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帝国-第5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革开放,有阵痛那是难免的。如果我们不整合资源,就无法集中更强的技术力量。298厂,之前是我们国内光学领域最顶级的厂,六十年代之前,甚至不比国际上的同类型厂差多少。六十年代最后,国内不断地从这家厂里面抽调技术力量用来建立其他的厂,或者说给一些完全没有必要建立同样生产能力的厂配套,最终到现在,298厂又怎样了?技术实力根本就不行,因为他们主要的精力就是给其他的单位培养人才!我们九院之所以不断地发展,不仅仅是我们拥有充足的资金,更因为我们的技术实力一直在增加而没有被削弱!”
“你这是在抱怨要从九院下属的两家飞机设计所抽调技术力量?”龙耀华笑着问刘一九。
整个严肃的会议室里面,响起了一片笑声。
这个话题,确实有些严肃了。
也幸亏这里面没有技术引进派的人在,跟没有刘一九的反对者在。
不然,非得把刘一九给骂死。
分明就是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肥某些单位而已。
“我这可不是抱怨,仅仅是感慨。如果我们不同意,我想诸位首长也不会强行从咱们九院里面抽调技术力量不是?”刘一九挤眉弄眼地说道。
他的建议,或者说他的要求,这次确实让军方的大佬们重视起来了。
不少的单位在研究九院为什么发展这样快,九院的技术力量壮大,这是显然的。一开始他们不断地从别的单位挖人,现在他们却很多年没有干这样的事情了,都是自己在培养人才。
显然,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次要动的,都是军方下属的单位,也就比较容易操作起来。只要军方相关部门的大佬没有意见,那么,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第1315章 铁公鸡拔毛
“那么,现在简单了,九院承担发动机以及航电系统方面的项目,其他主要由新成立的航空研究院负责,这样,没有问题了吧?”尤成峰询问着刘一九。
九院出了人,如果不给一些项目,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在电子系统领域,国内也没有能够比九院更强的了。
“没有问题,不过,我们611所的诸厚道,冯伦,708所的马凤山以及程不时这些人不能给新成立的研究院……”为了避免最核心的骨干被挖走,刘一九先行给他们打了预防针。“当然,611所同样也是在研究图—22m2的一些技术,由冯伦负责,可以把他们整个团队都给你们新成立的研究所。”
“刘主任,这可是我们双三工程的负责人!要是整个团队给他们了,我们的双三工程怎么办?”刘一九说这话,让诸位大佬本来就不满,最为顶级的核心设计师不给,给其他的人,哪里能够快速形成设计能力?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反对的就是611所所长黄乔松。
“我们的双三工程,一直都在持续的研究,同时还负担图—22m的一些技术逆向开发。这一点,他们做的很是不错,如果把这个团队给他们去设计大轰炸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刘主任,希望你能够再考虑一下。”
黄乔松说的没错。
刘一九不是不知道冯伦在负责双三工程,问题是也不可能不给整个团队,不然短时间内飞机设计院里面很难形成设计能力。
这跟他的初衷相悖。
“双三工程确实是需要保留的。因为目前的空空导弹以及防空导弹,速度很少有超过3马赫,我们需要这样高性能的空中截击机来获得制空权,这是一开始就确定的。”九院在搞双三工程的事情,军方也是有所耳闻,一直不知道进展而已。
“双三工程?那是什么?难道是下一代的战机?”陈之同有些不了解,尤成峰同样也是不知道,就连李向阳,都是没有听说过。
众位军方大佬一脸的疑惑。
“双三工程,其实就是我们一种空优战机的设计方案。飞行高度三万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黄乔松解释着,“目前整个国际上,也就只有米格—25这样的战机在开加力燃烧的时候能够达到这样的性能,也是无法坚持太长时间。这个项目,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是在投入,主要针对一些基础材料跟电子技术的研究。”
“这么说来,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战机了?”陈之同有些兴奋地问道。
刘一九摇了摇头,“不,这战机,我们并没有把它列为下一代战机,而是跟歼十同代的。下一代的战机,主要向着隐形,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超级信息优势等方面发展。而双三工程,为了降低难度,从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直接就奔着这个目标而去。同时,我们的卫星系统,也是关系到这个发展方向的研究……”
军方高层,首长已经换人,刘一九在这个时候不得不刻意去强调一下中国下一代战机跟他们研究出来的歼十的不同。
仅仅是隐形能力,这一点,双三工程就没有考虑更多。
谁都知道,具备这样能力的战机,尤其是有着超机动性能以及超级信息优势的战机,那个价格都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承受的。没有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基本上都很难研究出来,设计的领域实在是太过广泛,需要的技术,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就连在老毛子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搞具备隐形能力的图—50,也都搞了几十年没有获得完全的成功。
唯独就只有美国,拥有f—22这样的顶级战机。
却因为造价实在是太高,最终也就只装备了两百多架,然后剩余不足的靠着f—35来弥补。
“咱们已经有了歼十跟歼十一,再搞一个心能达到双三指标的战机,是不是并不是太过合适?以前歼—9项目,指标就是双二八呢,那么多年没有成功,最后也不得不下马,停止研究……”尤成峰质疑着这个项目存在的合理性。
原本他认为九院并不会花太多的经费,用钱的地方毕竟不是太多。
可是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样。
还有太多的工程他们不知道了,这会儿突然又钻出一个双三工程来。
“并不矛盾。我们的理念是高低搭配。不管是我们仿制f—14而来的歼—11,还是我们自己独立设计研发的歼—10,都是重型战斗机。由于属于重型战斗机,在机动性能,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都是不可能太过出众的……”不等刘一九反驳,龙耀华就率先反驳了。
“这么说来,他们那边能够调出来的人并没有多少?”李向阳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有些无法理解。
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何这事情会变成这样。
一开始都说了原意给人,现在这意思是不给人?
