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帝国-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疑地看向刘一九。
  “如果说大体生产工艺,从制胎、掐丝、烧蓝、磨光、镀金,这些工艺整个世界都知道。唯独也就是一些如同刘主任说的那样,需要一些特殊的配方的精细地方。”张同禄点头说道。
  景泰蓝,是集高度的艺术性、观赏性及收藏性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堪称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之说。
  不过,每一道工序,都是既复杂又精细,根本就不是那样容易学的。
  经过统计,在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全国仅仅只有60位景泰蓝技术工人。
  国家也就是在这60位手工工作者的基础上,成立了景泰蓝生产工厂。
  “在76年的时候,日本稻叶七宝烧株式会社给外交部曾经来过信,七宝烧是他们从中国学过去的,日本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个,他们希望把工艺传回中国,然后由中国生产,他们销售,当年,稻叶七宝烧株式会社的厂长、副厂长还有技术总监都来了,都是硅酸盐方面的本科毕业生,其实上次来中国,既没有摄像,也没有拍照,当年是由我负责接待的……”张同禄解释着说道。
  听到这个,刘一九顿时就笑了。
  真的。
  这些家伙,忽悠不懂的人,没有问题。
  但是实际上,是这么一回事情吗?
  “张同志,我就想问问,日本七宝烧跟中国景泰蓝有可比性么?中国连景泰蓝工艺都还保存着,更低技术,简单的七宝烧工艺没有了?日本人从很多年之前就从中国学习这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吧?尤其是在民国时期以及入侵中国的那几十年之内……七宝烧,就是因为他们对景泰蓝的工艺没有学全,没有掌握到一些隐秘的配方之后生产出来的残次品吧?”刘一九并没有太过严厉,脸色非常平静。
  但是口中的讽刺意味,非常明显。
  究竟是对日本人,还是对在座的某些人讽刺,还真的说不明白。
  刘一九很是认真地打量了一番这位18岁学徒,数百年第一个学全整套工艺的年轻大师,如果不是确定张同禄不是那个最开始去了日本,然后还帮着日本人秘密地挖多年从事景泰蓝生产设计的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师、景泰蓝技工的人,刘一九甚至会认为他就是那个人。
  “刘主任,七宝烧可不是景泰蓝……”张同禄绝对没有想到,刘一九会对于这些事情了解的这样清楚。
  日本人从唐代开始,就不断地学习中国的文化以及科技,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日本的七宝烧,虽然日本人一直都是宣传的跟景泰蓝没有丝毫的关系,最多工艺手法类似,是他们独创的,但是真正明白内情的人就知道,日本人的七宝烧,其实就是中国景泰蓝因为技术残缺而出现的产品。
  “不管怎么说,这玩意儿既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就不能让小鬼子偷学了去。”担心刘一九跟厂子里面的人闹别扭,影响自己以后的工作,郑浩当即就拿出了他这位首长的作风。“顺便透露一句,经过国务院批准,以后景泰蓝厂,宣纸生产单位等,都将会由我们九院负责管理。这次不管日本人是不是来偷学的,我希望大家多长一个心眼儿。生产过程中,各种保密的配方,关键的诀窍经验,甚至是炉火的温度等等,都是不能跟日本人说……”
  虽然不了解景泰蓝的生产过程以及工艺,但是这玩意儿跟九院下属单位的很多工艺都有点类似。
  尤其是烧蓝,这玩意儿火候的掌握,极其关键。
  就如同烧结钨钼制品的粉末冶金一样,什么时候保持什么温度,温度保持多长时间都是有讲究的。
  一旦超过了,出来的就是一堆的废品。
  工艺品,更是如此。
  “郑主任,要是上面首长要问?”
