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帝国-第5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前后甲板位置上面的导弹发射区域上面,我们还准备安置导轨,布置更多的武器,即使在作战的时候,这些导弹发射井盖也不会全部个打开……”


第1343章 潜射导弹也上这战列舰?
  “前后甲板上面还安置导轨用来布置更多的武器装备?这个有必要么?”刘一九看着眼前的战列舰模型,眉头皱了起来。
  按照艾国秀的说法,就是在布置东风—31的发射模组区域以及其他导弹发射区域上面布置导轨,从而装上箱式导弹发射装置。
  艾国秀见到刘一九皱眉头,顿时就从旁边找到了两个长条形的木头横着放在导弹的发射井上面,然后再从旁边拿起来一个如同导弹发射箱的模型安置在上面。
  “由于不可能同时齐射这些导弹,甚至在绝大部分的时候,这些导弹舱里面都不会装上导弹进行战备,所以这些区域完全就是空间的浪费。同时,由于舱室内部需要给战舰上面服役的官兵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更大的空间,所以我们就考虑到在甲板上面布置一些不同作用于功能的导弹发射箱。这样一来,不仅拥有更强的战斗力,还能够有效地欺骗我们的敌人,我们这军舰上面因为技术问题无法装备上垂直发射的远程导弹,仅仅只能在军舰表面上布置箱式导弹发射系统……”
  艾国秀显然跟其他方案设计人员对于这样的设计非常痴迷。
  在这个时候,又从旁边拿上几个木条,变成导轨,从而让刘一九能够明白他们的意思。
  “这是谁的方案?”刘一九嘴角咧了一下。
  感觉到这艘战列舰会被国内已经开始变得疯狂的军舰设计师们玩坏。
  “吴天海,最开始是他提出来的。后来经过我们的讨论以及技术论证,试试起来并不是非常困难。不管是用来装对地导弹,还是对空导弹甚至反舰导弹,都是没有问题的……”艾国秀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了。
  之前刘一九才跟吴天海等人闹了矛盾呢。
  “把他喊过来。”刘一九没有说这个方案是保留下来还是不能出现,只是让他们把吴天海找来。
  艾国秀让刘一九稍等,他自己亲自去找吴天海,毕竟这里是在801所的内部。
  “刘主任,801所原本主要就是搞反舰导弹的,咱们的反舰导弹不管是801还是802,都是他们研究出来的,这方面的技术他们比国内更加有经验。同时,他们在鱼雷方面的技术储备也是非常充足的,咱们不是要搞高速鱼雷吗?如果跟他们进行合作?”对于眼前的战列舰,麦东岳显然是已经无力吐槽了。
  对于他来说,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太过疯狂了。
  不说军舰舱室内部多密度的垂直发射导弹模组,凭借如此庞大的甲板面积,这得装多少的导弹?加上内部储备的导弹,这得多吓人?
  所以,他觉得还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的好。
  要是最后055舰也变成这样,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毕竟055现在的技术难度已经足够大了。
  “跟他们合作?这话怎么说?咱们不是让小董去找他们老师过来详谈,然后召集这方面的技术人员组建项目开始攻关吗?”刘一九有些不明白了。
  别的单位都是闲项目太少,麦东岳一开始对于自己要求放弃53级军舰的升级改造设计很是不满呢。
  现在却说把项目跟801合作。
  “如果在这方面合作,可以修复一些关系。”麦东岳说这话的时候,偷偷地打量着刘一九,他实在是有些担心刘一九因为这个而生气,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作为下级,根本就不应该说这个。“更重要是的,我们可以借用他们鱼雷研究团队的技术力量!”
