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山如黛-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理会崔氏在祠堂中的咆哮,李崇头也不回离开了这个地方。
  ****
  李莞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感觉浑身的骨头架子都是散的,头脑子里也昏昏沉沉,一直在做梦,做很奇怪的梦,梦见她和陆睿一起生活在烟雨胡同里,男耕女织,其乐融融,梦境中她高挽发髻,做妇人打扮,而陆睿则仍是一身玄衣,将她拥在那株出墙的杏树下,郎情妾意,蜜意浓情。
  尽管知道有点怪异,但李莞不可否认的是,在梦里她感觉到了幸福。想到这里,嘴角微微翘起,原本还想再等一会儿睁眼睛的,可没想到耳旁响起一道高声,把她从美梦中惊醒过来。
  “姑娘笑了,姑娘笑了。”
  听声音是银杏的,从屋里喊到了屋外,然后一阵脚步声后,李莞听见了王嬷嬷的声音,缓缓将眼睛睁开,挣扎想起身,却发现四肢无力,根本没有办法做到。
  “姑娘别动,快躺下。”
  王嬷嬷见李莞要移动起来,赶忙上前扶她,并不让她起,继续把她按在枕头上,李莞动了动嘴,发现喉咙干的厉害,还没说话,一旁的银杏就把水端了过来。
  没想到她只是睡了一觉,银杏这丫头就变聪明了些。
  李莞伸手去接茶杯,却发现胳膊酸的厉害,十根手指上也缠着绷带,李莞看着手指,脑中似乎想起一些些昏迷中的画面,周围很多人,声音很嘈杂,有尖叫声,有叹息声,有责骂声,李莞喝了些水以后,嗓子觉得好些,才开声问道:
  “我这是怎么了?”
  这一问,银杏的眼泪扑簌簌就往下掉了,然后二话不说跪在李莞床前:“奴婢该死,奴婢没照顾好姑娘。”
  李莞更加糊涂,看向王嬷嬷,王嬷嬷便把她昨天如何如何凶险,府里发生的种种事情一五一十,事无巨细的全都告诉了李莞知晓,把李莞听得当场愣在那里。
  崔氏让李娇下毒害她?李崇拿剑要砍崔氏,顺带把他和崔氏的事情全都曝了出来?李娇和李茂……不是李崇的孩子?
  她不过是睡了一觉而已,怎么感觉整个世界都好像变了似的。崔氏怎么会想要杀李莞?李莞和她有什么仇怨呢。
  李莞捂着脑袋想了又想,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终于明白过来。
  原来上一世把李崇害死的人是崔氏!当年崔氏把苏姨娘弄进门,为的就是让苏姨娘对李崇下手,这一世李崇没有纳妾,崔氏就让李娇动手,谁想到李崇并不吃这一套,反而让李莞替李崇受了一过。
  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一世,李崇可以不用死了?


第83章 
  元阳殿中; 康德帝听了大内总管太监全福的回禀,惊奇道:“李家那姑娘病了,要请太医?什么病啊?”
  全福回道:“是; 听说突然病的,没有征兆,大夫直接回绝治疗了。”
  康德帝放下手中的朱砂笔; 再问全福:“最后是镇国公府的牌子递到太医院去的?还指名让王希亲自去?”
  “回皇上; 是这样的。国公府的牌子下来了,王太医可不就得亲自去了嘛。”
  康德帝从龙案后走出; 全福赶忙退到一边,康德帝边走边奇道:“这倒是新鲜,陆睿那小子什么时候这么乐于助人了?”
  上回李崇闹事的时候,一向不会发表任何评论的陆睿那天居然偏帮了李崇说话; 其实真论起来,陆家跟薛家才沾着亲; 陆睿尊敬他那表姐; 没想到他居然一点不给薛良碧的面子。而这回更让康德帝想不到; 陆睿对李家还挺上心。
  “奴才听说是李大人主动求到了国公府门上。”全福亦步亦趋跟随在康德帝身后。
  康德帝笑了:“若是人人求到国公府门上陆睿都帮忙的话; 那就不是陆睿了。你不了解他。”
  全福知道这位世子在皇上心中的分量,迎合道:“是,奴才不太了解陆世子; 回回遇见,他都是一副面孔,让人瞧不出喜怒。”
  康德帝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没错; 小时候他就那德行。”
  呼出一口气,康德帝略微沉吟,对全福问道:“李家那姑娘病了的事儿贵妃那里肯定也知晓了,贵妃有什么吩咐,让全喜精神着些应对。”
  皇上对张贵妃的宠爱,全福这个身边人最是清楚,自然不敢怠慢,躬身回道:“皇上放心,娘娘那边的吩咐,全喜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候着的,绝不敢怠慢。”
  张贵妃宫中也正听说李家四姑娘突然疾病十分凶险的事情,张贵妃的脸色瞬间煞白,关切问道:
  “那四姑娘如今怎么样?可脱险了?”