  “天王老子问都不行!不重要的可以介绍。一般人,如果没有什么想法,只是了解我们大概的工艺就行了,除非内行……”郑浩直接打断了连平的话。“表现得好,我们不看你们为国家创造了多少的外汇,该往上升,不会有二话。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不过我希望大家重视九院的意见。在九院,一直以来,都不是仅仅看某一个方面就行的……”
  郑浩自然知道这些当官的想要什么。
  他们不就是为了让上级领导看到他们的能力么。
  “即使在其他的领导面前表现得好,如果没有九院的公章盖上去,我想大家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一次,算是一个考核,至于大家的待遇,我想了解九院的人应该都是有所耳闻的……”
  打一棍子给个甜枣,郑主任现在用得炉火纯青。
  在他的主持下,会议开始讨论哪些东西需要进行保密,一旦遇到日本人询问,或者上级首长询问,应该怎么回答才不会失去了形象,让对方觉得中国人没有教养什么的。
  曾经,有个传说,说景泰蓝根本就不曾失密过。
  还说当年日本人到中国景泰蓝厂考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拍照,也没有摄像,甚至日本人连车间都很少进去。说什么当年厂子里面车间大门跟接待室大门一样,日本人出来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走错了,结果进入了车间,刚好看到几名中国工人正在车间里面光着膀子打扑克,给日本人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外交形象。
  只要有脑子的人都能够想到,在有外商进行参观谈判的时候,即使生产工厂里面没有一点的业务,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中国人,别说事关国家外交形象,就连有上级首长前来视察,表现的也是非常的严肃认真的!


第806章 小鬼子甭想在郑爷爷碗中抢肉吃
  当天晚上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钟。
  这让景泰蓝厂里面的众人感受到了新来的这领导的雷厉风行。长时间加班,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刘一九一直都是听的多,说的少,大部分时间都是把机会给了郑浩,只有在一些关系到专业的问题上面,才出口。
  他对于景泰蓝,了解的并不是非常深入,但是胜在景泰蓝是无数国人的痛,他了解的比较多,所以说起来,也就能够说到点子上面。到了后来,张同禄直接要跟刘一九讨论技术细节,如果不是李锐说夜已深了,刘主任需要休息,这家伙还不会打算放手刘一九。
  “我说刘主任,你这些东西在什么地方学的啊!这专业的东西,根本就找不到资料啊!”郑浩在回招待所的路上,问着刘一九。
  刘一九摇头,默然不语。
  “你说你也是,本身就对这个没有太深的研究吧,非得跟别人讨论技术,如果不是我们的会议在那个时候结束了,我看你怎么去应对……”见到刘一九不理睬自己,郑浩也不由得有些无聊,虽然很累了,开了一天的会,坐在会议室里面超过了十个小时的时间,腰酸背痛的,但是跟刘一九平时见面少,想要跟刘一九多聊一聊。
  尤其是刘一九究竟从什么地方搞到的这些情报,了解到的这些内容,他很是好奇。
  “那有什么?在我知道的地方,就跟他们谈技术。在不知道的时候,我就跟技术人员谈管理呗!”刘一九随意地说道。
  郑浩先是一愣。
  然后大喜。
  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刘一九在各方面都能够跟别人谈的头头是道,尤其是在一些他并不熟知的领域里面,能够让专业的人都折服不已。原来就是这样的!