  “现在他们就因为项目经费情况跟我们扯皮呢!”刘一九个倒是没有在意这方面的事情。
  麦东岳这样想,也是为了他好。
  801九院投入了不少,就是为了建造十万吨级的船坞以及其他的技术装备升级等。
  刘一九也不想双方关系闹得太僵。
  即使有着上面的大佬强行施压,比他们两方和谐地相处效果要差太多了。
  “我们不是要把53级导弹护卫舰的技术以及研究项目转移给沪东造船厂吗?给他们一家,还不如也给801一部分。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通过外销订单获得部分的经费……”
  这两天,在这方面麦东岳倒是想的不少。
  他就是为了向刘一九证明,他的能力不是白给的。
  刘一九听到这话,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不是他想不到这样的方案,而是他处于局中,没有旁观者清楚,仅仅只是盯着对方打他们项目经费主意的事情看了,而没有想过利用别的机会让这些单位通过他们自己获得订单。
  “要是这样,沪东造船厂跟北方船厂两家单位都作为外销订单的承接单位,按照我们的要求,让他们把项目分发给其他的研究单位。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出钱,他们也能够获得不菲的利润,虽然钱不是太多,至少对于目前各个单位来说也是不少的资金了。这些钱,本来就是他们挣的,是否上交,或者用来干什么,都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不是?”见到刘一九没有反对自己的意见,麦东岳进一步说道。
  刘一九点了点头,“你弄个方案出来我看看,如果可行,就这样个干。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关系帮他们争取订单。当然,这事情最好是跟09办公室的人通个气,如此一来,咱们也不算坑他们太过厉害了。”
  麦东岳点了点头。
  详细方案很快就能够做出来,他现在提出来,也不过是试探一番刘一九的态度。
  两人没有再说别的什么,而是开始研究这艘导弹战列舰的模型,刘一九利用大脑的强大模拟能力,脑海中构建出来一个完整形态,配备了各种导弹的庞大战列舰,等到他脑海中模拟得差不多的时候,吴天海跟艾国秀两人也到了这边的技术中心。
  “这方案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火力?”刘一九问着吴天海,直接就奔入了正题。
  跟王凯之间产生了矛盾,却与吴天海这个总工程师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吴天海在来的路上就听了艾国秀的介绍,可以说目前这样的情况,也是他跟艾国秀两人联手搞出来的。
  同时,这也跟继续增加项目经费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于801所来说,项目经费越多,能够动手脚的机会也就越大。
  “是的。我们的导弹战列舰投入实在是太多了,必须拥有更强的力量进行防御。同时,这上面巨大的甲板给了我们进一步加强的机会。如果装在这一区域,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远程战略导弹之间的巨大空隙来储备弹药……这上面可以装火箭炮,也可以装导弹。并且隐藏下面的垂直发射导弹,更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提升火力强度……”
  “如果这样,是否考虑到重心的问题?甲板上面布置太多,显然会对整个战舰的重心产生影响。上一次我们就是为了解决重心问题耽误了很多的时间。”如果加装多套箱式发射的导弹系统,整个甲板上面的重量就会增加数百甚至上千吨。
  对于如此庞大吨位的战列舰,在直行的时候根本无所谓。
  可在高速机动的时候,影响就会非常大了。
  吴天海既然在做这样的设计,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重心上移哪怕只有几十公分,在高速机动的情况下,战列舰都面临着更大的倾覆危险。
  “考虑过。不过在战舰两边的水平衡舱,可以做文章。这里面的空间,原本是美国人用于大口径主炮侧向炮击时候平衡重型的。我们发射导弹不会产生太大的后坐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水密舱里面可以用来安置更多的鱼雷,以及弹药储备,同时,把远程战略导弹的发射井直接降低到更靠近底部的位置。这样一来,完全可以平衡在甲板上面布置的这些导弹发射箱体所产生的重心升高……”
  “还要增加武器?”刘一九嘴角也开始抽搐了。
  对于衣阿华战列舰的改造问题,他实在是有些无语了。
  原本,他认为他的方案就是疯狂的,却不曾想到,自己从网上搞到的那些方案,在疯狂的中国军工设计师的疯狂构想下,这艘战列舰,将会比任何的战舰都更加强大。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
  “刘主任,我还有一个构想,就是利用军舰上面用于平衡的水平衡舱,直接就在里面装我们的潜射导弹,根据我们对于结构的分析,完全可以利用水平衡舱来按照潜艇的模式布置,装上潜射导弹,并且加强底部的强度。这样也就相当于我们的导弹战列舰携带着两艘核潜艇……”
  麦东岳傻了。
  刘一九懵了。
  就连艾国秀,也是蒙在鼓里。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一九才叹息了一声,“水平衡舱比较畸形吧?潜射导弹都是垂直向上发射,在那里面,如何发射?难道斜着发射?”
