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女芳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现在的大家都在兴头上,大山这样的情绪又不是能明说的,云芳也只好时时留意这他,以防出什么变故。
就在蓝家人的喜悦之中,腊月二十六阁沟大集的日子到了。
由于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大集,大人们都赶集去采办年货,这一天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一般都能从自家大人手里讨个几个大子,拿到集市上去买些糖果和鞭炮,还有各式各样新奇的小吃食和花花绿绿鲜亮的新衣裳,即使没有钱买了来,就是过过眼瘾也是高兴的。
阁沟大集日子里,人们起的都格外的早,天色还刚蒙蒙亮,大人和孩子们就都起床了,说说笑笑的开始提前做早饭,准备出门穿的最体面的衣裳。
而松坡屯离着阁沟大集比较远,有马车的人家早早的喂饱了牲口,预备着借助畜牲的脚力高高兴兴的去赶这一次年前的盛会。
菊大娘没有食言,一大早就打发着李永拴赶着马车赶来了松坡屯,这时候蓝家一家子也是刚刚吃了早饭而已。
看到李永拴上门,最高兴的就是大山了,他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笑意直达眼底,他高声招呼着迎了出去。
因为这是几天和和菊大娘商议好的事情,蓝家也就没有矫情的推辞,除了爹要留下来看家之外,一家子都高高兴兴的上了马车。大山和李永拴投缘,自告奋勇的坐在了另一侧的车辕上,和他一起赶车。
随着一声响亮的鞭响,马车‘得得得’的启动了。
一路上,遇到相熟的人们,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打着招呼,相互询问着过年的年货准备的情形。
李永拴脸上也始终带着憨憨的笑容,不知道是被大山的热情感染了,还是临来前他娘嘱咐过他什么,又或者他自己心中有了某种主张,反正这一天的李永拴和上一次来时不同了。虽然他还是话不多,但是脸上憨厚的笑容却一直没有消退,而偶扫向云芳的眼神里带着些意味不明的探究,遇上云芳大方的迎上来了眼神,他立即闪烁着错开了眼去。
菊大娘已经去往阁沟大集的岔路口上登着了,远远的看到马车上的蓝家一家子来了,她立即高高的扬起了胳膊,带着笑意招呼道,“这儿呢,这儿呢,我在这儿呢。”
听到菊大娘招呼,全车的人都笑了起来,娘更是马上高高的应起了声来,“老姐姐啊,我们让你久等了,这大冷的天,你在家等着就好了,我们拐个弯去接上你不更好。”
“老妹妹啊,”菊大娘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车,笑着说道,“我这是想法干闺女呢,在哪里等不是等啊?再说了我打发了永拴去接你们,我在家里收拾了一会,也刚赶到这来。”
菊大娘说话的功夫,永拴已经赶着马车稳稳的停在了菊大娘的面前,他憨憨的喊了一声‘娘’,菊大娘冲着他点了点头,然后就抓住了云芳伸过来的手,就着她拉扯的力道上了马车。
“还是芳丫头贴心,”菊大娘满足的似乎轻叹了一声,亲亲热热的坐到了云芳的身边,“来,挨着干娘坐。”
“拜了你这样的干娘啊,才是芳儿丫头的福气呢,”娘笑着说着,把脚往一旁放了放,让菊大娘坐的更舒服些。
“干娘,风凉呢,用这个搭搭腿。”云芳乖巧的拿起了一旁放着的一个半旧的毯子,搭在了菊大娘的腿上。




155 非议

“好,好,好,”菊大娘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眼睛里亮晶晶的,“有这毯子搭着,我这腿上暖和,心里更暖和,我一辈子没姑娘的,也有享上了闺女的福了一天喽。”
“她就这么动了动手的事,这算啥啊,还当的你这么夸奖啊,”娘不以为意的说道,“再说了,这丫头叫你一声干娘的,孝顺你还不是应该的么。”
“应该,应该,应该的,”菊大娘笑的和煦又窝心,“我就是稀罕芳儿丫头的孝顺。”
菊大娘说着话,眼神又有意无意的向着前面赶车的儿子李永拴。不过,据大娘也仅是轻轻的一瞥,立即收了目光,嘴里也转了话题,对着娘说到,“这几天我还在担心你们家最近事多,担心老妹妹倪抽不出时候了,最多就是小一辈的去逛逛呢。”
娘的念头一转,已经知道了菊大娘是听说了那天张大年上门的事了。张大年这么大张旗鼓的上门,周围这十里八村的多少钱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的了,菊大娘能听到风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前几天是比较忙,”娘点了点头,用略微有些得意的声调说道,“想必老姐姐也听说了吧,这都快过年了咱们家又接了一笔生意,要赶在年前腌出一批萝卜条来。”
