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山如黛-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杏和春兰来来回回,终于把事情给打听清楚了。
出乎李莞预料的是,在纳苏姨娘这件事上,李崇居然同意了。
王嬷嬷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坐在一旁唉声叹气,嘀咕着什么‘男人都是靠不住’‘太太太苦’之类的话,李莞半句也没听进去,忧心忡忡的,她现在明明知道苏姨娘是崔氏的人,可就因为不知道崔氏的最终目的,所以就没有发言权,她总不能毫无理由的阻止李崇纳妾吧,那成什么了?
可让李莞就这么放任李崇纳了苏姨娘,也不太可能。
在房间思前想后,李莞还是决定去找李崇问一问情况,想看李崇到底是什么意思。可等李莞到了李崇书房的时候,才被赵达告知,说李崇从松鹤堂回来之后,就再次出门去了,具体去了什么地方也没明说。
第62章
李崇自从那天晚上回来过之后; 两天都没出现,不过宁氏应该知道李崇去了哪里,因为宁氏好像并不怎么担心的样子; 李莞找不到李崇,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外面。
然而冯掌柜的人调查了两天,得出的结果似乎跟第一回 调查的没什么两样; 说苏姨娘跟着舅舅两个月前进京; 在悠然茶坊卖艺,品行正直; 无不良嗜好。
这种结果,就算是宁氏亲自派人来调查,苏姨娘身上也是查不出黑点的。李崇纳妾这件事,不管从哪个方面看; 似乎都要变成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李莞在珠颜堂里画了几张首饰的套图,都是一些将来会风靡的款式; 李莞想起来一点样式就把它画出来; 画出来之后; 让工匠们照着去做; 基本上每一款新的首饰出世,都能卖的很不错,凭着价格适中; 款式精美,时常还有一些小物件相赠,珠颜堂虽然开的年份不长; 但在京城的势头还算不错,渐渐打出了些名头。
心里记挂着事情,李莞画的心不在焉,干脆歇笔,打算回家去,走出匠室,跟工匠师傅们打个招呼便出门去,掀开帘子正好看见珠颜堂的掌柜要进来,看见李莞,那掌柜笑道:
“姑娘,有个姑娘过来让把这个交给你。”
掌柜给李莞递来一个两只手掌加起来大小的锦盒,李莞接过之后,纳闷道:“这什么?”
“小的看过,是一对白玉貔貅镇纸,若我没看打眼的话,玉绝对是上等的好玉。”人家点名要送给自家姑娘的东西,掌柜说什么都要看一眼的,而掌柜本身就是做这一行的,所以肯定不可能打眼,东西是绝对的好东西。
“你说是谁送来给我的?我不记得跟哪里买过这个。”
李莞有时候确实会买了东西让人从店铺送到什么什么地方,但那都是有数的,打开锦盒,拿出其中一只白玉镇纸,女孩子手掌大小,触手冰凉,但抓到手中不过片刻的功夫,就变得十分温润,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那丫鬟说,替她主子谢谢姑娘的辣蟹。姑娘您是不是什么时候送过别人辣蟹,人家记着您,就送了这回礼来。”
掌柜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惊讶的,毕竟辣蟹才值几个钱,这一对白玉镇纸少说市面上得三千两白银上下,能把这种礼物当做普通谢礼送出来的人家,必定非富即贵。
提起辣蟹,李莞脑中能想到的唯有陆睿,他这是给她那天帮他剥蟹的谢礼吗?出手未免也太大方了。不过想想他的身份,似乎又是合乎情理的。
陆睿……
李莞脑中灵光一闪,陆睿是什么人?大理寺卿,镇国公世子,李莞的人查不到的事情,在陆睿眼里可能根本就不能算是事情吧。思及此,李莞赶忙把手中镇纸放回锦盒里,对掌柜问道:“那个送东西的丫鬟呢?走了多久?往哪儿走的?”
掌柜指了指外头:“没走呢,还在外面等着回话。”
李莞出去,果真看见一个圆脸带笑的小丫鬟,一身青衣短衫,挺精神的样子,衣裳袖口绣着一个‘陆’字,显然就是陆家的丫鬟了。
丫鬟给李莞行礼,李莞上去问她:
“你家主子呢?”
