:“不错。”
说着就将装酒的容器狠狠地砸在了桌上。
叶孤城没有拿出自己托人打造的小凳子,而是示意田均拿出了两张垫子。
铺在地上,两人相对而坐。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只能听见觥筹交错的声响。
也孤城原来是不喝酒的,但是这段时间,他好像逐渐学会了喝酒,每一次他喝酒,就仿佛代表着某种庄重的送别仪式。
有关于生与死。
叶孤城将酒杯放下道:“我教你一件事。”
专诸道:“什么?”
叶孤城道:“我要教你,怎么用短剑。”
专诸心头大震,说不出话来,只是抬头看向叶孤城。
对方什么都没有说,但却好像什么都知道。
叶孤城道:“我要教你,怎么样一击必杀,怎么样保证人一定会死。”
专诸沉默一下道:“好。”
人的选择是无法改变的。
选择了君主,就一定要为了君主的伟业而尽忠。
鱼腹中藏着鱼肠剑,身后是公子光,专诸忽然感受到了剑沉甸甸的重量。
他是公子光养得门客,所以他要为了对方的伟业而死。
这是义。
什么是义?
马车已经从吴国的都城之内缓缓驶出。
叶孤城知道,明天起,吴国的天就会变,所以他要趁着还能安全出去的一日,去别的国家。
约定好被保护的小商人连同车队在前,而他殿后。
他忽然想到了专诸离开时的表情。
他的脸上只有坚定。
什么是义?
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
他为公子光的伟业而死是义,而公子光则是要实现自己的王道,所以要杀了吴王僚。
不不不,这时代,能够说得上是王道的,只有最没有存在感的周王室罢了。
公子光所走的道路,是霸道。
什么是霸道?
叶孤城又在想另外一个问题。
他自己的王道,到底是什么?
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
虽然现在孟子还没有出生。
罢了,叶孤城想。
管什么王道霸道,还是先去各个国家看看吧。
在这王道之理最初兴盛的年代看看,是怎样的环境,催生出了这样的道路。
如果得到了答案,他是不是更向前走一步?
封神榜中,再度闪过一阵耀眼的金光。
西门吹雪的神魂还在静静沉睡。
第140章
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年间,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府举办,私人主持的官学。
就算是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末期,稷下学宫都是整片中原大地中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
一白衣学子抱着竹简在过道中匆匆行走,他脚下生风,衣袍随着步伐飘飘扬扬,庄重的白衣本只出现在送别诸如此类的场合之中,但这人偏偏是当作常服穿的。
一开始,也有老一辈的士子摇头认为这人不懂礼,然而稷下学宫中古里古怪的人太多,不说别的,就那些阴阳家的人物,哪个打扮是守礼的?
战国已经到了后期,礼崩越坏,人心不古,无论是在穿着打扮上还是其他地方要求都放到不能再低,更不要说只是一件衣服。
就算此人修习的是儒家,只不过是好白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
有人从他身边走过,还悄咪咪地侧头看了一眼。
真好看啊!就算同为男人也不得不赞叹。
这样风流的身段,放在学宫中倒显得有些屈才了,如果放在民风彪悍之地,多的是年轻美貌的少女想要投怀送抱的。
如果是在周的小块封地上,就算想要幕天席地的野合,也是有可能的吧?
心中这么一番胡思乱想,但是路过人的时候却目不暇时,甚至还隐隐保持着距离。
士人性情多古怪,在齐国稷下学宫,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自有一股傲气,所有人都是少见的聪明人物,有些更是气场极强,不得近身。
白衣人就算是不得近身的那一类,人品行怎么样还很难说,但是距离他太近了,就好像会被冷气灼伤似的。
至于冷气的来源,可能是他冷若冰霜的脸,也有可能是他即使在学宫之中都不离身的剑。
剑原本是用来防身的,但是学宫很安全,就算是在战国末期也是如此,然而此人无论旁人说些什么,就是不愿意将他的两把剑丢下,甚至有人偷偷在背后嘲讽他是任侠也不多谈,大有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架势。
还好学宫的风气开放,他又不是第一个特立独行的,带着剑就带着剑。
忽然,听见有人在身后道:“叶孤城!”