“这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菊大娘脸上透着真心实意的欢喜,与有荣焉的说道,“这些年,咱们这十里八村的也就是我们李子沟出了一家在县城里做生意,那个李明化家的眼皮子越抬越高,什么人都不放在她眼里,好像这天底下九她最尊贵一样了。这一回啊,你们也和县城里的大铺子做生意了,看她以后还怎么狂,她那张脸啊,气的整天绿着才好呢。”
菊大娘说的一脸幸灾乐祸,高兴的‘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似乎是想起了李明化家的生气的样子,特别让她高兴一般。
听到菊大娘提起这个李明化家的,娘的脸色也是一变,陈年的旧事在一次浮现在了心头,当时的李明化还是李子沟里一个庄户人家,也局势头脑灵活些罢了,和自己的当家的也算是投脾气,两家常来常往的,他们夫妻膝下就是李锦容一个孩子,年纪比大山小上一岁,小小年纪就沉稳有礼,不管是和云华还是云芳姐妹中的哪一个定亲都是合适的。
那时候的李家和蓝家都是家境差不多的庄户人家,李明化又格外的喜欢那时候粉雕玉砌一样的云芳,两家就渐渐的有了结亲家的意思。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漂亮可爱的云芳被蛇一口咬了,虽然保住了一条命,可是脸上却莫名其妙的长了一个瘤子。
祸不单行,懂事的哥哥大山想着替妹妹菜药,又摔断了腿。蓝家的两个孩子都遭了不测,蓝家的天几乎塌了。李明化两口子看着那样的云芳,立即打消了结亲的念头,两家也渐渐的断了来往。
后来,蓝家为了给孩子们四处看病,本就不厚的家底更薄了,甚至还借了些外债,当家的蓝庆生也就渐渐的歇了别的心思,踏实的在家种地,闲暇时候帮周围十里八村的人盖盖房子、盘盘炕的,补贴下家用,想着平平安安的把孩子们拉扯大。
而心思活泛的李明化却用了十多年的积攒和辛劳,在县城里开起了铺子,赚了钱又在家买田置地的,还雇上了丫头婆子,俨然是这一方最富有的人了,而李明化家的也把眼睛长到了脑瓜?上去了。
仅仅十几年的功夫,蓝李两家的境遇竟然差了这么的大,娘心头感慨的想着,原本以为两家断了联系之后,以后再也没有交集了。没想到他们才开始卖萝卜条,就又招惹上了李家,先是那个李锦容借了灯笼,后来又是明着来买萝卜条实则来窥视蓝家的秘方,再加下来他又和云芳丫头抢红花种子,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让人生气的事。
现在听菊大娘提起李锦容的娘——那个李明化家的,娘想起了新仇旧恨,禁不住挺了挺脊背,轻轻的冷哼了一声,不屑的说道,“你们李子沟这个李明化家的我也有耳闻的,他们家也不过这几年才富裕起来,就这么不把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在眼里,我看他们家的铺子啊,也得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菊大娘看着娘脸上的愤愤,又听她说的语气不善,却也没有多想,以为是这段时间李锦容频频的出手抢他们蓝家生意的缘故,恭维着说到,“对啊,真正长远做大生意的,得和你们蓝家似的,厚厚道道的,大家也都能跟着沾上光,周围和和气气的,才能长长远远的呢。”
菊大娘这话也不全是恭维之词,她是亲眼看到蓝家赊欠大肥猪这件事的,这几天的肥猪价格一路下滑,眼瞅着就要低于每头五十文钱的价钱了,而蓝家却还是依照诺言先给了二十文的定钱,年底再给上每头大肥猪补上八十文钱。
还有那红花种子满山坡的红花种子,世世代代的多少年了都是自生自灭的无人问津的,从来没有人想过那东西还能换钱的。可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却被蓝家人看上了,竟然可以用一篓换上一碗萝卜条,以至于后来李家小子不知道冒了什么坏水非要和蓝家抢,用三文钱一篓的收购了那红花的种子,周围的孩子们都从中到了得了几个小钱,这件事说起来,也是蓝家起的头,是蓝家给大家谋的福利。
菊大娘想到了这一点,娘也想到了这一点,她的笑容也就更加的灿烂了起来,谦逊的说倒,“老姐姐夸奖了,咱们现在就是做些小本的生意,能力上有限。不过,能给大家伙一些方便的时候咱们绝不会惜力的。要是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也是靠着乡亲们的帮衬。”
“就是这个理,不管生意的大小,理都是相通的。”菊大娘附和的说着,“等咱们见到那李明化家的,我非的好好的臊上她一顿不可,也让她知道知道,做生意的不是她一家,像她那样鼻孔朝天的却别无分号!”