  “当然,在这样干之前,你至少得了解一些基础的,最好是能够了解到某一些比较核心的东西,核心的东西,不需要了解太多。技术跟管理,虽然说,技术更加重要,但是管理其实在某些时候比技术更加重要。咱们九院就是这样,咱们的技术底子,一直不差,你是知道的。但是在我接手之前,却没有出现现在这样多的成果。之前的积累,不能少,但是如果管理上面能够到位,自然不会是那样的情况……”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中国人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不是靠着制度,而是靠人。
  任何一个单位,如果无法让制度落实下去,都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
  九院现在就是这样,一切都是靠着制度保证,制度如果不合适,经过论证,自然会进行修改的。
  当然,在之前,九院一直没有出现多少的成果,跟资金投入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是那不是主要的。
  当年老一辈在弄两弹一星的时候,条件多么的艰苦,很多东西即使用钱都是买不到的,最终靠着算盘进行计算,靠着一些土方法来进行高科技试验,最终让原子弹成功在罗布泊上空升起了蘑菇云,没有隔太长时间,氢弹再次让地球颤动了一番。
  东方红更是在整个地球上空绕着圈播放。
  郑浩从刘一九这里学到了一些东西,自然也就没有打扰刘一九。
  这一阵,刘一九够累的,在车上就打起了鼾,到了招待所,甚至就是迷迷糊糊地在李锐的搀扶下下了车,洗也没洗就躺在床上睡了过去,独自留下一脸疲惫的李锐给他脱鞋洗脚……
  第二天一直睡到十点过,这对于刘一九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日本人下午三点多才会到达首都国际机场。
  刘一九他们作为全程陪同人员,自然是得跟着商务部以及首都市政府的官员一起去接机。
  对于这种事情,刘一九根本就没有兴趣,任由李锐怎么劝说,他都没有去,因为他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
  这事情,自然也就交给了比较圆滑,喜欢跟人打交道的郑浩去了。
  中午刘一九跟李锐回了老李家吃饭,这让郑雅好一顿指桑骂槐,就是说刘一九不是什么好东西,司徒雪的孩子都能够走路了,李锐跟了刘一九这么多年,肚子一直都没有丝毫的动静。
  李老头面对这事情,也只能把目光投向一边,去研究墙上的雕刻,这把刘一九给弄得坐立不安,李锐也只能低头听着还没有成为老太太的老妈数落。
  不是刘一九跟她没有努力,而是她自己的肚子就是不争气。
  各种检查都做过,根本就没有问题。
  最后,李锐连刘一九整天忙着工作,再晚都得跟她一起努力一番的事情都不敢说了,两人只能借着要去机场接日本人的理由逃离了越来越恐怖的李家。
  当然,不是说晚上,很多时候是早上起来做早操的……
  离开李家,两人并没有去机场,而是回招待所睡觉,一直到晚上,参加完欢迎晚宴的郑浩回来汇报情况,刘一九才起来。
  “……你是没有看到那阵仗啊,那些家伙对日本人,比他们的爹妈还好,尤其是日本人说他们如果看到合适的,就会进行大笔的投资或者进行大规模的采购……”郑浩对于现在的官员对于日本人的态度非常不爽。
  奈何根本就发作不得。
  “日本人整个考察团究竟有多少人?他们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不要给我说那些官员怎么样!”刘一九最为头痛的就是日本人的行程。
  这次主要是传统手工艺行业的考察参观。
  毕竟,在这个年头,共和国依然还是在靠着手工艺品赚取外汇。
  军事装备出口非常不错,但是普通工业,在几大经济特区的代工产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没有更多的外资单位以及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大规模出现,特区以及沿海城市的发展,并不迅速。
  所以,对于前来给中国送钱的日本人,地方政府甚至商务部的官员,自然是非常重视的。
  一个考察团,再怎么的也得砸下数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的订单或者投资吧!