“我家主子让奴婢来给姑娘送谢礼的。”
小丫鬟言下之意就是,她只负责送谢礼,其他一概不能说。
李莞想了想,又道:“谢礼太贵重,我不能收。你替我带句话给你主子,就说我今儿中午在湘南酒楼二楼雅间请他吃蟹,他肯赴约,便算是谢礼。”
小丫鬟没想到会是这结果,手里被塞进锦盒,李莞态度坚决,不等小丫鬟反应过来,就把她往店铺外推去:“回去吧。务必把我话给带到了。”
看着小丫鬟上了一顶小轿子,李莞也不耽搁,动身去了湘南酒楼,让厨子单独做一桌全蟹宴出来,烹茶煮酒,静待陆睿光临。
然而李莞从午时一刻等到了未时三刻,陆睿都没有出现。厨子过来问了两三回,说再不上蟹的话,肉就没那么好吃了。
李莞依靠在窗边,望眼欲穿的盯着空无一人的街角,幽幽叹了口气,果然是那句请客容易请人难,想想也是,不过几只螃蟹,凭什么让陆睿那样身份的人来赴约呢。
要说不失望那肯定是假的,然而人生在世,失望的事情太多了。
李莞决定化悲愤为食量,对厨子道:“把蟹上来吧,我自己吃。”
厨子领命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摆满了一桌,李莞拿起筷子正在犹豫吃什么的时候,雅间的门打开了,陆睿从门外走入,第一眼目光就落在李莞准备夹菜的筷子上。
李莞愣愣的与他对视,顺着陆睿的目光,移到自己筷子上,脑中轰然一动,飞快的收回筷子,弹起身,局促的看着陆睿,扬起一抹尴尬且讨好的微笑:
“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做都做了,不吃可惜。”
陆睿不置可否,将手里马鞭交给严朝,走到雅间一角,早已准备好的水盆那里去净手,动作流畅,半点没有做客人的矜持。
李莞从座位走出,对站在门边的严朝递去微笑,邀请到:“严护卫要不要一起?”
严朝果断摇头:“在下用过了,多谢四姑娘。”严朝婉言拒绝了李莞的邀请。
拒绝的同时,将李莞上下打量,觉得这姑娘实在神奇,跟一般的小姑娘完全不是一个路数,怎么说呢,胆子特别大,说好听点,初生牛犊不怕虎,说不好听了,就是缺心眼儿。难为世子居然回回还愿意搭理她,这不刚从城南办案子回来,累的不行,还想着要来赴约。
李莞当然不知道严朝此刻对她的评价,不然非得跳起来跟他理论不可。她现在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陆睿身上。
陆睿身上带着风尘,净手之后,一边拿着毛巾擦拭,一边在桌子旁坐下,见李莞傻愣愣的站着,陆睿对她看去一眼,李莞果断反应过来,在他旁边的座位上坐下,喜滋滋的给陆睿摆放碗筷。
陆睿今年二十三,不知道为官多少载,单就气度而言,便不是一般官员可以比拟的。李莞这辈子和上辈子虽然没见过几个大官儿,最大的也就是多年后的宋策那样的,但她并不觉得这些人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地方。
陆睿端坐在饭桌前,目光落到桌子最里面摆放的香葱蟹饼上,尽管他没有说话,但李莞的目光始终盯着他,陆睿一个眼神,李莞便知道他要什么,赶忙狗腿的用筷子给陆睿夹了一片过来,笑吟吟的把碟子送到他面前。
拿起筷子咬了一口酥脆的蟹饼,陆睿趁着夹凉拌菜的功夫,随口问了一句:
“说吧,什么事?”
李莞一愣,没想到陆睿问的这么直接,不会是试探吧。漂亮的眼珠子微微转动,透出一股子少女的狡黠:
“嗯?什么?没事啊。就是请陆大人来吃饭的。”
陆睿没说什么,兀自把那蟹饼吃完,放下筷子,伸手去倒酒,谁知手刚伸到酒壶旁,还没碰着,酒壶就给李莞拿起来,殷勤的给陆睿倒了一杯桂花酿,殷勤备至的送到他手边。
那副明明有事但我就是不说,要等你再问我两句我再说的神情,看着精明,实则令人发笑。陆睿喝了口桂花酒,故意点头说道:
“好吧。既然没事那就什么都别说了。吃饭吧。”
伸手拿了一只清蒸蟹放到李莞面前,李莞当然不会以为这只蟹是陆睿给她吃的,要她干什么,意思很明确,李莞有点哭笑不得,没想到上一世学的本事,这一世依然被发掘了出来,一点没埋没。
把蟹壳剥开,用小勺挖出蟹膏蟹黄,放在一旁的小碟子里,李莞一边剥,一边想,陆睿要是真的以为她没什么事的话,吃了饭就走可怎么办?她不亏大发了?