尤其是龙耀华也是反对让什么双三工程被延误。
“咱们现在讨论的是成立新的飞机设计院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双三工程!”他强调着。
希望众人的注意力回到目前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上面来。
“最开始你们那边负责图—22研究工作的不是由赵秉义同志负责?”孙道乾有些不解地问道。“之前很多时候我都跟他交流过。只是这两年没有联系了……”
“赵秉义同志被调到九一大学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任教去了。所以,双三工程以及图—22的一些技术研究都是由冯伦负责。一开始我就说了,给图—22的团队,不给冯伦,大家是不是理解错了?”刘一九有些苦恼地问着众人。“再说了,这个研究院完全可以放到芙蓉城嘛,这样近,有什么问题也是可以相互交流的。”
国家一直得等到08年中航工业集团总公司成立之后,才会把整个航空工业的力量给整合起来。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庞大的飞机设计院。秦飞最后跟西飞等合并,沈飞那边的技术力量同样也是没有整合的。
现在刘一九主导,让一个能够统筹整个国内众多飞机设计院所的大型综合飞机设计院成立,却并不像让九院的被管辖,同时,也不愿意让九院去管这些事情。
否则,这将会影响九院的进程。
“这事情咱们下来再商量吧。先说说成立飞机设计总院的事情。”
这些事情就是军方应该考虑的了,刘一九并没有插言任何事情。
而是拉着黄乔松离开会议室,询问他关于611所一些项目进展的事情。
“双三工程,根据目前的技术力量来说,限制进度的不仅只有发动机,还有材料。同时,电子设备也有些跟不上,这个的复杂程度超过了项目团队的想象。西蒙洛夫都说了,除非我们同样采用米格—25的那种方案……”在双三工程上面,确实困难重重。
这种战机国家需求量不会太少,至少也是上百架。
所以,采用钛合金进行制造,这个成本太过高昂了。
发动机方面,开加力燃烧让重达十多吨甚至更高重量的战机以三倍音速飞行,就连苏联的发动机都只能坚持五分钟,后果是报废。
“这样说来,短时间内,双三工程没有指望成功?”刘一九询问着。
“可以说是这样。”
“如果材料大量使用石墨烯呢?或者炭纤维复合材料,重量下来了,对于发动机的要求就没有那样高了。”刘一九舔了舔嘴唇。
最为后悔的就是当初在战机设计方面没有多下功夫。
“我们算过了,如果大量采用石墨烯,重量会减少好几吨,但是石墨烯的价格,甚至比钛合金还更贵。成本同样也是接受不起的。这种战机不可能卖出去吧?”黄乔松对着刘一九说道。
用石墨烯制造战机的主体部分,绝对是不可能出口的。
这会造成技术泄密。
“关于新一代的隐形飞机设计呢?”