  刘一九最担心的就是日本考察团分开,各自奔赴各个单位,那样一来,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应付周全。
  “一开始,他们是打算整个代表团分开,各自去寻找跟他们对口的传统手工艺单位,但是政府领导却说,其实可以让大家都参观一翻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过程,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手工艺品……”一开始郑浩说日本人准备分开行动的时候,刘一九的眉头都拧了起来。
  不过后来说统一行动,自然也就轻松了起来。
  “整个代表团,核心人员只有二十多人……”
  “你有没有把谁是干什么的记清楚?别到时候咱们的人盯错了人!人多,也是他们更加容易下手的时候……”
  “放心吧,你即使不吩咐,我也得弄明白啊!这事情可是关系到我们以后的事业啊!小鬼子想要从他郑爷爷碗里抢肉吃,根本就不要想!”郑浩一脸得瑟地说道。
  当天晚上把详细情况介绍了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日本人下榻的首都饭店,九点钟一到,十多辆红旗的车队就在警用摩托开道之下,向着景泰蓝厂奔去。
  从用车上面就能够看出来这些鬼子在共和国受到的优待。
  刘一九并没有去寒暄,有着郑浩顶着,他只是默默地跟在郑浩身后,郑浩甚至都没有对陪同日本人参观的首都市领导以及商务部领导们介绍刘一九。
  这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人物。
  景泰蓝厂大门口,早就有数量不少的年轻工人手中捧着鲜花以及红绸,对着外商以及上面的首长们卖力地挥动着,口中整齐地喊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而前面却是敲得整天响的锣鼓队……
  原本大门口上挂的“热烈欢迎上级首长莅临检查指导工作”的横幅上面也加上了“热烈欢迎国际友人前来考察指导工作”……
  这让刘一九恶寒不已。
  首都单位经常接待外商,政治觉悟那绝对不是他刘主任能够比得上的。
  就连巴基斯坦以及伊拉克等国给中国军工砸了不少资金的土豪客户们到各个单位,也都没有见到任何的横幅以及欢迎仪式。
  日本考察团的团长是他们手工业协会的一个副会长,叫渡边一郎,这货好像是一个什么手工制铁工艺品家族的传人,主要是制作精美的铁壶等玩意儿……
  而刘一九主要盯的人,就是稻叶七宝烧株式会社的几个人。老板稻叶正一本身就是稻叶会社的继承人,同时还是东京大学碳化硅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另外一个则是稻叶七宝烧株式会社的技术总监,来这边是为了交流七宝烧与景泰蓝的艺术……
  简单的寒暄之后,由沈饶以及连平两人带着众人参观,沈饶更是亲自担任解说员。
  刘一九发现,从进入生产车间之后,稻叶七宝烧株式会社的几人就跟张同禄在一起,显然这批日本人并不是76年来中国的日本人。
  一开始,参观各处工艺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有任何的反常表现,但是到了掐丝工艺的时候,对方就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第807章 狼子野心的中日手工艺品研究合作
  “张同志,景泰蓝比我们的七宝烧的画面复杂太多了……不知道在掐丝工艺中,是否能够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一下?尤其是这样复杂精美的图案,究竟是怎么让它们在高温焙烧的时候非常好地结合在铜坯的表面?”稻叶正一在见到了掐丝工序上,工人用胶把压扁的细紫铜丝牢牢地粘在铜坯上面,开始了询问关键的核心技术,“难道就是他们使用的这种胶吗?普通的胶粘在上面,可是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釉面,究竟是用了什么来保证景泰蓝在如此复杂的工艺过程中成为那样让人赞叹的绝世工艺品?”
  日本七宝烧,画面简洁,造型不够复杂,所有能够烧出大片的蓝而没有砂眼。
  不是日本人不想做得更加复杂,毕竟,复杂才能够更体现手工艺的艺术性。而是他们少了很多关键的东西。
  比如,把铜丝造型的图案粘贴在紫铜底子上面的胶,这是绝对保密的东西,日本人一直都没有搞到,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做出来。
  “稻叶先生,这些都是靠着工人师傅的经验而做出来的,不同的人,做的就不一样,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做得一致,要不然,我们就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外国客商也不用常驻在我们厂里面,整天向我们催货……”张同禄看了看正在盯着自己的刘一九,笑着说道。“尤其是用来粘贴的胶,为了避免在烧结过程中温度太高让胶脱落,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说道这里,张同禄戛然而止。
  日本人一听,顿时就来了精神,果然中国人的胶上面有秘密。
  采用化学的工艺研究出来的胶,在高温状态下虽然说不会脱落,但是却会让整个工艺品在焙烧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日本人研究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这胶上面难道有什么秘密吗?”稻叶正一并不死心。
  “稻叶先生,实在是对不起,这涉及到我们的保密技术配方,恕我不能奉告。”张同禄直接就拒绝了日本人。
  刘一九在这边盯着,需要让这位年轻却又身份神秘的主任放心,至于造成什么不好的外交形象,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出了事情,刘主任自然会盯着了。
  “我们能够看看这些胶吗?或者看看这种神奇的胶的生产过程也行。”对于这样的东西,日本人自然是不能轻易放弃的。
  他们来这边,甚至是不惜组团,都是为了弄到中国人的配方。
  怎么可能在一开始碰到钉子的时候就退缩了?