  这些想法,实在是太过疯狂了。
  刘一九从来都没有想到,要把潜射导弹也装到这里面。
  按照这样的方案,这绝对是刺猬中的刺猬了。


第1344章 潜艇搬上战列舰
  “这个就需要进行一部分的改造了。特别是军舰两侧水线以下的位置。”一边说,吴天海一边在战舰两侧的舱壁上比划着。
  刘一九看着,他的意思,显然是想要在战列舰两侧增加发射通道。
  这样就会让舰体上面有些地方凸出来。
  “如果这样,会对战列舰的速度造成不小的影响吧?”根据吴天海的方案,战列舰底部区域显然是要加宽。
  这样一来,确实能够让战舰的重心变得更低,就是在进行转向的时候,也会更加平稳。
  完全就是相当于把底部加重了。
  “根据我们利用超级计算机的模拟运算,增加一部分的壳题之后,确实会因为跟水接触的面积更大产生更大的阻力,对速度造成一些影响,不过个这能够让重心更低,机动的时候更强大。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拥有更强动力的燃气轮机组,也能够提高速度。”吴天海认真地介绍着,并且给刘一九示意,增加的凸出部分是什么样子。
  “其实,进行倾斜发射,对于潜射导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潜艇之所以需要垂直发射,那是因为潜艇结构决定了,只能竖着装这些体型巨大的导弹。如果我们能够拥有更先进的潜射导弹,甚至不需要加装这部分,直接在军舰水线下面的壳题开孔就能够装上更多的潜射导弹。”
  显然,吴天海也是如同刘一九那样,希望能够把这艘导弹战列舰打造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上怪兽。
  只不过,吴天海更加疯狂。
  “如果我们现在就倾斜着开口呢?巨浪—1这样的潜射导弹,实在是太过庞大了。”
  “这样会让重心无法降低。”吴天海摇了摇头。
  显然,这经过他们的讨论。
  “还是算了吧。潜射导弹本来就属于潜艇。如果仅仅是为了增加战列舰的攻击防御能力,实在是没有必要。战列舰在水面,无法像潜艇那样潜入水中隐蔽,装备本来就是为了让潜艇拥有隐蔽的攻击性,保证潜艇更强的隐蔽性,提高生存能力。战列舰装备这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刘一九想了想,觉得这样去改造舰体结构,在目前没有太强的技术能力的情况下,还是稳妥一些好。
  增加潜射导弹,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必要。
  不过,对方的方案,虽然被刘一九否决,但是却让他有了新的方案。
  没有了主炮产生的几乎能够让战舰倾覆的巨大后坐力,战舰底部两侧的水平衡舱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当然,在战舰一侧被击穿的时候,也能够产生作用确保战舰的安全,但是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出事了直接密封整个舱室就行了。
  里面的人员撤离出来就行,甚至,直接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进行操作。
  进水了,对于里面的武器装备性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当即就对着众人开口说道,“虽然不上潜射导弹,但是这个跟潜艇也很相似,我们可以把这个变成潜艇。两边可以增加鱼雷发射舱,同时,在里面安装反潜设备。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增加反潜能力,减轻顶部上面的负担……”