云芳在一旁默默的听着菊大娘和娘一来一往的聊着天,心里也在想象着,李家若是知道了他们通过张大年搭上了福祥老铺的这条线会是如何的一番心态,是否后悔他们当初为了得到萝卜条的腌秘方而做的那些见不得光的鬼魅伎俩?
大家说说话话间,李永拴已经赶着马车来到了阁沟大集上。
由于李永拴赶着马车绕了一个圈,先赶去松坡屯接了一趟蓝家人,再赶到集市上的时候,已经比别人晚了一会儿,集市上熙熙攘攘的都是人了。
集市上人太多,马车根本赶不去,李永拴和大山两人商量着先把马车积存在马场里,然后提出了大家分头行动,他们两人负责去买鞭炮,然后就拿眼神悄悄的扫着大家的神色。
小石头看了看相互使着眼色的大山和李永拴,又看了看笑的有些宠溺和为难的娘和菊大娘,轻笑着说他可以陪着女人们去买东西,帮忙拎着东西,让大山和里永拴尽情的去逛去,午时在马场集合就好了。
娘听了这话,再看向小石头的目光中就充满了欣慰,而菊大娘盯着李永拴的神色却是磨着牙的有些恨铁不成钢,但是碍于蓝家一家人的面子,却也不好直说什么,只是恨恨的剜了儿子一眼,看着他和大山一前一后的兴头头的离开了自己的视线。
~~~~~~~~~~~~~~~~~~~~~~~~~~~
不好意思,今天有事,更新晚了




156 巧遇

由于先前已经有了菊大娘要给云芳扯花布做衣裳的话茬,所以她们一行就直奔了集市西头。
按照惯例,集市西头是阁沟集市上卖成衣和布料的摊子聚集的地方,今天又是年前最后一个大集了,各家卖料子和成衣商家的都是铆足了劲头,力图拔个尖,吸引更多的客人的。
远远的云芳就看到了各个摊位前都围了不少的人,大多是年轻的姑娘媳妇的,趁着一年的最后一个大集,来添置新衣裳的。
不过,还没等菊大娘和娘带着云华、云芳姐妹挤过去呢,云芳一错眼,却看到了舅舅郭博文和舅母李玉珍带着几个孩子像一个围了一大群人的摊子走去。
云芳看到了他们,云华和娘也看到了。娘扫了一眼身边的菊大娘,还是扬声招呼道,“博文,玉珍!”
听到娘的招呼,郭博文和李玉珍同时回过了头来,郭博文脸上带着欢喜的笑容,李玉珍的脸上却是闪过了一丝不自在。
要知道,李玉珍上次去松坡屯时可是气势汹汹的撩下了狠话来的,结果还是靠着大姑姐的周济度过了难关,而且他们只赔了九百文钱,也是因为大山和小石头发现了蹊跷,逼得老三炮承认了自己背后捣鬼,郭四爷秉公而断,才没让那老三炮讹上他们,就是那九百文钱也是松坡屯拿出了八百文,他们只是添了一百文而已。
现在乍然看到松坡屯的众人,饶是李玉珍脸皮够厚,也还是有一丝红晕飘了出来,更何况她这还是打算添置衣料,可不是手头上没钱的做派。
能看到这样不自在的李玉珍,已经十分难得了,娘不想自己的弟弟难堪,赶紧随口问道,“你们也来扯布啊?”
“是啊,……”郭博文也想起了自家的事情是大姐拿钱出来了结的,现在他们竟然还有钱给孩子们做衣衫,禁不住红了脸,讷讷的解释道,“大丫看着一年大一年的了,是个大姑娘样了,身量长的快,她,她娘想扯点花布,给她做件夹袄,想着,想着,……”
“我来说吧,”李玉珍看着结结巴巴的郭博文,一扯他的袖子,有些气呼呼的说道,“这事是我定的,我这也是被人气的没办法了。要不然家里就那么几个大子了,哪里舍得给大丫扯布做衣裳啊。”
李玉珍说的理直气壮的,脸上的那点不自在早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埋怨,似乎她给大丫做衣裳是为了赌一口气,是被人连累了一样。
娘看着这样的李玉珍贺郭博文,禁不住思量着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还有人欺负你们?”