  全喜连连点头让张贵妃宽心:“娘娘放心,王太医亲自上门去给姑娘诊治,姑娘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
  张贵妃急急起身,踱了两步,问道:“那王太医如今何在?”
  “王太医当天就回宫了。留了两个小太医驻守,李姑娘醒了以后,现在应该也都回来了。”全喜回答。
  张贵妃转身责问:“既去了,怎的这么快就回来?两个小太医……若是有突发状况怎么办?”
  “娘娘,这……”
  全喜不敢说王太医是正四品,就是李家的李博士也不过是正五品官,这王太医看在国公府的面子上去给李家姑娘医治已经很给李家面子,怎的还好要求王太医在李家驻守呢?李家也担待不起啊。这些都是心中所想,却不敢当着贵妃娘娘的面儿说出来。
  自从李家出了个状元郎之后,娘娘便叮嘱让盯着李家的举动,看李家有没有什么困难之处,可见娘娘对李家的看重。
  张贵妃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怪在太医院头上,因为即便是国公府的牌子入宫请太医,凭王希的官品完全可以不理会的,但他既然去了,还救了那孩子一条命,已经是超乎意料了。
  脑中不断回想那孩子刚出生时的样子,白白净净的,那么小,这些年她丝毫没有尽过当母亲的责任,深深呼出一口气,对全喜道:
  “让内务府多备些补身的药材给李家四姑娘送去,让王太医过来一趟,我有话问他。”
  “是,娘娘。奴才这就去办。”
  娘娘果然是看重李家的,要不然李家一个姑娘生病,娘娘怎么会让内务府的人给送补身的药材去呢?当即不敢耽搁,赶紧去办事了。
  ****
  永安侯府后院,范氏把门房的所有人都压在地上责打,后院中哀嚎声一片。
  “没想到我侯府竟养了这么些个狗东西,谁指使你们这么做的?那李家的人上门,怎么就给你们赶出去了?人家是来求医的,为的一条性命,你们好大的胆子!给我打,狠狠地打。”
  范氏简直气疯了,如果不是陆睿让人给她送来了信,她到现在还被瞒在鼓里,这些门房的人胆大包天,连这种事情都敢不经通传私下做主。
  得知这件事之后,范氏立刻就派了身边的管事娘子去李家道歉,并看看李家是否还有什么要帮忙的,然后才想起来料理这些混账东西。
  薛莹扶着薛良碧到后院,这一地奴才看见薛良碧就跟看见再生父母似的,一个个跪着爬过去求饶:
  “侯爷,您大发慈悲,救救奴才们吧,奴才们下回再也不敢了。”
  薛良碧在家里休养了几个月,终于能下床来,看见这些伺候的老人们这种神情,不免心烦,问范氏道:
  “你就不能让家里安稳几日吗?多大点事儿。就算他们通传了,我也是不会见的,你打他们没有道理。”
  薛良碧就是薛莹去请来的,刚才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把事情告诉薛良碧了,现在见薛良碧跟范氏为难,薛莹就觉得痛快,她至今还没忘记范氏罚她跪祠堂抄经禁足的事儿呢。
  范氏忍着怒意:
  “侯爷这说的什么话?李家四姑娘命悬一线,请到咱们府上,咱们非但没有帮忙,还把人挡在了大门外头,咱们与那见死不救的禽兽有何分别,这话若是传出去,难道对永安侯府的名声有益处不成?侯爷真是小事糊涂,大事更糊涂。”
  薛良碧没想到一件小小的事情范氏要揪着不放,觉得厌烦至极,辩道:
  “范氏,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我不过病了两月,这府里就轮不到我做主是不是?你还要仗着陆家,压制我到什么时候?你今儿就给我一句痛快话,我是不是做不了主了?我说的话,是不是没用了?”