将半只蟹肉的碟子先送到陆睿面前,李莞嘿嘿一笑:
“其实……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陆睿兀自吃饭,并不打算搭理李莞的样子。没人回应,李莞的客套话也就说不下去了,把心一横,说道:
“哎呀,就是想让陆大人帮忙调查一个人。我的人没那本事,查不出问题来,可是我知道,她肯定有问题,只是我没本事查到。”
李莞一股脑儿的把憋了半天的话倒出来,神情懊恼挫败,脑袋耷拉着。李莞没等到回应,悄悄看他,没想到正对上陆睿深邃如潭的双眼,下午的阳光从雕花窗里射入,正好照上陆睿俊逸的脸庞,使他的瞳眸看起来有些浅淡,让李莞一下子就想到了,上一世她跟随商队去漠北行商那回,躲避大风沙的时候,沙丘上突然出现的那匹狼,天生透着凶光。
李莞心下一紧,心头没由来的狂跳起来,以为是吓的,赶忙避开了自己的目光,追加咕哝了一句:
“那个,我就是一说,要是不方便就算了。我回头自己再想想办法。”
其实李莞的这个想法,确实有点异想天开,她怎么会想到让大理寺去调查苏姨娘呢,用膝盖想也知道陆睿不可能答应啊。
垂头丧气的继续给他剥蟹,良久后,头顶上才传来一句问话:
“你要查谁?”
第63章
你要……查谁?
李莞以为自己听错了; 手里动作稍事暂停; 抬头去看陆睿,见他神色如常,俊美的脸在李莞眼中仿佛透着光; 咧嘴笑了起来:
“悠然茶坊里有一个弹琵琶唱曲的姑娘; 姓苏。”
陆睿似乎想到了什么:“就因为你爹经常去给她捧场,你就要调查她?”
李莞倒是忘了; 那天她去盯梢李崇的时候; 也看见了陆睿,所以他知道苏姨娘并不稀奇。
“我爹如果只是去捧场,我才懒得调查她。”李莞把剩下半只剥好的蟹肉送到陆睿面前; 无奈一叹,说出实情:“我爹要纳她做妾。”
陆睿抬头正视李莞; 眉头蹙起; 脸色阴沉起来:“你爹要……纳妾?”
他这表情叫李莞觉得很奇怪,怎么听说她爹要纳妾,陆睿的表情这么惊讶?
“对啊。就因为我爹要纳她; 所以我才想调查。”李莞自觉拿起第二只蟹剥了起来。
陆睿若有所思; 对李莞问道:“你既然查不出问题,会不会是她根本就没问题?”
“不会。”李莞坚定的说:“她肯定有问题。据说她是跟着舅舅来京里讨生活的,可她一天五文钱; 舅舅一家子都没别的来源; 全都靠她养活; 我派出去的人查了她半天; 都说她洁身自好,从不收取茶客们的礼品,这本身就很奇怪不是吗?而且那天你也看到了,她用的那台琵琶,成色很好,少说也是十年以上的,这种弦琴保养起来特别费劲,试问她用什么保养?就那点钱,一家子吃饭都成问题。”
李莞把心中的猜疑一一说了出来,当然避开了她对崔氏的怀疑,如果陆睿真的让大理寺的人去调查苏姨娘的事情,相信肯定能发现苏银行和崔氏的关系,那时候用不着李莞说,陆睿也是知道的,所以李莞只是把自己对苏姨娘那些表面上可以看见的怀疑说给陆睿听。
而陆睿以前就知道李莞看着傻,但其实是个聪明姑娘,所以听她说出这一番道理,并不觉得意外。
“你说的这些有没有跟你爹提过?”陆睿问。
李莞遗憾摇头:“我爹这两天都不知道去哪儿了。”人都看不见,怎么提?
陆睿眼睛微微眯起,没说什么,放下筷子,用放在旁边的帕子擦了擦手,李莞见状,指了指自己正在剥的蟹,这就不吃了?