“没,没有,没有什么事,……”郭博文连连摆手,掩饰的说道,“自从大山和石头帮助咱们理顺了,郭四爷给咱们断了官司之后,家里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你也不用藏着、掖着了,”李玉珍再次把郭博文拉在了身后,扫了一圈蓝家众人和菊大娘以后,一挺脊背,大声的说道,“我也是知道和老三炮家的事情对亏了大姐,也多亏了大山和石头。不过,这一码归一码的,今天咱们受的这窝囊气,也全是因为外甥和外甥姑娘而起的,怎么就不能跟大姐絮叨絮叨啊?再说了,咱们大丫受了气,找她大姑不是找不着?”
听了李玉珍的话,郭博文垂下了头去,他原本就是怕了李玉珍,现在李玉珍又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他也就老实的哑下了声去,眼神却悄悄的打量着一旁的菊大娘,似乎忌惮着什么。
菊大娘是个聪明的,涉及到别人的家务事,她原本就想着避开了,看到郭博文的眼神之后,立即笑着说道,“你们姐弟既然遇上了,好好的说说话吧,我看那边那件衣裳不错,我近处去瞅瞅去。”
“也好,也好,”娘点了点头,“老姐姐先过去看看,我和玉珍说两话就过去找你。”
“不急,不急的,我就在在附近摊子上看看,你们尽管聊。”菊大娘答应着,扫了李玉珍和郭博文一眼,冲着他们点了点头,迈步离开了。
没有了菊大娘这个外人在场,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松了一口气,云华和小石头相互望了一眼,没有说话,却竖直了耳朵。
而云芳从开始就对李玉珍没有什么好印象,有娘在的场合,她才懒得搭理她呢,看着她夸张的动作和言辞,干脆别开了眼睛,细细的大量起集市上热闹的摊子来,自从她以蓝云芳的身份融入了这片山村以来,她还是第一次到大集上呢,自然免不了和自己记忆中的农村大集比较上一番。
云芳的眼神逑巡了开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娘却因为没有了菊大娘在场,说话又少了几分顾及,急切的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又和大山、华儿、芳儿又什么关系?”
眼神一转,娘想到了一种可能,脸色就沉了下来,更加直接的问道,“你们遇上了花婆子?她排揎大丫了?
“可不是嘛!”李玉珍立即接了口,恨狠的说道,“大丫才多大的孩子啊?那个贼婆子就那么说她?说的孩子都不敢出门了,直嚷嚷自己的衣裳见不了人!这可是她的亲表哥、表姐给他惹下的好人!”
李玉珍开始还是愤愤的说那花婆子,后面又埋怨上大山他们了。郭博文赶紧一扯她的后衣襟,低低的说道,“你也别埋怨了,花婆子那样的人,她要想埋汰的人哪里有什么好话啊。”
“要是只有花婆子说我也不这么生气了。”李玉珍抬手抽出了自己的衣襟,半是解释半是埋怨的说道,“除了那花婆子,还有人说咱们的不是呢,连毛家那样的人家都敢瞧不上咱们!”
“毛家?!”娘的神色又是一转,想起了大山和俄小石头从花婆子那听到的闲话了,她原本以为那花婆子恼羞成怒之下,刻意拿出毛家丫头来说事,打击他们呢。没想到又从李玉珍嘴里听到了毛家的字眼,难道那毛家真的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吗?
娘顾不上李玉珍口气里的嘲讽和埋怨,一迭声的问道,“这又关毛家什么事?你在哪里遇上他们了?他们说什么了?”
“唉,”李玉珍装作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放佛一幅施恩于人的模样,说到,“也就是我这舅母替你们听着吧,要不然啊,你们自己怎么能听到信呢,那毛家丫头可是到处嚷嚷着你们家大山,……”
李玉珍说到这里,突然住了嘴,惋惜又无奈的摇了摇头,“唉,那些难听的话我也不说了,我实在说不出口,你们听了也平白的生气。可是,那毛家丫头说大山也就算了,干吗扯上咱们郭家的大丫和小四啊?难道大山让毛家丫头丢了脸,她还连坐道表妹、表弟啊?”