  先不说薛家见死不救对不对,薛良碧现在不管如何,就是不想在范氏面前低头,自从跟范氏成亲以后,薛良碧就总觉得自己被压了一头,若是陆家能给他带来什么切实好处也就罢了,可他们不仅不帮忙,还处处给他拆台,薛良碧不敢对陆家有何不满,只能把气撒在范氏身上。
  “不是侯爷做不做得了主的问题,是这件事不能这么办!我既为薛家主母,便不能叫别人戳着薛家的脊梁骨骂!”范氏坚持自己立场。
  薛莹从旁煽风点火:“爹,您听听她说的,不就是说您做不了主了,这薛家上下都得听她的嘛。”
  薛良碧气的直咳嗽,上回被打二十大板,略微伤及肺部,至今还没痊愈,稍微动气就咳嗽不止。
  “反了反了,真是反了。我倒要看看这个家里,到底谁说了算。把人给我放开,全放了。谁要再打你们,侯爷我便打他!”
  薛良碧说完之后,便让人把范氏要打的人全都放了,范氏气的不行,指着薛良碧好一会儿才愤然甩袖:
  “侯爷,你这不是在帮他们,是在纵恶。”
  “我便纵了,你奈我何?”
  薛良碧毫无悔意。范氏不想与他争吵,但再留下也没有任何意义,总不能在下人面前和他打擂,那成什么样子了。只好作罢,心底隐隐为永安侯府的将来担忧。
  **
  宫中送来的补身药材源源不断的搬进了李家后院,这简直像个奇观一般,将各房的人全都引到园中观望,这比前两天李崇与崔氏之间发生的事情还要令人震惊。
  这皇上到底是有多看重李崇,才会在他女儿生病时,各种名贵补品药材,不要钱似的送进李家来,就是皇亲国戚间也没有谁家有过这般殊荣,但李崇就是做到了。
  李莞听说之后,觉得莫名其妙:
  “宫里给我送药材?为什么呀?”
  正歪着让银杏喂药,现在惊讶的连药都不太想喝了。
  王嬷嬷盯着她,说道:“姑娘先喝药,宫里赏赐药材,定然是看在八老爷的份上。”
  李家两代人当官,从前也没见皇上对李家有多赏识,自从李崇中了状元之后,李家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了头,然后飞快的成长,孩子生病有宫里赐药,放眼整个京城里,又有几家能做到。
  李莞却不这么想,李崇就算是个状元,可天下间状元多了去了,皇上要每个都照顾的这般细致得多累啊。想来想去,李莞脑中想到了他。
  陆睿。
  李崇告诉她,她那时中毒很深,大夫都束手无策,最后李崇没办法,只能去求镇国公府,把李莞从死亡边缘救回来的太医正是陆睿请过来的,那么她是不是可以认为,这回宫里赐药,也是因为陆睿,毕竟他镇国公世子的面子还是很大的嘛。
  想到这里,李莞不禁抿唇笑了起来,苍白的脸色也因为这抹笑而变得生动起来。
  不过几日未见,李莞觉得自己还真有点想他了,想看他一本正经,面无表情,想看他眉头紧锁,拿她没办法的样子,可是陆睿呢?他有没有想自己呢?
  是夜,万籁寂静时。有一黑影飞驰而过,掠过屋脊,垂下房梁,落在沉睡佳人闺房间,悄无声息的掀开帐子,借着月光细细打量她的睡颜。
  不过几日未见,居然就变得这样憔悴,女子羸弱为美,但陆睿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看她欢欢喜喜的笑颜。


第84章 
  李崇要休了崔氏; 崔家的人自然要赶来,让李崇和宁氏赶到意外的是,来的只是崔家的两个管事婆子; 连一个正经夫人都没有上门,正如李崇和宁氏的猜测,当年崔氏下嫁李家的原因; 崔家人肯定都知晓; 他们非但没有阻止崔氏,反而为了保全崔家的名声; 将错就错把崔氏嫁到李家来,如今东窗事发,趁着李家不想把事情闹大,他们也是干脆舍弃了为崔氏求情辩驳的机会; 直接派了连个婆子上门来把这件事情悄悄的做个了断。
  崔氏似乎并不意外娘家会如此,因此当一切交涉完毕之后; 崔氏丝毫没有挣扎; 拿了休书便走。
  而李娇和李茂最是无辜; 李家自然也是不能留了; 宁氏对两个孩子有点感情,松口说如果两个孩子愿意的话,可以接受他们继续留在李家生活; 李家还是会供养他们直到嫁娶,然而崔氏不乐意,执意要把两个孩子都带走; 她要如此,李家也只能由她,宁氏暗地里在李娇和李茂的随身包袱里一人放了两千两银票,也算是全了这么多年的祖孙情谊。
  崔氏是晚上离开李家的,悄无声息,崔家的两个婆子请崔氏一同回清河去,也被崔氏拒绝,李家派出去送人的车夫悄悄追随,看着崔氏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西城桃源街,那里有一户门前种着桃花的小宅子,崔氏便带着两个孩子住在里面。
  *****
  李莞听王嬷嬷把崔氏的事情说出来,也是唏嘘不已,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上一世把李崇害死的人竟然是崔氏,可是崔氏的目的是什么呢?李崇死了对她有什么好处呢?