李莞还记得,陆睿那天可是有过一回吃六只蟹的记录,今儿才吃一只。
陆睿起身,语气略显遗憾:“有点上火,生口疮了。”
李莞:……您老早说呀。
不过反正事情已经说过了,看陆睿的样子,应该也是答应要帮忙了吧,所以他吃一只,还是吃一桌,对李莞来说,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送陆睿到雅间门口,李莞还忍不住软软的叮嘱一句:
“陆大人,调查的事儿……就拜托给您了。您可千万记着。”不然她的蟹就全都白剥了。李莞心中如是想。
陆睿回头看了李莞一眼,不置可否的勾了勾唇。李莞站在楼梯口目送他,心里纳闷陆睿刚才的表情,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
把事情托付给了陆睿,其实李莞心里是没底的。可现在她也没有别的办法,若论调查人,还得从官府入手才能拿到第一手资料。
李崇连续三天没有出现,倒是派人回来传了话,说这几天被老师留在礼部编纂礼乐记事,忙的连吃饭都没工夫,就直接在礼部住下,让家里送了些换洗衣裳去。
苏姨娘被安排在西偏院里,李莞特意派人盯着,委实安分的很,别说整幺蛾子了,就连存在感都没有,西偏院住了个外人的事情,也就三房的人知道一些,大房和二房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说,可见这位苏姨娘有多低调。
李崇纳妾的事情,虽说他已经答应了,但是他这段时间都不在家里,想要办后续事宜也困难。
这日门房送来了一张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拜帖,永安侯府的,落款更加出人预料,竟然是永安侯夫人范氏亲自相邀的,同样邀请李家所有姑娘一同前往永安侯府做客,在请帖中,范氏用诚恳的口吻,对上回在永安侯府发生的事情表示抱歉,这回邀请,主要就是为了跟受到欺负的姑娘们道歉。
原本李家都已经做好了跟薛家断绝来往的准备,倒不是说心里憋着多少气,而是经过李崇那么一闹,最终受到责罚的是薛家,听说薛侯被皇上打了二十板子,至今都没能下地行走,这回永安侯夫人主动邀约,也不知永安侯知道不知道。
帖子也送到老夫人这里,当天就召集了家中所有人商议,都觉得既然是永安侯夫人亲自邀约的,那就说明薛家想要跟李家握手言和,其实,如果不是生死的大仇,谁也不愿意把事情闹僵,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都想继续在京城混下去,得要和和气气才行。
一番合计之后,薛侯因为李崇被皇上责打,李家姑娘此时上门略有不妥,但未免永安侯府觉得李家还在计较,老夫人宁氏亲自给永安侯夫人去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了事情已经过去,李家众人也都释怀,此时邀约过府,略显刻意,但侯夫人心意李家已悉知,顺便还在心中慰问了一番薛侯的伤势。
李莞托陆睿调查苏姨娘的事情,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结果,信件是直接送到湘南酒楼的,印着‘公文’的火漆,一般百姓就算看见了也很少敢打开。
李莞得到消息,立刻就赶到湘南酒楼,二楼雅间里,将火漆挑开,抽出信封里十多张卷在一起的纸,上头密密麻麻的写着关于苏姨娘的一切事情,事无巨细的程度让李莞震惊。
将公文从头到尾读过一遍,李莞对苏姨娘这个人的生平便有了深刻的了解。
她猜的果然没错,苏姨娘确实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她根本就不是什么穷苦人家出身的卖艺女,她舅舅也不是什么穷困潦倒,吃不上饭的人家,甚至那个人,根本就不是她的舅舅,苏姨娘来自扬州,自小便被她‘舅舅’收养在家里,精心培养琴棋书画,以便长大之后能卖个好价钱。
他们管这种叫做瘦马,意思就是专门有一些人搜罗年纪小的姑娘,集中培养,等长大之后,分三六九等,视价而沽,长歪了的一般都送去青楼楚馆,略微中等的便捧做花魁艺伎,唯有那品相才学上等的才有机会被送去给达官贵人,富贾豪客的府中。
苏姨娘便是那上等瘦马。
两年前被人以五千两银子买下,养在扬州的庄子里,然两年之间,她的买主都没有现过身,直到最近,也就是三个月前,买主才现身,让苏姨娘的养父扮作‘舅舅’,领着苏姨娘进京卖艺。
李莞把所有资料,翻到最关键的那一页,买主身份那里赫然写着:一京城口音婆子,约莫四十来岁,左下巴上有一颗痣,别人唤她做安婆子。
崔氏身边就有一个安妈妈,也是四十多岁,左下巴有黑痣。
苏姨娘的买主是谁,答案显然已经跃然于纸上了。至于崔氏为什么要买苏姨娘,这份资料上面没有写,因为这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李莞猜想,崔氏之所以买苏姨娘,也许看中的就是苏姨娘跟李莞的娘亲张氏略有相同的那张脸吧。
苏姨娘的那张脸对崔氏而言,兴许有着很大的作用,要不然为什么瘦马那么多,她偏偏花五千两买苏姨娘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有了陆睿给的这份资料,李莞在李崇面前就有底气了,李崇就算再怎么迷恋苏姨娘的长相,得知她有问题的时候,必定也能分清楚是非的。
然而让李莞没有想到的是,李崇终于回来了,而她手里那份资料都没来得及送到李崇手中,李崇就重新做了决定。
他不纳妾了。
宁氏拧眉看着儿子,不悦道:
“说要纳的是你,现在说不纳的也是你,你到底想怎么样?”