李玉珍说着话,扫了一眼云华和云芳,仿佛在说被大山连累的也该是云华和云芳两个亲妹妹,怎么也轮不上大丫和小四啊。
李玉珍说的模糊,可是娘却已经听明白了,确实是因为拒亲的事不仅得罪了花婆子,还扫了毛家的面子。不过,这毛家丫头也太过分了点啊,蓝家又不是定亲又退亲,只是没有同意花婆子给保的这换亲媒而已,她至于这么到处嚷嚷吗?好像蓝家欠了她什么似的。
娘心里盘算着,云芳也把李玉珍的话听到了耳朵里。按照娘的说法,那毛家的翠柔姑娘也是个精明、能干的。保媒不成的事可不再不少数,那毛家的反应也太过了点啊,这样的行事方法可和大家传言中的精明、能干一点也不搭边啊。难道是,……




157 办年货

云芳的脑中亮光一闪,似乎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可是云芳仔细再想,却什么也没抓住,云芳禁不住皱了皱眉。
云芳这么一晃神的功夫,娘已经从衣襟里掏出了十几二十个大子来,交到了李玉珍的手里,神色莫名的说着,“……,这些钱虽然不多,给大丫添件过年的新衣裳还是够的,那孩子也一天天的长大了,不管别人说不说的,也不该整天穿那补丁摞补丁的衣裳了。”
“大丫是个有福气的,有大姑惦记着呢,”李玉珍神色淡淡的接了娘递过去的大子,轻轻的掂了掂,然后扯了扯嘴唇,嘟囔了一句,“大丫倒是有个有福气的,小四、丽丫就是没人管的了,穿成多么破烂也没人管。”
李玉珍虽然是自己的嘟囔,可是声音却没有低多少,虽然集市上有些嘈杂,周围的人还是听清了。
娘的神色就是一黯,翕动着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久久郭博文却赶紧一扯李玉珍的袖子,低低的劝到,“大姐给了钱,咱们赶紧给孩子扯布做衣裳,孩子们还在家等着呢。”
郭博文一边说着,一边对着自己的大姐歉意的笑了笑了,然后就扯着李玉珍的袖子急急的向着热闹的布料摊子走了过去。
不知道郭博文又说了句什么,李玉珍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扯着郭博文向另一个摊子走去,“大丫十岁的孩子穿那么好的衣裳干什么嘛?我看那块红水红色的就挺好,……”
“行,行,都听你的,都听你的。”郭博文似乎屈服了,生恐李玉珍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扯着李玉珍的袖子急步向远处的摊子走去。
望着郭博文鹤李玉珍远去的背影,云芳终于忍不住撇了撇嘴,这个李玉珍的脸皮还真不是一般的厚啊,就因为听到了毛家和花婆子几句闲话就从娘手里要了一小笔钱,得到了想要的却还不感恩,还想要得更多,这就是典型的人心不足吧?
可是,看着娘那黯然的神色,云芳到嘴的埋怨又咽了回去。李玉珍的无赖喝无礼,娘怎么会不知道呢,只不过其中牵涉着舅舅郭博文,那可是娘唯一的弟弟,她理智上明白,情感上却不忍心舅舅为难,娘也是左右为难吧。
云芳无奈和心疼的摇了摇头,和云华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双双上前,一边一个搀起了娘的胳膊,指着不远处一个摊子上正在认真的看着布料的菊大娘说到,“娘,干娘都挑了半天了,咱们也过去看看吧。”
云芳的话音刚落,那边的菊大娘仿佛和她心有灵犀一般,手里举着一匹杏黄色的料子,招呼道,“老妹妹,芳儿、华儿,你们来快瞅瞅瞧,我看着这料子挺不错呢。”
娘也就是顺势收起了脸上的黯然,笑着应声道,“远瞅着挺鲜亮的,我们近处瞅瞅去。”
说着话,娘似乎是转了心思,扯着云芳和云华一起向着菊大娘走了过去,落后了几步的小石头也无声的跟了过去。
菊大娘眼光很好,这一次又是为了给干闺女云芳第一次扯布做衣裳,她更是十分的上心,银钱上又不吝啬,只管挑着质地、花色最合适的来。经过了反复的比较,终于选定了一件杏黄色底缀着小碎花的布料,显得清新又俏皮可爱。
买好了布料,并没有把料子交给集市上的裁缝,菊大娘大包大揽的说道,“这年根底下了,那些人手头活多赶得急,做出来的衣裳不精细,白白糟蹋了咱们精心挑的料子,还是我自己给放儿做吧。”
“那敢情好啊,”娘笑着说道,“不过,就是眼瞅着要过年了,我就怕老姐姐家里事情多,你们家里人口多呢。”
娘是委婉的再说菊大娘另外两房儿媳妇的事情,她们开始交往以来,这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