  上一世李崇死了以后,崔氏也没有任何动作,还是在李家为李崇守寡一生,未在改嫁,当年李莞觉得崔氏对李崇肯定是有情义的,否则不可能在李崇死后那么多年,她还愿意坚守李家,就算是个寡妇,凭着清河崔氏,她再嫁绝非难事。
  所以,这就是李莞弄不清楚的地方,崔氏似乎并没有杀李崇的原因。但她又确实做了,上一世指使苏姨娘动手,这一世没有苏姨娘,她就指使李娇动手,李娇肯定怎么也没有想到,她母亲经常让她送来给李崇喝的汤里面居然藏着这种致命的毒,每天一点,每天一点,这样耗时比较长,但是很显然是最不容易让人发现的。
  因为她们想要毒死的人是李崇,只要李崇死了,那么李娇每天给李崇送汤喝的事情也就没有其他人会想到了,上一世就是这样,尽管是苏姨娘下毒给李崇,但因为李崇死了,又是死在京城,身边没有多少人知道李崇死前经历的事情,所以对于她们做的事情更加没人知晓了。
  李莞现在都有些庆幸毒是她中的,这样一来,才有机会让真相浮出水面。
  王嬷嬷一天三顿在李崇耳边念叨说她当时的情况有多危险,老爷和老夫人当时有多着急,李莞觉得自己听的耳朵都要长老茧了,这也就罢了,最让李莞受不了的是,自从宫里给她送了好些补品过来之后,这一时间就像是把李家的交际大门给打开了,不管事从前熟悉的还是从前不熟悉的,一下子仿佛都熟悉起来了,见天儿的上门拜访,就连李莞这里的客人都比往常多了许多。
  李莞不堪其扰,便总以难受为由把那些应对的差事推给了李绣,幸好李绣知道李莞的性子,最怕麻烦,便主动替她担下了每天接待上门看望她的女客们。
  但因为每天接待的人太多,总有那么两个是推不掉的,李莞干脆跟宁氏请示,说自己想要去烟雨胡同的小宅子里静养。
  李莞这回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当时她吐血,气若游丝的样子深深的刻在宁氏脑中,再加上崔氏的事情,李娇李茂就这么被从族谱中除了名,李家的孩子越发少,宁氏对李莞如今只有更加爱惜,对她提出来的要求也没有太反驳就同意了。
  烟雨胡同里,李莞留了银杏和春兰和王嬷嬷三人照顾,李家其他人都给打发回了李家,美其名曰图清静,其实就是不想自己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回去禀告。
  王嬷嬷帮李莞在廊下准备了个躺椅,铺上厚厚的绒毯,让她躺在上面晒太阳,身上盖的好好的,每天喝两碗红枣燕窝补血,每每提起当时李莞吐血的样子,王嬷嬷的眼眶就发红,李莞见她这样,也不敢嫌弃燕窝红枣不好吃了。
  李莞只要躺在廊下,目光就会不自觉的往那棵出墙的杏树上看去,幻想着如果从墙头跳下来一个人该有多好。静下心来的时候,总是听着隔壁有没有声音,只可惜李莞听了好几天,都没有听见隔壁传来任何声音。
  看来这阵子是大理寺有案子,陆睿才不在家的,不知不觉都好些天没看见他了,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就在李莞养病的这段时间里,京城发生了不少事情,首先就是镇国公陆靖得胜回朝,只是听说受了很严重的伤,是比将士们先一步送回京城医治来的。
  李莞记得上一世陆靖差不多就是这段时间在战场上牺牲了,因为军中武器大案,而这一世,军中的武器大案似乎还没有发生,而陆靖这时候受伤回京治疗,想来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再上战场了。
  看陆睿那样子,似乎跟父亲的关系不是很好,上一世陆靖去世以后,陆睿降等袭爵成了镇国侯,但从他后来做的那些事来看,他过得并不是很开心。
  还有一件事情,终于也发生了。
  宋亦民所在翰林院卷入了一起案件,被判流放西北七年。李放接替宋亦民之职位,成为新一任的翰林院首座。
  这件事情虽然在李莞这里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她早就知道宋家会是这样的遭遇,然而对京中好些人来说,这件事就像是晴空霹雳一般炸了下来,就连李莞到烟雨胡同躲清静都没能逃过这轮轰炸。