“问题同样也是不小,不管是气动布局,还是对于发动机的要求,电子系统的技术要求,都是严重制约了我们的设计……”黄乔东也只能大概地给刘一九介绍这些项目的情况。
对于战斗机方面,尤其是顶级战斗机,中国需求并不是太过迫切。
“如果这样,可以调冯伦跟程不时给他们,这两个人如果一起,设计大型战略轰炸机,问题应该不会太大。”刘一九想了想,对着黄乔松问道。
程不时负责可是运二十的设计,而冯伦,也是九院的航空装备顶级设计能力的支柱。
“这样一来,我们的技术实力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大飞机,运十需要展开系列化的设计,而运二十还得向着民航客机,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甚至电子作战机方面发展延伸。本来就缺人……”
“我们可以把任务分一部分给新成立的飞机设计总院。”刘一九一脸阴险地说道。
第1316章 布置到总院的眼线
“这样一来,会对我们的研究造成影响!”黄乔松弄不明白刘一九怎么想的了。
刘一九看了他一眼,然后再向着门口看去,倒是也没有谁在旁边,才小声地说道,“咱们一家搞,别的单位心中本来就不爽。同时,我们手中这样多的项目,已经让我们不堪重负,即使快速发展,每年大量的人员进来,可是能够主管项目的人并没有几个,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如何?任何项目,都是需要人来主持的。咱们目前这样,一个项目主管工程师负责好几个项目,严重滞后了我们的进度……”
“问题是国营单位的体制,让这些项目不可能如同我们这样快速就能够解决问题。技术论证,甚至型号讨论,技术标准制定等等,都是需要经过长期而且大量的讨论,有时候还得考虑平衡的问题,即使这些都解决了,还得等经费……”
黄桥松原本就是在这种体制下的,深深明白这种模式下工作的不容易。
更要命的是,不懂技术的管理技术项目!
刘一九这样精明的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啊。
后者确实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一开始肯定能够考虑到这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是他经常强调的,绝对不准九院下属单位干出这样的事情,现在主动向着对方靠拢?
“经费,军方应该会出一部分。而且,成立总设计院,然后把各个设计院串联起来,整合所有的技术力量,对于我们只有好处。我们的一些项目给了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我们的经费,同时,他们的技术力量我们也可以借用。对方从一开始,就是从战略轰炸机开始,而我们再把其他的一些非核心项目给他们……”
刘一九给黄乔松说了自己的想法。
九院手中有着太多的项目,设计能力以及技术能力有些跟不上这些项目的发展了。
现在就已经变成了瓶颈。
“当初预警机等,军方都是希望我们给出去,我们索性就把这些项目都丢给他们来主持。我们只搞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样,我们也不用树立太多的敌人,同时,他们如果发展不够快,这也跟我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那我们的国防发展呢?”
“咱们能够管得了那么多?”刘一九问着黄乔松,“老黄啊,在咱们这样的立场上面,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平衡的问题。九院一家异军突起,这也支撑不了的。双三战机等,我们完全可以给沈飞那边,以他们的技术力量,以及目前所处的困境,会比我们速度更快,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提供给他们一些技术力量。如果他们搞出来的战机最终也会成本太高导致价格高昂,那时候,就不是我们九院的事情了……”
黄乔松很是幽怨地看着刘一九。
刘一九并没有就这样直接决定,而是在下来之后召集611所,708所两家飞机设计单位,以及132厂,蓉城大飞机厂两家制造单位的技术总工以及管理人员开会讨论。
当他提出来要把一些精干技术力量支援给新成立的飞机设计总院,顿时就遭到了抵制。
尤其是程不时跟冯伦两人,更是反对,他们不愿意脱离九院序列。
“刘主任,如果我的工作做的不好,我宁愿去当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我希望您能够收回成命。”冯伦不知道刘一九为什么会把他给调离出去,心中却是认为,这应该是他自己在双三工程上面进度太慢导致刘一九极度不满。
问题是现在他也没有办法。
“如果能够接受成本,我们可以采用全钛合金或者石墨烯材料来制造样机……”
对于冯伦的这种想法,刘一九只能有些无奈,黄乔松这货显然是没有做好思想工作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才转而对着一脸不满的冯伦跟程不时说道,“这个并不是项目进展太慢的问题。目前,成立飞机设计总院的事情,符合我们所有单位的发展,咱们别的不说,仅仅只是图—22m逆火轰炸机的仿制,这个就有些过分了,我们在研究,秦飞在研究,沈飞在研究……”
“一直不都是这样的吗?歼七,贵阳那边在生产,132厂在生产,沈飞同样在生产,然后改进设计三家单位都在进行……”
“可是,我们已经放弃了。”黄桥松被刘一九给瞪了一眼,有些担心自己的地位,反驳着冯伦。
“不用争论这个了。老冯,我知道你的想法,有些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飞机设计总院,军方亲自负责筹建,而且同样也是会把地址选择在我们附近。他们也是清楚分散技术力量研究跟集中研究之间的区别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决定,不会再出现原来的那种问题。”
“反正我不想离开708所,我不过是负责给马老打下手,而且我们研究的是民航客机,不是军用大飞机……”程不时跟冯伦不同。
当初搞运十的时候,上面一个决定,一个命令,让他们十多年的努力差点就打了水漂,如果不是刘一九把运十接手过来。
现在,让他再去回到原来的那种科研环境中,他会同意么?
“军用大飞机跟民航客机有什么区别吗?在航空领域,军用跟民用,真的能够彻底分开?老程啊,我知道你不愿意,我也不愿意。可是如果继续把某些项目留在我们九院手中,最后的后果,有些项目不一定能够保住。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够清楚。而且,如果真的不愿意,我们也可以这样,借调过去帮忙,组织关系还是留在九院里面,然后由大家选择,怎么样?”