  “对不起,我们单位有规定,这些胶,就连我都不能参观生产工艺,包括我们的厂长。另外,这些胶由于产量非常稀少,制造困难,所以每次使用多少,都是有记录的……”张同禄按照原来商量好的回答了日本人。
  听到对方这样说,日本人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而是继续参观。
  到了烧蓝的阶段,日本稻叶七宝烧株式会社的那名叫做龟田雄山的技术总监又开始询问烧结温度。
  “对不起,烧结温度,也是我们保密的部分……”刘一九没有等到张同禄开口,直接就说道。
  他不是用汉语,而是直接用日语说的话。
  “你是?”稻田正一等人都是皱起眉头打量着这个一直跟着他们的年轻人。
  尤其是这个年轻人居然会日语,这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
  刘一九根本就不想要用日语跟对方交流,虽然会日语,前后加起来,说了多少句,他自己都没有弄清楚,绝对不会多的。
  “我是郑主任的助手。”刘一九板着脸说道。
  仅仅是助手这样简单么?
  日本人表示不相信,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中国人会在这个时候特别防范他们。
  上次他们的人到这边来,可不是这样说的,当年日本人来这边的时候,中国根本就没有安排他们到车间参观,某些人借着走错的机会,进入了生产车间,发现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什么防范意识。
  参观过程中,日本人在不断地进行拍照,刘一九并没有阻止,这两天他已经安排人去了解有哪些人掌握着核心的配方以及生产工艺。这些人,即使被日本人收买,也不可能通过海关出国,除非偷渡。
  这些家伙肯定不可能大规模地偷渡到日本。
  “稻叶先生,中国人现在的防范意识太强了,是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咱们走漏了消息?”龟田雄山对于这样的结果,非常不满意。
  在来中国之前,稻叶正一的父亲可是告诉他们,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保密意识,他们告诉中国的商务部,来这边就是给中国送钱,提供大订单的。
  在之前的接待规格,都是能够明白中国人的态度。
  但是这些基层的态度,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不是,这种事情,我们应该直接跟中国高层交流。如果他们不希望获得我们的订单以及投资,那么,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稻叶正一阴冷地笑着说道,然后直接去了找了代表团团长渡边一郎,交流了之后,在参观结束之后,日方提出了更改日程,要跟中国同行进行技术工艺方面的交流。
  中方的领导们觉得这正是中国方面开眼界的时候,而且,日本的某些方面比中国好的太多了。
  他们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都是相关材料方面的本科生。
  “小刘,这事情有鬼啊!”郑浩没有想到,事情会向着这边进行发展。
  刘一九倒是淡然,日本人要偷工艺,绝对是各种手段都能够使得出来的。“听听呗,看看日本人让咱们怎么涨见识……”
  反正知道日本人的野心目的,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他们耍什么手段。
  技术交流的会场很快就布置了起来,日本人绝对是有备而来,居然带来了不少他们的七宝烧。
  虽然七宝烧在日本比较出名,但是跟景泰蓝比起来,这玩意儿图形复杂,工艺简单,除了能够有大片完整光滑的蓝面,也没有多么的精美。
  “这里展示出来的都是我们七宝烧的一些普通产品,比起贵国的景泰蓝,确实要简单很多,但是我们的七宝烧,有着一种贵国景泰蓝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大面积点蓝,不会有任何的沙眼,另外,我们的七宝烧因为我们工装模具技术的发展,一块铜皮就能够制作完成的毛坯,而你们的需要四块铜皮进行焊接……”在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