  李绣带着李青上门来看望李莞,王嬷嬷给她们搬了两张椅子,让她们坐在李莞身边,奉了茶之后,便退下去给三个姑娘说话。
  “真是想不到,宋家竟会落得如此下场,就上个月燕子巷宴客时宋家还来过,这才多少天的功夫呀。”李绣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宋家就这样垮台了。
  李青喝了杯茶,她虽稳重,但这么大的事情也是唏嘘:“可不是嘛。若非宋大人遭逢此事,翰林院首座的位置也不会落到祖父身上,唉,怎么说呢,世事变幻无常吧。”
  李放接替翰林院首座,这也算是铁树上开花,想也想不到的事情,百花巷李家现在只怕都还没有完全消化这个喜讯呢。
  “我昨儿个在街上遇见了三婶娘和灵姐儿,与她们说起宋家的事儿,你们猜怎么着?从前最喜欢谈论宋家的三婶娘和灵姐儿,如今也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仅不愿谈起,甚至都不想承认她们和宋家沾着亲事似的。我是有些看不惯的。”
  李绣知道不该在背后评论人家,但就是忍不住,实在看不惯她们的那副嘴脸。
  李青怎会不知她们的为人,放下茶杯,无奈解释道:“她们也是一时的反应,生怕被宋家牵连。”
  “往常可没少打着宋家的旗号在外说话,如今倒是撇的干净,她们有本事把从前说的那些话全都收回去呀。我听说宋夫人还上门找过她?有这事儿吗?”
  李绣问李青,李青犹豫说不说,后来想着李绣和李莞也不是那种会到处嚼舌根的人,便与她们说了几句:
  “之前宋家好的时候,三婶娘跟宋夫人提过,想要把灵姐儿许配给宋家公子,宋夫人这时上门,应该就是为了这事儿吧。宋家如今今非昔比,她应该是同意这件事了。”
  李青说完之后,李莞却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只怕这回轮到你三婶娘不同意了吧。”
  上一世她能嫁给宋策,也就是因为李灵的母亲回绝了赵氏,才让李莞有了机会,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可笑,为了一个并不了解的男人,不顾一切的扑上去,最终一辈子也没有过过真正舒心的日子。
  李青点头:“菀姐儿聪明,可不就是嘛,如今是三婶娘不同意了。其实也好理解,宋家如今刚刚蒙难,宋公子虽说看着像是有出息,可谁敢赌这一把呢,三婶娘精明,自会考虑良多的。”
  说好听了叫考虑良多,说不好听就是势力呗,只不过李青不能直接这么说而已。
  但李莞和李绣还是听明白了。
  “我倒是挺看好那宋公子的,听说他少年便中了举人,若是三年后再金榜题名,宋大人的事情并未殃及宋家子弟,所以宋公子还是有机会带着宋家翻身的,三婶娘如今这般冷待他们,将来说不定要后悔呢。”
  李绣的话倒是没有说错,宋策确实还算有点出息,只不过他的出息在十多年后,姑娘现在嫁过去,陪他熬的便是这十多年的光阴。
  李莞现在有点想不明白,自己当年怎么会那般义无反顾的要嫁给宋策呢。那时候李莞也想到了在那种情况下嫁给宋策,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但她还是嫁了,一心期盼着宋策能知道她的好,能知道她为他付出了多少,然而……


第85章 
  李绣和李青探病回去之后; 李莞睡了半天,王嬷嬷怕她睡多了影响晚上的睡眠,傍晚的时候把她喊了起来; 用了些粥,李莞就捧着枣茶坐在院子里看月亮,秋风渐凉; 突然传来一阵埙声; 李莞为之一振往墙头看去,以为他会如那天般坐在屋脊之上; 然而屋脊上空旷一片,埙声是墙内传来。
  确实这个点儿他坐在墙头吹埙有点不太合适,李莞靠在椅背上,静静的听着; 王嬷嬷拿着个披风过来给她披上,坐在一旁给她削梨子; 边听边说道:
  “也不知是谁家在吹; 吹的是什么。”
  李莞接过一整只梨子; 咬了一口; 梨子不能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