  这就是对方给刘一九的启发。
  对于刘一九这样的人来说,有时候受到一点的启发,都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加完善。
  特别是武器装备的设计方面。
  “中间部位,同样也可以利用起来,储备更多数量的深水炸弹,以及反潜火箭弹,把这些搬下来,顶部的重量虽然减轻的并不是太多,但是对于战舰性能也会有所提升。同时,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布置更多的预警系统以及火力系统。”
  底部的空间,在后面半截都是被燃气轮机以及核反应堆占据了,还有连接尾部推进系统的巨大主轴。
  工作环境恶劣,在前面半段,原来则是被用于做弹药的储备库。
  没有了口径庞大的主炮,这些部位自然就空了出来。
  听到刘一九的这些话,吴天海跟艾国秀都是飞速在他们的工作笔记上面记录下来了。
  艾国秀对于这事情实在是有些无法接受,现在彻底麻木,刘一九来这边,貌似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而是增加项目难度的。
  “这些系统直接把潜艇上面的搬过来用就好,没有必要去考虑太多。潜艇的检测设备,探测设备,甚至常规武器系统……”刘一九看着模型,虽然是完全按照比例,但是却没有办法看到内部的情况,当即就说道,“这里面具体情况也看不明白,咱们还是到船坞里面的战列舰上面看看内部空间如何布置更加合理吧。”
  顺便,刘一九也想要看看战列舰的情况。
  庞大的军舰,回来了这么多年,他还没有登上去看看呢。
  对于他的要求,两人并无意见,当即就召集了不少的设计人员,尤其是相关的武器系统以及结构设计人员,浩浩荡荡地向着船坞而去。
  现在的船坞,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在最右边的一侧,则是正在修建的十万吨船坞,而衣阿华级战列舰所在的船坞,则是之前修建的。
  巨大的港口设备竖立在船坞的两侧,而中间区域的船坞上面则是有着巨大的顶子,这里面正在建造着共和国最为先进的核潜艇。
  “在进行安装之后,这需要进行保密,美国人跟苏联人的卫星都能够看到我们的进度,这一点必须防备起来。”刘一九看了看着上面,然后在抬头看看天上,不由有些忧心。
  虽然美国人的间谍卫星目前的分辨率还没有太高,不过也能够模糊地看到。
  战列舰的改造,就剩下巨大的壳题了,这跟后来共和国建造航母那样如同堆积木的模块化建设不一样。需要在这个船体框架内部的空间里面如同修房子那样一层层建造起来。
  很多的设备,在这一层建造完成之后,就会安装好之后再进行上面一层的建设。
  最底部的动力系统,将会是最开始建设的。
  吴东浩对刘一九的要求皱起了眉头,“刘主任,船坞太过庞大了,建造顶部的工程太大了。而且目前也来不及……”
  “谁说要在上面盖起来?两边的龙门吊这样大,那得修多高才合适?而且跨度实在是太过庞大了。”刘一九摇了摇头,他可没有想过要修建一个屋顶把船坞盖起来。
  即使有钢结构,也会严重影响建造进度的。
  吴东浩有些疑惑。
  其他人同样也不知道应该采用什么办法。
  “在船坞两边弄出浓烟,这样卫星就无法看清这一区域了。晚上除非月明星稀,其他的时候不用,有大雾的时候也不用。包括那边正在建设的十万吨船坞同样如此。”刘一九给出了一个最为简单的办法。
  对于环境的影响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乎。
  西方国家污染了地球数百年,然后,他们发展了起来,却要求刚刚开始发展的中国对环境负责。
  何况,这样干,将会有着一个最大的好处——逮美国间谍。
  对于这样的海边区域,船厂的存在肯定是美国人知道的,突然从他们的眼皮下面消失了,他们能够不好奇?