李崇幽幽一叹:“之前是我没想清楚,现在想清楚了。那个女人不能纳。”
宁氏不懂:“怎么不能?”
“她是崔氏的人。”李崇说明原因。
“我知道。”宁氏的回答很出人意料:“崔氏那么着急想要让你纳了那女子,不是她的人就怪了。不过,我暗地里也派人调查过那女子,出身贫寒,还算身家清白,即便在茶楼卖唱,也洁身自好,这样的女子聘回家做正妻确实不够,但做个妾,也勉强可以了。”
宁氏以为李崇是觉得苏姨娘是崔氏的人,才拒绝的,试图说服他。
李崇却坚定摇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另有原因,还望娘您谅解。”
宁氏仔细端详儿子,最终下出结论:
“哼,我谅解与否对你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说来说去,你就是忘不了张氏,真是上辈子欠了她的,那种女人你就是记她一辈子,她也不可能再回来了。”
宁氏的话让李崇眉头紧锁,好半晌才吐出一句:
“娘您别那么说素秋,她也是……”李崇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决定把话跟宁氏说清楚:
“总之,苏氏我是不会纳的。并不是如您所言那般我记挂着张氏,不管您相信不相信,张氏在我这里已经翻篇,从今往后,我不会再对她有任何妄想,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第64章
李崇的话说完之后; 整个松鹤堂里安静了,宁氏心里五味陈杂,这么多年过去了; 今天还是第一次,儿子愿意当着她的面再度提起张氏那个女人。
以往与他提起,他要么勃然大怒; 要么黯然神伤; 如今终于愿意面对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他真的要从那段感情中走出来了?
“你莫要说这些骗我; 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宁氏有些不敢相信。
李崇深深呼出一口气:“娘,我没骗您。张氏……已经是过去式,而且只能是过去式了。”
宁氏欣喜:“你若真能这么想就太好了。”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儿子这些年的变化; 宁氏颇有感触:“但为娘有些好奇,你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呢?”
宁氏一直都知道张氏没有死; 当年她生下菀姐儿之后两个月; 就坚持出门上香; 对外说是马车翻在半途; 大的没了,小的还在。其实张氏根本没有死,李崇情绪失控的时候脱口说出张氏其实是跟人跑了; 抛夫弃子离开了李家。
媳妇跟人跑了,这件事若是爆出来的话,李家会给人笑掉大牙; 所以宁氏当即便做出决定,对外宣称张氏死了,并且把她风光大葬。所以这也是宁氏从前不喜欢李莞的原因,因为那孩子的长相跟张氏那不守妇道的女人太像了。还有一个就是,儿子因为张氏的离开,从此一蹶不振,活的不人不鬼,委实不像个样子,宁氏能喜欢李莞就怪了。
正因为见识过儿子这些年的颓废,所以宁氏就更加好奇,儿子是怎么一夜之间想明白的。就前几天,他答应纳妾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完全走出,毕竟那姓苏的女子,容貌与身形颇似张氏,儿子愿意纳她不正说明还对张氏念念不忘吗?
这不过几天的功夫,就改变了主意。
“是啊,我突然就想明白了。也多亏了陆大人劝说我。”
李崇想起昨夜两人间的闲谈,心中对那位便感激不已,若非陆大人点醒他,等到李崇真的把苏姨娘纳到府里来,才真叫一个灭顶之灾呢。龙椅上那位如何能容他纳一个与张氏容貌相似的女子为妾?到时候雷霆震怒,李家上下都要因此而蒙难。
“陆大人?”宁氏不知道李崇指的是谁,不禁好奇,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