声音不大,称得上是彬彬有礼,然而被叫了名字的人当时就脚步一顿,回头。
是一个三十上下的年轻人,打扮朴素,头发以布巾束起,比起那些个在稷下学宫手上外钱多多的学生,显然是个吃低保的贫困户。
稷下学宫是发给学生钱的,毕竟这里的学生不论出生,都是聪明并且满腹诗书的,说白了,都是贤才。
但这世道不是每一个贤才都有钱的,就比如说是墨家子弟,尚俭,就算是除了著书立说还能玩些机关术以维持生计,但是大多都清贫得不得了,衣服上的补丁不少于三块。
这些人,想要在稷下学宫心无旁骛地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为了生计发愁的人,都无法静下来心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了培养这些人才,政府也好,商人也好,反正都集资给在稷下学宫的学子发钱,保证他们能够在学习期间衣食无忧。
这笔钱被称作“内钱”。
至于外钱就是与之相对的,学生自己掏的钱。
学宫中并不乏王公贵族,总不能要他们放弃绫罗绸缎与穷学生一起粗布麻衣?这是万万不能被接受的。
所以除了内钱之外,开年之时,学生通通自带一笔外钱,交给学校统一管理,用钱的时候就直接从外钱中扣除,因为是学子连同学宫统一监督,并不会出现什么外钱被私吞的情况,而来这里的王公贵族子弟大多都是一心向学并不耐烦于打理生活琐碎之物,将钱给了学宫,倒是乐得清闲。
叶孤城道:“李斯。”
随后就见那年轻人加快步伐,跟上了他。
他们是平辈,然而真看脸,却已经有了岁数之差,不过鉴于在同一个老师坐下,平日里都以姓名相称。
李斯道:“我听说你要离开?”
叶孤城道:“只不过是暂时离开罢了。”
他道:“我已同先生告假,不日便会回学宫。”
李斯关切道:“可是有什么急事?”
叶孤城道:“故人所托,不得不去。”
李斯听见这话,表情一阵古怪,他想,这人竟然还有故人?
不不不,他不能这么想,毕竟这世上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只要活着,就肯定会有故人。
然而叶孤城实在是太神秘了,就如同他古怪的名字一样,学宫中的人只知道他是早已被灭吴国叶氏的后裔,这姓氏少见得紧,虽然风光一时,但在百年之前,也都改名换姓,投入了另外一个国家,现在乍一下冒出个姓叶并且名字奇怪的,想要不关注都不行。
特别他与李斯韩非还都是荀子坐下的学生。
旁人虽不知道这对师兄弟关系怎样,但总比李斯同韩非的关系要好一点,真好说的话,还算是和谐友爱,要不然也不会听说叶孤城要离开齐国一段时间就来送行的。
李斯道:“若有什么事,只管传信来。”
叶孤城看他一眼笑道:“你这话说的,与韩非还真是一模一样。”
他说了一句一点都不像安慰的安慰话道:“安心,如果真是出了什么事,就算是快马加鞭传信,你们也等不及。”
恐怕等到的就是一具尸体罢了。
然而这世界上,恐怕还没有什么人有让叶孤城变成尸体的能力。
李斯听了,怎么能够安心?他毛骨悚然道:“你一去究竟是准备做什么?”
听着太危险了。
叶孤城拱手,不说话直接走了。
他是去顺应历史拯救世界,这话能和李斯说吗?
叶孤城从春秋到战国末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当然是破碎虚空来的,如果真的在春秋呆了百年,他还入什么稷下学宫。
至于他是怎么破碎虚空,这中间倒是很有些弯弯绕。
大概就是在他周游列国结束,忙着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