  他们在中国发展的间谍,肯定会不断地靠近这一区域。
  没有再说什么,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开始登上内部已经被大部分拆空的船体。
  战列舰回来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就被国内的测绘人员完全绘制了下来。目前有着少量的工人以及技术人员在里面一边研究一边拆卸,很多的结构都被巨型吊塔吊装出来,不需要修改在未来就得装回去的,直接就存储在船坞两边,由工人进行清理保养。
  需要改造的直接就被送到相关的工厂里面。
  彻底没用的,也被丢到了一边,这些钢铁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但是依然能够使用。
  美国最顶级的军舰用钢,国内还没有办法完全仿制出来。
  从甲板至底部,高度超过五层楼房高,站在最顶部甲板上面往下看,内部就成了一个正在修建的楼房,有的地方所有的甲板被拆卸下来,露出底部,有的地方则是有着好几层楼高的地方都是没有拆除。
  “那边区域拆至底部,动力系统什么时候开始装配?生产进度如何?”刘一九询问着吴东浩,以及在他身边的总工程师马东。
  “动力系统是由九院负责生产,目前那边尚未完成,跟他们沟通,说是还得有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成生产……”马东解释着。
  刘一九没有说什么,九院那边说三个月,肯定就只会提前,而不会延误工期。
  核动力系统,对于九院的动力研究单位来说,也没有什么复杂的。
  唯独的技术难度就是建造小型化的核反应堆。
  九院就是靠着核电厂提供充足的用电,核电厂采用的技术是利用反应产生的高温加热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这里面不需要进行发电,只需要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主轴运转,从而让螺旋桨转动起来……


第1345章 这不是一艘军舰,而是一支舰队的整合
  “动力系统那边不会出现问题,这后面的区域,推进传动方面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刘一九站在舰桥的位置向着后面全部被拆卸一空的巨大空间说道。
  这里面原本是有着好几层的,全部都被拆卸掉。
  美国人把里面的8座重油锅炉给拆了,仅仅留下四座蒸汽锅炉,让中国方面以远比货船还慢的速度把这庞大的战舰给缓缓地开了回来。
  原本就是非常的空旷,现在把周围的区域拆除,看起来也就更加空旷了。
  四根巨大的传动轴只剩下两根平整地安装在船舱底部,就连最后面的推进螺旋桨,也都是换的更小的不知道从什么老旧战舰上面拆下来的玩意儿。原本四轴双舵的推进结构,因为美国人的拆卸,也仅仅只有最外面的推进舵了。
  他们仅仅是让中国能够利用这个把军舰开回来而已。
  没有让中国方面用拖船拖回来,也就算是非常不错了。
  “原本考虑采用常规动力跟核动力的混合动力,不过考虑到目前常规动力方面技术并不足,所以我们干脆直接就采用核动力。根据九院方面提供的技术参数,在原本安置重油锅炉的位置安置两座小型核反应堆……推进系统方面,依然采用四轴双舵的机构。在舰桥靠近尾部的区域安置反应堆,这一区域,奔中间安装涡轮机构,可以一台带动,也可以两台带动后面的所有轴跟前后两组舵轮……”
  艾国秀指着中间空旷的区域对着刘一九介绍着说道。
  原本,美国人设计的这种军舰,锅炉主要是安置在舰桥下面,这样也是为了重心考虑。
  现在锅炉的位置变成了两座小型的核反应堆,重量倒是减轻了不少。
  “这个对于重心的影响,如何解决?”刘一九问着。
  此种情况都是非常明显的。
  “虽然说核反应堆跟庞大重油锅炉的数量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过我们需要更强的冷却系统,同时,由于反应堆在最中间的位置,所以需要加强防护。周围采用加厚的安全壳。同时,为了供应整个军舰上面的用电,我们将会在中间动力转换区域安装汽轮发电机,这样就能够供应整座军舰的能量使用。在巡航状态下,一座反应堆运行就能够确保使用需求,在作战的时候,需要高速机动以及更多的能源的时候,两座反应堆最多开启百分之七十五的功率就完全能够到达战列舰的最高速度38节,比原来美国人的重油锅炉跟蒸汽锅炉全功率运行要快差不多5节。当然,如果达到全功率运行,甚至可以保持一个小时42节的高速……一座核反应堆百分之五十功率运行,也能够达到25节。”
  动力系统在两座核反应堆的供应下,将会非常强劲。
  42节的最大速度,也算是高速军舰了,就连很多小型的护卫舰,驱逐舰都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
  刘一九对这样的性能自然没有意见,不过后面的区域,因为整个动力系统改变,将会节约大量的空间。在中间空隙区域,会装上数十枚东风—31导弹,其他的地方却空置了出来。
  还有个问题就是国内仿制的传动主轴以及舵轮,是否能够拥有足够的强度。
  依阿华级改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