“刘主任,这个真的没法改变了?”
“管理委员会已经同意。”刘一九的态度很坚定。
对于程不时,他也只能说对不起。
在马凤山英年早逝之后,国产大飞机,可是由他牵头了。
这是九院708所下一代的领军人物,刘一九同样也是不想给出去的。
为了九院,为了九院的一些项目,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我没有什么意见!”程不时顿时就如同霜打的茄子。
这种事情,已经决定了,反对都是没有丝毫作用的。
“大飞机必须加快进度,这个项目,属于军民两用。等到样机试飞成功,就开始军用跟民用分开,项目团队向着两个方向转变。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等方面的研制工作展开,同时,飞机设计总院那边,应该会借用这上面的一些技术以及设计,用于设计我们的远程战略轰炸机。程不时同时去设计总院那边,主要是协调这方面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而冯伦等,将会投入到轰六的该进,图—22m仿制以及改进工作中……”
刘一九这样一说,程不时等人顿时清楚他的目的了。
总院不是属于九院管辖,而是军方直辖,刘一九没法对里面的项目进行干涉,但是他能够通过自己的人去影响到项目的发展。
程不时跟冯伦,两人担负的就是这方面的职责。
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很容易就能够接受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认为他们跟我们不是同一家单位,在合作的过程中就有所隐瞒。请大家不要忘记,我们跟他们,同样都是国营单位!都是国防科技体系中的一部分。”刘一九最怕的就是一旦冯伦跟程不时离开看,留下的跟他们有了隔阂。
那样一来,成立飞机设计总院的事情,就跟他想象的有了偏差。
军方的高层同样也是在讨论这些问题,设计总院最终决定,放在秦飞。
秦飞有相当不错的基础,附近有着西飞,调集九院以及沈飞,甚至西飞的设计力量发展起来的秦飞,绝对能够担当重任,毕竟,在汉中平原上面,有着一家大飞机厂,比挤在蓉城这个西南核心城市要好很多。
除了沈飞离得远一些,跟其他的几家单位都是比较近。
刘一九也同意这个决定,不过对于设计总院,他的定位要比军方高很多。
“秦飞依然保留,设计总院应该是只负责设计,秦飞的制造单位以及其他飞机制造单位负责实现他们的技术设计就行了。没有必要把整个秦飞都升级上来。最多以后需要的也就是总装能力,制造能力,需要其他几家单位配合升级!以后飞机各个零部件的制造,完全交付到各个相关单位。如同运十的生产,蓉城大飞机厂仅仅只是负责总装!”
“这样一来,运行起来就会有些麻烦啊!”尤成峰有些担忧。
“我知道诸位首长的担忧。在数年前,为了协调并且高效地管理各种装备的生产,我们单位弄出来了一套生产管理系统……”
刘一九的话,让所有的大佬都是一愣。
感情,这小子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推销他们的什么系统?
第1317章 绑架军方给计算机订单
“工厂生产管理系统,主要依托计算机管理,把整个生产运行过程全部录入……”刘一九开始推销起他们的erp管理系统。
这对于军方高层来说,还真没有想到转折会这样快。
尤其是龙耀华,对于这个管理系统有着一定的了解,不过要想利用这个管理系统管理如此庞大的生产过程,能够做到?当即就提出了问题,“小刘同志,你得清楚,这些都是飞机啊!零件都是上万个,每个零件从毛坯原料到加工生产结束,最少都是有着数种工艺,甚至很多过百道以及数百道工艺,这样一来,监管还能有效?”
“当然,如果没有作用,我也不会向诸位首长介绍不是?毕竟咱们也是经过多年不断改善,完善,而且自己也在进行这方面的使用,为了更大限度地让管理有效,降低人为的失误,并且对整个生产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所以我们才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刘一九微笑着说道。
军方大佬们绝对不会清楚,九院准备在计算机方面进行规模制造。
如果仅仅是指望市场上零售,绝对不行。
这样正好是一个机会。
让已经开始准备跟国外合作的联想不要指望政府采购订单了。
以目前的情况,这个系统要在飞机设计总院的体系下进行运行,至少得数万台的订单。
这些订单,就足够支撑初期的计算机工厂生产了。
一旦真的有效果,军方其他的军工单位也会纳入,即使他们不会认真使用,也会有订单的。然后是向着周边的单位延伸。
“这需要多少微型计算机?”军方还是有明白人的。
“每个仓库里面肯定各得有,而且,生产办公室的调度需要有,车间主任甚至总部也是需要有的……”刘一九的目的被揭穿,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尴尬。“虽然需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